云横秦岭家何在全诗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7-02-10 10:41:3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云横秦岭家何在全诗【一】:诗词阅读复习资料

3、作者当时正做太守,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性格?

4、请赏析词的上阕三幅画面的声响与色彩。

5、你能举出我们学过的一首描写农村风光的词吗?

答案: 1.枣花、缫车、牛衣、古柳

2、日高人困之时,口干舌燥的作者来到了一个农村。意对即可。

3、当时作者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可以看出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意对即可

4、三幅画面组成了一组清新活跃的仲夏乡村图:淡黄的枣花,白色的蚕丝,苍翠的

柳树,绿色的黄瓜,色彩艳丽;簌簌落花声,咿咿缫丝声,叫卖黄瓜声,音响和谐。反映出时雨充足后,乡野一片勃勃生机。

5、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乡子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整体感知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

情调乐观昂扬。此词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慨之情。作者通

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无能。

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感情。

中考题:

1、“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 (作者)《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思感慨 。

2、本词表达诗人 的怀念,并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

有才有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3、这首词的用意什么? 。

答案:

1、杜甫 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

2、对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3、就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朝廷,所以他说话不那么直率。他讽刺当时南宋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辛弃疾生于南宋时代,国家已经只能

偏安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颂扬孙权。他说孙权的好,也就是说朝廷的坏,无力

抵抗敌人。因此,辛弃疾的词全是讽刺。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的不满。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磬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

鹅飞罢!

1、整体感知

王磬的《朝天子·咏喇叭》托物言志,反映深刻。在结构上,全面围绕“吹”

字来组织文字,言“吹”之状,写“吹”之果,绘统治者爪牙“吹”之形,吐人民

群众对“吹”之恨。层层推进,有条不紊。以“乐”声来抒“愤”情,一针见血地

揭示了封建统治者与百姓的对立,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和不幸。在写法上,运用夸张

和讽刺的手法将喇叭与宦官相联系,“性发于此而义归于彼”,把所咏的物于所讽

的人关合的相当巧妙,使人读后非常痛快。这首散曲取材精当,比拟恰当,很富有

讽刺性,像这样针对当权者嬉笑怒骂的作品,在曲坛上是比较少见的。

中考题:

答案:1、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讽刺揭露了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

的丑恶嘴脸。宦官本是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依仗皇帝的宠幸大

摆威风,横行霸道。

2、吹,吹之声:腔儿大;吹之功用:全仗你抬声价;吹之恶果:吹翻了这家、吹伤

了那家、水尽鹅飞。

3、托物言志,反映深刻。

在结构上,全面围绕“吹”字来组织文字,以“乐”声来抒“愤”情,一针见

血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与百姓的对立,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和不幸。

在写法上,运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将喇叭与宦官相联系,“性发于此而义归于

彼”,把所咏的物于所讽的人关合的相当巧妙,使人读后非常痛快。

取材精当,比拟恰当,很富有讽刺性,像这样针对当权者嬉笑怒骂的作品,在

曲坛上是比较少见的。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整体感知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

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

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

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

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这种跳跃式的结构,

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中考题:

1、全诗采用 的表现手法,首联采用 的写法,先交

代 ,中间两联采用 的写法,描写 ,尾联采

用 的写法,表达 。全诗富有 主义色彩

2、“自” “照” “绕” 在诗歌中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

1、 赏析颈联。

4、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虚实结合; 实写; 赴边缘由及心中所感; 虚写; 想象中军威

雄壮、战况激烈的情形; 实写 ; 投笔从戎,为国赴边的强烈愿望; 浪漫。

云横秦岭家何在全诗。

2、“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

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

精神境界。“照”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烽火的猛烈,战火的危急,渲染了紧

张气氛。“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3、颈联两句写战斗,用景物描写烘托。“雪暗”句从视觉出发写大雪弥漫,遮天蔽

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风多”句从人的视角出发写狂风呼啸,与雄

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以象征军队的“旗”“ 鼓”,表现出征将士同敌人搏斗的

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奋勇杀敌的悲壮激励场面。

4、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了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

云横秦岭家何在全诗【二】:2015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 三 语 文 2015.1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家都知道,韩愈因反佛被皇帝贬谪,在半道上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这样杰出的诗句。应该说,捍卫儒家‚道统‛的 甲 (热情/激情),使韩愈在这方面的.

论述带有明显的臆断式排他倾(qīng)向。例如他对佛教传入前后的漫长历史的总体判断,以.

及他误以为佛教是在炫耀信奉者的长寿,或追求一种惩(chěng)罚性的灵验等等,都是义气..用事的草率之言。他不明白,他所排列的从尧到孟子的所谓‚道统‛是一种理论假设,而一个泱泱大国的广大民众却需要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这种宗教信仰在实际展开时,往往伴有特殊的..

非理性仪式。儒家学者再高明,也不应该以自己的思维逻辑来框范天下。尤其是对于他们很少.

有发言权的关于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彼岸世界等课题, 乙 (更/但)不应该阻止别人去思考。

其实更多文人没有韩愈这么极端。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三种完全不同的审美境界出现在中华文化之中。一种是温柔敦厚,载(zài)道言志;一种是逍遥自由,直觉天籁;一种是.......拈(niān)花一笑,妙悟真如。中国文化人最 丙 (熟习/熟悉)的是第一种,但如果从更.

高的精神层面和审美等级上来看,真正不可缺少的是后面两种。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倾(qīng)向 捍卫 ..

B.惩(chěng)罚 义气用事 ..

C.载(zài)道言志 泱泱大国 ...

D.拈(niān)花一笑 逻辑 ..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雨打芭蕉叶带愁 B.影入平羌江水流

C.遥望洞庭山水翠 D.雪拥蓝关马不前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热情 更 熟习

C.热情 但 熟悉

A.儒家 道家 佛家

C.道家 佛家 儒家 B.激情 更 熟悉 D.激情 但 熟习 B.儒家 佛家 道家 D.佛家 道家 儒家 4.对末段文字中三个“一种”依次指代的对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卷 第 1 页(共 14 页)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两只大熊猫入驻多伦多动物园以来,每天入园的游客可谓摩肩接踵,这样大增的人....

气令园方非常满意。

B.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表示,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考究,制作精

细,堪称有口皆碑。 ....

C.在电影《关云长》中,饰演曹操的姜文霸气十足,在出演文戏时也同样挥洒自如,屡....

曝金句,十分抢戏。

D.冬歇期间,北京国安的引援工作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五名外援已全部确定,内援也....

已有了心仪的人选。

6.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①②题。

① 近期要召开主题班会,班委拟邀请部分家长参加。下面邀请函中用甲、乙、丙、丁标记

的四句话,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 ...

家长您好:

(甲)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我班定于下周三下午四点在本班教室召开‚成

长与梦想‛主题班会。(乙)衷心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班会,帮助我们点亮心中的理想明灯。(丙)请务必准时参加,并认真准备好一份简短发言,切切!(丁)热切期盼您的光临,同时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热心参与和鼎力支持。

高三文科班班委会

2014年1月21日

A.(甲) B.(乙) C.(丙) D.(丁)

②有家长在班会现场接听电话,影响到班会的正常进行。下列提醒得体的一项是(2分)

A.不好意思,麻烦您到外面去接听好吗?

B.您能出去接电话吗?我们在开班会呢!

C.请您注意,教室内是禁止接打电话的。

D.尊敬的家长,请您注意点自己的形象!

7.“柳”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柳”的意象相关。完成①②③题。

①有些诗句虽然不着“柳”字,却能让人品味出在咏柳。下列各诗句中,不是咏柳的一项..

是(3分)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C.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

D.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卷 第 2 页(共 14 页)

②古人送别时常常会折柳相赠,主要是因为“柳”“留”两字谐音。下列与这一手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B.孔夫子搬家——净是输。(歇后语)

C.外甥打灯笼——照旧。(歇后语)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③《水浒传》中,在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子的他,将垂杨柳连根拔起,只惊得众泼皮目瞪口呆。这个人物是(2分)

A.林冲 B.鲁智深 C.李逵 D.杨志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燕喜亭记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椔翳;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忘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既成,愈请名之。其丘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

之谷‛,瀑曰‚振鹭之瀑‛,谷言德, 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曰‚秩秩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者颂也。

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直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弘中自吏部郎贬秩而来.

次其道途所经自蓝田入商洛涉淅湍临汉水升岘首以望方城出荆门下岷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由郴逾岭。猿狖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

见也。今其意乃若不足。《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

(取材于《韩昌黎文集校注》)

【注】①燔椔翳:烧掉直立和倒伏的枯木。 ②燕喜:同“宴喜”,宴饮喜悦。《诗·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令妻寿母。” ③羽仪:《易•渐》中有语“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旧时因以“羽仪”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为楷模。 ③②①

8.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卷 第 3 页(共 14 页)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景常、元慧游 游:游览,游玩。 .

B.其丘曰“俟德之丘” 俟:等候,等待。 .

C.而莫直其地 直:通“值”,认识到„„的价值。 .

D.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 饫:饱,多。 .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上高而望,得异处焉。

他们登上高地向远处看,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地方。

B.既成,愈请名之。

亭屋建成后,(王弘中)请求韩愈(我)给这些景观命名。

C.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

大凡上天创造出佳境而大地保藏它,为了要送给那应得到它的人吧?

D.智以谋之,仁以居之。

他依凭自己的智慧得到燕喜亭佳境,又依凭自己的仁德居住在那里。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燕喜亭所在地原来一直处在被埋没的状态,直到后来为王弘中一行人所发现。

B.文中燕喜亭各景的命名,有些着眼于景观的外在,有些侧重于表明主人德行。

C.王弘中已重新得到朝廷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634555/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