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答案--将军赋采薇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4-05 09:37:5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将军赋采薇》

将军赋采薇

①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②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 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④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⑤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曰,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⑥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微。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嘱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俱,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样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D 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 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第二篇:《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语文)试卷及答案》

(新课标卷Ⅱ)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 “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 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 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 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 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 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

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 统;所谓“否

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

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 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 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 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訧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 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 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 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 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 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 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竞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 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竞是与群体相通的, 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 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 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 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 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 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 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

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 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 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

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 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

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 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 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

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 “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 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

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 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 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

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番的美在 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 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 性,正如 《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 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 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 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

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关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荦,初读《诗》日,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 周 师 定 淮 南

所 住 白 土 村 地 居 疆 埸 数 见 军 旅 护 儿 常 慨 然 有 立 功 名 之 志 及 开 皇 初 宇 文 忻 等 镇 广 陵 平 陈 之 役 护 儿 有 功 焉 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 “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

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 “今被执矣。 ”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 ”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取的。 B.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6. 下列对原文有关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 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敌、 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 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 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 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 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 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 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③④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 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8.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那里,并简要赏析。(5分) 9.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 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 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 《赤壁赋》中“ ,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

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求取功名的志向; 帝时,百姓舍不得 帝大怒,以致宇文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目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 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揉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 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題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 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整,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倚,自带千粮就行了。十里 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 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选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 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 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 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措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札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颀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 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孔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 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场。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 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注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姙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去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歧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渓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注一起张罗私墊。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 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 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 的庄嫁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老范:“不僅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择手:“娘们儿家。”

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頃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 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垫师的他迂腐无能。

B. 文中老汪毎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 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

C. 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 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不同 的人就有不同的言谈、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D. 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 言既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

E、本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 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 (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 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 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 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 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 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供仁前来 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 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坑战,何防之有? 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 有車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給宗 祺仁修改并題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浪远征军赴缅甸对曰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 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 “万里旌旗糴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桊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栽安澜立下誓 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成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 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 遣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 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 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 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代,顽任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曰.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成者,以戴 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阅读答案--将军赋采薇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 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遣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

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隊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遣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 ”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技罗斯福追授戴安澜功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办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浙东派人送来挽诗:“外辱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 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遣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 光荣纪念证。”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 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俱,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戴安澜赠部属 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 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 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样的 《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 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 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 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 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 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曰寇死战。

D. 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 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 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 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2) 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 之有”,这是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 (3) 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斌《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 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4) 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截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 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 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优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_______,从来不敢越雷也一步。 ②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________,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 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_______,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B. 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 C.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D.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 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 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 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 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 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 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1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 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

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_____________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按的分泌, 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 A. 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 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 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 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16. 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 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 ②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 ③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題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17. 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 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6分

)

六、写作(6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阅读答案--将军赋采薇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三篇:《2015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北京市海淀区2015年初三一模试卷(语文)

下列选择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

黑涂满。填空题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共10分)

杏花开放时节,江南一带往往老是不肯放晴。但自读了元代虞集的诗句“杏花春雨江南”后,便不再觉得雨煞风景了。“杏花”“春雨”“江南”,这三个词拆开来看十分平凡,但放在一起,顿觉妩媚鲜妍,充满诗情画义。又有“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乙。难怪连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读来婉转低徊,令人心驰神往。不知是春雨润泽了杏花,还是杏花点染了春雨。自古咏杏诗颇多佳作:宋祁咏杏,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尽得风流,作者也成为郝郝有名的“红杏尚书”。此外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都脍炙人口,传诵至今。看来,杏花真是花中的幸运儿。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画线词的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杏花”“春雨”“江南”,这三个词拆(chāi)开来看十分平凡,但放在一起,顿觉妩媚鲜妍,.

充满诗情画义。

B. 难怪连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zhāo)卖杏花”的诗句,读来.

婉转低徊,令人心驰神往。

C. 宋祁咏杏,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zháo)一“闹”字,尽得风流,作.

者也成为郝郝有名的“红杏尚书”。

D.此外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都脍(huì).炙人口,传诵至今。

(2)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春雨点点足证杏花与雨,早已在中国古典诗词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B. 春雨绵绵证明杏花与雨,已是中国文人抒发爱国情怀的典型意象

C.春雨绵绵足证杏花与雨,早已在中国古典诗词里结下了不解之缘阅读答案--将军赋采薇

D.春雨点点证明杏花与雨,已是中国文人抒发爱国情怀的典型意象

(3)汉语是最富于诗性的语言,诗人可以打破语法规则的限制写诗,“杏花春雨江南”就是一个典型范例,下列诗句的组合方式与它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月有阴晴圆缺B. 醉里挑灯看剑

C.古道西风瘦马D. 七八个星天外

(4)下列文人与陆放翁生活在同一时代,为豪放派代表人物的是(2分)

A.陶渊明 B. 杜甫 C.欧阳修 D.辛弃疾

(5)《三国演义》里有一位神医,他曾为关羽刮骨疗毒,治好了关羽的箭伤,他是。假如一位医术高明的朋友的诊所即将开业,你们全家决定送他一块匾挂在诊所,匾上书写的内容最得体的是。根据语境,

在上面的横线处选填答案,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华佗 誉满杏林B. 扁鹊桃李天下

C. 华佗 梨园世家D. 扁鹊 德艺双馨

2.对下面这首小诗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远处海面耸起了一道道山岗

近处海面推过来一堵堵高墙

啊,潮来了,潮来了,轰隆作响

像十万匹奔马突然被暴雷惊狂

浪头飞越礁盘,前赴后继冲上岩岸

那是老远就选定的厮拼的战场

为实现最后的一击 列阵从天边赶来 只期望自己的生命 能爆出冲天的巨响 潮水在一瞬间杀进每条岩缝和礁孔 一切污秽都无法逃脱它的冲刷涤荡 虽说在击石的巨响中自己已化为白烟 但那巨响毕竟是生命最豪迈的歌唱……

A. 诗的开头把潮水比作耸起的“山岗”和推过来的“高墙”,写出了海水涨潮时潮头推涌,奔腾而来的壮观气势。

B. 诗中描摹海潮的轰响,有如被暴雷惊吓后十万匹马的狂乱奔腾,既写出了潮水声响之大,又写出了潮来时场面的惊心动魄。

C. 诗中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潮水飞跃岩岸,前赴后继地列阵从天边赶来,渴望携手战场上厮拼的勇士奏响胜利的凯歌。

D. 诗的结尾写潮水以化为白烟的代价,瞬间涤清了岩缝和礁孔的污秽,发出了生命最豪迈的歌唱,表达了对潮的赞美之情。 3.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

(2)题。(共4分)

(1)根据上面的连环画,对文同画竹时能够做到“胸有成竹”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文同品行高洁,学问丰厚,有极高的艺术修养。

B. 文同十分爱竹,整日流连其间,悉心研究体会。

C. 文同在仔细地观察竹后,还不断努力练习画竹。阅读答案--将军赋采薇

D. 文同以画竹闻名,登门求画的人多,门庭若市。

(2)朋友十分热爱绘画,他希望自己将来能像文同一样在绘画领域独树一帜,可他因最近几次绘画比

赛的失败而变得十分消沉。于是,你引用李白在《行路难》中的“,”鼓励他振作起来,坚定成功的信念。(2分)

4.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文学家。他胸襟开阔,志向远大,在他笔下:“①,;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大海也仿佛具有吞吐宇宙的宏大气势。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善于笼络人才,但十分多疑,对对手残酷无情。刘备曾为曹操所困,只好每日在后园种菜以消除曹操的疑忌。有一次,曹操与刘备喝酒讨论谁是当世英雄,说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吓得刘备跌落了筷子,这就是著名的②(情节)。后来刘备在两位义弟③和张飞等人的帮助下建立了蜀国,从一个侧面证明曹操确有识人的智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部分源于史实,部分源于该书作者④(人名)的艺术虚构,他始终以刘备为皇室正宗,而曹操则是其对立面。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曹操的奸雄形象也逐渐定格,所以在京剧中,扮演曹操的人往往画着⑤色的脸谱。(6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

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宋代沈括《活板》)

(二)

① 或书之竹,谓之竹简;或书于缣(jiān)帛,谓之帛书。缣贵而简重,不便于用。至后汉,蔡伦以木肤、

麻头、敝布、鱼网造纸,称为蔡伦纸②而文籍资③之以为卷轴。然皆写本④,学者艰于传录,故人以藏书为贵。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⑤国子监⑥田敏,校正《九经》⑦,刻板印卖。朝廷从之。锓梓(qǐn zǐ)之法⑧,其本于此。因是天下书籍遂广。然而板木工匠,所费甚多,至有一书字板,功力不及,数载难成,虽有可传之书,人皆惮其工费,不能印造⑨传播后世。

(节选自元代王祯《造活字印书法》,有删改)

注释:①[缣帛]用于书写的白色丝织品。②[蔡伦纸]指蔡伦用植物纤维改进造纸方法所发明的纸。③[资]凭借,用。④[写本]手抄的书本。⑤[判]指兼职。 ⑥[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⑦[九经]儒家经典。⑧[锓梓之法]刻板印刷的方法。 ⑨[印造]印刷制作。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选文(二)“朝廷从之”的“从”意思相近的一项是(2分)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

C.从民欲也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瞬息可就 就: .

(2)谓之竹简谓: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以纸帖之 翻译:

(2)天下书籍遂广翻译:

8.选文(一)中的“活板”有(1)、制版活、(2)、拆版活等优点。选文(二)进一步阐明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书写在竹或缣帛上,但“缣贵而简重,不便于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文章典籍可以用纸书写后装订成卷轴,但“(3)”;刻板印刷术发明之后,天下书籍遂广,但“(4)”。(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铁血将军戴安澜》,完成第9-13题。(共16分)

铁血将军戴安澜

①1942年的一天,陕北延安的一间窑洞里,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惊悉名将陨落的消息,奋笔疾书挽诗一首:“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诗里提到的将军,就是刚刚牺牲在抗日战场的国民革命军第5军200师师长戴安澜。

②将军安徽无为人。少时勤奋好学,曾师从桐城名士周绍峰,后又追随教育家陶行知,深受陶先生爱护平民思想的影响。1924年,将军以一介文弱书生报考黄埔军校,因体能测试不过关未能成功。此时他已立志投笔从戎,救国救民,遂报名参军锤炼自己,经过两年严格的军事训练后再次报考黄埔军校,被顺利录取为第三期学员。

③毕业后,将军经历了包括台儿庄战役在内的多次战争,因战功卓著步步晋升。35岁时,升任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师长,少将军衔。200师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为了找到它最适合的战术,将军冲上前线观察日军如何作战,不幸暴露了目标,被日军火力封锁在掩体内长达两个多小时。其间,他一直静静地趴在那里,细数日军的枪声,最终弄清了日军的坦克与战车、机枪与步枪是如何协调作战的。将军不仅胆识过人,战场上身先士卒,还十分有谋略,治军有方。他发明了很多简短有效的战术,制定了严格的军事考核方案。很快,200师就成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王牌师。

④1939年末,将军奉命镇守广西昆仑关,昆仑关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同盟国支援中国的物资85%都要经过昆仑关运输。因此在日军眼里,昆仑关就是中国的命脉,占领它就切断了中国的补给线。战斗一开始,日军就动用了最精锐的部队,不惜血本想赢,可他们遇到了戴安澜。两天时间里,昆仑关两次易主,战斗极为惨烈。最后,是将军率领将士用大刀劈开漫山遍野的铁丝网,一点点

第四篇:《2015一模阅读》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铁血将军戴安澜》,完成第9-13题。(共16分)

铁血将军戴安澜

①1942年的一天,陕北延安的一间窑洞里,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惊悉名将陨落的消息,奋笔疾书挽诗一首:‚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诗里提到的将军,就是刚刚牺牲在抗日战场的国民革命军第5军200师师长戴安澜。

②将军安徽无为人。少时勤奋好学,曾师从桐城名士周绍峰,后又追随教育家陶行知,深受陶先生爱护平民思想的影响。1924年,将军以一介文弱书生报考黄埔军校,因体能测试不过关未能成功。此时他已立志投笔从戎,救国救民,遂报名参军锤炼自己,经过两年严格的军事训练后再次报考黄埔军校,被顺利录取为第三期学员。 ③毕业后,将军经历了包括台儿庄战役在内的多次战争,因战功卓著步步晋升。35岁时,升任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师长,少将军衔。200师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为了找到它最适合的战术,将军冲上前线观察日军如何作战,不幸暴露了目标,被日军火力封锁在掩体内长达两个多小时。其间,他一直静静地趴在那里,细数日军的枪声,最终弄清了日军的坦克与战车、机枪与步枪是如何协调作战的。将军不仅胆识过人,战场上身先士卒,还十分有谋略,治军有方。他发明了很多简短有效的战术,制定了严格的军事考核方案。很快,200师就成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王牌师。

④1939年末,将军奉命镇守广西昆仑关,昆仑关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同盟国支援中国的物资85%都要经过昆仑关运输。因此在日军眼里,昆仑关就是中国的命脉,占领它就切断了中国的补给线。战斗一开始,日军就动用了最精锐的部队,不惜血本想赢,可他们遇到了戴安澜。两天时间里,昆仑关两次易主,战斗极为惨烈。最后,是将军率领将士用大刀劈开漫山遍野的铁丝网,一点点清除日军设下的障碍,以血肉之躯向日军步步逼近,才最终赢得了胜利。

⑤战后,人们到医院看望受伤的戴安澜,但他却没把自己的伤放在心上,表示‚流血是军人之分,恨不能扬威国外。‛而没过多久,机会就来了。1942年初,为了支援盟军在中印缅战场对日本法西斯的战争,中国十万远征军挥师入缅,准备御敌于国门之外。200师作为先头部队进驻缅甸同古。同古是南缅平原上的一座小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它既无天险可守,又缺乏防御工事。强敌当前,将军带领军队日夜抢修,积极布防。

⑥很快,200师就与日军在同古城外交火了。战斗一开始就极为惨烈,日军动用数倍于200师的兵力,对同古城展开了疯狂的进攻。上有飞机轮番轰炸,下有重炮持续猛击,阵地被炸成一片火海。将军始终屹立在阵地上,从容自若地指挥部队利用抢修好的坑道式掩蔽所灵活地阻击敌人。鬼子炮轰,就钻入坑道;鬼子步兵进攻,便从坑道杀出,杀得鬼子人仰马翻。鬼子退入丛林,就发射燃烧弹,烧得他们哭爹叫娘;鬼子开动坦克攻击,就用手榴弹炸毁坦克。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日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在军官会议上,将军缓缓站起,用凝重而略带沙哑的声音立下遗言:‚余奉命固守同古,余战死,以副师长代理;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理……‛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全军士气大振。随后的战斗中,200师英勇地与敌人进行过白刃战,机智地应对过敌人的毒气弹,顽强地与敌人展开了周旋。最终,日军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同古城安如磐石。

⑦同古之战,200师以罕见的勇气和智慧阻击了数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战果震惊世界。英、美各国均大幅报道了将军的英雄事迹和伟大壮举,中国军队赢得了国际声誉。然而,形势对于孤军作战的200师来说,正变得越来越严峻:援兵被阻,供应断绝,官兵精疲力竭……激战12天之后,将军不得不率部突出重围,留给日军一座空城。随后,将军奉命顺利收复了另一战略要冲棠吉,但日军也已追上来并迂回到200师后方,切断了将军的退路。 ⑧此时,200师要么以难民身份进入印度,要么冲破日军的五道封锁线回国。将军断然拒绝了前者,他说:‚我生为中华军人,死为中华雄鬼,宁愿与日寇战死,决不苟且偷生‛。将军率领仅存的6000余名官兵进入缅北野人山,他要带着将士们回家,回中国。不幸的是,在冲过最后一道封锁线时,将军身负重伤。此时,部队缺医少药,断粮断炊,缅甸又正在雨季,将军的伤势迅速恶化。1942年5月26日凌晨,将军吩咐部下为他换装整容。此时,苍穹寂寥,月暗星稀,唯北斗星依稀可辨。将军遥望天际,久久不语,眼角涌出一颗大大的泪珠……下午,将军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临终前将军已不能言,只是用手指向北方——祖国的方向。一代名将就此陨落,风云为之变色,山河与之同悲!斯时,将军英年38岁。

⑨其实,在率部踏出国门之时,将军就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在给妻子王荷馨的遗书中写到:‚现在孤军奋

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澄篱四儿具极聪俊……‛这里的‚东靖澄篱‛指的是将军的四个子女:覆东、靖东、澄东、藩篱,他们的名字寄寓了将军期望覆灭、平靖、澄清东洋鬼子,筑起抵抗鬼子入侵的藩篱的决心。将军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以及他的拳拳报国之心,由此可见一斑。将军夫人王荷馨,名字也是将军取的。当时,将军已从黄埔军校毕业,在北伐军司令部任连长,王荷馨是他在老家定下的还没过门的媳妇,是个旧式的农村妇女,连名字都没有,但将军照样把她接到部队上完婚,并且不离不弃,直到他为国捐躯。婚后,将军还一直鼓励妻子学习,她是他心上盛开的荷花,纯洁美丽。 ⑩魂兮归来!将军灵柩经昆明、贵阳、桂林、运抵广西全州。沿途民众迎祭忠烈,沿街跪拜,挥泪如雨。国民政府颁布命令,表彰将军‚视死如归,悲壮激烈,临阵不退,见危甘蹈‛,并追赠陆军中将。同期,美国总统罗斯福为表彰将军的功绩,特签署褒奖令,高度评价将军‚在 1942年缅甸作战中,著有丰功伟绩,声誉卓著‛。

⑪‚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这是将军在远征缅甸途中写下

的诗句。如今读来,将军当年豪气万丈,策马扬鞭,率领200师雄赳赳气昂昂奔赴缅甸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抚今追昔,斯人已去,忠骨永存。愿将军安息!

9.文章第②—⑧段以简短的篇幅写出了戴安澜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请你根据事件的发展,将下面的情节补充完整。(4分)

第②段:写将军早年的求学经历和他的投笔从戎。

第③段: (1)

第④段: (2)

第⑤段:写将军驻守同古,积极布防。

第⑥段: (3)阅读答案--将军赋采薇

第⑦段:写将军率部突出同古重围,收复棠吉。

第⑧段: (4)

10.请说说文章第⑨段对刻画戴安澜将军形象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3分)

答:

11.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同学们想选一副挽联献给戴安澜将军,表达对将军的缅怀和敬仰之情。已经找到上联,请你在[甲][乙]两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下联填写在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

将略冠军门,日寇回回遭重创; 。

[甲] 英魂羁缅境,国人处处褒忠良

[乙] 马革裹尸还,精忠报国永流芳

12. 如果你与同学就这篇文章进行交流,针对第⑪段的内容,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2分)

答:

13.文中戴安澜将军的形象十分感人,文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你结合第⑥段或第⑧段的内容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字)(5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6题。(共10分)

(一)阅读答案--将军赋采薇

徒步旅行(Hiking) 是旅行者背负行囊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有一定强度和长度的行走,是户外运动和自助游的

一种特殊形式。它可以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增进同行人员之间的情谊。一路上新鲜的空气、美丽的风景也能让旅行者放松心灵,体会到亲近大自然的快乐。

徒步旅行的行前准备十分重要。旅行前一定要做好计划,对目的地的地貌特征、气候、水源,以及露营地等问

题了然于心,合理安排路线和行程,应充分考虑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并提前做好必要准备。其次,徒步旅行需负重前行,行李一定要少而精。务必在个人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准备用具、食品、水和药品。水一般按每人每天

1.5升准备,夏季略多,也可视当地水源情况而定。食品的准备以体积小、重量轻、营养高和食用方便为原则,根据季节和当地情况准备一些常用口服药及外伤用药也是必需的。

为了确保徒步旅行的安全,平日应多运动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户外运动安全知识,这样可以增强户外活动时的适

应性,避免因为缺乏安全常识而带来的意外伤害。比如,安置营地的时间一般应在太阳下山前1-2小时完成,避免夜间行进。营地位置应避开山脊、山谷、河滩和断崖,在安全避风的高处扎营;掌握一些在野外辨别方向的知识,可以避免在没有指南针、GPS又没电的情况下迷路。

(二)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密云和怀柔交界处,其主峰海拨14 1 4米,境内山势陡峭,林泉遍布,风景优美。云蒙山徒步旅行是京郊十大著名徒步线路之一。最佳徒步穿越时间为每年4月-10月下旬,夏季气温在2 0-2 4 度之间,强度和难度适宜初中级徒步爱好者。穿越路线及行程安排如下:

第一天:黄土梁村 → 天仙瀑 → 垭口 →豪宅,路程大概9公里,时间6-7小时。夏季进山道路两旁植被茂盛,偶尔有蛇出没。营地可选在豪宅(一处废弃的房屋),院外井水需加热或过滤后饮用。

第二天:豪宅 → 云蒙山主峰 → 万岁杨 →莲花瀑→云蒙峡 → 对家河,路程大概21公里,时间9-10小时。从豪宅往北到达云蒙山主峰,路上有岔道,小心迷路。莲花瀑夏季十分壮观,但瀑布两旁道路很滑,可用安全绳帮助下行。云蒙峡是一条有水的河谷,前方有断崖,偶有落石,土路在此完全消失,只能靠在谷中的石头上蹦跳前行。营地可选在对家河,也可根据同行人员的多少灵活选择在万岁杨至对家河之间的地面扎营,附近都有水源补充。 第三天:对家河 → 云蒙峡景区 → 水堡子,路程大概7公里,时间4-5小时,路况良好。

14.选文(一)主要介绍了徒步旅行的、 及安全注意事项。(3分)

15. 选文(二)提到第二天 “也可根据同行人员的多少灵活选择在万岁杨至对家河之间的地面扎营”,以下是该地区等高图,请你在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安全的营地位置。( )(只填选项字母)(2分)

16.假如你和朋友准备今年暑假去云蒙山徒步旅行,请结合选文(一)(二)的内容,首先谈谈你们的旅行计划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其次,针对云蒙山的具体情况,说一说为了旅行安全,你们应该提前做出哪些必要的准备。(5分)

考虑的问题: (1) 必要的准备: (2)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共10分)

①虚构对历史或新闻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但对文学却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灵丹妙药。

②文学通过虚构重组现实,获得比现实本身更具吸引力的艺术世界,引发对现实的新感受。作家可以放纵自己

的想象,虚构一段妙趣横生的际遇,虚构一片清风徐来、暗香浮动的诗意……但大多数时候,文学作品中的一切只是零星地散见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是作家通过虚构加以重组,才把它们解放出来,组合成一个富有魅力的新整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用虚构把现在、过去、未来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获得了动人心魄的美丽意境。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都是‚拼凑‛起来的角色,但鲁迅的‚拼凑‛却犹如放大镜,照出了国人固有的阿Q式的自我安慰,闰土式的麻木。显然,文学对现实的反映决不是照相机式的,而是通过作家的虚构,通过对现实的增删改造,创作了富有魅力的文学作品,带给读者审美愉悦的同时,让他们对现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或更新鲜的认识。

③文学通过虚构创造理想境界,表达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及内心隐秘的欲望。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作品就是作

家的白日梦。戏剧中的理想人物,诗词中的良辰美景,小说中的乌托邦,无不如此。经典文学作品中,陶渊明在战乱频仍的东晋,虚构了《桃花源记》, 。通俗小说中,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言情小说的才子佳人,网络文学的‚穿越‛‚玄幻‛小说,其内在构成无不是满足虚构的白日梦。在这些作品中,善恶有报,两情长久,弱者变身英雄,常人化为贵族。创造、阅读这样的作品,作家和读者都可以编织白日梦,获得暂时性的情感宣泄和欲望满足。

④文学虚构未知的世界,开启人类对未知或未来的想象,这一点在科幻小说中尤为突出。19世纪的科幻小说《海

底两万里》中,尼莫不用离开他豪华舒适的潜艇,就可以在海洋深处展开奇异旅行,他需要的一切都能利用海洋资源制作。《水晶蛋》里的普通店主通过一枚水晶蛋获得了不可思议的视线,他能看到火星上的房屋和飞来飞去的火星人。在这里,文学借助虚构的先进技术或神奇物件,表达探索未知世界的冲动与渴望。作家还通过虚构思索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时间机器》讲述了主人公乘坐时间机器去到公元802701年,发现人类社会在那时已演化为生活在地上、地下的两个不同种族的故事,作者威尔斯其实是借达尔文的进化论,探索由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组成的英国社会未来的走向。

⑤文学的虚构当然离不开现实,是真实孕育了虚构,但也是虚构拯救了真实;因为文学不仅可以通过虚构重组

现实、理想化现实,揭示已知世界的‚真‛,更可以通过虚构开启对未知或未来世界的想象,探索未知世界的‚真‛,这就是文学虚构的魅力。

(根据南帆《虚构的力量》改写)

17. 请在下面的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标题,并用正楷字书写在田字格内。(3分)

A.文学的虚构 B.虚构与未来

(1) 我选( )

(2)

18. 请在第③段画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桃花源记》与该段分论点之间的联系。(3分)

答:

19.请仔细阅读第①段文字,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为什么虚构对文学“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灵丹妙药”。(4分)

答:

(一)(共16分) 9. 答案示例:

(1)将军战功卓著,步步晋升,升任200师师长,身先士卒,治军有方。 (治军有方)

(2)将军率200师奉命镇守昆仑关,与日军苦战,赢得胜利。(昆仑关大捷)

(3)将军指挥军队在同古顽强阻击数倍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同古城安如磐石。(誓死守卫同古)

(4)将军欲率余部突出日军封锁线回国,途中不幸受伤牺牲。(以身殉国)

(共4分。每空1分,答出要点,意思对即可。)

10. 答案示例:第⑨段通过记叙将军的遗书,将军给子女命名,将军善待妻子;不仅揭示出将军的拳拳报国之心;而且也可见出他对家人的牵挂和爱;使将军形象更为丰满感人。(共3分。内容1分,作用2分。)

11. 甲(共2分。)12. 略 (共2分。)

13.答案示例一: 第⑥段用“轮番轰炸”、“火海”等词语,写出战斗的惨烈,烘托将军的勇敢;用排比描写我军灵活机智地阻击敌人的炮轰、步兵等进攻,彰显将军指挥的从容、有谋略;用动作“缓缓站起”,语言“余战死,以副师长代理„„”,表明将军以死报国的决心。这一切写出了将军的智勇双全,从容有大将风度,不惜为国战死沙场,感人至深。

(共5分。适当结合原文语句2分;分析它们写出了将军的勇敢、从容、谋略、爱国4点中任意3点即可,每点1分。超出字数限制不扣分。)

答案示例二: 第⑧段用语言“我生为中华军人,死为中华雄鬼„„”,揭示将军宁愿以死报国,决不苟且偷生的铮铮铁骨;用 “苍穹寂寥,月暗星稀„„”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将军临终前苍凉悲怆的气氛;用 “只是用手指向北方”的动作,凸显将军至死不忘祖国的赤诚;生动刻画出了一位为国驰骋疆场,披肝沥胆的爱国将军形象,十分感人。

(共5分。适当结合原文语句2分;分析它们写出了将军不苟且偷生,对祖国的热爱,牺牲前的悲哀氛围3点中任意2点即可,每点1.5分。超出字数限制不扣分。)

(二)(共10分)

14. (1)定义 (2)益处(作用,功能) (3)行前准备 (共3分。每空1分)

15. A (共2分。)

16. (1)答案要点: ①云蒙山的地貌特征、气候、水源,以及露营地;②路线及行程;③行李准备。(3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每点1.5分)

(2)答案要点:①平日应多运动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户外运动安全知识。②安全绳(等用品)。③蛇药(等药品)。(2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每点1分)

(本小题共5分。(1)3分;(2)2分)

(三)(共10分)

17. (1)A (1分) (2)略(2分。书写“文学的虚构”或“虚构与未来”均可,要求书写正确,字迹工整。)(本小题共3分。(1)1分;(2)2分,)

18.答案要点:①通过桃花源人的生活,②表达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③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共3分。共3点,每点1分。)

19.答案要点:①文学用虚构重组现实,使读者对现实有更深入的理解。 ②文学可用虚构创造理想境界,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欲望。③文学虚构未知的世界,开启人类的想象。

(共4分。共3点,3点答全满分,缺1点扣1分。)

北京市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一)

三、现代文阅读。(共37分)

(一)阅读《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完成第14-17题。(14分)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艾萨克〃阿西莫夫

第五篇:《2015年高考真题详解之人物传记阅读》

2015高考真题详解----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2015课标全国Ⅰ,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答: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答: 一、 1.答案 (5分)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答案 (6分)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每答出一点给2分。 3.答案 (6分)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每答出一点给2分。 4.答案 (8分)第一问(4分):

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每答出一点给2分。

第二问(4分):

观点一:同意。

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每答出一点给2分。

观点二:不同意。

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每答出一点给2分。

二、(2015课标全国Ⅱ,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D.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

答: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答:

二、 1.答案 (5分)ED 2.答案 (6分)

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勠力同心,共赴国难;②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3.答案 (6分)

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

每答出一点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4.答案 (8分)

①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③关爱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⑤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

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8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三、(2015福建,12—14<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说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疃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甙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 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不如萤火虫。

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用以制作LED覆盖层,这种设计在应用中将起到节能的作用。

C.人们选择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将其运用于癌细胞检测、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水质检测。

D.引进萤火虫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规律,因为长途迁徙影响其正常繁殖,异地放飞又改变其栖息环境。

E.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因而做好了萤火虫的保护工作,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

2.为保护萤火虫,我们要注意萤火虫的哪些习性?请简述。(4分)

答:

3.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的含意。(6分) 答:

三、 1.答案 CE 2.答案 (4分)[要点]①萤火虫对栖息地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②多不喜迁徙。③求偶时以闪光信号吸引异性。④对外界亮光反应敏感。(意思对即可) 3.答案 (6分)[要点]①萤火虫“也是文化的”:有助于人类对血吸虫病的防疫;能启迪人类的科学发明;还是我们民族审美情感的寄托。②“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萤火虫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对它的保护要遵从大自然的规律。(意思对即可)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66597/

推荐访问:将军赋采薇答案解析 将军赋采薇答案详解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