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3-04 09:36:0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五柳先生传》2004-2011年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题含答案》

《五柳先生传》2004-2011年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题

课内文段

1(青海省·2011)(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13-17题(13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节选)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造饮辄尽

14.下列句子中诵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亲旧/知其/如此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今齐/地方/千里 D.前人/之/述备矣

15.乙文提到令“臣”感激的两件往事是 和 (用四字词语概括),并在乙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所表达的志趣同的句子。(3分)

16.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2)遂许先帝以驱驰。

17.“不求甚解”现在多指学习不透彻,工作不深入。而五柳先生为什么“好读书,不求甚解”?(2分)

答案:(二)13.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往、到 (3)长,指身高

“”通“御”,抵挡(须写出所通的宇并解释)(每小题1分,共4分)

14.A(2分)

15.三顾茅庐 临危受奇(互盒I)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分)

16.(1)这话大概说的就是黔娄这类的人吧?(1分)(2)于是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1分)

17.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这与他的“不慕荣利” 的人身志趣有关。读书不在谋利,而在于满足求知和精神的享受,所以“不求甚解”。 (2分,意思接近即可)

2(温州市·2011) (二)(14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_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

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

(1)每有会意 (2)性嗜酒

(3)期在必醉 (4)既醉而退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3分)

A.亦不详其姓字 B.其如土石何

C.亲旧知其如此 D.食之不能尽其材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0.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4分)

答案:(二)(14分)

17.(4分)(1)体会、领会(2)爱好、特别喜欢(3)期望、希望(4)已经

18.(3分)B

19.(3分)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0.(4分)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而读书。

3(肇庆市·20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9~13小题。(15分)

(甲)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哪里

B.或置酒而招之 或:或许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辄:就

D.曾不吝情去留 曾:曾经

10.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3分)

11.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3分)

答案:9 3 C10 3 作者“好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上的满足(1分),精神上的享受(1分),“不求甚解”是作者率真性格的体现(1分)。11 3 安贫乐道,不慕名利,高洁脱俗(每点1分)。

4、2009·乐山市

文言翻译。(3分)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 译文: 译文:喜欢读书,不在字句上作过分深解;(1分)每每有心得,(1分)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1

分)(翻译中意思相近即给分)

5、2009·眉山市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

【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②〖畜〗同“蓄”。 ③〖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6.丙文中加点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 )

A.符合 B.恰好 C.满足 D.舒服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 自号曰醉翁也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曳屋许许声

C.期在必醉 与友期行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8.根据你对以上选文的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上3篇选文中,甲文和乙文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以上3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

C.乙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

D.丙文主要通过陶渊明喝酒和抚琴两件事情来体现其颖脱不羁的性格。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答案:6.C 7.A 8.B9.①这里面的人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和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②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仍然安然自若。

6、2008·恩施自治州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

24.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曾不若孀妻弱子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D.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故人不独亲其亲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译文: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26.欣赏文中插图,说说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 答:

27.根据下面句子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五柳先生的衣食志趣再现出来。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答:

24.(2分)B。

答案:25.(2分)①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工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②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评分说明:一句1分。

26.(2分)读书适意,醉酒怡情,安贫乐道,著文娱志。评分说明:意思答对2分。

27.(2分)示例:挡不住风雨的简陋居室冷清寂寞,破旧不堪的粗布短衣补丁无数,常常空空如也的锅碗瓢盆一贫如洗,但他却安然自若,不改己志。评分说明:酌情给分。 7、2008·荆门市

一、(10分)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③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⑤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⑥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⑦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⑧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⑨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欤?

8、《五柳先生传》的作者陶渊明,是 (朝代)诗人,是 诗派的代表人物。(2分)

9、解释加点的词。(2分)

期在必醉 衔觞赋诗

造饮辄尽 或置酒而招之

10、翻译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分)

译文:

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与哪几句话意思相同或相近?请将句子序号写在下面。(2分)

12、为人作传,不知姓名处所,有悖常理;言其志趣,平淡无奇,不足称道。请认真揣摩文章,说说你对这种写法的理解。(2分)

答案:

8.晋代(东晋) 田园。9.期望;酒杯;就;有时。

10.(五柳先生)喜爱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字句上深究;每对书中内容有所体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11.第②句,第⑦句。

12.这是一种自嘲自谦的写法,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同时可以看出作者不幕富贵、淡泊名利,不流于世俗,甘愿过一种贫困、宁静的生活。

8、2008·乌鲁木齐市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或置酒而招之

会宾客大宴 一食或尽粟一石

C.期在必醉 D.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失期,法皆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译文:

19.填空。

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______________”一句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20.文章赞美了五柳先生怎样的精神?你是否喜欢这个人物?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

17.B

18.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19.思想性格 志趣爱好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0.赞美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

9、2008·双流县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乐其志 此乐何极 B.期在必醉 失期当斩

C.或置酒而招之 一食或尽粟一石 D.颇示己志 寻向所志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7.下面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第二篇:《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其自传散文。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文学赏析

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正文。第二部分是赞语。

正文部分又可分为四小节。第一节自开头至“因以为号焉”,交代“五柳先生”号的由来,开篇点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五柳先生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五柳先生不

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但他看中五柳树的原因也许五柳先生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五柳先生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五柳先生的性格。

第二节自“闲补少言”-至“欣然忘食”,写五柳先生的禀性志趣。接着写五柳先生的生活、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五柳先生最突出的地方。闲静少言是五柳先生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五柳先生的真实面貌。因为不追求荣利,五柳先生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五柳先生没有志趣。但这一节主要是写其“好读书”而善读书。但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就与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有关。五柳先生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表明了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和那个时代的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三节自“性嗜洒”至“不吝情去留”,写“五柳先生”的饮酒嗜好。作者强调他的嗜洒是出于天性,而非门阀之士的放荡纵酒,自我麻醉。但嗜洒与家贫又是矛盾的,他不慕荣利,不能摆脱贫困,便“不能常得”到酒。这说明他不因嗜酒而失节。至于亲友请他吃酒,他却毫无拘束,一去即饮,一醉方休,又反映了他的坦率与认真,并没有当时所谓名士的虚伪与矫情。饮酒是他在那种时代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第四节自“环堵萧然”至“以此自终”,写“五柳先生”的安贫与著文。他虽然居室破漏,衣食不足,但却安然自得。这正是他安贫乐道的表现。而“常著文章自娱”,不入尘网,则是他读书“每有会意”的结果。并且,“忘怀得失”又是他“不慕荣利”的性格使然。这些既与前文相照应,又收束了全篇。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第二部分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话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陶渊明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既表达了他对上古社会淳朴风尚的向往之情,又说明他是一位有着美好现想的隐士。同时也是对世风日卜的黑暗现实的针砭与嘲飒。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约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南朝宋初期文学家,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陶渊明生活的晋代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去官职,躬耕僻野,过着简朴的生活。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诗《饮酒》、田园诗《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等。

第三篇:《五柳先生传测试题》

 一、给下列蓝色的字注音:

 嗜( ) 辄( ) 吝( )

褐( )

 箪( ) 汲( ) 俦 ( )

觞( )

二、解释下列蓝色的字并翻译6、7两句子:

1、亦不详其姓字( )

2、每有会意 ( )

3、造饮辄尽 ( )

4、环堵萧然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5、箪瓢屡空,晏如也( )

6、不戚戚于贫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汲汲于富贵 ( )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 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2 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3 喝酒为什么要“期在必醉”?

4 作者常写文章,目的是什么?

5、用原文来概括五柳先生的六种人生态度

对读书——? 对作客——?

对家境——? 对著文——?

对得失——? 对贫富——?

6、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分析“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这句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7.文中哪一句话说明五柳先生是一位真正的隐士?

文学常识及字音:

本文选自 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作者陶渊明(约

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朝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给下列的字注音

嗜( ) 辄( ) 吝( ) 褐( ) 箪( ) 屡( )晏( ) 黔娄( ) ( ) 汲( ) 兹( ) 俦( )觞( ) 欤( )

二、结构、内容和中心:

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性格、志趣等

第二段: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赞语

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宅边有五柳树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中 心: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三、解词和翻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dān)瓢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何许:何处,哪里。

〔2〕不详:不知道。详,详细地知道。

〔3〕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相当与“矣”。号,别号。

〔4) 荣利:荣誉,利禄。

〔5〕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含义,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甚:过分的。 〔6〕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领会。

(7)性:人的本性。

(8)嗜:爱好,喜欢。

(9)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老朋友。

(10) 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1)或:有时。

(12)置酒:准备酒。

(13)招之:邀请他。

(14)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到……去。辄,就;尽,指喝完。 〔15〕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希望。

(16)既:既然

〔17〕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预期。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18〕环堵(dǔ)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

〔19〕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上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衣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20)晏(yàn)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21)箪(dān)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22〕自娱:使自己欢娱。

(23)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24)自终:自己过完一生。终,终了,结束。

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他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旧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25)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26〕黔(qiá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27〕戚戚:忧虑的样子。

〔28〕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30) 极:推究。

〔29〕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

(31)兹:代词,此,指五柳先生。

(32)若人:这样的人,指黔娄。

(33)俦:类。

(34) 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觞,酒杯

(35)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使……快乐。志,心意,志向。

译文: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

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5.文中写道:“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请结合你课内外读过的陶渊明的诗文的内容,说说“五柳先生”的“志”是什么?

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回归自然。

6、从第一段中“曾不吝情去留”的句子,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性情 率真、洒脱的人。

7、#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从第-一段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特征、生活条件、志趣爱好的语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

(1)性格特征: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生活条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第四篇:《《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①,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顷之,征著作郎,不就。

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遏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注释:①秫谷,可酿酒。

5.选出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 )

A.州郡觐谒 觐:拜见 B.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 反:通“返”

C.博学善属文 属:通“嘱” D.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况:比

6.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3分) ( )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

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也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也不同

7.下边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潜“任真自得”的一组是(3分) ( )

①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 ②征著作郎,不就

③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④躬耕自资,遂抱赢疾

⑤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 ⑥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C.陶渊明被任用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

D.文中“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 本文来自

9.翻译下面句子 (10分)

(1)素简贵,不私事上官。(3分)

(2)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4分)

(3)每一醉,则大适融然。(3分)

5、C (属:撰著)

6、D (以,因为/在 之,代词/助词)

7、D ④说明漬贫病弱⑥说明为谋生而做官

8、A(陶渊明不懂乐韵)

9、(1) 一向简慢(轻忽怠慢)贵人,不私下巴结上司。【《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文章《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出自

(2)不曾到过(游历〉别的地方,只是去一些田间家舍和庐山游玩罢了。 (“尝”“造诣” “所”〉

(3)毎喝醉一次,就感觉很舒适。

参考译文:

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

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被任用为州祭酒。他不等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意译)。”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被陶潜命令用于种秫谷(可酿酒),他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他于是命令 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向来简慢贵人,不私下巴结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

没过多少时间,征陶潜去官府里做官,他没有去。后来他谢绝了所有州郡官的拜见。陶潜的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人有时备了酒邀请他,有时邀请陶潜一起喝酒坐坐。虽然不认识主人,他也很高兴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喝得畅快淋漓后就回家。【《晋书|陶潜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阅读答案陶潜宋元嘉年中去世,享年63,所有文集流传于人世。

第五篇:《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翻译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五柳先生)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略微显示自己的志趣。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相关试题及答案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

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5.文中写道:“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请结合你课内外读过的陶渊明的诗文的内容,说说“五柳先生”的“志”是什么?

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回归自然。

6、从第一段中“曾不吝情去留”的句子,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性情 率真、洒脱的人。

7、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从第-一段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特征、生活条件、志趣爱好的语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

(2)生活条件: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3)志趣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 性嗜酒,期在必醉。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8、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溺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作者 “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9、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1)“好读书”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这是他不追求名利的体现。

(2)饮酒。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3)著文章。其目的“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他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

10、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世礼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情?

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表现了作者宁静淡泊,不慕荣利的性格特点。

12、《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

这两句形象地描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句中"悠然""见"用得好,体现出诗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

13.作者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结合本文或作者的其它作品,谈谈作者所示之“志”?

如:《归园田居》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表现了作者厌恶官场,厌恶世俗,热爱田园的生活情怀。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阅读答案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吧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13.五柳先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他的“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答案

10.(2分)①好:爱好。(1分)②或:有的人(1分)

11.(2分)C(A介词,因为。B连词,表示目的。C 介词,用,D介词,凭借)

12.(4分)①每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2分,“会意”翻译正确1分,其他意思基本对且通顺1分)②房屋简陋,里面空空荡荡的,不能遮挡风吹日晒。(2分,一句1分)

13.(2分)“不慕荣利”,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分);“忘怀得失”(1分)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7038/

推荐访问: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