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台抒怀》阅读答案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4-12 11:31:5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中考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秦淮河上寻浆声》,完成第 15—17 题。(共15分)

秦淮河上寻浆声

龚文瑞

①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雾霭如烟,酒肆飞歌,人家热闹,商女如花„„从此,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儿的。

②当时的我没有能力走近秦淮河,只能是心生些无端的遐想。想什么呢?想秦淮河的风月,历经六朝撂下来是不是可以撂成一摞诗册了?想有谁可以测知秦淮河里究竟融了商女胭脂红多还是融了商女相思泪多?想秦淮人家是谁?是酒家、船家、商家、女人家?是酒家的花雕芬芳?是船家的轻舟载月?是商家的挥金如土?是女人家的袅袅婷婷?想是秦淮河风流还是来到秦淮河的诗人风流?是秦淮河的风流诱发了诗人的风流,还是诗人的风流赋予了秦淮河风流?到过秦淮河的人说,在秦淮河,诗境与环境曼妙无比——诗歌中可以读出秦淮河,秦淮河可以流出诗歌。

③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艳俗的女子也是可以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逸着一方旌旗或是几盏灯笼,打着诱人的“秦淮人家”字样,吸引着天下来客;临河的窗边最好有一扇窗开着,窗台上吊一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迷得游船的才子、公子们船舱探头,引颈觅美人。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鳞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窗里有三两个知己男女,或抚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尽说些风花雪月的事。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绢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

④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两位大师因为生活经历和对事物感悟的角度不同,写出来的文章或重于抒情或偏于状景,伯仲难分,均是千秋文章。这时的秦淮河,已然没了六朝的历史味的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歌声,他们宁愿在灯与月交融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汩的桨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

⑤2005年农历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秦淮河窄窄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被放大得有些变形,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竟不能适应。我心想:秦淮河可以有商女有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许艳俗的呀! ⑥显然,我要失望了。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清一样的感觉了——“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21世纪的市场经济,商业运作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浓郁得像黏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全然了无踪影。或许,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历史中去了。这日,天寒地冻,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七板子”船,因此,我放弃了游船的想法,我预见上了船去必定也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

⑦ 其实,浮躁的是人心。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她沉淀了层层叠叠的历史,流逝了年年岁岁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把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直到永远。秦淮河始终是静谧的,她历经千秋岁月,早已看惯了风花雪月、刀光剑影,看惯了朝野更迭、聚合离散,看惯了春风杨柳、冰霜残梅,也早就习惯了商女们的歌舞升平,习惯了商女们的爱恨情仇。秦淮河始终是自然的,她为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奢侈,包容了过多的繁华,可这奢侈与繁华是人类给予她的呀,应该返朴的是人类,是搅了秦淮河清韵的人类。历史一页一页翻过,时光一年一年走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

⑧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我的心蓦地清明起来。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而这心的静水中,一支灵魂之桨在游弋,发出“汩——汩的桨声”„„

15

4分)

17.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写秦淮河的变化的。(不超过150个字)(7分)

答:

参考答案:

15.答案示例:

①读《泊秦淮》

②古韵消失,歌声缺乏情韵。秦淮河的风月变成了“汩——汩的桨声”

③走近秦淮河

④清韵诗韵全无,“汩——汩”桨声消失。秦淮河是厚重的、静谧的、自然的。

(共4分。每空1分)

16. 答案示例:

①热烈艳俗的场景

②因为作者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秦淮河商味浓郁、清韵消失;感受不到杜牧的

诗韵,感受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

(共4分。①1分;②3分,每个要点1分)

17.

答案示例: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来描写秦淮河的。作者将想象中的秦淮河与朱自清、俞平伯笔下的秦淮河作对比,写出秦淮河已由古韵之美、诗性之美演变成“汩——汩的桨声”之美;作者又将想象中的秦淮河与现实中的秦淮河作对比,通过对秦淮河畔人们浮躁与喧嚣的描写和自己深刻的反思,突出秦淮河的厚重 、静谧、自然。

(共7分。有“方法”1分,结合内容2分,作出分析2分,语言表达2分)

(一)阅读《草色遥看近却无》,完成下列各题。(14分)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少华

①迎着早晨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可凭借什么去寻觅春天的第一双足迹?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旷野走去。

③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已来:虽说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④渐渐的,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头一望,怎么?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多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⑤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

⑥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眼,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衍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⑦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 ,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已的心去暖和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⑧‚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其实,探寻春天的讯息,又何必凭借什么绿色的影子呢;只需登上那足以远望的高处,透过千里平川的轻烟淡蔼,透过蒸腾着的青阳之气,就会感到,大地在急促地呼吸着——春天,正在大地的母腹里躁动。

⑨无边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而来。不过,绝不该停下步子,我知道,更引人的春景,还待继续探寻;它,正在前方等待着我。

16.文中第⑦段划线语句“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的是什么?(3分) 答: 17.作者在“寻春”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体会?你从作者的体会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7分)(字数不超过150)

15. ①一片新绿 ②悟到“草色遥看近却无”

眼望(山脚下) ④悟到“只有抬头放眼远望,才能看清人生春色之所在”

评分:本题共4分,每点1分

16.指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

评分: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

17.作者的体会示例:①只有抬头放眼远望,才能看清人生春色之所在。

②看到了人生春色,我们人生就会乐观、积极、坚定。

启示示例:①在生活中,尤其在困难时,要抬头放眼,登高望远。

②要心怀春天,勇敢地往前走。【《文游台抒怀》阅读答案】

③将自己心中的春光,融入时代的洪流。

④只要胸中怀有春光,努力创造春天,就会迎来美好的春景。

评分:本题共7分,作者的体会2分,启示2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

初三语文练习(散文阅读)

木兰溪

我家离木兰溪不远,只有二里的路程。我自小怕水,母亲连小潭也不让我接近,但她无法禁止一个孩子对河的想像,她更不会想到木兰溪以后会成为我的血脉。在幼时的想像中,木兰溪像一朵兰花,会开放和凋谢,且有一种深湛的蓝,有天空一样的蔚蓝色。小时候我经常对着天空发呆,天空除了白云就是那看不透的蓝了,木兰溪和天空一样,都是幼时的我捉摸不透的,因此溪水是蓝的,一种与思绪一样的蓝。少时的我,虽未见过溪,但耳畔总萦绕着木兰溪隐约的水声,那水声也是蓝色的。

木兰溪的水确实是蓝的,如宝石的晶莹,天空的纯净,兰花的幽雅,或者如一段逶迤的心曲一样蓝得忧郁。这是我八岁时初见木兰溪的印象。时值冬天,寒草衰烟凝霜。母亲带我走亲戚,走在岸畔,凉风的手指不停地扯动我的衣裳,但兰溪的水仿佛一种忧郁的眼神直照进我的内心深处。多年以后我读“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词句时,我突然看见兰溪的眼睛穿透了我多年来的风尘。水声仿佛一段悠扬的旋律,一直缭绕进我的心底。沙渚上几只银白的鹤或翔起,或停落,给静谧的画面带来一点灵动的色彩,鹤唳增添了幽静的质地。“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里没有萧萧落下的无边落木,但潺湲的水比滚滚江水更容易陷入思绪。我感觉一种水意正包围、浸渍了我,使我渐渐成为另一片在风中如蓝绸展开的水。

多年以后,我头脑里多次涌现少时所见的那幅图景。虽然我不是杜甫,身后没有落木的萧瑟背影,眼前也没有长江水倾注我干枯的眼眶,但我也有杜甫心头的那种沉郁顿挫。“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这种漂泊无依的感觉我同样有,只不过杜甫的心境是漂泊经历造成的,我的漂泊感与生俱来,深藏生命深处,如一只飞鸟,总将在苍茫天空的飞翔愿望敛紧于自己的翅膀,将悲凉的嘶叫潜藏于心灵。

印象较深的还有一次秋天,我独自一人来到溪畔。顺便提一句,看水宜静,唯有静才能使自己慢慢沉入内心的微澜之下。溪水还是那样的蓝,只不见白鹤,岸畔白鹤起落的地方现在长满比人高的芦苇,秋风轻吹,就有芦絮沿风向悠然飘出,风势强时在半空扬,弱时又沾落水面,倏地不见影迹,而江水更显得清冽了。这情景到现在还不能形容备足。白雪似乎太重,杨花又太浮,他只能是芦絮,就如我只能是我。我头脑中浮现一个句子:芦絮飘落如一声叹息。秋天到了,万物萧索,来的如水,去的如水,在微凉的风中,这叹息该是木兰溪的吧,又传自我的心底。但溪不管我的思绪,只是不动声色地流着,在远处转弯的地方盘成几个结。面对木兰溪展现给我的轻盈一面,我感觉忧伤竟然是这样的真实。等到片片白的芦絮驮着红的斜晖沉入蓝的水中时,天黑了,我明白:我的忧伤与幼时的想像有关。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经常骑车来到溪畔,什么事也不做,能与木兰溪宁静厮守,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木兰溪的妙处就在于它那看不透的、空灵的蓝,就如生命本身的质地。我有时花几毛钱乘渡船到对岸后又回来,但更多的时候,我赤足站在水中,让微凉的水意湿淋淋地沿脚踝而上,爬满心窝,我静静地站立着,不感慨,面对水,原本就无须抒情。黄昏时水面铺满一层金光,微风拂来,水波漾起,仿佛是一朵花在粼粼开放;风拂远,水波也渐渐平了,又似花在粼粼凋谢。此情此景,我仿佛又回到童年的想像。兰溪,是一条开满兰花的溪。

一位朋友告诉我,现在的兰溪水一点也不蓝。我说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的木兰溪是蓝的。谁的内心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河流呢。

水一直在寻找,寻找前方的过程中产生了江和河,水寻找的结果还是水,于是寻找和漂泊成为水的全部主题。我生长在木兰溪畔,注定要用流水的脚步踏向远方,寻找一种如水纯净、空灵的生命过程,我的寻找过程也是结果。

我执著于自己的蓝色旅程。 (选自《沧桑的是流水》,有删改)

第二篇:《六年语文(及答案)》

语 文 试 卷

考生注意: 本卷共三个大题,考试时量为70分钟,满分100分。

提醒:注意合理分配时间!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piān pì biāo zhì shēn qǐng dǐ yù pái huái miǎo shì

( ) ( ) ( ) ( )( )

( )

jīng zhàn liáo liàng chú chuāng líng lì shǎn shuî châ dǐ

( ) ( ) ( ) ( ) ( ) ( )

2.选字组词。(3分)

(呐 纳)____喊 火柴____(梗 便) 气____(魂 魄) (魅 魁) ____力 (嘹 缭)____亮 (溶 熔)____炼

3.选词填空。(4分)

描写 描绘

(1)这件艺术铜鼎深入细致地( )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

(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 )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体会 体味

(3)我亲身( )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4)从父亲讲的故事中,我( )到了一份责任。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小心注意”叫_____意;“任凭自己”叫_____意;“沾沾自喜”叫_____意;“任意妄为”叫_____意;“心情爽快”叫_____意;“心术不正”叫_____意。

5.修改病句。(6分)

(1)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4分)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_____________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警句)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文游台抒怀》阅读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4分)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8.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9.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 )(4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熟悉—( ) 喜欢—( ) 坚强—( )

2.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3分)

例:(壮实的)身体

( )小铜牛 ( )身骨 ( )腿脚

( )犄角 ( )尾巴 ( )田野

3.用“鞭策”写一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1分)

5.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 )、( )、( )”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 )观察,

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 )的想象、细致的描写。(5分)

6.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1分)

①对牛很熟悉。( )

②非常喜爱牛。( )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

(三)挪树

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文游台抒怀》阅读答案】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 有声 丰_____ 秀美

2.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

4.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 骇人。( )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5.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2分)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30分)

读下面三组词语,并按照要求写作文。

1.雨 春天 明媚 欢乐 丝带 望远镜 幽静 小鹿 悠扬 畅想

2. 烦恼 思念 网络 游戏 眼花缭乱 震撼 渴望 毛笔 口香糖

3. 朋友 书包婉转 枫叶 漫不经心 脏兮兮 掌声 校园 电子邮件 提示与要求:

1.先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灵活组合作为自己作文的题目,如:《雨》《畅想春天》;也可选择一个词语作为基础,扩充题目,如《我的烦恼》《令人激动的掌声》„„

2.围绕题目写一篇作文。

3.用上其中一组词语,并在文章中用横线表明。

4. 文章要求表达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体裁不限,500字左右。

第三篇:《诗歌鉴赏 (有答案)》

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

第一部分:主要的诗歌类型

按语言形式可分为诗、词、散曲等;

按内容可分为抒怀诗、送别诗、边塞诗、爱情诗、节令诗、讽喻诗、旅游诗、咏史诗、

咏物诗、军旅诗等。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

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

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第二部分:题型分析

古诗词考查内容简析

古诗词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诗词曲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和初步鉴

赏诗词曲的能力。主要考查的内容有: 古诗词曲相关格律知识;作品的背景资料及作者的

创作风格;诗词曲的内容大意;诗词曲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作品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归纳:

一、诗词各占半壁江山,唐诗、宋诗、宋词三分天下。

二、所选诗词皆是名家名篇,学生比较熟悉,重视课文作者。

三、所考查的诗词全是写景抒情类。内容健康向上,适合初中生阅读。

四、考查诗歌时,善用比较阅读。

第三部分:解法指导

一、会密码:

• 1、诗词标题 2、作者风格 3、注解小序

• 4、意象涵义 5、题干提示

密码1:诗词题目

• “送”、“别”——送别诗

• 咏+古迹(人名)、古迹+怀古(咏怀)、古迹名——怀古诗

• 咏(题、赞、赠)+物象——写景咏物诗

• “塞”、“军”、“征”、“凉州词”、“关山月”、“从军行”、“少年行”——边塞诗

例 凉 州 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文游台抒怀》阅读答案】

塞 上 曲 戴叔伦

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问:从内容上看这两首都是描写___边塞生活____ 的诗?

密码2:作家风格

李 白:想象奇特,雄健奔放 杜 甫:沉郁顿挫

王 维:诗情画意 白居易:明白晓畅

范仲淹:苍凉悲壮、缠绵深婉 苏 轼:豪放旷大、婉约

陆 游:雄浑 豪放 辛弃疾:悲壮雄放

文天祥:慷慨悲壮 气贯长虹

例: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问:读这首诗(也可结合你平时读过的白居易的诗歌),你感受到了白居易的诗歌有怎样

的特点? 答:白居易的诗歌特点是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密码3:注解小序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03年江西中考试题)

注: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这首诗。

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咏史 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08年中考新评价)

注:三百年:指从三国孙权至陈亡这一历史时期。

问:这首诗是咏史诗,它是由哪段历史引发感叹的?

诗歌的意象

 什么是意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

“形”的关系 。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

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

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

意象的社会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一)

 1.月——思乡,怀人。

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

乡的代名词。

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

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

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

质。

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

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

象。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二)

 5.莲——爱的象征 。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 6.梧桐——凄凉悲伤

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

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

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

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

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

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

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三)

 8.秋蝉——高洁,悲凉

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

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也是

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 10. 柳——离情依依

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

惜别的深情。汉代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

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和送别之所。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四)

 11.芳草——离恨

“芳草”意象的运用,远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意象之一便

是香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以香草自喻,抒发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

高洁情怀,寓含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生生不息的追求信念。

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

的体现。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五)

 12.芭蕉——孤独与忧愁

 芭蕉和梧桐意象的意蕴差不多,常常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

 13.羌笛——凄切之声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

 14.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 15.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

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古诗中常见的诗歌意象(六)

 16.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先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

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来青鸟成为传书的信使。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密码4:意象内涵

菊 :隐逸、高洁 梅 :不畏严寒坚强不屈 松柏:坚挺、傲岸 柳 :送别、留恋、易变 莲:高洁、爱的象征 梧桐:凄凉悲伤 子规:悲惨、凄恻 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沙鸥:飘零、伤感 青鸟:书信的使者 芭蕉:孤独与忧愁 羌笛:凄切之声 月亮:思乡、人生得失 西风:落寞、惆怅

云 :漂泊不定 江水:忧愁、时间流逝 你会吗?乌鸦、红豆、鸿雁、秋蝉各有什么意寓?【《文游台抒怀》阅读答案】

万物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问:这首诗是咏梅诗,它写出了梅怎样的特点? 不畏严寒、凌寒独开的秉性。

金陵驿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问:诗中孤云、燕子、杜鹃鸟三个意象是诗人自身_悲凉凄惨__形象的写照。

密码5:题干提示

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江西06年中考试题

问: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__农村(田园、乡村)风

光。_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问:联系你读过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说说“鬓虽残,心未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人虽老,为国收复失土的雄心还在。

二、会术语

•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工描与白描)、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

•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与景(抒情方式),托物言志、衬托、象征、想象、对比、

虚实结合、比兴、正侧(面)结合,化用典故,动静结合等等

• 3、语言特色:清新淡雅、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

有感染力等等

• 4、意境:幽静、萧瑟、冷清、悲凉、苍茫、恬静、生机勃勃、静谧等等

意象:人、事、物、景等

诗歌表现技巧

 5,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

互文、反复等;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方法

 6.情感:欢快、喜悦、热爱、向往、恬淡、孤寂、无奈、失望、忧愁、憎恶、同情、

惋惜、惆怅迷惘、孤独寂寞、恬淡闲适、欢快愉悦、激愤悲凉、安贫乐道、寄情山

水、忧国忧民、思念家乡亲人、惜别,愤懑、离愁别恨、怅然若失、怀古伤今、感时

伤世

• .格调(风格):悲壮苍凉(不得志者)、豪放洒脱(豪放派)、淡泊宁静(山水田园诗)、

雄浑开阔(边塞诗)、委婉缠绵(婉约派)

• 作用:画龙点晴、言近意远、音韵和谐、余音绕梁等

三、会表达格式

1、意象含义分析: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2、品味关键语句:含义+手法(修辞、表现手法)+表达作用(情感)

3、表现手法的作用: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义+主旨情感)

4、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诗+诗歌写了什么(特点)+通过什么手法+抒发

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类题型及方法

1、诗中描绘了什么画面?

抓住主要景物+想象与联想(画面成串)+修辞(表达)

2、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有什么作用?

答题方法:手法(使用的表现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义+主旨情感)

• • • •

第四篇:《本科大学语文测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科大学语文测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试题1. 《李凭箜篌引》是中唐诗人李贺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唐诗中描写( A )的名篇。诗人描写时运用了大量

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比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令人惊叹。 A.音乐 B.绘画 C.说书 D.舞蹈

试题2. 《诗经》分为( B )、雅、颂三部分。 A.骚 B.风 C.赋 D.诗

试题3. 根据“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句中的上下文意,可以知道“知识”一词的意义是 ( C ) 。

A.学问 B.经验 C.相识 D.知识分子

试题4. 苏轼《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经历了( B ) 。A.悲-悲-乐 B.乐-悲-乐 C.乐-乐-悲 D.悲-乐-悲 试题5. 《楚辞》直接导致后代的( C )文学的产生。 A.小说体 B.散文体 C.赋体 D.诗体 试题6. “衣带渐宽终不悔,( B )”出自柳永《蝶恋花》。

A.楼高不见章台路 B.为伊消得人憔悴 C.无言谁会凭阑意 D.草色烟光残照里

试题7.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一个“( D )”字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A.怀 B.古 C.送 D.肃 试题8. 《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诗中“差池”的词义是( B )。

A.整齐的样子 B.不齐的样子 C.差不多 D.差很多

试题9. 《黄鹂》是一篇什么类型的作品?( A )

A.哲理性的抒情散文 B.介绍黄鹂的科普文章 C.以黄鹂命名的小说 D.托物言志的诗歌

试题10. 李白的《月下独酌》,这首诗突出写一个( A )字。A.独 B.月 C.举 D.邀

试题11. 孟子提倡的大丈夫的人格标准是(A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威武不能移 D.富贵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淫

试题12. 《诗经》是我国( A )诗歌总集。 A.第一部 B.第二部 C.第三部 D.第四部 试题13. 《云游》的作者是( D ) A.郭沫若 B.艾青 C.丰子恺 D.徐志摩

试题14.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选自《红楼梦》,以( C )之眼看出贾府的奢侈豪华,反映出

世道的贫富不均。 A.王熙凤 B.贾宝玉 C.刘姥姥 D.平儿

试题15.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收入400多篇文言短篇小说,这些故事大多以( D )为题材。

A.民间寓言 B.人民生活 C.历史事实 D.民间神话

试题1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乐天就是指唐代著名诗人( B )。A.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杜牧 试题17. 昔我往矣,( A )。今我来思,( A )。

A.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B.杨柳霏霏 雨雪依依 C.雨雪霏霏 杨柳依依 D.雨雪依依 杨柳霏霏

试题18. 曹操的《短歌行》开头四句是( A )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D.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试题19. 以下诗词中没有涉及与刘彻相关典故的作品是( D ):

A.王安石《明妃曲(其一)》 B.辛弃疾的《摸鱼儿》 C.白居易《长恨歌》D.陆游《诉衷情》

试题20. 《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诗句中的“美人”是指( A )。

A.楚怀王 B. 美女 C.母亲 D.姐姐

试题21.《孟子·天时地利人和》“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畔”是一个通假字,通( B )。A.伴 B.叛 C.攀 D.盼试题22. 东方朔辞赋的风格是( C )。

A.柔情抒怀,意味深长 B.刻薄冷峻,言辞犀利 C.言辞幽默,诙谐风趣 D.铺陈华丽,用词典雅

试题23.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 D)”出自晏殊《蝶恋花》。

A.眺望来时路 B.远望来时路 C.看尽天涯路 D.望尽天涯路

试题24. “只恐双溪舴艋舟,( D ),许多愁”出自李清照《武陵春》。A.载得起 B.承载着 C.载不起 D.载不动试题25. 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他还是一个以写作辞赋而著名的( C )。

A.历史学家 B.小说家 C.文学家 D.诗人

试题26.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A )而著称,其中成就最高、影响

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成为“王孟”。 A.山水田园风光 B.边塞风光 C.社会现实 D.人民生活状况 试题27. 晚唐诗人( D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A.李太白 B.李贺 C.李白 D.李商隐 试题28.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句中的“杜康”指的是( A )。A.酒 B.酿酒者 C.诗人 D.曹操

试题29. 《诗经》的句式结构特点是复沓叠唱、( B )。 A.曲折多变 B.一唱三叹 C.简单重复 D.回环往复 试题30. 《诗经·燕燕》:“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诗中“谖草”指的是( C )。

A.车前子 B.车前草 C.忘忧草你 D.忧愁草

试题31.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 B ),被喻为“孤篇横绝全唐”。

A.《月下独酌》 B.《春江花月夜》 C.《咏怀》 D.《咏史》

试题32.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大历二年秋所写的《登高》,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 C )。

A.律诗第一 B.七言诗第一 C.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D. 杜诗第一

试题33. 属于王小波的小说作品是( B )

A.《黄金时代》 B.《思维的乐趣》 C.《工作与人生》 D.《我的精神家园》

试题34. 艾青的诗歌《北方》出色地描写了抗战初期的北方大地。另一部属于他的诗集是( B )。

A.《赞美》 B.《大堰河》 C.《土地》 D.《猛虎》

试题35. 柳永《八声甘州》中,苏轼称赞“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的名句是( A ):

A.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B.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C.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化休 D.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试题36. 《我的家在哪里》是哪位作家的散文作品?( B ) A.张洁 B.冰心 C.杨绛 D.舒婷

试题37. 巴金的哪部作品被世人誉为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C )。

A.《寒夜》 B.《爱尔克的灯光》 C.《随想录》 D.《家》

试题38. 被誉为开创了“一代诗风”的诗集是郭沫若的( D )。A.《屈原》 B.《星空》 C.《野草》 D.《女神》试题39.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著有《欧阳文忠集》的文学家是( B )。

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轼 D.李清照

试题40. 以下哪个是昌黎先生的作品( A):

A.《张中丞传后叙》 B.《捕蛇者说》 C.《小石潭记》 D.《永州八记》

试题41. 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歌的创始人是东晋时期的( D )。

A.江淹 B.孔融 C.左思 D.陶渊明

试题42. “王利发”是哪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B )。A.《金锁记》 B.《茶馆》 C.《日出》 D.《狂人日记》试题43. 小说《边城》的作者是( C )。 A.朱自清 B.鲁迅 C.沈从文 D.郁达夫

试题44. 贾平凹的《商州又录》描写了什么地区的农村生活?( D )

A.东部沿海 B.江南水乡 C.东北平原 D.西北黄土高原

试题45. 古人离别前有折柳相赠的习俗,是因为“柳”与( D )谐音。 A.榴 B.流 C.溜 D.留

判断题

试题46. 对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伶官是指宫廷中乐官和被授以其他官职的乐师、艺人。

试题47. 错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试题48. 对 陆游《钗头凤》是一首自诉爱情悲剧的词。【《文游台抒怀》阅读答案】

试题49. 错 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

后的社会现实,被称为一代“诗仙”。

试题50. 错 《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诗句中的“灵修”指的是楚国神灵。

试题51. 对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其中《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写雄

奇豪壮的杰出作品。

试题52. 对 南宋词人陆游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苏轼词的豪放风格,其词风更为豪迈壮阔、雄奇奔放,引领了南宋

豪放词的创作。

试题53. 错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试题54. 错 柳永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

试题55. 错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句中的“萧墙”即指小墙。

试题56. 对 《桃花扇》张扬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戏剧创作传统。

试题57. 对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选取的是《单刀会》的最后一折,写了关羽赴会及其和鲁肃的正面斗争,突出

表现了关羽深沉的历史兴亡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试题58. “是”为“斯”则正确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试题59. 错 《过故人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 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试题60. 对 南北朝在文艺理论上出现的一部“体大思精”的集大成之作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阅读理解

试题61. 《吕氏春秋》记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

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 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 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由此了解孔子对“夔”的认知是( D)。

A.“夔”是躲在草莽之中的音乐家 B.“夔”是天地之间的精灵

C.“夔”这个人只有一条脚 D.有“夔”这样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试题62. 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中有“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伐,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

不毛,并日而食”的描述。 根据上下文,我们了解到“并日而食”指的是(C )。

A.晒太阳吃饭 B.一天只吃一顿饭 C.两日只吃一天的食 D.没有粮食可吃

试题63.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该句表达了爱国诗人闻一多回国后怎样的情绪?( C)

A.激动高兴 B.平静理性 C.失望愤慨 D.消极颓废

试题64. 《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汉将军李广事: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后人根据这段记载,写下了这首诗:( B)。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C.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D.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试题65.《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冯谖)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

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 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 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 也。” 从这段文字可以知道,冯谖为孟尝君买到了(C )。

A.常见的东西 B.债券 C.民心 D.珍宝

试题66. 《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

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段文字讲的是(B )。

A.治理洪水 B.开放言论 C.治理洪水比开放言论更重要 D.先开放言论再治理洪水

试题67.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

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狂人日记》作者在这里用“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比喻了什么?(B )

A.古久先生的家谱 B.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 C.古久先生的帐本 D.古久先生的日记

试题68. 《史记•周亚夫传》记载: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

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 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 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

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由此记载我们了解到( A)。

A.周亚夫是一个善于治军的将军,皇帝是一个知错能改的皇帝

B.周亚夫是一个善于治军的将军,皇帝是一个死不悔改的皇帝

C.周亚夫是一个不讲情理的将军,皇帝是一个通情达理的皇帝

D.周亚夫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将军,皇帝是一个热情奔放的皇帝

试题69. “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沉浮”。但由于偶然的变故,最终“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这首寓意人类历史偶然性的哲理小诗是艾青的( B)。

A.《光的赞歌》 B.《鱼化石》 C.《盆景》 D.《太阳》

试题70. 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

子,抱着他的玩具。这几句充满哲思又富于想象的描写来自史铁生的哪篇作品?( C)

A.《病隙杂记》 B.《遥远的清平湾》 C.《我与地坛》 D.《命若琴弦》

试题71. 左思的《咏史诗》开篇曰:“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诗句中的“彼”和“此”分别是指(D )。

A.郁郁和离离 B.离离和郁郁 C.涧底松和山上苗 D.山上苗和涧底松

试题72. 《纪昌学射》:“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意思是( A)。

A.三年之后,悬挂在窗户上的虱子像车轮般大 B.三年之后,悬挂在窗户上的虱子变成了车轮

C.十日之间,南面窗子上的虱子被水浸泡大了 D.十日之间,窗上的虱子被水浸成车轮般大了

试题73.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对苏武和李陵做了评价,他说: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辞,及死之日,

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流涕,彼其中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然 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广至陵,遂亡其宗,哀哉!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 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根据班固的意思,我们知道(B )。

A.李陵是一个英勇不屈的将军,苏武是一个不知变通的外交官

B.李陵是一个走错路的将军,苏武是一位不辱使命的外交官

C.李陵是一个武功很好的将军,苏武是一个会写诗歌的文人

D.李陵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叛徒,苏武是一个同情叛徒的文人

试题74.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诗中有句:“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诗中“生男”“生女”的对比表示(C )。 A.生男生女都一样对待 B.生男孩比生女孩要好

C.生了男孩不要好好养,而生了女孩要好好养 D.生了男孩要举得高高,而生了女孩不能给她吃肉

试题75. “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

被丰子恺描写为“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的是什么植物?(B )

A.吊兰 B.杨柳 C.迎春花 D.月季

第五篇:《《文游台抒怀》阅读答案》

《文游台抒怀》阅读答案

文游台抒怀

秦维宪

①初夏的早晨,清风掠过辽远的金黄色的淮扬田野,惊飞了锦雉几许;空濛的大运河上,悠悠地飘来野鸭的“嘎嘎”声。循着这样一种大自然的情趣,我来到了高邮名胜文游台。

②文游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刚落成时称“东岳行宫”,盖因当年乡民不堪路途遥远去泰山进香,便将此处象征为“泰山庙”。北宋元丰年间(约1080年),大诗人苏东坡旅抵高邮,与高邮籍的北宋婉约派词人秦少游,以及名士王定国、孙莘聚会于庙台,他们把酒临风,纵论天下,击节吟诗,遂遗下千古美名“文游台”。900多年沧海桑田,文游台牵引了多少风雨家国事,牵引了多少文人拳拳心!

③早在激情的青年时代,我就对文游台的掌故了然于胸,现在终于站在先贤指点江山的土地上,一任久违的沸腾的热血奔涌。

④穿过清代大诗人王士祯题写的“古文游台”牌坊,踏入庙堂庄严的文游台,我仰视着晨光照耀下秦少游儒雅、飘逸的塑像,油然而生崇敬之情。此刻,我似乎窥见了秦少游双眸中隐含着的忧郁之色。这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他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闪光的明珠,曾开了一代婉约派词风,今留下《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特别是他投入苏门后,其词风与苏东坡的豪放派相得益彰,将宋词推向高峰。然而,他屡试不第,久困场屋;1085年他37岁时总算得中进士,然为官不到10年,便因元祐党争遭到权贵的打击,从此被流放南方蛮荒之野,直至形单影孤,客死异乡,年仅53岁。【《文游台抒怀》阅读答案】《文游台抒怀》阅读答案

⑤这,也许是秦少游书生气太浓,不善官场游戏的必然归宿吧。

⑥沿石级而上,我跨入了一座进深5间单檐歇山顶,由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匾额的“盍簪堂”,这里陈列了众多稀世瑰宝。堂内壁东、西、北三面嵌有《秦邮贴》4卷石刻25块,《东坡小像》、《祝东坡生日图》、《修禊图》画像石刻3块,其中苏东坡、秦少游、米芾、黄庭坚、赵孟頫、董其昌等大文豪、大书法家的奇伟精品,令人叹为观止。厅堂中央,当代大画家范曾挥就的“四贤图”,让天下旅人对早已流逝的悠然古风产生广泛的联想。

⑦当我从历史的遐想中回过神来,已登临文游台之巅,也即一幢二层楼高的古建筑,凭窗四望,高邮城尽收眼底,前方的大运河呈现出百桅千帆。当年,秦少游等四贤在此风云聚会时,大运河便在楼下一箭之遥处静静地流淌,麦浪滚滚的田野也近在眼前。我眺望着风光如画的苏北平原,不觉又沉浸到秦少游的跌宕人生之中,他在这儿饮酒抒怀时,不曾料到自己会走上一次次漫长的孤旅吧。当他颠沛流离于风雪弥漫的旷野时,他的故园情怀,他的绵绵亲情,是如何地撕裂着他的心扉。这些,在他哀怨、冷艳的诗词中都有曲折的流露。他曾在词中执著地追求没有矛盾、充满和谐的“桃花源”,然而现实却将他的美好愿望击得粉碎。【《文游台抒怀》阅读答案】文章《文游台抒怀》阅读答案出自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少游“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其“悲剧”具体表现为:(3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③段在文中起到过渡作用。概括而言,第③段对上文承接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内容;对下文所要开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2分)

( ) (4分)

A.秦少游曾投入苏东坡门下,与苏洵、苏辙等人,合称“苏门四学士”。【《文游台抒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分,各1分)

8.文游台的历史掌故;进入文游台观赏(2分,各1分)

9.⑴表现文游台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的积淀;⑵表现人们对古代文化先贤的怀念与崇敬(4分,各2分)

10.描绘了秦少游与苏轼、王定国、孙莘四人,聚会台上,面临大运河,远眺淮扬田野,把酒临风,纵论天下,击节吟诗的欢畅情景(3分)

11.B、E (A苏门四学士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C泰山庙不是名称,是人们把“东岳行宫”当“泰山庙”看;D语言平实,而非冷艳;F全文主要写秦观)(4 分,各2分) 12.向往的是,与苏轼、秦观等文人名士的欢聚、交游,以及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的辉煌业绩;忧愁的是,秦观忧郁气质,一再隐忍,甚至人格受辱的软弱性情,不仅让秦观人生跌宕,充满悲剧,也影响其后代,缺少慷慨气度和开拓的眼界(4 分)

第六篇:《杜甫《旅夜抒怀》阅读答案》

杜甫《旅夜抒怀》阅读答案

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抒怀》阅读答案杜甫《旅夜抒怀》阅读答案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诗的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杜甫《旅夜抒怀》阅读答案】文章杜甫《旅夜抒怀》阅读答案出自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74786/

推荐访问:长城抒怀阅读答案 旅夜抒怀阅读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