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颖传韩愈阅读答案翻译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4-19 09:52:2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毛 颖 传》

第二篇:《小说也可有益于治理——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韩愈《毛颖传》研究》

第三篇:《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文》试卷》

华中科技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语文》试卷(A)(闭卷

) (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且答题纸与试题纸分开交)

学号 姓名 院系 班级 得分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题14分,多选、少选、错选一律不得分)

1、中国古代散文最远可追溯到( )。

A、结绳记事 B、甲骨卜辞 C、岩画 D、铜器铭文

2、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内涵包括( )。

A、功业意识 B、慷慨文风 C、生命意识 D、悲凉文风

3、“五四”时期出现了散文创作的盛况,其时产生了( )等散文名家。

A、郁达夫 B、邹韬奋 C、周作人 D、张承志

4、( )属于90年代“文化散文”。

A、林语堂的《纽约钓鱼》 B、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 C、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D、范长江的《塞上行》

5、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 )。

A、渐变性 B、不平衡性 C、社会制约性 D、任意性

6、中古汉语的声调包括( )。

A、平声 B、上声 C、去声 D、入声

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句中使用的修辞格是( )。

A、比喻 B、对偶 C、拟人 D、夸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毛颖传韩愈阅读答案翻译】

1、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骚传统是指( )和( )形成的传统

。 2、唐代“古文运动”是针对六朝以来盛行的( )而提倡散文的“散文化”。

3、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 )、( )、中比、后比、收结。

4、元明清的戏剧主要是杂剧和( )两种体制。

5、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统称(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进( )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强调( ),提倡“言志”的小品文。

6、1930年代,文坛上风行过幽默小品与闲适散文,推动这一风气的是后来被称为“幽默大师”的( ),他创办了( )等刊物,大力提倡幽默。

7、《有关大雁塔》是( )的诗歌作品。

8、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就是语言的( )分类。

9、在汉语史上先后出现过( )、( )、注音字母等标音方法。

10、( )是迄今所见的相当成熟的最早的汉字。

11、六书中,( )的出现,标志着造字方法完全成熟。

12、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 ),押韵叫( )。

13、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 )。

三、修改下列病句:(每题3分,共6分)

1、在前面所讨论的问题中,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时,都把物体的接触面看成是绝对光滑的,即忽略物体间的摩擦。(《工程力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P35)

2、(2)存储器。它用以存放CNC装置的数据、参数和程序。它包括存放系统控制软件的只读存储器EPROM和存放中间运算结果的随机读写存储器RAM和存放零件加工程序信息的磁泡存储器或带后备电池的CMOSRAM。(《数控加工与编程》,华中科大出版社,2004,P7)

四、阅读欣赏、理解题(第1题为必答题,为12分;第2、3、4、5、6题中选做两题,每题14分;共40分)

1、阅读韩愈《毛颖传》,并回答文后问题。(12分)

(必答题) 毛颖传 (唐)韩愈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眎,视。明眎,兔子的别名),佐禹治东方(东方为卯位)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古代传说:兔子的生产方式)。”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孙??(nōu),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cūn),狡而善走,与韩卢(古代韩国的名犬)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古代宋国的名犬)谋而杀之,醢其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蒙恬,人名,传说发明毛笔的人。)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连山,三《易》之一,古代占卜用《易》。),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颈,八窍(八窍,五官共七窍,古人认为兔子有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

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下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薄书,市井货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 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君中书,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 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于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请根据上文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①请判断《毛颖传》是否是古文,并说明理由。(5分)

②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③请指出韩愈在《毛颖传》一文中贯通全文的写作方法,并举出二、三篇全篇使用了相同手法的作品。(4分)

2、阅读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回答文后问题。(14分) 叙陈正甫会心集 (明)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然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人,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会稽人。):《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周望曰:“此余乡徐文长先生(徐渭【1521~1593】,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别号青藤、天池、田水月等,明山阴人。)书也。”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童仆睡者皆惊起。盖不佞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

请根据上文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①请判断袁宏道在文中所阐扬的“趣”的内涵。(5分)【毛颖传韩愈阅读答案翻译】

②袁宏道为什么说“趣”难得?(4分)

③请结合中晚明历史背景,分析袁宏道“趣”的文化意义。(5分)【毛颖传韩愈阅读答案翻译】

3、阅读张籍《征妇怨》一诗,并回答问题。(14分)

征妇怨 (唐)张籍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作者简介:张籍(约766—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贞元中进士及第,元和初官太常寺太祝,后转国子监助教,迁秘书郎,长庆初为国子博士,又任水部员外郎,转主客郎中。 请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①请根据张籍的生活时代分析本诗所讽刺社会现状。(3分)

②请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与本诗其他诗句,分析“妾身虽存如昼烛”的写作方法及其内涵(5分)

③请分析本诗与新乐府运动的关系。(6分)

4、请欣赏唐李益的《宫怨》诗。(14分)

宫怨 (唐)李益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朝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请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 ①请问诗中一、二诗句所写内容是什么?(3分)

②请问诗中三、四诗句所写的内容是什么?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5分)

③请从整体入手分析本诗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并分析此种写作手法的诗意性。(6分)

5、阅读王小波的散文《椰子树与平等》,回答文后问题。

椰子树与平等 王小波 二十多年前,我在云南插队。当地气候炎热,出产各种热带水果,就是没有椰子。整个云南都不长椰子,根据野史记载,这其中有个缘故。据说,在三国以前,云南到处都是椰子,树下住着幸福的少数民族。众所周知,椰子有很多好处,椰茸可以当饭吃,椰子油也可食用。椰子树叶里的纤维可以织粗糙的衣裙,椰子树干是木材。这种树木可以满足人的大部分需要,当地人也就不事农耕,过着悠闲的生活。忽一日,诸葛亮南征来到此地,他要教化当地人,让他们遵从我们的生活方式:干我们的活,穿我们的衣服,服从我们的制度。这件事起初不大成功,当地人没看出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优越之处。首先,秋收春种,活得很累,起码比摘椰子要累;其次,汉族人的衣着在当地也不适用。就以诸葛先生为例,那身道袍料子虽好,穿在身上除了捂汗和捂痱子,捂不出别的来;至于那顶道冠,既不遮阳,也不挡雨,只能招马蜂进去做窝。当地天热,摘两片椰树叶把羞处遮遮就可以了。至于汉朝的政治制度,对当地的少数民族来说,未免太过烦琐。诸葛先生磨破了嘴皮子,言必称孔孟,但也没人听。他不觉得自己的道理不对,却把账算在了椰子树身上:下了一道命令,一夜之间就把云南的椰树砍了个精光;免得这些蛮夷之人听不进圣贤的道理。没了这些

树,他说话就有人听了——对此,我的解释是,诸葛亮他老人家南征,可不是一个人去的,还带了好多的兵,砍树用的刀斧也可以用来砍人,砍树这件事说明他手下的人手够用。当地人明白了这个意思,就怕了诸葛先生。我这种看法你尽可以不同意——我知道你会说,诸葛亮乃古之贤人,不会这样赤裸裸地用武力威胁别人;所以,我也不想坚持这种观点。 对于此事,野史上是这么解释的…… 野史是不能当真的,但云南现在确实没有椰子,而过去是有的。所以这些椰树可能是诸葛亮砍的。假如这不是耍野蛮,就该有种道义上的解释。我觉得诸葛亮砍椰树时,可能是这么想的:人人理应生来平等,但现在不平等了,四川不长椰树,那里的人要靠农耕为生;云南长满了椰树,这里的人就活得很舒服。让四川也长满椰树,这是一种达到公平的方法,但是限于自然条件,很难做到。所以,必须把云南的椰树砍掉,这样才公平。假如有不平等,有两种方式可以拉平:一种是向上拉平,这是最好的,但实行起来有困难;比如,有些人生来四肢健全,有些人则生有残疾,一种平等之道是把所有的残疾人都治成正常人,这可不容易做到。另一种是向下拉平,要把所有的正常人都变成残疾人就容易,只消用铁棍一敲,一声惨叫,这就变过来了。诸葛先生采取的是向下拉平之道,结果就害得我吃不上椰子。在云南时,我觉得嘴淡时就啃几个木瓜。木瓜淡而无味,假如没熟透,啃后满嘴都是麻的。但我没有抱怨木瓜树。这种树内地也是不长的,假如它的果子太好吃,诸葛先生也会把它砍光啦。 我这篇文章题目在说椰子,实质是在谈平等问题,挂羊头卖狗肉,正是我的用意。人人理应生来平等,这一点人人都同意。但实际上是不平等的,而且最大的不平等不是有人有椰子树,有人没有椰子树。如罗素先生所说,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识的差异——有人聪明有人笨,这就是问题之所在。这里所说的知识、聪明是广义的,不单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文化素质、艺术的品位,等等。这种椰子树长在人脑里,不光能给人带来物质福利,还有精神上的幸福。这后一方面的差异我把它称为幸福能力的差异。有些作品,有些人能欣赏,有些人就看不懂,这就是说,有些人的幸福能力较为优越。这种优越最招人嫉妒。消除这种优越的方法之一就是给聪明人头上一闷棍,把他打笨些。但打轻了不管用,打重了会把脑子打出来,这又不是我们的本意。另一种方法则是:一旦聪明人和傻人起了争执,我们总说傻人有理。久而久之,聪明人也会变傻。这种法子现在正用着呢。 请根据上文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①诸葛亮砍椰树的“平等观”是否有错?错在那里?(4分)

②在王小波看来,当代社会中为什么还存在诸葛亮砍椰树式的平等方式?(5分) ③本文在构思和叙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5分)

6、下面这首《春》是诗人穆旦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在诗歌艺术上的追求:“敏锐的知觉和玄学的思维,色彩和光影的交错,语言的清新,意象的奇特,特别是这一切的融合无间。”请据此提示,阅读《春》,回答如下问题:(14分)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

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

或者欢乐。

第四篇:《大学语文机考答案》

大学语文

一.选择

1、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诗的是(b)

A、《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B、《陌上桑》(日出东南隅)

C、《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D、《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2、下列作品中属于奏章的是(c)

A、《答司马谏议书》B、《报刘一丈书》

C、《谏逐客书》D、《答李翊书》

3、下列诗歌中属于律诗的是(d)

A、杜牧《泊秦淮》B、陆游《关山月》

C、李白《行路难》D、王维《山居秋暝》

4、苏轼《前赤壁赋》是一篇(d)

A、骚体赋B、大赋C、抒情小赋D、文赋

5、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d)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

6、下列诗人中属于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的是(c)

A、李白B、王维C、王昌龄D、杜甫

7、散文诗《门槛》的作者是(b)

A、培根B、屠格涅夫C、欧。亨利D、契诃夫

8、柳永《八声甘州》(对箫箫暮雨)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c)

A、仕途失意B、伤春惜别C、羁旅行役之苦D、怀古叹今之悲

9、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b)

A、张勋复壁B、辫子事件C、赵七爷的竹布长衫D、九斤老太的唠叨

10、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b)

A、清新俊逸B、沉郁顿挫C、苍凉悲壮D、沉哀凄苦标准答案:

1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采用的对仗形式是(a)

A、鼎足对B、流水对C、扇面对D、隔句对

12、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是(a)

A、叠字B、夸张C、拟人D、比喻

13、冰心的《往事》(——之十四)是赞美大海的,作者却在开头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这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b)

A、对比反衬B、欲扬先抑C、侧面烘托D、铺垫渲染

14、成语"狡兔三窟"出自于(c)

A、庄子《秋水》B、《左传。郑伯克段于鄢》C、《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D、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15、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之"的是(c)

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C、斯天下之民至焉。D、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16.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 b )

A.孔子 B.孟子C.庄子 D.左丘明

17.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b )

A.《左传》 B.《史记》C.《战国策》 D.《国语》【毛颖传韩愈阅读答案翻译】

18.《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语句是( c )

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B.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9.《谈时间》主要论述( c )

A.时间的作用B.要挽住时光的流逝

C.如何去打发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D.一寸光阴一寸金

20.李广将兵的特点是( a )

A.行军无部伍行阵 B.士吏治军簿至明

C.谨守法度 D.正部曲行伍营阵

21.马伶在《鸣风记》中扮演的是( a )

A.严嵩 B.杨继盛C.夏言 D.顾秉谦

22.《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a )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 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23.下列句子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c )

A.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B.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D.侣鱼虾而友糜鹿。

24.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 a )

A.边塞诗 B.爱情诗C.山水诗 D.田园诗

25. 《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是( d )

A.反喻氓当初誓言滔滔不绝 B.描写出嫁时渡淇水的情景

C.描写被弃后渡淇水的情景 D.反喻自己的愁思无穷无尽

26.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c )

A.韩愈 B.杜甫C.白居易 D.李贺

27.《关山月》中表现朝廷对恢复中原态度的诗句是( a )

A.和戎诏下十五年 B.厩马肥死弓断弦C.沙头空照征人骨 D.几处今宵垂泪痕

28.下列用典句子有( d )

A.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B.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D.“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29.福楼拜是( b )

A,19世纪俄国作家 B.19世纪法国作家

C.19世纪英国作家 D.19世纪德国作家

30.“三苏”是( b )

A.苏洵、苏轼、苏舜钦 B.苏洵、苏轼、苏辙

C.苏洵、苏舜钦、苏辙 D.苏轼、苏辙、苏舜钦

31.李清照的词集是( a )

A.《漱玉词》 B.《乐章集》

C.《潍海词》 D.《稼轩词》

32.郭沫若的著名诗集是( d )

A.《屈原》B.《野草》C.《蔡文姬》 D.《女神》

33.“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c )

A.宝玉同情投井自杀的丫鬟金钏B.宝玉与戏剧演员琪官的交往

C.鄙弃仕途经济D.贾环诬告宝玉

34.短篇小说《断魂枪》所描写的时代背景是( b )

A.古代社会 B.近代中国(辛亥革命前后)

C.元代 D.戊戌变法

35.欧·亨利是l9世纪( c )

A.法国著名的小说家 B.英国著名的小说家

C.美国著名的小说家 D.德国著名的小说家

36.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达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 c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毛颖传韩愈阅读答案翻译】

37.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说驱逐客卿是"藉寇兵而赍盗粮",后说驱逐客卿是"损民以益仇",这两者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是( b )

A.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归纳法B.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对比法

C.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归纳法D.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演绎法

38.《论气节》中指出我国古代提倡“浩然之气”的是(d )

A.文天祥 B.韩愈C.孔子 D.孟子

39"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出自鲁迅的( a )

A.《灯下漫笔》 B.《狂人日记》

C.《论“他妈的”》 D.《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40..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中,阐析"常山蛇阵"的特点是为了喻证( c )

A.每件艺术品都必须突出一个中心旨意B.每件艺术品都必须抓住几个典型细节

C.每件艺术品都必须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D.每件艺术品都必须做到层次清楚

41. 孟郊《游子吟》中最能表现子女对母亲的深情的诗句是 ( c)

A.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B.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D.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42.下列句子中翻译错误的一句是d

A,东面而望,不见水端。 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B,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用礼来规定君臣的名分,用礼来加深父子的亲情,用礼使兄弟和睦,用礼来使夫妻和睦。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我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D,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盘庚为了抱怨的人改变它的气度。

43.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写“凤去台空”这种变化的具体化的诗句是 (b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D.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44.《秦牧《散文创作谈》的中心论点是 (d )

A.散文的特征是倾注作者的感情,讲究语言的精练B.中国是一个散文传统深厚的国家

C.散文创作的风气应该十分蓬勃D.写好散文必须在思想、生活、表现手段上提高

45.. 下列文章中思辨色彩较浓的一篇是 (b )

A.《箱子岩》B.《都江堰》C.《秋夜》D.《哭小弟》

46. 张岱的《柳敬亭说书》将柳敬亭与风流妍美的名歌妓王月生相提并论,这里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c)【毛颖传韩愈阅读答案翻译】

A.类比B.侧面烘托C.对照反托D.铺垫

47.找出下列比兴句a

A,"淇则有岸,濕则有泮".B,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毛颖传韩愈阅读答案翻译】

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D,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48..七斤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 c)

A.见多识广 B.憎恶复辟

C.愚昧落后 D.伺机复辟

49.《断魂枪》中孙老者的基本性格定位是 ( c)

A.乐观爽朗 B.爱艺如命

C.积极进取 D.旧江湖艺人的积极面

50.《炉中煤》中,用煤的燃烧来抒写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这种表现方法是 (b )

A.托物言志 B.拟人手法

C.对比反衬 D.象征暗示

51.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贯穿全词的句子是 ( c)

A.是处红衰翠减 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C.不忍登高临远 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52.贯串《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 ( c)

A.故居的变迁 B.亡姐的不幸遭遇

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 D."我的心灵的灯"的引导

53. 《垓下之围》项羽认为他失败的原因是 ( b )

A.兵少 B.天亡我 C.将叛离 D.我战略失误

54. 《长亭送别》中,体现莺莺执着爱情、鄙弃功名的语句是( d )

A.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B.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C.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D.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55.《麦琪的礼物》的故事结局是 ( c)

A. 皆大欢喜的大团圆、B.留下许多未决的悬案

C. 出人意料而合情合理的巧合D.因无悬念而淡然无味

56.“惟陈言之务去”出自( c)

A.《谏逐客书》 B.《种树郭橐鸵传》

C.《答李翊书》 D.《答司马谏议书》

57.成语“夙兴夜寐”出自(d )

A.《陈情表》 B.《短歌行》 C.《关山月》 D.《氓》

58.《米龙老爹》的作者是(b )

A.契诃夫 B.莫泊桑 C.欧·亨利 D.托尔斯泰

第五篇:《高三语文课件:毛颖传》

第六篇:《姚鼐《复蒋松如书》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复蒋松如书 (清)姚鼐

  久处闾里,不获与海内贤士相见。冬间,舍侄寄至先生大作数篇,展而读之,欣忭不能自已。聊识其意于行间,顾犹恐颂叹盛美之有弗尽,而其颇有所引绳者,将惧得罪于高明,而被庸妄专擅之罪也。乃旋获惠赐手书,引义甚谦,而反以愚见所论为喜,于是鼐益俯而自惭。而又以知君子之衷,虚怀善诱,乐取人善之至于斯也。鼐与先生虽未及相见,而蒙知爱之谊如此,得不附于左右,而自谓草木臭味之不远者乎?

  自秦汉以来,诸儒说经者多矣,其合与离,固非一途。逮宋程朱出,实于古人精深之旨所得为多,而其审求文辞往复之情,亦更为曲当,非如古儒者之拙滞而不协于情也。而其生平修己立德,又实足以践行其所言,而为后世之所向慕。故元明以来,皆以其学取士。利禄之途一开,为其学者,以为进趋富贵而已。其言有失,犹奉而不敢稍违之;其得亦不知其所以为得也,斯固数百年以来学者之陋习也。

  然今世学者,乃思一切矫之,以专宗汉学为主,以攻驳程朱为能,介于一二专己好名之人,而相率而效者,因大为学术之害。夫汉人之为言,非无有善于宋而当从者也。然苟大小之不分,精粗之弗别,是( )今之为学者( )陋,且有甚( )往者为时文之士,守朱子之说而失于隘者矣。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愚陋率达臆见,幸终宥之。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侄寄至先生大作数篇 舍:客居

B.而其颇有所引绳者 绳:纠正

C.而自谓草木臭味之不远者乎? 臭:气味

D.逮宋程朱出,实于古人精深之旨所得为多 逮:等到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是( )今之为学者( )陋,且有甚( )往者为时文之士

A.以 B.则

C.则 D.且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

B.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

C.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

D.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鼐住在乡里,由侄儿给蒋松如寄信,蒋读了非常高兴,并且赞同姚鼐的主要观点。

B.二程、朱熹对古人精深意旨的阐发比前人更加妥当,不像前儒笨拙呆滞而不合于情旨。

C.二程、朱熹更注重品德修养,又实实在在地在实践自己的学说,从而被后人所钦慕。

D.当代学者,由沽名钓誉的人带头,以批驳程朱为能事,矫枉过正,成为学术的大害。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姚鼐《复蒋松如书》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姚鼐《复蒋松如书》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10分)

(1)而又以知君子之衷,虚怀善诱,乐取人善之至于斯也。(4分)

(2)利禄之途一开,为其学者,以为进趋富贵而已。(3分)

(3)夫汉人之为言,非无有善于宋而当从者也。(3分)

参考答案

5.A(舍:谦辞。舍侄,侄儿。)     

6.B

7.D

8.A(文中无“由侄儿给蒋松如寄信”)

9.(1)而且又因此了解了君子的内心,虚心善诱,乐于吸取他人的长处到了这种程度。(4分)

(2)利禄的道路一打开,那些研究这种学问的人,把它当作获取富贵的手段罢了。(3分)

(3)汉儒的言论,并不是没有超过宋儒而应当吸取的内容。(3分)

注释:

[1]闾(lǘ)里:乡里。

[2]聩(kuì):天生耳聋。霿(mèng):晦,昏暗。

[3]麒麟: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和凤凰一样,多作为吉祥的象征。用来形容文章,则是指文辞优美有文采。

[4]欣忭(biàn):欣喜愉悦。忭,快乐。

[5]识(zhì):通“志”,记。行间:文字中间。此句说自己见到蒋的大作后,回信表明看法。

[6]引绳:加以纠正。绳,纠正。

[7]高明:对人的尊称,意思是指对方的见识、学术比自己高明。

[8]被:受,承当。专辄:专擅,专断。【姚鼐《复蒋松如书》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文章姚鼐《复蒋松如书》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出自

第七篇:《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①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以此观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②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取材于明·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注释:①徼(jiào):边界。②光禄:官名。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千钱买一石 或:有人

B.然穷其所生之地 穷:追究

C.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 胜:超过

D.尤挺挺不妄与人交 妄:随便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②而不欲以告人欤

B. ①则人益贵之 ②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

C. ①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 ②甥其为我记之

D. ①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 ②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国都的人于是把我们的木柴当做宝贝一般

B.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

我料想它们与竹子在江南(一样)也没有什么不同

C.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

令人敬畏有高傲不同一般的气节

D.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竹子本可以不离开江南就获得人们的尊重啊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受任君之托为竹溪写的一篇“记”。“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B.文章起笔写国都的人和江南的人对竹子的喜好和厌恶,一好一恶,对照鲜明。

C.任君自称为“竹溪主人”,与东晋陶渊明爱菊、北宋周敦颐爱莲,意趣情怀相似。

D.任君不与江南的侯家富豪攀比池亭花石,正是因为他喜爱竹子正直孤高的品质。

10.文中说“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意思是说“世上的美丑(好恶),也哪里有固定不变的(标准)呢”。请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句子的领悟。(10分)

参考答案:

6.C.美好

7.B.连词,那么(A.顺承连词,就 / 转折连词,却; C.介词,表被动,被 / 替,给; D.介词,在 / 对于)

8.A(国都的人竟把我们当柴烧的竹子当做珍宝)

9.B(“厌恶”应为“轻视”)

10.(10分)(略)

【参考译文】

我曾经游览过国都世宦富贵人家的花园,看见那里积聚的东西,从极远的边地(到)海外的奇异的花卉石头没有不能得到的,然而不能得到的只有竹子。我们江南人砍伐竹子把它当柴烧。江南人修建花园,一定购买寻求海外的奇花异石,有人用千钱买一块石头,有人用百钱买一棵花,(并)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占据在当中,有人就将它锄除并抛弃它。说:“不要让它占了我种花置石的地方。”但国都的人如果能觅到一竿竹子,就不惜(花费)数千钱(来购买)。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竹子)又干枯而死。由于它难以寻觅而且又多(易)枯死,人们就更加珍爱它。可是江南的人甚至讥笑他们说:“国都的人竟把我们当柴烧的竹子当做珍宝。【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唉!奇花异石,确实被国都的人与江南的人所珍爱,然而追究它们的原产地,那么边地和海外的人看待奇花异石,我料想它们与竹子在江南(一样)也没有什么不同。而边地海外,也许是一向不出产竹子的地方,然而假如让那里的人一旦看到竹子,我想他们必定比国都的人更加珍爱和看重它,这种情况(恐怕)是笑不完的。由这些看来,世上的美丑(好恶),也哪里有固定不变的(标准)呢?

我的舅舅光禄大夫任君在荆溪的边上修建了一个花园,到处种植竹子,不种其它的花木。竹林间造了一座小楼,(他)有空就与客人在那里吟诗啸歌,偶然对我说:“我不能与有势力的人比池亭花石的美好,单独在这里取本地本来就有的东西,可以不花费劳力而使满园苍翠葱茏,也完全可以(使自己)满足。因此自称是竹溪主人,请外甥替我记述一下。”我认为任君哪里是真的不能与有势力者攀比,而随意取其当地所有?恐怕还是对竹子独有的特殊爱好,而不愿意把它告诉别人吧?任君生活在富贵繁华中却能不沉溺在其中,衣饰车马、僮仆、歌舞,凡是那些富贵人家沉湎嗜好的,一切摒斥而去,尤其是方正刚直不随意与人交往,令人敬畏有高傲(而)不同一般的气节,这正是任君对于竹子一定有自己心得的地方。但是万物中只要人们喜爱的某种东西,哪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他对于那种东西的追求呢?既然这样那么即使竹子不是这里的土地上所有,任君也将竭尽自己的力量得到它,然后心里才高兴。任君的力量虽然使他能尽量寻觅奇花异石,但是他的爱好本不在此啊。唉!竹子本可以不离开江南就获得人们的尊重啊!(对此)我重新有了感受。

二:

任光禄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注】①绝徼(jiào):极远的边地。【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文章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出自)

A. 或芟而去焉                       芟:锄除

B. 然穷其所生之地                   穷:探求

C. 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常:平常

D. 尤挺挺不妄与人交                 妄:随意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京城人乃宝吾之所薪。

   项王乃复引兵而来,至东城,乃有 二十八骑。

B. 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木欣欣以向荣。

C. 因自谓竹溪主人。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不可以谐于俗。

   故燕王欲结于君。

8.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起笔写京师人与南人对待竹子的不同态度,一贵一贱,形成鲜明的对照;进而推理叙写“绝徼海外人”可能有的态度,从而发出“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的慨叹。

B.光禄任君虽身处江南,却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反而在园中“遍植以竹”,并自号曰“竹溪主人”。虽寥寥几笔,却刻画了一个不苟合流俗、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

C.本文既写人又写竹,两相取巧。其竹巧怪不如石,妖艳绰约不如花,绝无声色臭味可好;其人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借人物形象凸显了竹之品质,是本文的艺术特色。

D.本文题为“记”,所记的中心事件是舅父任君治园植竹一事,但作者并没有在“记”上大做文章,而是借题发挥,通过对比、衬托,自然托出文章的主旨。

9.下面的文言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B. 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C. 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D. 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3分)                                                                   

⑵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4分)                                                                     

⑶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3分)

参考答案

6. C,固定的,不变的,即规则、标准。

7. D,介词,和、与。A却/只、仅仅、 B介词,用(把)/ 连词,表修饰。C连词,因此/介词,经由、通过。

8. C表现手法、主题是借竹的品质凸显人物形象、品德。

9. B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罗致)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

⑵我想他们必定比京城人更加珍爱和看重它。这种情况恐怕是笑不完的了。

⑶恐怕还是对竹独有特殊的爱好,而不愿意把它告诉别人吧?

参考译文:

我曾经游观过京城世宦富贵人家的亭园,见那里收藏的东西,从极远的边地到海外,奇异的花卉石子没有不能罗致的,所不能罗致的只有竹子。我们江南人砍伐竹子当柴烧,筑园构亭也必定购买寻求海外的奇花异石,有的用千钱买一石,有的用百钱买一花,并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占据在当中,有时就将它砍去,说:“不要让它占了我种花置石的地方”。但京城人如果能觅到一竿竹子,常常不惜花费数千钱来购买;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干枯而死。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而江南人中有人讥笑他们说:“京城人竟把我们当柴烧的东西视为珍宝。”

呜呼!奇花异石诚然为京城与江南人所珍爱。然而追溯它们的产地,则边地和海外人看待它们,我想也与竹子在江南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而边地海外,或许是从不出产竹子的地方,假如让那里的人一旦看到竹子,我想他们必定比京城人更加珍爱和看重它。这种情况恐怕是笑不完的了。俗语说:“人离乡则愈贱,物离乡则愈贵。【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古诗词鉴赏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86100/

推荐访问:韩愈传阅读答案翻译 韩愈传翻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