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4-19 10:40:4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竞赛试题》

长沙市艾滋病预防控制知识竞赛试题

http:// 2005年11月28日11时30分 星辰在线

一.单选题:

1.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

A. 6月1日 B. 8月1日 C. 12月1日 D. 11月1日

2.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

A.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B.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C.预防艾滋病,你我共同参与

D.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3.预防艾滋病是( )的责任。

A.卫生部 B.政府

C.非政府组织 D.全社会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

A.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且已经出现AIDS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

B.接触过艾滋病病人的人

C.接触过艾滋病病毒的人

D.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还没出现AIDS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

5.以下哪种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A.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

B.同性性行为

C.共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

D.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

6.如果自己被证实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当怎样做?

A.辞掉工作,避免社会活动

B.隐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事实,不告诉任何人

C.定期就医,遵从医嘱

D.避免一切体育锻炼,卧床休息

7.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传播

B.母婴垂直传播

C.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D.蚊虫叮咬

8.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D.性病患者

9.以下吸毒行为中最容易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是:

A.鼻吸入毒品 B.口服毒品

C.静脉注射吸毒 D.数人共用注射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10.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A.坚持使用安全套 B.拒绝毒品

C.避免与艾滋病病人发生性关系 D.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

二、判断题:

11.国家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流行病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2.性生活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

13.剃头、扎耳洞、修脚要选卫生条件好的场所,所用工具要严格消毒。

14.全社会都应该给艾滋病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艾滋病患者。

15.唾液、泪液、汗液和粪便不会引起艾滋病传播。

16.艾滋病目前无法治愈,但完全可以预防。

17.无论是艾滋病病人还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具有传染性。

18.国家提倡无偿献血,可减少来自血液的污染。

19.当生病时,在可输血可不输血的情况下,选择不输。

20.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妈妈要选择中止妊娠。

21.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妈妈可以亲自哺育宝宝,进行母乳喂养。

22.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23.国家预防控制艾滋病有“四免一关怀”政策。

24.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25.是否感染艾滋病只有通过专门的血液检查才能知道,外表无法判断。

26.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

27.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是艾滋病的惟一传染源。

28.每个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

29.艾滋病主要破坏人的抵抗力,使人丧失正常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30.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重要防治措施,咨询和检测是免费和保密的。

参赛须知

长沙市艾滋病预防控制知识竞赛由市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主办,长沙市卫生局、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承办。

此次竞赛是为了履行中国政府对世界的郑重承诺,切实落实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艾滋病防治意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治行动。

一、知识竞赛试题为单选题和判断题,答卷采取涂黑方式,参赛者将“答题卡”中正确的答案用笔涂黑,不正确的不涂,答题卡复印有效。

二、填涂完毕,请将答题卡沿虚线剪下,寄至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联系电话:4785773,地址:长沙市芙蓉区火星镇纬二路149号,邮编:410001。回收答卷截止日期为2005年12月5日(以寄出邮戳为准),答题卡必须详细填写姓名,通讯地址、身份证号码方为有效。

三、由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负责阅卷,市卫生局组织抽奖(抽奖时间另行公布)。设特等奖一名(奖金1000元)、一等奖9名(奖金500元/人),二等奖18名(奖金200元/人),三等奖27名(奖金100元/人),纪念奖500名,并设部分组织奖。

相关链接:

艾滋病预防控制相关知识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明确了预防控制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温家宝总理和吴仪副总理都就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地向世界承诺:中国政府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

国家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人、病毒感染者和其家属,不得将病人和感染者的姓名、住址等有关情况公布或传播。艾滋病毒感染者有权利和我们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 国家制定的“四免一关怀”新政策

1、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可得到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

2、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可得到免费咨询和初筛检测;

3、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

4、对感染艾滋病的妇女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

5、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患者参加生产活动。 艾滋病防治知识小贴士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通过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丧失正常的抵御疾病的能力,最终导致死亡。

一、传染源

主要是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我们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还没有发现症状的人称为感染者。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出现各种症状,感染者就成为了病人。无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是病人,都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中,而唾液、泪液、汗液和粪便等不会引起传播。而且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

二、传播途径

主要有三种途径

1、性传播:如通过性交(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在男女和男男之间传播。

2、血液传播:如被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血浆、白蛋白)、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注射、针灸、拔牙、美容器械等。

3、母婴传播:如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期间有可能将病毒传给小孩。 生活中哪些方面不会传播艾滋病?

1、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

2、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

3、共用办公用具、工具、电话、钱币

4、共用卫生间、浴室、游泳池

5、咳嗽、打喷嚏

6、蚊虫叮咬

三、易感人群

每个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但是有部分人群有高度危险性,如:性乱交者、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性病患者、到非法采血点卖血的人群等。

四、预防控制

艾滋病虽然可怕,而且暂时没有有效的治愈药物,但是完全可以预防。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1、根本措施是做到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性生活时正确使用安全套。

2、加强对艾滋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学习,明确我们的敌人是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仍然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和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帮助他们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3、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重要防治措施。

怀疑被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怎么办?

可以到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的全省首家艾滋病自愿咨询和免费检测中心进行咨询和免费检测,咨询和检测尊重个人隐私、严格保密。

艾滋病自愿咨询和免费检测热线:4747741、4749632

一旦被证实了,艾滋病毒感染者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定期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专门医院就医,接受专业人员正规的辅导和治疗,以推迟发病时间。

第二篇:《疾病控制知识竞赛题》

疾病控制与管理知识竞赛题

一、单选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A)

A.2003年5月9日 B.2002年5月9日 C.2002年9月5日 D.2003年9月5日

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B)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C.反应及时,措施果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3、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B)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国务院 C.军队有关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D)

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 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

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 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5、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

A.卫生部制定 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7、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C)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8、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对确认为实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向哪个部门报告?(B)

A.下级卫生行政部门 B.同级政府 C.上级政府 D.下级政府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

A.国务院 B.卫生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10、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D)级别。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11、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哪个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B)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12、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 E.重大交通事故

13、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D)

A.一般事件 B.较大事件 C.重大事件 D.特别事件

14、下列哪一种不属于被动监测?(D)

A.医院报告传染病 B.疾控中心传染病月报

C.幼儿园晨检报告 D.病例搜索

15、下列那一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该具有的特征?(C)

A.突发性和意外性 B.对群体健康的损害性

C.影响具有片面性 D.对社会危害的严重性

16、患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者,应实行严密隔离,用下列哪一种颜色来隔离标志?(A)

A.黄色 B.蓝色 C.棕色 D.橙色 E.红色

17、确定某种传染病的隔离期限是根据:(C)

A.该病的潜伏期 B.该病的流行期

C.该病的传染期 D.正常情况下急性症状持续的最长时间

18、下列哪一项不是热力消毒方法?(D)

A.煮沸 B.高压蒸汽灭菌 C.火烧法 D.紫外线消毒

19、《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某些传染病可有公安部门协助卫生部门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下列传染病中,不属于此类的为:

(A)

A.梅毒 B.鼠疫 C.霍乱 D.肺炭疽

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实施,标志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纳入( C)管理轨道。

A.行政 B.政府 C.法制 D.自我约束

21、根据疾病监测的定义,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B)

A.疾病监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B.疾病监测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

C.疾病监测与疾病报告有关 D.疾病监测用来观察疾病的发生

22、人群中对狂犬病毒的易感状况为(D)

A.儿童易感 B.农村人群易感 C. 城市人群易感 D.普遍易感

23、穿戴防护用品的第一步是(D)

A.戴口罩 B.戴手套 C.戴眼罩 D.戴帽子

24、脱防护用品步骤中的第一步是( B )

A、摘口罩 B、摘防护眼罩 C、脱防护服 D、脱手套

25、食物中毒调查的目的主要是(D)

A.查清潜伏期及发病中毒人数 B.查清中毒的人数及发病症状

C.查清中毒食物及其残留情况 D.查清是否为食物中毒及中毒原因

26、食物中毒调查时收集患者的粪便,应首先收集什么患者的粪便(D)

A.最初发现的中毒患者 B.最后发现的中毒患者

C.症状最重的中毒患者 D.尚未进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27、疾病监测的目的是()

A.预防和控制疾病 B.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 C. 确定致病因素【流行病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D.向卫生官员报告某人群中某疾病的流行状况 E.以上均是

28、传染病、非传染病和一般公共卫生监测是(D)

A.高危人群监测 B.环境监测 C. 营养监测 D.常规监测

29、(B)原则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A.真实性 B.客观性 C.系统性 D.连续性

3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橙色”表示(C)

A.轻警 B.中警 C.重警 D.无警

3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来源,“内部”和“外部”是指(D)

A.国家 B.地区 C.政府机构 D.医疗卫生机构

32、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信息,仅强调及时、不求准确全面的信息报告是(B)

A.发现报告 B.初次报告 C.进程报告 D.结案报告

33、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的方式是(C)

A.监测报告 B.信息管理 C.网络直报 D.信息报告

3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分布为(B)

A.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B. 时间分布 地点分布 人群分布

C.人间分布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 D.时间分布 地点分布 空间分布

3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限规定,省政府向卫生部报告、其他环节报告时限分别为(B)小时。

A.1、1 B.1、2 C.2、1 D.2、2

36、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D)、缓报、谎报。

A.迟报 B.漏报 C.不报 D.隐瞒

37、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 )

A、5天发生肝炎20例 B、发现出血热2例

C、短时间内发现痢疾60例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6例

3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E)

A.风和湍流 B.气温 C.气压 D.气湿 E.污染物的排放量

39、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时,首要做的工作是(A)

A.核实诊断 B.开展实地调查 C.结论报告 D.现场预防

40、针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在预防控制方面,(C)与预防策略不相符?

A.依法防治 属地管理 B.讲究策略,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C.树立治疗为主,预防为辅的观念 D.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4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前准备不包括(A)

A.初步调查 B.现场调查组织措施

C.调查物资准备 D.现场调查人员卫生防护物品准备

4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系统,(D)主要行使应急协调中心的职能。

A.应急指挥部 B.疾控中心 C.医疗机构 D.卫生行政部门【流行病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43、以下概念中不是常用反映流行强度指标的是:( A )

A.突发 B.散发 C.流行 D.暴发

44、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D )

A 新生儿增加 B 易感人口的迁人 C 免疫人口的死亡

D 计划免疫

45、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B )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A.1 B.2 C.6 D.24

46、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下列制度,不包括:(C )

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C.食品免检制度

D.食品召回制度

47、下列有关食品安全标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A.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第三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知识竞赛题库》

淮北市卫生应急与疾病控制知识

竞赛题库

二〇一二年七月

第一部分:卫生法规和应急管理知识(96题)

一、 单选题:

1、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B)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

C.反应及时,措施果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D)

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 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

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 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3、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

A.卫生部制定 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

C.国务院制定 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

A.国务院 B.卫生部 C.省级政府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5、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6、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A)

A.同级卫生部门 B.同级政府 C.上级政府 D.下级政府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

A.国务院 B.卫生行政部门 C.中央宣传部 D.省政府

8、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D)级别。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9、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D)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比较重大 E、特别重大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 )。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11、患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者,应实行严密隔离,用下列哪一种颜色来隔离标志?(A)

A.黄色 B.蓝色 C.棕色 D.橙色 E.红色

12、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经济责任

13、( C )是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A、市委 B、市人大常委会 C、市政府 D、市应急办

19、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 E.慢性肺部疾患

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橙色”表示(C)

A. Ⅳ级 B. Ⅲ级 C. Ⅱ级 D. Ⅰ级

21、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信息,仅强调及时、不求准确全面的信息报告是(B)【流行病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A.发现报告 B.初次报告 C.进程报告 D.结案报告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系统,(D)主要行使应急协调中心的职能。

A.应急指挥部 B.疾控中心 C.医疗机构 D.卫生行政部门

23、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报告的时限为:( C )

A、城市2小时内,农村4小时内 B、城市4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 C、城市2小时内,农村2小时内 D、城市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

24、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 B 内、农村在 C 内报告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25、接到AFP病例报告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 ( D )内派专业人员对病例开展调查,在临床医生配合下,详细填写“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个案调查表”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26、县乡两级专业人员发现麻疹疑似病例后,进行个案调查的时限为:( A )

A 48小时内 B 72小时内 C 一周内 D以上都不对

27、当发现中毒情况已构成事件时,应当在( B )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A 1h B 2h C 3h D 4h

2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限规定,省政府向卫生部报告为(B),其他每个环节为(B)

小时。

A.1、1 B.1、2 C.2、1 D.2、2

29、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B )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A.1 B.2 C.6 D.24

30、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下列制度,不包括:(C )

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C.食品免检制度 D.食品召回制度

31、下列有关食品安全标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A.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B.食品安全标准内容不包括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C.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科学依据

D.食品安全标准的审查还应当参照国际标准,并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

32、下面关于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目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

A.提高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报告、预警能力

B.掌握食品整体污染水平和污染基线值

C.动态评估和综合评价食品安全状况和风险水平,为制定食品安全政策和风险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D.为食品安全相关执法监督管理部门查处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提供依据

33、食品安全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承担职责不包括:(C)

A.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B.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

C.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D.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二、多选题

3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包括 (ABD)

A、统一领导的指挥系统 B、反应灵敏的信息系统 C、刚性保障的法规系统 D、科学先进的评估系统

35、下列哪几项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原则?(ACDE)

A、客观性原则 B、艺术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 D、连续性原则 E、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36、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形式有哪些?(ABCD)

A.实物储备 B.计划储备 C.资金储备 D.信息储备

37、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信息报告的要求包括(ABCD)

A、每起事件的初次报告有且只有一个 B、只收集初次报告必须要报的内容,其他可暂不报 C、初次报告的发病数和死亡数由填报人直接录入 D、具体内容强调及时 E、具体内容要求准确、全面

38、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ABC)

A、非典型肺炎 B、肺炭疽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艾滋病

39、传染病责任报告人(BCD)

A、公民 B、医务人员 C、社区及乡村医生 D、个体开业医生

40、以下对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描述正确的是(AD)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B.甲类、乙类及丙类传染病属于报告范围;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不属于报告范围。

C.《传染病报告卡》使用钢笔、圆珠笔或铅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

D.甲类传染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4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BCD)【流行病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A、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B、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

C、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 D、对易感人群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4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是如何要求的?(ABCD)

A.及时 B.准确 C.全面 D.注意保密

4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什么服务?(ABD)

A、医疗救护 B、现场救援

C、技术调查 D、必要时将病人转送到指定医疗机构

44、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些?(ABCD)

A、国家公布统一的突发事件报告举报电话

B、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

C、接到报告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处理

第四篇:《2014初高中学生疾病预防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2014初高中学生疾病预防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1、乙脑的传播媒介是:( D )(单选)

A、苍蝇 B、空气 C、蟑螂 D、蚊子

2、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是:( A )(单选)

A、猪 B、鸟类 C、马 D、牛

3、结核病是:( B )(单选)

A、遗传性疾病 B、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

C、通过食物传播的传染病 D、非传染性疾病

4、肺结核病主要是通过下列哪条途径传播:( B )(单选)

A、蚊虫叮咬 B、空气 C、食物 D、饮水

5、肺结核病人会出现哪些常见症状:( D )(单选)

A、呕吐 B、头痛 C、拉肚子 D、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咳血

6、怀疑得了肺结核病最好去哪里看病:( D )(单选)

A、在家治疗 B、私人诊所 C、综合性医院 D、结核病防治的专业机构【流行病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7、疥疮是由于________寄生于人体表皮层内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 C )(单选)

A、细菌 B、病毒 C、疥螨 D、支原体

8、对于疥疮的主要症状不包括下列哪项:( D )(单选)

A、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 B、疥疮结节

C、手缝可见疥虫掘的隧道 D、湿疹

9、甲肝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A )(单选)

A、粪-口途径 B、血液 C、性接触 D、呼吸道吸入

10、下列关于甲肝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D )(单选)

A、搞好饮水、食品和环境卫生 B、不饮生水

C、不食生蔬菜和贝类食品 D、接种乙肝疫苗

11、下列哪项不是乙肝的传播途径( D )(单选)

A、血液传播 B、母婴传播 C、性接触 D、粪-口传播

12、戊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A )(单选)

A、经粪—口传播 B、注射、输血传播 C、垂直传播 D、飞沫呼吸道传播

13、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的量最多不得超过____毫升( B )(单选)

A、300 B、400 C、500 D、600

14、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是:( A )(单选)

A、每年12月1日 B、每年12月6日 C、每年6月12日 D、每年12月16日

15、疥疮最直接因素是:( A )(单选)

A、感染疥虫 B、自身免疫力低下 C、遗传因素 D、气候因素

16、如何预防乙脑:(ABCD )(多选)

A、10岁以下儿童应按时接种乙脑疫苗 B、在夏季要特别注意灭蚊、防蚊

C、避免在室外无防护露宿 D、可采取多种方法驱蚊、避蚊,防止蚊虫叮咬

1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BD )(多选)

A、肺结核病在我国已经不是主要的传染病 B、肺结核病在我国已很少见了

C、肺结核病仍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点防治传染病

D、防治结核病是防痨医生的事

18、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 ABD )(多选)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艾滋病患者的家人 D、性病患者

1

19、下列哪些是乙肝的预防措施:( ACD )(多选)

A、接种乙肝疫苗 B、不吃不洁食物及未煮熟的河鲜或海鲜

C、阻断母婴传播 D、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20、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正确的是:( ABC )(多选)

A、安全性行为 B、远离毒品

C、避免血源感染 D、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21、关于拒绝毒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 )(多选)

A、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B、遵纪守法,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

C、明白毒品严重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D、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尝试毒品

22、下列哪些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BD )(多选)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2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BC )(多选)

A、可以将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姓名、住址等有关情况公布或传播

B、对于艾滋病检测结果,卫生部门可以不保密

C、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能参加工作

D、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

24、关于献血的说法下列不正确是(ABD )(多选)

A、献血后身体再也不会有以前那么多血液了 B、血液可以再生,但需要很长时间,还要注意进补,否则很难恢复 C、献血后一般几个小时后人的血容量就会达到正常水平 D、献血后血液会比以前更多

25、下列哪类人群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ABC )(多选)

A、男男同性恋者 B、性乱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2

第五篇:《2014初高中学生疾病预防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1 2014初高中学生疾病预防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1、乙脑的传播媒介是( D )(单选) A、苍蝇 B、空气 C、蟑螂 D、蚊子 2、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是( A )(单选) A、猪 B、鸟类 C、马 D、牛 3、结核病是 B (单选) A、遗传性疾病 B、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 C、通过食物传播的传染病 D、非传染性疾病 4、肺结核病主要是通过下列哪条途径传播( B (单选) A、蚊虫叮咬 B、空气 C、食物 D、饮水 5、肺结核病人会出现哪些常见症状( D )(单选) A、呕吐 B、头痛 C、拉肚子 D、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咳血 6、怀疑得了肺结核病最好去哪里看病 D (单选) A、在家治疗 B、私人诊所 C、综合性医院 D、结核病防治的专业机构 7、疥疮是由于________寄生于人体表皮层内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 C (单选) A、细菌 B、病毒 C、疥螨 D、支原体 8、对于疥疮的主要症状不包括下列哪项 D (单选) A、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 B、疥疮结节 C、手缝可见疥虫掘的隧道 D、湿疹 9、甲肝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A (单选) A、粪口途径 B、血液 C、性接触 D、呼吸道吸入 10、下列关于甲肝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D (单选) A、搞好饮水、食品和环境卫生 B、不饮生水 C、不食生蔬菜和贝类食品 D、接种乙肝疫苗 11、下列哪项不是乙肝的传播途径 D (单选) A、血液传播 B、母婴传播 C、性接触 D、粪-口传播 12、戊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A (单选) A、经粪—口传播 B、注射、输血传播 C、垂直传播 D、飞沫呼吸道传播 13、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的量最多不得超过____毫升 B (单选) A、300 B、400 C、500 D、600 14、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是 A (单选) A、每年12月1日 B、每年12月6日 C、每年6月12日 D、每年12月16日 15、疥疮最直接因素是: A (单选) A、感染疥虫 B、自身免疫力低下 C、遗传因素 D、气候因素 16、如何预防乙脑:ABCD (多选) A、10岁以下儿童应按时接种乙脑疫苗 B、在夏季要特别注意灭蚊、防蚊 C、避免在室外无防护露宿 D、可采取多种方法驱蚊、避蚊防止蚊虫叮咬 1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BD (多选) A、肺结核病在我国已经不是主要的传染病 B、肺结核病在我国已很少见了 C、肺结核病仍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点防治传染病 D、防治结核病是防痨医生的事 18、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 ABD )(多选)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艾滋病患者的家人 D、性病患者 2 19、下列哪些是乙肝的预防措施: ACD (多选) A、接种乙肝疫苗 B、不吃不洁食物及未煮熟的河鲜或海鲜 C、阻断母婴传播 D、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20、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正确的是( ABC )(多选) A、安全性行为 B、远离毒品 C、避免血源感染 D、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21、关于拒绝毒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 (多选) A、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B、遵纪守法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 C、明白毒品严重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D、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尝试毒品 22、下列哪些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BD )(多选)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2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BC )(多选) A、可以将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姓名、住址等有关情况公布或传播 B、对于艾滋病检测结果卫生部门可以不保密 C、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能参加工作 D、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 24、关于献血的说法下列不正确是(ABD )(多选) A、献血后身体再也不会有以前那么多血液了 B、血液可以再生但需要很长时间还要注意进补否则 很难恢复 C、献血后一般几个小时后人的血容量就会达到正常水平 D、献血后血液会比以前更多 25、下列哪类人群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ABC (多选) A、男男同性恋者 B、性乱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第六篇:《流行病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简要回答人禽流感病例的诊断标准

答案详见《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

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禽流感的诊断。流行病学接触史包括:①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疫点,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可能;②与被感染的家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史者;③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有患病的可能。

临床表现包括: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后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膜炎;重症患者一般均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患者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诊断标准为:

(1)医学观察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在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

对于被诊断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预警病例报告),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

(2)疑似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甲型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检测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者。

(3)确诊病例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RT-PCR法检测到禽流感H亚型病毒基因,且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者。

2、假如为不明原因病例,或怀疑为人禽流感感染病例,经治医生应该做什么?

答案详见《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和《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

提示:从以下角度进行考虑

(1)

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怀疑为人禽流感感染病例后,(乡镇、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必须立即将其转至县级以上医院进行诊治),应立即报告医院相关部门,由医院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的,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报告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2)

市、县专家组确认的预警病例应进行隔离治疗

(3)病例的标本采集、上送

负责标本采集并填写标本登记表,采集标本时应按照有关规范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4)协助CDC调查

(5)污染物消毒处理

(6)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3、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

(1)禽流感病或死禽密切接触者

●饲养、贩卖、屠宰、加工病禽或死禽的人员;

●捕杀、处理病或死禽,未按相应规范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员;

●直接接触病或死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其他相关人员。

(2)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与出现症状后的病例或疑似病例共同生活、居住、护理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和体液的人员。

4、简要回答如何处理可能为人禽流感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答案详见《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

参考答案:

(1)医学观察期限为7天(参照人流感潜伏期,自最后接触病禽、死禽或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之日算起),观察期间不限制医学观察对象的活动,但观察对象活动范围需在动物禽流感疫区范围内(疫点周围半径3公里)。

(2)

告知禽流感的临床特点、传播途径及相关防治知识。

(3)观察期间,每日对密切接触者测试1次体温,了解其身体健康状况,填写《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登记表》(附表1),并按《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统计日报表》(附表2)每日上报到县级疾控机构。

(4)对出现异常临床表现(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等症状)的,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见《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并按照《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进行诊断治疗。

(5)当出现禽流感疫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时,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5、简要回答人禽流感预警病例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可定为人禽流感预警病例:

(1)接触禽类人员(饲养、贩卖、屠宰、加工禽类的人员、兽医、以及捕杀、处理病、死禽及进行疫点消毒的人员等)中发生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2)可能暴露于禽流感病毒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人员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3)已排除SARS的不明原因的肺炎死亡病例。

6、医疗机构在接诊过程中,如何进行传染病的预检和分诊

答案详见《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参考答案:

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7、简要叙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定义

答案详见《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

参考答案:

同时具备以下4条不能作出明确诊断的肺炎病例:

(1)发热(≥38℃);

(2)具有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3)

经抗生素规范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

7、请写出当地常见的5种乙类传染病和5种丙类传染病:

乙类: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梅毒

丙类: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8、您作过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报告吗?您在什么情况下作订正报告?

病例诊断变更、死亡或填卡错误;②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例诊断为确诊病例;③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由属地县区级疾控机构订正为地址不详;④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并对所发现的传染病报告卡错误信息或排除病例及时订正。

9、慢性传染病的报告遵循以下原则: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出乙肝、肺结核、艾滋病、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如已知该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本年度可不再进行报告;如对该病例的报告情况不清楚,或在同年内多次接诊的该类病例(包括复发病例),则仅对首次就诊进行一次报告,再次就诊且诊断结果未发生变更时则可不再进行报告。发现乙肝病原携带者,可不进行网络直报,但需进行登记,以周为单位报告至属地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传染病监测或管理部门。【流行病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流行病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0、《死亡证明书》死亡原因部分的填写要求

?一般填写要求

(1)

必须由熟悉死者情况的医生填写

(2)

第Ⅰ部分按顺序填写直接死因

(3)

第Ⅱ部分按程度填写其他死因

(4)

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

(5)

每行只能填写一种死因

(6)

临死前的表现(衰竭、衰老)不要填写

(7)

不明确情况及症状体征尽量不要填写

(8)

优先填写更严重、更特异的疾病诊断

(9)尽量报告疾病的分期及分型等

11、解释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12、叙述江苏省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疫苗

年(月)龄

出生时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8月

18~24月

4岁*

6岁

乙肝疫苗

第1剂

第2剂

第3剂

卡介苗

1剂

脊灰疫苗

第1剂

第2剂

第3剂

第4剂*

百白破疫苗

第1剂

第2剂

第3剂

第4剂*

白破疫苗

1剂*

麻疹疫苗

第1剂

第2剂

乙脑减毒活疫苗:12~24月龄初种1针,初种后1年、6年分别复种1针。

流脑疫苗:10~22月龄初种2针,间隔15~30天,初种后4年复种。

13、如使用A+C群流脑疫苗时,应按照的原则:

(1)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群;

(2)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

(3)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

(4)

按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14、冰箱使用要求

(1)冰箱内储存的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并按品名和效期分类摆放。

(2)冰箱门因经常开启,温度变化较大,门内搁架不宜放置疫苗。

(3)每天记录冰箱内的温度及其运转情况。每台冰箱应配有温度监测记录表,每天记录冰箱内的温度及其运转情况。

15、冷藏箱和冷藏包使用要求

(1)运送和储存疫苗时,冷藏箱(包)内应按照要求放置冻制好的冰排。疫苗安瓿不能直接与冰排接触,防止冻结。

(2)运送和储存疫苗时,应在冷藏箱(包)的底层垫上纱布或纸,以吸水和防止疫苗破碎。

(3)每次使用冷藏箱(包)后,应清洗擦干后保存。

16、冰排使用要求

(1)

冻制冰排程序:冰排内注入清洁水,注水量为冰排容积的90%。

(2)注水后冰排直立放置在低温冰箱或普通冰箱的冷冻室,冻制时间应不少于24小时。

(3)在冻制冰排时,冰排与低温冰箱箱壁之间应留有3~5cm的间隙。

(4)冰排应在低温条件下冻制至结露(“出汗”)状态后,放入冷藏箱(包)内。

(5)

每次冷链运转结束后,应将冷藏箱(包)内冰排的水倒出,清洗干净、晾干后与冷藏箱(包)分开存放。

17、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簿)的使用管理要求

(1)接种单位对适龄儿童在实施预防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按规定做好记录。

(2)预防接种证、卡(簿)由实施接种工作的人员填写。书写工整、文字规范、填写准确、齐全,时间(日期)栏(项)填写均以公历为准。

(3)儿童迁移时,原接种单位应将儿童既往预防接种史的证明交给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转入迁入地接种单位;迁入地接种单位应主动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索查儿童既往预防接种史证明;无预防接种证、卡或接种证明的要及时补建、补种。

(4)接种单位至少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簿)进行一次核查和整理,剔出迁出、死亡或失去联系1年以上的儿童预防接种卡片,由接种单位另行妥善保管。

(5)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根据托幼机构、学校对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的报告,发现未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会同托幼机构、学校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6)

预防接种证由儿童监护人长期保管。预防接种卡页由接种单位保管。预防接种卡页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

18、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应公示相关资料,包括:

(1)预防接种工作流程;

(2)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

(3)第二类疫苗(包括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自费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接种服务价格等;

(4)接种服务咨询电话;

(5)宣传资料。

19、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

接种剂量/剂次

乙肝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肌内注射

新生儿5μg/0.5ml

卡介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

皮内注射

0.1ml

脊灰疫苗

口服

1粒

百白破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或臀部

肌内注射

0.5ml

白破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肌内注射

0.5ml

麻疹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乙脑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A群流脑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A+C流脑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100μg/0.5ml.

风疹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20、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定义及处理方法: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轻度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

卡介苗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流行病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文章流行病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出自http://

第七篇:《依法治国网络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判断题

1、在现代政党政治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任何一个政党,都以争取执掌对法治的领导权为目标。 (×)P1

2、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P2

3、现代法治社会主要是靠法制变革建立起来的。 (×)P3

4、中国法制变革属于“外发型”法制现代化,是对西方法治化的冲击而做出的回应。(√)P4

5、执政党对法治的领导是我国特有的社会历史现象。 (×)P1

6、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的物质条件是高度发达的和完善的市场经济。 (√)P3

7、清末修律、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等历史上的法制变革都没有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一支强有力的政治力量。 (×)P3

8、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必须把党的领导作为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P4

9、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优势。 (√)P4

10、在我国,执政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始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 P8

(二)单选题

1、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礼法”社会,这意味着( D )。 P3

A、礼即是法 B、法以礼的形式表现出来

C、礼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D、法律相对于道德而言处于次要的地位

2、清末修律、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等历史上的法制变革都没有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 ( C )。 P3

A、缺乏一支强有力的政治力量 B、缺乏法制变革的精神文化资源

C、缺乏相应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缺乏一整套完备的制度体系

3、在现代政党政治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任何一个政党,都以争取执掌( D )为目标。 P1

A、国家立法权 B、国家行政权

C、国家司法权 D、国家政权

4、坚持党对法治的领导是我国( C )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P2

A、民法 B、行政法 C、宪法 D、监督法

5、任何一个政党,其执政的合法性归根结底取决于( A )。 P2

A、是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B、是否得到法律的确认

C、是否经由全民票决 D、是否在议会中获得多数议席

6、实现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前提是( A )。 P3

A、具备高度的民主政治 B、具备完备的制度体系

C、具备高素质的法官队伍 D、具备强有的力的执法力量

7、下列与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政治领导相背离的是( B )。 P7

A、把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要求及时地反映到立法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时俱进和不断完善

B、强化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司法工作中存在的冤假错案

C、加强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统筹协调

D、为政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不断改善政法机关的执法条件

8、下列与党对法治事业的组织领导相背离的是( B )。 P7-8

A、是实现党的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的必要方式和手段

B、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组织构造的重要特色

C、主要是通过决定并选派国家政权机关重要干部来实施组织领导

D、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法干部队伍

9、下列有关如何认识和处理执政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问题,正确的选项应是( B )。 P8

A、有政策依政策,没有政策依法律

B、有法律依法律,没有法律依政策

C、党的政策是首要的,国家法律是次要的

D、党的政策代表“党心”,国家法律代表“民心”

(三)多选题

1、就西方国家政党对法治的领导来看,其实现途径主要有( ABD )。【依法治国网络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依法治国网络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P1

A、通过立法实现执政党对法治的领导

B、通过法官的选举和委任对司法施加影响

C、通过政党之间的制衡对司法施加影响

D、通过对司法机构的影响来干涉司法活动

2、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BC )。 P5-6

A、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积极倡导者

B、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主要推动者

C、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坚定维护者

D、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具体执行者

3、对于大力增强全民族法治意识的正确理解是( BCD )。 P P3-4

A、有利于确立党的至高无上权威

B、有利于抵制人治、神治或德治的观念

C、有利于抵制法律虚无主义思想

D、有利于抵制法律万能论思想

4、下列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BCD )。 P3-4

A、物质条件相对匮乏

B、全民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C、中国的法治建设事实上从一开始就处于相对不利的环境之中

D、民主政治尚不发达

5、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法治事业中的集中体现是( ABC )。 P6-7

A、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 B、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

C、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 D、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业务领导

6、执政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相辅相成的关系表现在( ACD )。 P8

A、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的核心内容

B、国家法律是党的政策的核心内容

C、贯彻党的政策能够促进法律更好地得到实施,树立法治的权威

D、法律是党通过国家政权贯彻党的政策的基本手段

7、党的政策这种社会调整措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表现是( ACD )。 P8-9

A、政策调整往往缺乏明确性

B、政策调整往往缺乏宏观性

C、政策缺少法律规范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国家强制性

D、政策缺少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稳定性

8、就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三者的关系来说,正确的理解是( ABCD )。 P10

A、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

C、依法执政是党最基本的执政方式

D、三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一)判断题

1、“依法执政”最早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来的。 (×)P11

2、依法执政和法治一样,都是学界研究先于官方认可。 (√) P11

3、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据宪法治国。 (√) P13

4、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法执政只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之一。(×)P14

5、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是一个意思。 (×)P13-14

6、依法执政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P14-15

7、依法执政直接关系到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与命运。 (√)P19

8、依法执政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更重要。 (×)P18-19

9、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做到带头守法,就需要留抛弃特权观念、特权行为。 (√)P21

(二)单选题

1、“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这一论断最早是哪位领导人提出来的( D )。 P13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2、“依法治国”最早是在党的( A )上使用的。 P12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4、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 C ) 。 P14

A.领导班子 B.执政能力

C.执政方式 D.执政水平

5、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依法治国、( B )、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这个新要求,并在之后多次强调。【依法治国网络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文章依法治国网络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出自依法领导 B.依法执政

C. 依法立法 D.公正司法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A )有机统一起来。 P16

A. 依法治国 B.依法执政

C. 依宪治国 D.依宪执政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D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P17

A. 整体推进 B.共同推进

C. 全面推进 D.有机统一

8、( C )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关键。 P18

A. 解决建设 B.科学发展

C. 依法执政 D.以人为本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 C )条件。 P21

A. 基本 B.选择性

C. 重要 D.首要

(三)多选题

1、依法执政是( BD )。 P11

A.执政计划 B.执政理念

C.执政纲领 D.执政实践

2、胡锦涛同志曾经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前提是有法可依,基础是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关键是( ABCD )”。 P15

A.依法执政 B.依法行政

C.依法办事 D.公正司法

3、依法执政的基本内涵是党要( ABCD )。 P12

A.领导立法 B.带头守法

C.保证执法 D.不断推进各领域的法制化、规范化。

4、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主体分别是(A C)。 P19

A.执政党 B.立法机关

C.行政机关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B C )宪法和法律。 P20

A.制定 B.遵守

C.执行 D.保障

7、党保证执法就是要支持(A B C D)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P21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8、要努力推动形成(A B C D)的良好法治环境。 P18

A.办事依法 B.遇事找法

C.解决问题用法 D.化解矛盾靠法

(一)判断题

1.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九部分全面规定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系统协调建设的新时期。 (√)P21

2. 1978年12月,彭真同志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 (×)P22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于2012年正式形成。 (×)P22

4.“法治中国”作为国家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法治国家”的逻辑延伸。 (√)P23

5.“法治中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可或缺的部分。 ( √)P24

6.“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法治中国”是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形式更加生动的法治建设,是全方位、系统化的三位一体法治建设。 ( √ )P24

7.“法治中国”彰显了中国法治建设的主体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版”。

(√)P24

8. 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P27

9. 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和引领。 (×)P26

10. 从经济领域来看,经济制度的深化改革涉及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性经济新体制”等方面的26大项改革举措。 (×)P28

(二)单选题

2.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是在( D )法制建设八字方针基础上提出的。P22

A.陈云 B.刘少奇 C.董必武 D.彭真

3. 党的( C )依据国家政治实践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保障需要,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发展目标。P22

A.十七大 B.十六大 C.十五大 D.十四大

4.( D )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宪法第五条第一款而写入宪法。P22

A.1992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

5. 2004年国务院颁行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纲要》,全面清晰地定位了建设( B )的任务要求和时间表。【依法治国网络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知识竞赛C.法治社会 D.法治政党

6.“法治中国”建设是满足全面深化改革制度需求的( A )。P27

A.核心途径 B.根本方式 C.重要保障 D.具体环节

7.现行宪法有二十多处使用了“管理”一词,而现行法律尤其是( C )体系中“管理”一词使用更为广泛。P28

A.民商法 B.刑法 C.行政法 D.经济法

8.2013年6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围绕转变、简化、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权以及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等问题,集中一次性表决通过了( B )部法律修正案,开启了“打包”修改有关法律之先河。P29

A.10 B.12 C.14 D.16

9.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九部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规定了“推进( D )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等法治建设要求。P30

A.县 B.市 C.行署 D.省

10.执政为民理念的核心要求是用( C )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权利和权力的关系。P33

A.政治本位 B.权力本位 C.权利本位 D.政党本位

(三)多选题

1.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九部分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题,从( ABC )等方面全面部署了“法治中国”建设蓝图。P21

A.战略目标 B.主要任务 C.建设时间表 D.社会建设

2.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内容为( ABCD )。P22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3.从主体视角看,“法治中国”建设主体包括( ABD )。P25

A.国家 B.政府 C.公民 D.社会

4.从内容上看,“法治中国”建设包括( ABD )等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互为补充的三个方面,依存与互补的各领域、各方面协同推进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本真。P25

A.法治国家 B.法治政府 C.法治政党 D.法治社会

5.优化政府组织机构的核心则是完善( ACD )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P26

A.决策权 B.参与权 C.执行权 D.监督权

6. 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 ABC )而部署的改革,是进入可供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允许试错的限度越来越小、不能再推延的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的深水区改革。P29

A.整体利益 B.根本利益 C.长远利益 D.个人利益

7. 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首要的是在立法中坚持( AC )的根本理念,把公平公正原则贯穿于每一部法律法规制定的全过程。P32-33

A.以人为本 B.权力本位 C.立法为民 D.政治引领

8. 我国现行公权力运行中存在( ABCD )等突出问题。P33

A. 权力授予和运行缺乏公开透明规范程序 B. 权力行使无边界

C. 权力边界不清 D. 权力自由裁量过大

知识竞赛试题:

食品药品纠纷案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森林防火条例》修正案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工伤保险条例》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行政审批决定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湖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修正案解读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解读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商标法修正案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公司法修正案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最新特种设备安全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最新旅游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5年建设法制中国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依法执政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法制理论坚持党的领导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流行性传染病监测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流行病控制预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大气和全球污染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固定氮源氧化物污染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硫氧化物污染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大气除尘技术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大气污染物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大气污染浓度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大气污染气象学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燃烧与大气污染控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概论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公务员必备历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最新信息能力化建设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5年自然科学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春运安全培训教育知识竞赛试题

春运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列车工作人员春运上岗培训知识竞赛试题

春运乘务员安全培训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春运乘务员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最新客运驾驶安全知识竞赛试题

春运安全培训知识竞赛试题

春运公路交通安全知识竞赛试题材料

春运交通安全知识竞赛试题

春运安全驾驶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春运安全生产培训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最新客运驾驶春运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春运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5年春运民爆运输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两会知识学习知识竞赛试题题库(附答案及两会知识)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86962/

推荐访问:流行病预防知识 工会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