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民族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4-20 10:16:2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民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中国目前共有(A)个少数民族。 A.55 B.56

C.57 D.54

3、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D)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 B.国家稳定和发展

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D.统一和团结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D)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D)。

A.联邦制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A)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 B.散居 C.杂居

D.群居

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C)。 A.50% B.70%

C.63.8% D.81.3%

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C)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 B.发展和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D.维护或者改变

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C)。

A.一级地方组织 B.一级政府

C.不可分离的部分

D.地方部门

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C)的代表。

A.一定比例 B.一定数量 C.适当名额

D.一定名额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C)。

A.民族事务委员会 B.民族宗教委员会

C.民族委员会

D.民族工作办公室

12、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起施行。(D)

A.7月1日 B.8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13、(B)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A.2007年 B.2001年 C.2003年

D.2005年

14、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A)。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法规

自治县

16、到目前为止,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数量是(B)。

A. 124个 B. 155个 C. 125个

D. 145个

17、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一经建立,未经法定程序,不得(C);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域界线一经确定,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变动;确实需要撤销、合并或者变动的,由上级国家机关的有关部门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批准。

A.改变隶属关系 B.改变名称

C.撤销或者合并

D.改变行政级别

1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C)。

A.党委 B.人民政府 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

19、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B)的公民担任。

A.居住在当地 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C.少数民族

D.汉族或者少数民族

20、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B)。

A.主任 B.主任或者副主任 C.副主任

D.委员

21、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使用当地通用的几种语言文字的,可以以(C)为主。

A.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文字 D.汉语 B.当地通用的一种语言文字

C.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

22、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C),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

A.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制定变通

C.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D.制定补充规定

23、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C)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经济、文化 B.民族构成 C.政治、经济和文化

D.历史和现实情况

2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的时候,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作出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的安排,照顾当地(B)。国家采取措施,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

A.当地经济发展 B.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 C.当地社会事业发展

D.当地文化事业发展

25、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B)的人员。

A.其他民族 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C.少数民族

D.汉族

26、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C)。

A.责成自带翻译 B.不予受理【我国各民族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C.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

D.延期受理

27、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C)有期徒刑。

A.5年以上15年以下 B.3年以上15以下

C.3年以上10年以下

D.10年以上20年以下

28、刑法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C)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2年 B.1年 C.3年

D.5年

29、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政权正式成立,它是(B)。

A.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B.豫海县回民自治政权

C.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

D.陕甘宁边区定边县

30、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时间是(D)。

A.1947年1月1日 B.1947年3月1日

C.1947年4月1日

D.1947年5月1日

31、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下列顺序组成(C)。

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B.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C.地方名D. 民族名称、行政地位、地方名称

32、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C)。

A.自治县 B.自治旗 C.民族乡

D.自治州

33、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A)。

A.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有期徒刑

C.拘役

D.管制

34、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B)。

A.补充规定 B.变通规定 C.具体措施

D.具体办法

35、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C)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班)。

A.省会城市 B.沿海地区 C.经济发达地区

D.中心城市

36、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B),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A.民族教育经费 B.专项资金

C.教育基金

D.助学基金

37、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C);(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A.破坏民族团结的 B.破坏民族关系的

C.煽动民族分裂的

D.扰乱社会治安的

3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B)得到尊重的权利。

A.个人名誉 B.民族风俗习惯

C.个人隐私

D.肖像权

39、监狱法规定:对少数民族罪犯的(A),应当予以照顾。

A. 民40、义务教育法规定:在(A

)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族地区 B. 农村 C. 基层 D.革命老区

41、高等教育法规定: 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培养(C)。A.本科生

B.大专生

C.高级专门人才

D.科技人才

42、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C)的课本,并用(C)讲课。

族语言 A.当地通用文字 当地通用方言

B.汉语文 少数民C.少数民族文字 少数民族语言

D.少数民族文字 普通话

43、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D)日内给予答复。 A.30 B.40

C.50 D.60

44、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C)、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A.地域 B.文化 C.民族

D.年龄

45、劳动法规定: 劳动者就业,不因(B)、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A.地域 B.民族 C.生活习惯

D.语言

46、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A)的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居民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加强民族团结。

A.多民族居住地区 B.城镇 C.社区

D.街道

47、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A)为依据。

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行政规章

C.人民代表大会决议

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议和决定【我国各民族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48、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B)。

A.预留一定比例 B.给予适当照顾

C.同等对待

D.择优录用

49、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为(B)、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A.促进经济发展 B.增进民族团结

C.促进文化发展

D.促进社会和谐

50、选举法规定:全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A)。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51、立法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C)批准后生效。

D.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2、国旗法规定:不以春节为传统节日的少数民族地区,春节是否升挂国旗,由民族自治地方的(A)规定。

A.自治机关 B.人民政府 C.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3、选举法规定:自治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多的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表名额可以另加(B)。

A.百分之三 B.百分之五 C.百分之十

D.百分之十五

54、矿产资源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矿产资源,(A)开发利用。

A.优先合理 B.自主 C.共同

D.逐步

55、《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于(B)起施行。

A.2004年10月1日 B.2005年5月31日

C.2006年5月1日

D.2007年3月10日

56、《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 国家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D)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其他方式,充分考虑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共服务支出成本差异,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A.边境地区 B.贫困地区 C.民族地区

D.民族优惠政策

57、《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中央财政设立(C)。资金规模随着经济发展和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A.民族地区发展基金

D.经济文化发展基金

58、《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国家规范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落实到(C)。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民族乡 B.少数民族发展经费 C.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民族工作经费

59、《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国家完善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税收、金融和财政政策上,对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予以照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实行(D)并建立必要的国家储备制度。

A.资金扶持 B.财政补贴 C.专项支持

D.定点生产

60、《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民族工作部门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A)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A.每年 B.每2年 C.每3年

D.每届

61、《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各类高等学校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招生时,招生比例按规模同比增长并适当倾斜。对报考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少数民族考生,

第二篇:《我国少数民族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目前我国已经识别认定的民族共有(B)个。

A、55 B、56 C、57

2、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A)。

A、多、长、大、广、穷 B、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C、大聚居,小分散

3、(C ),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A、共同团结进步 B、共同发展进步 C、共同团结奋斗

4、“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是 (A )同志提出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胡锦涛

5、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我国(C )、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公平 B、互敬 C、平等

6、“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B )。

A、印度 B、希腊 C、埃及

7、民族是(C )产生的。

A、人类社会一开始 B、国家出现后 C、原始社会崩溃,私有财产和阶级产生后

8、民族从其本质出发,具有(C )、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等四个基本特征。

A、共同文字 B、共同习俗 C、共同语言

9、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民族大致有2700个,上亿人口的民族有7个,即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俄罗斯人、孟加拉人、日本人和(C)人。

A、西班牙 B、法兰西 C、巴西

10、中国民族识别的依据主要是民族特征和(A )。

A、民族意愿 B、国家规定 C、历史推定

11、把我国各民族人民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纽带,主要有:一是(A );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休戚与共的关系。

A、国家的长期统一 B、长期的历史交往 C、民族的大融合

12、(C)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A、增强民族团结 B、维护社会稳定 C、大力发展经济

13、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是(B )。

A、民族解放 B、民族繁荣 C、民族自强

14、当代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A )、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五个基本特征。

A、长期性 B、阶段性 C、暂时性【我国各民族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5、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广泛进行(A )的宣传教育,使之牢牢扎根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心中,成为推动事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力量。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英雄主义

16、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要坚持四个维护的原则,即: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B ),维护国家统一。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和谐

17、(C )凝聚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A、集体 B、国家 C、民族

18、(B )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A、国家统一 B、民族团结 C、维护和平

19、(B )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因素。

A、文化差异 B、民族差别 C、经济差距

20、只有加强各民族(A ),才能不断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和相互繁荣,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奠定文化基础。

A、互助合作 B、互相促进 C、互相交流

21、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C )。【我国各民族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A、和谐问题 B、社会问题 C、政治问题

22、(A )的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A、民族干部 B、科技队伍 C、知识人才

23、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B)平等。

A、相对 B、一律 C、绝对

24、(C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

A、2006年2月27日 B、2006年3月27日 C、2007年2月27日

25、建国以来国务院召开过(4 )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A、2 B、3 C、4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C)制定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党的民族政策 B、法律 C、宪法

27、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A )三级。

A、自治县 B、民族乡 C、民族村

28、自治州、自治县的建制须经(B )批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29、自治条例、单行条例、(C )、 补充规定是民族立法的表现形式。

A、特殊条例 B、一般条例 C、变通规定

30、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A )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为自己的民族成份。

A、国家正式 B、族群意愿 C、区域识别

31、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A )的民族成份确定。

A、父母 B、祖父母 C、继父母

32、年满(A )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A、20 B、18 C、16

33、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B )变更为其他民族成份。

A、可以随意 B、不得随意 C、根据需要

34、散居的少数民族当地人大的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C )当地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A、高于 B、等于 C、少于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以直接责任人员,处(C)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1 B、2 C、3

36、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具有特殊丧葬习俗的回族、维吾尔族等(B )个少数民族妥善安排墓地,并采取措施加强少数民族的殡葬服务。对少数民族人员自愿实行丧葬改革的,应当给予支持。

A、9 B、10 C、11

37、少数民族公民(B )因其风俗习惯的特殊而免服兵役。

A、可以 B、不可以 C、自愿

38、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A )。

A、64% B、63% C、62%

39、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是(B)自治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

A、西藏 B、新疆维吾尔 C、内蒙古

40、人口密度最小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每平方公里仅(B)人,是全国人口密度的1/70。

A、1.2 B、1.6 C、2.6

41、据“五普”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总人口为(C )多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41%。

A、10443 B、10543 C、10643

42、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5个自治区,(B)个自治州。

A、29 B、30 C、31

43、目前中国有(A )个少数民族使用28种本民族文字。

A、22 B、24 C、26

44、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是以(A )五个民族命名的。

A、回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B、苗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回族、土家族

C、汉族、壮族、蒙古族、东乡族、傣族

45、我国成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于(A)5月1日正式成立。

A、1947年 B、1948年 C、1949

46、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现状,划定民族地区的范围主要包括5个自治区以及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成份较多的(C )。

A、云南、贵州、四川三省 B、云南、四川、青海三省 C、云南、贵州、青海三省

47、素有“民族走廊”之称的,自古就是各民族东西和南北迁移的重要通道的省(自治区)是(A )。

A、四川 B、贵州 C、宁夏

48、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C)个少数民族。

A、8 B、9 C、10

49、(B)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全国2000多个县(市)几乎都有分布。

A、壮族 B、汉族 C、回族

50、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是(C )。

A、赫哲族 B、高山 C、珞巴族

51、在我国青海省内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的是(C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52、闻名全国的红(枸杞子)、黄(甘草)、兰(贺兰石)、白(滩羊皮)、黑(发菜)产于我国(C )。

A、贵州省 B、青海省 C、宁夏回族自治区

53、在美丽富饶的祖国宝岛台湾,世世代代居住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

(B ),在美丽的阿里山和迷人的日月潭,人们常常能听到他们美妙的歌声,看到他们动人的舞姿。

A、侗族 B、高山族 C、水族

第三篇:《我国少数民族知识竞赛试题》

我国少数民族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一览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目前我国已经识别认定的民族共有(B)个。

A、55 B、56 C、57

【我国各民族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A)。

A、多、长、大、广、穷 B、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C、大聚居,小分散

3、(C ),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A、共同团结进步 B、共同发展进步 C、共同团结奋斗

4、“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是 (A )同志提出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胡锦涛

5、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我国(C )、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公平 B、互敬 C、平等

6、“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B )。

A、印度 B、希腊 C、埃及

7、民族是(C )产生的。

A、人类社会一开始 B、国家出现后 C、原始社会崩溃,私有财产和阶级产生后

8、民族从其本质出发,具有(C )、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等四个基本特征。

A、共同文字 B、共同习俗 C、共同语言

9、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民族大致有2700个,上亿人口的民族有7个,即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俄罗斯人、孟加拉人、日本人和(C)人。

A、西班牙 B、法兰西 C、巴西

10、中国民族识别的依据主要是民族特征和(A )。

11、把我国各民族人民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纽带,主要有:一是(A );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休戚与共的关系。

A、国家的长期统一 B、长期的历史交往 C、民族的大融合

12、(C)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A、增强民族团结 B、维护社会稳定 C、大力发展经济

13、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是(B )。

A、民族解放 B、民族繁荣 C、民族自强

14、当代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A )、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五个基本特征。

A、长期性 B、阶段性 C、暂时性

15、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广泛进行(A )的宣传教育,使之牢牢扎根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心中,成为推动事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力量。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英雄主义

16、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要坚持四个维护的原则,即: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B ),维护国家统一。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和谐

17、(C )凝聚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A、集体 B、国家 C、民族

18、(B )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A、国家统一 B、民族团结 C、维护和平

19、(B )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因素。

A、文化差异 B、民族差别 C、经济差距

20、只有加强各民族(A ),才能不断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和相互繁荣,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奠定文化基础。

A、互助合作 B、互相促进 C、互相交流

21、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C )。

【我国各民族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A、和谐问题 B、社会问题 C、政治问题

22、(A )的状况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A、民族干部 B、科技队伍 C、知识人才

23、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B)平等。

A、相对 B、一律 C、绝对

24、(C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

A、2006年2月27日 B、2006年3月27日 C、2007年2月27日

25、建国以来国务院召开过(4 )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A、2 B、3 C、4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C)制定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党的民族政策 B、法律 C、宪法

27、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A )三级。

A、自治县 B、民族乡 C、民族村

28、自治州、自治县的建制须经(B )批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29、自治条例、单行条例、(C )、 补充规定是民族立法的表现形式。

A、特殊条例 B、一般条例 C、变通规定

30、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A )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为自己的民族成份。

A、国家正式 B、族群意愿 C、区域识别

31、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A )的民族成份确定。

A、父母 B、祖父母 C、继父母

32、年满(A )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A、20 B、18 C、16

33、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B )变更为其他民族成份。

A、可以随意 B、不得随意 C、根据需要

34、散居的少数民族当地人大的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C )当地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A、高于 B、等于 C、少于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以直接责任人员,处(C)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1 B、2 C、3

36、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具有特殊丧葬习俗的回族、维吾尔族等(B )个少数民族妥善安排墓地,并采取措施加强少数民族的殡葬服务。对少数民族人员自愿实行丧葬改革的,应当给予支持。

A、9 B、10 C、11

37、少数民族公民(B )因其风俗习惯的特殊而免服兵役。

A、可以 B、不可以 C、自愿

38、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A )。

A、64% B、63% C、62%

39、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是(B)自治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

A、西藏 B、新疆维吾尔 C、内蒙古

40、人口密度最小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每平方公里仅(B)人,是全国人口密度的1/70。

A、1.2 B、1.6 C、2.6

41、据“五普”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总人口为(C )多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41%。

A、10443 B、10543 C、10643

42、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5个自治区,(B)个自治州。

A、29 B、30 C、31

43、目前中国有(A )个少数民族使用28种本民族文字。

A、22 B、24 C、26

44、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是以(A )五个民族命名的。

A、回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B、苗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回族、土家族

C、汉族、壮族、蒙古族、东乡族、傣族

45、我国成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于(A)5月1日正式成立。

A、1947年 B、1948年 C、1949

46、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现状,划定民族地区的范围主要包括5个自治区以及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成份较多的(C )。

A、云南、贵州、四川三省 B、云南、四川、青海三省 C、云南、贵州、青海三省

47、素有“民族走廊”之称的,自古就是各民族东西和南北迁移的重要通道的省(自治区)是(A )。

A、四川 B、贵州 C、宁夏

48、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C)个少数民族。

第四篇:《民族法律法规政策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民族法律法规政策知识竞赛试题【我国各民族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单位(支部): 姓名:

一、单选题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B)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集中、大分散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C )。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3、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我国(C)、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公平 B.民主 C.平等

4、(C)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

A.民族团结 B.民族进步 C.民族平等

5、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一项

(C)很强,涉及全局、关系长远的重要工作。

A.政治性、复杂性、群众性

B.政治性、群众性、长期性

C.政治性、政策性、群众性

6、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基础,以( A)为主要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民族方面的规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法律法规体系。

A.《民族区域自治法》

B.《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实施细则

C.《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7、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A)。

A.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团结互助

8、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C)。

A.具体表现 B.一般性质 C.本质特征

9、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 )。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增强民族团结 C.抓好民族地区的教育

10、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C )。

A.少数民族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

B.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1、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维护"是指,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C )的原则。

A.边疆稳定 B.国家统一 C.社会安定

1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B )平等。

A、相对 B、一律 C、绝对

13、《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C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B.加快发展

A. 自主权 B. 自决权 C. 自治权

14、《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 C)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维持或者改变 B.发展或者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15、(A)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A.2001年 B.2003年 C.2005年

16、《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B )。

A.根本大法 B.基本法律 C.行政法规

17、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 A)。

A.自治县 B.自治县、民族乡 C.民族乡

1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C )的原则。

A.委员会制 B.行政首长负责制 C.民主集中制

19、《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B ),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A.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制定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

20、《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C )。

A.主任 B.副主任 C.主任或者副主任

21、《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A)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A. 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 B. 其他少数民族

C. 汉族

22、民族自治地方的(B)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机关 C.人民政府

23、《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规定是(C)。

A. 全部免除配套资金 B.不减免配套资金 C.减少或者免除配套资金

2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支持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C )"。

A.交流合作 B.互助合作 C.对口支援

25、《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为国家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国家给予一定的(A)。"

A. 利益补偿 B. 政策照顾 C. 资金补贴

26、国家对于民族自治地方“逢十”庆典活动有着具体的要求:举办“逢十”庆典活动,要坚持( C )的原则。

A.隆重、务实 B.安全、节俭 C.热烈、庄重

27、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的时候,对少数民族考生(B )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

A.应当 B.适当 C.必须

28、《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 B),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A. 民族教育经费 B. 教育专项资金 C.教育基金

29、《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A )。"

A. 变通规定 B. 暂行规定 C. 单行条例

30、《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 B)。"

A.放宽标准 B.优先录取 C.适当照顾

31、《选举法》规定,"全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A )。"

A. 1人 B. 2人 C. 3人

32、《选举法》规定,"自治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多的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表名额可以另加( B)。"

A. 百分之一 B. 百分之五 C. 百分之十

33、《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 C)的民族成份确定。"

A.父亲 B.母亲 C.父或母

34、《立法法》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A )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A. 行政法规 B. 部门规章 C. 地方性法规

第五篇:《(答案版)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A.统一国家 B.多民族国家 C.共和国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国目前共有()个少数民族。

A.55 B.56 C.57 D.54

3、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 B.国家稳定和发展

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D.统一和团结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联邦制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 B.散居 C.杂居 D.群居

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

A.50% B.70% C.63.8% D.81.3%

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 B.发展和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D.维护或者改变

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A.一级地方组织 B.一级政府 C.不可分离的部分 D.地方部门

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的代表。

A.一定比例 B.一定数量 C.适当名额 D.一定名额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

A.民族事务委员会 B.民族宗教委员会

C.民族委员会 D.民族工作办公室

12、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起施行。

A.7月1日 B.8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13、()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A.2007年 B.2001年 C.2003年 D.2005年

14、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法规

15、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A.自治区、自治州 B.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D.自治区、自治县

16、到目前为止,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数量是()。

A. 124个 B. 155个 C. 125个 D. 145个

17、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一经建立,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域界线一经确定,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变动;确实需要撤销、合并或者变动的,由上级国家机关的有关部门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批准。

A.改变隶属关系 B.改变名称 C.撤销或者合并 D.改变行政级别

1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

A.党委 B.人民政府 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

19、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的公民担任。

A.居住在当地 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C.少数民族 D.汉族或者少数民族

20、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A.主任 B.主任或者副主任 C.副主任 D.委员

21、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使用当地通用的几种语言文字的,可以以()为主。

A.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B.当地通用的一种语言文字

C.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 D.汉语

22、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

A.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制定变通

C.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D.制定补充规定

23、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经济、文化 B.民族构成 C.政治、经济和文化 D.历史和现实情况

2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的时候,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作出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的安排,照顾当地()。国家采取措施,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

A.当地经济发展 B.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

C.当地社会事业发展D.当地文化事业发展

25、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的人员。

A.其他民族 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C.少数民族 D.汉族

26、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

A.责成自带翻译 B.不予受理

C.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D.延期受理

27、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有期徒刑。

A.5年以上15年以下 B.3年以上15以下

C.3年以上10年以下 D.10年以上20年以下

28、刑法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2年 B.1年 C.3年 D.5年

29、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政权正式成立,它是()。

A.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B.豫海县回民自治政权

C.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

D.陕甘宁边区定边县

30、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时间是()。

A.1947年1月1日 B.1947年3月1日

C.1947年4月1日 D.1947年5月1日

31、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下列顺序组成()。

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B.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C.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D. 民族名称、行政地位、地方名称

32、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

A.自治县 B.自治旗 C.民族乡 D.自治州

33、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

A.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有期徒刑 C.拘役 D.管制

34、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

A.补充规定 B.变通规定 C.具体措施 D.具体办法

35、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班)。

A.省会城市 B.沿海地区 C.经济发达地区 D.中心城市

36、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A.民族教育经费 B.专项资金 C.教育基金 D.助学基金

37、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A.破坏民族团结的 B.破坏民族关系的

C.煽动民族分裂的 D.扰乱社会治安的

3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

A.个人名誉 B.民族风俗习惯 C.个人隐私 D.肖像权

39、监狱法规定:对少数民族罪犯的(),应当予以照顾。

A.特殊生活习惯 B.宗教信仰 C.个人习俗 D.个人爱好

40、义务教育法规定:在()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A. 民族地区 B. 农村 C. 基层 D.革命老区

41、高等教育法规定: 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培养()。

A.本科生 B.大专生 C.高级专门人才 D.科技人才

42、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的课本,并用( )讲课。

A.当地通用文字 当地通用方言

B.汉语文 少数民族语言

C.少数民族文字 少数民族语言

D.少数民族文字 普通话

43、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日内给予答复。

A.30 B.40 C.50 D.60

44、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A.地域 B.文化 C.民族 D.年龄

45、劳动法规定: 劳动者就业,不因()、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A. 地域 B.民族 C.生活习惯 D.语言

46、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居民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加强民族团结。

A.多民族居住地区 B.城镇 C.社区 D.街道

47、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为依据。

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行政规章

C.人民代表大会决议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议和决定

48、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

A.预留一定比例 B.给予适当照顾 C.同等对待 D.择优录用

49、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A.促进经济发展 B.增进民族团结

C.促进文化发展 D.促进社会和谐

50、选举法规定:全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51、立法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批准后生效。

A.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2、国旗法规定:不以春节为传统节日的少数民族地区,春节是否升挂国旗,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规定。

A.自治机关 B.人民政府

C.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3、选举法规定:自治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多的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表名额可以另加()。

A.百分之三 B. 百分之五 C.百分之十 D.百分之十五

54、矿产资源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A.优先合理 B.自主 C.共同 D.逐步

55、《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于()起施行。

A.2004年10月1日 B.2005年5月31日

C.2006年5月1日 D.2007年3月10日

56、《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 国家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其他方式,充分考虑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共服务支出成本差异,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A.边境地区 B.贫困地区 C.民族地区 D.民族优惠政策

57、《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中央财政设立()。资金规模随着经济发展和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A.民族地区发展基金 B.少数民族发展经费

C.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民族工作经费 D.经济文化发展基金

58、《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国家规范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落实到()。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民族乡

59、《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国家完善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税收、金融和财政政策上,对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予以照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实行()并建立必要的国家储备制度。

A.资金扶持 B.财政补贴 C.专项支持 D.定点生产

60、《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民族工作部门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A.每年 B.每2年 C.每3年 D.每届

61、《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各类高等学校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招生时,招生比例按规模同比增长并适当倾斜。对报考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应当根据情况采取()的办法,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

A.择优录取 B.确定比例 C.加分或者降分 D.定向录取

62、《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本规定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A.造成损失的,给予撤职处分 B.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六篇:《我国各民族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B)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集中、大分散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C

)。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3、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我国(C)、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公平

B.民主

C.平等

4、(C)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

A.民族团结

B.民族进步

C.民族平等

5、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一项

(C)很强,涉及全局、关系长远的重要工作。

A.政治性、复杂性、群众性

B.政治性、群众性、长期性

C.政治性、政策性、群众性

6、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基础,以(

A)为主要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民族方面的规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法律法规体系。

A.《民族区域自治法》

B.《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实施细则

C.《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7、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A)。

A.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团结互助

8、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C)。

A.具体表现

B.一般性质

C.本质特征

9、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

)。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增强民族团结

C.抓好民族地区的教育

10、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C

)。

A.少数民族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

B.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1、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维护"是指,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C

)的原则。

A.边疆稳定

B.国家统一

C.社会安定

1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B

)平等。

A、相对

B、一律

C、绝对

13、《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C

)。【我国各民族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我国各民族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B.加快发展

A.

自主权

B.

自决权

C.

自治权

14、《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

C)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维持或者改变

B.发展或者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15、(A)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A.2001年

B.2003年

C.2005年

16、《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B

)。

A.根本大法

B.基本法律

C.行政法规

17、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

A)。

A.自治县

B.自治县、民族乡

C.民族乡

1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C

)的原则。

A.委员会制

B.行政首长负责制

C.民主集中制

19、《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B

),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A.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制定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

20、《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C

)。

A.主任

B.副主任

C.主任或者副主任

21、《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A)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A.

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

B.

其他少数民族

C.

汉族

22、民族自治地方的(B)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机关

C.人民政府

23、《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规定是(C)。

A.

全部免除配套资金

B.不减免配套资金

C.减少或者免除配套资金

2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支持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C

)"。

A.交流合作

B.互助合作

C.对口支援

25、《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为国家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国家给予一定的(A)。【我国各民族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文章我国各民族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出自http://

第七篇:《中国民族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单选题(共60道题,每题1分,共60分)

1、_____________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反国家分裂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____________制定。

A、《反国家分裂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3、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___________。

A、反对大汉族主义

B、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C、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________________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A、传统习俗

B、宪法和法律

C、民族团结进步

5、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_______的顺序组成。

A、地方名称、行政地位、民族名称

B、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C、行政地位、民族名称、地方名称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织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规定。

A、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___________担任。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应当合理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A、区域内各民族的公民

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

C、区域内散居少数民族的公民

8、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________内给予答复。

A、30日

B、60日

C、90日

9、国家根据统一规划和市场需求,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合理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民族自治地方配套资金的,根据不同情况给予______配套资金的照顾。

A、增加

B、减少或免除

C、不变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自________起施行。

A、1984年1月1日

B、1985年10月1日

C、1984年10月1日

1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各项活动,对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____________。

A、表彰和奖励

B、通报

C、宣传

12、国家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民族自治地方承担配套资金的,__________配套资金的比例。

A、适当降低

B、适当提高

C、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

13、上级人民政府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地区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在交通、能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广播影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给予_________

A、适当支持

B、重点支持

C、部分支持

14、国家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人才到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创业,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他们提供优惠便利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对到边远、高寒等条件比较艰苦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和其他民族人才的家属和子女,在就业、就学等方面给予__________照顾。

A、特殊

B、重点

C、适当

15、各级人民政府民族工作部门对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每年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向

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A、同级人民政府

B、上级人民政府

C、同级人大

16、各类高等学校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招生时,招生比例按规模同比增长并适当倾斜。对报考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应当根据情况采取___________的办法,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

A、直接录取

B、简化考试难度

C、加分或者降分

17、民族乡的建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___决定。

A、人大

B、人民政府

C、人大常委会

18、民族乡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管理和保护本乡的自然资源,并对可以由本乡开发的自然资源优先__________。

A、充分开发利用

B、随意开发利用

C、合理开发利用

19、民族乡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应当给民族乡安排一定的机动财力,乡财政收入的超收部分和财政支出的节余部分,应当________留给民族乡周转使用。

A、50%

B、60%

C、全部

20、湖北省设立民族医疗减免费,用于补助__________的医疗费。

A、少数民族特困群众

B、少数民族地区群众

C、散居少数民族群众

21、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________年。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1次。

A、3

B、4

C、5

22、《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规定: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合理配备土家族、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并且应当有_____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A、土家族、苗族

B、土家族、苗族和汉族

C、土家族、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23、自治州___________制定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政府

24、《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自_____起施行。

A、2004年8月1日

B、2005年8月1日

C、2006年8月1日

25、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州人民政府、代表____________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修改自治条例和制定、修改或者废止单行条例的议案,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

A、10

B、15

C、20

26、自治州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的原则,结合本州实际,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工作部门,并在上级国家机关确定的总编制内,________安排和调剂各部门的编制员额。

A、按上级要求

B、自主地

C、随意地

27、《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规定:________为自治州的民族传统节日。自治机关尊重各民族的传统节日。自治机关定期举办民族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国民族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中国民族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A、摆手节、纤夫文化节、牛王节

B、摆手节、龙船节、牛王节

C、摆手节、女儿会、牛王节

28、自治机关对连续任职_______年以上,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或者因公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村级主职干部,地方财政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

A、15

B、18

C、20

29、恩施州自治条例自_________起施行。

A、2009年1月1日

B、2010年2月1日

C、2009年2月1日

30、自治机关每年用于教育的拨款增长的比例,应当________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并使在校学生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31、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经公证部门公证确认收养关系的),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____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_____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A、16

18

B、18

20

C、20

20

32、不同民族的公民再婚,双方原来的子女如系幼儿,其民族成份在_____周岁以前由母亲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商定;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十八周岁的,不改变原来的民族成份。

A、16

B、18

C、20

33、凡依照本规定申请变更民族成份的,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居住地区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调查核实,报经______以上民族工作部门审批后,方可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手续。

A、乡(镇)级

B、县级

C、地市(州)级

34、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收养关系,婚姻关系_________各自的民族成份。

A、不改变

B、自己认定

C、改变

35、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________变更为其他民族成份。

A、可以随意

B、不得随意

C、根据需要

36、散居的少数民族当地人大的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_______当地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A、高于

B、等于

C、少于

37、少数民族公民_________因其风俗习惯的特殊而免服兵役

A、可以

B、不可以

C、自愿

38、《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中指出:恩施州要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形成以恩施州城区为中心,________为副中心,辐射带动县城区、乡镇集镇、中心村镇发展的城镇体系。

A、恩施市利川市

B、利川市建始县

C、利川市来凤县

39、《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中指出:要完善财税金融保障机制。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区域自治等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恩施州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省级财政用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教育、人才、医疗、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方面已有的专项转移支付重点向恩施州倾斜。中央、省安排给恩施州的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____地方配套资金或_______配套比例。

A、稳定合理

B、取消降低

C、稳定降低

40、《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加快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引擎,支持恩施州建设成_______的核心板块和全国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A、鄂西生态文化旅游

B、长江经济带

C、武陵山经济社会试验区

41、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包括_______。

A、恩施州八县(市)、宜昌市的长阳县、五峰县

B、恩施州八县(市)、宜昌市的长阳县、五峰县及神农架林区?

C、恩施州八县(市)

42、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总体要求是“________

_______”。

A、文化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

B、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

C、生态立区、科技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

43、少数民族专项资金的分配,主要依据各专项资金的使用性质和范围,围绕全省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总体部署,根据各地少数民族人口数、民族工作任务等,按照“_________”的原则,采取“零基”预算的方式实行分配。

A、突出重点、照顾一般

B、集中使用、综合平衡

C、突出重点、照顾一般,集中使用、综合平衡

44、湖北省省级少数民族专项资金严格按照“_________”的原则实施管理。省级少数民族专项资金项目一经确定,不得随意调整。凡符合招投标要求的项目,要严格按规定实行招投标。

A、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

B、规划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资金走、监督跟着资金走

C、项目跟着规划走、项目跟着资金走、监督跟着资金走

45、____-以上人民政府的,_______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散居少数民族工作。

A、乡级民族事务部门

B、县级政府部门

C、县级民族事务部门

46、散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_____%以上的乡(镇),可以建立民族乡(镇)。特殊情况下,人口比例可以略低于该比例。

A、30

B、40

C、50

47、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给民族乡(镇)安排一定的机动财力,设立______的机动金和预备费。民族乡(镇)地方财政收入超收部分和财政支出节余的资金,应当全部留给民族乡(镇)使用。

A、5%

B、10%

C、15%

48、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在录取学生时,对散居少数民族考生给予在考试总分基础上增加________的照顾。

A、5分

B、10分

C、15分

49、擅自转让清真专用标志给无资质单位开展经营活动的,由县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收回清真专用标志,撤销转让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资格,责令受让方停止违法行为,对转让方和受让方各处以_________的罚款。

A、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B、8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C、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50、县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予以保护的不可移动民族文化遗产,不准随意拆除、迁移或者改变原貌。确因国家建设需要撤除、迁移的,经公布保护该民族文化遗产的______主管部门审查,征得上一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公布该民族文化遗产的人民政府批准。

A、文化行政

B、民族行政

C、宗教行政

51、《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所称民族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民族特色并且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有形或者无形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_______。

A、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B、自然文化遗产、宗教文化遗产

C、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自然文化遗产、宗教文化遗产

52、《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指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_______的方针。

A、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B、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有序开发

C、合理利用、有序开发

53、从2011年起,将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增加到_______万元,增量资金主要用于试验区内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建设。【中国民族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文章中国民族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出自http://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88785/

推荐访问: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党内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