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阅读答案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4-23 10:17:3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

《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

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

辜鸿铭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是一个标准的东西南北人。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翻译成英文和德文。凭三寸不烂之舌,向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香了吗?”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鸿铭。毛姆的朋友就给辜鸿铭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其前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他的小院。一进屋,辜鸿铭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就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公开对学生们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良敦厚的品德,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在那个时候,他还称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须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他以狂放来保护强烈自尊的方式。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他说:“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辜鸿铭顿时语塞,无以自遣。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哄堂大笑,他却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辜鸿铭既是一个博学多才、言辞敏捷、具有强烈民族自尊的、了不起的人,也是一个顽固守旧、行为狂放的怪老头。

B、文中多处引用辜鸿铭的语言来表现他的性格和思想,第4自然段中他在北京大学的讲话,蕴含着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

C、面对西方人的嘲笑与无礼,辜鸿铭总是针锋相对,坚决反击,毫不留情,这令西方

人对辜鸿铭很反感。

D、文章第5段承上启下,既揭示了上文人物言行反映的深刻思想,也阐明了下文人物狂放态度的根源,使文章内容收放自如。

E、辜鸿铭努力捍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受到世界各国学者文人的尊敬,却在国内屡遭自己同胞和学生的嘲笑误解。

(2) 从文章后5段看,辜鸿铭的“了不起”和“怪”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3)结尾一段中辜鸿铭的话“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有什么妙处?(6分)

(4)文中有“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之句,辜鸿铭生活的时代对他有什么影响?你认为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带给我们的影响是什么?(8分)

(1)D3分,B2分,E1分。

(A“顽固守旧”错,文中虽有穿旧服、留辫子之行为,但这是为了反映人物热爱东方文化、维护民族自尊的品性。C中“很反感”于文无据。E从本文看,“屡遭”体现得不够。)

(2)“了不起”表现在: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讥笑西方人,传播捍卫中国文化。慈禧生日,“贺诗”讥讽。袁世凯丧日,大开堂会,热闹三天。在傲慢的西方人面前保持作为中国人的尊严。(答出4点,每点1分)

“怪”表现在:留辫子、穿旧服等行为上。(2分)

(3)语言深刻、辛辣,“有形”和“无形”的对比,使语意鲜明;(2分)其中,留辫子是他的偏执行为,他以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遭遗弃的痛心,而头上无辫子、心中却存有诸多守旧思想的人的虚伪也令他不齿。(2分)观点一针见血,直击对方要害,表现了人物的灵敏睿智。(2分)

(4)第一问:辜鸿铭生活在清末民初时期,此时西方入侵,国内混乱,内忧外患使他内心痛苦,绝望挣扎,用狂放的行为维护民族尊严。(4分)

第二问: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在带给我们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挑战。我们必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强烈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才能适应这个时代。(此问开放性强,观点明确、内容健康、言之成理即可)(4分) 生卒年:1856-1928

籍贯:福建同安

主要经历:1867年,赴英留学;1912年,参加宗社党保皇;1917年,被聘为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

19世纪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访华时,曾会晤辜鸿铭,名为请教孔孟学说,却语含讥诮:“先生留学欧美,精通西学,难道还不知孔子之教能行于数千年前,而不能行于当今吗?”辜鸿铭微微一笑,道:“孔子的思想,就好比加减乘除,几千年前是三三得九,几千年后依然是三三得九。贵国如果没有孔子之教,焉能有今日?”不待对方发话,他又接着说,“不过,阁下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三三得九也有不正确之处。比如说,我们向洋人借款,三三得九却七折八扣变成了三三得七。还钱时,三三得九却连本带利还了十一!嘿,我真是落伍得很!”一席话说得伊藤博文哑口无言。

五四运动时,辜鸿铭虽然是保皇党,却要与蔡元培同进退。他说:“现在的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一个是我。我不跟他同进退,中国的好人不就要陷入孤掌难鸣的绝境吗?”而他的解释是:“蔡先生点了翰林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而我自从跟张之洞做了前清的官以后,到现在还是保皇,这种人哪儿有第三个?”

(《晚近中国名人逸闻录》)

第二篇:《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卷》

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5月月考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共51分)第Ⅱ卷(表达题,共69分)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20分。出题人:张东英 审核人:苏灵君 蒲奕超 第Ⅰ卷(阅读题,共51分 ) 甲 必考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也。以明经絜行著闻,征为博士,凉州刺史,病去官。复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禹曰:“冠壹免,安复可冠也!”遂去官。【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阅读答案】

元帝初即位,征禹为谏大夫,数虚已问以政事。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禹奏言:“今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天子善其忠,乃下诏,迁禹为光禄大夫。【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阅读答案】

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天子报曰:“朕以生有伯夷之廉、史鱼 之直,守经据古,不阿当世,孳孳于民,俗之所寡,故亲近生,几参国政。今得久闻生之奇论也,而云欲退,意岂有所恨与?”后月余,以禹为长信少府。会御史大 夫陈万年卒,禹代为御史大夫,列于三公。

自禹在位,数言得失,书数十上。禹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宜今儿七岁 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又言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其太半,以宽繇役。又诸官奴婢十万余人戏游亡事,税良民以给之,岁费五六巨万,宜免为庶人廪食,令代 关东戍卒。

天子下其议,令民产子七岁乃出口钱,自此始。又罢上林宫馆希幸御者,减诸侯王庙卫卒省其半。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选毁之礼,皆未施行。

为御史大夫数月卒,天子赐钱百万,以其子为郎,官至末郡都尉。

[注]①赋算:人口税。汉制,自十五岁起,至五十六岁,每人每年出钱一百二十钱。②口钱:人口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年岁不登 登:五谷成熟。 B.意岂有所恨与 恨:遗憾 C.以宽繇役 宽:放宽。 D.税良民以给之 税:赋税。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贡禹耿直的一组是( )

①冠壹免,安复可冠也 ②数虚己问以政事 ③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

④今未得久闻生之奇论也 ⑤宜免为庶人廪食 ⑥禹又奏欲罢郡国庙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贡禹为臣忠诚,心忧国事。他建议元帝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恢复古代的教化,元帝欣赏他的忠诚并提拔了他。

B.贡禹遵循经义,据守古道。元帝称赞他有伯夷的廉洁,有史鱼的刚直,认为他是当时世上少有的高尚贤良的人,值得亲近。

C.贡禹年事虽高,仍被倚重。元帝拒绝了他告老还乡的请求,为了挽留他,升任他做了长信少府、御史大夫,使他位列三公。

D.贡禹不屈世风,为民请命。他多次评论政事得失,曾经建议把赋算、口钱起征的年龄延后,但皇帝只延后了口钱起征的年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复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5分) (2)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5——6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5.简要描述诗歌第一句所描写的画面内容,并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5分) 答: 6.诗歌第四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简要赏析。(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阅读答案】

(1) ,安能行叹复坐愁?

(4)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

(5)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 (6)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_______,李凭中国弹箜篌。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12分)

秋 红 聂兰锋

“谁第一个举手,我就嫁给谁!”秋红的话才说了一半,秃子就高高地举起了手。挨着秃子的王二根又举了手,又有三十多名青壮年举了手。秋红的牙都痒,她睁圆了杏眼,对着人群里的王二根大骂:“王二跟你个窝囊废,这辈子你就输给秃子吧你,我这就搬到秃子家去,悔死你!”秋红气的跺脚,秃子心里美得像吃了蜜。

第二天,花儿一样的秋红就嫁给了秃子。才十七岁。第三天,秃子就吹着口哨参了军去了前线,去打小日本儿,和王二根,和那三十多名举手的青壮年。

秋红是家里的第四个女娃,娘在秋天的玉米地里正劳作着就留了满地的血,然后生下了她。爹不咸不淡地说又养了个赔钱货,娘就陪着笑脸说女娃一样下湖种地。秋红就憋着一肚子气。憋着一肚子气长到十七岁的秋红,偏偏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段有身段,最适撩人的是她的大眼睛,水汪汪的,会说话。下湖的路上,瞅了谁家的小伙子,谁家的玉米地一准被锄的寸草不剩,滑滑顺顺。顶数王二根家和秃子家的地最滑顺了。王二根生得清秀是公认的好,但木讷,爹和娘也不愿意他太场面儿①;秃子人还算出挑②,可他调皮、逆反,秋红也不讨厌他,但他是秃子。王二根有板有眼,秃子不讲规则;王二根辗转反侧睡不着盘算着明早给秋红家挑水了,秃子呢想也不用想,天擦黑就给人家挑满了缸。

秋红的活道③数第一,莫说女红,粗重的肩挑背扛、碓捣磨碾,样样拾得起放得下。虽人人夸赞,但秋红还是憋着一肚子气,盼着干出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证明自己彻底不是赔钱货。

那是抗战最紧的时候,前线的火药味已呛到了秋红的家乡,邻近的几个村庄已组织了队伍支前,秋红的村里还没动静。这可急坏了满脑子“大事儿”的秋红。一个秋日的黄昏,秋红约了二根,俩人草垛旁秘密商讨,秋红一脸严肃地说王二根,这事儿不像挑水那么简单,明天的参军动员大会,我话一出口你就第一个举手,千万不能让秃子抢先。王二根真诚地点点头:秋红你放心。秋红就把一枚穿了红丝线的铜钱套在二根脖子上。二根从兜里掏出一把酸枣在衣襟上搓了,挑一颗最红的送到秋红的嘴里。

既然第一个举手的是秃子,秋红就没有理由再想酸枣的滋味。秋红只希望她亲手做的军鞋恰巧穿在了秃子脚上或是二根的脚上。夜是那样的长,睡不着秋红就想,王二根的手咋举得那么慢?秃子的手咋举得那么快?想不通。想来想去的日子就像沂蒙山一样绵延悠长,秋红硬是把日本鬼子给想跑了,把国民党给想到台湾去了,也没想出个结果来。

援朝战争结束那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灶老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傍晚的农家已时断时续地想起了鞭炮声。秋红端了洗菜水向门口泼去,却泼出了一串“哈哈哈”的笑声,“秋红,十年不见,你的见面礼真是解乏呀,我赶了一天的山路,这菜的清香味儿,闻着舒坦着哩„„”拄着拐棍儿的秃子突然停止了说笑,他看见秋红丢了盆子正朝自己摸来。

秋红讲着“眼睛的故事”:那次仗打得很苦,到处是受伤的八路军,我一连背了四个伤员藏到地瓜窖里,还想出去找点水,刚出窖子口,谁知“轰”的一声,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秃子说秋红你很勇敢,你的眼睛还是那么好看。接着秃子开始讲“腿的故事”:我和王二根在一个连。打了一仗又一仗,许多战友都牺牲了。子弹飞向二根时,二根就扑向我,我丢了一条腿,二根却丢了命。二根是真正的英雄。二根把铜钱给了我,他说是你给的,他还说你喜欢吃酸枣,然后就合眼了。

秋红听了,泪水就盈满了眼眶。秋红抚摸着铜钱„„良久,秋红喃喃地像是自语:二根的手咋举得那么慢„„

战场上不曾流泪的秃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秋红,是二根让我先举的手呀。(有删节)

【注】①场面儿:做事太显眼。②出挑:指男女青春期体态、容貌、智能等出众。③活道:做活的本事。

(1)小说一开始就描写了“参军动员大会”的场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2)秋红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12分)

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是一个标准的东西南北人。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翻译成英文和德文。凭三寸不烂之舌,向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

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香了吗?”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鸿铭。毛姆的朋友就给辜鸿铭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其前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他的小院。一进屋,辜鸿铭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就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公开对学生们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良敦厚的品德,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在那个时候,他还称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须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

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他以狂放来保护强烈自尊的方式。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他说:“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辜鸿铭顿时语塞,无以自遣。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民国建立后, 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哄堂大笑,他却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阅读答案】

(1) 从文章后5段看,辜鸿铭的“了不起”、“怪”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 )结尾一段中辜鸿铭的话“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有什么妙处?(6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69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

9.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C.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D.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 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C. 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阅读答案】

D. 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的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谣言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舆论,对它的战争,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途径和行政手

段, , 。 , 。 , 。 ①精确地克敌制胜,才能把谣言的破坏性和危害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②并掌握其作为一种特殊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规律,才能够找到应对之策 ③特别是要分析和掌握谣言作为一种特殊舆论,其产生和传播的规律 ④正如解决癌症问题,必须认识到癌细胞首先是一种细胞

⑤对于谣言这种舆论的癌细胞,就要因时因地,运用不同的舆论武器,抢时间,争阵地,夺取舆论高峰 ⑥也必须拿起舆论的武器 A.④⑤②⑥③① B.⑥③④②⑤① C.④②⑤⑥③① D.⑥③②④⑤① 12. 阅读下面两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最近,“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5月月考高二语文答题卡

姓名:班级: 总分:一: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 ( )(3分) 2. ( )(3分) 3.( )(3分)4.(1) (5分) (2)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5. (5分) 6. (5分)

(三)名句默写(10分) 1.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请在所选题号后打对勾 7.( ) 8.( ) (1)

(6分) (2)

(6分)

第11卷表达题 (69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9. ( ) 10. ( ) 11. ( ) 12.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答案:一: 1.D 税:征收赋税。 2.B 首先要看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运用排除法找出答 案。②④没有直接表明贡禹的耿直。3.C本题中并不是因为挽留他才升任他为御史大夫。

4. (1)(后贡禹)又被推举为贤良,任河南县令,在任一年多,因公事被府官指责,被迫脱帽谢罪。(“举”、“为……所……”两处被动,各1分,“谢”1分,译出大意2分)

(2)我八十一岁了,耳朵听不清,眼睛也看不准了,不能再(对国家对朝廷)有所贡献了,(我就是)所说的有损朝廷形象的人了!(“有”、“聪明”、“补益”,各1分,译出大意2分) 文言文译文

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以精通经义、品行端正而著称,被征召为博士,任凉州刺史,因病辞官。后又被推举为贤良,任河南令,在任一年多,因公事被府官指责,被迫脱帽谢罪。贡禹说:“帽子一旦摘下,岂能再戴!”于是辞官而去。

汉元帝即位不久,征召贡禹为谏大夫,多次屈尊向他询问政事。当时,年成不好,农业歉收,各郡县封地处境困难,贡禹上奏说:“现今大夫僭越诸侯,诸侯僭越天 子,天子超越天道的情况由已久了。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恢复古代的教化,这一切都指望陛下您了。”元帝很欣赏贡禹的忠诚,就下令,升任贡禹为 光禄大夫。

不久,贡禹上书说:“我八十一岁了,耳朵听不清,眼睛也看不准了,不能再对国家对朝廷有所贡献了,我就是所说的有损朝廷形象的人了。希望能辞去官职,返回 故里,若能如愿,便死而无憾了。”元帝批示说:“朕因为先生有伯夷的廉洁,史鱼的刚直,遵循经义据守古道,不盲目屈从世风,孜孜不倦为民请命,是当今俗世 少见的高尚贤良的人,因而亲近先生,希望先生参与国政。如今还没得及多听听先生的惊世之论,先生却说要隐退,难道是先生有什么遗憾不顺心的事吗?”此后一 个多月,任贡禹为长信少府。正赶上御史大夫陈万年去世,贡禹便接替他担任御史大夫,列于三公之位。

自贡禹在朝为官后,多次评论政事得失,上书数十次。贡禹认为,古时人民没有赋算口钱的负担,从汉武帝征伐周边少数民族起,开始向老百姓征收重赋,百姓生养 儿子长到三岁,便要开始交纳口钱,因此百姓十分困苦,以至于出现生下儿子便杀死的现象,实在是很悲惨可怜。应当规定小孩七岁换牙以后再交口钱,年满二十岁 再开始交纳赋算。贡禹又建议说各处行宫别馆以及长乐宫的戍卫人员可以削减一大半,以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再有各官府的奴婢总共有十多万人,他们终日游戏玩 耍,无所事事,还要靠征收百姓的赋税供给他们衣食,每年费用达五六万之多,应当将他们免去奴婢身份成为庶人,给他们吃的,让他们代替关东戍卒。

皇帝下诏,命令百姓生孩子七岁后再开始交纳口钱,这个规定从此开始。又停用了上林宫馆中那些皇帝很少临幸的处所,将各诸侯王庙的 卫兵减少一半。其他方面元帝虽没有

【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阅读答案】

完全听从贡禹的建议,但很赞赏他的质朴耿直之心。贡禹又上疏,要求罢除郡国的宗庙,制定汉家宗庙亲尽则毁的礼制,都未能 实行。

贡禹任御史大夫几个月后去世,元帝赐钱百万,任其子为郎,官至东郡都尉。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5.(5分)内容:第一句描写的是江边送别的情景。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见茫茫江水,耳畔不时传来猿猴的啼声。(2分)作用:画面呈现出落寞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2分)点题,“客散”照应题目中的“送”,表明与友人的分别,同时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1分)

6.(5分)(1)诗歌第四句以景作结,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1分)写一孤舟漂泊在万里青山之中,表达友人的孤独处境(2分)

(2)万”与“一”以数量上的巨大反差构成强烈的对比(答“反衬”亦可)。(1分)“万”字写出关山重叠、路途遥远(环境险恶,前途渺茫);“一”字写出远行之人的孤单,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谪的担忧以及同病相怜的痛苦之情。(2分)

(3)借代,以“孤舟”代“人”,舟的孤单实指人的孤单,(1分)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谪的担忧以及同病相怜的痛苦之情。(2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11. (25分)

(1)(5分)答D得3分,答B得2分,答A得1分,答C、E不得分。A项是对小说情节的分析。 “轻松”的说法有一定合理性,但笔调中更多的是厚重和严肃,“山东农村”范围过大。B项是对小说环境的分析。小说中缺乏的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有对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交代。C项是对小说人物的理解和认识。“不想在众人面前说自己的心事”与文中“王二根真诚地点点头:秋红你放心”相矛盾,且与“爹和娘也不愿意他太场面儿”有关;“做事有板有眼”和“让秃子先举手”无关。D项是对局部描写的理解和认识。正确。E项是对重要语句含意的分析。“对二根救命之恩的感激”错;表现的是秃子对二根当初“让我先举的手”的感激,还有对二根为救自己而牺牲的负疚感、悲痛和感激。

第三篇:《人物传记阅读习题答案》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一)答案

一、①生活简朴:坐公交上班,穿打补丁的衣服,一双军绿色的解放胶鞋,下班时还会带上两个单位食堂里买的馒头。参加国际会议时穿打了三层补丁的鞋,提着人造革的破书包。住的是老旧的单元房,小客厅不到14平方米。(列举2点即可)

②爱情朴素:他们的爱情与事业紧密结合,风雨与共,相依相携。

③对国家的挚爱:一生的重大选择都和祖国的需要连在一起。(6分,每点2分)

(4)“对国家的挚爱”是何泽慧这一代人成名成家、令后人仰慕的重要原因。(2分)①由于抗日救亡的需要,何泽慧在德国留学时毅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这奠定了她一生事业的基础。(2分)②坚信只有科学能够使祖国尽快摆脱贫弱落后的局面,在祖国需要时,不顾一切及时回国,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开展工作,拥有了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2分)③在92岁高龄时,不小心摔断了腿,但痊愈之后照样去单位,赢得了敬重。(2分)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二)答案

三、汪曾祺笔下的沈从文

.①他是一个有蛮劲狠劲,敢于拼搏的人。②他是一个做事情“耐烦”,锲而不舍,对作品苦心雕琢,精益求精的人。③他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家乡的人。④他是一个看破人事乘除,得失荣辱置之度外,心地明净的人。(需结合文章分析,答出三点即可)

四、慧眼识英才

【答案】①热爱数学,锐利进取,思维缜密;②知恩善报,对恩师非常尊敬和感激;③习惯于单枪匹马地进行自我研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答案

五、追随我心

①人生有些东西是应该放弃的,所以不要固执盲目地坚持;人生有些东西是应该坚持的,所以不要轻易地放弃。(2分)②李开复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政治学科没有坚持,对备受冷落的计算机领域的语音学没有坚持,对苹果、微软、SGI和Google的高职位没有坚持,他的人生一直是不断改变的过程,所以他是没有遗憾的。(3分)③李开复一直坚持“自己设计自己”的人生信条,一直坚持“追随本心”的人生理念,一直坚持创新的意识,且从没有放弃这些坚持,即使是在人生的辉煌时期,所以他的人生是值得尊敬的,没有遗憾的。(3分)

六、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

(4)①面对生活的各种磨难,他能既不畏敬也不诅咒,坦然面对苦痛,冷静思考生活,超越自身苦难,创作《堂吉诃德》,达到叙事艺术的高峰。②塞万提斯在晚年时看到别人伪作《堂吉诃德》第二卷,为还读者以真实,不顾年迈体衰,极力赶写真的第二卷,这正体现了塞万提斯作为一个文人的责任感。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四)答案

七、答案:示例一是闲笔。①说自己“不懂美术”,但从全文内容看,作者其实有深厚的美术素养,有前后矛盾之嫌。②“我是学历史的”与文章毫无关系。去掉这两句,以“我喜欢吴先生的画”起笔更能收开门见山、简捷显明之效。(每点4分,其中观点2分,分析2分)

示例二十分必要。①说自己“不懂美术”,就可以在美术方面节省笔墨,而着力塑造人物,使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②说自己“不懂美术”,却仍被吴冠中【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阅读答案】

的画感动,更能突出吴冠中其人其画的至真至美。(每点4分,其中观点2分,分析2分)

八、忠义奇男子杨小楼

【观点一】是重要的内容,不可删去。①这一段主要写杨小楼饰演英雄末路的姜维,姜维九伐中原的事迹,表现了姜维对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杨小楼通过饰演姜维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之心,并以此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抗战报国的决心,强化了文章的主旨;②前面两次写了杨小楼为个人安危而采取了出家避祸的事件,而这一段的内容写杨小楼为了国家危亡而不再顾及个人安危,进一步丰富了杨小楼的形象。(言之成理即可)

【观点二】多余,可删去。①前面通过杨小楼为抗战义演和拒绝殷汝耕事件的对比已经鲜明地突出了杨小楼爱国、报国的形象,饰演姜维的内容主要表现杨小楼报国的形象,与前面的内容重复;②这一段的内容不是直接表现杨小楼的爱国情怀,而是曲折委婉地表现杨小楼的爱国情怀,增加了读者理解的难度.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五):领会把握结构安排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五)答案

九、管窥李政道

(2)(解析:本题偏重对文章写作技巧的考查。答题时一定善于从文章表达主旨及全文的行文结构上来考虑。答案如下:①拿卓别林的判断和李政道的做法形成对照,突显了他与众不同的习惯和“走自己路”的独特性格”②以卓别林理发的故事引出李政道奇特的理发习惯,使行文曲折、有趣。(每点3分)

十、危机让我更强大

从结构上来说,第六段承上启下,既写出了上文所提到的互联网危机的结局,又引出下文对于“非典”危机的叙述。(3分。答出承上启下给1分,解析正确给2分)

从内容上来说,这一段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点出文章的中心话题:马云有化解并利用危机的超强能力,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3分。答出点题给1分,解析正确给2分。)

十一、唐立厂先生

答:唐立厂对能够在古文字学方面自学的郭沫若高度认可,与当时的右派学者不同,可见他认可创新精神,有积极进步的治学态度。(2分)从一个方面说明西南联大学风好,宽容,谦虚,认可有学问的人;(2分)丰富了文章内容。(2分)

十二、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

(3)语言深刻、辛辣,“有形”和“无形”的对比,使语意鲜明;(2分)其中,留辫子是他的偏执行为,他以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遭遗弃的痛心,而头上无辫子、心中却存有诸多守旧思想的人的虚伪也令他不齿。(2分)观点一针见血,直击对方要害,表现了人物的灵敏睿智。(2分)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七)答案

十三、最精彩的表演

①“最精彩的表演”,既指梅兰芳为了拒演而采取的虚与委蛇的掩饰和应对,又指梅兰芳以精湛的技艺为祖国和人民所做的精彩表演。(2分)②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有利于表现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增强文章的主旨。(2分)③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可谓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2分)

十四、走出历史暗室的周海婴

①指周海婴早期摄影集,他用相机记录中国 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生活;②指他被父亲的伟大形象遮蔽的大半生,他是公众眼中伟大父亲的影子,是被人场“控制着”的道具,大半生都扮演着民族精神旗手之子的公共角色;③指他鲜为人知的精神世界和真实自我。(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八)答案

十五、齐白石与知己徐悲鸿

(4)(8分)答案示例:

观点一:大学应当“兼容并包”,大学讲堂也应有“通俗”的一席之地。

①大学不是象牙塔,它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胆魄和兼收并蓄的胸襟,始终与大众同行,与时代同步。

②学术、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通俗流行文化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能给校园增添一种新鲜与活力。

③今日通俗的东西,也许就是未来的艺术珍品,大学应有阔达的胸襟和独特的眼光,包容和接纳它们,为其提供展示的舞台。

观点二:大学讲堂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圣殿,还是远离通俗的东西为好。

①大学应该坚守其精神和价值观的独立性和神圣性,远离通俗流行的东西能避免受到冲击和影响。

②通俗流行文化大多无深刻内涵,缺少长久生命力,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文化的洗礼。

③通俗流行文化登上大学讲堂可能冲击学术研究,会破坏严谨之风,助长浮躁之气。

(选一种观点作答、意思对即可;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分析充分,给6分)

十六、【答案】(1)他有人格魅力,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如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愤然辞职,不与腐朽的统治者同流合污等。(2)他有坚定的“教育救国”的信念。(3)他尊重学术,尊重人才,胸襟博大,容纳百川,不拒细流。如引进陈独秀与胡适等不同风格的人才。(4)他热爱学生。如想方设法营救被捕的学生,对学生一片赤子之心等。(5)他博学,学贯中西,善于借他山之石,来塑造北大。(每条2分,答出其中的4条即可得满分)

十七、(1)C3A2D1(A在严谨的平面间错安排数个内庭,文中举的是个例,没错但限制不明;D走访各地指的是香山饭店,突出贡献夸大了;B不是密特朗时代古迹,不是诺贝尔奖;E不是为父亲建造的,末句绝对化了,不确切)

(2)①在空间布局上,巧妙的把建筑与外部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这样一种设计理念。3分②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3分

(3)①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了解古代文明”; ②“我从来不忘中国,”他立刻回答,“我的家族在那里居住了600年。”③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到远离市区的香山设计香山饭店。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

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④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后,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⑤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这幢高楼事实上亦象征着贝氏事业的巅峰。

在此五处概括采分,三处即满分,一处2分

(4)两个观点赞同哪个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观点:1.贝聿铭等外籍华裔没有为祖国奉献真心,他们不能跟钱学森等人相提并论,他们在国外服务,把聪明才智都贡献在国外,而且奉献了一生,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没有选择回来,在祖国的设计仅仅是他的一个商业行为。2.贝聿铭心系祖国是真的,有他的言行在,他们在国外优越条件下,更能发挥特长,也是为祖国争光,是祖国和民族的骄傲,他的才智和业绩是世界的,又是中国的。

十八、林徽因:【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参考答案】为了给患病的林徽因补充营养,梁思成不得不将一支伴随二十年的心爱的金笔和一只从美国购得的手表拿去当铺当掉,当出的价钱却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这反映了在战乱时期,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而冷漠的帐房先生又乘人之危,使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陷入了极度的生活困窘之中。

【试题解析】"清炖"、"红烧"对应的是上文中的"两条草鱼",其生活状况主要结合上文来理解,重点抓住"通货膨胀""冷漠和不耐烦"等词语。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及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参考答案】开头和结尾都写了阳光和小鸟,明艳的阳光与欢快的小鸟,构成生命的色彩与活力。这些景物描写不仅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而且烘托了文章主旨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躺在病床上的林徽因看到窗外充满生机的景物,反衬出她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结尾部分更为热烈明快,充满诗意的景物描写,则是林徽因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礼赞。

【试题解析】开头和结尾都写到阳光和小鸟,很明显是首尾照应。写作特点与作用则从文章结构和思想情感两个方面作答。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参考答案】(1)①劳累过度,疾病缠身,无钱医治。②事业受阻,经费枯竭,出版刊物非常困难。

③物价飞涨,生活陷入极度贫困境地。.

(2)生活、钟情事业、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可贵品质。.

【试题解析】第三段写她劳累过度、疾病缠身,4-9段写她生活贫困,16段写她事业受阻。10段至文章结尾表现了她在这些艰苦的环境中与命运的抗争。

贝聿铭:(1)C3A2D1(A在严谨的平面间错安排数个内庭,文中举的是个例,没错但限制不明;D走访各地指的是香山饭店,突出贡献夸大了;B不是密特朗时代古迹,不是诺贝尔奖;E不是为父亲建造的,末句绝对化了,不确切)

(2)①在空间布局上,巧妙的把建筑与外部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这样一种设计理念。3分②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3分

(3)①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了解古代文明”; ②“我从来不忘中国,”他立刻回答,“我的家族在那里居住了600年。”③谢绝了一个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而选择到远离市区的香山设计香山饭店。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④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后,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⑤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这幢高楼事实上亦象征着贝氏事业的巅峰。

在此五处概括采分,三处即满分,一处2分

(4)两个观点赞同哪个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观点:1.贝聿铭等外籍华裔没有为祖国奉献真心,他们不能跟钱学森等人相提并论,他们在国外服务,把聪明才智都贡献在国外,而且奉献了一生,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没有选择回来,在祖国的设计仅仅是他的一个商业行为。2.贝聿铭心系祖国是真的,有他的言行在,他们在国外优越条件下,更能发挥特长,也是为祖国争光,是祖国和民族的骄傲,他的才智和业绩是世界的,又是中国的。

第四篇:《北京重点校2013-2014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1

2

第五篇:《(湖北专用)(新课标)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训练33 语文基础知识+实用类文本阅读》

训练三十三 [语文基础知识+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汤匙(chí) 窨井(yīn) ..

黝黑(yǒu) 恬不知耻(tin) ..

B.撒娇(sā) 觍颜(tiǎn) ..

脂肪(zhǐ) 日渐月染(jiān) ..

C.怏然(yng) 扺掌(zhǐ) ..

辎重(zī) 不着边际(zho) ..

D.阆苑(lng) 挑唆(tiǎo) ..

狡黠(xi) 披露心迹(lù)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阅读答案】

A.缅怀 军需 编缉 礼尚往来

B.平添 箴默 官邸 委曲求全

C.急躁 赝品 脉膊 出类拔萃

D.诬赖 效尤 晕眩 老羞成怒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千里瀚海、万顷荒原、巍巍高山、茫茫苍穹,这样一些在时间上______、在空间上浩大的景物,往往可以成为与之直接对话的生命之灵。

②农村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________了农户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与变化莫测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问题。

③新春伊始,欧洲人心头添堵。牛肉变马肉的丑闻闹得______,眼下已经席卷爱尔兰、英、法、德和瑞典等16个国家。

A.悠远 缓和 满城风雨

B.幽远 缓解 沸沸扬扬

C.悠远 缓和 沸沸扬扬

D.幽远 缓解 满城风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海市动物疾控中心对近期打捞上来的黄浦江上游漂浮死猪抽检的34份留存样品进行了禽流感专项检测,未发现禽流感病毒。

B.有些地方的公款吃喝现象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官员们只是变得更加小心,将“阵地”从社会酒店转移到内部食堂、私人会所。

C. 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D.的确,我们很难简单地概括出中国文学的传统,但谁又会否认先秦文学中的《诗经》《楚辞》不是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年长色衰、委身贾人、感受到了人情冷暖、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充满愤懑的歌女形象。

B.《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是一个善良、温和、有教养、对爱情忠贞不渝、为爱而死的青年形象。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是一个安分守己、扶危济困、侠肝义胆、心地善良、忍辱负重、听天由命、逆来顺受、委曲求全、随遇而安、最终走向反抗的英雄形象。

D.《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是一个封闭、保守、怀旧、胆小、孤僻、中规中矩、多疑、可笑、可憎、可悲、可怜的专制制度的忠实拥护者和执行者形象。

二、名篇名句默写(共5分)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

(1)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4)_____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____________________,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6)____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辜鸿铭

①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 ②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是一个标准的东西南北人。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翻译成英文和德文。他凭三寸不烂之舌,向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③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香了吗?”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鸿铭。毛姆的朋友就给辜鸿铭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其前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他的小院。一进屋,辜鸿铭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就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措。

④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公开对学生们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用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良敦厚的品德,去晓谕那些四夷之邦。”在那个时候,他还称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⑤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须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

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⑥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他以狂放来保护强烈自尊的方式。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他说:“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辜鸿铭顿时语塞,无以自遣。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

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⑦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哄堂大笑,他却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辜鸿铭既是一个博学多才,言辞敏捷,具有强烈民族自尊的、了不起的人,也是一个顽固守旧、行为狂放的怪老头。

B.文中多处引用辜鸿铭的语言来表现他的性格和思想,第④自然段中他在北京大学的讲话,蕴含着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

C.面对西方人的嘲笑与无礼,辜鸿铭总是针锋相对,坚决反击,毫不留情,这令西方人对辜鸿铭很反感。

D.文章第⑤段承上启下,既揭示了上文人物言行反映的深刻思想,也阐明了下文人物狂放态度的根源,使文章内容收放自如。

E.辜鸿铭努力捍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受到世界各国学者文人的尊敬,却在国内屡遭自己同胞和学生的嘲笑和误解。

8.从文章后五段看,辜鸿铭的“了不起”“怪”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尾一段中辜鸿铭的话“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有什么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第⑤段画线句子,试分析辜鸿铭生活的时代对他有什么影响。你认为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带给我们的影响是什么?(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三十三

1.D [解析] A.窨yìn;B.脂zhī;C.着zhuó。

2.D [解析] A.缉—辑;B.箴—缄;C.膊—搏。

3.C [解析] 悠远:指离现在时间长或距离大。幽远:是幽深的意思。缓和:平和舒缓,不紧张不激烈。缓解:剧烈、紧张的程度有所减轻,变缓和。满城风雨: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秋天的景象,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沸沸扬扬: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扬,喧闹、翻动的样子。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在此作“闹”的补语。

4.A [解析] B项搭配不当,“停止”和“现象”不搭配,应改为“消失”;C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去掉“与否”;D项多重否定不当,删去“不”。

5.B [解析] B项说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

6.(1)悟言一室之内 (2)猿猱欲度愁攀援 (3)竹杖芒鞋轻胜马 (4)既窈窕以寻壑

(5)是故无贵无贱 (6)又闻子规啼夜月 (7)云归而岩穴暝 (8)燕然未勒归无计

7.DB [解析] A.“顽固守旧”错,文中虽有穿旧服、留辫子之行为,但这是为了反映人物热爱东方文化、维护民族自尊的品性。C.“很反感”于文中无据。E.从本文看,并没有体现“屡遭”。

8.“了不起”表现在:①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②讥笑西方人,传播、捍卫中国文化。③慈禧生日,“贺诗”讥讽。④袁世凯丧日,大开堂会,热闹三天。⑤在傲慢的西方人面前保持作为中国人的尊严。

“怪”表现在:留辫子、穿旧服等行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欣赏作品中人物的形象的能力。要做此题,需要从原文中找出介绍和描写辜鸿铭的语句,再根据关键词“了不起”和“怪”进行梳理,就可以得出答案。

9.语言深刻、辛辣,“有形”和“无形”的对比,使语意鲜明;其中,留辫子是他的偏执行为,他以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遭遗弃的痛心,而头上无辫子、心中却存有诸多守旧思想的人的虚伪也令他不齿。观点一针见血,直击对方要害,表现了人物的灵敏、睿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句子的含义,要从手法入手,分析效果,结合感情和主旨进行。这句话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一针见血地、有力地回击了别人对他的攻击,表现了人物的睿智。

10.第一问:辜鸿铭生活在清末民初时期,此时西方入侵,国内混乱,内忧外患使他内心痛苦,绝望挣扎,他用狂放的行为维护民族尊严。(4分)

第二问: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在带给我们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挑战。我们必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强烈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才能适应这个时代。(此问开放性强,观点明确、内容健康、言之成理即可)(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第一问是理解句子的含义。回答第一问,需要从原文找到关键句,“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他以狂放来保护强烈自尊的方式。”作者的评价指出了辜鸿铭的心理状态。第二问是个探究性题目。回答时,要联系文本和自身的经历,谈出自己的看法,要言之有据。

第六篇:《《一代怪杰辜鸿铭》阅读答案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一代怪杰辜鸿铭》阅读答案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各种新思想如潮涌动,各色新派人物也纷纷登场,整个校园充满活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是常常会出现这样一副不和谐的图景:一位老者头戴瓜皮小帽,身穿枣红长袍天蓝青褂,斑斑油腻浸染其上,脑后拖着一根又细又长的辫子。此人便是民国闻人、一代怪杰辜鸿铭。他精通西学而又极端保守,其异行怪言,常常出人意料,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辜鸿铭是个语言奇才,他的语言天赋,在近代中国无出其右。孙中山说:“中国有三个精通英文者,一个辜鸿铭,一个伍朝枢,一个陈友仁。”林语堂的赞誉更高,称“其英文文字超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出其右者”。辜鸿铭还精通其他语种,诸如法、德、俄、日文和拉丁、希腊两门古语。

在德国留学时,他的德文水平便在当地传为佳话。一次,辜鸿铭乘坐火车由维也纳前往柏林,与他同车厢对面而坐的三个德国青年,看他一身东方人的装束,且抱着一条小辫,便对他挤眉弄眼,窃窃评论。辜鸿铭佯装不懂,顺手抄起一份德文报纸,倒着看了起来。这下好了,那几个洋青年立即起哄:“瞧,这个土里土气的中国佬,竟然把报纸都拿倒了,哈、哈、哈……”在一阵阵嘲笑声中,他慢腾腾地挪起身,悠闲而又庄重地吐出一串字正腔圆、正宗地道的德语:“德国的文字太简单了。【《一代怪杰辜鸿铭》阅读答案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一代怪杰辜鸿铭》阅读答案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不倒着看有意思吗?就是你们的圣人歌德的《浮士德》,我也能倒背如流。”那几个洋青年已被羞得无地自容,火车一到站,便赶紧溜之大吉了。

还有人说,辜鸿铭居住在哪个地方,就能说那个地方的方言,张口即是,与当地人毫无二致。这种语言天分,实在令人钦羡。

青年时期的辜鸿铭是在西方世界度过的,曾饱受白人世界的冷遇。这种精神压迫的反作用力,使他尤为赞美中华传统文化,仇视所有崇洋媚外的思想。

在张之洞幕府工作的第一天,辜鸿铭在一份致外国人的商务公文中,看到把中国货写native goods(土货)时,顿时沉下脸来,将native改为Chinese。他说,native有蔑视的成分,非洲、美洲、澳洲的土著可以用native,我华夏文明古国所产货物怎能以native相称呢?应当堂堂正正地标之为Chinese goods(中国货)。同事中有人提醒说,native goods习用日久,乍一改写成Chinese goods,洋人难以接受。辜鸿铭不听则已,听了后更是怒不可遏,瞪着眼睛斥道:“积非成是,奴隶思想!就算抚台把它改成native,我照样要翻译成Chinese goods。”

1917年7月,他应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教授,主讲英国古典文学。在课堂上,他常常借题宣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当年的北大学生阎震瀛回忆说,他常常教我们翻译四书,又教我们念英文《千字文》,音调很整齐,口念足踏,全班合唱,现在想起来也很觉可笑。【《一代怪杰辜鸿铭》阅读答案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文章《一代怪杰辜鸿铭》阅读答案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出自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

辜鸿铭有许多癖好,其中一大雅好,就是醉心于女人的三寸金莲。此癖由来已久,他的正室夫人淑姑,就拥有地道正宗的三寸金莲。他对此还有一番高论:女人之美,美在小脚;小脚之妙,妙在其臭。食品中有臭豆腐和臭蛋等,这种风味才勉强可与小脚比拟。前代缠足,乃一大艺术发明,实非虚政,更非虐政……

19.第一段划线处的作用是什么?(4分)

20.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辜鸿铭作为一代怪杰的形象特点。【《一代怪杰辜鸿铭》阅读答案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阅读答案

22.文中说,辜鸿铭“尤为赞美中华传统文化,仇视所有崇洋媚外的思想”,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19.这是一段肖像描写,奇异的着装、长辫与当时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人物的怪异个性,给人以鲜明的印象。(2分)照应题目,激发了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自然引出下文。(2分)

20.(1)具有语言天赋,堪称语言奇才(2)赞美中华传统文化,仇视崇洋媚外(3)穿着打扮陈旧过时,极端保守(4)言行怪谲,喜做谬论,癖好怪异。(共4分)

21.(1)语言描写,如:“没有辫子的畜生,野兽!”(2)细节描写,如“在一阵阵的嘲笑声中,只见他慢腾腾的起身,悠闲而又庄重的吐出一串字正腔圆、正宗地道的德语……”(3)侧面描写,如:林语堂的赞誉更高,称“其英文文字超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出其右者”(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手法、举例各1分)

22.辜鸿铭赞美中华传统文化源于他的深厚学养和爱国情怀,他仇视崇洋媚外思想则与他饱受白人世界的冷遇所形成的精神压迫密切相关。今天,我们推崇他热爱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祖国的悠久文明,但是不应盲目排外,毕竟,世界多种文化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包容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也应成为当代青年应有的胸怀。(结合文本3分,联系现实3分,言之成理即可。)

第七篇:《苏轼《留侯论》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苏轼《留侯论》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苏轼《留侯论》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苏轼《留侯论》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馀,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节选自苏轼《留侯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然临之而不惊卒:通“猝”,突然。

B.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教训

C.养其全锋而待其(弊)弊:疲惫,衰败

D.非子房其谁(全)之全:齐全,完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括号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油然而不怪者

B.(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是以百战百胜

C.必有过人(之)节且夫有报人之志

D.此(其)所挟持者甚大其事甚怪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忍”与“不忍”不同表现的一组是()

A.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

B.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c.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D.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B.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一次,是因为张良虽才能有余,但却有着不能忍耐的脾气。

C.文章认为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而汉高祖能忍耐,正是实施了张良的计策。

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忍”与“不忍”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

论述,并通过列举事例指出了“忍”与“不忍”的两种不同的结局。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2)当淮阴破齐而欲白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1.D(D中“全”应为成全,其他A、B、C项解释均符合文中语意,为正确项)

2.C(C中两个“之”均为助词,的。A中两个“而”,前“而”是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就;后“而”是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可不译。B中两个“以”,前“以”为介词,用;后“以”为介词,因为。D中两个“其”,前“ 本文来自

3.D(D中两个句子能够分别说明“忍”与“不忍”不同表现,符合题干要求。A中前一句能够说明“忍”的表现;后一句是对桥上老人让张良做仆人做的事,张良却顺从一事的评价,不是“不忍”的表现。B中前一句是说富贵人家子弟的表现,与“忍”没有联系;后一句是“不忍”的表现。【苏轼《留侯论》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文章苏轼《留侯论》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出自

5.【分析】第(1)句的关键词为“卒”(突然)、“临”(面临)、“加”(施加)、“挟”(怀有)。第(2)句的关键词为“见”(表现)、“词色”(言语和面色)、“全”(成全)。

【答案】(1)天下有一种大勇的人,能面临突然而来的意外事件不慌乱,无缘由的侮辱施加于身而不恼怒(即喜怒不反映在表面上),这是因为他心中的抱负远大,志向高远。

(2)当韩信打败齐王,想自立为王时,高祖发怒,都表现在言语和面色上。由此看来,高祖也有刚强而不能忍耐的脾气,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的大业呢?

译文

古代被称为豪杰的人,必定有出众的志节。一般人有时在生活中会碰上看来不能忍受的事情,一个普通人被侮辱,一定会奋起反击,这不能算是勇敢。天下有一种大勇的人,能面临突然而来的意外事件不慌乱,无缘由的侮辱施加于身而不恼怒(即喜怒不反映在表面上),这是因为他心中的抱负远大,志向高远。

有一老者在桥上与子房相遇并赠一册兵书,说起来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是,又怎么知道不是秦代隐居的高人有意考验他呢?想想老人含蓄的方式,是圣贤者对人的警示。世俗之人不能理解,认为神怪,那就错了。况且老人的用意并不只限于那本书。在韩国已经灭亡,秦国正强大的时候,用很残酷的刑罚对待天下士人,无辜被斩杀的人数不胜数,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武之士,也无法施展。像秦始皇那样施行严刑峻法非常急切的人,其锋芒的确势不可当,但是等到他疲惫的时候却有机可乘。张子房却不能忍耐一时的激愤,想凭借个人力量一击成功发泄心中怒气。张良虽然侥幸没死,但实际上生死之间连一根头发也容不下,真是太危险了!富贵人家的子弟,不会死在盗贼手里。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身体宝贵,犯不上为盗贼而死。张良有超越世人的才能,不采用伊尹、太公安邦定国的谋划,却采用荆轲、聂政行刺的办法,企图在侥幸中保存性命。这正是桥上老人深为他惋惜的。所以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他一次,他如果能经受得住,然后才可以成就大业。所以说:“这年轻人是可调教的。”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袒露上体,牵着羊去迎接。庄王说:“郑国的国君能够向别人低头,一定能得到人民的信任。”于是放弃了郑国。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被迫带着臣妾到吴国去做人质,三年当中没表现出厌倦不满之意。心中埋藏着报仇的大志,却不肯向人低头,这是普通人的刚强。桥上那位老人认为张良才能有余,担心他度量不足,所以狠狠地挫伤那种年轻人的锐气,使他忍住小小的愤怒而成就大业。为什么呢?老人和张良从来不相识,只是偶遇,却指使他做奴仆做的事,张良却十分坦然地去做了,一点也没有惊诧愤怒的情绪,这种涵养自然是秦始皇所不能惊扰的,楚霸王也不能激怒的。

反观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苏轼《留侯论》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阅读答案http://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98388/

推荐访问:怪诞辜鸿铭阅读答案 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