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3-09 11:16:1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苏轼答案》

【自主预习】2、C

3、探究《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阅读节奏和语气。

上阕高起然后低回,平稳过渡后激昂慷慨,雄风浩荡,热烈奔放,读的时候要铿锵有力,读出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仰慕。

下阕斗笔荡开,长音袅袅,渐紧渐烈,沉郁过后,复归于沉静旷远,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但要读出内敛的洒脱与豪迈。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题为“赤壁怀古”,上阕中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 明确: ①、大江、浊浪、乱石(形 仰)、惊涛(声 俯) 千堆雪(色);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诗人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用惊天地之笔,泣鬼神之墨,描写了宏伟、壮阔雄奇、气势磅礴赤壁之景。

乱:岩石山崖险怪 穿:山崖陡峭高峻 惊:浪涛奔腾澎湃 拍:惊涛力度之大 卷:江水汹涌翻滚

二.上阕哪一句话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这一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抒发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三、下阙主要写周瑜,刻画的周瑜又是怎样的形象?明确:词中的周瑜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温文尔雅却又有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小乔初嫁——年青得意 雄姿英发——风姿出众 羽扇纶巾——从容闲雅 谈笑间——指挥若定 樯橹灰飞烟灭——从容破敌

四、赤壁之战中,有那么多的英雄,包括我们在《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世之雄”曹操,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由周瑜少年得志联想到自己年岁渐老,功业未就,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叹。

五、“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赤壁赋》中的哪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及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你觉得作者此时悲观消极吗?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另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 参考:人间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六、这首词在表达上显著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补充)

明确:特点 将写景、怀古、抒情融为一体。写景----描绘了古战场的雄奇景色。怀古----叙写周瑜的丰功伟绩。抒情----抒发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洒脱旷达的情怀。

《定风波》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一、词中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形象

二、齐读上阙,写的是途中遇雨的情景,回答下面的问题: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狂风骤雨

2、在遇雨时,行人及作者分别采取什么应对措施?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态?

同行:皆狼狈 作者:独不觉、吟啸、徐行 心态:泰然自若、闲适、坦然

3、上阙“竹杖芒鞋轻胜马”这句话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竹杖芒鞋:表明词人被贬谪后穷困潦倒的处境 马:达官贵人的象征 轻:心情的轻松,愉悦 ,镇定从容、旷达乐观 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4、“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三、齐读下阙,写的是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话中你得出怎样的人生思考?

阳光总在风雨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打击只会让我们坚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2、词中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词的点睛之笔,语含双关,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看法!“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 “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三、分析这首词的艺术表现特点。

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情景交融,隐喻寄托,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具体来说,这里至少体现出三个方面的审美要素:1、写眼前景,想心中事,异质而同构。写眼前景,就是落墨于眼前所遇到的真实景物;想心中事,就是着意于心中所萦绕和所要表现的事物人情;而这两者之间则必须具有异质同构关系,以使读者能由此而想象到彼。《定风波》直接描述的是作者沙湖道中遇雨的情景,但所表现的却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境遇和心情,因而作者在进行这首词的艺术创作时是“一心二用”,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在《定风波》中,沙湖道上的风风雨雨,与苏轼仕途上的政治遭遇就是异质同构关系,苏轼在道中遇时的感受,与他遭贬后的心境也是异质同构关系,而词的全部意理情致,也就含蕴在这一系列的异质同构关系中。

2、若即若离,隐喻寄托 。这首词的言与意之间,不是局部的一对一的直接比喻关系,而是整体性的隐喻寄托。这种整体性隐喻寄托具有若即若离的特点,而不可一一捉对坐实。例如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隐喻寄托着苏轼遭贬后泰然自若的情绪;在“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中,隐喻寄托着作者历经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的社会人生感受;但不能说,这些都是比喻。可以说,隐喻寄托具有更多的象征意味,不过这种象征意味是若即若离、隐约而含蓄的,而词的意境美也就更多地体现在这种若即若离的朦胧之中。

3、以小寓大,言外无穷。 《定风波》以道中遇雨,隐喻仕途风雨,并进而借雨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景象,寄托隐逸江湖后就无挂累于风雨阴晴的超然心境,这都是即景生情、以小见大。而且这个“大”是难以穷尽的:不仅有通雨、吟啸、竹杖、芒鞋、寒风、酒醒、斜阳、晚照这一系列历历在目的自然真景,还有苏轼仕途坎坷、遭贬黄州、一蓑烟雨、超然物外等一系列在想象中展开的社会人生景象,不仅表现出苏轼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在醒悟中心仪归隐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微的情致,而且渗滤出放开眼量、洞达事理、自我调节、旷达通脱等一系列人生哲理。写眼前景有限,想心中事无限,这就是隐喻寄托所追求的艺术效果,也最终体现了这首《定风波》的成功之处。

四、这首词与《念奴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情基调是否相同?为什么?

在词史上,一般把柳永推为婉约派的正宗,把苏轼当作豪放派的始祖。两人的词放在一起,最能体现婉约、豪放两派的不同特点。请各找柳永婉约词和苏轼豪放词若干首,作个对比研究,品味两者的不同风味。然后学习委员组织一个诗词交流会,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

1、苏轼是北宋留诗最多的诗人,诗词几千首,文几千首,名句何其多!

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 ⑷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⑸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⑹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⑺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 ⑻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⑼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⑽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⑾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⑿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⒀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 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⒂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2、 完成下面小题。①、这首诗叙写了什么事?描述了作者在清明幽静的雨后东坡悠然自得行吟一事。 ②、采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运用对比的手法,“市人”和“野人”“莫嫌”和“自爱”形成对比,作者就是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对比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不屑,洋溢着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③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④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

联系前文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情怀。

第二篇:《四川省2014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省2014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星宿/宿舍 角色/角逐 蔓延/顺蔓摸瓜 拓印/落拓不羁

B.雾霾/埋怨 着想/着迷 泥淖/泥古不化 装载/载歌载舞

C.复辟/辟谣 折腾/折耗 躯壳/瓜子壳 劲旅/鼓足干劲

D.铜臭/臭名 削价/削减 逼迫/迫击炮 包扎/扎扎实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妥帖 亲和力 披沙拣金 锐不可当

B.蜇居 副作用 指手画脚 屈指可数

C.凑合 哈密瓜 眼花缭乱 膏梁子弟

D.犄角 嘉奖令 两全齐美 仗义执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作品能传达诗文、辞章的意趣,展示书者的修养和人格。通过对书法艺术的鉴赏,人们能悟出书道之美,因而点燃心灵深处爱的火花。

B.中国在东海设置防空识别区是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符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是完全正当、无可厚非的。

C.陕西省汉中市今年 投资上百万举办“油菜花节”,甚至为了搭建会场及停车场,撂荒50多亩农田,这种做法引起游客广泛刍议。

D.黄摩崖所著的《头颅中国》这部书,以恢弘的视野和石破天惊的洞见让惯看白文、懒于思考的读者产生味同嚼蜡之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人满为患、人败景致。因此有不少网友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

B.一只从荷兰出发、去11个国家15个城市“游历”的大黄鸭突然风靡全球。不少专家纷纷表示,大黄鸭的风靡,和炒作无关,和童年有关。大黄鸭与《致青春》可以说是同期走红,看似巧合,却都客观验证了创意本身最朴素的真谛,即创意是“人性的艺术”。

C.近日,据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3年度“全球最具权力女性榜”显示,德国总理默克尔连续三年问鼎冠军,包括彭丽媛在内的9名中国人榜上有名。

D.作为独领风骚的新兴媒体,微博积聚的大量人气自然成为商家青睐的营销对象,其营销优势使得诸多行业广泛使用它进行产品促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

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 μm,平均直径为1-2 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这些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是雾霾有害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雾霾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还会造成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摘编自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

5.下列对于“雾霾”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即为霾或灰霾。

B.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C.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D.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而形成的雾霾天气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B.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C.在逆温层中,较冷而重的空气位于较暖而轻的空气下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对空气的对流运动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D.雾霾天气不仅会导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若造成视程障碍,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增多,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所难免。

B.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较小,小于60%;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大于90%。霾和轻雾的混合物会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

C.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因此,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D.人们在雾霾天气长期吸入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心情也会变得灰暗压抑,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越州赵公①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③,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选自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九,有删节

【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使,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御史”之称。②僦:雇佣③拊循:抚慰,安抚④绥辑:安抚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具:措施

B.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佐:弥补

C.计官为不足用也 计:考虑

D.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如:好像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 蚓无爪牙之利

B 忧其且流亡也 臣死且不避

C 是岁尽五月而止 吾尝终日而思矣

D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答:

(2)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

答:

11.曾巩作《越州赵公救灾记》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作 答。(4分)

答: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5分)

示子朔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襟霞阁主人重刊 晚明百家尺牍 (郑淑云)写心集》

1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苏轼《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

(1)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

答: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2)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同心而离居, 。(《涉江采芙蓉》)

(4)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5)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7)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苏轼《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

(8) ,任重而道远。(《论语》)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5~18题。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法)卢梭

①为了到花园里看日出,我比太阳起得更早;如果这是一个晴天,我最殷切的期望是不要有信件或访扰乱这一天的清宁。我用上午的时间做各种杂事。每件事都是我乐意完成的,因为这都不是非立即处理不可的急事,然后我匆忙用膳,为的是躲避那些不受欢迎的访者,并且使自己有一个充裕的下午。即使最炎热的日子,在中午一点钟前我就顶着烈日带着小狗芳夏特出发了。由于担心不速之客会使我不能脱身,我加快了步伐。可是,一旦绕过一个拐角,我觉得自己得救了,就激动而愉快地松了口气,自言自语说:“今天下午我是自己的主宰了!”接着,我迈着平静的步伐,到树林中去寻觅一个荒野的角落,一个人迹不至因而没有任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荒野的角落,一个我相信在我之前从未有人到过的幽静的角落,那儿不会有令人厌恶的第三者跑横隔在大自然和我之间。那儿,大自然在我眼前展开一幅永远清新的华丽的图景。金色的染料木、紫红的欧石南非常繁茂,给我深刻的印象,使我欣悦;我头上树木的宏伟、我四周灌木的纤丽、我脚下花草的惊人的纷繁使我眼花缭乱,不知道应该观赏还是赞叹:这么多美好的东西竞相吸引我的注意力,使我在它们面前留步,从而助长我懒惰和爱空想的习气,使我常常想:“不,全身辉煌的所罗门也无法同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相比。” ②我的想像不会让如此美好的土地长久渺无人烟。我按自己的意愿在那儿立即安排了居民,我把舆论、偏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远远驱走,使那些配享受如此佳境的人迁进这大自然的乐园。我将把他们组成一个亲切的社会,而我相信自己并非其中不相称的成员。我按照自己的喜好建造一个黄金的世纪,并用那些我经历过的给我留下甜美记忆的情景和我的心灵还在憧憬的情境充实这美好的生活。我多么神往人类真正的快乐,如此甜美、如此纯洁,但如今已经远离人类的快乐。甚至每当念及此,我的眼泪就夺眶而出!啊!这个时刻,如果有关巴黎、我的世纪、我这个作家的卑微的虚荣心的念头扰乱我的遐想,我就怀着无比的轻蔑立即将它们赶走,使我能够专心陶醉于这些充溢我心灵的美妙的感情!然而,在遐想

第三篇:《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五校联考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学年第一学期萧山五校高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试题卷

命题人:萧山六中 郑玉涛 审核人:萧山九中 杨丽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试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基础与应用(1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谂知(shěn ) 卓越(zhuō) 鹰隼(sǔn ) 物阜民丰(fù) ....

B.启碇(dìng) 罡风(gāng) 乳媪(ǎo ) 追本溯源(shù) ...

C.铁砧(zhēn) 缱绻(juǎn) 混沌(hùn) 商贾云集 ( gǔ ) ....

D.气氛(fēn) 晕车(yùn) 胡诌(zhōu ) 纷繁芜杂(wú)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的崇山竣岭响起!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基山响起!让自由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

B.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畜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筋络,但是他没有叹一口气,只是把头向后转转,向右转转,又向左转转,并且把头摇得象腰上被牛虻叮过的公牛。

C.那么设想一下当这种快乐为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震奋,为带圆柱形门廊的体育馆所珍藏时,该是何等情景呢?

D.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奴役。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个最慷慨和热情好客的城市的领导人士、享誉世界的歌星以及一支朝气蓬勃的体育队伍聚集在这里,为这次盛会树立了历史性、公民精神、青春和艺术性等..多重声誉。

B. 3月8日,杭州的最高气温飙升到29.9℃。即使没有突破“三”字大关,但依..

然继3月7日之后,再破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杭州三月上旬的最高气温记录。

C.第21届成都花展在百花潭公园举行,园内展出3万余盆鲜花,真让人感受到了什么叫五彩缤纷,什么是如花似锦。 ....

D.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世。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

A.《甄嬛传》在各地方台播出以来,网友尽管拍砖不断,但是导演郑晓龙说,拍《甄嬛传》就是要“让观众看到真实的历史”。

B.当美国消费者对麦当劳餐食的营养价值及其汉堡包中脂肪含量表示疑虑之时,北京的老百姓则正在接受麦当劳餐食是富有营养和健康的媒体报道和经营管理者的宣传。

C.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D.日本政府自从悍然宣布购买钓鱼岛以来,中国各地爱国民众以不同的方式对日本政府的丑恶行径予以强烈的谴责和声讨。

5.下列对联,用于高中毕业典礼上教师勉励莘莘学子,恰当的一项是(▲)

A.格物致知循大道,求真本信立高标。

B.融贯中西学已成,博通古今业无疆。

C.慕师恩众星北拱,瞻学谊群贤南飞。

D.学富雕龙文修天下,才雄走马星陨人间。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对于讲究面子的中国人来说,在麦当劳就餐与在中国餐馆就餐的感受是很

不同的。 ,正是通过上述不同感受的比较,一些顾客体会到麦当劳餐厅里平等、民主的氛围。

①在麦当劳,不但菜单品种有限,而且品种之间价格差别不大

②与麦当劳不同,中式餐馆菜单品种不仅繁多,而且品种价格差别巨大 ③受到的服务也会因此有很大的差异,使就餐者消费反差显露无余

④从而使就餐者消费差异不大,餐厅服务员提供的服务也差别不大

⑤加上餐厅空间结构上往往设有前者所没有的雅座或单间。

⑥低收入者的偶尔光顾,不会因此露穷;而高收入者的经常涉足,也难于因此显富。

7.仿照示例,选择下面提供的文字部件组成两个新的汉字,并分别撰写一段该汉字的解说性文字。要求:至少使用比喻或拟人中的一种修辞,字数不超过30个字。(4分)苏轼《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

例:日 寸苏轼《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

时:当日光的背影一寸寸变矮的时候,人们才惊觉那就是时光。

二、古诗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甲)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

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

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谨再拜。

(乙)司马迁传

班固

故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

或有抵梧。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而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

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难矣哉!

8.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恨私心有所不尽 恨:愤恨

B.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稽:考查

C.此其所蔽也 蔽:短处

D.至于采经摭传 摭:搜集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吴之民方痛心焉 ..

B.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

C.迹其所以自伤悼 所以游目骋怀....苏轼《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

D.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文情并茂。叙事简括,都为议论铺垫,议论之中感情自现。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

B.甲文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贤愤而著书的典故,表现作者隐忍的苦衷、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这些典故能让人深刻的感受到作者伟岸的人格和沉郁的感情。

C.甲文中作者借任安要求其“推贤进士为务”,陈述了自己不能听从的理由,由此引发了一大篇愤激之词。词中向好友任安直接表明了自己是受冤的,文字间多含着怨恨之气,世态炎凉。

D.乙文中班固认为司马迁写史视野广博,著述详尽,勤奋努力,极具才能,尽管他辨证地指出了其在经济与是非观等方面的不足,但是对其才能的称赞之情却尽显无疑。

11.翻译文中划线句。(6分,每小题3分)

(1)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2)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共6分)

12.(1)执手相看泪眼,(柳永《雨霖铃》)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 ▲ 。(王勃《滕王阁序》)

(3) ▲ ,此时无声胜有声。 ▲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4) ▲ ,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5) ▲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三)阅读宋词,完成13-14题。(7分)

南乡子·送述古①

(宋)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 ①述古:陈襄,字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时苏轼为杭州通判,陈襄先 调知杭州后又调离杭州。

13.句末“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一句既渲染了环境的比作 ▲ ,表现了作者 ▲ 的心境。(3分)

14.简要分析本词两处“衬托”的艺术效果。(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

怀念牛

申平

第四篇:《《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

《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

南乡子·送述古①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①述古:陈襄,字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

(1)仔细品味这首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词,简要回答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文章《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出自

第五篇:《南乡子·送述古苏轼阅读答案鉴赏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南乡子·送述古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

(1)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2)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4分)

南乡子·送述古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1)“亭亭”,直立的样子(1分) ,在这里作者把高楼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词人不会像高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送客(描绘画面1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去的哀伤,也表达了词人不能像高塔那样目送友人远去的遗憾。【南乡子·送述古苏轼阅读答案鉴赏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南乡子·送述古苏轼阅读答案鉴赏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2分,两种情感各1分)

style="POSITION: 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9897/

推荐访问: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