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各类报告 时间:2016-04-29 11:24:1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各类报告】

第一篇:《关于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管理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校招生人数的增加,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人数目前已占我校学生总人数的7.4%左右。为切实加强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3月25日,我中心会同学工处教育发展办及校团委相关老师前往中南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进行调研。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管理和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培训两个方面进行,现将调查了解的有关情况汇整如下。

一、日常管理情况

中南民大的少数民族学生居多,占70%左右。该校没有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别管理制度,所有学生都按照学校制定的学生管理规定统一进行管理。在学生违纪方面,学校主要以教育为主,只有性质恶劣的情形才给与处分。学校比较重视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一个具体的措施就是实行集体晨跑锻炼。学校要求一、二年级本科及预科的学生在正常教学时间内(雨雪天气除外)每天必须按规定时间参加晨跑。此外学校还通过强化日常考勤和定期召开班会的方式来加强管理。该校有一名新疆教育厅委派的民族干部,协助管理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事务。

华中科技大学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与我校差不多,总数不到10%。在日常管理方面,华科大主要是以学院为主,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要求与其他汉族学生的要求是一致的。在住宿方面实行按学院按专业集中住宿,不支持少数民族学生集中住宿要求。该校学工处教育管理科协助各学院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08年3月新疆教育厅为华科大委派了一名维吾尔族干部土尔逊。土尔逊老师来校后立即着手建立起了少数民族学生详细的信息档案,并有针对性地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走访谈话,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积极开展民族学生的思想工作。通过土尔逊老师的努力,一直困挠着华科大的少数民族学生欠缴学费的问题和旷课问题均得到妥善解决。

二、学生生活状况

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那些有着特殊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饮 食方面与汉族学生有着较大差别。我们走访的两所高校都十分注意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中南民大学生的主体就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在学生宿舍区建设了好几个清真食堂,并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厨师为他们服务,以方便学生就餐。对于个别在伙食上有特别要求的学生,学校或学院一般会要求食堂尽量予以满足。按照该校预科教育学院秦书记的说法,学生吃好了,生活问题解决了,就没有什么情绪和矛盾,自然会安心读书。

华科大随着少数学生人数的增多,该校原先建有的一个清真食堂不够用,今年又在东区投入建设了新的清真食堂。同时他们还主动听取少数民族学生的意见,新疆教育厅委派的土尔逊老师长期到学生食堂与学生一起用餐,了解学生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食堂对饮食和服务进行改进。此外他们还注意加强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及文化传统的宣传,让汉族学生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以减少汉族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生活中的矛盾。

三、关于少数民族节日安排

中南民大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节日活动一贯采取不组织、不鼓励的态度,不为学生集体组织节日活动。学生可以自行组织开展节日活动,但要求必须在校园内进行,且学校不允许学生集体请假开展节日活动。在一些敏感时期,学校也会适当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各学院在不违背学校总体要求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书记、院长或班主任、辅导员以私人名义请学生聚餐的情况,主要目的是为了加深民族感情,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相对中南民大,华科大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过民族节日表现得要积极一些。对于一些重大的少数民族节日,如去年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古尔邦节期间,他们就策划了一个节日联欢晚会,今年又组织了藏历迎新年活动,并邀请学校和学院领导参加。同时学校还通过横幅、校报、广播等途径对民族节日进行宣传,促进了全校学生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但是学校不批准学生集体参加任何宗教活动。

四、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培养

在少数民族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方面,中南民大和华科大有着共同的经验,那就是一支好的少数民族学生干部队伍是有效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保证。他们认为,在全校学生干部的组成当中,少数民族学生应该占有一定比例,要选拔少数民族学生中有威信、有影响力的学生担任干部,并创造机会让他们锻炼。少数民族学生干部最好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选拔,选拔后要定期组织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理论培训,比如对我国民族政策理论的学习、民族团结观念的学习等,其次是业务技能和管理方法的培训。两所高校的老师都认为,少数民族学生特别纯朴,注重感情,一旦老师对他们表示理解和信任,并委以重任,他们一般都会全力以赴,协助学校老师开展工作。

五、对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启示

这次调研活动对于我们开展本校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有着较好的启发作用。我校目前共有少数民族学生1324人(包括预科生130人),他们分别来自我国31个民族。其中藏族学生86人(包括预科生16人),来自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93人(包括预科生60人)。为有效开展我校少数民族学生事务

管理工作,根据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特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不宜脱离学校学生管理的整体来开展,在管理制度 上应与其他学生保持一致,而且要明确以学院为主体,学校有关部门协调支持来实施管理。

2、目前在汉教育部直属大学仅我校和华农没有委派的少数民族干部,应当 积极争取,以切实加强我校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3、正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文化基础、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性, 在学校评优、奖学金评定以及学生资助方面采取适当倾斜措施。

4、进一步改进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服务设施。针对新疆维吾尔族、回 族等民族学生学校应投入建设专门的清真食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聘请少数民族厨师为学生服务。

5、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宣传,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在校园内部可以通过学生论坛、广播、校园网等途径来开展。

6、对于重大的少数民族节日,学校可以适当组织开展集体活动,但只限于 举行座谈会、文艺联欢、友谊竞赛等形式,且限于在校内与本校学生开展。而且学校不组织开展任何宗教性质的节日活动。节日活动的开展不能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7、确定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干部选拔培养方案并提出具体要求,抓紧选拔一批少数民族学生干部,使他们在锻炼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在我校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学工处大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中心

二○○九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与升学调研报告》

关于西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升学状况、就业状况、就业方式、就业观念

变化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希望通过此次问卷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升学、就业状况、

就业方式、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希望这次调查能起到对课题帮助的作

用。

二、 调查对象:西南民族大学各学院团委学生团干部

三、 调查内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以及升学的一些基本情况

四、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划类选典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针对

大三大四以及部分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发放问卷是在访谈之后当场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全校共发放问卷200份,无效问卷0份,有效率为

100%。

五、 调查时间:2011年4月15日-4月20日

六、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 此次调查中大部分感到就业形势不乐观。

上图显示57.1%的学生对现在的就业形势看法不乐观,其中28.6%的

学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复苏以及目前

学校专业设置的合理使得学生有能力去就业。

2) 对于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没有形成意识。

就折线图显示来看,学生对于企业招聘信息的关注程度是随着毕业

的临近不断提高。在大一的时候基本没有关注就业信息的意识,在

大三的时候开始密切关注就业。

3) 就业方式方面发现积极就业的比例不断增加,所占所占权重较大。

这与全国目前的“考研热”存在一定差异。

显示目前对于毕业立马就业的比重较大,不过对于目前的升学即考

研来说在学生的所占比例也不是很低,这说明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

对于深造学习是有比较较强的意识。

4) 在对于找到理想工作,除了大学文凭之外那些证书缺位重要中,计

算机以及英语四六级仍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

和以往的调查结果类似英语证书/计算机证书/驾驶证/会计证仍然是【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在意的证书,在其他选项中很多人的选择是秘书证以及BEC,

这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外资企业的更多进入中国英语更加

显示其影响力。

5) 目前罪域毕业后自己所欠缺的这项中大多数大学生仍然认为其社会

实践以及工作经历的不足使他们最欠缺的方面。

对于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大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相反

对于一些以前学生所欠缺的大学生的素质问题现在学生倒是没有太

多的去在意,比如人际沟通以及心理承受力等,这说明通过学校的

学习以及在大学期间通过在学生组织的以及社团的锻炼和学习使得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6) 在对于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单位进行就业的时候,我校少数民族学生

选择较多的是国有企业以及政府部门,这说明少数民族学生选择职

业的时候相对保守。

在这次调查问卷中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在择业方面尽量求稳,尽量保

证自己事业生涯的一个稳定性,所以在此项调查中伏案与自主创业

的比例明显低于沿海城市院校。

7) 在关于就业地的选择时,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来的是对于自己家

乡建设的热情以及奉献精神。

本学校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于四川新疆以及西藏,所以调查显示的

结果更说明国家为少数民族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必要性。我校

少数民族的学生高比例的回家乡进行建设,使得我们有必要坚持对

少数民族学生的扶持以及资助。这样才会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

到提高。

七.一些建议

1.应加强大学生就业意识,更好的调整自己,不断的充实自我,在能

力方面不足不齐,是自己的在面对就业的时候能有充分的信心。

2.国家应该加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支持力度,更加鼓励少数民族大学

生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建设。国家相关部门应给予这方面的一些优惠

的条件。

希望此次调研活动能为其课题提供帮助。

第三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辍学的调查报告》【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澜沧县上允镇(澜沧二中)学生辍学

流失情况调查分析

字数:4103

调查人:方立明 094090010

调查地点:普洱市澜沧县上允镇(澜沧二中)

调查时间:2012年9月--12月

澜沧县上允镇(澜沧二中)学生辍学流失情况调查 调查时间:2012.9.12--2012.12.12

调查地点:普洱市澜沧县上允镇(澜沧二中)

调查对象:澜沧县上允镇(澜沧二中)初中学生 调查人:方立明

一、澜沧县第二中学初中生辍学概述

澜沧县上允镇是少数民族比较聚集的一个大镇。这里信息较为闭塞,生活方式较为落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们的思想意识相对封闭自守,现代文明程度粗浅,教育发展水平整体低下。自实施“普九”以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在“两免一补”的政策背景下,因贫困上不起学的现象大大减少,但是初中阶段辍学问题较为突出。统计显示,澜沧县第二中学(上允镇)2008年初中辍学率为28.17%,2009年为28.16%,2011年初一流失和上学期缺课学生共计达47人,初二45人,2012年从9月到12月中学生共计流失学生258人。

二、调查目的

1:调查分析澜沧二中学生流失,辍学情况;

2:分析澜沧二中学生流失,辍学的原因。

三、调查方式

以问卷,资询调查

四、调查内容

调查学生辍学原因,调查主要从家庭原因,自身原因,社会原因和学校原因入手。

五、调查结果【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问卷调查,询问在澜沧二中的学生,在这期间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9份,其中有效问卷181份,达到满意的样本数。咨询了教务处及个别教师,经问卷调查的内容得出:在四大项调查内容中,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占主要部分,分别占41.2%和32.7%,其次是自身因素20.4%,学校因素5.7%。其中社会因素中,受外出打工风气的影响最为突出,占36.7%,读书无用论占17.1%还有10.4%的学生受现代娱乐场所的吸引。而在家庭因素中60%的因素是家长意识不到位,因家庭困难,经济支付能力低的只占少数部分。自身因素一项中,由影响的强弱依次为:厌学,小学基础差,不良习惯及其他少数原因。在这四项中学校影响因素最小。主要是教育发展,资源分配不均匀,还有由于部分教师的策略和方法不当导致一些学生厌学,辍学现象。

六、学生辍学原因分析

由于这里位于边疆地区,同时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使得这里明显存在如以下几个方面的欠缺。首先,是文明史不够早,积淀成不尊重知识,不崇尚科学的地区人文底蕴。对

于子女读书,多数家庭往往只是处于孩子小帮不了家,迫于政府普及义务教育等等无奈,而**读。真正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真正为子女的前途命运考虑的家庭实在寥寥无几。其次是一些问题不能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温暖,尤其是这些家庭的父母或监护人对教育的认识不足。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相对低下,致使孩子回家找不到安全感,提不起自信心,从而到外面找刺激,在虚拟世界和混乱领域(网吧,赌场等场所)泯灭了学习上进心。再就是地区文化导向存在问题,人们的价值观正在受着前所未有的金钱至上的冲击。近些年来,个别社会群体赚钱太容易,如有些小女孩甚至小媳妇跑到大城市,国外打工,三年五载回家盖洋楼,穿名牌。于是一些学生心里痒痒,初中未毕业就开始寻思如何外出打工挣钱。也有个别家庭因遭受临时变故,出现生计危机,从而导致贫困。许多学生因社会而心理成熟较慢,理想模糊,目标缺失,自我期望值不高,如此等等,社会重教气氛不浓,家长*书意识不到位,学生学习自信心不定等。【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下面根据问卷调查的内容,分别以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分析辍学原因。

<一> 自身原因

1.厌学导致辍学

在问卷调查中,对“小升初成绩”一项中,被问卷的学生中只有30%左右表示满意,初二学生则有70%左右表示满

意。这表明,初一新生刚刚到新学校不久,还没有产生学习疲惫感,初中的学习前景大多有自信心,因此,对以前成绩感到不满。到了初二,被繁重的学习任务感到厌倦和对环境的适应,放松心理使得大部分学生理科和外语成绩开始迅速下滑。现在的初中生普遍对数理化,外语等需要脑力下苦力的课不大感兴趣。久而久之,断下的薄弱点越积越多,就越理越头疼,越来越没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等。

另外,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表现为在人际关系不理想。这也是厌恶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学生中,有的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经常失去东西,被大同学欺负却不敢跟老师沟通。在“你喜欢的老师类型”一项调查中,被问卷的学生都选择了“善解人意”型。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在期待来自老师的理解,信任和关爱。教师应当像农民带禾苗一样呵护每一个学生。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教师批评教育学生的方法简单粗暴,经常在有意无意之间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受“打工热”思潮影响并辍学

近年来中国蒸蒸日上的工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使得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被迅速整合到城市建设的各行各业中。随着这股农民工进城打工热潮流,一些地方的一些部门和单位趁机无视法律规定顺势赚取廉价劳动力,招用童工,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也赚钱心切,大量混入农民工

第四篇:《少数民族村调研材料》

第三期【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2009年6月5日

关于全县少数民族工作的调研报告

5月13日,为促进全县少数民族工作的开展,根据县政协2009年工作安排,县政协台港澳侨和民族宗教委员会组织委员并邀请县民宗局领导,由县政协副主席李志明带领,对嵩溪镇青溪村、嵩溪村两个畲族村进行实地调研,嵩溪镇领导陪同参加调研活动。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县民宗局关于全县少数民族工作情况汇报,以及青溪村、嵩溪村工作情况汇报,召开了两场座谈会,走访了部分农户,考察了乡村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还就全县少数民族村的发展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少数民族工作基本情况

清流县有18个少数民族,现有人口2468人。有4个少数民族行政村,分别是:龙津镇基头畲族村,嵩溪镇嵩溪畲族村、青溪畲族村,余朋乡太山畲族村。此外,还有7个少数民族村民小组,分别为:龙津镇俞坊村里地组、严坊村横捅陂组、大横

溪1组,嵩口镇大元村林寨组,余朋乡芹溪村赴墟坪组,林畲乡石忠村蛟井组、林畲村邱坊组。我县少数民族以畲族、高山族为主。高山族人口有21户44人,占居全省前列,主要分布在龙津、嵩口二个乡镇6个行政村(居委会)。

近年来,我县少数民族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民宗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县民宗局等有关部门认真扎实开展工作,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贯彻和落实,民族团结不断加强。一是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工作,制定了《中共清流县委、清流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县少数民族村(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县政府成立民族工作协调委员会,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是部门配合,形成合力。县民族工作协调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农办、老区办、水电局、农业局等单位在报送项目时,给予优先照顾。县农办在少数民族造福工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交通局在少数民族道路硬化工作中,为少数民族地区争取了大量资金。烟草部门在安排烟田改造项目时给予优先保证。财政部门对扶持少数民族专项经费保证及时到位。林业、民政等单位对高山族项目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我县已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工作的浓厚氛围。三是强化服务,抓好协调。我县四个少数民族行政村,市、县都安排较有实力的单位进行

挂包帮扶,县民宗局着力抓好协调工作,经常组织民族村主干、高山族联谊会理事与市、县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促使少数民族各项政策得到较好的落实。

2、少数民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民族经济,提高少数民族生活水平作为全县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民族村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民族村的经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一是增加对少数民族村(组)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县政府从2007年起把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2007、2008年县财政分别拨款3万元。二是向上争取资金350多万元,积极帮助少数民族村(组)以项目促发展,帮助民族村安装自来水工程和修路。全县“村村通公路、客车”、“村村通有线电视、电话”等工程,优先安排民族村,极大改善了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对民族村的经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科协、林业、畜牧兽医等部门到少数民族村巡回生产技术指导,引导各村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四个村的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基头村主要发展养殖业,青溪村着重发展烤烟生产,嵩溪村主要发展花卉生产、豆腐皮加工,太山村主要发展毛竹生产、养羊产业。少数民族村村财收入大部分在3-5万元,最多的9万元。各村农民人均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人均收入近5000元,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居住环境有了【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明显的改善。四是抓住重点,全力扶持高山族群众发展。县成立了高山族家庭困难户帮扶协调小组和责任小组,积极帮助困难户向上争取资金。两年来共向上争取资金93万元,扶持了17户困难户。目前大部分项目成效显著,大部分高山族同胞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联谊会建立了毛竹生产和花卉生产基地,前景看好。

3、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重视和发展。县委、县政府注重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加大了对民族教育事业的投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嵩溪中心小学新建了少数民族学生宿舍,青溪畲族村重建了完小教学楼,城关中学每年段开设一个民族班,学生148人,2008年中学民族班少数民族学生开始享受助学金,兑现了少数民族考生按考生总分5%的加分照顾政策。全县3个少数民族村在省、市有关部门关心下均新建了卫生所,有执业乡村医生4人,改善了民族村医疗卫生条件,基本解决了看病难问题。修缮了嵩溪畲族村雷氏祠堂。有3个民族村建设了文化室,藏书6000余册,还添臵电脑、电视、放像机等设备,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活动和文化知识。基头畲族村和嵩溪畲族村还创办了农函大养殖班,许多村民踊跃参加学习。

4、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有了充分的保障。我县按照上级法律法规要求,少数民族的各项合法权益都受到法律保护,少数民族公民能够充分平等地参与各项社会活动。近年来,我县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任用和交流力度,全县4个民族村均

配备一名以上少数民族公民任村主干。原嵩溪畲族村书记雷继业2007年在全县村主干招聘事业编制干部公开招考中被优先录用。还先后选送了少数民族干部8人参加省、市培训。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中都有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公民,扩大了少数民族在当地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历史、地理、工作等多方面原因,我县少数民族村经济基础仍比较薄弱,还存在诸多问题,核心是经济社会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

1、经济发展困难较大,发展后劲不足。由于我县少数民族村和少数民族村民小组大多地处偏僻的山区农村,人才匮乏,资源单一,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落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造血功能差,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从调查情况看,少数民族村和少数民族村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低,民族村和少数民族村民小组工作运转困难。村民收入较低,经济主要来源是种养植业、个体运输和外出打工,产业结构单一,民族工业空白。

2、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民族村和少数民族聚居村部分村支道因比较偏远、分散,线路较长,资金缺口大等原因还没有硬化,尤其是如今年太山畲族村新村建设缺口资金30万元。青溪畲族村环村道路缺口资金40多万元。各村饮用水基本上靠村民自行解决,且有的村水源水质较差,自来水改造工程因缺乏资金难以实施;高山族群众个别家庭经济收入仍然较低、住房尚未解决。另

第五篇:《民族教育调研报告》

靖边县民族教育调研报告

靖边县位于榆林市西北,地处塞北边陲。北于内蒙古接壤,西临宁夏,是历史上汉族与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相融合的地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县逐步成为陕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商业重地,外来人口增长迅速,少数民族人口也迅速增加。截止2012年我县约有少数民族1500人,期中回族约754人,蒙古族约468人,壮族约278人。县委县政府也加大了对民族教育的投入,使得民族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

一、民族教育基本情况

我县民族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教育部门和民族事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靖边民族小学的发展上。

二、落实民族教育方针政策

我局始终将民族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按照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和方针的要求,站在民族教育事业民族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高度来思考,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并解决。

三、我县民族教育工作现状及特色

1、特设靖边县民族小学

寨山村位于我县城南2公里处,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这里逐步成为以回、蒙、壮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学生上学难问题,我县于2005年将原寨山二小更名为靖边县民族小学,

开办了首个以民族教育为特色的城区县办小学。从2005年至今已连续输送少数民族毕业生累计268人,其中,在校民族学生121人,为我县的民族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2、独特的校园民族文化建设

(1)、每学期开展民族文化周活动

民族小学每学期开展回族、蒙古族文化周活动。活动周期间,学校专门采购民族文化用品、布置特色文化教室、安排民族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

(2)、特设民族语言选修课

民族小学专门聘请回、蒙族教师各二人,开设有民族语言选修课。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选修本民族的语言课程。

(3)、开设校内民族教育扶贫基金。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家境贫困,上学困难。民族小学设有少数民族教育扶贫基金。迄今为止,先后扶助马帅、姬小霞、马鑫泉等25名贫困生。

四、我局加大民族学生扶困助学力度。

1、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补助资金,从2012年起,我县实施教育零收费,补助住宿生生活费。

2、加大高中教育阶段民族学生助学金。

我局对县内两所高中的民族学生进行统计,结合两校助学金制度,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奖励比汉族学生高80%。

五、我县民族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民族教育资金匮乏

县委县政府虽然大力支持民族教育,但是在教学设施和设备方面有待改进,搞好民族教育任需大力投入。

2、教学场所、设备有限

我县民族小学是唯一一所民族教育特色小学,可是受到学校场地和设施的影响,教育教学受到限制,有待进一步改善。

靖边县教育局 2012年2月21日

第六篇:《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掌握我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根据省领导的有关批示精神,今年,省教育厅会同省民族宗教事务局联合在全省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调研。调研采取书面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在书面对全省66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组成了联合调研组到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较多、清真饮食习惯比较集中的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进行了实地调研。实地调研中,我们听取了学校关于少数民族学生情况和清真食堂建设方面的情况介绍,察看了学校的清真食堂,召集了少数民族学生代表进行座谈,并向学校反馈了调研情况及意见。同时,对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核实和督导整改。

一、我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状况

1、我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我省高校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近几年来呈较快增长趋势,但总体比例较小。全省66所高校都有少数民族学生,其中45所学校有清真饮食习俗的民族学生。全省64万余在校学生中(06级学生未入校时的统计数据),少数民族学生17928人,占在校人数的2.87%,有清真饮食习俗的学生2566人,占全部学生的0.4%,占少数民族学生数的14.3%。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学校是赣江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担负43所部属、地方院校的预科生培训任务,同时该校还担负为西北地区培养语文、英语师资力量的任务,并通过已培训的学员在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招收大量的高职学生。江西财经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江西中医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九江学院也相继开办了民族班,担负了为民族地区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

2、高校配备清真饮食设施情况。全省高校共设立清真食堂26个,清真灶33个,建筑面积11393平方米,平常用餐人数3639人,配备专门厨师118 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比较集中的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12159人,少数民族学生2281人,占在校生的18.75%,共有45种民族成分,有清真饮食习俗的学生997人,清真食堂建筑面积7064平方米。 3、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我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总体稳定,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能做到遵纪守法,学习认真刻苦,学习生活已经能够融入校园大环境中。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出于自身的民族感情和民族习惯,有本民族意识,但能理性地看待本民族的意识,他们认为自己所认同的传统民族意识在个人实际生活中的影响不大,参加民族风俗活动仅仅是出于遵从民族风俗习惯去做,并不过分渲染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基本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但同时,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从民族集居地来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地缘、年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听不太懂老师授课,主要靠自学来完成学业;有的难以和周围人交流,产生孤独和戒备心理;还有的来自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此外,还有些学生在思想认识、价值观、道德素质、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一些非主流观念。【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这些问题都给学校教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 二、我省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工作情况 从调研的情况看,各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重视和关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工作举措,特别是对具有清真饮食习俗的学生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1、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融入到民族大环境中。每逢少数民族重大节日,各校或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庆祝节日,或给少数民族学生发放餐费补贴等,充分尊重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情感,建立了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的桥梁。如南昌工程学院校领导每年2月28日都要与藏族学生一起欢度藏族传统节日“古图”;赣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中医学院在每年伊斯兰教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开斋节,都要给少数民族学生发放餐费补贴。每年回族的古尔帮节、壮族的“三月三”对歌节等,一些学校还要举办庆祝活动。针对10个信奉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问题,清真饮食习俗学生比较集中的学校,目前基本上都开办了清真食堂或窗口。赣江职业技术学院特地从新疆、宁夏等地聘请厨师,现已投入运行的清真食堂可供2000多人同时就餐;江西财经大学有清真饮食习俗的学生20多人,学校专门聘请一名回族厨师做饭,划出一间80多平方的房间作为食堂,对远离校本部不能到清真食堂吃饭的学生给予每月200元的伙食补助。南昌大学医学院前湖校区在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和省教育厅督促下,为满足学生清真饮食要求,专门聘请回族厨师,划出50平方米作为餐厅,减免相关费用2万元。该食堂已于10月8日开业。随着各高校西北学生生源的增多,各校都在陆续增建清真餐厅。 2、积极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减轻经济压力和学业负担。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多数为贫困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他们承受着经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卑和自尊交织的矛盾心理的双重压力。为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各校除了常规“奖、贷、减、免、勤、资、补”等七位一体的助学体系、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外,还在评选各项奖学金和安排勤工助学岗位时,适当向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倾斜,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有的学校专门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在经济上给予支持,江西财经大学对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补助人均达到2000多元。在学业上,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汉语基础差,听不太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3、认真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引导工作。【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文章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出自三、当前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情况看,各高校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和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增多,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部分院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程度不同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较少的高校未设立相关工作部门或专门的民族工作人员;有的高校虽然配备了专职人员,但不具备必须的业务水平,一些工作往往落不到实处;少数民族学生反映,有困难不知向哪里报告,有意见不知找谁沟通,等等。 2、一些来自少数民族集居地的学生对本民族风俗习惯是否被别人尊重比较敏感。2015年,赣江职业技术学院两名学生在XX市公安系统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阿里巴巴”时被公安机关问讯,第二天查清身份后被学校派人领回;另有一次该校两名维吾尔族学生上街买东西时,遭受店员的无理驱赶。这两件事均引发该学院维吾尔族学生在校内聚集,并酝酿上街游行抗议,后经有关部门和学校及时工作,事态得以平息。随着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增长和他们之间联络的增多,一些一般性的矛盾纠纷和案件一旦处理不当,可能诱发少数民族学生的误解,或被人利用带来不良的后果。 3、部分高校在清真饮食问题上不够重视。一是有的学校清真餐厅做得不符合清真要求,使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学生看不惯。调研组在实地查看时,发现个别食堂内卖酒卖烟,有违清真戒律。二是在普通食堂开设清真窗口,餐具不分,使得清真学生不敢就餐。三是将清真食堂外包,使得食物价格偏高,加重学生负担。 四、进一步做好我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工作建议 1、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工作。要结合新的形势和实际,在高校师生员工中开展经常性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增加相互间的了解和尊重,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特别是重点了解和尊重穆斯林群众的饮食习惯和宗教禁忌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健全相应工作机构,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各高校要落实和完善统战工作部门的机构和人员,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高校,应尽快成立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各类报告4、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困难。各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汉语交流有困难的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汉语补课,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和专业术语要细心解说。在配置老师时,民族班的老师要求普通话准、语速慢、无明显地方方言。学校要定期采取补助以及减免学杂费等手段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远欠发达地区、与外界交往少、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增进相互间的了解,消除心理障碍。同时,根据他们的教育背景和实际情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

"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116514/

推荐访问:少数民族文化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