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服务型政府问题与措施的论文

来源:论文 时间:2016-07-25 13:01:3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有关服务型政府问题与措施的论文(一)
论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

论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南京市为例【有关服务型政府问题与措施的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就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好公共服务”进行了大量而且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经验,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分析,并以南京市为例,重点提出针对目前南京市服务型政府建设所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以后在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字: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对策

1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近几年我国地方政府开始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不尽如人意、政府职能转变未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明确政府改革的基本目标。政府改革的目标确定主要回答政府施政过程中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服务型政府,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施更是从法律层面强化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倾向[1]。近年来南京市人民政府也就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好公共服务”进行了大量而且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经验,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由于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导致许南京市政府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局限于形式中。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的研究分析,就目前南京市地方服务型政府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以后在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2]。

有关服务型政府问题与措施的论文(二)
服务型政府论文

浅谈构建服务型政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序论: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要站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论文摘要 :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步伐的逐步加快,政府服务体系已成为全世界关注及研究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服务型政府,但是目前在观念、规章制度、管理体制、效率等方面都存在着有多问题,本文从治理理念、民主参与、制度建设、管理模式、角色转变等方面阐述了应对措施。推进政府转型,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字:服务型政府,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经济全球化进程步伐的逐步加快,政府服务体系已成为全世界关注及研究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服务型政府,这是我国政府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是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步骤,也是顺应国际形势的重要举措。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

从功能上讲,服务型政府就是要使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者变成服务者,政府以控制管理为要务转变为以服务为目标,管理目标由经济领域转变为公共服务领域;从管理模式上讲服务型政府就是用有限管理社会的权利,对经济社会管理负有限责任,通过对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实现政府对市场主体的互动式管理的政府模式;从特征角度上讲服务型政府就是用全新的服务理念支撑,在服务中试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追求发展和进步

的政府,突出以民为本,以提高政府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为中心,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共服务为特征的政府管理体系;从理念和宗旨上讲,服务型政府就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公民和社会服务为宗旨的政府。

(二)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和必要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府是社会主义政府,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注意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没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出现了严重失衡: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日益拉大,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引起经济和社会的不协调发展,影响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同时也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相背离。这些显现出构建服务型政府必要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能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行政审批程序烦琐,效率低下,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屡禁不止,不作为、乱作为,办事缺乏透明度,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人民群众就不会满意,政令就不能畅通,从而也就无法实现民富国强。因此,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就必须率先垂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领导的人民政府,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怎样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呢?说到底,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政府的一切决策;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显然,在“管制型政府”条件下,把管“民”放在首位,无法体现上述三个坚持,唯有建立起“服务型政府”的体制,以服务人民、服务市场为己任,才能真正做到上述三个坚持,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各级政府拥有人民赋予的权力,掌握着大量公共资源,处于经济社会管理者的特殊地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同时,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继续深化,

经济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使我国经济社会呈现一系列新的鲜明特征,其中包括: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多样化,选择性不断增强,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全面快速增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逐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愈益增大;随着对外开放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我国社会经济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有机遇,也有挑战。这些都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会带来这样那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会增多。新形势、新任务更加要求政府必须全面履行职能。要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物质基础;同时,政府必须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些本来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但是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存在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问题,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社会体制和政策不完善,社会管理水平不高。目前,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和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已经是一个相当普遍和十分突出的问题。只有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全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有效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总之,无论是人民政府的根本性质和宗旨,还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进程,都要求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我们要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力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构建服务型政府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上因循守旧

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官大于民”的思想仍然普遍存在,在不少政府工作人员眼里,领导、上级、自己、其他部门都比百姓重要。观念上总是抱着“以前如何如何”,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对改革后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服务意识不强,虽然建立了“政务大厅”,有些“政务大厅”并没有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反而增加了服务成本。公务员可能是社会各类组织里最怕犯错误的人,一犯错误,往往造成社会影响,受到全社会的攻击。因为害怕把事情办糟而受到责备,公务员们不喜欢冒险,不喜欢抢先做什么事情,碰到事情,往往先问“惯例”是怎么办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普遍存在。当然,要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也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要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规章制度不健全,有规章难以落到实处【有关服务型政府问题与措施的论文】

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讲人情”、“讲关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纠正,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不到及时救济。民主制度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和公务员的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不科学,评估方法不合理,各地政府只为上级“服务”;重大的决策论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以及听证制度都还不完善,流于形式;政府的相关责任机制不健全,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有了成绩相互争功;没有科学合理的公共财政体制,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缺乏为公共服务方面作保证的相关法律法规。各项管理和规章制度不能落到实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关服务型政府问题与措施的论文

(三)服务于人民的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总量高峰、城市化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与老龄化人口高峰的叠加时期,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品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而我国的综合国力又决定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有关公共服务的各项制度不够健全,如公共医疗、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等。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投入都不到位,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体制的建立健全步伐缓慢。

【有关服务型政府问题与措施的论文】

(四)行政效率较低

由于政府处于垄断地位,导致公务员缺乏竞争意识。正如戴维. 奥斯本认为的:“政府是最习惯于采取垄断方式进行管理活动的,它常常把竞争看作是一种浪费和重复。”在这种垄断的政府组织里,也如缺乏竞争的企业和其它社会组织,它必然产生低效率,与此同时,在政府机关里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办理一件事情,办事员要请示科长,科长要请示分管局长,稍微重要的还要请示局长,这中间如果有一个环节反对,那这件事情就办不成,影响了工作效率。五是业绩导向不明显,使政府工作人员缺乏进取心。政府即使规定了业绩目标,一般也是自己给自己制定的,所以民众极少听说政府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不少公务员对政府缺乏一种认同感,将自己视作为政府打工,没有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遵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办事方针,行政效率不高是长期以来老百姓对政府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 当前制约行政效率提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思想不解放, 缺乏干事创业的精神气;二是行政审批偏多, 抑制了发展活力; 三是“三乱”有禁无止, 群众反映强烈;四是政令不畅, 部门本位主义严重; 五是衙门习气重, 行政效率低;六是诚信意识淡薄。甚至有“拖”、“扯皮”、“环节多”、“人浮于事”、“执法比较随意”、“政策创新不够”等问题。

(五)计划性不强

工作中疏于计划,即使有计划也流于形式,没有具体的任务分工、工作进度、责任落实和奖罚措施,想到哪里就干到哪里,工作中不设定目标、不规定工作方向、没有灵魂,出现盲目和混乱。只关注日常事务性工作,不了解整体工作发展状况,不清楚相关部门的工作情况,在谋划整体工作的发展上前瞻性不强,特别是在下达工作任务时,仅仅是把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简单分解,不能提出具体推动整体工作的考核指标,有的甚至是把不符合下级工作情况的指标下达给基层,使基层产生怨言。

(六)缺乏团队意识,安于现状

只关心眼前利益,对整个团队所处的“优”、“劣”漠不关心,更不会想到为团队多增一分光彩,工作中我行我素,不是自己份内的事绝不会伸出援助的手,安心于每天的按部就班,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某一单位或某一岗位多年,或多或少地积淀下一些长久养成的习惯,工作中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受这种习惯的引导,长期会拘泥于这种工作方式,工作中难以取得新的突破和创新。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中存在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确立以服务为核心的治理理念

要实现政府治理转型,现代政府理念的确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确立社会本位、公民本位的治理理念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正确的治理理念。更新政府行政理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履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前提。必须要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政府行政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府只有从维护人民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以民为本,按市场规律办事,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才可以做到政令畅通并赢得民心。使政府的各级工作人员从传统政治中的官民观念转变为现代政治中的政府与公民的平等交换和平等制约的观念。要认识到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在获得权力的同时,也就承担了相应的责任,政府明确和落实责任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化,改变原来政府是唯一治理中心的传统做法,强调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社区及私人等部门的合作,形成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从本质上要使政府管理功能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政府生产性和服务性功能的转移,通过社会责任的共同负担,将社会和群众力量形成国家建设的协同网络,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快速健康发展。

(二)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注重决策过程的民主参与

科学和民主的决策直接关系到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一项好的决策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提高决策水平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的要求,报告指出: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

有关服务型政府问题与措施的论文(三)
浅析现阶段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问题和策略

  摘 要:基于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国家提出构建服务型政府,但是由于发展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缺乏制度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阻力重重,仍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应该本着服务于人的原则,消除发展经济的负面因素、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坚持制度创新等,以保障服务型政府构建成功。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阻碍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012-02
  一、服务型政府提出的背景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服务型政府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行的创新,并针对传统管制型政府提出了新内容和新目标。实现政府改革与创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官本位到民本位转变,这是政府管理适应全球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方向[1]。但是,通过将近7年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我们发现服务型政府建设还不尽如人意,为了构建好服务型政府我们需要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措施以利于构建好服务型政府。
  二、阻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因素
  (一)发展经济的负面影响
  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是可持续的政府,以人为本、可持续的政府必然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小康社会基本实现,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源于改革开放。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有些商家和个人丧失信用、违反法律禁令、违背职业道德、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有些人拜金主义严重等;另一方面,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而不关注由此而带来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如果不解决发展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以上问题,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二)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是由政府对一切社会事务“大包大揽”,社会组织承担着国家行政机关的部分功能,成为一级政权的附属物。这种社会管理方式不但导致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而且使得社会成员的意愿得不到表达,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样既不利于个人发展,也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由政府管理一切事物转变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由各个部门协作生产。第三部门能承担大量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服务工作,担任起重要的服务协调职能。社会组织发展完善了,政府与社会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沟通,从而使政府有精力做好应做之事[2]。在理想的服务型政府模式中,政府与社会应呈现“合作治理”的模式,即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互助合作的关系。公私部门的合作、多个行动中心的参与,使得社会管理效率更高、反映更灵敏、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更加丰富,也更贴近各个社会主体和公民个体的需要[3]。目前,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还没有呈现“合作治理”的状态,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直接后果是,公共生活中各种矛盾加深,社会危机频发;另一方面,在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缺乏充分发育的社会肌体:比如社会组织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数量少,经费紧,能力弱,服务功能不健全等负面因素。社会组织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社会组织失灵,从而阻碍了构建服务型政府。
  (三)缺乏制度创新的影响
  我们国家对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认识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我们国家目前还缺乏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制度保障。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有体制上的改进,通过有效的制度,使得政府管理科学透明,协调和高效地运作,以确保政府的服务更及时、更有效、更符合公民的要求。构建服务型政府需要创新我国的相关制度,使得政府的管理真正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度创新就是要突破原本的官本位、官僚制政府,促使政府朝着民主的、透明的,以公众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至今已经进行了六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如:完善干部任免制度、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等。但是成果仍然不太令人满意,其原因就是我们的政府管理制度方面不能够满足服务性政府建设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制度创新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电子政府建设为例,2011年11月14日温家宝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电话会议中说,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制度调整,权力调整这一系列的调整与许多公务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每个人都不愿意放开手中的权力,这就严重阻碍制度改革的力度和步伐。另一方面,服务型政府要求建设成一个透明的、回应力快的电子政府。但是我们国家的电子政府建设进程缓慢,虽然几乎所有的县级以上的政府都建设了政府门户网站,但是政府在网上提供的及时服务很少。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措施
  (一)消除发展经济的负面效应
  所谓的服务型政府不仅仅需要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以满足我国公民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而且服务型政府更是需要消除发展经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这里所指的负面效应主要指:有些商家和个人丧失信用、违反法律禁令、违背职业道德、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有些人拜金主义严重等,这些负面效应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发展经济可能导致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负面效应。今年2月份以来北京、山东、河南等地持续发生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这种恶劣天气给广大的本地公民带来严重危害,其导致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年来发展经济而排放的大量烟雾。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理应消除上面提到的负面因素,政府为了消除发展经济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可以通过立法措施颁布新的具体的“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法”等;鉴于发展经济所导致的一些人为了逐利而带来的负面效应,政府一方面要培养公民合法合理地追求利益的意识,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行政措施对恶意追求利益的市场人员给予行政处罚,如短暂性取消其营业许可证、给予罚款等。   (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服务型政府追求的是政府和社会“合作治理”的模式。只有在这种各个社会主体协调合作的运行环境中,公共管理目标才会最大化,公共服务才会更完善。从整个社会来看,多种经济制度的共存、社会环境的开放、全球化的加速,各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公益性机构快速成长[4]。不断发展的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传统的“全能政府”这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模式,实现政府与社会协调承担社会治理的关系模式,需要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首先应建立有助于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良好环境;其次由于社会组织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要大力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动力,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从社会组织角度看:第一,社会组织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承担起与政府协商治理的角色。第二,社会组织要发挥桥梁作用,社会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向政府反映社会公众需求,并及时把政府的意图反馈给社会公众以增加互信。
  (三)政府制度创新
  1.公民参与制度创新
  公民参与是服务型政府有效运作的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公民的政治参与,主要是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和活动。问题是完整的公民参与途径在中国的政治生活还没有建立完善。就目前的中国社会而言,人民群众拥有较强的参与政治、治理社会的意识。但是中国的现状尚不能在制度上真正地让有参与意识的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所以,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途径,实现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完善公民参与政策法规,建立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公民参与制度,探索公民有效参与的制度,从制度上为公民参与渠道的拓宽提供保障。
  2.电子政务制度创新
  电子政务系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一个重要手段。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使得政府成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全天候”政府[5]。因此,应做到电子政务系统与服务型政府的同步建设,使电子政务系统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我国电子政务系统不断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存在着信息共享低,政府建设模式化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进行制度改革,合理的电子政务制度才能支持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首先,完善电子政务建设的政策法规,以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稳定;其次,及时做好电子政务运行状况的绩效评估,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制度评估体系,以便为构建好电子政务提供及时的信息。
  参考文献:
  [1]王志文.毛泽东公仆思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08.
  [2]吴玉宗.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突破的三大瓶颈[J].宁波大学学报,2010,32(3).
  [3]陈晓济.从“冲突典范”到“合作典范”――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公共合作行政模式构建[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6(7).
  [4]郑晓均.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发展方向[J].湖南社会科学,2011,37(2).
  [5]张林.我国政府政务信息安全防范体系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293426/

推荐访问:服务型政府建设论文 关于服务型政府的论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