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乡村信息平台建设包括那些

来源:策划书 时间:2016-07-25 13:36:4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策划书】

旅游乡村信息平台建设包括那些(一)
XX村乡村旅游特色村建设实施方案

XX村乡村旅游特色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大力实施村庄规划完善、人居环境提升、富民产业增收、文明乡风培育四大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与具有“XX”特色的美丽乡村。

二、目标要求

通过XXXX旅游特色村的建设实施,力争把XX建设成为休闲度假、乡村体验的特色村,打造“XX第一村”。

三、建设内容

(一)游客服务中心

将毗邻XX景区停车场的县道边原供销社进行改造,配套建设3A级旅游公厕一个。在中心内设有票务销售、旅游咨询、特色农产品展示销售等服务,同时设立“XX”农家乐合作社的接洽区,为合作社社员提供统一调度和餐饮、住宿安排。其外观应与XX村的传统民居样式相适应,可以改造成庭院式接待中心,布局以花草树木、篱笆围墙等,并在庭院中树立一木制版面作为XX村导览图。投资30万元。

(二)改造提升农家乐【旅游乡村信息平台建设包括那些】

发动群众对现有23家民宿进行升级改造,民宿样式可以参照前店后院的格式,民宿内应能够提供住宿、餐饮、休

憩、娱乐等多种功能,且内部设施现代化,外观古朴,用灯笼、石磨、盆、盖帘、纱布、木梯、木夹等对其外观进行复古包装,与侠客文化相适应,体验侠客文化的豪迈与胸怀。可提供148间/天住宿。投资50万元。

(三)漫游XX项目

1、环村步道:规划沿XX至中心桥头,沿河边5公里观光步道。充实道路沿线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景色优美的田园风光、民风淳朴的村民形象,开发自行车道,在适当的间距布置休息长廊、蔬菜销售亭、歇雨亭、水车休闲站等配景建筑,并在架子两边配以四季常开的花卉,形成花飞蝶舞的效果。投资30万元。

2、xx旧址:在xx旧址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场景的实景还原,通过对香湖游击队故事的演绎,进一步弘扬创新红色演艺文化,推激发游客的万丈豪情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投资15万元。

3、菌菇乐园:菌菇乐园规划布局于XX公路旁现有蘑菇种植基地及其周边地块。该园建设目标定位为集菌类植物培育、种植、采摘、销售、加工、美食、科普、观光等于一体的菌菇主题乐园,投资15万元。

4、瓜果慢漂:将XX村约2公里宽约6米的溪流,通过上游蓄水保持全年流水流动,利用架设木柱的方式将其打造成水上瓜果长廊,在水岸两边种植上善于攀爬的瓜果品种以及其他欣赏类的爬藤观赏类植物,开展水上瓜果采摘等活动,让游客体验“鱼在水中游,人在瓜中行“的意境。投资

60万元。

【旅游乡村信息平台建设包括那些】

5、我家菜园:我家菜园规划布局于XX蔬菜大棚,进行绿色蔬菜种植。通过认种体验农作生活,给孩子一个农耕体验的学习计划,给老人一个回归田园的温馨回忆,给自己一个休闲娱乐的田园世界,给全家一年的绿色蔬菜供给,让游客过把“菜农瘾”。规划建设绿色果蔬采摘区、我家菜篮子计划等项目,重点突出自然生态、绿色健康和乡野田园乐趣。

6、七彩灯光秀:在XX村的主街道、游客接待中心、瓜果长漂,环村路等标志性景观建筑安装夜景灯具,利用灯具的不同颜色,形成多彩夜景。鼓励村民在门口悬挂灯笼两个,配合其他建筑景观的灯光,形成互相帮衬的效果,通过灯光效果为夜宿XX的游客提供夜游XX的意境。投资50万元。

7、XX宫:在街北500米处,已经800多年,有一个明代宣德铜香炉传承至今,祭祀唐代古田临水陈靖姑等三夫人,相传陈、林、李三夫人救产、护胎、祈子、保民,神灵显赫,威播四方。XX四村新近已联合筹资百万新建宫庙,规模宏大,金碧辉煌,保护等投资约5万元。

8、田间拾趣:引导农户在田边规划养殖田螺、泥鳅、稻田养鱼等,开展田间抓泥鳅,徒手捉鱼、摸田螺等活动,参与游客互动体验。同时可举办抓泥鳅、田螺的比赛,进行家庭亲子游,配套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一个走进自然,走进田园,体验野趣、农趣和童趣的好去处。投资10万元。

9、墟场游园:将XX街改造后,通过引导,形成特色的墟场集市,将每5天一墟改为每天一墟,集市可销售xx蔬

菜瓜果等各种特色农产品和后期发展的旅游商品、纪念品等,集市要合理规划,科学管理,使其后期发展成为特色休闲街区。

10、幸福果林:利用200多亩杨梅、猕猴桃及黄桃为基础,在不同时间开展水果采摘活动,开展果树认养、树下养殖活动。可在果林边搭盖休憩观赏亭,和开展果酒制作坊。在林间配套相应的住宿小屋、餐饮等设施。让游客感受到“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果,冬可踏雪”的浓郁乡土气息。投资30万元。

(四)xx街的改造

xx街起由后XX至董门xx,全长1000米。街道以“xx”为主题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岔路口设置木质指示牌,街道两侧种植百日草等花期较长的花卉进行绿化。在进村前200米处,以XX的碉堡式建筑为参照,利用泥土、碎石垒成左右各一座碉楼的主题大门(左边写“XX欢迎您”、右边写“xx第一村”),并利用传统的夯土技术进行加固,外观以土黄色为宜。沿街统一挑檐、店招,符合古朴、原生态的风格,体现项目地独特的乡土文化内涵。推行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垃圾“分类分拣、定点投放”,每隔40米放置垃圾箱一个,完善村垃圾收集设施和保洁队伍建设,在人员集中地设置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总投资200万。

四、步骤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1-3月)

结合XX村实际,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专题会议,研究【旅游乡村信息平台建设包括那些】

制定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实施规划和方案,入户宣传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活动和创建标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5年3-10月)

严格按照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落实好各项创建任务,使乡村旅游特色村的各个项目能够基本建成并开始营业。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5年10-12月)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包括排水沟、垃圾池、村屯绿化、景区配套设施、旅游公共服务标识和旅游产品开发等项目建设。 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根据上级领导专家指导意见,完善提升建设内容效果,做到高质量、高标准。

【旅游乡村信息平台建设包括那些】

五、组织实施

(一)规划设计:聘请xx公司的xx团队对项目内容进行详规设计和指导、培训,总投资25万元。

(二)项目业主:项目由XX村委会作为主体组织实施,XX乡村旅游公司由乡村两级投资成立,做好相关筹资和配合工作,同时,发动群众积极筹资参与民宿、餐饮、农业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三)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约520万元,XX村委会、XX乡村旅游公司各负责筹措资金50万元,XX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指挥部拨补资金60万元,发动群众筹资参与项目建设110万元,向上争取美丽乡村省级精品示范村补助120万

旅游乡村信息平台建设包括那些(二)
乡村旅游系统建设方案20141107

乡 村 旅 游 管 理 系 统

成都中科大旗软件

--2014年10月

(一) 建设背景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伴随着环境的恶化和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也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下自然经济和社会关系,发展经济成为整个中国的主旋律。沿海地区和大的都市的工业发展带动了服务行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也应运而生,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虽然近些年也逐渐有体验型的产品的不断开发进入,但产品的形式和产品的组合都过于简单,游客的乡村旅游活动大都是吃农家饭、住农家房,还有简单的棋牌娱乐。国内的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的产品形式,满足了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引导。【旅游乡村信息平台建设包括那些】

在乡村旅游的政策方面,政府作出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拉动地方经济。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步晚,基础薄弱,设施不全,政府的财力投入很大部分用于了乡村旅游的建设。一套成熟智能的系统也将随之而产生。

结合公司在旅游方面的优势该系统能够更快的适应市场需求并且广泛推广。

(二) 系统概述

“客栈管理系统”允许客栈工作人员对客栈的客房、员工以及入住客栈的

顾客进行客房入住、旅店服务等一些管理。“客栈管理系统”实施后,能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方便各项管理。账务处理的时间明显减少, 数学计算上的错误也会消失。对客房状态(如是否入住,入住顾客信息等)的查询与统计也显得非常方便,减少了顾客等待与员工分类统计的时间,同时对入驻的农家乐进行监管方便旅游局或者国家监管部门分析查看各区域乡村旅游农家乐数据,从根本上解决小旅店、小经营模式农家乐难以管理的难题。

客栈管理系统是商家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经营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客房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 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容易出现差错等,且对于查询空房间及已定房间等极为不方便。在当今时代,这些完全可以改用计算机来代替人的手工操作。

“客栈管理系统”代表了客栈管理的信息化,不仅是体现客栈现代化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对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各项成本及改善服务质量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使用客栈管理系统,将会有以下好处:

1.电脑收银,打印帐单:快速准确,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并可杜绝

收银过程中的舞弊现象。

2.高效的客房管理:能有效的提高入住率,增加营业收入。

3.提高决策依据: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经营隋况,以制定相应的经营方针。

4.减轻员工的工作负担:从而使员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为宾客服务的质量上。

5.简单、方便地保存和查询历史资料,树立良好的客栈形象。

【旅游乡村信息平台建设包括那些】

(三) 主要建设内容

微店app建设

该系统端建设使用对象:商家管理者、企业管理者、旅游局管理者。不同的角色管理不同的功能模块。

主要功能包括:

1.住宿管理

客房信息:该功能模块提供房间类型的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房间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客栈管理人员只需上传些关于本店客房的图片,添加客房价格,添加客房类型,再添加一些说明等等,一条客房信息就可添加成功。管理员可自由录入本客栈中的客房图

片,客房类别,客房价格等信息,当黄金假期来临时随时可修改房间价格。

房态显示:客栈管理人员点击住宿管理时,默认查看近两周的房间状态,也可自己输入一个时间段查看该时间段的房间状态。

预定房间:当客户电话预定某某房间,(当顾客在网上预定了某某房间时会给微店app一个消息提醒)管理人员收到消息时,客栈的管理人员需把房间状态改变成预定状态,登记顾客的姓名、电话号码、入住类型、入住天数等基本信息。

办理入住:顾客直接到客栈办理入住时客栈管理人员需详细登记顾客的基本信息,如顾客是在网上预定的就直接提供一个订单号即可,并把房间状态改成入住状态。

续费管理:系统能够根据商家定制的房费,入住天数自动计算费用,并且能够及时提醒既将到期房间,方便商家及时掌握房态并与客户确认是否续房,保证商家的利益。

退房:客户在办理退房时客栈管理人员只需把房间状态改成脏房状态,并立即安排清洁人员进行打扫。系统提供客户的所有消费账单,自动计算消费金额并提供消费详细。系统根据客户所交押金计算应退或者应补,减少工作人员再计算步骤提高退房效率。

旅游乡村信息平台建设包括那些(三)
中国乡村旅游规划有哪些标准

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域,制定本标准的意义在于站在落实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的高度,通过乡村旅游县、乡、村三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切实发挥乡村旅游在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上的独特作用,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和谐乡村的发展。

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旅游休闲空间与方式,并且为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鉴于“乡村旅游”目前尚未形成被一致认可的明确概念,在制定本标准时,应对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加以界定,乡村旅游,是主要发生在乡村地区的,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独特的乡村田园风光、乡村居所、民俗风情、乡土文化以及农业生产方式与乡村生活形态等为旅游吸引物,以乡村特色为卖点,集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于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在进行乡村旅游县、乡、村的评定过程中,应紧紧围绕乡村旅游相关的内容进行。

通过制定乡村旅游的三级标准,并对相关的县、乡、村进行考核与评定,以实现衡量中国各个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横向差距与不同历史时期乡村旅游纵向发展程度的高低,整体把握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就与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引导各地根据自身的资源、市场、社会经济综合水平等相关条件,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规范当前及今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服务接待水平、旅游产品质量,使中国的乡村旅游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有序、持续、快速地发展;通过对乡村旅游优秀县、乡、村的的表彰和宣扬、特别是将其成功经验和经营管理模式加以推广,让更多有意或者适合的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多走捷径,并对乡村旅游市场的培育和建设起到示范作用;扶持具有特色、优质乡村旅游资源,同时具备市场潜力的地区,使其获得更多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动实现质效型的脱贫致富,以及经济、社会的繁荣。

旅游乡村信息平台建设包括那些(四)
网络时代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摘 要] 网络时代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旅游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新高度,但我国的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存在资源结构缺失、网络信息化技术基础薄弱,网络乡村旅游信息质量存在安全问题。加强网络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应提高全民对网络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多方面培养网络乡村旅游信息化人才,加快完善乡村旅游信息化基础建设,促使乡村旅游业更加蓬勃发展。

  [关键词] 网络时代;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F590.75 [文献标识码] B
  旅游业是一门综合性的行业,信息涉及广泛,传播力较强,发展旅游业需要交通、餐饮、娱乐、商业等方面的全面配合。现代旅游信息化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整合和传播信息资源,促使旅游业更加蓬勃的发展。
  一、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一)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乡村旅行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多问题,普遍问题来源是对乡村旅游业的资源结构的短缺,造成整体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乡村旅游业无法高效利用环境优势,对资源进行优质使用。旅游行业之间的竞争,行业定位模糊,导游机制与宣传力度欠缺,管理条例较为刻板等,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乡村旅游组织机构现在盲目新增旅游项目,资源管理不足,缺少经营理念,服务不够完善,政策空间相对封闭,破坏生态环境和职业道德,将“滥”与“散”的问题暴露在现在乡村旅游产业中[1]。
  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最基本在于当地村民的文化知识层次,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行业的了解,是否对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满意,村民支持度。
  (二)网络信息化发展技术基础薄弱
  人们通过网络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字介绍、图片信息、语音广告等,同时网上订票、订酒店、找司机、订餐饮、租车等,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信息建设,方便快捷的同时出现较多弊端。
  企业培养人才的方式种类繁多,其中全自动网络信息化人才的管理缺失,创新型网络信息管理人才稀少,在旅游业信息管理上更是甚少,缺少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和对旅游行业本质的了解。网络不是一种单纯进行旅游销售的工具,而是对旅游信息了解参考的途径。对网络信息化和旅游业信息本身了解浅薄,就无法在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上解决存在的根本问题。
  (三)网络乡村旅游信息质量存在安全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知识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消费者在网上进行自选消费,其达到方便快捷,但是网络的复杂性和开发性,并不像消费者想象的单纯,网上银行,网上支付,涉及到钱财的网上交易,纵使病毒,计算机黑客和网络盗贼的出现,通过各大企业的内部消息,或者冒充消费软件商家名义进行骗取[2]。消费者的网络信息,被这些所谓“计算机强盗”进行信息篡改,冒充商家,威胁消费者,消费者在进入网站的同时,必须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当信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将受到危害,因此部分消费者不愿意轻信或访问网络。
  从电视、广播、网络、广告等多方位传播媒介来看,多种多样关于旅游宣传方式越来越多,网络中出现的关于旅游的题材在内容上越来越丰富。其中对旅游线路的介绍,旅游景点的照片和针对旅游出行的计划,还不够完善,自然风光和乡土人情的体现比较肤浅,没有将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紧密和当地的旅游情景,环境优势,乡土特色结合。出现自然生态环境与当地村庄环境落差大,差异大。没有突出本质特色,尤其是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日常行为、饮食的特色,无法突出特色,这就是在网络传播上的差异,给消费者带来的真实和不安全感。
  二、如何加强网络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
  (一)提高全民对网络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要想从根本上加强对网络乡村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就要打破陈旧观念和保守思想,加强学习网络信息,了解网络信息建设,及时更新网络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增大对乡村旅游信息的宣传,开展创新展示乡村旅游业风采宣传平台,使人们感受到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并且在选择上起到方便快捷的作用。
  转变广大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乡村旅游业对其起到的经济效益,明白自身将融入乡村旅游业的必要,提高当地人民的自身文化水平,个人修养以及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政府企业要将所收入的部分经济效益交给当地人民,并且更好的提供给他们农民转化商人的机会[3]。加强村民获取经济效益提高的正确心态,将消费者满意度放在首位,通过农家餐饮健康标准,当地交通安全便利为主,游园门票价位合理等方向,进行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达到使政府审核通过,社会大众认同,前来消费人群满意的最终目的。
  (二)多方面培养网络乡村旅游信息化人才
  大量培养有创新思维管理网络乡村旅游信息人才,当地农民为主要培养对象,补充文化知识,加强语言交流,学习标准普通话,有目标进行对村民最基本文化和网络知识系统教育,派选专家到当地授课指导,在当地学校和政府下属单位进行学习,开设旅游业学习辅导班,或直接通过网络计算机进行远程教育信息化方式,在乡村进行授课。政府可通过技术考核,将当地或外地相关专业大学生聘请到乡村旅游文化信息行业进行实践性工作,直接起到榜样教学,并给予青年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和相关福利,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达到爱惜人才,稳定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4]。
  通过人才的纳入,加快培训当地村民对旅游信息化的普及,达到独立完成网络信息内容的编排和信息的及时更新,使消费者更全面了解乡村文化、景观、自然生态环境、人文风土、娱乐设施等,从而吸引带动消费,促使消费者旅游欲望。
  联合中、小型企业、专家、学者、当地村民举办联合研讨会,会议研究策划乡村旅游信息化管理的宣传,乡村旅游的广告创意,特色农产品的包装品牌推广,创意农民艺术品开发,对乡土文化环境的保护进行研究。通过科技高端引领,展示生态科技,集生态文明,生态优势,文化特色于一体,倡导和实践未来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创新理念,打造乡村旅游业新形象,新概念,新亮点。   (三)加快完善乡村旅游信息化基础建设
  通过政府部门对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制定标准,进行规范建设。政府部门的支持是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将发展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计划交给政府进行进一步审核,通过思想政治、经济效益、文化提高、宣扬乡村自然特色,村民积极向上心态等方面进行评定,使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得到上级政府的认可。
  成立乡村旅游建设师资队伍,实行研究学习,后进行实践的方式,统一将当地村民的整体素质提高,掌握最基础的旅游业信息,达到从旅游环境到思想心态统一结合。在师资力量上,聘请专业旅游业方向导师,进行因材施教,使乡村旅游行业更专业化。同时,加大对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充分利用社会集资,通过各大中、小型企业赞助网络、广播、广告等宣传工作,从而加强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网络运行,建立起相互连接的网络体系,实现安全网上付费、方便快捷购买交通票据、健康农家餐饮、服务一流导游团队等,真正达到满足顾客需求,消费者满意。
  让乡村旅游成为消费者在工作忙碌之余,短暂而放松的消费方式。从最基本的观光景点,休闲娱乐到农家餐饮农家乐,最基础的旅游方式开始,打破常规旅游方式,自己动手制定餐饮,垂钓、温泉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使乡村网络旅游信息化建设得到当地百姓和消费者的极大信任,使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推向更高的台阶。
  三、结语
  纵观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可以观察到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发展空间无限,发展种类繁多,个性化旅游路线和创意旅行产品不断涌出,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不仅保护原始的人文环境真实性,重点保持景观景物的保护,这一点是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当地村民的文化水平,交流方式也都随着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网络成为村民宣传乡村旅游文化的主要工具,更加新颖跟着流行潮流的时尚方式,在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中出现,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开拓,将资源优势得到保存,保护自然生态为乡村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收益,加强乡村旅游信息化的发展策略,保持当地的资源特色,做到乡村与网络信息相结合,真正达到网络乡村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黄洁,吴军.中国乡村旅游网站定量评价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7(1):57-60
  [2]黄忠伟.广西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4,2(12):143-144
  [3]许金如.论旅游城市转变旅游增长方式的智慧化路径[J].开发研究,2014,6(6):120-123
  [4]姚美龙.信息化环境下乡村旅游业发展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4(9):107-109
  [责任编辑:王凤娟]

旅游乡村信息平台建设包括那些(五)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摘要:目前,各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文化产业门类之一的旅游业出现了与现代农业融合的态势,乡村旅游业正是这种融合的产物。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对农村产业结构的一次战略性调整,它给农村、农业、农民带来的是深层次的影响。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业;文化产业
  一、农村产业结构状况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农村产业结构是农村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构。农村产业由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农村工业、第三产业农村服务业组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者之间及其各自内部不协调的地方进行调整,以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总的来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在:(1)农村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大,而农业中种植业比重偏大,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比重偏小。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过大,经济作物比重小。(2)农业生产中,地区比较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特色经济不突出,农业区域性结构雷同;农产品品种、质量不完全适应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农产品大路货多,专用品种少,名优产品、特色产品比例低,农产品销售不畅。(3)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相对不发达,即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比较低。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商业、运输业、餐饮业等服务业,开拓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目前,各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农村文化产业成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农村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
  2004年国家统计局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其实,文化产业是一个涵盖文学艺术、广播影视业、文化教育业、新闻出版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体育竞技业等在内的广大的产业系统,是公认的21世纪最有生机与活力的朝阳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价值实现的过程。河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且区域分布广泛。历史文化资源有:人文三祖文化、燕赵文化、西柏坡文化等。在河北这块古老的大地上,还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魏县剪纸、易水古砚及衡水内画鼻烟壶等中外闻名。民俗文化有:安新高跷、昌黎地秧歌、皮影、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据统计,河北省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9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4个,新兴艺术品种76余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7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476处。这些文化资源涉及区域广泛,内涵深厚,大部分沉淀于河北农村,它既是河北延续至今的血脉,也是河北农村发展乡村旅游的肥沃土壤。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和农村发达的文化产业。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一些大城市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初具规模,但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缓慢。目前,从总体上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即文化产业与农业出现了融合的态势。文化产业的门类之一旅游业与现代农业间的融合正在成为时尚。乡村旅游就是这种融合的产物。
  乡村旅游也被称作休闲旅游农业,它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业生产和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游客提供观光、度假、体验、娱乐等多项需求的农业经营形态。
  我国的乡村游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首先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为发展乡村游提供了市场空间。2005年底,我国城市人口达到了5.6亿,也就是说13亿人有43%生活在城市。面对城市的喧嚣,紧张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人们向往农村幽静的生活,清新的空气,希望回归大自然,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乡村情趣。乡村游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城里人回归自然的心愿。快速发展的经济为发展乡村游提供了经济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老百姓的收入不断提高,这为乡村旅游提供了经济基础。休闲时间的增加为发展乡村游提供了时间保证。据统计,我国公众普遍享有国家的法定假日全年114天(含周六、日),加上国家正在倡导推行带薪休假制度,我们将有更多的时间休闲。休闲时间的增加,为乡村游的发展提供了时间保证。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发展乡村游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几乎村村通公路。目前,城市私人轿车的保有量迅速增加,很多人习惯自驾车出游。便捷的交通为城里人到附近农村观光休闲提供了条件。正因为如此,我国的乡村游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目前,河北省已有252个乡镇、1400多个村开发了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360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65亿元,分别占全省旅游收入和收入总量的36%和11.7%,带动就业26万人次。
  乡村旅游是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机结合的产物。它融农业生产、观光、参与、体验、品尝、购物、娱乐、度假为一体,连接了城市和农村,激活了农村和农业。
  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不长,也的确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必须看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对农村产业结构的一次战略性调整,它给农村、农业、农民带来的是深层次的影响。
  三、乡村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业突破了原来纯农业的、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是一个具有极强的关联性的综合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业要满足消费者观赏、购物、参与、娱乐、住宿、餐饮、交通等方方面面的需要,要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乡村旅游往往被赋予文化内涵。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农民会提供具有独特民俗民风的文化旅游产品;会把当地的初级农产品转变为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乡村旅游的开发必然要求农村道路和交通工具等农村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因此,乡村旅游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商业贸易、通讯、餐饮、娱乐、产品加工、工艺品制造、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即乡村旅游不仅带动了农村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村工业、运输业的发展,也因此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更加协调发展。乡村旅游业为当地农民与外界游客提供了交流平台,农民可直接了解游客的消费偏好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避免了农作物种植的盲目性,增加了农产品的特色化。长沙市千龙湖生态休闲度假村是湖南省著名的休闲农业企业,它与周边农民实行订单种植,发展无公害蔬菜、西瓜、果木基地2000多亩。在它的带动下,周边开了8家农家饭庄,新增客货运输车辆80多台,还出现了菜油加工等企业,2007年实现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多元。由此可见,乡村旅游业带动了原来比较薄弱的农村服务业、加工业的发展。   2.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发展乡村旅游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可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国有近5亿农村劳动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走出农村到城市打工,但到目前为止,农村还有1.5亿就业很不充分的劳动力。让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这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了餐饮、住宿、商业、娱乐、加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提高了非农收入。据统计,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可为1000个农民家庭增收。乡村旅游使单一传统的农业模式向集生产、加工、旅游、观赏、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延长了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比如,田园农业休闲模式,它增加了一般农产品不能实现的观赏、娱乐附加值,因而获得了以前没有的高额的经营收入。一般来说,乡村游项目可以利用已有的果园、林地、牧场等改建成各种农业观光项目,建设成本较低,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具有资源开发难度小,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3.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长沙大明山庄通过引导周边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建立了一批标准化的种养基地,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也带动了周边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乡村旅游建立在花卉和蔬菜等特色农业基础上,带来了区域农产品的特色化。在经营过程中,采用了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的方式,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饮水、道路、卫生条件等比较差,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难点之一。乡村旅游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原生的乡村生活和环境,包括原汁原味的自然景观、乡村风貌、农业生产、文化风俗、乡村土特产等,还需要宾馆、旅行社、交通、通讯、电力、商业等配套设施为其服务。初期的乡村旅游可突出原生态,少投入,逐渐积累资金。乡村旅游的高回报率可在不长的时间内缓解农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然后在客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进行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提高农民收入,还能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有些地方政府为借乡村旅游,加大新农村建设,还制定财政支持政策。如“长沙市黄兴镇近年累计投放资金100多万元,整修入户道路,修建高标准厕所、垃圾站、停车场,极大推动了当地农家乐示范区的发展”。长沙市大明生态休闲山庄积极参与当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出资建立了村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工程和自来水管道工程,显著改善了村基础设施条件。因此,乡村旅游对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
  5.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现代农民。一些省市成立了休闲农业协会。行业协会一般开展信息交流、管理咨询、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乡村旅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人员,素质比较低,缺乏管理经验、服务意识。通过协会、政府相关部门的培训,可提高他们的素质,培养懂市场、有技术、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通过乡村旅游,村民和城市居民接触、交流,有利于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了解市场需求。所以,乡村游提高的不仅是农民的收入,还有农民的素质。
  总之,文化产业门类之一的旅游业正在与现代农业走向融合。乡村旅游业正是这种融合的产物。乡村旅游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和潜力,最有深远影响的产业。它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完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同时提高了农民素质。乡村旅游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汪虹、王丽玲,《循环农业理念下的农业结构调整方向》[J],《农业经济》,2012.4
  2.郭玉兰,《农村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生产力》[J],《生产力研究》,2007.9
  3.柳敏河,《河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及模式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10
  4.王帅帅、刘晓东,《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4
  5.吴冬霞,《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乡镇经济》,2007.3
  6.农业部乡镇企业局,湖南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基金项目:
  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速实现文化资源向产业优势转变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HB13JJ051)相关成果。基金项目来自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公室。
  作者简介:
  汪虹:女,1964年3月出生,籍贯:河北省乐亭县,学位: 历史学硕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三农问题。
  陈艳丽:女,1963年9月出生,籍贯:河北省乐亭县,学位 硕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文学
  【责编 田彩霞】

旅游乡村信息平台建设包括那些(六)
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的影响研究

  摘 要:乡村旅游是我国乡村发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背景下,乡村社区的建设显得尤为活跃。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对乡村社区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以周至县楼观文化旅游名镇为例,从经济、文化、环境、生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社区;乡村旅游
  0引言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在生态旅游理念的推动和国际乡村旅游的示范和引导下,我国一些地区的旅游市场开始向乡村拓展,并且发展迅速。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往往会影响到乡村社区的生产与生活
  1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是集"食宿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生态游游。乡村旅游同时也作为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和平衡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渠道。
  1.1 乡村旅游的影响
  乡村旅游不仅是乡村地区复兴的有效手段,还能产生一系列的正面社会效应,如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抵消乡村地区的人口外迁、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帮助遗产保护、增加基础设施供给等。但与此同时也给乡村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如交通拥堵、物价上涨、垃圾污染、生活方式改变等。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乡村地区的旅游一直被看作乡村经济发展的"万能药"受到推崇,但乡村旅游并不能解决乡村社区面临的所有问题。
  1.2 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乡村旅游产品类型特色不鲜明,形式单一,内容简单。辅助的旅游产品包括蔬果采摘、野菜品尝、乡间垂钓等,各地差异小,个性不突出,不能体现地域特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导致游客在乡村逗留时间短,消费低,重游率低等问题。其次,乡村的接待能力有限,方式单一,设施简陋。此外,乡村旅游的季节性强,对气候依赖大,旺季游客量大,降低了旅游接待的服务质量和自然景点的质量,对环境的破坏也较严重。而淡季的游客了了,旅游设施闲置。
  2 乡村社区
  乡村社区是与城市社区相对的概念,指居住于乡村地域的农户、企业、地方政府等相关主体在农村生产生活中所形成共同体。乡村社区同样具有经济、政治、文化、乡村社会管理和整治等功能。与城市社区相比,乡村社区具有人口密度低,规模小,社会结构单一等特征,是相对封闭和保守的社区。乡村社区大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越是落后的乡村,这种特征就越明显。
  3 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我国乡村的发展是以促进乡村社区发展为目标,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重要的产业和社区经济内容,使农民从旅游业中直接获利。然而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城市物质文化对于乡村社区的影响不容忽视。
  3.1 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经济的影响
  乡村旅游能够增加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通过乡村旅游的高水平开发建设,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和乡村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保护观念。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拉大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导致商品涨价,进而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消费。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旅游业与农业的比例难以把握,在比例失衡的情况下,将会导致乡村居民重视旅游业的投入而忽视了农业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与农业竞争资源和空间,对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3.2 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文化的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发扬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使其获得新的价值体现,唤起当地居民对文化的关注。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深入发掘其文化底蕴,保持乡村文化的本质属性。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源,发掘乡村传统文化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手段,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外界文化逐渐渗透,削弱了乡村文化的特性,进而影响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3.3 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环境的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利用与被利用、发展与限制的关系。首先,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乡村经济实力的增强,刺激对旅游环境的投资和改善。但由于利益的驱使,管理和开发不善,环境恶化、资源破坏、文化传统变质或消亡,损害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由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旅游规模和方式受到限制,同样也难以给当地居民带来收入的增长。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乡村旅游开发中过分追求短期效益,造成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损耗,从而损害了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3.4 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生活的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乡村社区生活的改善,最显著的就是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吸引其他企业参与投资,对当地的基础设施、经济环境等都有所提高。农民劳动文化素质和技术熟练程度,以及劳动力供应能力也都有所提高,为乡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契机。
  4 实例分析
  4.1楼观旅游存在的问题
  楼观镇的现状建设用地比较分散,缺乏公共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也不完整,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科研、旅游价值,但开发水平较低,季节性强,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品牌建设成效不大,旅游接待设施呈两极化差异。秦岭25度坡已成为猕猴桃产业基地,难以进行征地拆迁。现状农业与旅游业缺乏结合,协调性不强。旅游业大多局限在平原地区的道文化展示区内,山区的旅游资源由于受到多个管理部门的共同管制,开发难度大,许多旅游资源得不到利用。
  4.2 乡村旅游对楼观镇经济的影响
  楼观镇以猕猴桃产业为支柱产业,并且已经成为全国优势产业。村民在支柱产业的带领下,有良好的收入,对旅游开发的积极性不大。但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可以将部分产量低下,土地资源不良的地区用于旅游业的开发配建,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更能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将特色农业和民俗乡村旅游综合开发,实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以旅游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提高楼观镇经济的多元发展。   4.3 乡村旅游对楼观镇文化的影响
  楼观镇以道文化为主题,乡村旅游的发展对道文化的传播提供动力支持,并促进与乡村文化的相互渗透。增强了楼观人民的文化自豪感,恢复乡村传统文化的活力。但不可避免的是乡村旅游也会对楼观文化带来一些弊端。乡村旅游的发展会冲击道文化的宗教氛围,一些粗制滥造肆意复制旅游景点无法传承道文化的内涵,反而成为旅游产品的销售场所,严重影响旅游环境。
  4.4 乡村旅游对楼观镇社区的影响
  楼观新镇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下建设完成,试图为村民打造更加优美舒适的乡村居住社区。但规划并未结合实际情况,距离村民的土地较远,不便于下地劳作,生活模式也与原先相差甚远,老人和儿童搬迁到新镇居住,但轻壮年仍然留在原地,导致新镇入住率极低,缺乏生活气息。
  楼观镇原有公共基础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经济环境等都有所提高。另一方面还能加强各级政府对楼观的关注度,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村民向新镇引导,将原有宅基地建设成为农家乐、乡村别墅等旅游配套设施。一方面能保证当地村民的根本利益,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能规范旅游业的开发和建设,减少冲突。
  5 结语
  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的影响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总体来看,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的积极影响大过于消极影响。在经济和乡村生活方面,正面影响占主导,对乡村社区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功能显著,提高政府的关注度,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而且能产生资金的吸引力。环境方面,则是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规划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远期会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影响更为复杂,旅游对"乡村性"破坏和乡村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乡村性"的缺失会更为明显的限制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应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承,综合衡量乡村旅游发展也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与限制,保证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治国,苏勤,陆恒芹等.国外乡村旅游研究透视[J].经济地理,2007,27(6):1046-1050.
  [2]王瑞花,张兵,尹弘.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2):73-76.
  [3]王隽妮.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0.
  [4]曾磊,汪永萍,史玉江.乡村旅游目的地型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06-108.
  [5]乔家君.中国乡村社区空间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293917/

推荐访问:乡村旅游建设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信息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