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联网

来源:策划书 时间:2016-08-12 10:50:4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策划书】

高职,物联网(一)
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90129

适用年级: 2012级

专业负责人:

制订时间:

系审定人:

审定时间:

教务处审核:

审核时间:

学院审批人:

审批时间:

2012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

2.学制:三年。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传感器与传感终端设备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应用、RFID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项目设计与工程施工、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运行与管理等专业必备知识,面向物联网传感终端产品制造企业、物联网产品销售公司、物联网系统设计和物联网工程技术公司、应用物联网的企业,具备物联网系统工程设计、工程设备安装调试、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及相关企业的产品营销、技术服务与设备运维、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主要就业方向

主要就业单位: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楼宇、精细农业、物流控制、健康医疗、应急通信、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监测、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等。

主要就业部门:生产部、工程部、技术研发部、销售部、维修部。

可从事的工作岗位:物联网终端设备技术支持工程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物联网产品制作技术员、物联网产品开发工程师、物联网系统集成工程师、物联网产品销售工程师。

四、职业岗位群

1.人才培养规格

(1)专业能力:具有物联网产业链中标识、感知、处理、信息传送和物联网安全等知识,具备物联网系统工程设计、设备安装调试、设备运行维护、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日常管理及物联网产品营销、技术服务的能力。

 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基本软件,具备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 掌握物联网感知与标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 掌握网络操作系统原理,熟悉网络通信设备的配置、调试与管理;

 了解数据传输与安全技术, 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分析和管理能力;

 掌握物联网系统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能力;

 掌握物联网体系结构,具备物联网系统集成的能力和初级开发能力;

 掌握常用专业英语词汇、缩略词,具有阅读一般性技术资料和简单口头交流的能力;  了解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具备质量控制与现场管理能力。

(2)方法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在压力环境下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能力: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和与他人协同工作能力;

2. 核心能力培养框架体系

六、毕业标准

(1)在学制规定的年限内按规定修完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取得152学分,其中基本素质与能力课29学分(含公共选修课6个学分),职业素质与能力课113学分(含专业选修课8个学分),素质拓展训练10学分。

(2)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获得至少一项本专业要求的核心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3)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并成绩合格。

(4)在校学习期间(含校外顶岗实习期间)无违法或严重违纪行为,思想品德鉴定合格。

七、职业素质与能力核心课程及要求

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思路是:根据确定的职业岗位群,先分析其典型工作任务,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学习规律将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进行整合,归类出相应的行动领域,再转换为学习领域即课程。

1.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本专业对应的5个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有:传感器与传感终端设备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应用、RFID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项目设计与工程施工、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运行与管理等10项,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详见表2。

表2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2.专业学习领域主干课程分析

将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结合物联网技术专业相应职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的要求,归类出RFID与传感器技术、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物联网工程等4个专业核心课程及其对应的主要教学内容见表 。

表3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求一览表

高职,物联网(二)
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物联网技术专业建设探索

武威职业学院 聂东

摘要:物联网系统应用广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物联网技术人才,物联网技术专业作为新兴专业仍处于探索阶段。该文分析了目前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及就业前景,为配合高职院校国家骨干专业建设工作,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给出了物高职联网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最后针对专业教育提出几点意见,.对高职院校的物联网专业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字:物联网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高职,物联网】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物联网产业人才就业前景

国际上,物联网在美、欧、日、韩等少数国家起步较早,实力较强。在我国,1999 年在中科院就开始了传感网的研究工作,并在传感网的不少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2011 年3 月5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这已是“物联网”连续第二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表明物联网的发展已进入到了国家层面的实施阶段。

从物联网产业链的角度来分析,物联网产业主要有感知控制、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感知控制主要通过感知设备来对物获取感知信息,涉及到物联网中的硬件系统,这个环节需要电子设备技术人员以及芯片设计和制造人员;当物的信息被感知到,就可以通过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环节对数据进行分析、控制,从而进行应用,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涉及到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因此需要通讯和计算机网络人员;数据处理环节主要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涉及到系统分析,因此需要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和系统管理人员。

根据以上物联网产业特征分析,物联网人才需求可以概况为三类:电子设备技术和芯片设计技术人才;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人才;系统集成和应用人才。

二、物联网专业建设的思路

(一)物联网人才目标岗位分析

本专业面向西北地区,根据对专业服务面向、培养目标的调研分析,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专业技能的生产一线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传感器与传感终端设备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应用、RFID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项目设计与工程施工、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运行与管理等专业必备知识。毕业后能够从事物联网相关专业的产品生产、技术服务、维护维修、产品推广及营销等工作岗位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由于物联网产业需要“金字塔结构”的人才资源结构,该结构由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研发团队,众多技术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组成应用、服务团队。本专业将培养具有物联网技术能力、应用创新能力、跨专业的复合型的技术人员及技术操作人员,工作重点在应用、服务、生产领域。毕业生将面向物联网相关设备制造商、物联网工程公司、物联网网络公司、物联网系统使用单位等岗位,能从事物联网领域网络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从事物联网工程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就业单位: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楼宇、精细农业、物流控制、健康医疗、应急通信、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监测、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等。 主要就业部门:生产部、工程部、技术研发部、销售部、维修部。

可从事的工作岗位:物联网终端设备技术支持工程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物联网产品制作技术员、物联网产品开发工程师、物联网系统集成工程师、物联网产品销售工程师。

(三)物联网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要求分析

物联网从对物的感知到数据传输,再到数据处理和控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每个环节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不同。从以上四个培养方向上来分析,物联网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掌握物联网工程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具有开发物联网终端设备的软硬件基本能力;具有构建、运行维护物联网的基本能力;具有与行业专家合作,对融合物联网后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的能力;了解与物联网有关的法规与发展动态。

(四)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

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表现。主要围绕学生基本道德品质、职业素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一定的知识面和专业延伸,来构建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培养方向不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由一个平台和四个专业模块构成。

(五)物联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为了提高物联网专业人才的技术含量,加强物联网专业人才的技能培养,必须开发和建设物联网专业实训演练基地。由于目前物联网实验建设没有一个完整、成熟的方案,因此要在原来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或者自建。一是自主研制物联网实验室,包括多媒体传感节点、温度传感器节点、RFID节点以及多种传感器节点实验室。二是搭建物联网融合实验室,包括传感器节点、网络传输节点、数据处理和控制节点,实现完整的物联网系统功能。三是与不同行业的相关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与不同的物联网企业合作,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来弥补学校没有相应领域实验室的不足。

【高职,物联网】

三、物联网专业建设应注意的要点

(一)确定专业以及专业的独特性

在专业设置中,首先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就业需要,专业的设置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物联网专业就是培养既懂得物联网知识又拥有物联网相应技术的综合人才,有了明确的定位,才能对课程和教学实践进行规划和实施。同时,在强调智力技能培养以外,还应考虑教育对象的态度和对这一职业理解力的培养。

(二)考虑目标多元化和兼容性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只限于正规的学历教育,还必须实施非学历教育,要发挥专业的独特优势,多元办学目标并举。

(三)课程体系开发突出职业性

课程开发应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强调“职业”又突出“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高峰;魏楠;原佩剑;;高职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05期

[2] 孙玉娣;;高职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21期【高职,物联网】

[3] 彭玲;黄松发;;高校物联网专业建设探讨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14期

[4] 杨冬英;;物联网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办公自动化;2014年07期

高职,物联网(三)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规程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物联网技术应用

二、竞赛目的【高职,物联网】

通过竞赛,考察参赛选手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引领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满足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快速增长的人才需求;引导高职院校及社会各界关注物联网产业,促进物联网技术(包括自动识别、网络传输、应用开发等)的普及。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设场上队长1名)和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组成。

(二)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模拟学生“e动校园生活”的一天,集物联网时代的移动支付、智慧生活等主题应用。赛项以“通关赛形式”进行,参赛队完成一个关卡中规定的技术题目后,晋级下一关卡。关卡难度逐步升级,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具体考核知识点及内容包括:

(1)竞赛平台硬件的安装部署

竞赛目的:考查选手对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常规硬件设备(感知层设备、网络层设备)掌握的基本知识,考查选手对常规硬件设备的组装调试等方面的操作技能,考查选手使用物联网常规硬件设备技能。

【高职,物联网】

竞赛方式:现场实物操作,在竞赛过程的若干个关卡中体现。 竞赛要点:提供竞赛平台硬件(感知层设备、网络层设备)、系

统网络拓扑图、电路图、各硬件设备的技术文档资料,利用竞赛所提供的工具、软硬件测试工具进行安装调试。

(2)嵌入式设备调试

考核点:了解物联网嵌入式的基本架构和基本原理,能根据要求对嵌入式设备进行调试并提交调试结果。

竞赛方式:现场在线调试,在竞赛过程的若干个关卡中体现。 竞赛要点:参赛选手可以基于嵌入式硬件平台、WSN节点、RFID射频、传感器等电子设备,使用提供的仪器设备,实现各种电子信号(如通讯传输、无线电载波、驱动总线等)的采集、数据分析、调试及故障排除等。

(3)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

考核点:应用程序开发考核点如下表所示。

竞赛方式:现场编程调试,在竞赛过程的若干个关卡中体现。 竞赛要点:能利用竞赛平台上提供的技术资料,根据具体e动校园生活的具体业务场景编程实现要求的功能;每个业务功能可能涉及到物联网多个关键技术点,所开发完成的结果,能在竞赛平台上根据要求完成具体业务场景功能及动作,并提交结果。

(4)业务场景系统运行维护

考核点:了解物联网应用系统的系统故障,能查找并排除系统故

障。

竞赛方式:现场实物操作,在竞赛过程的若干个关卡中体现。 竞赛要点:对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日常运行进行维护;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查找并排除故障等。

四、竞赛规则

(一)竞赛时长

竞赛时长:4个小时

(二)赛题

本赛项的赛题,由命题专家组研究确定竞赛用题的内容与难度,并于比赛前在大赛官方网站(/retype/zoom/38fdbb5d3c1ec5da51e27006?pn=5&x=0&y=0&raww=1153&rawh=576&o=png_6_0_0_135_512_622_312_892.979_1262.879&type=pic&aimh=239.79184735472683&md5sum=547975144287f54de06b05e2f58e83e9&sign=213ddc51b7&zoom=&png=226-202000&jpg=49889-49889" target="_blank">高职,物联网(四)
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 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特别是高职院校物联网的实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重要课题。对社会上物联网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物联网专业群建设的实现方法,提出了以项目为导向,实践为纲,加强校企合作,保证师资培训的物联网人才培养思路。

  关键词:物联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思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9-0081-02
  0 引 言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期间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物联网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1 高职院校物联网人才培养之路
  科技发展,人才是基石,物联网这个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去为它创造和服务。2010年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申报通知,众多高校争相申报。目前有100多所高校院系获批了包括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和智能电网三个物联网相关的专业。全国物联网相关人才缺口量在18万以上,所以物联网工程、传感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1.1 物联网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按照图1所示的物联网三层体系结构,可以将感知、传输、应用按物联网产业分为感知产品制造业、传输产品制造业、应用产品制造业和系统集成四大类。
  对应的具体企业大致有如下四个子产业:一是传感器与RFID 的生产制造与测试;二是传感器节点与嵌入式软硬件无线网关设计、生产与测试;三是物联网应用软件设计与测试;四是物联网系统集成与网络服务。
  图1 物联网的三层体系结构
  支撑企业的岗位需求大致有以下五类:
  (1)集成电路制造业,包括物联网电子产品集成电路的PCB板的辅助设计、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封装、测试与管理和生产设备的管理维护等岗位;
  (2)电子产品制造业,包括电子元器件的辅助设计、生产、工艺、封装、测试与管理、贴片机等设备的管理维护;
  (3)网络通信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包括3G和4G通信服务、无线通信技术服务(WiFi、GPRS、Zigbee等)、有线网络通信服务、GPS或北斗卫星通信服务;
  (4)数据库/中间件服务业,包括物联网数据库/中间件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工作;
  (5)软件服务外包业,包括物联网传输层通信软件开发、物联网应用层软件开发等。
  1.2 物联网企业对高职院毕业生的要求
  根据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周志德教授的物联网企业调研分析数据可以看出,物联网企业在大专高职院校的学生需求主要集中在产品生产、测试、运维、销售和项目管理等岗位。表1所列是物联网企业工作岗位与人才需求分析表。
  2 物联网专业群建设
  物联网技术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它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综合体。所以物联网技术专业也不是一种专业技术所能覆盖,而必定是一个专业群才能支撑。物联网技术是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等专业的交叉结合技术。笔者考查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学院的专业建设和机构设置,觉得很有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表2所列是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物联网专业机构设置。
  这种设置通过将计算机技术系和电子信息系合并,从而实现了教师、实验实训室的共享,打破了教师资源、硬件资源的分割,解决了硬件资源重复建设的浪费问题。集中力量打造出拿得出、叫得响的拳头专业。
  3 以项目为导向、实践为纲的培养模型
  高职办学的生命就是职业技能教育,培养物联网技术人才就是要培养为物联网企业和行业服务的技术型或技能型人才。这两样人才的培养需要进行大量的项目实践锻炼,所以高职院校不可能走脱离实际、只讲书本理论的老路,必须在基本理论够用、适用的情况下有大量的实训实践项目做支撑。
  以物联网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实训实践项目的开展就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2)传感器等感知元件辅助设计、生产工艺、封装、测试、维护和管理;
  (3)嵌入式应用网关等产品辅助设计、生产制造、封装、测试、维护和管理;
  (4)物联网应用软件编写、文档书写、软件测试、软件维护与数据库管理;
  (5)智能楼宇弱电项目施工管理,弱电设备与自控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验收与维护。
  所以,开展的实训可以分为基础模块实训和综合模块实训。基础模块实训如电子工艺实训、PCB实训、电子产品制作实训、物联网项目综合布线实训、传感节点实训、数据通信实训、应用程序实训等。综合模块实训如物联网项目综合实训、物联网项目规划实施实训等。
  在基础模块实训注重一步步围绕专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动手基础,并且进一步巩固所学基础知识点。在综合模块要模拟工厂环境或者研发企业环境,从熟悉工程项目招投标、预决算、设备采购到编制项目实施计划,协调资源并按计划推进项目实施。这些角色由项目经理负责协调指挥。硬件小组负责硬件原理图绘制、PCB图设计、元器件选型、焊接测试。软件小组负责底层开发、应用层开发等。最后,项目所有成员进行统调测试,编写项目技术要求书、需求规格说明书等技术性文档。
  4 结 语
  在校企合作上,最好是企业能够向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提供企业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论文研究的题目或设计任务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教师参与企业的科技攻关项目等。这样,教师通过合作科研、提供咨询、参与产品或解决方案的开发,服务于企业;学生通过实习、实践项目,完成毕业论文。通过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式的校企合作,使物联网这样的朝阳产业在人才培养上不断档、不断层,最终学校和企业都能够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郑小发. 物联网工程专业中高职院校教学课程实验体系研究[J]. 物联网技术, 2012,2(2): 83-85.
  [2]陈志峰,施连敏. 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专业特色资源库建设实践[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9):31-33.
  [3]程远东 . 物联网发展趋势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思考[J]. 物联网技术, 2012,1(2): 47-49.
  [4]柯强. 物联网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 物联网技术, 2012,2(1): 89-90,94
  [5]吴功宜. 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10(21):30-33.

高职,物联网(五)
物联网技术在高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摘 要: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及物联网技术在高职院校中专业建设要求,本文重点介绍了物网联网技术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门禁识别管理、学生活动范围的定位管理、一卡通校园卡智慧管理、学生缴费消费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应用对完善学生日常管理所起的作用,为学校多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实用价值。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RFID;高职学生;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物联网的准确定义其实至今还没有形成,一般认为,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传感设备,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把各种传感器嵌入或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形成物联网,通过无线信息的收发,便于通讯和监管,不用数据线,成本低,使用便利。实际上,物联网是在传统互联网基础上发展延伸出来的,可以为任何物品间的信息交换提供通讯保障。而传统互联网只能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物品间提供通讯,因此物联网范围更广,应用终端种类更丰富。
  2 物联网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改革逐步深入,校园内的学习生活环境虽然越来越好,但同学之间、学生与学校间的关系却越来越复杂,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也日趋多样化,所有这些都使得物联网技术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学生的心理、言行等信息可以及时获取,这对于加强少数个性强的学生管理很有帮助,同时对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当前,我们的物联网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物联网产业规模还没有形成,但发展潜力巨大,值得好好研究探索[1]。目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比较好的学校有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无锡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射频识别(RFID)技术已经被这些学校广泛应用。例如:学生的门禁卡、就餐卡、图书卡、上机卡等都结合了RFID技术,而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更是把门禁卡、就餐卡、图书卡多卡合一,为智慧校园工程的实施跨出了重要一步。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包括RFID技术,学生在校园里通过使用手机终端或RFID卡就可以实现购物、就餐、阅读电子读物等,这些只是物联网技术在学校工作中的初步应用,更深层面的研究需要更多学校的加入[2]。
  3 学生日常管理中用到的物联网技术
  (1)身份识别技术——门禁人脸识别系统
  图像识别技术及传感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摄像头具有一定的智能功能,可以根据传感网络收集到的信号自动拍摄,还可以记录对应的图像信息。这些图像信息可以和后台数据库的信息做比对,从而迅速识别来人是本校学生还是外来人员,大大减轻了宿舍管理员的工作强度。若系统比对发现来人是被通缉的罪犯,还可以立即自动报警,并提醒管理员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该系统的识别过程如图1所示。
  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后学生可以用自己装有RFID卡的手机终端开门。门的上方安装有传感器控制的门禁装置,在遇到撬门情况时,门禁装置可以自动发送报警信号给学校保卫部门。同样原理,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安装门禁装置也可以控制本校学生自由进出,实现校园管理的智能化。
  (2)跟踪定位技术——预防学生突发事件
  目前,很多学校都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无线局域网在给广大师生提供网络通信便利的同时也为物联网的技术实现提供的前提保障。学校可在操场、图书馆、教学楼、实训基地等遍布校园各处架设RFID接收器,通过RFID卡和接收器之间的通讯联系确定目标位置,再利用无线局域网完成定位显示[3]。当持有RFID卡手机的学生进入RFID接收区域时,RFID卡会自动和接收器之间建立联系,每个接收器都连接在局域网上,通过计算机软件数据分析处理结合电子地图、表格统计、文字信息显示等形式实时跟踪学生的位置和行动轨迹,从而达到预防学生突发事件发生的目的。系统可设置具有潜在危险的区域范围,一旦发现持卡学生进入,系统立即通过短信等形式警告学生暂缓进入该区域,同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以阻止可能的突发事件,使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系统跟踪定位过程如图2所示。
  (3)智慧管理技术——方便学生的学习生活
  智慧管理是基于智慧校园卡系统基础之上的,该系统应该从统一身份识别、统一数据信息、统一网络平台、统一数据传送安全标准等方面综合设计实现,使每个管理子系统、各读卡终端的智能化程度达到最佳。利用物联网实施的智慧管理技术,需要将很多功能集中植入学生带有RFID标签的校园卡或手机终端中,学生可以使用校园卡或手机完成借书、就餐、门禁、校内购物,车辆进出等事情。这种“智慧管理”在新生入学时更能得到体现,新生利用校园卡可以完成注册、缴费、宿舍入住、校内购物、军训考勤等,大大节省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对学生和学校是双赢的结果。
  (4)物联网记录学生缴费等信息
  智能校园卡可广泛应用于学校财务室、食堂、超市,凡是有学生持卡上缴学费、就餐、购物,各种交易消费信息都能被系统记录。这些记录在学生申请助学金、困难补助或学校评定助学金、发放困难补助时具有参考价值[4]。学生在新学年时可根据自家情况通过智能校园卡使用手机或网络终端向学校相关部门提出助学金或困难补助申请,相关部门通过物联网平台收到这些申请后,根据贫困证明及学生上一学年或学期的消费记录综合评定助学金或困难补助发放额度,在通过物联网把助学金或困难补助发放情况短信通知学生,同时将发放的助学金或困难补助转账到该学生的智能校园卡。让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避免助学金和困难补助发放的不合理性。
  4 结束语
  高职学生自身管理能力普遍比较低,学校层面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十分必要,而借助物联网平台管理学生,学校的日常管理水平可以更上一个台阶,同时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高职学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意义重大。
  (1)可促使学校原有网络更开放、智能化程度更高、综合信息服务质量更完善,有效提高学校信息服务水平,提高物联网技术应用效率。
  (2)通过物联网、网络终端等设备搭建的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均可定制适合自身个性的服务项目,如:教师可获得适合自己专业的教学资源,并可共享、协助完成备课工作。学生也可以获得自己喜欢的学习资料及实时信息,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丰富业余生活,提高学习效率。
  (3)学生的日常管理可以更科学、更细致、更规范、更人性化,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智慧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晶妹.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J].软件工程师,2012,3:40-42.
  [2] 岑伟,林兵.物联网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及应用,2013,9:74-75.
  [3] 黄琼琼.高校物联网专业前景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0(9):2386-2388.
  [4] 林秋平.基于物联网的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6(30):201-204.
  作者简介:
  周子立(1963-),男,本科,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研究领域:计算机信息处理及计算机应用技术.
  陆慧娟(1962-),女,博士,教授.研究领域:机器学习、物联网、协同(云)计算、数据挖掘等.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23533/

推荐访问:物联网工程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