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观乌兰夫故居和纪念馆的体会

来源:心得体会 时间:2016-03-20 09:42:2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心得体会】

第一篇:《参观乌兰夫纪念馆有感》

参观乌兰夫纪念馆有感

为了缅怀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同时为了激发广大职工爱国热情,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先烈们学习,发扬革命先烈们的高尚情操,提高我们的学习激情,我们决定参观乌兰夫纪念馆。

十月的心情如同天气本身一样豪爽,这次活动引导同学们积极为社会作贡献,为创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因此我们参观了乌兰夫纪念馆。

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终于来到乌兰夫纪念馆。通过对乌兰夫简历、战斗历程的进一步了解,乌兰夫的高大形象仿佛顷刻间矗立在眼前……生活在和平环境中,我们对民族苦难的历史,以及革命先辈为改变苦难历史所进行的艰难的战斗历程,往往知之甚少。革命战争中的那些英雄故事,仿佛只是一些抽象而模糊的概念,炮火与硝烟更是遥远的场景。因此,用革命英雄勇敢坚韧的优秀品格无私无畏的高尚精神来塑造当代的人格,可以激励壮志,鼓舞意志显得十分必要。

在那里我们深化了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伟人的雕塑下,重温那段辉煌的历史,那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那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纪念馆里陈列了许多当年乌兰夫先辈使用过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苦和形势的紧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

命事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了好榜样。

乌兰夫纪念馆展示了乌兰夫同志从少年投身革命到为国操劳、鞠躬尽瘁的全过程。凝炼了大量珍贵的史实,逼真的再现了一个个著名的战斗。在真实的历史天幕下,可以看到乌兰夫作为一代名将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风采;可以看到惨烈残酷的惊心动魄的场景;可以看到与云继先等人秘密策动"百灵庙暴动",打响了蒙古民族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乌兰夫曾任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副主席等重要职务,是唯一的一个早期参加革命,被誉为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少数民族人士。1906他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旗塔布村,十几岁时在土默特高等小学读书,后来考入北京蒙藏学校,在北京他先后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开始了他漫长的政治生涯。1925年乌兰夫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学成归国后主要在北京和内蒙古活动。几十年的不懈奋斗,使他成为了出色的蒙古族政治家。

时间也许可以消融战火与硝烟,可以消融泪水与血迹,但是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用鲜血与生命写就的生命启示录,却应该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印记在一代代人的心灵里。此次参观乌兰夫纪念馆,看到老一辈革命先辈们的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仍然心怀崇高理想,争取民族统一,国家统一,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我实在感慨万千!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实在太幸福了,但是幸福来关于参观乌兰夫故居和纪念馆的体会

之不易,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这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热血,用生命换来的,应该倍感珍惜,决不能因优越的生活条件而遗忘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刻紧记先辈们的辛劳,一定要在努力学习认真钻研本职业务,开拓性的工作,我们有幸,一次次见证历史;我们也应该让历史有幸,一回回经历辉煌!

半小时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我带着沉重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一步步走出纪念馆,并在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

通过这次对乌兰夫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会更勤奋刻苦,在生活中会更朴素节约,关爱他人,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要让自己在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乌兰夫精神便是我奋斗的动力。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自觉地自重自律、自奋自强,让自己融入集体,顺应时代,这是历史对我们当代的召唤,这是党对我们这一代的厚望 。我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有利于国家,有益于集体;让我们的灵魂因而变得高尚,让我们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大学生,让我们的青春绽放光彩,让我们的生命价值永恒!

第二篇:《参观乌兰夫纪念馆有感》

参观乌兰夫纪念馆通讯报道

在我的少年甚至童年时代就曾听过许多关于乌兰夫的传奇故事。今年夏天,我怀着弘扬革命精神,永葆忠诚本色之心,来到了乌兰夫纪念馆。来到乌兰夫纪念馆,我们一同在乌兰夫同志汉白玉坐像前感受入党的神圣宣言,并参观浏览了乌兰夫纪念馆。通过对乌兰夫简历、战斗历程的进一步了解,乌兰夫的高大形象仿佛顷刻间矗立在眼前……生活在和平环境中,我们对民族苦难的历史,以及革命先辈为改变苦难历史所进行的艰难的战斗历程,往往知之甚少。革命战争中的那些英雄故事,仿佛只是一些抽象而模糊的概念,炮火与硝烟更是遥远的场景。因此,用革命英雄勇敢坚韧的优秀品格无私无畏的高尚精神来塑造当代的人格,可以激励壮志,鼓舞意志显得十分必要。

乌兰夫纪念馆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乌兰夫纪念馆展示了乌兰夫同志从少年投身革命到为国操劳、鞠躬尽瘁的全过程。凝炼了大量珍贵的史实,逼真的再现了一个个著名的战斗。在真实的历史天幕下,可以看到乌兰夫作为一代名将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风采;可以看到惨烈残酷的惊心动魄的场景;可以看到与云继先等人秘密策动"百灵庙暴动",打响了蒙古民族武装抗日的第一枪。关于参观乌兰夫故居和纪念馆的体会

乌兰夫在内蒙古西部地区从事党务、军运、情报和民族工作,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乌兰夫纪念馆采用了纪实的手法,真实的场景,真实的时间,真实的事件,真实的人物,使参观者置身于炮火轰鸣、硝烟弥漫的战斗中,与主人公同悲同喜,同呐喊同战斗,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在这种身临其境的参观中更深切的体会到了乌兰夫骁勇善战、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从而用勇于牺牲,坚强不屈、迎难而上的精神来塑造自我。关于参观乌兰夫故居和纪念馆的体会

21世纪的曙光已经临照人类的窗口。时间也许可以消融战火与硝烟,可以消融泪水与血迹,但是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用鲜血与生命写就的生命启示录,却应该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印记在一代代人的心灵里。此次参观乌兰夫纪念馆,看到老一辈革命先辈们的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仍然心怀崇高理想,争取民族统一,国家统一,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我实在感慨万千!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实在太幸福了,但着幸福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这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热血,用生命换来的,应该倍感珍惜,决不能因优越的生活条件而遗忘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刻紧记先辈们的辛劳,一定要在工作岗位认真钻研本职业务,开拓性的工作,我们有幸,一次次见证历史;我们也应该让历史有幸,一回回经历辉煌!难道不应该吗?难道不是吗?半小时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我带着沉重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一步步走出纪念馆,并在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关于参观乌兰夫故居和纪念馆的体会

回望着身后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笔提写了《乌兰夫同志纪念馆》名我感到非常激动与自豪,激动的是能够亲临纪念馆参观,感到非常荣幸;自豪的是革命先辈用壮丽、用光荣而短暂的一生,换来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位后来人都应该向革命先辈们学习,学习他们至死不渝、顽强不息的革命斗志,学习他们战胜重重困难,夺取最后胜利的伟大精神。

我们会自觉地自重自律、自奋自强,让自己融入集体,顺应时代,这是历史对我们当代的召唤,这是党对我们这一代的厚望。因为时代发展的趋势,恰如大江东流。我们的爱国之情、集体之心、报恩之愿、自强之志,只有顺应发展的时代大潮,我们的所作所为才能有利于国家,有益于集体;我们的青春才能绽放光彩,我们的生命才会价值永恒!关于参观乌兰夫故居和纪念馆的体会

红色小队通讯报道

队长: 王丽萍 管理学院 学号:200900702014 通讯员:图鲁古尔 管理学院 学号:200900702036 成员: 乌格德乐呼 管理学院 学号:200900702020 达波勒干 管理学院

张子囝 管理学院

特日古乐 管理学院

萨楚拉 管理学院

杨珍珍 管理学院 学号:200900702023 学号:200900702039 学号:200900702021 学号:200900702026 学号:200900702042

第三篇:《参观乌兰夫纪念馆-团日活动心得》

团日活动心得体会

姓 名: 苏 宝

学 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10-1班

学 号:201010203008

追寻红色足迹 学习爱国精神关于参观乌兰夫故居和纪念馆的体会

-------- 参观乌兰夫纪念馆

我们班的同学又一次来到了乌兰夫纪念馆,举办“永远不忘最可爱的人”主题团日活动,此次活动在党的十八大来临之际,学习党的知识。走进这位革命领导,并使大家更加深刻的明基内蒙古的发展历程,丰富大家的文化知识,增加大家的文化底蕴。

踏着幽深的小道,抚摸着苍郁的树木,怀着对伟人的敬仰,走到乌兰夫同志的雕塑下,静静的瞻仰伟人的身姿,聆听伟人的声音。

我们怀着敬仰之情,走进乌兰夫展馆。在每个展馆里,都有着动人的故事,感人的身影,深深的吸引着十七分队的同学们。有的同学对乌兰夫同志“追求真理,投身革命”的决心表示坚决支持;有的同学对乌兰夫同志“实事求是,建设边疆”的态度钦佩不已;还有的同学对乌兰夫同志“为国操劳,鞠躬尽瘁”的精神感慨落泪。在最后一个展馆里,面对着辽阔的草原,同学们,下定决心,为了草原的建设而奋斗。

参观学习中,我知道他长期致力于民族工作,在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工作近20年中,创造性地执行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项政策,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内蒙古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在培养民族干部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解决了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团结并带领内蒙古自治区区蒙汉各族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绩。他曾说:“我们奔走的目的是为民族的,没有一个人是为了个人的,抱定这样的精神向前,我想是无事不成功的。”正是他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乌兰夫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同志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民族团结复兴和祖国统一繁荣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了解乌兰夫同志的过去,以及他为人民付出的点点滴滴,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要学习乌兰夫同志始终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放在首位,求团结的大局,促进统一的爱国大义。

“岁寒然知松柏之后调也”,只有经的起风雪的考验,才能显示生命的顽强。乌兰夫同志,老边防兵,还有无数革命战士, 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此次参观学习,使我们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明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祖国和人民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增加了我们的爱国情感,更使我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

本次团日活动总体上比较成功,同学们积极参与,用心去感受乌兰夫同志留给我们的历史积淀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思考。通过本次活动能丰富同学们的历史知识,更对乌兰夫同志深深敬仰,参观博物馆的形式可极大地调动同我们的积极性,在参观的同时还可以学到更多东西,达到教育的目的,明白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通过乌兰夫同志的丰功伟绩展现一代领导人的伟大灵魂,让我们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虽然现在大家的生活很幸福,但是我们一定要谨记我们苦难的历史,谨记风雨岁月,谨记那些为我们开路的革命先驱。唤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加强我班同学的内在凝聚力。

第四篇:《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的心得》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的心得

9月23日,台里组织我们去淮阴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

在周恩来纪念馆,我们看到了不少珍贵的图片资料。周恩来在自己八九岁时,因为家里发生变故,家庭经济拮据,必须撑起家里的一片天,像男子汉一样维持家庭的生计。更让我钦佩的是,少年周恩来在12岁时就一个人坐船北上求学,东渡日本,为实现中华之崛起而到处奔波。老一辈革命家的功绩是我们这些成长在社会主义红旗下的新青年的鞭策力和动力之源。我们要争取在前人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努力做得更好。

纪念馆位于风景如画的桃花垠景区,这里早在宋代,就是当地著名的十八景之一。1992年1月,周恩来纪念馆在这里落成。整个馆区由纪念岛(纪念馆主馆、附馆和仿中南海西花厅形状建造的周恩来遗物陈列馆均在岛上)、宽阔的水面和环湖的绿地组成,总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主馆面积1918平方米,附馆面积1347平方米,由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东南大学齐康教授负责总体设计。纪念馆的设计与建设,曾获得全国设计大奖和中国建筑协会的“特别鲁班奖”。

纪念馆主馆包括基台,高达26米。外形既像过去江淮平原上提水灌溉的古老的牛车棚,又像苏北大运河边常见的待渡亭。当然是大大地放大了的。牛车棚寓意周恩来一生是任劳任怨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待渡亭使人想起当年12岁的周恩来正是从这里登舟北上的,仿佛故乡的人们还在这座待渡亭中等待他的归来。主馆结构是四方内三角形,象征着周恩来的精神照射四面八方,欢迎四面八方的游人前来参观。

主馆的正门在南侧,是按照淮安本地民居的独特风格设计的,门框与前面的拱门正好构成一个“周”字的图案。【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的心得】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的心得。门楣上“周恩来纪念馆”几个大字金光闪闪,是邓小平的题字。主馆有三层楼。一楼是陈列大厅,用图片、实物和电视显示屏集中展现周恩来伟大光辉的一生。二楼有周恩来塑像。三楼是开放式的四面观景平台。我们从正面登上51级台阶,就直接到了二楼。51级台阶寓意周恩来51岁时开始担任新中国国务院总理。大厅正中安放着周总理汉白玉坐姿塑像,这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周恩来坐姿塑像,连基座共高4郾7米。大厅的顶棚用双层玻璃制作,室外的自然光从天空撒射下来,柔和地照在塑像上,只见我们的总理正左手抚膝,右手握卷,亲切自然地端坐在一块岩石上,目光炯炯地凝视着远方,仿佛正思索着祖国与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大厅四周的墙壁呈清白二色,象征着周总理一生清白无瑕、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

站在主馆三楼的观景平台上,馆区风光、古城新姿尽收眼底。主馆前,两侧有对东西对称的石雕蜡烛台,这是我国古代用来祭祀前辈先贤的。主馆广场前方,半月形的草坪上有一圆形水泥平面,草坪如一弯明月,水泥平面似一轮太阳,寓意周恩来的丰功伟绩与日月同辉。主馆西南角有一组亭子,一个接一个。错落有致,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守护着这展馆区圣地,名叫王龙亭。湖的南岸,与主馆隔湖相望的,是纪念馆最南端的建筑瞻台,与主馆、附馆同在一条中轴线上。再向南远眺,便是古老的淮安城,建于唐代的文通塔、宋代的镇淮楼、韩信祠、关天培祠、韩信当年蒙耻的胯下桥以及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等名胜古迹,均隐约可见。【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的心得】文章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的心得出自

第五篇:《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8篇》

篇一:

这个假期,为了班级活动,也为了曾今觅小人的一份怀念与信仰,我和班上的几位同学一起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

仍然是那份光景。不同的只是我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风风火火的小学生了,可刚踏入中学大门的我,却始终忘不了那一年,我在这儿,在这个瞿秋白纪念馆里,光荣加入少先队的情景;永远忘不了在与这个纪念馆一墙之隔的觅小的六年生活。在进去之前,我一直在怀念着过去那份属于觅小人的骄傲,这份骄傲,来自眼前这栋古建筑的主人—— 瞿秋白先生。他所就读的小学,就是让我引以为豪的觅小。

而当我又一次小心翼翼地踏入门栏时,却发现没有多少游客的屋子里,四周静寂得似乎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如往常一般,我们参观了秋白先生的卧室、书房等房间,还是印象中的朴素、整洁。从偏门出来,就到了秋白先生的纪念堂。脚步轻轻地踏入,眼前似乎迷上了一层雾,记得每一届觅小的首批入队学生,都要到这个纪念堂来,在秋白先生的塑像下庄严地宣誓,并请高年级的学长们为我们带上鲜艳的红领巾。而如今的我,虽已不再有那时的稚气,却在依稀中看到了自己那年庄严宣誓的情景,在灯光下想起了漫漫的小学六年。

走出纪念馆,思绪纷飞间,想起了曾经老师为我们讲过的一个秋白故事:说的是瞿秋白先生还在上小学时,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他构思新颖,以螃蟹来比喻横行霸道的统治者,老师满意地批了一百分后,又拿去给校长看,校长夸他字迹端正,卷面整洁,写得也很好,便在一百分后面,又加了五分。

那时听完这个故事,同学们纷纷惊叹,对秋白先生也是充满了敬佩,都觉得要做一个像秋白先生那样有出息、有学问的人。课后,我们也自发查找了一些秋白故事的资料,了解他的思想,我们从小,就为有这样一位校友而感到自豪。

的确,秋白先生的一个思想引起了当时幼小的我们的思考,“觅渡觅渡,渡向何方?”这表达了秋白先生那时对人生方向的思考,也成为后来历届觅小学子思考的问题。这所觅渡桥,承载的应该是人们的理想,能走过这座桥的,无不付出了努力与汗水,无不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并坚持,觅渡桥,渡向的,是秋白先生的精神,是革命年代的曙光,是一代又一代觅小人的信仰!

我相信,秋白先生的精神会被世人传颂,培养秋白精神会成为孩子们激励自己的方法。觅渡觅渡,渡向理想!

篇二:

今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革命先烈瞿秋白,肃立在塑像前。尔后,参观了秋白的生平事迹,受到深刻教育。秋白同志是张太雷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会议期间介绍入党的。我们常州人值得骄傲的三杰都是我党最早入党的重要人物。特别是张太雷和瞿秋白关系不同一般,既是同乡、同志、同学友,又是|“五四”运动的战友。

“五四”运动也促使瞿秋白思考中国的各种现实问题,去探寻中国的出路。他认为要使社会改造获得成功,那就必须把群众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结合起来,改革旧制度,打破旧习惯,建立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用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去改造新的生活。

中国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必须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瞿秋白同样是马列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先行者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事业建设上,做了大量开拓性、奠基性工作。一九二二年初回国后与国内党的高层领导一起,宣传十月革命经验,组织各类群众罢工等革命工作。特别是“八七”会议确立了瞿秋白的中央领导地位,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停止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在湘、鄂、赣、粤四省进行农民秋收暴动,走用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革命风起云涌,星星之火燃遍了大江南北。

“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由于遭到“左”倾路线的残酷打击,瞿秋白降至中央苏区工作,在福建长汀战斗中被国民党俘虏。他和许多革命先烈一样,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主义者的伟大气节。

35年6月英勇就义,三十多年过去,同样遭到了莫大的凌辱,经历了一场令人震惊的磨难,遗骨迁移到八宝山,“四人帮”被铲除,80年中共中央为瞿秋白平反昭雪。瞿秋白不仅以其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而且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列主义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最后“多余的话”却获得他思想的升华,有着深沉的历史内蕴和厚度。【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8篇】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8篇。他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们纪念他,正是踏着先烈的足迹,继续试探自己的道路,锻炼自己的力量,努力攀登前人所未曾达到的高峰,为了崇高的事业,继续开拓进取。

篇三:

游瞿秋白纪念馆是为了一段记忆。作为常州城市名人的代表,瞿秋白对于常州这座城市,就如同毛泽东之于湘潭,如同周恩来之于淮安。作为党历史上早期的领导人,毫无疑问瞿是这个城市的骄傲。而作为冠英小学堂(现觅渡桥小学)的后辈,我更深地去理解着这个人物对于常州历史、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要知道,不仅仅在革命史上,更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瞿秋白曾占据了那么重要的地位。

而这正是作为清一代常州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延续,但这其中又是夹杂着社会主义思潮、新文化运动、左翼文化运动在内的因子。因此,不了解这些,我们就无法了解瞿秋白这个人,无法了解《多余的话》中秋白对自我的认知,更无法了解瞿秋白之于江南文化、之于中国文化的意义。

随着常州城市在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整体衰落,我在这个纪念馆浏览过程中无时不刻的体会到这种境地。内里寂寥的陈设,和我记忆中这个纪念馆曾经拥有过的翔实展览和资料相去甚远,难道是因为这个纪念馆已经免费开放的原因么?尽管这个纪念馆已经成为了全国文保单位,尽管这个纪念馆旁也竖立起了一座全新的陈列馆,可是我无法找见曾经在这个纪念馆中拥有过的对伟人的敬仰,也无法唤起因着这个人物而对整个城市产生的那种自豪。是的,不应该是这样。

究竟是我们忘却了这个人物,还是忘却了我们应该拥有的纪念。为此,我再次进入到那个曾经耳熟能详的纪念馆中,用影像纪录下点点滴滴,尽管不多,但是是为希望它们能够唤起我们,唤起我们这座城市曾经忘却的纪念。

篇四:

瞿秋白纪念馆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常州工作已经近一年了,还未到瞿秋白纪念馆参观过。2015年3月28日,在清明节前期,医院党委和团委共同组织了党建带团建,参观瞿秋白纪念馆,缅怀先烈的活动,我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党员,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

以前每次路过此地时,总会想到我们这位革命先烈曾在此生活过,和我们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长,他曾以博大的胸怀,无私奉献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引领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一名常州人,我以有这样一位老乡而骄傲,也以我能够加入有这样一位优秀党员同志的组织而自豪。这次,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参观学习。

在纪念馆中,面对着瞿秋白烈士的铜像,我们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一声声响亮的誓词让我们激情飞扬,热血澎湃。高兰书记阐述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并给我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大家要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仪式结束后,我们参观了瞿秋白的故居,并从各种照片、文字、实物等资料中进一步了解瞿秋白烈士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纪念馆中保留了瞿秋白的手稿,穿过的蓑衣、草鞋,显示了这名伟大共产党员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一幅幅历史图片和文字呈现给我们一名文弱的书生,同时展现了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瞿秋白用自己羸弱的肩膀挑起一个政党统帅的重担,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投身革命之后,他以笔当枪,写了大量的文章著作,如《赤都心史》、《俄乡纪程》、《多余的话》、《江南第一燕》等,让他这一卓越的文学才华为革命事业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由他翻译成中文的《国际歌》,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激扬回荡。而由于叛徒告密,瞿秋白被捕,牺牲时年仅36岁,当他走向刑场时,高唱着《国际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

瞿秋白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尽管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要时刻谨记,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工作。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们要以患者为中心,不怕苦,不怕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篇五: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参观了位于延陵路上的瞿秋白纪念馆,瞿秋白被誉为“常州三杰”之一,是常州的骄傲。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心,我瞻仰了瞿秋白故居和纪念馆。

站在故居门口,首先看到的是由著名作家茅盾爷爷题写的“瞿秋白同志故居”七个大字,屏住气走进瞿秋白纪念馆,一股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8篇】文章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8篇出自他的寝室,书桌整齐,一尘不染,透出阵阵书香。各种物口摆放有序,宽敞明亮。木制的床,还蒙上薄薄的纱巾。就是在这间平凡的书房中,瞿秋白在里面造就了出了许多神奇。 瞿秋白,一位伟大的革命的先驱,他用36岁的生命点燃了青春,为祖国和人民付出了所有,先烈的付出我们永远铭记,先烈的精神我们承接。我们要好好学习,强大自已,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加一分力!

篇六:

瞿秋白烈士虽然已经离开我们60多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仍然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瞿秋白烈士的事迹对我的触动尤其深刻。

一、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我们对革命先烈最好的报答。

缅怀先辈,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后人,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当我们在21世纪享受今天美好生活的时候,永远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无数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珍惜我们的美好生活,就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报答。

二、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是我义无反顾的选择。曾经有人说,21世纪的中国人,越来越不相信共产主义,甚至

有人说,共产主义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我想说: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自己的信仰,那么未来的一切就都是茫然的。

三、把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是我今后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今年虽然只有32岁,但是在酒店这个行业却已经打拼了12个年头,在这12年里,我总有一种感觉,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茫然的感觉,我看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工作一项项的完成,但是却始终我看不清自己的未来。但是在我参加了这次阳光酒店培训班之后,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天,我却觉得自己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我终于明白了自己要找的那个东西是什么——是信仰。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眼前的生活而忙碌,他必定的会感到茫然,但是如果他心中有一个信仰,那他就会感受到自己活着的意义。虽然我只是阳光集团的一个普通员工,但是我想,我只要把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我所做的一切就与党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我的生命也会因此变得高尚起来。所以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把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是我今后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会为此而不懈努力,争取早日投入党组织的怀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篇七:

今天,我们觅渡广化一(6)班的十二位小朋友一起去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感受瞿秋白这位伟人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创造的点点滴滴。

走进瞿秋白故居,就感到一股文化的气息。映入眼帘的是瞿秋白的著理名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他把“春色”比作人民,这句名言体现了瞿秋白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为百姓着想。

来到瞿秋白这位伟人的书房,整齐的桌椅让人觉得书香盎然。让我仿佛看见了他与张太雷、任乃阁、吴炳文等人在这议论时事,当他们谈到国家现在局势时都眉头紧锁,义正言辞。

踏入他的寝室,依然是书桌,桌上看上去一尘不染,渗透出缕缕书香。环顾四周,里面的布局井然有序,宽敞明亮。离书桌不远就是瞿秋白的下榻之处。据说他学习十分刻苦,到了深夜才上床睡觉。床是木制的,还蒙上了薄薄的纱巾。这书房看似很平凡,和普通人的没什么两样,但瞿秋白却在里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业绩,这都来自他的勤奋。古色古香的卧铺真是玲珑别致,还有古朴的书桌。可见瞿秋白十分热爱学习,积极推广马克思主义。他仿佛在书桌前策划着党中央的伟大计划,在为老百姓策划一个合适的方案。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为大家辟一条文明的路。【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8篇】读后感我们离开瞿秋白纪念馆,想到:人固有一死,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瞿秋白走了,我们失去了一名优秀的革命家,他重于泰山。他去了,但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没有瞿秋白为我们创造的点点滴滴,我们可能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瞿秋白,一位永远的伟人!

篇八:

今天天气晴朗,综合课上杨老师带我们参观了瞿秋白纪念馆,

来到门口瞿秋白同志故居,瞿秋白故居几个字特别醒目,据老师说,这几个字是矛盾先生写的。走进去,踏着青石板路,院落里种着几株桂花树,错落有致,倍感自然。里面的大堂前立着瞿秋白充满书生气质的雕像,内堂里悬挂着各种风格的书画。

故居旁边是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杨老师我们参观了瞿秋白的卧室、书房等房间,从偏门出来,就到了瞿秋白的纪念堂。进入纪念馆,馆内陈列着瞿秋白同志一生历程的图文资料,清晰明了。“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这只“江南第一燕”具有妙笔生花的才华,与鲁迅先生并称文坛双壁,。旁边竖立着瞿秋白的铜像,看上去精神抖擞。绕过铜像,有一块木板,上面写着瞿秋白写的十几首诗,继续先纵深前进,便可以看到瞿秋白出国留学的照片和他写给自己女儿的手记。在纪念馆的东南角,上面陈列着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结婚照和纪念物。

在纪念馆的西北角,有一台电视机正在播放有关瞿秋白的视频资料,。与它遥遥相对的是他画的一些画,和他父母的简介。

不久,我们便返回学校。

"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7042/

推荐访问:乌兰夫纪念馆 乌兰夫故居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