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陈代谢》的读书笔记

来源:制度 时间:2016-09-05 12:17:4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制度】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新陈代谢》的读书笔记(篇一)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第七章 近代化一小步 读书提纲

一、洋务衙门

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洋务运动的开始,是近代政治制度的第一个变化,它成了另外一个中枢机构,行六部职责。

二、自强与求富

军事工业是第一步,主要是“四局”。民用工业是第二步;工业起步带来的变化是产业工人出现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

三、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开始

它可以分为同文馆和译书局的出现,派谴留学生出国学习,专门学堂的设立,西学课程的开设。

四、“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纲领。如果没有中体,西用则无所依托,是进不了中国大门的。中体西用的发展是中学不能为体。西学是新学,中学是旧学,中体和西用不会互不侵犯,用在体中会发酵,势必不断促进事物的新陈代谢。

五、“决理易,靖嚣难”

洋务运动的反对势力极强。而改良派和洋务派的区别在于是否除旧。

正文:

中国从四大文明古国一路走来,从巍巍大汉到烽火连天的五代十国,从开元盛世到饱受侵略的清末,经历了辉煌也经受了失败。而回看1840年到1949年这段近代历史,更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同时它对我们后辈的人也更具教育意义。

品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它回顾了近代中国1840年至1949年中前80年的历史,以“新陈代谢”为中心,着重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形态各方面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百年历史“变”的特点。

新陈代谢的过程总是复杂和艰巨的。书中第七章对洋务运动的描述就是一例典型。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1860年后,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清朝封建集团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买办性的官僚军阀。他们在与外国资本主义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但认为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可以调解

和妥协,“借洋助剿”,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而且还可以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以达到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的目的。这部分人就是当时清政府内当权的洋务派,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所从事的洋务,史称洋务运动。(——摘自百度百科)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中体西用,维护清朝统治。从1840到1949,这段历史有太多的伤痛和屈辱,中华儿女在敌人的枪口下一次次的屈服,选择重点品读《近代化一小步》这一章就是想证明在不断的受压迫和投降之中,清政府还是在顽强地抵抗着,虽然洋务运动的结果还是失败了,但至少我们看到了它的进步性和一部分人的远见性,并非所有的人都束手就擒了。

洋务运动是一个反映时代的概念,它概括了近代历史一个阶段中所出现过的活动和事物。 书中说“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旭麓先生还说布新而不除旧是整个洋务运动的特点。

总理衙门的设置是中国政治形态内容方面走向世界的标志。它名称的变换,反映了天朝大国观念遭到打击而动摇的事实,有被迫适应外国资本主义需要的一面,并因之而带上半殖民地化的印记。同文馆、总税务司这些机构是在封建机构外的存在,它证明了近代社会中国政治上如何一步步的走向与西方相似的道路。

在自强与求富这一节中,洋务军事跨出了第一步,并且在70年代到达高潮。与此同时,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洋务军事企业催生了中国新的社会力量和生产观念。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洋务工业采取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法,然而,由此也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互矛盾的问题。旭麓先生说“两者的矛盾是时代的矛盾。”

来看一组数据:

1863年京师同文馆成立。京师同文馆30年中翻译西书近200部,以史地政法为主。1868年江南制造局附设的翻译馆,40年里达199部,以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为主。1872年到1875年,先后120名幼童赴美留学。

不难发现,洋务运动中的许多教育事业都是现代化教育的前身。新文化的介入开始改变人们心中习以为常的想法和观念。旭麓先生说“洋务运动所汲取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西方文化开始渗透到国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体西用”四个字可谓是贯穿了整个洋务运动,它是中西文化交融后的一种特定形式。它始终有着一批忠实的支持者:冯桂芬、李鸿章、薛福成、王韬等。“中体”是对“西用”的一个,然而,既然采用了,“西用”就一定会对社会产生影响,这又是一个矛盾的地方。

旭麓先生说“当这种矛盾日益明显之后,更开明的人们就会在事实的刺激下因利势导,走出更远的一步。”

但是我们都知道,对于新事物新想法的产生总是有一群人会站出来反对,顽固派就一直与洋务派站在对立面上。他们主要的争论有三点:开设专门学校时,关于习洋务会废理义的争论;制船舰和海防有无意义的争论;修建铁路是否动摇根基,破坏风水的争论。变革总是艰难的,与其说是顽固派等一直阻碍洋务派的发展,不如说是古老的封建思想束缚了新思想。

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其中的原因固有许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仍有其积极作用,至少在思想上我们看到了国人的进步,而且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加快了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正如作者所说: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从今天回望过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件历史的进步性和它们的狭隘性,不仅仅是洋务运动,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摆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因为每一段历史对应的时间总有它的局限性。时代总是在进步,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新陈代谢》的读书笔记(篇二)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本书主要描写了近代中国1840年至1949年中前80年的历史,以“新陈代谢”一词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百年历史“变”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的冲击,又经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转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所以,本书着重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形态各方面做了具体深入的说明。

新陈代谢体现了一种“变”的哲学。作者首先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入手,于封建社会的长期性中提出了“代代相承,变化渐微”的特点,引出了“明清之际,明显的转变迹象”。而这些“明显的转变迹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人东来的冲击力引发的。而封建社会的“儒学定于一尊”也成为了中国近代80年历史意识形态领域中,改革与反改革不断被加以利用与论争的焦点。因此,第一章“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更衬托出了1840年后“变”的猛烈、迅速。

“变”体现在有关孔子和孔学的论战。它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社会的观念意识形态领域。在2000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伦理化,历史进入近代后,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渐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孔学由“想来不成什么问题”变成了问题,孔子的地位和权威因此而衰落。

在中国近代社会,封建儒学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不时被加以利用和变化。而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子也不时被历史推向风口浪尖,反孔与尊孔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成为了变与不变的焦点内容,引领了观念意识形态革命的主流。如洪秀全托上帝以改朝换代,以洋教为旗帜建立了太平天国。反孔,大规模地践踏孔孟,而思想上却又吸取了儒家的某些东西。儒家思想积2000年之久,所以“在他自觉地反孔的时候,却又不自觉地被孔学牵引”,在他成为君王之后,“三纲五常都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天朝”。在维新派论变的哲学中,认为变化是天地间可以用常识和经验来说明的普遍过程,提出了“变亦变,不变亦变”。康有为总结出了“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与不变的哲学,维新派与保守派变与不变之争在于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看待孔子;第二,如何看待学习西方。此后的辛亥革命没有自觉地围剿孔子,但它反封建性质所造成的变化必然直接或者间接地触犯孔子。针对《临时约法》中否定“定于一尊”的孔子的意蕴,以康有为和袁世凯为首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孔教与政治再度联姻,孔子与孔学成为了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后新旧之争的重要论题。“五四”前的排孔重于整治批判,而新文化运动专注于文化批判,新文化运动把真假孔子、真假孔学相联系,注重“孔子之道不合现代生活“的观念,排孔又成为了观念意识形态的革命的起点,而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论战。总之有关孔子与孔学的论战交错地出现与中国近代社会中,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近代社会各阶层、阶级力量都在为逐渐沉沦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都要求改变两个半社会的地位,为了救亡图存的目标而努力,在这种同一性的目标下,又存在着不同一性的根本变化。随着西学东渐和日本的崛起,近代社会的变革在逐层深入,中国近代的变革由洋务派“中体西用”、布新而不除旧到改良派的比较温和的“除旧布新”改革,到革命派用暴力彻底推翻封建帝制,整个近代社会“变”

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地加深、扩大,作者在这本书中,通过中国近代社会不同时期的的不同变革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方面,除了由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宗族和行会这两种主要的社会组织外,作者特别提出了在中国近代社会中出现的第三大社会组织。它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出现的。作者尤其强调了在晚清以后的中国,会党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组织,而是一个病态的组织,而会党的病态反应了社会的病态,它自发的冲动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由于其分布广、势力大,又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改造的对象,又因其“缺乏建设性、破坏性有余而建设性不足,又成为了革命队伍中流寇主义和无政府思想的来源”,故往往改造未取得成功,这个阶层的存在因其顽强的生命力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复杂反映。

社会生活方面的变也在外力的冲击下得到不断的展现。由对西方“夷、狄”的蔑视鄙薄到对“西洋”的好奇与接受,人们的衣食住行受欧风东渐的影响,作者还研究了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以及社会风尚的变化,如剪辫、禁缠足、废跪拜等,作者由这些一般的社会生活事件入手,由浅入深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的特质。

本书作者文笔优美,语言富有感染力,在对史实的叙述、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总让读者体会到某种情感的流露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如“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叶名琛的可敬和可悲。在东西方最初的交往中,他写到:“东西方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交往方式的落后”,东方与西方如“隔雾看花,神秘奇异”的形象描述。文中有很多作者历史经验的总结,总时时给人以深思和启迪,读了此书之后,让我不仅在知识体系上有所提高,在理论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1化艺1班 孙国文

2012年10月30日

陈旭麓先生《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新陈代谢》的读书笔记(篇三)

《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经济数学学院 41326042 吴皓斐

第一章 漫长的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的显着特点就在于土地的私有和买卖。”P5

在这里,旭麓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这种土地特点,导致了土地的不断集中与不断分散。地主集中,兼并农民的土地。而后又是分散的,一方面,是分家析产,另一方面则是王朝更迭。因此可以说土地实际上是动态所有的。在不断的变化中,然而,主要的是趋向集中。

王亚南说中国古典官僚形态有三种“性格”:延续性,包容性,贯彻性。 旭麓先生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和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其实官僚制度亦有其合理性的。 可以看到“科举制度”是封建官僚制度依附和发展的重要营养。

“布衣一旦作为了公卿,不但握有政治权力,而且具备特殊身份和地位。尽管政治权利不能世袭了,但身份地位却往往可以成为一种„世泽‟而传诸儿孙。”P11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中有着较强的世袭观念。这一点,我觉得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观念,强调世袭,便有一种延续性,历史感。虽然延续往往不能过三世四世。

“真正的社会组织,在农村,是家庭体系,即所谓的宗法组织。”P13 这里体现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宗法组织。这是封建社会稳定发展和延续如许久而不衰的一个基石。

“在城市,行会是主要的组织。行会的这个特点,使它长期成为城镇封建秩序的主要维护者。”P13

儒学的观念:天道;大一统;纲常伦理。

“上列几个方面,互相连接和支撑,构成了封建社会的整体。要说明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必须综合考察这个整体。执一端论,可能不无理由,但是,真理不会是片面的。” p19

第二章 东方与西方

“在漫长的中世纪里,东方和西方之间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交往方式的落后,而落后的交往方式是无法突破空间限制的。中国人称罗马为犁鞬、大秦,而西方人称中国人为丝国、支那、契丹。互相对视,但又如隔雾看花,一个世纪接着一个世纪,西方人看东方是神秘的东方;东方人看西方是神奇的西方。”P26

“在航海者背后有着生产力的要求和经济的动力。”P29

关于西方与东方15世纪的航海活动,我感到,关键的一点是,西方有一种航海外出的观念,而我们的举动则不足以形成一种航海活动(参与的主体宽度、时间范围长度)。想知道海得尽头是什么?已经了解到海的那边会有更美好的希望。而我们的中世纪显然没有注意到世界上还有什么更美好的地方,这个中世纪的中国没有生存危机感,也没有扩张的概念。

“马戈尼尔说:„吾实未见中国禁止外人在北方各埠贸易之规定明文,其所云云,不过华人欲掩其真正动机而不欲宜诸口者。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有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以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P32

商业贸易在中国始终非正道。乾隆顾虑海边防范,只许广州一地与外商来往。统治阶级与商业贸易要求者之间没有交集,中世纪的中国帝王是一个牧羊式的大地主。

“从本质上来说,用虚骄来维护天朝尊严同保守防范的意识总是内在联系在一起的。“夷”与“狄”是蔑视鄙薄之称,但它又包含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惕惕戒惧。”P35

第三章 由盛转衰的清王朝

一、盛世已经过去

“州县有所营求,即有所馈送。往往以缺分之繁简,较贿赂之等差。此岂州县私财?”直以国(奴巾)为 上官既甘其饵,明知之而不能问,且受其挟制,无何如何。间有初任人员,天良未泯,小心畏咎,不肯接受,上官转为说合,懦者千万抑勒,强者百计调停,务使受代而后已。一县如此,各县皆然,一省如此,天下皆然。于是大县有亏空十余万者,一过奏销,横征暴敛,抑新掩旧,小民困于追呼,而莫之或恤。”P40

“南方粮米通过运河北上输供京师本是从明代沿袭下来的成规。它反映了政治重心所在地北方与经济重心所在地南方之间畸形的关系。”P41

1803年运河淤塞触发首次漕运之争。

“人们对长期存在的东西发生疑问并见之奏折,说明现存秩序已经走入向下的行程了。随着世景的今非昔比,他们的议论会获得更多的社会共鸣。讥讽科举制度的《儒林外史》一书在嘉庆朝刻印问世并开始流传,正是一个明证。”P43

二、人口、移民、会党

“前所未有的人口压力直接引出了两个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一是移民。中国农民有安土重迁的传统。但在饥饿的驱使下,他们也常常会背井离乡。这种事情历代多少都有过,但清代尤为显着。二是会党。由于人口过多,一部分人就不能不游离于社会生产之外,成为游民或者近乎游民,他们是会党势力的主要来源。”P46

“会党作为一股盲目的力量,其自发的冲动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会党的病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病态。而当中国社会带着一个秘密会党的王国走向近代的时候,在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P48

三、“洋货”与“洋害”

鸦片:白银外流,又造成银贵铜贱,最厉害的是对中国国民的毒害。 晚清社会状况,引龚自珍一诗“四海变秋气”!

第四章 炮口下的震撼

“林则徐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最先拿起西方这把尺量出了中国的短处。……战争的权威性,在于它把矛盾置于生死存亡之中,并用暴力戳破了一个窟窿,迫使人们去认识自己的对手。”P56

震撼下第一人林则徐,后有魏源,洋务派诸人„„

“鸦片战争以前,所谓国计民生,以赋税、盐政、漕运、河工为大端,议论风生。多以此诸项为中心。成书于1826年(清道光六年)的《皇朝经世文编》虽然出自魏源之手,而所列茕茕大端 皆未出旧轨。但鸦片战争后,夷务日渐渗入国计民生,成为经世之学的大题目。这种变化的痕迹,清楚地保存在后来众多续作的《皇朝经世文补编》、《后编》、《续编》中。它们表现了传统经世之学在近代的延伸。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汇最初旧实现于这种延伸之中。”P57 旭麓先生解释道,夷务是经世之学近代演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鸦片战争后,夷务一方面加强了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一方面也渗入了中国近代政治的命运。

官、民、夷

“共同的民族意识和感情常常使官与民之间还有相通的一面。”P59

绅士往往是民间抗外的领袖,他们不食君禄,有自己独立的社会地位,生活基础和道德基础。旭麓先生认为绅士这种社会阶层在近代中国一直发生着很大的社会影响。

“《共产党宣言》里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文明的漩涡里了。”P61

“这一代中国人是从地理学开始去了解西方的政治、社会、历史的。地理学中寄托了他们经世济国时的苦心,并标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端。”P65

这一时期,我们与日本还是同步的。旭麓先生说,在当时,对《海国图志》、《灜环志略》这两部醒世之作引起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并说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因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新陈代谢》的读书笔记}.

其实在这二十年时间里,中国政府宫廷内部的关系与官僚体系的烂熟这种历史惯性作用致使它20年虚度,而日本在这20年的时间里做了维新的准备,相较而言,中国的社会状况确实比日本复杂。为什么一起承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日本走出的路与中国截然不同?

我们在这一段时期,国民陷入一种秋气,而又没有学习的希望,这个社会依靠一种惯性在运作,迟迟未见大的活力。即使后来的一系列改革与革命中,也只是一种个别领袖与乌合之众的意志的结合,他们或太急躁、或太软弱、或目的愚

蠢、或行动混乱。没有一个时代经历过这样的动乱,人心惶惶又鲜有希望,抱怨或者忍受。是旧社会旧制度再难拖延,是社会理念陈旧而根深难以拔出?本身如果没有西方出现在中国的近代,中国这一个体制是否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82343/

推荐访问: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新陈代谢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