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学用新思想谱写新篇章心得体会

来源:心得体会 时间:2018-11-30 18:00:0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心得体会】

监狱学用新思想谱写新篇章心得体会(共10篇)

监狱学用新思想谱写新篇章心得体会(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0例读后感或心得体会(要原创)!我30号要交,快,我书不见了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树立伟大的梦想并为自己的理想而艰苦奋斗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不可或缺的理念.“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半个世纪前毛泽东的嘱托犹在身边回荡.
  青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大学生是这个群体里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青年中高知识、高素质的特殊群体,发挥青年整体的力量,在建设祖国的过程中必将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中,准确的把握时代潮流,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应当是我们正确的抉择.
  生命对每一个人只有一次,青年时人生的最重要的阶段之一,新时期的历史重担在考验每一个青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时刻的准备着,为经历自己不平凡的、有意义的人生而准备.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从跨进大学校门的时刻起,人生的道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里是知识的殿堂,理想的种子会在这里看萌发.
  21世纪初,作为跨世纪人才,我们承担者继往开来、迎接挑战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必须认识自己幸逢的时代,认清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做好承担历史使命的准备,努力使自己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优秀建设人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党和国家历来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中成长的一代人,使承上启下的一代人.继往开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任,将历史地落在我们大学生肩上.我们要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和革命传统,使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坚定不移的继续前进.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谱写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树立崇高的信念,坚定自己的理想.在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变革中完成自己角色的转换,为国家的发展、会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监狱学用新思想谱写新篇章心得体会(二)

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着美丽的篇章。读懂历史人物,并最终获得感悟和启示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学习完了一、二单元,相信同学们有许多感慨。特别是对教材上一些战争中为国牺牲的英雄都十分敬佩。请举出两例在一、二单元中你最敬佩(或喜爱)的人物,并说说他们对国家有什么伟大贡献。(4分,答人物及贡献即可)
(2)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历史伟人用他们睿智的眼光和非凡的创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你简述其中一位人物对中国建设作出的的巨大贡献。(2分,只要求答贡献即可)
(3)无论是伟人还是凡人,他们的贡献都体现了共同的精神。请你说说在他们的贡献上体现了哪些共同精神?(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自己发展。历史人物的贡献精神,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4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1)人物:①毛泽东、②周恩来、③邓小平、④黄继光、⑤邱少云、⑥邓稼先、⑦王进喜、⑧焦裕禄、 ⑨雷锋等(2分,以上人物答出其中两个即可);贡献:①建立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使中国和平解放;②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力挽狂澜、苦挥危局的中流砥柱;③为后来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了奠基;④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口;⑤ 在草地上埋伏,不料敌机的炮火吞噬,为的就是不让敌人发现自己,最后葬身火海;⑥“两弹元勋”之父,为中国的原子能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⑦为开采大庆油田,不惜将自己的身躯 搅入水泥中,被人称为“铁人”;⑧与兰考县人民一起治理流沙;⑨为人民服务、贡献一生。 (2分,事例言之有理即可)

(2)以上面的①、②、③相同(2分,言之有理即可)

(3)艰苦 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4分,精神合理即可,注意关键词“共同”)

(4)①要学 习他们为人民服务、牺牲的精神;②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4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监狱学用新思想谱写新篇章心得体会】

监狱学用新思想谱写新篇章心得体会(三)

人们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次新的长征,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写一则心得笔记
100字左右就行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包括红军将士在内的近代以来中国一切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是长征在当代中国的延续,是异常艰巨而又复杂的事业.在新的征途上,不闻金沙水拍,同样要闯激流险滩;未见大渡桥横,同样要斩关夺隘.伟大的长征精神,始终是我们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有力法宝.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撼山河的英雄业绩.今天,我们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的长征.当年红军长征所展现和熔铸的伟大长征精神,不仅是革命前辈在长征途中创造人间奇迹的强大精神支撑,而且是我们面向未来推进事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征途上,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万众一心、矢志不渝,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气贯山河的壮志豪情,谱写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

监狱学用新思想谱写新篇章心得体会(四)

快来帮忙写作文
1.《劳动体会》写两个 地点:春团花园 鸣石苑;事件:植树 刮小广告 字数:400字左右
2.《清除白色污染心得》写一个 地点:鸣石苑 字数:400字左右
3.《观建国大业有感》写一个 字数:400字左右

又是个金秋的十月,又是个装满收获的季节.在经历走过来的数次磨砺后,祖国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而歌唱.
曾听过这样的诗句:“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的脊梁!” 诗句朴实简练,却抒发了共和国的儿女们对祖国母亲的心声,唱出了儿女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母亲而自豪的赞歌.
走过六十个春秋,追忆烽火岁月.我们有过苦难,我们经历过磨砺,我们有过苦涩的追求,我们都挺过了,我们都走过了,祖国的脊梁坚强了;我们有过梦想,我们有过豪情壮志,我们也有过无数快乐和喜悦,我们都拥有过,我们都经历了.我们为有一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而自豪,我们为祖国有一个坚强的脊梁而骄傲.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脊梁,就不会站立行走;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脊梁,则只能屈服在别人的脚下,匍匐爬行.是的,有了坚强脊梁的国家,才会有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动力,才会有不被任何困难所吓倒的勇气.过去的这一年走过的日月,是祖国经受磨砺的日子.雪灾、4·28撞车事故、5.12汶川大地震……一次次天灾人祸似乎接踵而来,祖国在忍受着痛苦,也在为那些离去的儿女们流泪、心痛.可祖国依然挺立着,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名字的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祖国依然坚强着,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的信念和精神、勇往直前的祖国比任何时候都坚强.灾害灾难,可以移山填海,堵塞河流,可以摧毁我们美好的家园,可以让我们失去善良的家亲.但是,动摇不了儿女们的意志,压不垮我们祖国的脊梁.脊梁看似平常,但它却是支点.它不仅是一个人站立的支点,也是一个民族雄起的支点,更是一个国家昂首前进的支点.脊梁有时看不见,但却能感受的到,它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取的精神和力量.只要有了不屈脊梁的人民在,只要有了坚强的祖国脊梁在,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奋进的动力和勇气.
有人说,多灾兴邦.每一次灾难,会让我们每一个人变得更加成熟,会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坚强,我们为有一个不甘屈服、永远坚强的祖国而自豪.是的,有了坚强脊梁的祖国,人民才能享受幸福,扬眉吐气,才能担负起世界和平的责任,为人类文明谱写辉煌的篇章.过去这一年走过的日子,虽有苦涩,但也有欢喜.29届奥运会在中华大地上举办.这是人类一次最伟大的聚会,也是中国人百年梦想,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了中国.半个多世纪之前还被骂作“东亚病夫”中国人,而今已迈步跨入体育大国的行列,证明了我们有能力举办奥运史上最好的体育盛会.奥运期间,中华儿女抱着对奥运精神的尊重、崇尚与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世界友人手拉手、心连心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大地上共同发扬壮大了奥运精神,谱写了“新奥运”的美妙篇章!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成功,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历尽磨难而又奋发自强的民族经过改革开放,已迈步跨进了一个追求科学、和谐、进步、和平的现代文明的国家.过去的这一年走过的日子,虽有悲伤,但也有惊喜.从灾难里走出的民族是希望的民族,经受过挫折磨砺的国家必将是奋起的国家.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在伟大建设实践进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也让我们信心百增,看到了组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日趋增强.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脊梁已不是弯曲的,而是顶天立地,骄傲地挺立着坚强的脊梁.
当时间的脚步跨入2009年,祖国六十年的历程是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的丰碑,是激励我们永远前进的火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雄壮的国歌,不正唱出了我们伟大祖国坚强不屈的脊梁吗?让我们以航天精神为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筑成我们新的辉煌!我才上初一 写的不太好!请多多包涵!

监狱学用新思想谱写新篇章心得体会(五)

关于论语的看法
看了论语后的感受,或看了百家讲坛于丹读论语后的感受
可以从论语的中的一句话进行分析,也可以是通篇的感受
最好是600字以上,尽快~、

  一.请谈谈你学习《导读》这门课程的心得与体会.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对于每个教育者更是如此.
  1、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
  2、做人要重视“仁德”.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3、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2)、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3)、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
  (4)、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在学习研究《论语》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精神.
  二.试述儒家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价值.
  (一)孔子对“忠恕之道”的阐述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原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
  在孔子看来,“忠恕”是其“仁爱”学说的重要部分,实行“仁道”,就在于会运用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实行“忠恕之道”要做到:
  1.首先,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维规律.“仲弓问仁.子曰:‘出门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要求他的学生事君使民一是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 这两者皆以“仁道”为根本.
  但孔子也认为,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道德法则并不是容易的事,连他的高足子贡也不例外.
  2.其次,要有“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的心怀.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推己及人的消极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推己及人的积极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推己及人的两个方面合在一起,便是忠恕之道.而孔子所言的“仁之方”,指的便是这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由此看来,“忠”和“恕”的区别在于:“忠”是人自己内心中一种对人对事的真诚态度,以及由此态度去用心地为他人谋事做事的行为.而“恕”则是以自己的仁爱之心,去推度别人的心,从而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和谅解别人不周或不妥之处.“忠恕”二者相得益彰,是儒家处理人己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也是社会关系健康化的润滑剂.
  3.再次,提倡要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道德修养.遇事对人要宽容大度,不苛求于人,对自己则要严格对待,时时存反省之心,简言之就是要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心境,这样就可以避免使人不敢接近,从而远离怨恨了.不单是对待对自己来说是普通关系的人要有宽容大度的心态,对待和自己有隔阂的人,孔子也主张遵循道德原则办事,“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子认为,对别人的怨恨要忘记,用公正和正直来报答它,以消除隔阂和嫌隙,淡化矛盾.通过这种道德修养,通向“忠恕之道”的路径就进一步清晰了.
  4.最后,要遵守“絜矩之道”.所谓“絜矩之道”,就是要遵循推己以度他人他物,使人人的行为都符乎于忠恕之道的准则,亦即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指君子的一言一行要有以身作则的道德示范作用.儒家的“忠恕之道”是将心比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谅解.如果人人都懂得这个“忠恕之道”的价值,并且实行它,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从而化解人与人之间不必要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变得更加和谐.所以,孔子说“忠恕之道”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种道德规范.
  (二)忠恕之道的当代价值
  ⑴、忠恕之道对我们现代人培养德性、修身安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⑵、忠恕之道有利于加强社会成员的社会道德责任感.
  ⑶、忠恕之道有利于构建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
  三.谈谈《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儒家文化是具有鲜明的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君子是我们做人的目标,是我们努力要做成的一种人.
  (1)君子坦荡荡,君子无所争,君子喻于义.也就是说君子要学会宽容、谦让、明白大义.
  (2)君子不器,指君子具有多种才艺.文质彬彬:指君子既文雅又朴实.无适无莫:指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固定不变的要怎样做,也没有固定不变的不应该怎样做,而是怎样适合情理,就怎么去做.
  (3)修己以敬:君子是使自己修身养性恭敬谦逊.矜而不争:君子庄重自守,与人无所争;能够合群相处,但不与人相互勾结.躬行君子:君子凭文章来交朋友,靠朋友的交往来培养仁德.安守节操:君子在穷困时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了.
  (4)君子处世待人时常注意自己的容貌真诚谦和;常注意脸色庄重严肃;常注意说话的言辞和语气.君子要重视百姓、粮食、丧礼、祭礼.君子给老百姓好处,但自己不耗费;役使老百姓,但不招致老百姓的怨恨;追求仁义,却不贪婪财利;态度舒泰矜持,却不骄傲;威严庄重,却不凶猛.君子有九思.
  四.谈谈你对儒家孝道的理解以及孝的现代意义.
  (一)、儒家亲孝观:“人生五伦孝为先”
  表述如:“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 (《孝经》)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2•7)
  1、孝悌为仁之本.表述如: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学而1•2)
  2、孝与仁相辅相成,不孝就是不仁.表述如孔子与宰我论孝.(阳货17•21)
  3、孝即“无违”,即绝对服从父母.表述如:“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1•11)子曰:“事父母几(婉转)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4•18)
  4、爱有差等,必须以父母为重.表述如:齐景公(杵臼)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季氏16•12)
  5、敬爱父母.表述如: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学而1•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4•19)
  (二)、孝的现代意义
  1、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
  2、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富民强;
  3、提高全民基本道德素质,建设社会精神文明;
  4、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请结合《论语》中“礼”的思想,谈现代人的道德修养.
  1.句意:做人要有礼貌,没有礼貌,怎么来做人啊!
  2、孔子“礼”的思想:
  ① 立身成人的根本
  ② 实现“仁”的前提
  ③ 社会和谐的要求
  ④ 伦理秩序的保证
  3、现代人的礼貌、礼让、礼节等.
  六.请你谈谈孔子的“教育观”.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教育权为贵族阶层所垄断.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局面而使文化下移,促进了士阶层的兴起和文化的传播.他先后招收弟子多达三千,并有七十二名高足,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及以后的文化教育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孔门私学规模之大、弟子之众、水平之高均为当时世界私学教育所仅见.
  在孔子漫长的教师生涯中,他不仅在治学、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教育理念.关于教育的目的、态度、内容、方式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孔子的教育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有教无类.2、因材施教.3、教学相长. 4、全面教育.5、一视同仁.
  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讨论教育的话语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些讨论散见于《论语》各篇各章,内容驳杂,思想丰富.孔子的教育观与他的历史观、人生观、政治观等内容互相关联,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孔子的教育观深刻影响了几千年以来封建社会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并对当前的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生前很不得志,尤其是在仕途上没有达成他的远大理想.在他卒后由于他在教育事业上的伟大贡献(这也是他的弟子、后学、历史统治者最为推崇的),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被尊称为“万世师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发展、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从社会现实出发,谈谈你对孔子“义利”观的理解.
  ⑴重义轻利⑵先义后利⑶见利思义
  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对国家、政治、经济、伦理及社会风尚都具有十分重创要的作用.孔子的义利观象一面镜子,比照出当代义利观的种种形象.我们应当重温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辩证地处理义和利的矛盾,行义以达其利,争取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八.谈谈你对中庸的理解和如何在社会中做到中庸?
  (一)何为中庸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是中庸为“孔门传授心法”.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中庸是儒家“至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6•29),中庸之道即是天人合一之道,即自然和社会规律,遵循中庸就是按照自然和社会规律办事.
  (二)如何达到中庸
  中庸总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在实践中的要做到不偏不倚,合乎中(度,天人合一之道,即自然和社会规律)
  1、性格上不狂不狷: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有所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13•21)
  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 (先进11•16)
  2、行为上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13•23)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15•22)
  3、品格上温柔敦厚,追求“五美”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述而7•38)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20•2)
  4、为人上文质彬彬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6•18)
  九.请结合《论语》中的“信”的论述,谈现代社会中的信用问题.
  (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二)诚信作为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要求,在人类的个体道德修养、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社会秩序的整合方面发挥过重要的功能.
  第一,诚信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本,是个体道德的基石.
  第二,诚信是交友之道,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第三,诚信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在经济活动和商业经营领域,只有遵循诚信原则,以诚信为本,信守承诺,诚实无欺,才会赢得信誉,赢得市场,获得最大效益.
  第四,诚信是为政之本,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儒家认为,诚信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当政者的表率作用是实现社会诚信的关键.当政者如果带头讲诚信,就会对广大的臣民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臣民就会纷纷效法,谦让有礼,竭尽忠信.不仅如此,还会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诚信思想对当代社会的意义.(结合实际)
  第一,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
  第二,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建设政府诚信,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
  第三,儒家诚信思想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
  十.孔子一直强调“君子之德”,而现代人则强调“道德自律”, 请谈谈你对两者的理解,并阐述其在社会伦理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一)从根本上说,儒家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是将人看作人本身,也即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在于人有伦理意识而动物则无.自觉的伦理意识的树立与不断提高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文明根源.故此,《论语》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之上风,必偃.”(颜渊12•18)要使社会普遍建立自觉伦理意识则需要社会主体自我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充分发展其内在的道德意识,同时在优秀道德行为的示范与规范、诱导下,才能使整个社会伦理建设走向正途.
  “君子之德”是孔子对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及高标准的道德要求.这就要求道德主体要有高度伦理自觉与自我规范.因此作为君子不仅要德才兼备,能够怀柔惠远,宽厚布德,还要善于自我约束、自我反思和自我进步,要“日三省乎吾身”(学而1•1),更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4•16),也即要强调内在主体自身的反省和自我人格的完满,时刻提醒自我发现不足而努力改进.这种内在意思具有高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鞭策作,即孔子所讲的“其身正,不今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13•6).但做到自我约束和修养还远远不够,人在社会中是有责任与义务的,这恰恰是儒家所特别强调的.因而人在社会中要尽己之力以改变社会,促进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他人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是君子的必备之德.如儒家的理想抱负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从人的社会责任感出发,以自我提高为基础的人生目标设想.可见作为“君子之德”必须能够内省自身,提高自我,外能尽己之责,惠及他人,福泽社会.
  “道德自律”则强调良知基础上自我道德约束.它是当代人对自我人格发展的一种基本诉求,更多地是强调自我的约束性的“独善其身”,这与孔子所讲的“君子之德”强调升华自我的道德意识基本相同,但缺乏外向的社会性伦理视角.
  (二)社会意义:倡导“君子之德”可以较好地完善社会主体的伦理意识,同时,高度自觉的社会伦理主体也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做出自己应尽得责任,推动社会伦理体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倡导“道德自律”会当代社会适应现代法律制度体系和社会自由意志,避免对他人造成干涉.但其不利容易引导人走向内在封闭和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十一.请结合《论语》有关礼仪的语录,谈谈现代社会的文明修养问题.
  1.孔子倡导“乐群贵和”的精神.“礼之用,和为贵”中,“礼”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观念中的和谐、交融的精神,体现了其重群体、厚情谊的价值取向.
  2.礼仪是文明养成的基础,在加强自我规范的同时,促进人际关系协调发展.
  人们对礼仪的学习和运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接受熏陶和教育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礼仪实践,能够增强人内心的文明意识,养成自觉的文明行为.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3.“礼”是“沟通”的伦理,礼仪可以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学习礼仪文化可以养成文明的行为,形成和谐的心理,促进身心健康.
  礼仪可以调整人们的生活、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社会交际.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的真诚热情,谦恭随和,能够体现出他的精神风貌、气质修养和文明程度,这是讲究礼仪的表现.礼仪能够沟通人们的情感,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人们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礼仪可以使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充满自信,更好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友好与善意,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
  4礼仪通过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规则来反映社会道德,倡导符合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不文明的野蛮行为,通过让人们知礼、守礼,实现人际关系协调发展.
  5礼仪是道德评价的依据,有助于加强人格修养,提升社会公共道德.
  礼仪的重要特征是其广泛的社会性,“礼”所包含的规范、有序、敬诚、崇义等因素,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道德规约,礼仪与道德之间具有内在本质的联系,礼仪教育具有德育功能.实践证明,注重礼仪学习,从言行举止、仪态容貌等方面规范自身行为,尊崇“礼”的精神,可以逐渐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任何一种社会道德只有转化为个体道德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才是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东西”.
  在生活交往中,作为道德外在形式,人们通过礼仪来显现道德修养,表现内在的道德精神.同时,礼仪又能够帮助人们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形成完善的道德品格.赫伯特•芬格莱特说“礼仪所显发出来的还有道德的完善,那种道德的完善蕴涵在自我目标的获得之中,而自我目标的获得,则是通过将他人视为具有同样尊严的存在和礼仪活动中自由的合作参与者来实现的.”
  “礼仪”是社会生活公共规范的总和.掌握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人,为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升社会公共道德做贡献.
  礼仪,使人类摆脱野蛮和愚昧,走向文明和自律.礼仪,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促进着人际关系的和谐,推动着人类社会道德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礼仪,在当今社会是不可或缺的.
  十二.简论《论语》中“文质彬彬”的思想观点
  文质彬彬: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即“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儒家认为君子应该是外在的装饰和内在的修养相契合,互为表里.现多指人的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为人坦荡.
  十三.从社会现实出发,谈谈你对孔子“仁爱”思想的理解
  《说文解字》解释“仁”为“仁,亲也,从人,从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说:“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仁爱”就是在社会交往中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或内在要求.这种仁爱之心要求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爱人.因此,孔子在解释什么是“仁”的时候,才会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
  仁爱的价值内涵主要体现在仁的情感,不仅仅是爱亲人,也要推己及人.仁爱的核心就是要教会我们在社会中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只有关系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条仁爱原则.这两条原则的具体表现则是宽容与包涵.材料中两家对于方寸之地的归属问题,首先由争夺到最后变为互相拱让,反映的正是这种宽容与包涵的仁爱精神在协调人际关系、邻里关系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十四.从社会现实出发,谈谈你对孔子“忠信”观的理解
  1.在孔子的儒学体系中,忠和信是两个重要的理论分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孔子以文、行、忠、信这四项为基本宗旨和准则来教育学生.文、行侧重于文献等外在表现,而忠、信则体现在个人品德修养这个较高层面上,可见孔子对忠、信的推崇程度.
  2. 儒家之忠,主要体现在对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以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上.将儒家的“忠”分为事君、治民、待友三个层面.
  (1)忠也是一种个人修养,是体现和实现“仁”的重要途径之一. “言忠信,行笃敬”是君子时时刻刻牢记于心以警示自我的参照,也是走遍天下的行为准则.
  (2)由个人修为而推己及人,忠又成为待友之道的准绳之一,也是“仁者爱人”的具体体现.从“仁”的核心价值观出发,孔子提出其可“一以贯之”之道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自身而至他人,由个体而至群体.孔子的修养不是个人性的、封闭的、独立的,是具有鲜明的普世价值观的.“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这种尽心竭力为他人谋,本身也是对自身修养的要求.
  (3)对统治者言,忠又是治民的素质要求.与对君主的尽忠相对,治民是人与社会群体关系的另一种逆向的要求.要使老百姓对当政者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统治者自身也必须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尊敬你;当政者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里的恭、敬、惠、义,不妨也可看作当政者治民以忠的细行考量.
  (4)当然,孔子也讲利天下之忠.世界即“天下”的人民尽心竭力.这是符合孔子“仁者爱人”的利在天下的仁爱观,所以孔子对管仲大加赞赏“如其仁,如其仁”,也是孔子“忠”的最高理想和真义.
  3.诚信互训,正体现了信的基本涵义就是以诚待人,诚实不欺.《论语》有关“信”的论述,大致可归为三个层面:以信为政,以信交友,以信立身.信是立身之本,为人之道,成事之基.
  (1).“信”实现“仁”的重要条件.
  孔子的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信”是这一道德标准的必然要求.孔子提出,做人要“主忠信”,即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他要求学生“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以便通过孝、悌、信、爱等品质的培养而迈向“仁”的境界.
  (2).“信”是立身的关键.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就像輗与軏是车的关键部位一样,“信”在人的言语、行为中同样起着重要的关联作用——言语是否符合实际;行为是否符合言语.因此,诚信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人无信则无以立、无以行.
  (3).“信”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和维护朋友关系的准则.
  “诚信”这一道德要求,从其本质上看,是应当贯穿于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中的.但在诸种人际关系中,最需强调诚信的则是朋友关系.
  诚信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是维护朋友关系的准则,而朋友之间的相互信任则是朋友关系的理想状态和境界.孔子在谈到交友之道时指出:“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主张要与正直、诚实、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孔子与颜回、子路谈到了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其中一条就是使朋友相互得到信任.
  (4).“信”是基本的为政之道和立国、立民之道.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它也是政治的基础和从政的需要.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认为诸侯国的治理者对政事应严肃认真,又严守信用.当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时,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提出了三大要件.并认为“民之信”是重中之重,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也就是说,获取民众的信任与支持、拥护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国家政权的兴亡.所以,子夏指出,君子去从政时首先应当设法获信于民与君,应当“信而后劳其民”、“信而后谏”,这是取得政绩的前提条件;反之,对百姓而言,“未信,则以为厉己也”;对君王而言,“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翻译
  1、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
  子张学习谋官职、挣俸禄.孔子说:“多听,保留疑问,其余无疑处也小心说话,就会少犯错误.多看,保留疑问,其余无疑处也小心行事,就少有悔恨.说话少犯错误,做事少有悔恨,俸禄就在其中了.”(《为政》)
  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财富和高贵,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不用合乎道义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接受.贫穷和低贱,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不用合乎道义的方法去掉它,就不去掉.君子离开了仁德,怎么能成就自己的名声?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这样短促的时间内违背仁德,匆忙的时候一定与仁德在一起,困顿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在一起.”(《里仁》)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颜回真是一个贤人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破陋的巷子里,别人受不了那忧愁,颜回不改变快乐.颜回真是一个贤人啊!”(《雍也》)
  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孔子说:“三种朋友是有益的,三种朋友是有害的.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信实的人交朋友,与见识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奉承谄媚的人交朋友,与虚伪的人交朋友,与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季氏》)

监狱学用新思想谱写新篇章心得体会(六)

抒发对青春、生活、生命的感受的优美的句子
要求 最好是一小段话 要文笔好的
是分别写青春、生活、生命的感受
10-150的字数 不是诗

青春的:
青春是蓝色的,像深远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深远辽阔,富于幻想.
青春是绿色的,像滴翠的青竹,像坦荡的草原.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青春是红色的,像燃烧的火焰,像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充满希望,愿把光和温暖无私地奉献.
青春是白色的,似雪似浪,如云如月,白洁无瑕.犹如一张白纸,如写的文字,爱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青春是无色的.像风变幻无穷,像雾绚丽迷人.放纵它,遗憾终生;驾驭它,乘风破浪.
青春是彩色的,拥有了它,便拥有了七彩人生.青春是一首美丽的诗,是一支动听的歌.让我们真诚地把握住它,让青春之花绽放四季.
青春 云彩还在天空徘徊 青春之花却毫不犹豫地粲然开放了 有人说 珍藏在人生册页中的青春花瓣 或许只是 一双永不能忘的双眸 一个令人心动的微笑 我想说 青春的光芒 在冉冉升起时会很明亮 青春的花朵 在经历过风霜雪雨后会熠熠生辉 青春的历程 在不断搏击后才能谱写壮丽篇章
生活的:
当日子成为旧照片当旧照片成为回忆,我们成了背对背行走的路人,沿着不同的方向,固执的一步一步远离,没有雅典,没有罗马,再也没有回去的路.
生活如诗,诗意有尽情难尽;生活如茶,茶香满口情悠悠;生活如歌,歌到深处情难留;生活如酒,酒将醉时笑语盈…
生活是爱的海洋,人人都呼吸着爱,感受着爱.生活就像一片夜空,在流星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壮丽的美;生活就像一涓细流,在穿石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坚持的美……但人间最美的,是爱.
生命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丞相横槊赋诗慨叹人生苦短.列御寇御风而行,超然洒脱;庄周不畏世俗所累;李白淡薄名利留下千古佳话.而反观周兴、来俊臣之辈贪图钱财,使自己一生不得安宁;卫青曾与霍去病抵抗匈奴立下大功,却为了功名害死李广,自己也忧郁而终.生命应得到善待,但凡追名逐利而不折手段者,其生命也将暗淡无光.
虽然都欣赏“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人生哲学,但生命乃是人们最初的珍爱.惟有生命的存在,才有可能言及其它.
天,撷一缕春风,放进心房,让它吹起我的快乐;夏天,捧一抹骄阳,放进心房,让它照亮我的温暖;秋天,拾一枚红叶,放进心房,让它收获我的心情;冬天,掬一捧阳光,放进心房,让它荡涤我的心灵……
我珍惜生命的每一寸光阴,我渴望美丽,我享受生命,所以无论何时,我都会拥有一份好心情!

监狱学用新思想谱写新篇章心得体会(七)

作文《学要精益求精》

十七.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不厌修改
鲁迅有这样两句名言:“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文章的得与失、好与坏、优与劣不是由上天决定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动笔之前要仔细观察,凝思结想;写好以后,要反复推敲,认真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其中确有值得深思的道理.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遍,认真地加以修改,然后发表.”如果“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学生学写作文,虽不是写什么“重要的”文章,但要写通顺,写得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写得有几分色彩,同样须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在修改上下功夫.
文心絮语
修改是文章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玉不琢,不成器,再好的材料,再好的构思,写成文章以后总会瑕瑜兼有,修改,润色,就能成为佳作.
事物曲折复杂,文章要准确无误地反映,很有难度.因此,人们要反复认识,反复思考,不断深化正确的看法,修正不妥的乃至错误的认识.修改文章也就是修改认识、完善认识,使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没有不在这方面下过功夫.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是怎样对待修改的呢?根据唐彪的《读书作文谱》记载:“欧阳永叔为文,既成,书而粘之于壁,朝夕观览,有改而仅存其半者,有改而复改,与原来无一字存者.”列夫?托尔斯泰是大文学家,《战争与和平》是巨著,据说改过七遍.《安娜?卡列尼娜》写了五年,开头部分修改了12次.《复活》写了10年,其中玛丝洛娃的肖像描写就修改了20次,肖像描写用的字不过只120个左右.郭沫若写文章是快手,人们往往误解为他的文章都是一挥而就的.其实不然.有人问他什么是剧本创作,他回答说:“改、改、改、改、改、改、改,写剧本最重要的是多改.”显然,他写的《南冠草》、《蔡文姬》、《屈原》等等历史剧剧本也是改出来的.由此,我们可领悟到这样一个道理:文章必须修改,修改才会出佳作.文学家长篇巨著都舍得花时间花精力精心修改,我们学写短文更应在这方面多实践,多从中体会写作的道理.
文章修改包括哪些内容呢?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了这样一段话:“如文章草创已定,便从头至尾一一检点.气有不顺处,须疏之使顺;机有不圆处,须炼之使圆;血脉有不贯处,须融之使贯;音节有不叶处,须调之使叶.如此仔细推敲,自然疵病稀少.”文章初稿完成,须从头至尾检点、修改,要顺气、圆机,贯血脉,叶音韵.也就在文章的主旨、材料、结构、语言上要下功夫.
有时,由于作者主观或社会客观上的原因,对原作大大修改,甚而至于推倒重来,重新写作.如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初稿题名为《两段婚姻》,写的是家庭悲剧,是“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全部悲剧”.写完以后,列?托尔斯泰很不满意,作品缺乏深度,于是对人物、结构、故事情节重新构思,作很大改动,写成了社会悲剧.由于大幅度修改,主题大大深化.可以设想,如果不是作者主观上不满意,不花大气力修改,这部著作也就难以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了.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原是3000字的散文,由于发表时篇幅上的限制,《人民日报》文艺部要求将该文缩到2000字以内,这样,作者就须重新构思,用最经济的手法勾勒出两次考试的场面,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引人入胜.修改的效果良好,何为在《散文与我》的文章中深有体会地说:“文章有时候确实是改出来的.”
材料方面的修改往往用两种方法,一是“增添”,二是“删减”.材料影响到文章的质地,材料空泛,不具体,不充实,再好的观点、思想也不可能有效地表达.材料庞杂,淹没主题,或冲淡主题,那就须去除水份,删枝剪叶,使主干清晰、显明.人们运用杜甫“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这两句诗谈改文.神话中月亮里有桂花树,如果砍去月中的桂花树,月亮就会更亮.文章只有去掉杂质,才显得精神,主题才显豁.
有一篇谈语文学习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这么写:
为了提高阅读能力,一则靠多读,二则靠细读.读一本书,读一篇文章都必须一字一句去细读,必须去考究一字一词一句的含意.细读,才能读一本书,就有一本书的收获,读一篇文章,就有一篇文章的收获.
语文学家吕叔湘认为这段话缺乏具体事例,说的都是抽象原则,所以内容空洞.他是这样修改的:
我认为要提高阅读能力,第一要细读,第二要多读.我觉得读文章要先粗读一遍,先了解它的大意.然后一字一句读下去,遇到不懂的词语要查词典,遇到不清楚的事实要查参考书,一定要把它弄懂,弄清楚.有些地方还要琢磨琢磨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那样说,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而不用那个字.最后再通读一遍,找出文章的要点,把它记住.整体的书应先看序言、凡例、目录,了解作者的意图,本书的性质和体例,然后分章分节细读.这样阅 读,既能学习文章的内容,又能学习表达的技巧.这样阅读,才能读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收获,读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收获.
经过这一番修改,增添,内容具体了,充实了.一篇文章怎样细读,一本书怎样细读,说得一清二楚.并不是每个材料都要如此详写,根据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如果整篇文章都是详写,材料不分主次轻重堆砌,那就臃肿不堪.
叶圣陶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是名篇,最初发表时有这样一段结尾:
“谷贱伤农”的古语成为都市间报纸上的时行标题.
地主感觉到收租的棘手,便开会,发通电,大意说:今年收成特丰,粮食过剩,粮价低落,农民不堪其苦,应请共筹救济的方案.
金融界本在那里要做买卖,便提出了救济的方案:——(一)由各大银行钱庄筹集资本,向各地收买粮米,指定适当地点屯积,到来年青黄不接的当儿,陆续出售,使米价保持平衡的状态;(二)提倡粮米抵押,使米商不至群相采购,造成无期的屯积;(三)由金融界负责募款,购屯粮米,到出售后结算,依盈亏的比例分别发还.工业界是不声不响.米价低落,工人的“米贴”之类可以免除,在他们是有利的.
社会科学家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论文,从统计,从学理,指出粮食过剩之说简直是笑话:“谷贱伤农”也未必然,谷即使不贱,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之下,农也得伤.
这些都是都市里的事情,在“乡亲”是一点也不知道.他们有的粜了自己吃的米,卖了可怜的耕牛,或者借了四分钱五分钱的债缴租;有的挺身而出,被关在拘押所里,两角三角地,忍痛缴纳自己的饭钱;有的沉溺在赌博里,希望骨骰子有灵,一场赢他十块八块;有的求人去说好话,向田主那里退租,准备做一个干干净净的穷光蛋;有的溜之大吉,悄悄地爬上了开往上海的四等车.
这一大段文字与全篇风格不协调.大部分材料来自当时的报刊,评论色彩很浓,反而冲淡了丰收成灾的主题.后来在编《叶圣陶文集》时,作者把这一大段全部删掉,改为“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材料、文字大大减少,但内涵丰富了.这样修改不仅与全篇的风格协调,而且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鞭挞了剥削农民、压迫农民的罪恶社会制度.
结构上的修改重要在理清脉络,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须井然有序.有的文章乍看似乎还可以,稍加推敲,有些段落层次安排得不妥当,如加以调整,表达情意要准确得多.下面是《澜沧江边的蝴蝶会》部分段落的原稿和修改稿.
原稿:
我们的访问终点,是背倚着江岸、紧密接连的两个村寨——曼厅和曼扎.当我们刚刚走上江边的密林小径时,我就发现,这里的每一块土地,每一段路程,每一片丛林,都是那样地充满了秾丽的热带风光,都足以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绝妙风景画面.我们经过了好几个隐藏在密林深处的村寨,只有在注意寻找时,才能从树丛中发现那些美丽而精巧的傣族竹楼.这里的村寨分布得很特别,不是许多人家聚成一片,而是稀疏地分散在一片林海中间.每一幢竹楼周围都是一片丰饶富庶的果树园;家家户户的庭前窗后,都生长着枝叶挺拔的椰子树和槟榔树,绿荫盖地的芒果树和荔枝树.在这里,人们用垂实累累的香蕉树作篱笆,用清香馥郁的夜来香树作围墙.被果实压弯了的柚子树用枝叶敲打着竹楼的屋檐;密生在枝丫间的菠萝蜜散发着醉人的浓香.
我们在花园般的曼厅和曼扎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我们参观了曼扎的办得很出色的托儿所,在那里的整洁而漂亮的食堂里,按照傣族的习惯,和社员们一起吃了一餐富有民族特色的午饭,分享了社员们的富裕生活的欢快.我们在曼厅旁听了为布置甘蔗和双季稻生产而召开的社长联席会,然后怀着一种充实的心境走上了归途.
我们走的仍然是来时的路程,仍然是那条浓荫遮天的林中小路,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仍然到处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在路边的密林里,响彻着一片鸟呜和蝉叫的嘈杂而又悦耳的合唱.透过树林枝干的空隙,时时可以看到大片的平整的田畴,早稻和许多别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秧苗正在夕照中随风荡漾.在村寨的边沿,可以看到贝叶林和善提林的巨人似的身姿,在它们的荫蔽下,佛寺的高大的金塔和庙顶在闪着耀眼的金光.
修改稿:
我们沿着澜沧江边的一连串村寨作了一次旅行.这里的村寨不是许多人家聚集在一起,而是稀疏地分散在林海中间.每一幢竹楼周围都是丰饶的果树园.家家户户的庭前屋后都生长着枝叶挺拔的椰子树和槟榔树,绿荫盖地的芒果树和荔枝树.人们种着果实累累的香蕉作篱笆,用香气馥郁的夜来香树作围墙.被果实压弯了的柚子树枝条敲打着竹楼的屋檐,长在枝丫间的菠萝蜜散发着醉人的浓香.
访问的终点是背倚江岸,紧密相连的两个村寨——曼厅和曼扎.我们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然然怀着满足的心情踏上了归途.我们走的是来时的路,仍然是那条浓荫遮天的林中小径.透过树间的空隙,有时可以看到平整的田畴;在村寨的边沿,在巨人般的贝叶林和普提林的荫蔽下,佛寺的屋顶和金塔闪出耀眼的金光.
这部分内容原稿三段,经修改以后减为两段.主要修改之处为:1.层次作了调整.原稿中叙述的顺序比较乱,先说访问的终点,再说沿途见到的村寨的特点,中间又插入沿途风光的概说.修改时,把上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挪到这部分的开头,“我们沿着澜沧江边的一连串村寨作了一次旅行”,然后叙述这些村寨的特点,再介绍访问的终点,最后写返回的路.先发生的事先说,后发生的事后说,这样就先后有序了.2.删除啰嗦重复的内容.访问村寨往返是一条路,合并起来写,剪除重复,更为清晰.访问终点用了参观托儿所和参加社长联席会的材料,都是概括叙述,意义不大,故删剪.此外,词句方面也作了修改.如“清香馥郁”改为“香气馥郁”,“路径”改为“小路”,“小路”改为“小径”,“大片平整的田畴”改为“平整的田畴”,“佛寺的高大的金塔和庙顶”改为“佛寺的屋顶和金塔”,这样改动,目的在用词更为准确,词序排列更为合理.结构散乱,不严密,不紧凑,内容重复,影响文章血脉贯通,须静下心来仔细梳理,认真修改,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修改文句,润色语言更是写好文章以后必不可少的工序.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文中凡不合事理、不贴切、不简洁、不顺畅的语句都应修改,润色则是艺术加工,使情意的表达更准确,更生动,更有表现力,更能打动读者.有的句子词语只稍作更改,但观点就大不相同.如《俭以养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由于我国是一穷二白的国家这个总前提,这就规定了每个人必须学会过穷日子,只有在过穷日子中才能产生出富来,才能在我们的国土上建立起人间的天堂!”显然,“只有在过穷日子中才能产生出富来”的表达是不妥的.“过穷日子”怎会“产生出富来”?这已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把这一句抽出来看,观点就有毛病.改为“只有会过穷日子才能产生出富来”,意思就大不一样子.“会过”包括艰苦奋斗,开拓创造,从积极方面说,观点就正确了.看起来只是把“在……中”改为“会”,文字上动得不多,但意思大不一样,份量很沉.
如《中国石拱桥》第一段中有这样一句:“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原文中这一句是这样写的:“虹和拱桥是这样的不可分,以致我国诗人总爱把拱桥比作虹,说它是‘卧虹’、‘垂虹’、‘飞虹’、‘长虹’等等,甚至把它形容为‘长虹卧波,鳌背连云’.拱桥更有‘新月’、‘眉桥’、‘弓桥’、‘花桥’等等美丽的名字.”把原文中这一句与修改后的这一句比较,不难看出,修改后的句子要规范得多.原句中“以致”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用于表结果分句的开头,以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但引出的多指不良的后果.句中引出诗人美好的比喻,欠妥贴.“甚至”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卧虹”、“垂虹”等等与“长虹卧波”是并列关系,无须用“甚至”.“更”表示程度上又深一层的副词,用来关联并列事物也不妥当.修改以后,这些毛病没有了,且简明得多.
语言的润色也很重要.《藤野先生》修改稿与原文比较,就知多处作了润色.如为了突出形象,描写藤野的语句作了增添.“……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与原文比,增添了“八字须”和“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这样人物的外貌和语态更为逼真传神.
把文字改通顺只是修改文章的起码要求,反复推敲,多次修改,润色加工,就可淘沙得金.
文章总是越改越好,越改越精,但也有适得其反的,刻意求工,弄巧成拙.修改时应注意这一点.
古语说:“改章难于选篇.”意思是修改文章比写文章还难.为什么这么难呢?这是因为修改文章不仅仅是字句上的修修补补,而是要统观全局,从内容到形式有提高.改文章实质上是改思想,思想明确化、条理化了,文章才有可能文从字顺.修改是一种综合能力,词句、篇章、写作方法,与文章相关的知识,不仅要掌握,而且要能熟练运用,这样修改时才能把问题看准,才能改到点子上.眼高才能手高,眼不高,笔下是修改不出水平的.
修改是十分细致的事,需要耐心和毅力.鲁迅的著名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动地方一百六十多处;散文家杨朔的《雪浪花》仅三千多字,改动了二百多处.这种认真修改、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们初学写作的年青学生好好学习.
佳作借鉴
这篇文章选自吴晗的《学习集》.吴晗是我国著名的明史专家.以修改文与原文对照,作者不仅在词句上作了修改,连标点符号以及笔误的地方都一一订正,可见写作态度的认真与严谨.关于修改部分作简要剖析.
①“谦受益,满招损”从文中独立出来分析,是一个复句,不能作为“两句”;“格言”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能给人以启示.这样修改,言简意明.
②修改文在“时代”前加“任何”,是因为“任何地区”与“任何时代”分列,更能强调这个格言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具有普遍意义,从而使中心论点更为突出.
③“人们”表示复数,“所有”的意思是包括全部,无需在“人”后面加“们”了.“两句话”改为“格言”,理由如①.
④这句话是文中的分论点,用句号更为清晰.
⑤在“认识得更多一些”前加“到”,来突出“过程”;“从无知到有知”语意没有完,改为逗号合适,这样,判断对象就更加明确.
⑥顿号改成“和”,语气可连贯.“内含规律”意思不明确,通常用的是“内部规律”.
⑦“相反”可有可无,故删去.
⑧“欢迎”、“扶植”、“研究”都是“态度”的定语,所以逗号改为顿号;加“并且”,关联前后分句,具有强调作用;“增加”是表数量关系的动词,用在句中不妥.“理解”与本段论点无密切关系,故删除.
⑨人们因年龄、职业、文化以及生活的地区等等的不同,难以取得“共有的知识”,须删除.
⑩“蓦生”,古汉语中偶尔用,不必夹用在现代文中.
11“一声”后或用冒号,或不用;“哪里来的异端”加引号,使“一声”的内容明确;语意未完,不应用感叹号.“那”指示代词,这里应该用“哪”,疑问代词.
12语意已完整;逗号改句号.
13“坚持”这个动词表示持续性的动作、行为,后面不可用“了”这个表示完成态的时态动词.
14这—句的前半句已有“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中”,这里用“过去”就多余了.
15“杀死”与“烧死”之间,“学说”与“著作”之间逗号都改为顿号.用逗号使表意的层次不够清晰.
16加“而”,增强转折语气;“毁”与“坏”意思不一样,“毁”在句中意思是烧掉,比“坏”用得确切;“真理”与“流传下来”搭配不当.
17“犹”是“犯”的笔误.
18“主观主义”、“唯心主义”都是哲学名词.文中说的情况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用“主观主义”可以.“唯心主义”在哲学中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文中未涉及到这些,删除后意思更明确.
19“法则”是多义词,意思有:规律;法规等.与“规律”重复,删去后简洁.
20“错误缺点”本可连用,但上文“错误”与“缺点”用顿号点开,为上下文一致起见,加顿号.
21关于“知识”问题,⑨已作说明.
22这个句子是分论点,意思完整,应该用句号.
23“个”是赘字.
24“诸子百家……”是“像”的宾语,故不用句号.
25“从此”是时间状语,用了,似乎只指在这以后通晓所有科学的人并不存在,表达意思欠严密,故删去;“各种科学”范围还不够大,加“所有”,构成全称判断,说理更有力.
26“所”可有可无.
27加“还有”,语气更连贯.
28“以此”是文言词,改为“因此”贴切.
29意思完整,用句号.
30引号里是一个复句,故删“两句话”;“谦虚”改为“虚心”更符合通常的说法.
习作评说

人们常说愈容易得到的东
这篇议论文中心思想集中,单一.从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愈容易得到的东西,便愈容易失去”入笔,阐论人们对容易得到的东西应重视、珍惜,尤其是精神上的,否则将后悔不已.文章紧扣中心进行说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在说理的基础上,用一个复句作结,言简意明.三个分句看似并列,实质上前两个为后一个作衬托,突出文章“留在手上的,紧紧握住它”的主旨,强化中心思想.使用引号,可使读者加深印象.标题醒目,能开启读者思维的门扉.
文字上有不少毛病,作了修改.
一是去除无着落的旁枝.如②的“但我不觉得这句话真的能够万试万灵”,如不删除,文章就应围绕“不万试万灵”进行论述,主旨也就变更了.实际上,下文并没有就这一点展开,没有着落,所以须删除.
二是调整段落层次.第四自然段开头一句应放到第三自然段的末尾,修改14在于使这个自然段层次更为清晰.如果作为一般的开头,会给人以要专门论述这个问题的错觉.放在第三自然段的末尾,既不影响论述的重点——父母对子女的爱心,又使论述严密,并不因突出重点而丢弃其他.
三是修改病句.如⑦,上下文无转折关系,不须用“而”;上文中未说到精神上某一被轻视的东西,这儿就不可用“又”.故删去“而又”.如⑨,词性不掌握,“思想”是名词,这里应该用“想”这个动词,“思想”和“想”不能混同.如⑩,属于润色,把感情表达得更充分,更流畅.承接上文,把“对我们”提到动词“削减”前面好.单有“削减”份量不够,加“分毫”,语意就重了.“关怀”前加“百般地”也是这个意思.“呵护”不妥,改为“爱护”.如11,须在“做到”前加“对你”作限制,否则句子就有岐义.如12,上文如用“始而”,这儿就可用“继而”,用这类关联词含有先后顺序的因素.这个句子上半句说朋友之间“互不相让”,下半句说“断绝来往”,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进一层,不能用“继而”,应改为“甚至”.如16,表达意思不确切,“过去”有“过去”的价值,不能说“只是用来吸收经验和教训”,“今日”也不都是“梦想”,故改为“重要的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如17“苛求”意思是过严地要求,用在句中不恰当,故改为“强求”.
末尾增添“须懂得”,一可进一步引起读者注意,二可与标题“悟”遥相呼应.
以上只是粗粗修改,要细细推敲,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提高,可斟酌、可润色处还不少.如15中用“诸位”,似乎是演讲稿的写法;改为“大家”,略好一些,仍不能令人满意.要修改得完善,须改换角度,把这一段重写.因此,文章不厌百回改.
要语一束
写文章要千斟万酌,再三更改,才能臻于完善.
改文章实质上是改思想,思想明确,有条理,文章才可能通顺、流畅.
修改时须:删繁剪秽,突出主题;反复思考,理清脉络;咬文嚼字,妥贴确切;润色加工,臻于完善.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修改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提高这种能力,须丰富知识,扩大视野,锤炼思想,锤炼语言

监狱学用新思想谱写新篇章心得体会(八)

学习陈海新心得体会 作文【监狱学用新思想谱写新篇章心得体会】

学习陈海新心得体会

浦东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师陈海新,因患先天性疾病而大半身瘫痪,但她努力克服身体的不便和心理的艰难,14年如一日,用唯一能动的右手,为病人搭脉、开方,她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人们。

一、学习她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每天早晨7点半,陈海新总是准时赶到单位,一天要看五六十个病人,最多的一天看了118个病人。医院的二楼没有厕所,为了挤出时间多看几个病人,海新工作时几乎不喝水。她14年如一日,用唯一能动的右手为病人开出了既便宜又能治好病的方子。她的无私奉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学习她对待病人充满爱心、耐心的精神。

陈海新对待病人总是满怀热情,为别人着想,她时时想着要为病人开既便宜又能治好病的药方;她在在应询门诊时更是不厌其烦地解答病人提出的种种问题,她在轻声细语的问诊中“搭”出病人的“心病”。

作为学生,我们也要像陈海新那样,满怀爱心对待身边的每个人;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生活中关心每一个有困难的同学,让人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学习她坚忍不拔、顽强的精神。

陈海新虽身有残疾,但为了更好地掌握为患者服务的本领,她不怕艰辛和困难,仍坚持不忘学习。比起陈海新阿姨,我非常惭愧。我觉得要学习陈海新,就要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遇到艰难时多想想陈海新。

现在,陈海新走了,但她的精神永远回荡在我们的身边。作为新时代的学生,要以陈海新阿姨为榜样,努力提高自己,在学习上精益求精,在思想上不断进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监狱学用新思想谱写新篇章心得体会(九)

一篇学习心得的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和大家在一起交流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在我看来,学习是一个不断求知、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信心学好一切.
其次对学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认识.学习是成长的一部分,我们在学习中成长,同时也在成长中学习,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跟要学习如何做人,因为人的道德品行高于一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只有态度端正了,目标明确了,才有前进的方向.
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在校的过程是预习——听课——复习——总结,因此,我的学习方法就是从这四个环节下手,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课前预习是对学习新知识做的准备,是学习知识的开始过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好预习工作,我们对第二天的学习内容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就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如果在预习中发现了问题,先自己尝试着解答,若能解出来,那最好;若实在解不出来,那也没关系,毕竟是在独立预习嘛!这是把问题记下来,等待老师明天的讲解!
课堂学习是我们学习最重要的途径,因此,抓住了课堂学习,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关键所在.听课时要全神贯注地听,聚精会神地想,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对于昨天预习时所发现的问题,更要仔细听,认真想;如果课上还没弄懂,那么下课时就及时去问.带着问题听课,一心一意地听课,将全副精力集中起来,上课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温故而知新”,在复习中,巩固当天所学内容,把知识梳理一遍,加强记忆的同时,最好还能发现新问题,找到新答案,也就学到了新知识.复习时,要有针对性,对于自己还未掌握、尚未弄懂或已生疏的知识要多花点功夫,通过朗读、背诵.做作业来加强巩固.
课后总结是对学习的自我总结,它类似于复习,却又胜于复习,更具有概括力,能明确学习的重难点,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
好的学习方法离不开好的学习习惯.我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出如下四个学习习惯:
1.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是学习的根源,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有健壮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我们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有时多听听新闻、看看报纸,关注国家大事,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好处.
2.勤于思考的习惯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往往自己想出来的记得是最牢固的.勤于思考,勤于动脑,才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好问、善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问,要问的准、问得深.再问之前,先要自己思考,实在解决不了,再去请教他人;在问之时,要认真听讲,学习他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4.做笔记的习惯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记号笔记,可以理出知识的线索和要点,使之有条理化,便于复习和记忆.记好笔记,要有选择性,记重点、难点、要点,切不可听到什么就记什么,那样就太费时间和精力了.
总之,我的学习方法可以总结为“主动、认真、刻苦”这六个字.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学习体会,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们多多指教,让我能够改正缺点,不断学习.
谢谢大家!

监狱学用新思想谱写新篇章心得体会(十)

结合实际,谈谈你学习本课程的体会
急.真的是很急.需要一篇这样的文章!

一是要结合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学;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不断为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使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是解决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从当前来说,就是要用发展的方式来化解国际经济衰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思维,新的举措,新的工作方式.面对挑战,树立信心,不畏缩,不后退,既要充分估计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性,深刻认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艰巨性,又要正确看待我们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带来的新机遇,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周密策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要结合关注民生紧密学.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民生问题,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切实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既要抓经济求发展,又要处理好群众的热点、难点.多深入基层,多深入实际,多深入群众.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不掩盖问题,不因循守旧.当前,要特别注意解决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宏观政策层面的突出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特别是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出现的新问题.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达到共建共享、共享共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是要结合加强党的建设学.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领导干部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谋发展的领路人,要谋发展,就得把握好方向,制定好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解放思想,加大改革的步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因而要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负起领导责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推动科学发展的表率,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同做好各方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群众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到通过学习推动实践,在推进实践中深化学习,以身作则促进科学发展、真抓实干落实科学发展,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957755/

推荐访问:谱写监狱发展新篇章 谋划新思想谱写新篇章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