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二首(其一),,贾至

来源:古诗词鉴赏 时间:2016-06-07 12:28:2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古诗词鉴赏】

第一篇:《春思 贾至 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4分)

春思 贾至

夜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5.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分)

1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

15.明媚动人、生机盎然。(意思相近即可)

16.全诗侧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

第二篇:《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提优专训:第2周 古诗词鉴赏限时精练(四) Word版含答案]》

限时精练(四)

一、 语知天天练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赝品/梦魇 滂沱/磅礴 调羹/调控 B. 追溯/塑胶 篆书/椽子 店铺/铺张 C. 蹩脚/别扭 怆然/创伤 拒载/刊载 D. 拜谒/枯竭 盘踞/据点 屏蔽/屏气

2. 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著名作家翟泰丰曾在评论臧克家诗作《融抒情与哲理于一体的世纪画卷》一文中指出:“如果说对人生哲理抒发的境界最高的,要算《有的人》这一篇,这是闻名祖国大地的名著力作。这首诗把人生的伟大与丑恶论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诗又是那么潇潇洒洒,铿锵有力,字字力透纸背,句句镌刻在人们心间,以哲理的力量毫不留情地道出了人生真谛。” A. 淋漓尽致 C. 铿锵有力

B. 栩栩如生 D. 力透纸背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美国近来加强与日、菲、澳的军事联系,令亚太多国深感忧虑。对此,中国军事专家罗援少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加紧重返亚太,尤其是军事重返,应首先对中国保持军事透明。”

B. 近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湖南省长沙市一中近两个小时左右的演讲被多家当地媒体报道,其中一篇标题为《北大校长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的文章在微博上被广泛关注。

C. 南方基金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估值虽然已在历史底部,但是在经济和企业利润持续下降的环境下,政策依然是目前主导市场的重要因素。

D. 根据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进口婴儿食品、部分进口配方奶粉将实施关税下调,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元旦后开始实行零关税。

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内审美更是一种源远流长且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形态,但中西方之间仍有区别。区别主要在于超验与非超验上。

② 相反,中国古代的内审美则兼具超验和非超验,即经验两类。

③ 老子、孔子、柏拉图等人的思想中都有超越感官型审美而直达内在精神境界审美的表述。

④ 从柏拉图开始,历经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思想,再到现代存在主义的“天地神人共舞”,其内审美主要是超验的,即不以人的现实的经验感觉为转移,而以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为核心。

⑤ 内审美作为一种与感官型审美相对的审美形态,滥觞于人类审美思想发端期。 A. ⑤④①③② B. ⑤③①④② C. ①④②⑤③ D. ①③④②⑤ 二、 古诗词鉴赏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二首(其一) 唐·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 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2) 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碛 中 作 唐·岑 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1) 本诗首句“走马西来欲到天”历来为诗家所称赞,请予以简要评析。

(2) 本诗末句“平沙莽莽绝人烟”以景结情,请赏析其妙处。【诗歌鉴赏答案__春思二首(其一),,贾至】

7.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 算 子 宋·朱敦儒①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

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① 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

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② 矰缴(zēng zhuó):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短箭。 (1) 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

(2) 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 名句名篇默写

8.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鼎铛玉石, ,弃掷逦迤,秦人视之, 。(杜牧《阿房宫赋》)

(2) 不知乘月几人归,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4) ,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 四、 语用综合训练

9. 阅读下面的示例,为提供的两组镜头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主旨明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镜头一]一个正在跑步的中学生,突然停下来,弯腰将同学扔在校园中的废弃物丢进了垃圾桶。

[画外音]拾起的是垃圾,收获的是成长,传播的是文明。

[镜头二]一辆吉普车减慢速度,停在信号灯前,耐心等待闯了红灯的孩子们过去。这

第三篇:《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提优专训:第2周 古诗词鉴赏限时精练(四) Word版含答案]》

限时精练(四)

一、 语知天天练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赝品/梦魇 滂沱/磅礴 调羹/调控 B. 追溯/塑胶 篆书/椽子 店铺/铺张 C. 蹩脚/别扭 怆然/创伤 拒载/刊载 D. 拜谒/枯竭 盘踞/据点 屏蔽/屏气

2. 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著名作家翟泰丰曾在评论臧克家诗作《融抒情与哲理于一体的世纪画卷》一文中指出:“如果说对人生哲理抒发的境界最高的,要算《有的人》这一篇,这是闻名祖国大地的名著力作。这首诗把人生的伟大与丑恶论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诗又是那么潇潇洒洒,铿锵有力,字字力透纸背,句句镌刻在人们心间,以哲理的力量毫不留情地道出了人生真谛。” A. 淋漓尽致 C. 铿锵有力

B. 栩栩如生 D. 力透纸背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美国近来加强与日、菲、澳的军事联系,令亚太多国深感忧虑。对此,中国军事专家罗援少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加紧重返亚太,尤其是军事重返,应首先对中国保持军事透明。”

B. 近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湖南省长沙市一中近两个小时左右的演讲被多家当地媒体报道,其中一篇标题为《北大校长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的文章在微博上被广泛关注。

C. 南方基金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估值虽然已在历史底部,但是在经济和企业利润持续下降的环境下,政策依然是目前主导市场的重要因素。

D. 根据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进口婴儿食品、部分进口配方奶粉将实施关税下调,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元旦后开始实行零关税。

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内审美更是一种源远流长且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形态,但中西方之间仍有区别。区别主要在于超验与非超验上。

② 相反,中国古代的内审美则兼具超验和非超验,即经验两类。

③ 老子、孔子、柏拉图等人的思想中都有超越感官型审美而直达内在精神境界审美的表述。【诗歌鉴赏答案__春思二首(其一),,贾至】

④ 从柏拉图开始,历经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思想,再到现代存在主义的“天地神人共舞”,其内审美主要是超验的,即不以人的现实的经验感觉为转移,而以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为核心。

⑤ 内审美作为一种与感官型审美相对的审美形态,滥觞于人类审美思想发端期。 A. ⑤④①③② B. ⑤③①④② C. ①④②⑤③ D. ①③④②⑤ 二、 古诗词鉴赏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二首(其一) 唐·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 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2) 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碛 中 作 唐·岑 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1) 本诗首句“走马西来欲到天”历来为诗家所称赞,请予以简要评析。

(2) 本诗末句“平沙莽莽绝人烟”以景结情,请赏析其妙处。【诗歌鉴赏答案__春思二首(其一),,贾至】

【诗歌鉴赏答案__春思二首(其一),,贾至】

7.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 算 子 宋·朱敦儒①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

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① 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

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② 矰缴(zēng zhuó):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短箭。 (1) 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

(2) 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 名句名篇默写

8.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鼎铛玉石, ,弃掷逦迤,秦人视之, 。(杜牧《阿房宫赋》)

(2) 不知乘月几人归,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4) ,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 四、 语用综合训练

9. 阅读下面的示例,为提供的两组镜头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主旨明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镜头一]一个正在跑步的中学生,突然停下来,弯腰将同学扔在校园中的废弃物丢进了垃圾桶。

[画外音]拾起的是垃圾,收获的是成长,传播的是文明。

[镜头二]一辆吉普车减慢速度,停在信号灯前,耐心等待闯了红灯的孩子们过去。这

第四篇:《高一诗歌鉴赏训练题》

高一诗歌鉴赏训练题

阅读诗歌,完成诗后的题目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1)简析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托物言志(以物喻人),通过同情白牡丹孤寂的处境,含蓄地抒发了裴给事之高洁品行朝中竟无人赏识的感慨。

子 规

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注】范仲淹上书朝廷,要求对旧制进行整顿和改革,遭到守旧派反对,被贬为陕西路宣抚使。当时诗人为集贤校理天章阁待制,与范仲淹交往甚密,于是上奏章为范仲淹辩护,也被贬。这首诗即为此事所感而作。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①对范仲淹遭贬的同情及对执政者的愤慨。②无意于仕宦、归隐田园的感情。

(2)请对这首诗抒情的方式和内容进行分析。

这首诗歌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开头两联借景抒情,作者描写了子规啼叫、疏烟明月、微雨落花等景物,写出了一幅春残之景,寄寓了自己的感情;最后两联直抒胸臆,联想到了范仲淹及自己的遭遇,诗人肝肠寸断,涕泪滂沱,惭愧为名利所缚,感叹不如及早归隐田园。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本诗是涛人流放广西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 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阳月:指农历十月。

(1)前两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了衬托的手法,南飞大雁到这里尚且折回,作者却要去更遥远的地方,表现思乡之情的强烈。

(2)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简要分析这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第三联描写了江潮初落、一片寂静、丛林昏暗、瘴气不散的景象。这一联上接首联与颔联的抒情,以景衬情,渲染了凄清、迷惘、忧烦的氛围与感情,为最后的抒情做铺垫和蓄势。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歌中有两个字透露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这两个字是什么?诗人是怎么表达的?有什么艺术效果?

愁、恨。东风不能拂去忧愁,春日惹出心头之恨。通过埋怨、迁怒东风、春日,更形象、深切地表达自己的忧愁难以排遣。

(2)诗人开头两句以嫩绿、鹅黄两色点染明媚的春光的目的是什么?

①用色彩体现物候的变化,表现时光的流逝,为后面的写愁抒恨做铺垫。②以乐景衬悲情,以鲜丽的色彩反衬内心的愁苦。

别 诗

范云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1)诗题为“别诗”,但后人认为不是一个“别”字概括得了的,除了写离别还写了其他。 你是否同意此说,请阐述理由。

A同意。末句写花儿盛开,表现出归来时欢乐之情。

B不同意。末句表面写归来,实际表现了离家之久,物候变化,时光飞逝,表现的仍是离别的主题。

(2)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

对偶和比喻。“昔去”和“今来”对应,花和雪互相设喻,对仗工整,造成回环往复的效果。表现了久别重返、时光飞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答案__春思二首(其一),,贾至】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上句以雪表现离别之哀伤。下句以花的怒放表现重返之欣喜(B以乐景反衬别离久长,韶光易逝)

A对比,拿昔去和今来的情景作对比。衬托出重返之欢欣。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结构中起到什么作用?

在内容上强调相聚短暂,分离仓促。此句之前言聚,之后言散,正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比喻。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比喻两人聚散匆匆、伤心离别、各自飘零;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比喻不忍分离,心灵追随对方而去,表现思念之切。

对 雪【诗歌鉴赏答案__春思二首(其一),,贾至】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

对国破家亡的悲伤,对国家命运的焦虑,报国无门的忧愁,以及生活的孤独与贫苦。

(2)读第二、三联,作者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的感情?

第二联:借景抒情和象征,借云暮与风雪写出时局围困与内心焦虑、愁苦。

第三联:借代,无绿就是无酒。以虚写实,以幻写真,虚实对比。炉内空空,却仿佛看到熊熊烈火,可见冷不可耐,极言生活的困苦。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昨夜、今朝点出了时间上的层次。此外还有观感和情思上的层次。“夜如何”写出了担忧,留下了悬念。“试卷”写出了疑虑和希望。“依旧”写出了无尽的欣喜。

2、这首诗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借景抒情、对比、象征。风浪既是江上的风浪,也可能是政治、人生的风波,作者表达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1)请简要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描写了雨后东坡月夜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清朗的基调,营造了明净的氛围,映衬出作者清净澄澈的内心世界。

(2)结合全诗分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刻画出手杖碰在石路上发出的声音,与前面的宁静夜色动静结合、视听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写出了生趣。铿然之声有一定的刚性和力度,体现了作者达观、坚定和执着的人生态度。

第五篇:《高中古诗鉴赏专项训练》

古代诗歌鉴赏

(时间:90分钟 满分:160分,每题8分)

1.阅读下面的一首汉代民歌,完成文后题目。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 ①飙风:暴风。②思:悲感,悲伤。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解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两句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两句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情感或者诗人思想的词语。这首诗主要表现“我”在外的悲凉,开篇用“秋风”的意象直接表达忧愁,接着写忧愁的原因是“胡地”、“离家”。全诗围绕着“愁”行文,所以诗眼是“愁”。

(2)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联系语境可知,这两句的景物描写主要表现秋天的悲凉景象,同时交代“我”出入都忧愁的原因是远离家乡。

(3)题主要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诗歌为了表达“我”的忧愁,先用景物烘托,然后写自身。从“衣带”看,这是“我”忧愁后的外在表现;“心思”,体现的是内心的感受。二者结合表现出“我”是一个落魄的游子。

答案:(1)本诗的诗眼是“愁”。诗歌开篇用环境描写渲染诗人的“愁”;“出亦愁„„令我白头”五句以“愁”为中心,表现“我”的哀愁的深重;“胡地„„修修”两句说明原因;最后四句继续写“愁”,表现“我”憔悴的形象。

(2)诗句的作用有两个:①这两句诗把秋风萧瑟的自然景观与胡地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形象地表现出秋天的凄凉。②交代“我”忧愁的原因是身在异乡,使开头的愁绪落到实处。

(3)“衣带”一句重在写忧愁的外在表现,“心思”一句重在写内在的愁绪。两句诗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把抽象的愁绪具体化,内外相应刻画出一个穷困潦倒、愁绪满怀的游子形象。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②①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 ①却关:打开门闩。

(1)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小童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生在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二是要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这种手法,三是要指出此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含着诗人的情感。考生在分析诗歌形象时,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考生在解答鉴赏形象类题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什么形象;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③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

答案:(1)用白描手法写水中和岸上的场景(生动表现春日河湾景象)。“小童”一句把两种场景连接了起来,动静结合,浑然一体,显示出水乡的宁静、优美,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2)从“疑是”、“急”、“却关”可以看出,小童热情淳朴、天真可爱。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女

[唐末]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探采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1)诗中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谈谈对本诗尾联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本诗刻画了一位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或者“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采桑女的形象。“手挽长条泪如雨”,采用动作描写,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态。“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通过心理刻画,点出采桑女心中忧虑的事,再加上她愁听门外里胥催逼的声音,诗人把形态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2)如狼似虎的里胥(里中小吏)逼上门来,催她二月交新丝。想到此,她手攀着柔长的桑枝,眼泪如雨一般滚 ①

下。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写出了采桑女流泪的原因,突出了主题。诗人不着一字议论,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余意无穷,耐人回味和想象。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两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歌鉴赏答案__春思二首(其一),,贾至】

解析:(1)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考生解题时应注意:一要明确诗人是怎样描写春天景色的,二要明确春天的画面在诗人的笔下是怎样的。考生明确了这两点,就不难看出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春天景色明媚、生机盎然的特点。

(2)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考生在解题时,一要从表达技巧入手,前两句营造了一种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气氛,为后两句的抒情作了铺垫,同时也用美好的春色反衬作者内心的忧愁;二要从诗歌的结构特点切入,“东风不为吹愁去”在诗歌结构上叫“转”,具有结构上的跌宕及思路上的转折的作用。

答案:(1)通过对“草”、“柳”、“桃花”、“李花”等的描写,写出了春天景色明媚动人、生机盎然的特点。【诗歌鉴赏答案__春思二首(其一),,贾至】

(2)①不同意。因为全诗侧重表现的是诗人内心的愁思。②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的前两句选取春天的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丽风光;三、四两句抒情,转写诗人的愁思。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是后两句的春恨之铺垫。全诗用美丽的景色反衬诗人内心的愁、恨,情感表达婉转深刻。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回答此类题目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再现画面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景色营造的氛围,往往是为抒情作铺垫的,所以答题时也可以反过来借诗歌所表露的情感来体会景色所营造的氛围的特点。

(2)“孤舟”是作者写景抒情的立足点,既是“舟”,也是“人”;既串联景,又抒发情。所以谈其作用,可从它与其他景物的关系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两个方面来谈。

答案:(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 ①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②五更钟:亡国丧音。③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

(1)词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层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开篇两句呈现了四种意象:弥漫的晓雾,迷离的杨柳,零落的杏花,凄凉的钟声。这些意象形成了一种残败清冷的氛围,令人凄惶惆怅。

(2)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面上写燕舞东风的春景,实则以燕子的无情反衬皇室衰落惨败的凄凉和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之感。(亦可答: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隐喻降清旧臣的无义,揭示出他们卖国求荣的嘴脸。他们恍如翩翩起舞的燕子春风得意,哪里还有什么亡国的悲恸。)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后池上

刘攽

②③①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诗的前两句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考生从题目可以读出作品的一、二两句表现的是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默读诗句,考生不难发现“明镜”是个喻体,即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考生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

(2)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已经明确了诗歌中所用的技巧,因此考生要将“静”与“动”落实到对诗句的理解上,并指出其表达的艺术效果。考生通读全诗可知,前两句重在写“静”,后两句重在写“动”,两者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

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水面如同被轻轻磨过的明镜,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

(2)一、二两句用“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美。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本诗既写出了静态美,又写出了动态美,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晓行望云山

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1)请简要分析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有哲理”是宋诗的一个特点。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本诗包含了哪些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一般情况下,诗人不会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景物或事件含蓄地将其表达出来。因而解答时,考生要先抓住“晓行望云山”这一标题,明确该标题点明了事件及描写的景物。然后再分析“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两句,明确其写出了作者望云山的感受。抓住这两点,考生就不难理解作者表达的是一种发现事物真相后顿悟的惊喜之情。

(2)它要求考生结合本诗分析宋诗“富有哲理”这一观点。考生解题的关键在于分析诗

第六篇:《《春思二首(其一)》阅读答案》

《春思二首(其一)》阅读答案

春思二首(其一)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歌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感,这两个字是 ▲ 和 ▲ 。(2分)

(2)开头两句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写景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9.(4分)(1)(2分)愁 恨(2)(2分)“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诗人无法排遣的深愁苦恨。(写法1分,内容1分。意同即可)

《春思二首(其一)》阅读答案

第七篇:《贾至《春思》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历乱”:花开极茂盛。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3、诗歌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这两个字是什么?诗人是怎样表达的?有何艺术效果?

4、开头两句以嫩绿、鹅黄两色来点染明媚春光的目的是什么?

(5)这首诗的前二句写了怎样的春景?对下文写情有什么作用?

(6)作者抒发感情能突破常理,结合诗歌的后二句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意思相近即可)

2.全诗侧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

(3)“愁”“恨”。是通过埋怨、迁怒于毫不相干的“东风”和“春日”来表达的。【贾至《春思》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贾至《春思》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将深愁苦恨表达得更加深切。

(4)从反面衬托无法驱遣的“愁”“恨”之强烈。

(5)这首诗的前二句写了春草丛生、柳丝飘拂、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生机盎然的春景。作用是从反面衬托出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6)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拟人手法,构思新奇,曲折巧妙。

二:

7.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8.有人说这首诗的后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赏析。(4分)

9.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5分)

10.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7.这首诗的前二句描写了草青柳黄、桃李飘香,(1分)鲜妍明媚、生机盎然的春景( 1分) 写春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1分) 乐景哀情,从反面衬托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贾至《春思》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文章贾至《春思》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出自src='/files/2015/04/1429083266832.jpg' width='100%' alt="贾至《春思》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

赏析:

《春思二首》是唐代诗人贾至的组诗作品。组诗就春立意,表达纵然在美好的春光中仍然排遣不去的、与日俱长的愁恨。【贾至《春思》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古诗词鉴赏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200767/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