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朗诵录音

来源:古诗词鉴赏 时间:2016-11-14 11:59:2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古诗词鉴赏】

【一】:杜甫诗三首.生难字音、朗读停顿、需掌握的重点字词句提示doc

杜甫诗三首 望岳

岱dà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iǎo。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líng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石壕háo吏lì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lì/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kān。 吏lì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辞:"三男/邺yâ城戍shù。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yù/力虽衰shuāi,请从/吏lì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â。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二】:二十五、杜甫诗三首

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温州市第三中学 周敏慧

教学分析

1.《杜甫诗三首》中《望岳》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透露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春望》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石壕吏》一诗,作者仅用了120字描述了石壕村一户人家在战争中承受的巨大灾难。诗人对贫苦百姓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对冷酷残暴的石壕吏给予了揭露和批判。教授此课以指导背诵为主,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艺术。

2.教学中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还要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诗人生平有个大概的了解,为此,可以结合三首诗的时代背景,有针对性地介绍诗人,特别是他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的原因。同时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通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了解诗人生平、思想及其诗歌创作风格。并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两首诗。

2.方法和过程

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眷恋亲人的美好情感,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4.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5.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杜甫的《望岳》、《春望》。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1.杜甫简介:

(画像),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经历了唐代由盛而衰的整个历史,他留下的1400多首诗歌,就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真实的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杜甫诗三首(周敏慧).ppt

二、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岱(dài ) (2)决眦入归鸟 眦(zì )

(3)白头搔更短 搔(sāo ) (4)浑欲不胜簪 簪(zān )

三、师生共同研讨《望岳》

1.朗读指导:杜甫诗三首(周敏慧).ppt

(1)听录音朗诵,听准字音,听出朗读的节奏。(落实生字,划出节奏,说明五言古诗的节奏特点。)相关素材\望岳音频朗读.wav

(2)全体配乐齐读。

(3)指名朗读,其余同学点评,特别注意朗读的节奏。

(4)再次齐读。

2.整体感知:

(1)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

(2)解题: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每一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到了什么,“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远望——近望——细望或凝望——由望岳所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3.品读赏析:杜甫诗三首(周敏慧).ppt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是哪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明确:1、唐朝盛世。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4.合作探究:

朗读背诵,并以“我想对杜甫说,诗人啊,你„„„”的句式,讲讲你学了《望岳》的感受与收获。

四、阅读赏析《春望》

1.朗读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出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相关素材\《春望》音频朗读 .WAV

(2)全体配乐齐读。

2.整体感知:

(1)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

(2)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3.点拨引导、品味全诗:

www.fz173.com_杜甫诗三首朗诵录音。

(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杜甫诗三首(周敏慧).ppt

首联:写了四种形象:国都、山河、城、草木;这四种形象特点: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组成了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丛生,使人满目凄然。(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www.fz173.com_杜甫诗三首朗诵录音。

颈联:“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远离家眷,“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能有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2)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3)播放音调低沉的背景音乐,师生再一次饱含感情地朗诵全诗。

五、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2.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风格。

明确:《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六、课堂练习

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七、布置作业

1.默写这两首古诗;

2.预习第三首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前面已经讲解了杜甫的两首写景抒情的诗,大家也了解到杜甫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称道的。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面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石壕吏(周敏慧).ppt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三、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相关素材\石壕吏朗读.mp3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四、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石壕村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有吏夜捉人石壕吏(周敏慧).ppt

2.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苦石壕吏(周敏慧).ppt

3.何处见其苦?石壕吏(周敏慧).ppt

4.用哪些凝练含蓄的语言来表现这种苦难?石壕吏(周敏慧).ppt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5、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的主题?

倾注自己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悲愤沉郁)

五、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石壕吏(周敏慧).ppt

六、课堂小结www.fz173.com_杜甫诗三首朗诵录音。

这三首诗是在作者不同的人生经历中所作的,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作者在诗风和诗情上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大家一定要细细品味,认真体会。

七、作业:石壕吏(周敏慧).ppt

1.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2.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教学反思

《石壕吏》一诗,作者仅用了120字描述了石壕村一户人家在战争中承受的巨大灾难。诗人对贫苦百姓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对冷酷残暴的石壕吏给予了揭露和批判。教授此课应以指导背诵为主,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艺术;教学中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从而把握诗歌的意境,鉴赏诗歌的美。教学过程要注重点拨,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这些诗的内容并能熟练地背诵。还要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诗人生平有个大概的了解,为此,可以结合三首诗的时代背景,有针性地介绍诗人,特别是他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的原因。

【三】:杜甫诗三首da

1

2

3

4

5

【四】: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歌的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深沉感情。

4、背诵并积累名句。

课时安排:两课时

前置作业:

1.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世称杜少陵,著作有有《杜少陵集》,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死。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2.创作背景:诗三首创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及大历二年,是诗人晚年旅居四川夔州时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3.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3)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4.回忆所学习的有关秋天的诗句,说说你对秋天是什么感受?

教学过程

《秋兴八首》其一

一、导入:

唐代诗坛上有两颗璀璨明星,并称为“双子星座”,一个是被称赞为诗仙的

李白,一个则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评价李白文章“惊天地泣鬼神”,他自己的文章又何尝不是让历史铭记。今天我们就走进杜甫,了解这颗璀璨明星。

二、检查前置作业

三、解题

下面我们学习课文的第一首律诗《秋兴八首》有人说,读诗先读题,因为诗题是诗歌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我们能否从这扇“窗”中窥探出诗的“心灵”来呢?

教师提问:何谓“秋兴”?

明确: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课文注释)。这里的“兴”也就正如《诗经》里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秋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为何能引发人们诸多的感怀呢?结合所学秋天诗句谈谈你对秋天的感受。(解决前置作业4)

曹丕在《燕歌行》中对秋天有这样一番描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所以“悲秋”似乎也就成了我国古代文人墨客们表达忧思愁绪的一个最佳题材。下面咱们来看看杜甫是如何以求起兴抒发感慨的?

四、吟咏诗歌,体会节奏。

1.听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提示: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

diāo wū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jì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ī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生自由读,感受诗韵。听读过程中划出诗歌意象。

五、小组合作探究,赏析诗歌。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这首诗歌的内容及其情感。请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本诗描绘了哪些秋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玉露”——凄冷 “枫树林”——红艳

“巫山巫峡”——萧索阴森 “江间波浪”——波澜壮阔

“塞上风云”——阴沉变换 “丛菊”——开了又开

“孤舟”——孤独飘零 “寒衣”——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gudian525687/

推荐访问:杜甫诗三首朗诵mp3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