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理学杂志

来源:建队日 时间:2018-08-26 08:00:1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建队日】

四川生理学杂志(共10篇)

四川生理学杂志(一):

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到底谁哪个国家的?活了多少岁
我自己查了查:
报道的最长寿者:报道的最长寿者是中国长寿气功养生家李庆远,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岁.李庆远原籍云南省,90多岁时到四川省开县定居,一直到去世.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曾于1925年专程拜访过这位老人,刘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1986年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寿星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决”约1000多字.老人去世后,北京的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但当时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怀疑和否认,后来经多方考证,才得到证实.
这个是已知世界上最大岁数的了吧?

  李清云,出生于1677年,死于1933年,在世256年,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在他100岁时(1777年)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的时候,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清云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拘杞煮水当茶饮.英国、法国的医学科研工作者们听到这一消息后,便对拘杞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枸杞中含有一种没见过的维生素,便取名为「维生素X」.也称之为「驻颜维生素」.经动物实验证实,拘杞具有抑制脂肪在纤维内蓄积、促进肝细胞的新生、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等作用.拘杞的「返老还童」作用表现为:可刺激性腺及内分泌腺,增强荷尔蒙的分泌,强化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生理功能,可避免人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血中积存毒素的现象,从而维持体内各组织的正常功能.
  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访问,将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归于:常年用枸杞煮水当茶饮.由于他的大力倡导,枸杞才广泛用于养生保健.其实,枸杞驻颜防老、延年益寿的功能,在古代医籍中早就不乏记载和论述.《本草经疏》云:「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 精明目之上品.」《本草汇言》云:「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 去,有十全之妙用焉.」《本草通玄》云:「枸杞子,补肾益精,水(肾)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腰疼 膝痛无不愈矣.」《本草正》云:「枸杞,味重而纯,故能补阴,阴中有阳,故能补气.所以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其功则明耳目,添精因髓,健骨强筋善补劳伤;尤止 消渴,真阴虚而脐腹疼痛不止者,多用神效.」故我国历代的医学家、养生家都很重视用枸杞养生.医界的知名寿星,如东晋时的葛洪(公元二八四至三六四年)活了八十岁,南朝齐梁时期的陶宏景(公元四五六至五三六年)亦活了八十岁,唐朝时的孙思邈(公元五八一至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一岁(一说活了一百四十多岁);他们都喜欢喝枸杞酒.我国民间也有服用枸杞养生 的习俗,并把枸杞子叫做「却老子」,意思即是驻颜防老.据北宋《太平圣惠方》载,有使者外出,中途看到一貌似十五、六岁的红颜女子,正执棒训斥一位看来已八、九十岁的老太婆,心感不平;上前劝阻,并责问女子道 :「这老婆婆是你家什么人?你年纪轻轻,怎么好动手打她老人家?」红颜女子听了一笑,严肃地告示使者说:「她是我的曾孙女,因为不肯服食防衰老 的良药,以致未老先衰,步履艰难,我才责罚她.」使者不禁大吃一惊,连忙追问:「你今年多大岁数?会有这么大的曾孙女?」 那红颜女子答道:「老身今年三百七十二岁.」使者又问:「如此高寿,必有养生之道,不知服何长寿良药?」 女子道:「良药乃枸杞子.」 由此记载,也可见枸杞驻颜防老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
  枸杞子是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枸杞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神农本草经》记载:“枸杞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纲目》:“滋肾、润肺、明目.”
  很多人喜欢用枸杞子泡水、泡酒或煲汤,中医很早就有“枸杞养生”的说法,认为常吃枸杞子能“坚筋骨、耐寒暑”.所以,它常常被当作滋补调养和抗衰老的良药.
  很多人都不知道常吃枸杞子可以美容.这是因为,枸杞子可以提高皮肤吸收氧分的能力,另外,还能起到美白作用.
  枸杞子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最适合吃枸杞子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
  任何滋补品都不要过量食用,枸杞子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较合适;如果想起到治疗的效果,每天最好吃30克左右.现在,很多关于枸杞子毒性的动物实验证明,枸杞子是非常安全的食物,里面不含任何毒素,可以长期食用.

四川生理学杂志(二):

甘油按什么比例稀释

如果是用于美容:
1份甘油、2份水,再加5~6滴醋.
对于皮肤粗糙者可将醋与甘油以5:1比例调和涂抹面部,每日坚持,会使皮肤变细嫩.还有人说用甘油:水:白醋以2:4:1的比例较为好用
如果用于健康:
发表在《国际运动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甘油可能含有一种产生能量的酸性物质.研究者将甘油和一种名为阿斯帕坦的营养性甜味剂作比较,方法是让被试者分别服用甘油和阿斯帕坦,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2g甘油(20%水溶液形式)或26ml阿斯帕坦.结果表明,在亚极限运动负荷下,甘油不但可以降低运动者的心率,还可以将运动时间延长20%.
对于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的人,甘油可能给他们带来更出色的表现.对于健美运动员来说,甘油可能帮助他们把体表及皮下的水分转移到血液和肌肉中.
除此之外,用于控制血糖:
《欧洲应用生理学》杂志登载过一项研究.研究者们将6名身体健康的年轻男性分为三组,分别给予葡萄糖、甘油和安慰剂,然后让他们在健身器上做同样的运动.在运动前45分钟服用葡萄糖的人(每磅体重0.5g葡萄糖),在开始运动时其体内的血糖水平上升了50%,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上升了3倍.在运动前45分钟服用甘油的人(每磅体重0.5g甘油),在开始运动时血液中甘油水平增加了340倍,但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没有任何变化.
因此,如果你用甘油代替高热量的碳水化合物,就可以避免因进食大量的饼干或蛋糕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了.可以说,大剂量的服用甘油几乎不会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有影响.大量的证据提示,如果你的目标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甘油可能是一种理想的糖原.

四川生理学杂志(三):

谁能给我甘油的结构简式

丙三醇 中文名称: 丙三醇 英文名称: glycerol 中文名称2: 甘油 英文名称2: glycerin CAS No.: 56-81-5 分子式: C3H8O3 分子量: 92.09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粘稠液体, 无气味, 有暖甜味, 能吸潮. 熔点(℃): 20 沸点(℃): 182(2.7KPa) 相对密度(水=1): 1.26(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1 饱和蒸气压(kPa): 0.4(20℃) 闪点(℃): 160 引燃温度(℃): 370 溶解性: 可混溶于醇,与水混溶,不溶于氯仿、醚、油类. 主要用途: 用于气相色谱固定液及有机合成, 也可用作溶剂、气量计及水压机减震剂、软化剂、抗生素发酵用营养剂、干燥剂等.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接触时间长能引起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甘油 小常识:甘油又名丙三醇,是一种无色、无嗅、味甘的粘稠液体.甘油的化学结构与 碳水化合物完全不同,因而不属于同一类物质.每克甘油完全氧化可产生4千卡热量,经人体吸收后不会改变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甘油是食品加工业中通常使用的甜味剂和保湿剂,大多出现在运动食品和代乳品中.由于甘油可以增加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含量,所以可以增加高热环境下人体的运动能力. 围绕甘油的一些问题: 1. 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是碳水化合物的替身?或是一种特殊的脂肪? 2. 是否确实是一种营养成分? 3. 当摄入大量含有甘油的食品时,是否需要减少其他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的摄入? 甘油是一种味甜、无色的糖浆状液体.食品中加入甘油,通常是作为一种甜味剂和保湿物质,使食品爽滑可口. 甘油是甘油三酸酯分子的骨架成分.当人体摄入食用脂肪时,其中的甘油三酸酯经过体内代谢分解,形成甘油并储存在脂肪细胞中.因此,甘油三酸酯记过代谢的终产物便是甘油和脂肪酸. 一旦甘油和脂肪酸经过化学分解,甘油便不再是脂肪或碳水化合物了.查看以下化学书你会发现,甘油不同于碳水化合物,就如同棒球手不同于足球运动员一样.虽然甘油也可以像其他碳水化合物一样提供热量(每克甘油完全代谢后产生4.32千卡热量),但它们有着不同的化学结构. 在稳定血糖和胰岛素方面的作用 《欧洲应用生理学》杂志登载过一项研究.研究者们将6名身体健康的年轻男性分为三组,分别给予葡萄糖、甘油和安慰剂,然后让他们在健身器上做同样的运动.在运动前45分钟服用葡萄糖的人(每磅体重0.5g葡萄糖),在开始运动时其体内的血糖水平上升了50%,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上升了3倍.在运动前45分钟服用甘油的人(每磅体重0.5g甘油),在开始运动时血液中甘油水平增加了340倍,但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没有任何变化. 因此,如果你用甘油代替高热量的碳水化合物,就可以避免因进食大量的饼干或蛋糕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了.可以说,大剂量的服用甘油几乎不会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有影响.大量的证据提示,如果你的目标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甘油可能是一种理想的糖原. 甘油可作为一种能量酸 有些科学家还强调指出,如果你想在运动场上有更佳的表现,甘油也是一种不错的补剂.原因在于,当你身体中水分充足时,体能会更强大而且持久.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中,甘油强大的保水性恰恰有助于身体储存更多的水分. 发表在《国际运动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甘油可能含有一种产生能量的酸性物质.研究者将甘油和一种名为阿斯帕坦的营养性甜味剂作比较,方法是让被试者分别服用甘油和阿斯帕坦,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2g甘油(20%水溶液形式)或26ml阿斯帕坦.结果表明,在亚极限运动负荷下,甘油不但可以降低运动者的心率,还可以将运动时间延长20%. 对于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的人,甘油可能给他们带来更出色的表现.对于健美运动员来说,甘油可能帮助他们把体表及皮下的水分转移到血液和肌肉中. 甘油的副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甘油的保水作用,它可以增加血容量,以致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在妊娠、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血容量或血压本身就比较高的情况下,就更加明显.因此,当患上述疾病或处在妊娠这样一个特殊生理时期时,请避免服用甘油.建议你在尝试任何一种新的补剂或药品前,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一个全面评价,以免后患.

四川生理学杂志(四):

人类跑步极限最多能有多快?【四川生理学杂志】

人类的奔跑速度有望达到64公里/小时,这个速度比奥运飞人博尔特还快16公里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如果突破了某些限制,人类未来的奔跑速度极限有望达到64公里/小时,这个速度比奥运飞人博尔特还快16公里/小时. 此前,研究人员研究了限制人类奔跑速度的原因.综合各种研究数据发现,人类奔跑速度的极限是由身体肌肉的运动速度所决定,因此,限制人类奔跑速度的原因主要就是人体肌肉的力量和运动速度. 据报道,科学家们利用高速跑步机准确的测得人每跑一步所需的力量,然后对比肌肉在各种状态下的力量反应数据.研究人员发现,接受测试者以最高速度进行单腿跳所需的力量超过了他们以相同速度向前奔跑用力的30%或更多,人在单腿跳时肢体肌肉所产生的力量是奔跑时所产生力量的1.5至2倍.  这项研究的参与者、怀俄明州州立大学的马泰·斑都(音译)说,“我们做了简单的估计,考虑到跑步者使用最大或接近最大力量奔跑时,其肌肉收缩的速度可以允许他达到56-64公里/小时,而且可能更快些.”  这表明,人类四肢所能运用的力量超过了人以最高速度奔跑时所用的力量,当人类突破肌肉运动速度和力量的限制后,就可以完全突破目前的奔跑速度极限.据悉,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刊登在《应用生理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称,最新研究显示,人类跑步速度的极限取决于他们肌肉纤维收缩速度限制,因为肌肉纤维收缩速度限制了跑步者的最快奔跑速度. 奥运飞人博尔特在2009柏林世锦赛中创下9.58秒的百米世界纪录.美国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创下了10.3秒的百米成绩,此后20年无人超过他.这个速度相当于35公里/小时.

四川生理学杂志(五):

世界上比较前沿的生物学杂志

《Cell》
《Natrue》
《Science》
《Acta Bio.hinlica Polonica》(波兰生物化学学报)
《Act.Bioehimica.t Biophysiea》(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Biocllomistry》(生物化学)
《Bioehemical and Biophysieal Researeh Communieation》(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研究通讯)
《英国生理学杂志》
……

四川生理学杂志(六):

弹簧床垫告诉你“左侧现象”
  1878年,席梦思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弹簧床垫,从此人们就与弹簧床垫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130多年后的今天,弹簧床垫在为人们带来舒服睡眠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隐患。
  最初,科学家们并没有发现床垫会成为健康的杀手之一。只是在对科学界的一个奇怪的“左侧现象”进行研究时,偶然发现床垫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所谓“左侧现象”,即指人们身体左侧患癌症的几率明显高于右侧,如左侧胸部患乳腺癌的几率高于右侧10%,左侧身体患黑素瘤的几率也高于右侧。
  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重视,来自瑞典的研究者赫伯特和约翰森在近期的《病理生理学》杂志上都认同了这个观点。此外,他们还表示,这两类癌症的发病原因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其实跟我们日常的睡觉习惯有很大的联系。
  在过去的30年中,乳腺癌和黑素瘤的发病率都呈稳步上涨的趋势,然而医学界对这两类癌症的发病原因仍然不甚明了。
  有人指出,经常在太阳下暴晒会增加黑素瘤的发病率;可是经过科学家的观测研究,太阳的强度在近30年内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黑素瘤生长的地方往往是臀部、大腿和躯干部分,而这些地方恰好是被衣服遮住了,不可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之下。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增加了这类癌症的发病率呢?
  一条来自日本的线索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在日本,乳腺癌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仅仅占瑞典的3%,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只有美国和英国的10%,而且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左侧现象”
  于是研究者就开始对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开始研究,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
  他们发现,日本人睡觉的地方和其他国家的明显不同:比如日本人的床垫通常是直接铺在房间的地板上,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将弹簧床垫铺在床架上。
  因此,房间内的家具和癌症之间的关系也就浮出水面了。
  话锋转到另一边,在2007年瑞典就有研究指出,生活在被调频广播和电视传输塔覆盖地区的人们患黑素瘤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其他地方。流行病学家也表示,调频广播和电视传输的电磁辐射波会削弱免疫系统,从而提高癌症的发病率。
  试想一下,当金属弹簧床遇到电磁辐射波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美国,床架和床垫都是采用金属材料,床的长度刚好是调频广播和电视传输波的一半,而一半的传输波刚好可以与金属发生共振,从而产生强烈的电磁波。
  当人们在弹簧床垫上睡觉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其实是暴露在电磁辐射下。
  想想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度过,如果长期受电磁辐射的侵害,寿命也会因此缩短三分之一。
  而在日本,绝大多数的床都不是用金属做成的,且调频广播和电视的传输波也不是其他国家经常用的87-108赫兹,因此日本的癌症率相对较低。
  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左侧现象”,答案也明朗化了。
  此前有研究表明,男人和女人都更倾向于靠右侧睡觉,尽管有关这一现象的原因尚不清楚,但是右侧睡觉可以减轻心脏的重量压力,此外,心跳声也比往左侧睡觉低。因此,当我们侧右睡觉时,身体的左侧就会暴露在强磁辐射下,并且这种强度会放大两倍。
  这就是“左侧现象”在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表现明显的原因。
1.简要概括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简要解释“左侧现象”产生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文中划线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请提出两条能够有助于消除“左侧现象”,保持健康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说明了(什么是)“左侧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2.金属弹簧床和床架与调频广播和电视传输波发生共振,从而产生强烈的电磁波,当人们在弹簧床垫上靠右侧睡觉的时候,身体就会受到电磁辐射的侵害,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左侧现象”。
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具体准确的数字,突出说明了日本的癌症发病率低。(意对即可)
4.①将弹簧床内的金属物质通通换成非金属物质(或者将弹簧床垫换成传统的棕棚垫、草垫)。
   ②房间里不要摆放电视机、收音机等最容易接收传输信号的家电。(答案不唯一)

四川生理学杂志(七):

什么是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范畴.【四川生理学杂志】

神经生物学
生命科学学院
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院士1人,教授10人,副教授4人.
主要研究方向:
①突触传递和信号转导;
②感觉信息处理的神经机制;
③脑的高级功能;
④神经发育和老化的基因组生理学.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1项("脑功能及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上海市项目3项.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进展、脑的结构与功能--视觉信息处理的脑机制.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
在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大学继续深造或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或在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科研、开发或管理工作.
神经生物学——21世纪的明星学科
神经生物学是生物学中研究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方面内容的一个分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研强国加快了对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投入.美国于1990年推出了"脑的十年计划",接着欧洲于1991年开始实施"EC脑十年计划",然后日本于1996年也正式推出了名为"脑科学时代计划"的跨世纪大型研究计划,计划在未来20年内投入相当的研究经费.这些研究工作虽然至今为止并没有在神经生物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没有解开智力形成之迷,没有解开毒品上瘾之迷,没有解开老年痴呆治疗之迷,但却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神经科学的发展,为本世纪神经生物学的腾飞打好了基础.
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神经生物学是比较特殊的.首先,它的研究离不开生命科学的一些基本研究材料与方法.神经生物学的材料与生物学的其它学科一样,是动物,从低等的果蝇到高等的小鼠、人.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同样离不开核酸的分析与蛋白质的分析,分子生物学的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也是神经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但除此之外,神经生物学有它自身的特点,那就是神经科学所要重点研究器官——脑是高等生物最复杂的,同时神经元几乎是最难培养的细胞,所以神经生物学研究更需要一些特殊的研究方法.电生理是用电刺激的方法来研究神经回路、神经元在特殊生理条件下的反应.膜片钳是用于测量离子通道活动的精密检测方法.
由于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大脑,是异常复杂、异常精贵的,神经生物学虽然没有方法上的突破带来的重大研究成果,但还是吸引了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工作者的目光.这从神经生物学的几个主打杂志的影响因子上可以看出:《自然神经科学》的影响因子是15,《神经元》的影响因子是14,《神经科学杂志》的影响因子是8,此外,《科学》期刊上还有专门的神经生物学专题,其中的文章数量在生物学领域几乎是最多的.
为什么神经生物学的研究难度很大,但仍然吸引了许许多多科学工作者投入她的怀抱呢?这是与社会现实有关的.神经生物学有许多人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我在这里例举一二:
一、智力形成之迷.如果说农耕社会讲求的是人口与土地,我可以这么说,资本主义社会及更高层的社会讲求的是智力.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及更高层的社会形态,它形成发展的原动力在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一切都要通过新的创意与将这些创意付诸实施的好的头脑.所以不仅家长们重视孩子的智力提高,甚至国家的决策层也同样重视与智力提高密切相关的教育.
二、毒品上瘾之迷.毒品上瘾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定层面的问题,还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良好道德观树立、甚至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我们国家正是被毒品打开大门的.如果现在我说,我了解毒品为何成瘾,我可以消除毒品成瘾,那我们的社会会作如何反应呢?
三、各种神经疾病之迷.这当中尤其重要的是老年痴呆,这种神经疾病在发达国家的死亡率已经排在了第三位.人类的文明是建立在物质冗余的基础上的,那么人类文明越是高,物质越是冗余,像老年痴呆这类的病就越是会引起重视.所以各类神经疾病的研究会越来越受人重视.
然而,需要特点强调的是,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光靠生物学工作者的努力是不够的.因为神经生物学所要研究的器官——脑,是生物界中最复杂、最精贵的器官,尤其是人的大脑,更是与众不同,更加发达,而人是不可以直接用来作为研究对象的.所以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对于方法学的要求是很高的,他必然要求各个相关学科的交叉.这也是神经生物学很多研究至今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
但可以肯定的是神经生物学在本世纪必将取得很大的进展.人类的求知欲需要神经生物学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同样需要神经生物学的进步.

四川生理学杂志(八):

2006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以及相关研究内容概况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两个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获得,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虽然奖项名目既涉及生理学,也涉及医学,但针对本年度两位获奖者及其成果,欧美媒体无不把今年这一奖项称为诺贝尔医学奖.
  对生物体内RNA的研究,是近年来生物学界和医学界无可争议的热点.曾有科学家形容:这是一个RNA时代的到来.而这样一个热门领域的产生,源于1998年美国人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他们首次将双链RNA导入线虫基因中,并发现双链RNA较单链RNA更能高效地特异性阻断相应基因的表达,他们称这种现象为RNA干扰.他们的这一发现也促使后来的科学家认识到,生物体的基因转化的最终产物不仅仅是蛋白质,还包括相当一部分RNA.
  “幕后使者”左右基因沉默
  有人这样比喻:DNA是电影胶卷,RNA是放映机,蛋白质是在银幕上播放的电影.那么,放映的过程就是“基因表达”.
  “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的重大发现,为人类对生命的研究开辟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有些科学家认为,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好像宇宙学中的暗能量,是生物研究的一个全新世界.他们获得诺贝尔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委员陈润生研究员评价说.
  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外源基因存在于生物体内,并未丢失或损伤,但该基因不表达或表达量极低,这种现象称为基因沉默.
  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认识到了RNA会影响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但当时人们对于RNA的理解,还仅限于生物体的基因是由DNA(脱氧核糖核酸)通过转录形成信使RNA,随后翻译形成蛋白质才能起作用.
  1990年,科学家为了加深矮牵牛花的紫色,将添加过量的合成色素的基因拷贝入细胞,结果事与愿违,不仅转入的基因未表达,而且自身的色素合成也减弱了,转基因的花出现了白色或全白色,当时他们把该现象称作共抑制.后来在对真菌、线虫、果蝇、老鼠等动物细胞的进一步研究中,这种现象也得到了确认.
  陈润生说,直到1998年,科学家才真正认识到这种分子的力量.“RNA干扰”现象是在线虫试验中观察到的,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将外源的双链RNA加入到线虫的基因中,发现它能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相应的蛋白质,首次证明此过程属转录后的“基因沉默”,并证明了小RNA分子是某些基因抑制现象的“幕后使者”.
  全新基因被发现
  “许多人将这个词翻译为RNA干扰,而我更倾向于将它解释为RNA干涉.”陈润生说:“因为干涉的意思更能体现RNA是对于特定的目标基因起作用,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生物体的这一机制被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揭示之后,科学家推论,这一机制本身应是为生物体内部服务的.果然,科学家随后发现,生物体体内本身也存在这种产生双链RNA的基因,只不过一直没有被发现而已.
  “这种RNA就叫做小RNA基因,也是生物体遗传密码的一部分.这种RNA基因实际上是内源性的.以前人们一致认为RNA最后的产物是蛋白质,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由DNA产生单链RNA的基因现在通常的叫作编码基因;但小RNA基因的发现让人们认识了另外一类基因,它们的最终产物是RNA.”陈润生解释说:“小RNA就是其中一种,小RNA是双链的,较一般RNA短得多,它能对细胞和基因的很多行为进行控制,可指导染色体中的物质形成正确的结构.这些最终产物是RNA的基因叫作非编码基因.目前在高等生物体内发现的非编码基因数量越来越多.从RNA干扰现象发现对RNA调控的一套全新的机制,是这几年生物学中的重大革命.”
  虽然小RNA的作用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搞清,但在线虫、果蝇、植物细胞及动物卵细胞的研究中已证实,直接导入或转染入细胞的小RNA通过特异性的几种酶的作用,可进一步形成RNA诱导基因沉默的复合体.这些复合体能特异性地与靶向信使RNA结合并进入再循环,进而形成不断放大的瀑布式放大效应,从而使RNA干涉作用在短时间内即可迅速有效抑制有害基因蛋白质或多肽的合成.
  RNA干扰机制的发现引导人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基因.科学家们逐渐发现,非编码基因的数量是非常大的,在高等生物体内,科学家们认为非编码基因的数量可以和编码基因相比拟.“这个发现使得我们人类对基因的研究,从只有一个蛋白质的世界,现在变成了RNA和蛋白质两个功能元件组成的两种元件世界.这让我们人类对各种生物的了解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并且能更好的说明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陈润生说.
  科学家认为,成千上万非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组成了巨大的分子网络,调节着细胞中的生命活动,这好比宇宙中的暗物质,将为基因组和生命科学研究提供重新审度细胞及其演化过程的新思路.
  让致病基因“沉寂”
  RNA干扰又有什么用呢?有迹象表明,某些小RNA分子能够通过引导基因打开或者关闭来决定某一个细胞的命运,这将会对引诱细胞形成某种特定类型的组织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的研究发现,用这种方法,可以导致相应蛋白质无法合成,从而“关闭”特定基因,控制入侵细胞的病毒.这给人们看到了治疗艾滋病和癌症的新希望.
  陈润生认为,利用RNA干扰研究基因功能是对基因基础研究的一个便捷工具.科学家利用RNA干扰对目标基因进行特异性地表达沉默,通过观察其表达被抑制后细胞乃至生物体从形态到各项生理生化的变化来推导该基因的功能.
  这些自身存在的RNA不但是高等动物中有,高等植物中也有.2003年科学家发现,病毒中也存在这种基因,现在几乎所有的生物中都被证明存在这样的非编码基因.
  陈润生介绍说,目前,RNA干扰现象的后续研究实际上是朝着两个方向发展的:一是基础研究方面,继续研究在生物体内存在的RNA基因的功能、调控机制以及和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关系;二是深入研究RNA干扰现象,把RNA干扰现象用到可能应用的情况,比如说医疗实践,例如用于抑制肿瘤的和其他疾病的基因.
  “这种技术还被用于基因治疗研究,很多医学研究也正在利用这种技术,希望直接从源头上抑制致病基因,以治疗癌症甚至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陈润生说:“目前,已有研究证明在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中,RNA干扰可用于抗病毒和抗肿瘤等的基因治疗.艾滋病、老年痴呆等重大疾病今后都有可能通过这种新途径被治愈.此外,对于特定疾病的诊断,以后不一定只能以蛋白质为指标, RNA也可能成为检测重大疾病的标识物.这个领域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正是由于RNA干涉技术有望从“根”上治病疗疾,致使病基因静寂关闭,所以人们自然渴求尽快应用于临床.但目前此项新技术研究大都来源于离体细胞实验,在体动物实验则刚刚开始,真正应用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尚待时日,还需要科学家广泛深入和细致持久的研究.

四川生理学杂志(九):

《时代》杂志评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中指出,美国及日本两个研究团队的报告中证实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项发现一方面解决了利用胚胎进行干细胞研究的道德争议,另一方面也使得干细胞研究的来源更不受限.请回答下面有关胚胎工程的若干问题.
(1)在胚胎发育中,根据胚胎形态的变化,可将早期发育的胚胎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2)胚胎工程中的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______和孕育胚胎的______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其生理学基础主要有那些?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是由______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美日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是利用病毒分别将四个基因送入皮肤细胞,促使普通的皮肤细胞产生变化,最后成为带有______性质的细胞,称为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iPS).在基因工程中,这四个基因称为______,所利用的病毒称为______,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______.  与借助胚胎提取胚胎干细胞比较,这样获得的干细胞的研究,其最大突破就是在不破坏胚胎的前提下提取可以复制成器官或组织的细胞,不仅避开了长期以来有关生物技术的______方面的争议,也使其来源更加广泛而方便.
(4)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从患者身上取出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从而获得早期人类胚胎,然后再从中培育“患者自身的”胚胎下细胞供医学临床使用的技术叫做______.这一技术也可以用来研究“克隆人”,中国政府对生殖性克隆人研究所持态度的“四不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1)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幼儿.
(2)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a.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b.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形成后处于游离状态;c.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不受任何影响.
(3)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根据题干信息“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可知,利用病毒分别将四个基因送入皮肤细胞,促使普通的皮肤细胞产生变化,最后成为带有胚胎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称为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iPS).这样获得的干细胞的研究,其最大突破就是在不破坏胚胎的前提下提取可以复制成器官或组织的细胞,不仅避开了长期以来有关生物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方面的争议,也使其来源更加广泛而方便.在基因工程中,这四个基因称为目的基因,所利用的病毒称为载体,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4)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从患者身上取出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从而获得早期人类胚胎,然后再从中培育“患者自身的”胚胎下细胞供医学临床使用的技术叫做治疗性克隆.中国政府对生殖性克隆人研究所持态度的“四不原则”是: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答案为:
(1)桑椹胚、囊胚、原肠胚      
(2)供体     受体    a.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b.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形成后处于游离状态;c.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不受任何影响
(3)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   胚胎干细胞    目的基因   载体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伦理(道德)问题
(4)“治疗性克隆”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

四川生理学杂志(十):

拟南芥细胞膜上的钾钙离子通道蛋白都有哪些?
希望提供相关文献

请参阅文献:
植物钾离子通道研究现状
施卫明,王校常 -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8
植物保卫细胞离子通道在气孔运动中的作用
薛绍武,杨频,裴真明 -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
植物质膜钾离子转运体研究进展
邱全胜 - 植物学通报,2000
ABA 对拟南芥los 5—1 突变体及其野生型保卫细胞质膜内向K^+ 通道的调节
薛瑞丽,周云,安国勇,江静,吕东,苗琛,宋 … -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植物根部细胞钾离子转运机制及其分子基础
刘伟宏,刘飞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
等.英文文献更多.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ieri849055/

推荐访问:中国生理学杂志 病理生理学杂志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