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行政管理能力评价

来源:评语 时间:2016-10-28 11:17:2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评语】

【一】:教育行政管理评价细则6

阿巴嘎旗中小学教育实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行政管理 100 分

阿巴嘎旗中小学教育实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行政管理

【二】:学校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思考

永乐中学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做法及思考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一所学校要取得持续的发展,就需要建设一种适合学校发展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在良好文化的浸润下,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永乐中学近10年以来为什么教学成绩会一直名列金堂县前列。通过这一次的干部网络学习,我认为可以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名言来概括:“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自觉;种下一种自觉,收获一种成功!”要达成让习惯成为一种自觉,这离不开学校的行政管理。行政管理能力的高下决定一所学校的走向。有效的中层干部是校长的左膀右臂,是校长决策的参谋智囊。校长的办学理念等的实现只有通过学校中层干部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可。提高中层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执行能力是学校管理的关键。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必须自觉的团结在校长周围,有大局思想,组织原则性强,有一定的保密意识,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具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这个团队有一种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的洞察力;一种不拘一格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一种得心应手的指挥调控能力;一种为目标而坚持的积极态度;一种雷厉风行的管理风格。

下面,我结合我校实际,从以下五个方面将学校管理的做法及自己的点滴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管理基石:发挥“校长是学校的灵魂”的作用,增强管理团队的凝聚力

校长是办学、治校、育人的核心,是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指挥者,是全校教职工的带头人。有一个好校长,才有一所好学校。他像一位音乐指挥家,能全方位洞察和指挥一个大型交响乐团的演奏全过程,因此,校长必须有自己最新的独特的办学理念,有掌控全局的指挥能力,所以,校长应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办学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这是学校管理的需要,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这需要校长具有以下素质:

1、校长要有大局观念,要敢于担当责任。2、校长需要不断的学习,善于捕捉最新的有效的信息。3、校长需要民主意识,科学的决策能力。校长要有大刀阔斧的决断能力,但,校长的决策不是领导的个人决定,必须是校长的管理思想,经过民主的集体决定,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校领导集体和教代会的意见,使其成为正确的行政决策。同时校长必须敢于担当责任,不避实就虚,不能只图眼前效果、急功近利,糊里糊涂混天度日。4、校长要有科研责任,做到躬身践行。

二、管理重心:提升学校中层领导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

中层干部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所学校工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中层干部。校长统缆全局,但还需要有一大批能力素养较高的中层干部的支持和行政,中层干部是学校工作开展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纵横协调:中层干部受命于校长及决策者但又受制于群众,既要正确理解和执行领导决定,又要协调群众开展工作,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面对教师的培养和教职工的思想素质的教育提高,各种信息的交汇与采集,对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在这些工作的过程中要纵横协调,从容指挥。所以我们必须提升中层干部的基本素质和执行工作的能力。

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中层干部能力的提高:

(1)提高政治素养。

(2)提高学习能力。

(3)提高人格素养。

(4)提高工作能力。主要工作能力如下:

首先,能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把计划变成行动、把蓝图变成现实的过程。其核心是指挥得当、调控有力、激励有方。学校中层干部要能通过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教师的潜能。

第二,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教职员工的自我管理,进行考核。采用必要的物质奖励和有效的精神嘉奖相结合的方式,让教职员工产生归属感、成就感。在检查、激励、反馈的过程中,积极完成工作目标、任务。

第三,学校中层干部虽然不是学校的决策者,但是应该义不容辞地为校长决策提供事实依据。要善于提炼出真实的信息,供校长决策参考。

第四,岗位就是责任,职务就是义务。在其位,就要谋其事。责任就是有如履薄冰、要有危机的先知先觉。只有用心做好每项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干部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领导就是服务。服务就是为教职工排忧解难,既要领,又要导。为全体教职工服务,不是只为少数人服务,包括家庭、生活、学习、教育教学等全方位服务,全心全意,不求回报,不图感激。

三、管理过程:突出民主氛围,彰显人文关怀,激发自觉铸就永中形象 人文关怀与民主管理是我校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方法。我校教职工队伍精干,每一名干部、教师肩负着多项工作。为充分激发教职工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以实现教师个人成长与学为校发展、个人幸福与学校繁荣的和谐统一,我们强化民主管理与人文关怀,即尊重教职工的人格尊严、思想自由、参与欲望、创造能力等;同时遵守经由大多数人认同的制度、规则、纪律等。

我们民主营造,尽量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永中的传统是民主、和谐。我们在尊重教师和规则意识的前提下,尽量缩小与教师的心灵距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利用“磁化效应”,营造好的成长土壤,让教师们不知不觉进入一种积极的工作状态。永中有一批兢兢业业的好教师,这些教师对年轻教师影响巨大。我们通过鼓励,表扬,荣誉感等方面不断强化教师们这种意识。让永中人始终有一种永中荣誉感。“永乐中学的教师可以,成绩一直居全县前列。”这句普通的外界评价话一直激励教师为荣誉而战。本次中考成绩出来后,我亲眼看见一位物理教师看到学校的成绩和自己的成绩时,眼睛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因为他知道这个成绩取得是多么的不易。当第二次摸底,我们还在全县19名时,当我们的学生公然在课堂上睡觉,甚至蔑视教师的存在时,正是我们这些老师们殚精竭虑,不停地给学校献计献策,最终我们利用活动,利用师生交心会,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试图走近学生的心灵;我们分层辅导学生,并把关爱贯穿学习、生活的始终,最终取得了成效。对此,我们怎能不感动呢?正是这种荣誉感让永中人始终保持着一种向上的动力。正是这种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的自觉性,铸就了永中优秀的形象。

四、管理方法:讲究科学:“80/20”科学管理,提升效率

根据“80/20”理论,我们的管理工作避免将时间过多地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我们在管理中,前期也想全面抓好所有工作,发现教师们很累,效果也不太好。在后期我们找出了几个20%:课堂管理、毕业班学风、毕业班教学管理、班级中的20%、教师成长的20%??这样工作有了针对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狠抓学风,冲刺中考

在初三的前期,因为基础、学生目标及管理方面的问题,初三学生感觉升学无望,部分调皮学生的破坏作用趁机抬头,导致学风不正。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最终的成绩取决于短板,我们必须把短板变长,这样才能整体提高。为此,行政、班主任、科任教师一起努力,利用主题班会课,师生恳谈会,学习方法交流会,现实-目标分析会,学生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帮助他们改变一切可能的改变。这

样不断努力,学风慢慢得以纠正。这为冲刺中考,奠定了基础。

2、细化课堂管理,突出实效

依托课题,狠抓课堂改革,分人保科。我校的课题是农村初中“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范式研究。

重点(1)抓好学习方法指导,重视学习的自主管理,特别是自习课;(2)教师课前准备充分;(3)以导为主的271高效课堂模式的深化;(4)做好反思改进。

选拔“少教多学,当堂过关”模型课的带头人,也即我们校内培养“名师”苗子;本期一、二学月开始让他们在一起打磨课型,主要是让他们集中在一起研习杜郞口中学,洋思中学等“少教多学,当堂过关”的典型课堂实录。第四学月开始,逐渐让他们上公开课,以展示,演译“少教多学,当堂过关”的理念,让老师们看到课改的效益,为下一步推广课型打好基础。目前有两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突出。

3、细化学生课后管理,落实每一步。

第一、补差扶优扎实开展。七八年级重点利用下午自习课时间,为学生补牢基础知识,九年级重点是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和晚自习前的时间,打破原有班级建制,集中进行体能补习,和文化帮护。文化帮护上采用学生报名,教师推荐的形式,组建一个提升班,三个基础班,实行分层辅导教学。

第二、师生联动。班级将学生分给不同的教师,一名教师长期关注几名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升学选择等,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www.fz173.com_小学行政管理能力评价。

第三、利用新教育实验,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本学年,我们的晨诵、课间诵读展示有声有色。学生在这当中受到熏陶,缓解了心理压力,提高了能力。我们还开展其他活动,如野炊、篮球赛,乒乓球赛、国学诵读赛、五四文艺演出、学生对教师的颁奖会等各种有趣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让其体验了幸福成长。

4、细化对教师的学科指导,严格检查。以常规要求为出发点,教研组,教务处,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听课,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定期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学,老师的教。定期将反馈的结果,形成指导意见,用于指导教师。

五、管理亮点:加强师培,锻造名师,提升品质

皮格马利翁理论告诉我们,别人对你的期望越高,你的才力发展越快,“惩十过不如奖一长”。在培养教师方面,我们既注重制度的管理,更注重对教师的期望与暗示,暗示教师有才能,能发展,适当的激励,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运用“淬火效应”,给予降温,用批评促进成长。主要措施:

一是努力确保走好两条路。

第一条路:外出求学之路。至2013年9月以来,我校克服经费困难、师资紧张,积极选送教师到海门参加新教育培训,选送7人参加国培(其中两人被评为市优秀学员),满勤参加市县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这些教师学习回校后,积极在全体教师大会上交流,促进了自身和其他教师的成长。

第二条路:帮助教师确定成才目标(市、县、校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坚持走好学校引领和自学相结合的成才之路。2014年1月我校成功培养一名县学科带头人,完成三年规划中的名师培养目标。

二是坚持做好四件事。

第一件事:给“新人”结对子。落实师徒结对的方案和措施,重实效,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

第二件事:给“苗子”压担子。承担讲座,承担示范课,担当领头人的工作。 第三件事:给“名师”找路子。为校内的优秀教师,创造机会,铺好路。学校为教师提供讲坛,阐述思想;为教师提供讲台,展示课堂;为教师走出校门,展示能力,寻找舞台。今年我校推荐出四名教师参加课标解读大赛,其中2名获得二等奖,3名获得三等奖。

第四件事:给“ 成才”保物质。加强校内名师培养的物质保证。

通过思考,我认为学校行政管理要有灵魂,要有优秀的团队,要讲究方法的科学,突出重点;还要特别注重人才的培养,这是学校发展的基石。

【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总结

2002年学校行政工作总结

2002年是我校深入实施“十五”规划目标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校继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继续致力于“提高质量、提高档次、提高地位”,进一步促进学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全校教职工立足创新、奋发努力,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在许多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和进展。

一、“十五”规划执行良好,管理质量体系建设进展顺利,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一)认真实施“十五”规划。2002年度,学校新设专业比计划多出2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与规划基本持平,建筑学提前3年,物理学推迟1年。校本部学生规模中,本科生招生人数超规划1008人,在校生超规划1163人。优秀课程和优秀教材建设项目远远超出规划数。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与规划基本相符,市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与规划稍显脱节。校园基本建设的面积和投资金额远超规划数,个别工程的建设周期因故延缓。

(二)组织开展管理工作质量体系建设。制定了关于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坚持不懈地推行和落实机关职能部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中层干部工作日志、部门年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部门工作周历、部门业务考核指标体系以及部门工作考核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制度,加强了管理工作的前瞻性、计划性,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管理工作质量体系。举办了9次管理知识专题讲座,讲授管理学基本知识、高等教育法律法规、高等教育管理学、高校公文办理以及高校教学、科研、人事管理等基本知识,有183名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三)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教学、科研、人事、学生、财务、总务、设备、保卫等方面的校、院两级管理实施办法,修订了宁波大学学院管理办法、校院两级机构设置和定编办法、岗位津贴实施办法,制订了学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中发扬民主,力求校务公开,召开了“双代会”,组织多次、多轮的征求意见会、座谈会,进行动员,多渠道听取各层面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这项改革以财权下放为龙头、以指标考核为导向、以效益提高为目标、以学校调控为保障,旨在通过政策导向,调动校、院两级的办学积极性,促进学院逐步建成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实现学院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平衡的良性运行机制,从而更快地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与管理体制改革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已准备就绪,改革的思想进一步确立,改革将付诸实施。

(四)努力促进办学体制改革。以我校为主体的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的建设全面启动。2002年秋季,职教学院实验楼和学生村主体工程项目克服重重困难,赶进度,抓质量,终于按计划顺利完成。首批3888名学生入住北区学生村,这不仅拓展了我校的办学空间,也使得整个高教园区(北区)的建设和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综合利用,由我校与市教育局、镇海区等单位发起并得到市政府同意的职教学院改制分立工作开局良好,年内已接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组的实地

考察和评议,申报工作进展顺利。

二、教学评估工作深入认真,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得到加强,招生规模得到控制。

(一)教学评估工作全面开展。2002年,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本科教学随机性水平评估方案的具体要求,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全员参与,从起草评估意见、方案,成立评估工作机构,建立评估工作网站,开展自查,到组织校内专家评估,找差距、定措施、搞整改、抓落实,最后完成了自评报告、自评结果及依据、状态数据、特色项目等评估材料。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汇总了学校最近三年教学管理的大量数据,收集整理了最近三年的原始资料与档案,装订档案200多册,较好地完成了自评工作,受到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为明年接受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的评估、实现“确保优秀”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www.fz173.com_小学行政管理能力评价。

(二)教学改革和建设得到加强。专业、课程、教材三大建设继续推进,新设了环境工程等5个专业和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评定了7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评出5个校级重点专业,获评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9个;对7门校级优秀课程进行了验收,4门获得通过;推荐5种教材申报“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种列入规划,推荐5种教材参加全国优秀教材奖评审,推荐18种教材参加省重点建设教材评审,组织了校级优秀教材奖评审,新立校优秀教材建设项目2项。教学研究工作成效凸显,全校有77个教研项目参加校级教研项目的立项评审,新立重点课题17项,一般课题19项,CAI课件11项;立项获得市教育规划课题8项,省教育规划年度课题2项、重点课题1项,国家教育规划课题1项,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11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课题2项;有33项校教学研究课题、4项市教育规划课题、1项省教育规划课题结题;组织了校教学成果奖和优秀教学软件奖的评审,评出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评出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学科竞赛成绩良好,我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省级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组织了学校首届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和首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并积极参加全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和数学竞赛等。加强实践基地的投入与管理,检查评估了2个实习基地,投入95万元建设了4个校内实习基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工作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更加完善,教务管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考研工作得到加强,学生考研报考率创历史新高。

(三)招生数量有所控制,生源质量得到保证。2002年,我校共录取了6497名新生,比上年增加了13.3%,超计划73名。第一批次和第三批次的一志愿录取率均为100%,第三批次文、理科的录取分分别高出录取控制分数线17分和18分。为做好今年的新生录取工作,学校及早研究招生策略,加强招生工作宣传力度,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设立招生咨询热线电话,发动教师到各生源地宣传,扩大学校的对外影响和声誉。吸引优秀考生报考我校,为提高生源质量做了大量工作。

三、科学研究继续强化,学科和学位点建设迈出新步,产学研工作成效显著。

(一)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2002年我校高级别及大型科研项目成倍增长,新立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61项,是2001年的2.1倍,其中经费超过10万元的新立项目有85项,是2001年的2.7倍;科研总经费大幅上升,全校科研总经费达4126.4万元,其中纵向经费1122.9万元,横向经费3003.5万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63.16%、90%和55%;科研成果收获颇丰,全校被SCI、EI等收录的文章达100篇(其中我校作为第一作者单位的

74篇),比2001年增长了13.9%。全年学校学术交流更加广泛,承办了11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主办了5次国家和省级科研、研究生工作会议,扩大了我校的学术影响。学校重视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评选出曹光彪科研奖一等奖11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新设学生科研基金,评审出重点项目28项,一般项目74项,有力地营造了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强化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推动了学风建设。

(二)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明显加快。2002年我校新增市重点学科2个,总数达到11个,全年有27个学科申报硕士点。随着106名研究生的入学,加上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我校在校研究生总数已达209名(其中联合培养研究生56名),是2001年的近2倍。学校还积极开展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申报工作,将水产养殖、国际贸易、结构力学、电路与系统、基础数学等5个学科作为首批申报学科。同时,学校实行研究生助教、助研制度,以提高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三)产学研结合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学校承担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明显增加,承接科技开发项目及横向课题300多项,到位经费3500万元;为企业提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为地方渔业部门指导梭鱼人工育苗,成活率在95%以上,香鱼增养殖技术应用于生产后,总产量达5万斤,产值175万元,与企业共建通信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完成CDMA室内外直放站的产业化开发,报经国家核准,进行批量生产,产值达6000万元。建立了一批科技示范和教学实习基地,通过合作教育、人才培训、技术承包、成果转让,推动了技术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合作层次。

四、师资结构趋于合理,杰出人才不断汇聚,学科梯队逐步完善,人事分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jiyu494200/

推荐访问:教育行政管理能力评价 行政管理能力测试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