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习传统文化的感受

来源:创业指导 时间:2018-10-25 11:00:0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指导】

家长学习传统文化的感受(共7篇)

家长学习传统文化的感受(一):

《学传统文化,从感恩父母做起》
1000字左右,【家长学习传统文化的感受】

每个人都要学会感恩,我们要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感恩社会„„但是,我们更应该感恩的是父母.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育我们长大,没有父母便没有我们.当我们嬉戏于课堂之上,玩耍于操场之时,我们的父母却正为我们高昂的学费而不辞辛苦地奔波着.所以我们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黑暗中拥有了一盏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犹如拥有了生命大海的指向标;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人生的海洋中拥有了一艘坚固的船;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犹如鸟儿拥有了调节平衡的尾巴„„
我们从哪里来?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是啊,十几年前的那一天,我们的父母用饱含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我们的到来.
从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又多了好多繁重的工作,那就是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但从婴儿时的我们到长大成人的我们,父母花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运用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们却毫无怨言.他们为我们不辞辛苦,从小到大,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为我们费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辞劳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的.每个字都流露着母子深情,每字每句都描写着母爱的魅力.母爱是如此伟大,父爱亦然,父母给予我们的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无私的爱.
这份爱,是任何物品都不能代替的;是再多金钱也不能买卖的.
看着父母那被岁月划伤的额头,看着那饱受雨露风霜的脊背,看着那饱经艰难困苦的丝丝白发,看着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看着他们因孩子成绩一再滑落而着急,一种酸酸的滋味莫名的在心中游荡,一种滚烫的东西从眼眶中迸出,泪,不知不觉流下.我哭了,那不是别的,是亲情的呼唤.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感恩,它虽说是一个行为动词,但它不止需要行动,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到真心实意.它不用你刻意去干什么,只要有心就够了,但这要发自内心深处才可以.
有了感恩的心,生活就会变得美好,最初的生命犹如一张白纸,有了感恩的心,这张白纸上便会慢慢出现绚丽的色彩.一生都怀抱感恩,这张纸的底色便会变得像彩虹一样美,同时也就有了美好的人生.
我们要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是孟子的一句话.还有好多,例如‘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还有好多都是写父母的,这可见父母有多重要.“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弟子规)我们做人就要这样.
我们不止要感恩父母,更要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善待自己的父母.

家长学习传统文化的感受(二):

《做最家好的家长》读后感

假期里,我拜读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刚开始时是带着任务去读的,因为学校有要求(假期学习),孩子开家长会的时候也推荐家长看这本书,后来却是拿起书,却放不下了,带着激情去体会的,细细品读。

我和很多家长一样,有着共同的疑惑:“我的孩子很普通,很一般,怎么教?”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才!李镇西的教育具有魔力,长期担任班主任,对孩子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十分熟悉,他对青少年教育的难点和重点有了长期的思考、探索和智慧,这都体现在作者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中。这是一本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专著。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儿为个案,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阶段好习惯的培养、善良人格的塑造、青春期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坚强意志的磨练习、“代沟”的超越、读书习惯的养成、传统文化的熏陶、宽广胸襟的拓展、高三冲刺阶段的关照……为各阶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具体的操作模式。作者的女儿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父女间的许多苦恼、挫折都有普遍性,而作者和女儿共同克服成长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形成一套良好的家教模式值得学习,而其中的许多做法,与我的思想产生了碰撞,发生了共鸣。

第一家长也是终身教育者。

我们的身份双重的,即是家长,又是教师,而我体会最深的,绝大多数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便万事大吉,教育孩子的事便完全推给了老师,成也老师,败也老师。还美其名曰交给老师我们放心,只要是为了孩子好,要打要骂随便,决不袒护,绝对支持。见过多的是这样的家长,想想自己从孩子入学起也加入了这些家长的行列中,自己却浑然不觉。还常常感叹:能教育好别人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读此书后愧疚:自己在推卸责任。家长要养育孩子,不仅养孩子,而且还要育孩子。不仅管衣食住行,而且管怎样成长。养育从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就开始了,我们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老师,我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孩子。怎样穿衣,怎样更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的事,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表示痛苦和愤怒……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不知不觉中担任着教育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和孩子一起成长。不要半途而废,孩子上学就把教育任务完全交到了老师的手中,孩子不是接力棒,而是一块尚需雕琢的石头,需要工匠(家长)的辛勤劳动,需要大师(老师)的支点、挖掘,才能成就一件惊世作品。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第二养成好习惯。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是人生的基础,是美德的源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就给了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行为习惯,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也包括人的行为习惯。李老师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近似完美,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学习、生活常规,希望养成的好习惯也包含其中,和孩子一起努力将常规变成行动,并坚持下去。和李老师相比,我这个家长惭愧,无地自容。孩子许多行为习惯需要加以提升。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特别是时间宽裕的时候,总是等等。表现最突出的假日的作业,不到最后时刻决不着急,用我们的调侃是心理素质好。读了此书,豁然开朗,对症下招。让孩子树立时间紧迫的观念,明确任务,减少犹豫,制定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表,经常在固定的时间内作同一件事,久而久之,形成条件反射。学习时专心致志,尽心有效劳动。即规定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总是计算题出现错误,基础和拔高题都可以应答。原先我总是以为孩子是马虎,给予原谅,读罢此书,我不再这样想,我也要借鉴李老师的做法:做错题再重作5遍这种类型题,将粗心错题归类分析,然后强化训练;训练快速一次对的习惯,不许没完没了地检查,力求一次对;再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平时错题记录下来,经常不断琢磨,加深印象,有助于克服错误。孩子的阅读习惯喜欢需要加强养成。孩子的读书习惯正在养成中,虽然我也如李老师一样,营造家庭的读书氛围,和孩子一起读一本好书,一起比赛,一起走进古典诗文,可是孩子好像还没有认识到读书的好处,没有从书中领略到获取知识的那种快感,也许受外在可视媒体获得的知识来的直接、来得容易的影响,所以孩子的读书兴趣一直处于萌芽中,不见快速成长。孩子的读书习惯还需我长期不懈的努力,我要坚持。其他诸如爱劳动习惯、书写习惯更好习惯已经基本养成。我不在家的时候,自己做饭,如煎鸡蛋、炒饭、煮方便面等能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洗袜子。每天吃完饭后收拾饭桌;现在每天练习写字2页……期待着孩子有习惯,有好性格,有好命运。

第三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满意,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总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天才,而不把孩子当成一个普通人。是天才,每次考试都应该满分,所以家长永远对孩子表示失望。一个人不应该简单的与别人相比,而应该跟自己比,用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相比,看是否有进步。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太苛求,遗传、环境等很多外因和内因注定了孩子成长的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在同个领域,自己一天比一天进步,长此下去,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对于教师也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最好的自己”在自己耕耘的三尺讲台前,用一颗童心贴近孩子,和学生保持共同爱好。用一颗爱心浇筑孩子,师生之间互相依恋。用一颗责任心点燃孩子,和孩子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不追名,不逐利。优秀、先进是好,你自做自己的最好。

再次回顾哲人那段话,我想,大道固然引人注目,但小路也自有小路的风味;太阳虽然被人高歌,受人关注,但哪一颗星星不是"太阳"?只不过它距离我们太遥远罢了,而实际上,它或许比太阳更大,更亮。

总之,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我们不必去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做一个真实的、最好的你就可以了,不是吗?

作为家长,我读此书,收获很多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作为教师,我读此书,如获至宝,心灵的窗户敞开了。这本书一直放于我的床头,闲暇时间我还会再读,在领会,在品味。与孩子一起成长是我今后的路。

家长学习传统文化的感受(三):

有关“家长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心理素质和品德”的英语作文

朋友,您好!
您提的问题,是广大老师和家长都渴望解决的难题.在此,诚挚推荐您观看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论坛系列纪录片《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当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的确是难得的家庭教育经典节目!这个节目里有许多具体的事例分析,探讨解决孩子教育的种种方法,真是我们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对一的家教老师,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家庭教育网络资源,而且是完全免费的.生活中,大人和小孩都容易出现没有恒心、悭贪、叛逆不听话、上网瘾、依赖性强、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不是能从某个简单方法或措施就能从根本上教育改正过来,变成一个孝顺听话的小孩,而是需要我们全面地进行宏观家庭教育,从根本处下手才能治标又治本.这部片里面有很多专家、老师、家长亲身说法、以其独特的心得体会向大众汇报,启示家长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从小接受的家教会影响小孩子的终生,从中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经典的警世名言: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种种现实状况是: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各种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孩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谈何容易呢!家长是越来越不好当了,说实话,很多家长也不会如何当家长,就将小孩出生到这个世上,将很多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学校和社会,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成长经验是需要家长言传身教的,推卸责任的话怎么能将小孩教育好呢?确实悲哀啊!
而我们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实体会,只图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说实话,真是有点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们都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领悟这种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
很多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所谓代沟,都是因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脱节了,没有很好的连贯所造成的,现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只顾自己的享受而妄顾他人的感受.
我们必须知道,一切教育要从根本做起,就像树要有根才能长树干树枝和树叶,才能枝繁叶茂呀,如果丢弃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楼阁.在此,推荐各位有缘的朋友,无论看过或没看过的也好,都敬请尽量抽多些时间观看大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论坛节目: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可以在百度视频或者优酷土豆搜索播放),但愿看过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真实不虚的利益,并且继续利益他人,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和谐共存的社会大环境.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和启示.
衷心祝福您!

家长学习传统文化的感受(四):

弟子规里的故事
和一句话对应的故事,比如: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故事(当然是某人孝敬父母的故事了):
老师要用,400字左右就够了,

感受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只提供参考

家长学习传统文化的感受(五):

以汉字危机为题写篇作文
以汉字危机写篇作文,600到700字左右,谁会写,【家长学习传统文化的感受】

原色作文化侃台将汉字文化发扬光大邵康 从甲骨刻文到竹简行书,从毛笔书法到硬笔书法,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书写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如果说当今时代汉字书写已逐渐丧失其功能的话,那么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文化价值毋庸置疑,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信息传输如何便捷,都替代不了汉字书写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历史地位.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更要注重对汉字书写的保护,努力将汉字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普及,汉字书写的实用性确实弱化了,但这并不影响其存在价值.如同古汉语一样,人们早已不再之乎者也,然而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精髓却一直被后人视为国粹所传承,并发扬光大.单从文化传承角度来讲,汉字书写是每个中国人应当具有的基本文化素养,代表的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敬畏,不应狭隘地从实用主义立场来看待它. 让民众重拾对汉字书写的正确认知是汉字文化传承的当务之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们容易沉浸在对新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的惊讶和欣喜之中,往往忽视了对那些带有浓重文化色彩的“旧事物”的保护和传承,以致等到这些事物真正离我们而去时才发现传统文化的缺失,然而为时已晚.汉字书写能力正在悄悄退化,应该采取措施阻止这种现象继续下去.弘扬汉字文化,政府参与至关重要,教育部门要注重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汉字文化传承的接班人.在社会层面要以汉字书法等艺术为载体,让民众感受到汉字文化魅力所在,进而关注它、研究它、使用它,让汉字书写重新回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来.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文字作为一个民族的基本标志,事关民族文化繁荣.汉字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民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悉心呵护.只要我们正确审视汉字书写,汉字文化这一民族瑰宝定将发扬光大. [山东潍坊寿光市局(营销部)]莫要“被文盲”曹宇 近期中央电视台有一档很火的节目叫《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笔者追看了几期,每次观看都如坐针毡,提笔跟着听写,好多字不是写不出就是写成错别字.再看节目上的小选手,即便是不常用的生僻字也写得准确无误,真是让人汗颜,仿佛一下子就“被文盲”了一般. 在不住叹息的同时,我们更要好好地去反思:汉字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字相比更为奇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可是现代社会的我们为什么会濒临汉字危机?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有多方面原因,我们应正视汉字危机,传承汉字所蕴含的深厚文化,莫要“被文盲”. 汉字危机源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在享受着高科技带给我们益处的同时,恰恰忽略了它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我们用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取代笔和纸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我们不再规规矩矩地提笔去写祖先留给我们的方块文字,我们认的字不少会写的不多……面对如此境况,不妨让我们放下手中的高科技产品,拿出纸笔,端端正正地写写汉字,这样我们就不会沦为信息时代的“文盲”了. 汉字危机源于传统文化的缺失.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将眼光紧紧盯在外来文化上,如韩剧、日剧、美剧甚嚣尘上,青少年中“哈韩族”、“哈日族”、“欧美风”风靡一时,这些引进来的东西被奉为经典,恰恰折射出我们传统文化的缺失.我们不再习文练字,不再品读诗词,逐渐忽略了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好在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从小学开始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等传统典籍,开始学写毛笔字、练习书法.正视传统文化,将之继承并发扬光大,我们就不会再遭遇汉字危机. 汉字危机源于浮躁的生活状态.我们生活的时代,节奏快,压力大,很少有人能真正从繁忙的工作中停下来,静下心来,读读书、写写字.遗忘几个汉字并不可怕,丢掉汉字书写之美却让人痛心.我们不妨坐下来,泡一杯清茶,放松一下心情,远离生活中的喧嚣,气定神闲地提笔练练字,徜徉于汉字所承载的深厚文化之中. [山东菏泽牡丹区局(营销部)]汉字文化魅力依然史新斌 数字化时代,电脑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对汉字书写方式带来的冲击尤重.由提笔忘字引发的对汉字危机的反思,是国人对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冲击时产生的一种警觉意识. 汉字经历了字体由篆书到隶书、由繁体到简体,书写工具由毛笔到键盘,载体由书面到多媒体的发展,这都是在相应的社会和历史背景条件下诞生的,顺应了发展规律.尤其在时间就是效益的今天,在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我们借助电脑等工具打字有效提高了书写速度,这也导致不少人提笔忘字. 拼音作为西方文化被引入中国,被应用于教育、指导学习汉字发音,有效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汉语.许多国家近年来掀起了学习汉字文化的热潮,汉字文化因此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这表明中西方文化相互渗透,汉字文化仍旧根深蒂固. 令人欣慰的是,汉字危机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从咿呀学语之时,从学写自己名字开始,家长们就给下一代灌输汉字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书法班,越来越多的家长有意识地让孩子练习书法,越来越多的国学课堂在国内兴起……由此可见,汉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魅力依然

家长学习传统文化的感受(六):

《孝行天下》读后感

《孝行天下》读后感

山东蓬莱易三小学 503班王泰霖

辅导老师

张永波

暑假期间,我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读完了《孝行天下》这本书。合上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好多次让我感动地掉下热泪,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而养老敬老的孝德传统是一份珍贵的社会公德遗产,从古至今,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孝行天下,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告诉我们人人都应该孝敬长辈,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书中最令我感动的一篇文章是《风雨三十年》,文章介绍的是有一位叫曲传荣的奶奶,她从结婚时就与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婚后短短的十年间她经历了公公去世、老公病故的连续打击,本身就有病的她既要拉扯14岁的孩子,还要照顾身患高血压、心脏病和风湿病大少便不能自理的婆婆,虽然失去了丈夫,但她还是像照顾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照顾着婆婆,从不让婆婆吃一点苦,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一家人相互依恋相互疼爱。在她的关心照料下,她的婆婆生活的很舒心很幸福,最终与她生活了30年后离开了人世。曲传荣奶奶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直体现了一个“孝”字。孝历来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人类自从有了文明,就有了孝道。孝是炎黄民族延绵不绝的美德,孝是中华文化持久不衰的根脉,孝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

这几天我在看电视时,总看到这样一段画面,一个小男孩看到妈妈在为老人洗脚,他也赶快端着重重的一盆水走到妈妈面前对妈妈说“妈妈,洗脚”。看到这一切,我总是深深的感动着,感动之余,忽然联想到我的现在,我已经马上就是5年级的学生了,但我总是不能主动帮家长做家务,分担他们的苦与累。每当家长做好了可口的饭菜时,我便不由分说,坐下来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而从不顾及忙碌的家长还没有坐下来吃饭,也从未想过家长为做这一顿饭菜忙活了多长时间......。现在想起来,虽然自己感觉还算的上是个孝顺的孩子,但不孝的事情还是不少,我很后悔以前没有领悟到这些,我想,现在好好对待父母还不晚,我以后一定要体谅父母的辛苦,替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古往今来,那些敬老的故事数不胜数,总让我心生敬佩之情,而那些不懂得孝心的人却让我鄙视。 孝行天下,有了孝,才可以享受美好的人生,受到大家的尊敬。善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孝敬自己的父母和长辈,这是全世界人类的美德也是每个做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将来报效祖国!

通讯地址: 山东省蓬莱市易三小学503班

王泰霖

家长学习传统文化的感受(七):

班主任之友读后感

自古以来,我国有“师道尊严”的传统,尊师是一种社会美德,但有时候不免会把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我觉得传统文化中的师生观,往往将尊重视为单向的(即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正因为是单向的,对于实施“尊重”的人只是一种客套,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对于“尊重”的对象则是满足了一种对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少去考虑对方的心理感受,学生也将永远不会学到“尊重”的真谛。因此,我觉得作为教育者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尊重学生的意识,学会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与意愿。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我想:教育应该一切从尊重开始,一切从心开始!有时候,教师也应该要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或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再联系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事儿,我对“尊重”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思想单纯,自尊心也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家长、老师的尊重和鼓励。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希望别人能给予赞扬、肯定;当出现错误时,在内疚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班主任是学生自尊和人格的直接的保护者,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友爱的氛围,让学生能在这个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二、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与他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在健康良好的情感状态下,才能安心接受教育。若班主任采用专制、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感。因此,无论是从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减少负性情感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出发,班主任都应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式的、愉悦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的情感关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

三、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遗传素质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们不仅要认识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该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承认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张扬,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

“尊重”不是方法,也不是态度,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让学生从他人的尊重中获得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是自我教育的源泉,而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要做到一切从尊重开始,用爱来触动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和《班主任之友》的结缘,应该是一次偶然。新接了一个学班。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这个班接连换了几任班主任。更换老师过于频繁,致使整个班级如一盘散沙。同学没有团结意识,没有团队精神,纪律混乱,打架、说脏话等不礼貌现象比比皆是。学生没有养成学习习惯:上课不会听讲,作业有一大半同学不交……总之,这个班让所有任课老师头疼,成了大家公认的差班。当听说让我接这个班时,我心情郁闷极了。共页,当前第页 123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931679/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