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来源:创业指导 时间:2018-10-25 11:00:0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指导】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共10篇)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一):

历史问题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这是建于成都的“武侯祠”的著名对联,这里的“武侯”属于哪一时期人物?( )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
2.魏国不定期都于( )
A长安 B建业 C成都 D洛阳
3.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废汉献帝 B消灭袁绍 C统一天下 D建立魏国
4.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最为客观的是( )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同意,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①修建水利设施,荒地变良田 ②五岭以南种双季稻 ③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④稻麦兼作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魏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江南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B江南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江南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7.东吴青瓷羊尊说明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 )
A农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B纺织技术进步明显 C青瓷烧制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D商品经济得到初步的发展
8.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哪一个最能准确地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 )
A文明初露曙光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族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9.“若问古今兴亡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宋代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这两句诗,概括了洛阳作为举世闻名的古都,在华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洛阳在历史上曾经是下列哪些王朝的都城( )
①东周 ②西汉 ③三国时的魏 ④北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
10.享誉中外的石窟艺术被赞叹为中国古代的艺术奇迹。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同下列哪一社会现象有着直接关系( )
A社会动荡 B社会安定 C佛教盛行 D绘画艺术的发展

1.D
2.B
3.C
4.D
5.D
6.D
7.C
8.B
9.B
10.C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二):

三顾( ),( )老臣心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自杜甫的名篇《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诗人初游成都武侯祠时.诗前四句写祠堂之景,“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杜诗解》).后四句议丞相之事,“就公始未以寓感慨”(《唐诗摘钞》).前四句写得疏洒,后四句议得沉郁. 诗句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辅国功业,大笔如椽.三顾,三次拜访,指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西20里)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已打天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屡屡,多次,指刘备屡屡跟诸葛亮商讨.天下计,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刘备、刘禅两朝.开济,指辅刘备开创基业,佐刘禅匡济危难.《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初,亮自表后主曰:‘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这就是“老臣心”.“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终始不渝;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付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周汝昌语,见《唐诗鉴赏辞典》)天下计,可见诸葛亮的匡时雄略;老臣心,可见诸葛亮的报国苦衷.诗句属对工致,沉郁顿挫,反映了诗人对这位蜀汉丞相的无比崇敬而又无限惋惜的感情.“有此二句之沉挚悲壮,结作痛心酸鼻语,方有精神.宋宗简公归殁时诵此二语,千载英雄有同感也.”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出自董必武题成都武侯祠,位于过厅两边的楹柱上.上联摘录杜甫《蜀相》诗原句,意思是刘备曾三次拜访诸葛亮于隆中(今湖北襄阳),不辞辛劳地向他请教平治天下的大计.诸葛亮提出的策略具见于《隆中对》,主要是分析天下大势,先取荆州、益州、安抚南方,内修政治,外联东吴,北伐曹魏,统一全国.下联是作者赞美他们这番晤对,纵论古今大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奠定了以后事业的基础,古今传为美谈.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三):

下面的对联跟屈原有关的是?A.写鬼写妖,b.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悟对古今情 C.上官吏,彼何人,

应该是D
A、蒲松龄
B、诸葛亮
C、司马迁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四):

有关诸葛亮的名言哈【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1.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2.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頋.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裏,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3.三頋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
4.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5.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今人沈尹默摘句并书.
这副联语摘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上句赞扬诸葛亮的大名长垂宇宙而不朽(古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下句颂美诸葛亮是国家元老重臣,遗像端肃清高,令人十分敬仰.
6.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今人冯灌父摘句并书.
这副联语从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摘来,意思是诸葛亮经邦济国的政治军事才能,比商初名相伊尹、周初名相吕望,只在伯仲兄弟之间,不相上下.伊尹辅佐成汤、太甲两代,吕望辅佐文王、武王两代,勋劳特著,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两代,情况亦极相似.至于说到老谋深算,指挥如定,则比汉初相继为相的名臣肖何、曹参,更高一着.
7.异代相知习凿齿;
千秋同祀武乡侯.
近人钟瀚撰书.
上联是说后代深知诸葛亮的,是晋人习凿齿.他著《汉晋春秋》,首先摒弃一般史家以魏为正统的作法,推尊蜀为正统,并大力颂扬诸葛亮的勋业.
下联是说曾封武乡侯的诸葛亮,治蜀有功,遗爱在民,千多年来人民都到这里来瞻仰祭祀他.联文对昭烈武侯同祀备加颂扬.
8.公本识字耕田人,为感殊遇驱弛,以三分始,以六出终,统一古今难,效死不渝,遗恨功名存两表;
世又陈强古冶子,应笑同根煎急,谁开诚心?谁广忠益?安危天下计,先生以往,缅怀风义拂残碑.
近人王天培撰书.
上联是说诸葛亮本在读书耕田,为感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从隆中一对,三分定局开始,直到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病死,始终为国事奔劳不息.遗恨的是统一天下这件古今大难事未能成功,只留下前后《出师表》,犹可想见他的勋业.
下联是说如今世上又出现了陈强、古冶子(我国春秋时齐相晏婴用二桃杀三士中的两个武士)一类恃强
逞勇的人物,不惜同根相煎(语出曹植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自相残杀.有哪个能象诸葛亮那样“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系天下安危在一身呢?抚今追惜,拭拂祠内残碑,怀想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贤哲风义,不禁感怀万端.
9.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10.义肝忠胆,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后,三代而后一人.
11.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襄阳问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12.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13.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14.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顾,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
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沈羽钨,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
15.志见出师表
好为梁父吟
16.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17.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18.三分筹策基荆楚;两表精成泣鬼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既生瑜,何生亮.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五):

“三顾频繁天下计,一朝晤对老臣心”是什么意思?

好象说错了,应该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x0d这句讲的是“当年刘备三顾茅庐,频频咨以天下大计,为先主开创基业,又为后主匡济救危,献出老臣的一腔忠诚.颈联由颔联的感物转为思人,上句写智识才能,见出其匡时雄略;下句写勤勉忠诚,见出其报国之忱;两句正好包括了他的事业自三顾茅庐始,而以辅佐刘禅终的全过程.“频烦”,再三劳烦.“两朝”,蜀汉皇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六):

三顾频烦天下计想到的成语 并说出这个成语的典故【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三顾茅庐.
典故是: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七):

三顾频繁天下计是哪个典故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自杜甫的名篇《蜀相》:
三顾,三次拜访,指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西20里)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已打天下,不辞辛劳地向他请教平治天下的大计.诸葛亮提出的策略具见于《隆中对》,主要是分析天下大势,先取荆州、益州、安抚南方,内修政治,外联东吴,北伐曹魏,统一全国.
即三顾茅庐.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八):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中隐含了一个典故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诗中隐含了一个典故,两篇文章,它们分别是?

额,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刘备身死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后,诸葛亮多次伐魏,写下《出师表》,终身死征战中.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九):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隐含了一个典故,两篇文章分别是什么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隐含了 一个典故,两篇文章分别是什么?
三顾茅庐,出师表还差一篇文章不知道

诗名是《蜀相》,作者(唐)杜甫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十):

简要赏析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好处

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天下计”诸葛先生下山之后,日理万机,以“隆中对策”,为自己的兄弟刘君主谋得“三分天下” 鼎立之势 ,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老臣心”除了说明诸葛的年纪外,更指出了辅佐 刘阿斗的艰辛.此句解释为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931868/

推荐访问:三顾频烦天下计的意思 一番晤对古今情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