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业类公司起名

来源:创业指导 时间:2018-10-26 11:00:0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创业指导】

上海农业类公司起名(共8篇)

上海农业类公司起名(一):

(28分)1976年,河南省柘城县从国外引进三樱椒种植、加工技术,此后种植面积、加工能力逐年增加。1999年柘城县被命名为“中国三樱椒之乡”。现在,柘城县无公害三樱椒标准化种植已形成“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产品畅销国内外。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河南省柘城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河南省柘城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三樱椒生长期120—135天,喜欢凉爽气候,不耐严寒霜冻,喜土壤肥沃。柘城县三樱椒种植分布如下图所示。

河南省柘城县三樱椒种植分布示意图
(1)柘城县位于①           (地形区),地势特点是②                                。(4分)
(2)河南省交通区位特点是              _ ___。(4分)
(3)简述柘城县种植三樱椒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4)柘城县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① 、 ② 等。借鉴柘城县三樱椒种植业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12分)



(1)①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或者黄淮平原)(2分)

②低平,自西北向东南降低(2分)

(2)我国铁路、高速公路南北、东西纵横的交汇中心(4分。铁路、公路(2分);纵横交汇处(2分))

(3)地形:地势低平;气候:气温适中,生长期长,雨热同期;

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水源:(河流)支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交通:铁路、公路南北、东西纵横交汇中心(本小题8分。自然区位因素每点2分,共6分;交通区位因素属于必答要点,2分)

(4)农业生产特点:①分布的区域化;

②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或者农、工、商联合一体化(社会化(每点2分,共4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建议: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发挥特色优势作物,形成区域化生产;发展有机、绿色种植;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大农产品加工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发展“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促进农业社会化过程。(每点2分,共8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上海农业类公司起名】

上海农业类公司起名(二):

求有关可持续发展或者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外文文献
希望能够提供外文 外文····谢谢了
2000字左右的就行 外文·····
答好再给补分

一 对中俄贸易潜力的基本估计
2004年中俄两国领导人达成共识,提出到2010年中俄贸易额实现600亿~800亿美元的奋斗目标.按目前中俄的贸易规模,到2010年中俄贸易总额需要翻一番方可实现600亿美元的目标.如果以2005年为基数,其后4年每年中俄贸易的增长率都在30%以上,毫无疑问,到2008年中俄贸易额就可达到600亿美元,到2009年就可达到800亿美元.问题是,随着中俄贸易规模和基数的增大,今后每年的增长幅度能否保持在30%以上?俄罗斯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潜力还有多大?俄罗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否会不断上升?中国对俄出口和从俄进口是否有新的增长点?所有这些问题都涉及中俄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回答到2010年能否实现中俄贸易额600亿~800亿美元的重要依据.
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5年的统计数据看,中俄贸易确实呈现一种加速增长趋势.1992~2001年中俄贸易用了10年时间突破了100亿美元大关;2001~2004年中俄贸易用了3年时间突破了200亿美元大关;2004~2005年中俄贸易只用1年时间就接近300亿美元大关①(见下表).
我们必须看到,中俄贸易中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或称非规律性因素,如中国购买俄罗斯的军工产品和核电站项目的技术设备等,这种购买不是每年都会发生,也不是贸易持续增长的稳定因素.因此,中俄贸易能否持续增长,能否继续保持加速势头,主要还要看一般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潜力.
(一)俄罗斯市场需求潜力仍然很大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俄罗斯对以下几类产品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1.机电产品.目前,在俄罗斯现有的家电中有相当多数量需要淘汰.据了解,彩电有一半以上需要更新,对电冰箱、空调和小家电的需求旺盛.近10年来,俄罗斯能正常使用的收割机、拖拉机数量减少近一半,设备年报废率达6%~10%,急需更新农业机械、农机具和建立新的维修体系.俄木工机械的加工设备落后,木材只能实行初加工,这类机械产品的需求潜力很大.
2.建材产品.随着俄罗斯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对建材的需求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俄所需的保温材料70%靠进口,门窗材料的进口占55%,水暖器材占67%,屋面材料占91%,胶合板占60%,油漆占27%,金属瓦占75%,天然瓦占90%.
3.纺织服装.目前,俄每年对服装和纺织品的消费大约为360亿美元,包括服装、鞋类、枕巾、浴巾、床上用品、棉布、丝绸等.俄纺织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主要依靠进口.
4.家具.据俄专家预测,未来5年俄对家具的需求将增长5~7倍.俄家具生产的最大障碍是设备陈旧,老化率达70%~80%,其中有40%的设备使用期已达20多年.俄生产家具用的中密度板85%依靠进口,高质量的贴面材料和油漆也主要依靠进口.中国家具出口俄罗斯的主要问题是设计风格与市场需求不吻合.
5.农产品.俄远东地区农业生产能力逐年下降,农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欧洲部分调运成本很高.目前,仅远东地区每年粮食缺口80万吨左右,蔬菜缺口40万吨,肉和肉类制品缺口40万吨,奶和乳制品缺口60万吨,水果缺口40万吨.俄远东地区的蔬菜需求有80%从黑龙江省进口,市场价格是中国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4~6倍①.
(二)中国市场对俄罗斯一些产品的需求具有持续性和增长潜力
从未来5~10年的时间看,中国市场对俄罗斯的很多产品,包括技术产品的需求,不仅具有持续性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可以预测的增长潜力,具体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年份 贸易额 增长幅度(%)
1992 46.3 ―
1993 76.7 65.7
1994 50.8 ―36.5
1995 54.6 7.6
1996 68.3 25.3
1997 61.2 ―10.6
1998 54.8 ―10.5
1999 57.2 40.4
2000 80.3 39.9
2001 106.7 33.3
2002 119.3 11.8
2003 157.6 32.1
2004 212.3 34.7
2005 291.0 37.1
1.对能源产品的需求将呈现不断增长势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尤其对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需求将会大幅增长,能源进口的规模将会不断扩大.以石油为例.2000年中国进口石油7 027万吨,2001年为6 026万吨,2002年为6 941万吨,2003年为9 112.63万吨,2004年为1.228 155亿吨,2005年为1.3亿吨①.中国在石油进口方面采取多元化战略,但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是这种多元化战略中的重点.在过去6年从俄进口石油数量的不断增长中,我们就会看到中俄石油贸易的广阔前景.2000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为147.67万吨,2001年为176.6万吨,2002年为302.96万吨,2003年为525.48万吨,2004年为1 077.4万吨,2005年为1 278万吨②.随着中俄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通的铺设和电力网的对接,中俄在这一领域的贸易规模必将会日益扩大,如果考虑石油价格的上涨,双边能源贸易的总额将更加可观.
2.中国对俄罗斯核工业技术设备的需求潜力仍然很大.从中国的能源战略看,加速核能的开发利用、建设更多的核电站已列入中国的长期建设规划之中,而在这一领域俄罗斯具有很大优势和出口能力,可向中国出口的技术设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中国对俄罗斯木材的需求具有可持续的特点.目前,中国木材有40%需要进口,而俄罗斯完全有能力满足中国这一缺口.只是俄罗斯把木材视为一种战略资源,因此,在采伐和出口方面采取了限制措施,从而使中俄木材贸易受到了政策制约.尽管如此,中国从俄进口木材的贸易额还是呈逐年增长趋势,2000年中国从俄进口木材为593.1万立方米,2001年为876.5万立方米,2002年为1 480.84万立方米,2003年为1 436.7万立方米,2004年为1 701万立方米,2005年为2 004.32万立方米③.
4.中国对俄罗斯的煤炭、矿产品、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及化肥等商品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这种需求不会减弱或消失.俄罗斯有这方面供给能力,中国的需求规模和购买能力毫无问题.
5.中国对俄罗斯的大型电站设备和大型工程建筑机械的需求也将会保持相当大的规模与相当高的水平.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仍将是政府和企业投资的热点领域,俄罗斯在一些大型工程机械出口方面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6.中国在很多领域对俄罗斯的技术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如生物技术、材料技术、核工业技术、农业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等.虽然中国已制定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但从基础研究到形成产业技术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也提倡在模仿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俄罗斯在上述技术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俄罗斯的总体技术水平看,俄罗斯的技术有1/4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1/2处于世界的一流水平,有2/3的技术水平与美国旗鼓相当.因此,中俄之间的技术贸易潜力非常大,如果俄罗斯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能真正把中国当作可信赖的战略伙伴,能彻底摆脱冷战时期的思维模式,中俄之间的技术贸易前景广阔.
二 影响中俄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对俄罗斯贸易没有形成规模化和规范化
2005年中俄边境贸易总额达55.7亿美元,同比增长32.7%,这仅仅是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实际边境贸易额要比这大得多.中俄贸易之所以能达到300多亿美元的规模,除边境贸易外,主要是一些大项目和大宗贸易的拉动,如军工产品贸易、石油天然气贸易和电站建设配套产品贸易,而正规的一般性商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是很大.经过20世纪90年代大浪淘沙之后,中国对俄贸易的个人、个体企业和国有大型贸易公司基本上都撤出了俄罗斯.因此,目前,对俄贸易的两个突出特点是:非规模化、非规范化.这种贸易形式要上台阶,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比较困难.
(二)目前,中国对俄罗斯商品贸易主要集中在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
虽然中国对该地区的贸易最有地缘优势,但该地区人口毕竟有限,总共600多万,且收入水平比俄欧洲部分相差很多,消费层次较低,市场容量有限.如果说中国沿边省市做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市场还可以理解,或者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全国企业都要挤到这一地区做贸易,就使国际贸易竞争变成了一种国内企业竞争和地区竞争,各方贸易利益都将减少,而且从对俄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也是一种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表现.
(三)对俄罗斯贸易通道狭窄已成为发展中俄贸易的瓶颈
在中俄边境贸易口岸中,绥芬河的条件最好,过货量最大,也是直接与俄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的贸易口岸.然而近些年来,绥芬河的过货量已经饱和.在绥滨铁路上,绥芬河―下城子95公里仍为单线;绥芬河―格罗捷科沃26公里仍为套轨.绥阳―东宁的地方铁路虽然已完工,但尚未与俄方接轨.连接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的大桥至今也没建起来,人们期望的经牡丹江、绥芬河到俄罗斯港口,通向日韩、北美的出海口和连接国内东南沿海地区的路海联运通道没有完全打开.目前,虽然通往绥芬河、黑河的境内公路有较大改善,但通往其他口岸的道路状况仍然很差,进口的大量商品无法迅速运出.
(四)目前“灰色清关”仍然盛行,虽然是两厢情愿,但最后受损失的还是中国商人或企业
中国商品被查抄、被罚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中国来说,“灰色清关”造成中国人之间竞相压价,干扰整体开发俄罗斯市场,有损中国企业和中国商品形象,是中俄贸易的一大隐患.从俄罗斯政府角度看,“灰色清关”使国家税收流失,干扰正常贸易秩序,腐蚀国家工作人员,败坏俄罗斯声誉,甚至影响“入世”进程.
(五)近年来,俄罗斯对木材、矿产等原料型产品的出口加以限制,而这些产品都是中国需要进口的商品
要继续扩大中俄贸易的规模,就需要加强中俄相互投资力度,尤其要加大中国对俄的资源开发与产品加工领域的投资,以投资带动贸易,优化中俄贸易结构,提升中俄贸易档次.然而,俄罗斯的投资环境较差,投资风险较大.一是在俄有关投资法律、法规中有很多技术性要求,经常造成执法的随意性.二是地方法律与联邦法律不一致,税收等相关法律不稳定,且经常出现有法不依,不能充分保护外国投资者的利益.三是俄仍对外来投资设置一系列限制,如限制油气资源开发,禁止购买不动产,限制外商参与国家采购和企业私有化的竞标等.四是行政壁垒,如对外资进入俄银行体系设置条件,对外资在俄企业持股规定最高比例(如在天然气企业的资本不能超过20%).五是俄罗斯的基础设施及与投资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健全,政府的低效率、官员的腐败和社会治安状况令投资者望而却步.
(六)中俄在贸易结构方面已开始出现摩擦与争议
近年在中俄贸易中,中国对俄出口主要是轻工产品和电子产品等,基本上属于制成品,而从俄罗斯进口主要是石油、木材、矿产品和各种有色金属,属于原材料或初级产品.目前,在中国对俄出口中轻纺产品占50%左右,而从俄进口中原材料产品约占60%.对于这种情况,俄方不但出现了抱怨情绪,甚至还产生了反感甚至戒备心理,认为中国只盯住俄罗斯的战略资源,而不愿更多地购买俄罗斯的机电产品,所以一再要求中国多进口俄罗斯的机电产品.对于俄方的这种情绪、心态和要求,我们可以理解.但我们必须理智地、客观地给予解释和说明.首先,中俄贸易从总体上是平衡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俄方顺差,这与中美贸易的格局完全不同.中俄贸易之所以出现这种贸易结构,绝不是人为的结果,而是双方的产业结构和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决定的.如果没有这种互补性,中俄贸易也无从谈起.其次,俄罗斯的机电产品多属于粗制滥造,在质量上、工艺上与欧美产品无法相比,且售后服务及零配件供应等均不到位,因而中国客户难以接受,包括俄向中国出口的大型核电站设备,其设计思路堪称世界一流,但工艺质量却常出现问题.此外,我们还应看到,中国从欧、美、日等国进口机电产品的企业,多为这些国家在华投资设厂的企业,而俄罗斯在华投资企业中这类企业很少,因此,就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三 中俄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加快交通运输线路的改造和建设,打通对俄贸易大通道
最近几年应完成绥芬河口岸扩能改造、绥芬河―格罗捷科沃套线改造、绥芬河―牡丹江的复线改造和建设东宁―乌苏里斯克的地方铁路.完成哈尔滨―绥芬河和哈尔滨――满洲里的电气化改造.加快推进黑河大桥和古洛河黑龙江大桥的建设及萝北、饶河大桥建设,完成牡丹江―绥芬河、牡丹江―海林、牡丹江―阿城段的高速公路建设.
在水路方面应尽快完成松花江大顶子山航运枢纽工程,黑龙江―哈巴罗夫斯克、同江―哈巴罗夫斯克的航道整理,佳木斯―抚远江海联运线港口扩张工程.
(二)以边境口岸市县为后方,以俄远东地区为基地,大踏步向俄腹地市场(俄欧洲部分)进军
俄欧洲部分市场消费水平高、支付能力强,市场潜力大,是我们扩大贸易规模、提升贸易层次的目标市场.最近,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正与有关企业筹划在莫斯科建立中国机电产品城.笔者认为,这是向俄市场纵深发展的好思路.要进入和扩展俄罗斯欧洲部分市场,一方面需要建立逐步延伸的贸易基地、仓储系统和销售网络,另一方面需要对中国的贸易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形成对俄贸易的商业集团或联合体,以最优质的商品、最合理的价格、最好的售后服务和最畅通的供货渠道在俄罗斯欧洲部分市场展开竞争.
(三)加快发展边境地区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近些年,黑龙江省沿边市县已建起了对俄粮食出口基地、蔬菜出口基地、肉蛋奶出口基地.今后应努力扶植龙头企业,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把沿边对俄出口基地规模、质量、效益做上去,并保持持续发展势头.
(四)以投资带动贸易,实现对俄投资贸易一体化
如上所述,俄罗斯在很多产品生产方面希望外来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方面需要外来投资,在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领域需要外来投资.我们应抓住机遇,在俄境内建立能满足俄市场需求的企业,生产产品在俄销售.这种形式将可避开过境贸易的各种难题,又可依据俄市场变化情况和消费者的要求,随时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规格.而在投资的过程中,有些机械设备、原材料还需从国内进口;有些产品在俄加工后也可返销国内市场或销往第三国市场,因而产生投资对贸易的带动效应.笔者认为,在俄境内建立生产加工园区的方式可以规避在俄投资的很多风险,也能较容易与俄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使园区的管理更多地由中方承担,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
(五)南北企业联手,共同在俄罗斯进行项目投资
近年来,南方企业对俄罗斯市场和投资的兴趣日益浓厚,但由于对俄市场和投资环境缺乏了解,鲜有与俄政府和商人打交道的经验与教训,因而谨慎小心、顾虑重重.而黑龙江省企业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如能与南方企业的资金优势、经营优势结合起来,联手在俄罗斯进行项目投资,应该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会在俄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当然,这种投资方式的成功关键在于项目选择及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互信关系.
(六)借助俄方企业优势,实行买壳经营的投资战略
目前,俄罗斯有很多大中型国有和私有企业经营效益不好,技术设备陈旧,产品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但更新改造和更新换代又资金不足.对于这类俄方企业,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可采取买壳经营的投资战略取而代之.一方面可以省去新建企业的各种复杂程序,享受本地企业的各种相关待遇,还可充分利用俄方企业易于与俄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打交道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可充分发挥中方在资金、应用技术和经营方面的优势,把企业做大做强.当然,这种中俄合资企业需要把产权划分清楚,把收益分配原则界定清楚,解决好俄方人员安置与债务责任,同时要选好未来发展的项目和设计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
(七)依托绥芬河的口岸优势和背靠俄罗斯林业资源的优势,建立覆盖东亚地区的木材交易中心
目前,绥芬河的龙江商联集团正在筹备建立木材交易所,这个项目的思路很好.我们应积极支持其把此事做大、做精,做出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这个木材交易所要按国际化标准设计,采用现代电子交易手段,不但包括即期交易,还可从事期货贸易;不但要吸收中国客户进入,更要吸引俄罗斯的卖方客户进入;不但买卖绥芬河市场的木材,还应买卖整个黑龙江省和俄罗斯的木材;它的买方客户不仅限于中国,而是面向东北亚地区,甚至东南亚地区.俄罗斯的林业资源是这一交易市场的重要支撑,如果俄罗斯卖方客户能大量进入这一市场,不但会省去中间环节的费用,还会使木材价格更加透明公正,并且可提高交易效率,节约交易成本.这种实际利益会推动俄罗斯的相关利益群体,要求政府放松和放宽对木材出口及森林采伐的限制,从而保证中方对俄木材进口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八)发展和规范边境贸易,率先在绥芬河口岸建立起“一区跨两国”的中俄自由贸易区
中俄边境贸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起伏,现在应该说已经日益规范化和正常化.2006年上半年中俄边境贸易额为31.3亿美元,边境贸易已成为中俄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双边口岸经济的发展和人员就业是不可或缺的.2006年俄罗斯对边境贸易采取了紧缩政策,自然人过境免税携带商品从50公斤减至35公斤,其意图是要将边境贸易“逼”向正规贸易,以增加联邦政府的税收.但这损害了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利益,俄边境地区政府非常支持边境贸易,因为它体现着双方共同利益,具有旺盛的经济活力.目前,上海的世茂集团已在绥芬河中方海关区域投资建立起贸易综合体,在该综合体的区域内设有产品加工区、商品仓储区和休闲娱乐区,在中俄边境地区修建起一个人工湖和两座五星级宾馆,在海关外的俄方道路也由世茂集团承建.这样,原来设在边境的互市贸易区已开始向“一区跨两国”的中俄自由贸易区和综合贸易区的方向发展.这不仅会扩大边境贸易的规模,更将增强其后劲和吸引力.对此,中国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应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大力协助,尤其应与俄方沟通相关事宜,解决中俄在政策上的协调问题,为企业的发展、边境贸易的发展创造条件和环境.
现在,企业已经走在了前头,其战略视野和投资气魄令人钦佩,而政府更应勇于创新,知难而上,与企业共同做好中俄贸易可持续发展这篇大文章.

上海农业类公司起名(三):

“农业科技”英语怎么写?
“上海星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英语怎么写?“农业科技”如何用英语表达?有的人说是Agriculture Technologies ,也有人说是Agricultural Science ,到底哪种正确,不要说两种都可以,请告诉我一个正确的说词.
又是这两种,要饿选哪一种好呢?

Shanghai xinghu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上海农业类公司起名(四):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农业公司 英文怎么翻译啊

Si Jing Agricultural Company,Songjiang District,Shanghai

上海农业类公司起名(五):

美国NBA中一些球队的取名与其所在城市的传统工农业有一定关系,比如位于五大湖附近的芝加哥公牛队.请你推测芝加哥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属于【 】(农业带),其农业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② .【上海农业类公司起名】

美国NBA中一些球队的取名与其所在城市的传统工农业有一定关系,比如位于五大湖附近的芝加哥公牛队.请你推测芝加哥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属于【乳蓄带 】(农业带),其农业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适宜,适合牧草生长 ;②:距离城市近,乳产品可以及时被消费.

上海农业类公司起名(六):

根据影响农业生产和布局的主要因素,上海市近郊农业发展的重点是
A.大量种植棉花,为纺织工业提供原料
B.发展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
C.利用优越的水热条件种植水稻,使上海实现粮食自给
D.营造用材林,为工业部门和建筑业提供木材

B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上海经济发达,对蔬菜、肉、蛋、奶的需求量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上海农业类公司起名(七):

张謇的故事.

  张謇(1853年5月25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 ,江苏海门人,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海门市长乐镇(即今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事迹:
  在母亲故里兴办教育、实业
  他生前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举办了不少工厂企业和教育文化事业.他的“实业救国”虽不能挽救旧中国危亡,但却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他的母亲金氏,原籍东台.清末明初他在母亲的故里东台也举办过不少企事业,对东台的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如于民国8年(1919年),在东台独资创办一所师范学校,取名“母里师范”.校址在台城东郊王家舍,建有校舍百余间.其创办的东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旧址至今保留在东台市玉带桥边.张謇除在通海、盐阜等地区围垦大片土地、开办盐垦公司外,在东台县境曾和他的哥哥张謇 (号退庵)共同办过大赉(民国6年设于角斜)、大丰(民国7年设于西团)、通遂(民国8年设于沈灶)、中孚(又称通济,民国8年设于潘家 )等5所公司.这些公司投资多的超过百万元,少的数十万元,垦地数十万亩.废灶兴垦,发展棉植,解决了办纱厂所需要的原料.民国3年(1914年)张謇还以他任两淮盐政使的俸金,在台城南门口河南创办了泰属贫民工场一所,建房80余间,占地30亩,雇工进行毛巾、藤器、缝纫等项工艺的生产.民国8年张謇还将上海人招股筹建的东台荣泰电气公司承购下来,改名为东明电气公司,并增加股金,添置机件,于当年秋开始发电,解决了大街与一些用户照明的困难.光绪30年(1904年),张謇创办了南通大达轮步(步即局),先开辟了外江航线,以后又组成了大达轮船公司,在苏北内河开辟航线.开泰-东-盐班,每日对开一次,循运盐河由泰州至东台,再由东台循串场河至盐城.后来在东台设有分公司,沿线集镇均设有轮船站,代办货运、客运,发展了东台与各邻县的水上交通运输.
  创办吴淞商船专科学校
  1905年,张謇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这就是复旦大学的前身.1907年创办了农业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即今南通中学).1912年创办了医学专门学校和纺织专门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大学前身),并陆续兴办一批小学和中学.1909年,张謇创办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因地处吴淞,曾一度称“吴淞商船专科学校”.解放后,学校改组为上海航务学院.1958年,交通部决定在上海恢复上海航务学院建制,随委托上海海运局负责教室校舍等基础设施筹建工作.1959年9月5日,学校正式开学,并命名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海运学院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1912年,张謇在老西门创办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13年全校迁往吴淞,故称’ 吴淞水产专科学校”,今天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1917年,张謇支持下,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的前身)在吴淞复校.1921年,上海商科大学在上海成立.上海商科大学前身是南京师范高等学校,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扩展为国立东南大学,张謇是国立东南大学主要创建人之一.视职业教育,师范学校的测绘、蚕桑等科发展成为十几所职业学校,其中以纺织、农业、医学三校成绩显著,以后各自扩充为专科学校,1924年合并为南通大学.与近代南通大学有着同源血脉关系的高校还有:东华大学、江苏农学院(后并入扬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后并入苏州大学)等.中国的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一部分系科迁入扬州成立扬州师范学院)及中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校.
  创建了国内第一所博物馆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15年建立了军山气象台.此外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盲哑学校等.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全力投入实业教育救国之路.1918年10月23日与熊希龄、蔡元培等人发起组织了“和平期成会”.张謇乃科甲出身,状元及第,书法自有根底,楷、隶、行、草兼擅,沉稳深秀,传世以行楷为多,隶书绝少见,然此副一则为隶,另则长言龙门,笔法瘦硬,纵横飞动,妙得《礼器碑》,《石门颂》精髓,偶参篆书体势,古雅清新,更是绝品中之精品.1922年,商业精神领袖、“状元企业家”破产.1926年7月17日,一代“状元企业家”在无限的寂寥和落寞中黯然离世.他的陪葬品是:一顶礼帽、一副眼镜、一把折扇,还有一对金属的小盒子,分别装着一粒牙齿,一束胎发.(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8月24日,张謇墓被红卫兵当做“四旧”砸毁,张謇的孙女张柔武目睹墓中葬物.)

上海农业类公司起名(八):

谁能汇总一下满族人名及其含义

满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满族人民对中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和巩固曾做出过重要贡献.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了解正确评价历史上满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诸问题,了解早期满族人名的样式及其变化规律,是我们研究满族文化和民俗的一项内容.本文即对历史上满族人怎样起名的问题谈一下个人看法.
1. 用动物名称起名
现代我国满族人都是讲汉语、用汉字,满族人和汉族人的名字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结构形式大体上都是包括姓氏在内的三个字或两个字.但是历史上满族人是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满足人的人名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时候满族人是用满语给孩子起名,用满文记录书写人名.另外,满族人还喜欢用各种动物的名称给孩子起名,这和其他民族的起名习惯有很大不同.如“努尔哈赤”这个名字,本是满语nurhaci(按:这里用罗马字母拼写满语.下文同)音译而来,意思是“野猪皮”.原来16世纪居住在长白山一代,过着半农业半畜牧业生活的满族人,习惯上用某种动物的某些部位为自己的孩子起名字.努尔哈赤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大儿子能像森林里的野猪一样勇猛无敌,像野猪皮一样坚韧,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勇敢无畏的人.努尔哈赤的三弟“舒尔哈齐”(surhaci)名字的意思是“小野猪”.努尔哈赤的四弟“雅尔哈齐”(yarhaci)的意思是“豹皮”.顺治皇帝的大儿子“牛钮”(nionio)意思是“眼珠”.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dorgon)意思是“獾子”.努尔哈赤长子的儿子“杜度”(dudu)意思是“山鸠”.清初其他著名满族人物如名将正黄旗人舒穆录氏“楞格里”(lenggeri)意思是“硕鼠”.镶红旗人富察氏“伊哈齐”(ihaci)意思是“牛皮”.镶黄旗满洲人纳拉氏“海塔”(haita)意思是“野猪”.铁岭正黄旗人瓜尔佳氏“海伦”(hailun)意思是“水獭皮”.正白旗人那拉氏“萨尔哈”意思是“蜜鼠”.正白满洲人“浑齐”意思是“羊皮”.镶白旗人阿尔巴齐是“伊汉”意思是“牛”.正黄旗人瓜尔佳氏“库尔秦”意思是“斛斗鱼”.正白旗人瓜尔佳氏“达汉”意思是“小马驹”.正黄旗“额尔赫”意思是“田鸡”.镶黄旗人“阿尔萨兰”意思是“狮子”.镶白旗人“多弼”意思是“狐狸”,等等.以上名字都有各自特定意义.从语言学上看,这些表示动物名称的词都是普通名词.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当然还是继续使用这些名字.这种用动物或动物身上的某一部位起名字,代表了清初早期满族人给孩子起名字的古老民族习惯和基本样式.
满族人名中多动物,这是民族习惯.这种民俗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满族是古老的渔猎民族,自然会在民俗中带有渔猎文化色彩,而我们不能以汉族人起名的习惯去理解满族人起名的习惯.还有一些名字是普通名词,如:穆哈连(弹丸)、布拉(荆棘)、博尔普(马鞍头)、费扬古(小指)、阿克占(雷)、博洛(凉帽)、哈尔哈(鞋帮)、海兰(榆树)、阿苏(网),等等.这些人名虽不是动物名称,但却是名词,而且是普通名词.用这些普通名词起名,也是别的兄弟民族少见的.
2. 用满语数字起名
满族人还有用满语数字起名的习惯:苏色(susai,五十),额赫库伦地方富察氏,镶白旗人.乌云珠(uyunju,九十),长白山地方人,钮祜禄氏,正白旗包衣.明安(minggan,千),乌拉地方瓜尔佳氏,正蓝旗人.明安(minggan,千),哈达地方纳喇氏,镶蓝旗包衣.伊拉奇(ilaci,第三),宁古塔地方萨克达氏,镶黄旗人.伊拉奇(ilaci,第三),雅兰地方葛济勒氏,正蓝旗人.伊拉奇(ilaci,第三),辉发地方赫舍里氏,正蓝旗人.宁古奇(ningguci,第六),盖鸡地方瓜尔佳氏,镶蓝旗人.荪扎奇(sunjaci,第五),朗佳地方钮赫勒氏,正黄旗人.乌玉齐(uyuci,第九),扎库木地方钮祜禄氏,正白旗人.那丹珠(nadanju,七十),章佳氏,乾隆朝镶白旗人.以上人名都是从《满洲八旗氏族通谱》中随便摘录的满族人名.从这里完全可以看出满族人是喜欢用满语数字做他们的名字的.
3. 人名中多形容词
穆彰阿,郭佳氏,镶蓝旗满洲人,道光时任军机大臣.这里就“穆彰阿”来简单谈谈满族人名字的一个特点.同前面讲的“音译式”满族名字一样,“穆彰阿”也是一种音译式人名.原来是满语的形容词.读音是“mujangga”.它原有“果然的,真实的”的意思.“阿”字有“的”的意思.“阿”的读音为“ngga”.汉语无此音,只好用“阿”来代替.这就是说,穆彰阿的父母等长辈人希望这个新生儿将来能过真实诚恳作人.
关于词尾带“阿”的形容词满族人名,翻阅一下《满洲八旗氏族通谱》、《八旗通志》就可以新发现名叫“××阿”、“×××阿”的满族人名就有千余个.因此可以说词尾“阿”字是满族音译式人名另一个重要标志.而且,这些带“阿”(ngga)的人名都可以考证出来它们的满语本意,如镶白旗人萨克达氏“巴扬阿”(bayangga),意思是“富的”;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福隆阿”(fulunggga),意思是“盛大的”;镶黄旗人富察氏“哈丰阿”(hafungga),意思是“平安的”;正蓝旗完颜氏“扎隆阿”(jalungga),意思是“满的”;镶红旗人伊尔根觉罗氏“扬桑阿”(yangsangga),意思是“有文采的”,等.以上人名都可以考证出它们的满语语意.这些人还都是清代比较有名的人物.
还有一种带“额”字尾的形容词人名,本是满语"ngge"转写时的代用,意思也相当于汉语的“的”.如镶红旗人库雅拉氏“奇承额”(kicengge),意思是“勤勉的”;乾隆朝参赞大臣、理藩院尚书镶黄旗人钮祜禄氏“丰升额”(fengxengge),意思是“有福的,有造化的”.以上都是形容词作为满族人名字的例子.查阅《通谱》和《通志》,有大量的满族人名都是这种形式构成的.
此外,形容词还有如下的满族人:萨哈连(黑),正黄旗人精厄里氏;博尔中果(简单的),镶红旗人那木都鲁氏;布尔机(一色),正蓝旗人兆佳氏;哈坦(刚烈),正白旗人舒穆禄氏;阿济格(小),努尔哈赤第12子;阿克敦(结实),正蓝旗人,康熙48年进士,等等.由此可见,历史上满族人名中有大量的满语形容词.
4. 用动词性词语起名
还有一种早期的满族人名,权且称其为动词性人名.如:古尼因布(guninbu,清末正蓝旗人富察氏,福州将军)意思是“使意志坚强”;伊里布(ilibu,清末镶红旗人瓜尔佳氏)意思是“使站立”;西喇布(sirabu,清初正白旗人)的意思是“使继承”.在各种《通谱》、《通志》和《满族大词典》中,这种按“××布”各式构成的满族人名很多.因此,也可以把这个“布”字当作满族人起名的一个标志.总括从“努尔哈赤”到“××阿”、“××额”、“××格”、“××布”等的满族人名,可概括为以下几条特征:
①早期满族人名由满语语音表达满语语意.②用汉字转写时,可以写成两个以上汉字形式的名.因此,满族人名也并非由几个汉字随意堆砌而成.③名字中不包括姓氏.如不能把“努尔哈赤”中的“努”字当成姓.“爱新觉罗”是他的姓.
5. 用汉语数字起名
清代满族人起名有一部分使用了汉语数字.如“五十九”、“六十七”、“七十八”等.在《八旗通志》、《满洲八旗氏族通谱》等历史书籍中以汉语数词命名的满族人名竟达400多个.这些数字从“四十一”开始,到“九十八”为止,几乎每个数字都有不少人.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是“六十”(24人)、“七十”(23人)、“七十六”(21人)、“七十八”(22人)、“八十”(18人).在给某人作传记时常常要加入旗籍、祖籍、姓氏、官职等.不然就不容易分清这些同名的人.如叫“五十八”的,清初就有10人,他们分别是:1.镶黄旗人,哈达地方瓜尔佳氏,佐领.2.镶红旗人,安褚拉库地方瓜尔佳氏,三等护卫.3.镶黄旗人,哈达地方瓜尔佳氏,骁骑校.4.镶蓝旗人,佟佳地方佟佳氏,佐领.5.正黄旗人,哈达地方乌雅氏,笔帖式.6.正黄旗人,布尔浑地方萨克达氏,治仪正.7.镶蓝旗人,叶赫地方宜特默氏,云骑尉.8.正白旗人,叶赫地方宜特默氏,笔帖式.9.镶红旗人,辉发地方索绰罗氏,云骑尉.10.镶白旗人,苏完地方瓜尔佳氏,三等护卫(以上根据《通谱》).那么这些数字名是根据什么起的呢?原来大多数是根据小孩降生时,她父母的年岁(或祖父母的年岁)之和数,作为这个孩子的名字.如这个孩子降生时父亲年28,母亲年31,28+31=59,那么孩子的名字就可以叫“五十九”.有人把“五十九”的“五”当成了姓氏,把“十九”当成了名,这当然是误解.此外还有一种汉语数字人名,如:清初人“乌什”(正白旗人伊尔根觉罗氏)、武什(镶蓝旗人)、吴什巴(正红旗人)、奇什巴(正红旗人)、巴什(镶黄旗人富察氏、清初镶白旗人乌雅氏、正蓝旗人索济雅喇氏,三人同名).这些名字其实是汉语数字,“五十”、“五十八”、“七十八”的谐音字.满族人这种用汉语数字起名的方法,与汉族人名及汉化的满族的人名大有不同.因为汉族和其他民族是没有这么起名的.但满族使用的是数字毕竟是汉语数字,这表明历史上满族和汉族的密切联系.
6. 满汉语素合成的人名
还有一种满族人名--满汉结合式的满族人名.这种人名的特点是:1.常常由两个汉字构成.2. 第一个汉字表汉语语意,第二个字表满语语意.下面是从《通谱》和《通志》中摘录的一部分满族人名.第一组,汉语数字+格(满语语素):二格(24人)、三格(10人)、四格(13人)、五格(17人)、六格(30人)、七格(7人)、八格(4人)、九格(5人).现以三格为例,叫这个名字的有以下这些人:1.沾河地方郭络罗氏,正白旗人,笔帖式;2.乌拉地方那拉氏,正黄旗人,骁骑校;3.沙济地方富察氏,镶黄旗人,笔帖式;4.穆丹地方马佳氏,正白旗人,护军校;5.萨尔浒地方伊尔根觉罗氏,正黄旗人,笔帖式;6.完颜地方完颜氏,镶红旗人,步军校;7.吉林乌拉地方赫舍里氏,镶蓝旗人,护军校.8.镶黄旗人,护军;9.镶白旗人,骑都尉,康熙23年袭兄之职;10.镶白旗人,骑都尉,康熙56年袭兄之职.第二组,汉语语素+格:桑格(14人)、巴格(6人)、老格(5人)、朗格(5人)、黑格(3人)、贰格(2人)、小格(2人)、成格(2人)、腾格(2人)、富格(2人)、陶格(2人)、来格(2人)、旺格(1人,以下均为1人),刚格、舒格、久格、索格、公格、僧格、德格、彰格、沙格、齐格、肇格、旒格、禄格、常格、盛格、伯格、达格、当格、仲格、乌格、迈格、白格、西格、王格,等等.
再以黑格、富格、舒格、旒格为例,介绍这些人名的情况:黑格,松江堡地方嵩佳氏,镶蓝旗人,都骑尉.黑格,姓氏不详,镶白旗人,三等轻车都尉,雍正13年袭职.富格,扎库木地方钮祜禄氏,正蓝旗人,由闲散从征大同,授云骑尉,后任副督统.富格,祖籍姓氏不详,正白旗人,二等轻车都尉,康熙36年袭.舒格,长白山地方镶蓝旗人,骁骑校.旒格,纳殷地方尼马察氏,镶白旗人.
以上是别具特色的满族人名,不论过内国外,除了满族,没有哪个民族是这么起名的.
那么“格”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格”满语读“ge”,意思是:① 哥哥 ② 大伯子 ③ 专意为男孩子、男人的意思.起名时的“格”字,有汉语南方人称小孩儿为“二仔”、“三仔”、“猫仔”的“仔”字的意思,由山东人称武松兄弟为“武大郎”、“武二郎”的“郎”的意思.又如汉族凡带“仔”、“郎”的都是男性,那么满族凡带“格”的肯定也都是男性.
7. 半汉化的满族人名
满族人名开始汉化的标志是:⑴按汉语汉语的意思起名;⑵原姓和名以“姓+名”的形式连写连用;⑶“随名姓”的出现.下面分别介绍.
⑴ 按汉语汉语的意思起名
清代皇帝害怕满族人汉化,影响其统治.所以,几代皇帝都有规定,要学满语满文,严禁改汉姓汉名.但实际情况是,就连皇族也并不带头遵守这个规定.如果说入关前满族还自觉按自己固有的民俗起名的话,那么入关后的满族便发生了变化.如入关后第一个皇帝福临的名字,一些满语专家认为是汉语“洪福来临”的缩写词.如果这个说法能成立,那么满族人名汉化最早是从福临的皇阿玛皇太极就已开始了.福临共有8个儿子,牛钮、福全、玄烨、(未有名)、常颖、奇授、隆禧、永干.除了老大--牛钮,满语是“眼珠”的意思外,从“福全”到“永干”哪个不是汉化的名字呢?再看雍正皇帝辈,康熙35个儿子,雍正行四,他的兄弟中有27人的名字按“允×”排列,而且“×”字都带“礻”旁,如“允祚”(六阿哥)“允祉”(三阿哥)“允祺”(五阿哥)等,这如果单从名字上看,其实已经完全汉化了.以后从乾隆皇帝的“弘”字辈到清代末帝宣统的“溥”字辈起名的方式,全是汉化的名字.但相反,满族的平民百姓起名的方式,一直到清末还有很多保持着早期满族的习俗.
⑵老姓和名以“姓+名”的形式连用连写
清代有一些名字,也是满族人名汉化的标志,如:①完颜伟(?—1748),完颜地方完颜氏,镶黄旗人,笔帖式出身,晚年累官至总督、左都御使.这个名字完全像汉族人的复姓加一个单字名.②纳兰性德(1595—1685),纳兰(那拉)氏,名性德,清初词人,正黄旗人.③费莫文康,清小说家,费莫氏,名文康,镶红旗人,曾官徽州知府,改任驻藏大臣,著有小说《儿女英雄传》.这两个名字完全像汉族人的复姓加一个双字名.这其实就是一种汉化了的满族名.这种名字早在宋朝与汉民族有过频繁接触的满族先世金朝女真人时,就已经出现了.如:完颜旻(1068—1123),即金太祖阿骨打.完颜亮(1122—1161),即金废帝迭古乃.完颜晟(1075—1135),即金太宗乌乞买.完颜宗望(?—1127),金大将斡离不,阿骨打次子.完颜宗弼(?—1146),金大将乌术,阿骨打四子.完颜勖(1099—1157),阿骨打堂弟,左丞相、太师,本名乌野.完颜希尹(?—1140),女真文字的创始人,任过左丞相,本名谷神.这些人名的特点是,每人都有一个汉化了的名,有一个女真族名.汉化名按汉语语义来理解,女真名按女真语义来理解.如:乌术—女真语义为“为首”;乌野—女真语义为“熟皮”;谷神—女真语义为“三十”.还应该看到,这些名字虽然也是女真人的人名,但都是从它特有历史、特有的姓氏上识别出这些人名是女真族人名的. 然而这些“姓+名”式的人名也已经是当时被汉化了的人名,只有“阿骨打、迭古乃、乌乞买、挞懒,乌术、斡离不、撒速”才是女真族的人名.
通过以上各式人名的分析,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满族和汉族交往多,汉化特征就突出;相反,满汉交往少,满足特征就保留得多.多到完全融合的时候,人名用字也就完全汉化了.
⑶“随名姓”的出现
满族人“随名姓”的出现,实质上也是满族人名汉化过程中的一种形式.所谓“随名姓”,即以祖父或父亲名字之一作为本支子孙的姓氏,但仍不否认也不忘记其本来的满足老姓.清代镶蓝旗满洲人屯台,西林觉罗氏,子图扪,孙图彦图,曾孙鄂拜.鄂拜的子鄂善、鄂赉、鄂林泰、鄂尔泰、鄂尔奇、鄂礼.鄂拜之孙是鄂敏、鄂容安、鄂实、鄂弼、鄂宁、鄂忻、鄂谟、鄂伦(以上参见《通谱》17卷).以后这一支人全都改姓鄂.屯台还有一个曾孙叫苏拜(鄂拜的四弟),其子苏海、苏山,苏海的子苏成阿,以后这一支人全改姓苏.(以上参见《通谱》17卷).这两支人虽姓了“苏”、“鄂”,但都知道自己的原姓“西林觉罗”.清初正白旗满洲人石国柱、石天柱、石廷柱兄弟三人,本姓瓜尔佳氏,其曾祖卜哈为明朝大官,其祖阿尔松噶、其父石翰相继为明朝官员.到了石国柱、石天柱、石廷柱三人时,归附努尔哈赤,后编入满洲旗.其父石翰名有石字,故其后代都以石为姓.其后代人也都知道自己另有老姓“瓜尔佳”(以上参见《通谱》1卷).此外根据刘庆华先生《满族姓氏录》考证,尚有:清中期舒穆禄氏有个叫万显丰的人,其本支子孙便以万为姓;清末居沈阳之喜塔拉氏有个叫文忠额的人,其本支子孙即以文为姓.现在满族中的图、万、荣、德、英、成、海、恒、文等姓氏皆由此规律而来.
8. 全面汉化的满族人名
新姓的出现以及“新姓+名”的连用,这是满族人名全面汉化的标志.
按满族人固有的习惯,在参与社会交往时只称名字不称姓氏,形式和名字也不连用.甚至朝廷圣旨如果涉及满族、蒙族,也一律只称名不称姓.一部《八旗通志》洋洋洒洒三百六十多万字,竟然找不到一个姓和名连用的满族人名,一部一百多万字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同样也找不到一个姓和名连用的满族人名.《皇朝通志·氏族略》明确说满族有679个老姓,不过不连用罢了.这是满族的一个民俗特征.从前满族人都能记住自己家的老姓和别人家的老姓,但随着清朝的解体,语言、民俗等特征的同化,特别是新姓(由一个汉字表示)的出现等原因,老姓被有意隐匿起来,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大多数满族人已经忘记了自己原有的老姓,从而在起名和称谓上,抛弃了满族的固有民俗,从此,满族人名全面汉化了.
全面汉化满族人名的特征是:⑴ 新姓代替老姓;⑵ 姓和名连用,同时出现.
新姓代替老姓如佟佳改为佟、董、高;瓜尔佳氏改为关、白、鲍、汪、伊;马佳改为马、傅;索绰罗改为曹、李;喜塔拉改为图、赵、祝、齐、文;富察改为富、傅、李;那拉改为叶、南、那、姚;钮祜禄改为郎、钮;爱新觉罗改为金、罗、德、海、肇、赵、洪、双、依、文、华;完颜改为王、汪、粘;尼玛哈改为于、俞;尼玛察改为杨、张;赫舍里改为高、康、赫、张、何、卢;费莫改为马、麻;西林觉罗改为鄂、苏、赵.其余600多满族老姓也都是类似情况.姓和名连用的人名如:金寄水(1915—1987),爱新觉罗氏,清睿亲王后裔,生前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等刊物的编辑;华粹深(1909—1981),戏曲作家,爱新觉罗氏,曾任南开大学教授,天津戏曲学校副校长;汪笑农(1858—1918),完颜氏,近代戏剧家、著名京剧演员.清末曾做过河南太康知县;奚啸伯(1910—1977),著名京剧演员,原姓喜塔拉,曾任北京京剧四团团长.以上人名如不特殊加以说明,怎么能看出他们是汉族还是满族?可见,近一个世纪以来,满族随着民俗、语言等方面与汉族逐渐融合,作为民俗和语言一部分的满族人名,也与汉民族的语言和民俗逐渐融合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满族人名的语言特征:⑴ 最初是用满语语音语义起名,如“努尔哈赤”.⑵ 曾用汉语数字起名,如“七十八”,但它有满族特点.⑶ 现代的满族人名是经过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汉化的结果.从语法上看,有时用普通名词(如“多尔衮”—獾子),有时用形容词(如“哈丰阿—”平安的),有时用满汉两种语素合成一个人名(如“六格”、“小格”),有时用满语数词(如“那丹珠”—七十),有时用满语改写的动词(如“怀塔布”—使拴住).满族人名的民俗特征是:⑴ 喜欢用动物的名称起名;⑵ 喜欢用数字起名;⑶ 喜欢用满汉两种语素合起来起名;⑷ 现代满族人名完全和汉族人相同.
作为一个人的代号—人名,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是有不同面貌不同内容的.是与该人所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特定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有人说,人名不过是一个人的代号,用啥号来代都行,什么甲、乙、丙、丁、A,B,C,D,都可以做人名.但实际上,没有哪个时代,没有哪个民族的人名,是随便而起的.作家写小说,编剧本,也要大费一番心思,设计一套比较合理的人名,以为作品增色.本文重点谈的是清代满族人起名的特点和规律.也顺便谈了一下现代满族人起名状况.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932880/

推荐访问:农业类公司起名 重庆农业类公司起名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