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肾脏病杂志

来源:女性创业 时间:2018-12-06 11:00:0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女性创业】

临床肾脏病杂志(共10篇)

临床肾脏病杂志(一):

为什么会尿潜血3+?

  在肾脏疾病中,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都会出现血尿,当各种病理损伤导致受损肾脏局部微循环障碍而使肾脏组织缺血、缺氧,从而释放炎性介质,启动肾脏纤维化的进程.此时肾小球会发生局部病理改变: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发生改变,导致电荷屏障损伤,肾脏通透性增加,从而会出现尿潜血、蛋白尿.
  随着血尿、蛋白尿的漏出,肾脏损伤也进一步加剧,肾小球也逐步进展到纤维化、硬化阶段.临床上应采取系统地针对性的治疗,及时阻断肾脏纤维化的进程,避免因功能肾单位的逐渐减少而导致肾功能衰竭.
  由此可见,尿潜血一旦是由于肾脏损伤造成的话,那么患者就得提高警惕,抓紧时间进行治疗.
  经过微化化处理后的中药,具有更强的药物活性,它在充分发挥传统中药治病于本特点,使破碎的中药分子链再次有效链结,形成新功可以的同时.还可针对受损伤的慢性肾小球基底膜,去除沉积在基底膜上的免疫复合物与病变组织,修复受损的基底膜.这一方法主要是修复肾脏病变的基因和受损的肾脏病变细胞,并激活受损组织细胞内DNA复制,促使受损肾脏结构改变,使受损肾脏功可以得到恢复.因此,修复之后,由于引起病变的根本病因被消弥于无形,蛋白尿、隐血必然会逐渐减少直到消失,且这种消失是随着病因的清除而消失的,因此很难出现反复,当然更不存在停药后常见症状的反弹.  为什么会尿潜血3+,这里补充一点,一般而言尿潜血预示着肾脏的受损,但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大家可以因实际情况而定.建议大家及时确诊,及早治疗.

临床肾脏病杂志(二):

下列哪项不是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

一般在早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尿常规检查蛋白,潜血有加号,肾炎在临床成为温柔的杀手,一旦有症状了就到达终末期了.

临床肾脏病杂志(三):

《科学》杂志评出“饿死肿瘤”研究获新进展为2004年十大科技突破之一.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结合,可延长结肠癌患者存活期.其利用的原理不包括(  )
A. 抑制癌细胞的复制
B. 切断癌细胞营养供应
C. 阻断癌细胞的增殖
D. 诱发癌细胞基因突变

AC、化疗的原理在于通过化学药物抑制DNA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AC正确;B、细胞癌变后,血管为癌细胞提供了营养物质.从“饿死肿瘤”的原理上看,就是减少肿瘤的营养供应,是由于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原因,B正确...

临床肾脏病杂志(四):

(2014•安阳二模)慢性病人常出现白蛋白值偏低的状况(比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肿瘤等).缺乏白蛋白,人就容易出现浮肿.人体的白蛋白正常值在每100ml血液中含有3.8~4.8克,如果比正常值低很多时就需要注射入血白蛋白,所以临床上对白蛋白需求量很大.如图是利用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药用白蛋白的流程图:

(1)通过①采集的卵子,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______:通过②采集的精子需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2)要使人的白蛋白基因在奶山羊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要包括目的基因、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______等部分.
(3)过程④需将重组质粒用______方法注入受精卵的雄原核内,在显微镜下判断是否完成受精作用的标志是______.
(4)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时,宜取囊胚期的______细胞进行鉴定,一般采用SRY-PCR方法,选择出现阴性反应的______(雌性/雄性)胚胎进行移植.
(5)为了使胚胎移植能成功,需要对代孕奶山羊C进行______处理,使之与供体的生理状况保持相同.

(1)采集的卵子需要进行体外培养使卵母细胞成熟,采集的精子需获能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2)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要包括目的基因、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标记基因等部分.
(3)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受精率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在显微镜下判断是否完成受精作用的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
(4)对移植前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时,宜取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进行鉴定,一般采用SRY-PCR方法,选择出现阴性反应的雌性胚胎进行移植.
(5)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代孕奶山羊C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之与供体的生理状况保持相同.
故答案为:
(1)使卵母细胞成熟        获能  
(2)标记基因
(3)显微注射           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
(4)滋养层              雌性
(5)同期发情

临床肾脏病杂志(五):

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临床肾脏病杂志】

食盐,又称餐桌盐,是对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盐的主要化学成份氯化钠(化学式NaCl)在食盐中含量为99%,部份地区所出品的食盐加入氯化钾以降低氯化钠的含量以降低高血压发生率.同时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食盐都通过添加碘来预防碘缺乏病,添加了碘的食盐叫做碘盐.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成人体内所含钠离子的总量约为60 g,其中 80%存在于细胞外液,即在血浆和细胞间液中.氯离子也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下列几点:

  1.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Na和Cl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K和HPO4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在细胞外液的阳离子总量中,Na占90%以上,在阴离子总量中,Cl占70%左右.所以,食盐在维持渗透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体内水的动向.

  2.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由Na和HCO3形成的碳酸氢钠,在血液中有缓冲作用.Cl与HCO3在血浆和血红细胞之间也有一种平衡,当HCO3从血红细胞渗透出来的时候,血红细胞中阴离子减少,Cl就进入血红细胞中,以维持电性的平衡.反之,也是这样.

  3.氯离子在体内参与胃酸的生成
  胃液呈强酸性,pH约为0.9~1.5,它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盐酸和粘液.胃体腺中的壁细胞能够分泌盐酸.壁细胞把HCO3输入血液,而分泌出H输入胃液.这时Cl从血液中经壁细胞进入胃液,以保持电性平衡.这样强的盐酸在胃里为什么能够不侵蚀胃壁呢?因为胃体腺里有一种粘液细胞,分泌出来的粘液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约l mm~1.5 mm厚的粘液层,这粘液层常被称为胃粘膜的屏障,在酸的侵袭下,胃粘膜不致被消化酶所消化而形成溃疡.但饮酒会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往往增大引起胃溃疡的可能性.

  此外,食盐在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上也有作用. 当细胞外液大量损失(如流血过多、出汗过多)或食物里缺乏食盐时,体内钠离子的含量减少,钾离子从细胞进入血液,会发生血液变浓、尿少、皮肤变黄等病症. 人体对食盐的需要量一般为每人每天3 g~5 g.由于生活习惯和口味不同,实际食盐的摄入量因人因地有较大差别,我国一般人每天约进食食盐10 g~15 g.

食用须知
  一、少买及时吃

  少量购买,吃完再买,目的是防止碘的挥发.因碘酸钾在热、光、风、湿条件下都会分解挥发.

  二、忌高温

  在炒菜做汤时忌高温时放碘盐.炒菜爆锅时放碘盐,碘的食用率仅为10%,中间放碘盐食用率为60%;出锅时放碘盐食用率为90%;凉拌菜时放碘盐食用率就可以达到100%.

  三、忌在容器内敞口长期存放

  碘盐如长时间与阳光、空气接触,碘容易挥发.最好是放在有色的玻璃瓶内,用完后将盖盖严,密封保存.

  四、忌加醋

  碘跟酸性物质结合后会被破坏.据测试,炒菜时如果同时加醋,碘的食用率即下降40%~60%.另外,碘盐遇酸性菜(比如酸菜),食用率也会下降.

注意事项
  过量食盐可致白内障·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如果食物中盐分含量过高,患白内障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白内障指眼晶状体变白,如果不加治疗就可能会导致失明.
  悉尼大学的罗伯特G卡明博士及其同事研究发现,钠摄入量最高者比钠摄入量最低者患后囊下内障的可能性高出2倍,这是一种对视力损伤最大的白内障.他们的这份研究报告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对约3000名49岁至97岁成年人的眼睛进行了检查,并要求实验对象填写了一份关于饮食频率的问卷.160人患了后囊下内障,970人患了另两种与钠摄入无关的白内障中的一种.

  研究还发现盐摄入量高的人也可能患其它容易导致白内障的疾病,如糖尿病或高血压,并可能服用过皮质甾类抗炎药.[2]

食盐对人类的利和弊
  通常,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含盐的浓度为0.9%,即100毫升水中含0.9克盐.

  食盐不仅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而且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是一种中性的无机盐显示的味道.其味咸,性寒,入胃、肾、大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燥、滋肾通便、杀虫消炎、催吐止泻的功能.

  《神农本草》记载:“食盐宜脚气,洁齿、坚齿,治一切皮肤诸症.”用食盐和苏子根煎水洗脚,可以治脚气病.常用盐水擦洗皮肤,可使皮肤健康,增强抵抗力.食盐有止痛作用,如热水烫伤了皮肤,擦点盐(或酱油)可以减少疼痛.天热喝点淡盐水,可以防治大便不通、喉咙痛、牙痛和腹痛.每天早晨喝一杯盐开水,可以避免嗓音发哑.如果误食了有毒食物,喝点盐开水,可以解毒.夏秋牛奶易变质,在牛奶中少加点盐,能使牛奶保鲜期延长.蔬菜瓜果食用前,先将其浸泡在淡盐水中20分钟,能去除残存的农药、寄生虫卵,有杀灭病菌作用.煎鱼前将鱼放在盐水中洗净,鱼就没有泥土和腥味.此外,食盐还能软化体内酸性肿块.

  从生理角度看,盐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盐能协助人体消化食物.盐的咸味,能刺激人的味觉,增加口腔唾液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和提高食物消化率. 盐能参加体液代谢.盐是体液的重要成分,高温作业的人,出汗过多,需要补充含食饮料;吐泻过多的人,要输入生理盐水;大失血的人也要急饮温盐水等,这些都是因为盐能起到维持人体渗透压及酸碱平衡的作用.

  过去愚昧的认为盐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食物. 现代科学给了我们响亮的耳光,食盐是影响人类健康杀手之一.过量食用食盐会使人类患上很多种疾病.在中国人食盐普遍食用过多.通过全国营养调查,从南方到北方食盐用量从12克到15克不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6克,我们超了一倍还要多.而且盐吃多了对身体伤害是有直接性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对食盐控量食用,清淡为主,科学饮食.

  1.食盐过多会引起高血压
  据专家调查,吃盐量与高血压发病率有一定关系,吃盐越多,高血压发病率越高.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的食盐量很低,基本上没有患高血压的,而每天食盐量高达20克左右的日本北部居民,高血压发病率高得惊人.在我国食盐量较低的广东省,高血压发病率仅为3.5%;而喜食咸的北方人,高血压发病率却明显增高.这是因为盐在某些内分泌素的作用下,能使血管对各种升血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而且还可能使肾细小动脉硬化过程加快.同时盐又有吸咐水分的作用.如果盐积蓄过多,水分就要大大增加,血容量也会相应增加,再加上细胞内外的钾、钠比例失调,使红细胞功能受到损害,血流粘滞,流动缓慢,加重了血液循环的工作负担,导致血压的进一步升高.

  2.食盐过多会引起水肿
  由于食盐过多,使钠在体内积累,而钠具有亲水性,所以引起水肿,并增加肾脏的负担.

  3.食盐过多会引起感冒
  高浓度的钠盐有强烈的渗透作用,会影响人体细胞的抗病能力.过量食盐,一是使唾液分泌减少,以致口腔的溶菌酶也相应减少,使病毒在口腔里有了着床的机会.二是由于钠盐的渗透,上皮细胞防御功能被抑制,较大地丧失了抗病能力.感冒病毒很容易通过失去了屏障作用的细胞侵入人体,所以易使人患感冒,而且咽喉炎、扁桃腺炎等上呼吸道炎症也常会发生. 食盐过量会引起心脏病.

  4.食盐过多会危害心脏
  《内经》有这样一段记载:“多食盐,则脉凝注而色变”.“味过咸,大骨气伤,心气抑”.咸多伤心,食味过咸使小动脉收缩,有害于心脏.例如湖南居民心脏病死亡率比全国高出四个百分点,这同倚重猪肉和食盐消费过多有密切的关系.

  5.食盐过多会导致胃癌
  日本的胃癌患者以东北部的秋田、山形两县爱吃咸的地方为最多.患胃癌的也多.患胃癌数占首位的秋田县曾发动一场减盐运动,结果死于胃癌的人减少二成以上.可见吃盐过量是患癌的一大原因.盐里并无致癌物质,但它容易破坏胃的粘膜,对致癌物质起帮助作用.此外,肾脏病和中风与食盐过量也有密切关系.

  因此,合理饮食食盐每天2-5克.平时吃菜不要吃得太咸,尤其是老年人与婴幼儿的食物不能过咸.不能以成年人的味觉为标准准给孩子食物,使孩子受到损害,诱发高血压和心肌衰弱.对老年人烹调中尽量用醋、荠末,胡椒等香辣调料来代替盐分,减少食盐的数量.

临床肾脏病杂志(六):

(2014•开封一模)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2011年10大科学突破,名为HPTN052的艾滋病病毒(HIV)临床研究进展被列为10大突破之首.这项研究显示,如果HIV携带者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s),那么其将HIV传染给自己伴侣的几率将减少96%.很显然,ARVs在应对HIV时,既能治疗又有预防作用.请分析同答有关问题:
(1)HIV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
(2)HIV可特异性地侵人人体的______细胞,在______的催化作用下合成DNA,并与宿主基因整合进行大量复制增殖,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3)从分子水平说,ARVs的作用机理是______,从而降低HIV数量或在某个被感染的人中减少其HIV的实际数量.
(4)要通过显色反应初步鉴定HIV外壳的组成成分,常用的显色试剂及其呈现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要鉴定HIV的遗传物质,可先用______去除HIV的外壳.
(5)从细胞的生命历程角度看,成人体内清除被HIV感染的免疫细胞是通过______完成的.

(1)HIV属于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2)HIV的宿主细胞是人体的T淋巴细胞;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3)由题目所给信息可以直接看出,ARVs的作用机理是抑制逆转录过程.
(4)HIV的外壳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根据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去除HIV的外壳需要蛋白酶.
(5)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与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通过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而裂解.
故答案为:(1)蛋白质   RNA
(2)T淋巴   逆转录酶
(3)抑制逆转录
(4)双缩脲试剂  紫色   蛋白酶
(5)细胞凋亡

临床肾脏病杂志(七):

什么是随机双盲多中心实验?

美国病毒基因公司在北京地坛医院非法试验治疗艾滋病药物一事,一年前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最近由于英国《自然》杂志做了报道,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见《北京科技报》2005年6月1日报道《艾滋病药物人体试验再受关注》).病毒基因公司驻北京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了一份据称由“第三方”做的临床试验报告.记者将该报告拿给我看,我看后指出,没有必要太深地去看它的相关实验数据,因为样本太小(仅34名患者),而且缺乏双盲的对照组试验,结果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要试验一种药物的疗效,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只要找一批病人,对他们用药,看看能不能把他们的病治好,不就得了?在以前,医生的确是用这种办法做临床试验的,有时也能够有很明确的结果.1885年7月6日,巴斯德做了一次被认为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临床试验,给一位9岁的男孩注射了狂犬病疫苗.这名男孩在两天前被一头狂犬严重咬伤.在随后的10天内,巴斯德给这名男孩共注射了12次疫苗.几天后,男孩便康复回家了.第二年3月1日,巴斯德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他对狂犬病的治疗结果,呼吁建立狂犬病疫苗中心.到1890年,世界各国许多地方都建立了狂犬病治疗中心.
由于人们在得了狂犬病之后必死无疑,死亡率百分之百,而巴斯德治疗的狂犬病人却活了下来,因此不难得出结论,巴斯德的疗法是卓有成效的.但是这个著名的试验也是一个很不寻常的事例.能够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极为罕见.药物通常只是用来减轻、消除症状,减少病痛,降低死亡的危险.对绝大多数疾病来说,药物疗效并不是非此即彼、要么有效要么无效没有中间状态那么简单.这时候,要判别药物的疗效,就困难得多.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人们对药物疗效的认定.许多疾病都能够自愈,例如感冒、失眠症,不必治疗也会痊愈.甚至像癌症这样的所谓“不治之症”,也有一部分病人会自愈.还有许多疾病的状况受病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给病人服用并无药效的假药(“安慰剂”),也会出现一定的疗效,有时能达到30%甚至更高.有些慢性病,病情自己会时好时坏.而像心肌梗死、中风这种能致命的疾病,其死亡率与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波动很大,难以对个体做出预测.还有一些疾病的病情好坏,取决于病人的自述或医生的主观判断,其结果很容易受到病人或医生的主观愿望的影响而出现偏差.
为了避免上述因素,在临床测试一种新药的疗效时,就必须精心设计试验方案,进行对照试验.在对照临床试验中,一组病人接受新药治疗,其他组——对照组——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分成不接受任何药物治疗、接受安慰剂治疗、接受已有药物的治疗或不同剂量的新药治疗组,然后比较不同组的结果.其中最基本的对照组是安慰剂对照组,即使用外观应与试验的新药相同或相似,而又不含任何药理活性物质的制剂(其主要成分通常是淀粉或生理盐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心理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是新药临床试验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做对照试验时,为了尽量避免主观偏差,还需要遵循其他一些原则.在有可能影响药物效果的各个方面,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都应该相同或相似,例如所有的病人都必须患有相同的疾病,或处于同一疾病的相同发病阶段.而且,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接受其他治疗的情况等各个方面也应该尽量相似.
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即参加临床试验的所有病人被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组,病人将进入哪一组完全由随机产生的编号来决定,而不是人为地挑选哪些病人进入新药组,哪些病人进入对照组.如果参加试验的病人群体足够大,随机化分配的结果将会使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有相似的特点.否则,如果由研究人员来挑选的话,就可能有意无意地把病情较轻的病人挑选入新药组,使得新药组的疗效过于显著.
在临床试验中,一方面,如果新药组病人知道自己吃的是新药而对照组病人知道自己吃的是无效的安慰剂,那么心理因素就可能对两组病人的疗效分别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为了能得到好结果,有意无意地可能会对新药组病人更精心护理或施加暗示影响病人,在判定疗效时,会倾向于更正面评价新药组病人,更负面评价对照组病人,只收集对新药有利的数据而忽视不利的数据等等.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偏差,在临床试验中还必须遵循“盲法原则”.
如果病人不知道但是研究人员(医生、护士和数据分析人员)知道谁服用的是新药谁服用的是安慰剂,这是“单盲”,但是如果研究人员和病人都不知道分组情况,则属于“双盲”.双盲是避免主观偏差的最好办法.在双盲的情况下,分组情况由第三方人员掌握,医生、护士在“盲态”下给病人使用药物或安慰剂,观察疗效和收集病人的数据,然后把资料交给同样处于“盲态”的数据分析人员去分析.只有在最后需要比较新药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时,才会解除“盲态”,让研究人员和病人知道分组情况.
有时候,通过其他方式(例如临床经验积累、仔细的观察)也能够发现药物的疗效,但是这样的发现往往是不可靠的,不足以得出科学的结论.随机的、双盲的、有对照的临床试验虽然不是发现药物疗效的唯一方法,却是能够确定药物疗效的最可靠的方法.

临床肾脏病杂志(八):

《时代》杂志评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中指出,美国及日本两个研究团队的报告中证实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项发现一方面解决了利用胚胎进行干细胞研究的道德争议,另一方面也使得干细胞研究的来源更不受限.请回答下面有关胚胎工程的若干问题.
(1)在胚胎发育中,根据胚胎形态的变化,可将早期发育的胚胎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2)胚胎工程中的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______和孕育胚胎的______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其生理学基础主要有那些?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是由______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美日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是利用病毒分别将四个基因送入皮肤细胞,促使普通的皮肤细胞产生变化,最后成为带有______性质的细胞,称为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iPS).在基因工程中,这四个基因称为______,所利用的病毒称为______,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______.  与借助胚胎提取胚胎干细胞比较,这样获得的干细胞的研究,其最大突破就是在不破坏胚胎的前提下提取可以复制成器官或组织的细胞,不仅避开了长期以来有关生物技术的______方面的争议,也使其来源更加广泛而方便.
(4)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从患者身上取出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从而获得早期人类胚胎,然后再从中培育“患者自身的”胚胎下细胞供医学临床使用的技术叫做______.这一技术也可以用来研究“克隆人”,中国政府对生殖性克隆人研究所持态度的“四不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1)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幼儿.
(2)胚胎移植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a.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b.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形成后处于游离状态;c.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不受任何影响.
(3)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根据题干信息“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可知,利用病毒分别将四个基因送入皮肤细胞,促使普通的皮肤细胞产生变化,最后成为带有胚胎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称为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iPS).这样获得的干细胞的研究,其最大突破就是在不破坏胚胎的前提下提取可以复制成器官或组织的细胞,不仅避开了长期以来有关生物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方面的争议,也使其来源更加广泛而方便.在基因工程中,这四个基因称为目的基因,所利用的病毒称为载体,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4)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从患者身上取出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从而获得早期人类胚胎,然后再从中培育“患者自身的”胚胎下细胞供医学临床使用的技术叫做治疗性克隆.中国政府对生殖性克隆人研究所持态度的“四不原则”是: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故答案为:
(1)桑椹胚、囊胚、原肠胚      
(2)供体     受体    a.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b.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形成后处于游离状态;c.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不受任何影响
(3)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   胚胎干细胞    目的基因   载体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伦理(道德)问题
(4)“治疗性克隆”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临床肾脏病杂志】

临床肾脏病杂志(九):

细胞衰老,
1.人体成熟红细胞衰老,细胞和增大.(为什么这样说是错的?)
2.“老年斑”的出现是细胞衰老的象征.(为什么这样说是对的.细胞衰老不是一直都存在吗,不出现“老年斑”细胞也在衰老啊)
3.动物细胞分裂间期,细胞体积略微增大,此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速率也加快。(为什么这样说是错的)

1.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所以根本就没有细胞核增大这种说法
2.书上有原话的,就是这句话,细胞衰老的一个特征是色素沉积,细胞衰老时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生成老年斑.
你说的也没错,不出现老年斑细胞也在衰老,但是出现老年斑细胞就是一定衰老了,是这个意思,有点像充分不必要条件一样,理解一下吧.
3.细胞分裂间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G1时细胞的体积会略微减小,这就是错误点了

临床肾脏病杂志(十):

免疫学中的NK细胞是什么细胞?作用是什么?

活化的NK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发挥调节免疫和造血作用以及直接杀伤靶细胞的作用.
此外,NK细胞可抑制PWM体外诱导B细胞的 分化及抗体应答,其机理可能通过直接抑制B 细胞或抑制辅佐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NK细胞通过自然杀伤和ADCC发挥的细胞毒作用,在机体抗病毒感染、免疫监视中起重要作用.(1) 抗病毒感染:NK可选择性地杀伤病 毒感染的靶细胞.由辅佐细胞或NK细胞所产生 的IFN可协同NK的抗病毒作用,而对正常细胞 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的 病毒抗原和其它表面分子使得其对NK的杀伤细 胞作用变得更加敏感.在体外,NK可溶解疱疹 病毒、牛痘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和流感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体内试验表明,NK低活性小鼠品系对某些病毒感染更加敏感;注射抑制NK细胞的抗Asialo GM1抗体可加重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此外,NK细胞在体外还可杀伤某些细菌、真菌、原虫等,可能与NK细胞释放某些杀伤介质有关.(2)NK细胞在免疫监视、杀伤突变的肿瘤细胞可能比T细胞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某些疾病如Chediak-Higashi或X性联淋巴增殖综合征患者,由于NK功能缺陷对恶性淋巴细胞增殖疾病特别易感.(3)参与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graft-versus-leukemia effect,GVL):在体外NK细胞可杀伤某些淋巴样和髓样白血病细胞.骨髓移植后数周内,来自供体的NK细胞在PBL中占相当高的比例.此外,在体内NK细胞还可杀伤某些不成熟细胞如骨髓干细胞、胸腺细胞亚群等.
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种细胞质中具有大颗粒的细胞,也称NK细胞.因为其非专一性的细胞毒杀作用而被命名.没有T细胞B细胞所具的受体,不会进行受体的基因重组.但仍具有一些特殊受体,可以活化或抑制其作用.占循环中淋巴细胞族群的5-10%.和杀死肿瘤细胞有关,可利用分泌穿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摧毁目标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属于粒状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它能迅速溶解某些肿瘤细胞,因此开发它的抗癌功能是近年来癌症研究的重点.
圣祖德儿童研究医院的坎帕纳博士等人在新一期《血液》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此前用自然杀伤细胞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不快,主要是因为自然杀伤细胞对白血病细胞不敏感,也难以在实验室大量培养,而他们在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进展.
研究人员首先使用了含有各种免疫细胞的血样,将其与经过转基因处理的K562人类白血病细胞混合培养.这种白血病细胞经转基因处理后,表面带有“4-1BBL”和“IL-15”两种蛋白质.研究人员发现,转基因白血病细胞能刺激血样中自然杀伤细胞大量生长,其数量很快达到原先的1万倍,这使得自然杀伤细胞能提纯出来.
此后,研究人员对自然杀伤细胞进行转基因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能识别白血病细胞的受体蛋白.这种受体蛋白能与白血病细胞表面的蛋白质“CD19”结合,促使自然杀伤细胞溶解白血病细胞.
坎帕纳等人在论文中说,他们的方法能从少量血样中培养大量自然杀伤细胞,从而使自然杀伤细胞能实际应用于白血病治疗,这尤其适用于接受骨髓移植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医生可以用骨髓捐献者的血样大量培养转基因自然杀伤细胞,然后在移植手术后注射到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体内,消灭残余的白血病细胞.
研究人员说,他们将很快对患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儿童进行临床试验.如果试验显示积极效果,这种方法会成为白血病治疗的“利器”之一.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angji964324/

推荐访问:临床肾脏病杂志官网 临床肾脏病杂志投稿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