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16 10:57:1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一)
保护生态环境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保护生态环境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保证。从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保护生态环境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等方面,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涵和意义,论证保护生态环境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目标之一,和谐社会内在地包涵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是难以维持的。目前,人与自然不和谐的迹象日趋明显,突出地表现为人的无限需求与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正在深刻地侵蚀着社会和谐的基础。

1人与自然和谐的内涵

【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了,才能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和谐了,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要永续地存在下去,就必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长期以来,我们掠夺、索取自然,做了许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造成了自然界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对自然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从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的过程。现在我们提倡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个和谐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 。这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路,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破坏、对抗关系,以改造和征服自然为目标的时候,自然总会以特殊的方式来报复人类;当人类与自然平等、互利、和谐相处时,自然一般也会为人类提供祥和、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我们在改革发展的探索中寻找到的一条新的发展方向。对缓解我国目前存在的资源环境危机,引导公众改变传统的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实现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自然危机有所改变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二)
乡村旅游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乡村旅游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提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满足物质基本需求之后,人们逐渐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最为典型的就是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而乡村旅游成为一种崭新的旅游形式,但自然生态的环保问题却日益凸显,走和谐发展之路成为大势所趋。

关键词:乡村旅游;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旅游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旅游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中,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得到了广大游客的青睐。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模式,乡村旅游不仅给乡村地区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收益,同时对于乡村地区的自然生态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这就使得乡村旅游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弊端,即农村地区的自然生态问题,这成为制约农村地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于农民的身体健康也是有着严重危害的。本文针对乡村旅游同自然生态之间的问题展开论述,以自然生态保护为前提,从而提出了在开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对策,目的就是在于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同自然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真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乡村旅游开发概述

【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

所谓的乡村旅游开发就是指对于我国的部分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农业资源、人文环境等各种农业资源进行一系列的合理规划及开发,目的就是为广大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如休闲度假、学习考察以及参观交流等活动的统称。可以看出,乡村旅游正是以乡村为主题,主要表现乡村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如田园风光、山川河流等以及富于其中的人文生态环境,如民风民俗、乡村文化等两大种类。但是就大众观点而言,乡村旅游更为注重的就是乡村的原生态特点。

其实乡村旅游最早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至今比较流行,在20世纪80年代乡村旅游得到了规范化的发展,正是在那个时候,我国的乡村旅游逐步兴盛起来,并且进入新世纪之后,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乡村旅游在我国的旅游业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正是由于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显著提升,大力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乡村旅游之所以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与同时代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我国城市化以及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此同时,人们更为注重的是精神上的享受与追求,对于广大城市居民而言,长时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感到厌倦,巨大的生活压力无处释放,他们在内心深处急需寻找一个淳朴自然的生活环境,乡村旅游随之诞生。另外,广大农民群众也希望通过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实现脱贫致富,这就为旅游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动力支撑。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也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新形式,为推动城乡交流、

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三)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摘 要:生态文明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一、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着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狩猎和采集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体现为依赖和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人对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

始的和谐关系。在农业社会,从事农业劳动是人类主要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但是在一些局部区域也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促使相对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或区域性的不和谐现象。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着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辨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总之,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间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成的。人不能选择脱离自然的道路,只能选择某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的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

还要依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谐。生态文明发展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人类开始了为有效遏制生态危机,为自己重建一个可以使儿孙万代永续发展的绿色家园做了一次有益的伟大尝试。

具体来说,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值时,要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2、价值观的革命。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但是,功利与幸福及其程度的界定又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生态文明是人类价值观必然的选择。

3、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重新学习在地球上生活的艺术,生态先于一切,告别传统的“物质主义”,这是生态文明条件下,生态伦理道德的主题。

4、生态文明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发展结构理论把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因为优美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

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从深层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虽然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应始终保持共存共荣关系。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但是,新的生态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我们对生态问题呼吁了多年,但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日趋膨胀的欲望,仍然在许多方面以主人的态度“粗暴”地干预自然,生态在一定程度上已失去了内在平稳,出现了诸多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面对生态环境遭受的巨大破坏,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自身的非理性行为,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以热爱自然、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生态道德观为核心,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之中,我们必须总结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过程中的经验得失,避免传统工业文明发展中出现的弊病,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着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人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并以功利主义、不计后果的态度掠夺自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一方面是人控制自然能力的增强,人化自然的扩大;另一方面则是自然界对人的报复,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缩小。这样,不仅人有自然的关系异化了,而且人本身也异化了。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在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胜生态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二)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关注。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逐步树立起“一个地球”的意识,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因此,提高生态意识,进行环境教育应当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任务。

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

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四)
和谐生态环境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生态环境的和谐、经济生活的和谐、社会生活的和谐、政治生活的和谐、文化生活的和谐和社会个体的和谐等几个方面的建设。和谐的生态环境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子系统,是整个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基本依托和自然前提。生态环境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不考虑生态建设的和谐社会建设是建筑在沙丘之上的高楼大厦。而和谐生态环境的建设必须以对和谐生态环境的基本特性与具体特性的理解和领悟为前提。

  平等相处与合理开发兼顾的人与自然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生态建设的目标界定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生态建设的任务界定为资源利用率的显著提高,生态环境的明显好转。由此看出,和谐生态环境的基本特性涉及到两大维度:既要学会与自然平等友好地相处,又要对自然进行合理有效的索取。但这种索取是建立在人与自然正常的物质交流之上的,是一种生态循环关系。
  当代中国正处在急剧的现代化过程中,既面临巨大的机遇,也遭遇重大的危机。现代化必然是一种向自然大举扩张、提高人类活动效率的过程。但是,现代化的原动力——工业化也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土地污染,河流枯竭,空气恶化,人口膨胀,食物毒化。面对这些灾难,我们必须选择一个新的现代化模式,对于自然环境必须采取一种复合的和折中的态度:既要尊重自然,平等的对待自然,又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与制度力量,更加合理与高效地开发利用自然。
  为了便于理解它所包含的具体内涵,必须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对这种基本特性进行进一步分解,概括为一系列更为具体的特性。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论述,这种分解可以从工业生产、生活环境、环保管理和人口政策四个方面进行。
  生态友好型的工业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工业生产的角度,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和谐的生态环境所要求的工业生产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和治理环境。以此种取向所建立的工业体系,我们称之为生态友好型工业体系。和谐的生态环境所要求的工业体系是以生态友好型为主导的,具有生态友好型的特征。
  何谓生态友好型工业体系?它是一种使人类的工业生产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工业生产体系。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在工业生产中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把工业生产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之中,不能突破它的再生能力。为了建立和实现生态友好型工业体系,我们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综合治理生活环境和切实保护自然生态。
  建设生态友好型的工业体系符合我国的国情。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将会长期存在;我们正处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资源与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果我们模仿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简单扩张,资源耗竭”型的工业化道路,必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重重困扰,必然会使我们的发展困难重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来考虑如何选择工业生产方式的话,生态友好型是必然的选择。
  宜居的生活环境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专门关于建设宜居生活环境的一段话:“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加强污染专项整治,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搞好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由此看出,所谓宜居的生活环境包括:舒适的居住环境,即良好的自然环境;健全的法治社会秩序,完善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充分的社会就业状况;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即融洽的人际环境,高尚的精神文明氛围,以及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等等。
  首先,应该拥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适宜的环境、良好的绿化条件与宽敞的休闲空间;其次,拥有一定的自然景观,做到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再次,应该做到居者有其屋,人人拥有整洁卫生的生活空间;最后,应该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便利的出行条件。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急剧的现代化过程中。在城市,占地规模急剧扩张,常住人口急速膨胀;工业蒸蒸日上,环境逐渐恶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公共服务有待强化。而在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土地成片闲置;土地受到化肥农药污染,土壤生产能力下降;服务设施无从建设,公共治理严重缺位。为了避免其他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导致的生活环境的恶化,让现代化成果为所有人所共享,我们必须树立宜居的观念,将宜居的生活环境作为全面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因此,宜居的生活环境自然应该作为衡量自然环境和谐的一项重要特性。
  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
  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是和谐生态环境的特性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明确表述:“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强化企业和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公布环境状况信息,严肃处罚违法行为。”
  那么,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具有什么特征呢?“完善”两个字主要体现在内容和手段两个方面。内容包括三方面:第一,环境保护计划的管理,包括对交通污染防治、流域污染控制、自然环境保护、环保开发技术、区域建设规划等方面的计划进行管理;第二,环境质量的管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环境监测程序的制定等方面的管理;第三,环境技术的管理,包括制定培育与推广环境技术的政策、主持环境技术的咨询服务、确定环境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组织环境科学技术的合作与交流。   手段方面包括五个方面:第一,行政手段,即环保部门使用行政权力,直接采用行政干预的手段对相关的地域、个人与企业采取行动;第二,法律手段,即通过环境法律与法规根据普通法律程序或行政裁决程序对违法行为进行追究;第三,经济手段,即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在环境保护方面给予资金援助、征收排污费、处以违法罚款、提供减免税待遇等经济手段;第四,教育手段,即利用报刊、电影、电视、广播、展览、报告、讲座等宣传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环保知识、政策与法规;第五,技术手段,即在政府主导下推广环保技术、交流环保技术与情报、开展环保技术的合作等。
  环境保护的主角是政府,而政府对环保的治理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建立起完善、全面而又系统的环保管理体系。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无论是对于建立生态友好型的工业体系,还是对于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
  优化的人口结构与素质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地把人口问题列入到和谐的自然环境建设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等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可见人口问题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人口的和谐为:优化的人口结构与素质,即人口数量的适度控制,人口结构的改善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人口数量方面,目前中国人口的再生产已经实现了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为特征的低生育率。但今后20年内每年仍然要增加将近1000万人口。全国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可我国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7%。所以,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低生育率以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及之间的矛盾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但从长远考虑,由于中国的低生育率是通过人为的非自然手段获得的,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上实行迅速地减员,所产生的结果只能是老龄化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相比西方社会更早地到来,而不能像西方社会一样,在长时间内享受适龄劳动力所带来的人口红利。
  人口结构方面,当前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是: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调,有可能带来适龄婚配问题;人口出生先天缺陷率居高不下,给优生优育工作带来问题;人口老龄化在大都市地区表现突出,为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严峻挑战。
  人口素质方面,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三个要素。中国人的身体素质相比改革开放之前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一些严重的传染性如各种肝炎、艾滋病仍在肆虐;受教育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在青壮年中已经消除文盲,但为现代化发展所具备的技能在大量劳动力中还是严重不足;快速与多变、充满挫折与机遇的现代生活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可能是当前中国人最欠缺的,由此产生了许多反社会与失范问题。
  面对当前这些人口问题,要实现优化的人口结构与素质,我们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同时保障人口安全;二是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加快人口城市化;三是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开展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只有采取了这些措施,才可以逐渐地实现人口结构与素质的优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解决人自身的问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在以上的论述中,我们把和谐的生态环境的基本特性界定为:平等相处与合理开发兼顾的人与自然关系。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论述将这种基本特性分解为四个具体特性:宜居的生活环境,生态友好型的工业体系,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优化的人口结构与素质。宜居的生活环境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与和平共处,生态友好型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和适度开发,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是为了实现对自然的保护与利用的合理统一,优化的人口结构与素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共处和人对自然的适度开发。这些具体特性是对和谐生态环境的基本特性的阐释,是建设和谐生态环境的指南与指标。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政法学院)

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五)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重要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再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从人类发展史看,人类文明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原始文明也叫渔猎文明。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经历了数百万年的原始社会。原始人的物资生产能力非常低下,人类的生产活动远远没有超出自然环境的容量,与生态环境保持着原始共生的关系。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第二种文明形态。所以一定意义上说,农业文明仍然保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由于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是以对自然的顺从为主要特征的,所以有学者又把农业文明称其为顺应文明。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第三种文明形态。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以征服自然为对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其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那么,要克服工业文明时代所带来的弊端,人类就需要建设超越于工业文明的新的生态文明,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工业化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物质财富是丰厚的,一定意义上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求,但工业化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已经到了不改善不治理不行的地步了,改善生态和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生态环境方面,我们积极推进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工作,我们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形势依然严峻,压力持续增大。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是:老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新问题又在不断出现。环境污染的范围在扩大,污染的程度在加重,污染的风险在加剧,污染的危害在加大,治理的难度在增加,我国生态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日益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更大压力,自然灾害频发,荒漠化蔓延,资源能源紧缺,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增大,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的身心健康,如果再不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即使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我们有了牛奶、蛋糕、咖啡、肉食,甚至汽车和别墅等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我们吃的食物是不安全的,我们喝的水是污染的,我们呼吸的空气是有毒有害的,如果是这样,我们会有高质量的生活享受和幸福指数吗?所以,我们只有按照十八大的精神、部署和要求办事,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环境。才能把我们的中国真正建成美丽的中国。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当代中国又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样的国情和历史背景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也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国家。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可耕地面积人均不到1.5亩,由于政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土地沙漠化和水土大量流失日趋严重。据专家预测,就是按现在水土流失的速度,50年后东北黑土区将有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流失掉,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到那个时候,西南地区将会有近1亿人口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
  土地污染也很严重,目前,我国已有1000万公顷的农田受到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污染,每年由此而引发的粮食减产达1000万吨以上。因污水灌溉,全国已有11个省共计1.3万公顷土地受到重金属的影响。此外,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导致可耕地面积大量减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耕地被占用,成为工业用地、基础建设用地、商业用地,再加上不合理的规划、重复建设以及国家明令禁止的建设用地等,导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资料显示:1996年至2008年的12年间,我国的耕地面积由19.51亿亩减少到18.25亿亩。耕地面积的减少,将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这是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森林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因库、碳储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供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资资源,而且在生态环境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比如:森林资源能够较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森林又是良好的吸尘器和消音器,森林还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洪减灾。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即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但遗憾的是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太少了,不到世界人均拥有量的四分之一,如果我们再不加以保护,也将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草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态资源。它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陪肥地力,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喂养牲畜等功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源。我国虽是草原大国,但是由于受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把草地当作宜农荒地开垦的现象时有发生。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经过四次大开垦,再加上过度放牧,草地沙化,我国的草地面积已减少了许多。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而造成我国生态和能源危机的因素又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包括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工业结构、巨大的人口规模和不健康的消费方式、经济全球化、快速的城镇化以及对待自然的价值观等诸多经济社会文化因素,形成了所谓的我国各种问题的复合体,而这些因素和问题在短期内又是难以改变和解决的。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我国虽地域辽阔,但资源并不丰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么,我国经济社会就很难实现永续发展。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而且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我们要创造条件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我们不但要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五大建设都搞好,才能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成果,它表现为社会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制度的完善,生态经济的发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是互为基础和前提的。不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条件,其他四个方面的建设也不可能搞好。“五大建设”搞不好,人类既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精神享受,也就不可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现阶段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努力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能够加快实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必将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重要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再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从人类发展史看,人类文明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原始文明也叫渔猎文明。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经历了数百万年的原始社会。原始人的物资生产能力非常低下,人类的生产活动远远没有超出自然环境的容量,与生态环境保持着原始共生的关系。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第二种文明形态。所以一定意义上说,农业文明仍然保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由于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是以对自然的顺从为主要特征的,所以有学者又把农业文明称其为顺应文明。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第三种文明形态。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以征服自然为对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其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那么,要克服工业文明时代所带来的弊端,人类就需要建设超越于工业文明的新的生态文明,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工业化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物质财富是丰厚的,一定意义上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求,但工业化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已经到了不改善不治理不行的地步了,改善生态和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生态环境方面,我们积极推进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工作,我们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形势依然严峻,压力持续增大。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是:老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新问题又在不断出现。环境污染的范围在扩大,污染的程度在加重,污染的风险在加剧,污染的危害在加大,治理的难度在增加,我国生态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日益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更大压力,自然灾害频发,荒漠化蔓延,资源能源紧缺,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增大,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的身心健康,如果再不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即使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我们有了牛奶、蛋糕、咖啡、肉食,甚至汽车和别墅等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我们吃的食物是不安全的,我们喝的水是污染的,我们呼吸的空气是有毒有害的,如果是这样,我们会有高质量的生活享受和幸福指数吗?所以,我们只有按照十八大的精神、部署和要求办事,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环境。才能把我们的中国真正建成美丽的中国。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当代中国又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样的国情和历史背景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也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的国家。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可耕地面积人均不到1.5亩,由于政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土地沙漠化和水土大量流失日趋严重。据专家预测,就是按现在水土流失的速度,50年后东北黑土区将有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流失掉,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到那个时候,西南地区将会有近1亿人口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
  土地污染也很严重,目前,我国已有1000万公顷的农田受到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污染,每年由此而引发的粮食减产达1000万吨以上。因污水灌溉,全国已有11个省共计1.3万公顷土地受到重金属的影响。此外,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导致可耕地面积大量减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耕地被占用,成为工业用地、基础建设用地、商业用地,再加上不合理的规划、重复建设以及国家明令禁止的建设用地等,导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资料显示:1996年至2008年的12年间,我国的耕地面积由19.51亿亩减少到18.25亿亩。耕地面积的减少,将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这是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森林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因库、碳储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供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资资源,而且在生态环境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比如:森林资源能够较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森林又是良好的吸尘器和消音器,森林还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洪减灾。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即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但遗憾的是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太少了,不到世界人均拥有量的四分之一,如果我们再不加以保护,也将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草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态资源。它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陪肥地力,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喂养牲畜等功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源。我国虽是草原大国,但是由于受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把草地当作宜农荒地开垦的现象时有发生。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经过四次大开垦,再加上过度放牧,草地沙化,我国的草地面积已减少了许多。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而造成我国生态和能源危机的因素又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包括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工业结构、巨大的人口规模和不健康的消费方式、经济全球化、快速的城镇化以及对待自然的价值观等诸多经济社会文化因素,形成了所谓的我国各种问题的复合体,而这些因素和问题在短期内又是难以改变和解决的。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我国虽地域辽阔,但资源并不丰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么,我国经济社会就很难实现永续发展。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而且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我们要创造条件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我们不但要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五大建设都搞好,才能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成果,它表现为社会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制度的完善,生态经济的发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是互为基础和前提的。不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条件,其他四个方面的建设也不可能搞好。“五大建设”搞不好,人类既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精神享受,也就不可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现阶段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努力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能够加快实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必将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33883/

推荐访问: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