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

来源:百科 时间:2016-08-29 10:21:1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一)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灿烂多姿,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傲视群雄的姿态。当今国内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和其之间的交汇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代中国,如何建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已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考的事情。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非凡。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我们要继承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去看待它。中国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动力,它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它的影响力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民族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不败。

关键词: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现代价值 影响力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使历时五千年所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十分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大张旗鼓地宣扬通过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可以说,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

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尽管这个"为"的有意识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后成为"人欲",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它实际上支配着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价值追求。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它既是传统的,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同时又是现代的,甚至与后现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阴一阳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维传统的产物。无论是阴是阳,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异性的补充,就需要外来之性与自性的亲和与转化。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互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简单地一体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补。天人合一缘起于人与自然的原始亲和关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则主要是作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发生作用,是儒家学者以伦理为本位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产物。认识人与自然的差别并进行合理的调节,考虑和尊重人的价值,并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天人有分思想最为重要的特点。正因为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所以并不缺乏作为哲学的基础的主体性的观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既是天人之际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也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需。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中国最早摆脱了神的权威控制。尽管中国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的宗教仪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学真正在思想信仰层面对人的控制或曰束缚是极少的。“子不语乱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神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反它更关注人,关心凡身肉体所构成的芸芸众生,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哲学的况味,它所能涵盖的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范畴,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范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什么是优秀文化?第一,鼓励人向上;第二,让人追求崇高;第三,“人化”的东西。既然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标志,所以文化就是人化。时代的精神主要在时代特色,当今时代特色是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文化多元化和一体化的斗争以及中华的复兴。对于经济全球化,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科技发展也是两面刃,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是的,今天的时代精神文化,我认为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文化的自觉。文化自觉的体现,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首先是文化自觉,其次是制订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第三要文化体制改革。什么叫文化自觉?我定义为国家的决策层和学术层对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全球文化的走势,民族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具有清醒的、科学的认识。有了认识就自觉了。比如宗教问题,农村问题,社区文化问题,非物质文化问题,文学创作、艺术舞台等等问题,要有清醒的科学的认识。制订文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我觉得有几个问题特别重要。第一、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近这几年这方面研究开始多起来了,尽管还有争论,争论是永恒的。关于中华文化的问题,从先秦一直争论到现在,但是公约数还是有的,共识部分还是有的,文化就在争论中前进。第二、保护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解放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体制改革就是要解放文化生产力。我们的文化界潜力很大,造诣很高,人才众多,生产力没完全迸发出来。通过体制改革使文化产品在创新中大大发展,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满足世界的需求。第四,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现在世界各国对于中华文化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像英国,全国24000多所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大学,他们的教育部已经下令,在2010年前每所学校必须和中国一所学校结成姊妹学校,就是要学习中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以及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称道。这不仅对于树立中国的自信心,也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日益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当人们面临“后工业化”、“后现代”的心灵荒原,当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再也找不到价值信仰。中国传统文化“内倾”性品质,以及“内圣外王”原则,给了多少人以心灵慰藉。当人们不再相信正义、善良,不再相信博爱和同情;当人们专注于爱情的肉欲性爱中,当人们只干着“损人利己”、“惟利是图”时,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纯粹性,给了多少人以行事准则,不再让他们在现代社会中找不到自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许多外国人所仰慕和倾倒,故宫、长城总会赢得外国人赞叹。这种真正属于中国的东西,具有十分重大世界意义。英国著名历史学者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允许他自由选择时间和国度的话,他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公元1世纪的中国人。可见,中国古代文化对外国人的吸引力。如今,好莱坞,频频从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中取材,拍摄电影,这都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性。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准则。【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

综上所观, 在国际社会交往中,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人们在国际社会中和谐相处提供了行为准则参考,中国严于律己的礼仪文化,为让人们从容应对国际局势提供了行为准则。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和”的精神内涵。对缓和国际矛盾,解决国际争端有重要意义。 中国现时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了综合国力。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去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意蕴【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

作者:陈红兵 张晓滢《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16日 16版)

中国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2015年年会暨全国传统思想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山东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围绕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环境哲学理论、生态文明建设及对策三方面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讨。 环境保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建设是促进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刘友宾指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视。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化思想资源,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推出生态文化精品力作,是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面。

在当前传统思想文化合理复兴的背景下,传统思想文化能否为环境哲学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文化资源,能否帮助解决中国环境问题,是值得研究的论题。卢风教授认为,“天人合一”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人之超越性追求上,儒家将内向超越即德行、境界和智慧的超越放在优先地位。但儒家的内向超越又并没有封闭于自我,而是注重向自然学习,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家天人合一及内向超越的追求,与现代西方主客二元的世界观以及将工商、技术放在优先位置的外向超越迥然不同,因而对于反思、超越现代性具有启迪意义。

叶平教授认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应树立“自然界最懂自然”的信念,学习“生物利益的自保护性”智慧,吸取大自然报复的教训;应树立有机整体论的思维方式。 乔清举教授介绍了儒家生态哲学思想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的情况。他认为任何一种思想学说如果认识不到人类生存的生态制约,很难说是完善和深刻的。在历史上,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贞下起元,历久弥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即是传统儒家、道家、佛教生态意识维持了中华民族生存地区的自然环境。儒家生态思想包含宗教、道德、政治三个维度,这三方面维度在动物、植物、土地山川保护方面均有具体体现。 与会者共同认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文化资源,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出发,考察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生态意蕴,对于促进人们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

摘要:悲剧意蕴包括两个层次。悲剧意蕴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但中国悲剧艺术没有最终发展为巍峨的艺术殿堂,成为“悲感”基础上的“乐感”文化,它有一个嬗变过程。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与悲剧意识相对立的、根深蒂固的反悲剧意识。它带来了中国悲剧美学特征的复杂性。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悲剧意蕴;辨析;嬗变;缘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

由 一、什么是悲剧、悲剧意蕴 我们要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1],首先,我们要问,什么是悲剧?古希腊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就对人生存的悲剧本质和抗争意义进行了前瞻性的阐释。俄狄浦斯王、普罗米修斯,他们的命运是已经决定了的,命运支配一切,包括神,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但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引起了他们的怀疑,正直、坚强的英雄选择断然与命定的命运做勇敢地斗争,渴望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最终只是一场悲剧,但他们的抗争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原来我们是可以反抗的,只要你愿意,只要你以为正确。而终于有一天,欧里庇得斯开始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反抗决定自己的命运。悲剧就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

是与强大的宿命抗争。古希腊的悲剧震撼人心,长久地滋养着人类的创造力,就在于弱小无助的人一定要抗争那不可抗争的宿命的精神,人对死亡、苦难甚至看起来是真理的的抗争本性。这就是古希腊悲剧的精神,真正的悲剧精神。而我国传统悲剧理论起源很晚,王国维认为悲剧有三种不同层次:“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命运之者。第三种,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i]]476-477鲁迅先生认为“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ii]]朱光潜则认为:“对悲剧说来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而是反抗。”[[iii]]206那么,我们由此可以看到,何为悲剧意蕴?应包括两个层次:首先是对悲哀人生的深切体验和无尽的悲悯情怀,即现实的“苦难意识”或“人生悲剧感”,这是构成悲剧的浅层意蕴;但是,悲剧是选择,选择战斗,选择抗争。歌德说:“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iv]]而悲剧就是人在面临无数倍大于自己的强力时蹈死不顾的抗争精神,表现出了一种崇高的气势磅礴的人格美,一种执着追求和勇敢捍卫人类尊严的人格意识,以挺立的人格来决定人类光明的前景,争取人类最终的胜利,崇高而伟大,“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就是悲剧意识的核心精神,即悲剧的深层意蕴。如果仅有对悲剧人生的体验和悲悯,却面对劫难逆来顺受或麻木不

仁,而没有对苦难和不幸加以追问和抗争,以期最终唤起人们的觉醒,争取整个人类光明的前景,那么,悲剧意蕴便荡然无存。也就是说,面对苦难和不公正,人为了小到自我的合理生存(每个人都是欧洲大陆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人类的一部分)大到整个人类的光明前程而无怨无悔地选择抗争,哪怕只有自己,哪怕只有一个人,哪怕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而伟大从不因其悲剧的失败而被消磨半点。正是这种不自量力的飞蛾扑火般的抗争行为本身构成了悲剧最核心的本质——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但是,去斗争,不管结果如何;去践行,我们终会胜利。【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

二、我国传统悲剧理论辨析 那么,中国传统文学中有真正的悲剧吗?由于我国古代文学论著中没有出现悲剧的概念,也没有系统地探讨过悲剧和喜剧的不同艺术特征。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最早指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1] 475;蔡元培《在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演说词》中说:“西人重视悲剧,而我国则竟尚喜剧。如旧剧中述男女之情,大抵其先必受种种挫折,或男子远离,女子被难,一旦衣锦荣归,复相团聚,此等情节,千篇一律”[[v]];胡适在《文学进化观念与戏曲改良》中说:“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这种‘团圆的迷

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vi]];鲁迅先生也认为中国实在少真正悲剧,“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统统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欺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的问

题。”[[vii]]朱光潜先生在他的《悲剧心理学》中也称:“事实上,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同义词,中国的剧作家总是喜欢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大团圆结尾。”[3] 218以上观点都认为中国的悲剧虽大多以悲始、以喜终,这种善恶有应的“光明的尾巴”就是“中国无悲剧说”的导因。由于他们在学界中的显赫地位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使得这种观点成为主流,也成为批判我们国民劣根性的重要论据。这显然有失公允。《罗米欧与朱丽叶》也还有“光明的尾巴”呢。实际上中国文学中喜感的东西少得可怜,有悲剧意蕴的作品倒比比皆是,即使是很多“终团圆”的作品其实整个作品的重心和基调都是悲剧的、伤感的、哀怨的,几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甚至那“亮光”是也明显有牵强意味的伪亮光,只是一抹淡淡的希望。美国思想家埃里希·费罗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信念与其说是一种特殊的信仰,毋宁说是一种分布于整个人格中的性格特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

征。”[[viii]]——打开盒子,来了一切的恶,但,只要还剩下了希望,人类就还可以继续活下去,好好活下去。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仅以结尾来判断一部作品的基调和性质。

为了与传统戏剧意义上的悲剧分开,更深入地探索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成分及嬗变原因,本文命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那末,我们终于可以亲切而欣慰地看到,在我们五千年的民族传统文

化中,我们从来就不是一个缺乏悲剧的国度,我们从来都不缺乏悲剧的精神,甚至可以说,我们的民族,是最具有悲剧意蕴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文化,是最具有悲剧意蕴的民族文化。我们的悲剧意蕴贯穿我们的血液、深植于我们的骨髓,甚至我们的无悲剧说也是一个大写的悲剧行为艺术,更引无数感伤的涩泪,值得我们去探究索源。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及嬗变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和世界上许多民族一样,曾遭受过深重的苦难,残酷的阶级奴役、沉重的赋税徭役、频繁的战祸动乱、血腥的杀戮、无情的自然灾害,曾弥漫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为了对抗这些天灾人祸,我们的先民们不屈不饶慷慨以赴,他们从来就不乏悲剧精神。就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源之初,从神话故事中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刑天舞干戚开始,到中国文艺的太初时代、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随处可见民生的嗟叹、统治者的丑恶、家国沦丧的悲哀:《小雅·采薇》:“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徭役沉重的忧虑;《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叹亡之作;《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的逃离遁世;《魏风·园有桃》:“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有谁知之!”的人格化悲剧意识之滥觞。再到庄子 “人之生也,与忧俱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四)
网络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

  摘要: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兴的具有极强生命力的传播手段,已日渐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也使得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不同国家文化之间产生交融与冲突。网络传媒的发展既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冲击,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与机遇。我们只有抓住网络发展的时代契机,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关键词:网络传播;网络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4.002
  文化是一种包含着民族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物质与精神复合体,是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引导而创建的民族集体人格。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1]25。正如荣格所言,当文化凝聚成民族的灵魂时,也就构成了民族的信仰和民族对外的形象。中华文化作为人类五大古文化中唯一没有断层和消亡的幸存者,具有自身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性,从有文字记载的夏商周三代到公元18世纪,一直领跑世界3 000多年。但随着西方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及航海事业的兴起,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发展,近代欧洲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瞩目欧洲的新视野。从此,西学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中国传统文化却逐渐蒙尘。
  进入中国招生考试网络时代文化传播的冲突与交融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他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定义它,这就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除了不在手里,它无处不在。”[2]7
  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长历史时期的人文积累,在这个动态的积累过程中,形成了各民族的集体人格。文化是不断传承的,又是不断汲取外来成分而发展的。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长久流传。当各民族的文化传播与网络时代相遇相拥时,便打破了传统的文化传播的时空界限,在信息传播技术不断创新的条件下,网络传播日新月异,势不可挡。在网络条件下,文化传播的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文化间的冲突性
  人类文化的发展常常呈现不平衡的状态。当一种民族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吸引力远远超过其他文化对它的吸引力时,此类文化便成为“强势文化”,反之,被影响的文化可成为“弱势文化”。无数事实证明,凡是先进的反映时代特征的文化就越容易得到认同和传播。因此,在数字化传播大行其道的今天,拥有科技、经济、军事领先实力的西方大国,利用其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以文化竞争的方式侵入别国的思想领域,不断推行文化霸权,其主要表现就是实施殖民文化。殖民文化是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方式,也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入侵。其具体表现在:首先,殖民文化通过文化输出,强化其“强势文化”拥有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其次,逐步瓦解“弱势文化”群体的民族精神并进而削弱其民族凝聚力;再次,在形式上表现为由话语体系的变革逐渐演变为话题体系的变革。
  因此,网络文化的传播,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两种民族文化的精神对垒,在竞争中,“弱势文化”不断衰微,甚而被“强势文化”所取代。因此,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抵制网络传播中的殖民文化,其根本途径就是确立网络传播中的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创建优秀的中文网站,持续输出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以突出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正气关注和保护民族文化。
  (二)文化间的交融性
  文化交融是指两种或以上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彼此借鉴、吸收、乃至融会贯通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体现时代特征的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重构文化要素,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数字化时代,网络传播对文化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为不同文化的交融提供了便利的通道与平台。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可接触性大大延伸了人际交往、群体交往、组织交往的范围,不同国籍、民族与信仰的人都可以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进行交流,传递思想和信息,每个人都是信息一体化时代的“网中人”。
  互联网是各民族和国家之间文明、思想和价值观念不断交融的最主要场所,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传播也有其负面影响,因此在文化沟通与交融时的尺度把握十分重要。
  (三)传统文化对数字化文化的适应性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外来文化不断受到本土文化的改造与修正,而本土文化也要不断适应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二者的双向运动才能达到适度的文化融合和重组。同理,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也是不断彼此适应的过程。网络文化是依靠数字化技术发展起来的现代技术文化,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与传统文化有很大差异。网络文化就其形式而言,是一种数字化的文化形式,任何信息只有以数字的形式编码,才能被电脑识别、转换和处理,这就要求任何文化,包括传统文化,若想通过网络模式传播,就必须改变传统的非数字化的文化形态。文化适应的结果是求同存异,既达成共识又保留差异。
  经过数字化转换之后,中国儒家的经典著作可以通过制作动画、电子书、建立网站等手段和方式在网络上进行中国传统国学教育的传播与推广。太极拳的招式可以通过数字化解构,制作成网络教学视频,供人观看与学习。
  二、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对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普及之前,人们购买商品多是去商场、超市等实体店铺,随着淘宝网、京东网、当当网、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网络电商的兴起,人们只需在电脑上移动鼠标下订单,用支付宝或网银直接网上付款,足不出户即可轻松实现购物,余下的便是坐等快递送货上门。在文化传播这一特殊领域,之前多是购买纸质书籍进行研读,现在只要上网便随时可以在线阅读各种网络电子书籍和期刊。在教学领域,之前多是教师在课堂里进行现场讲授,而现在在网上通过视频就可以收看全球各大名校的精彩教学课程,诸如此类的变化不胜枚举。   随着网络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网络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也逐步显现,传统文化的传播正面临着挑战。
  (一)“信息强国”在网络文化传播中的强势性
  文化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体现,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在中世纪之后,历经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的生产力得到解放,政治、经济飞速发展,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更是为美国的崛起提供了契机。从19世纪到20世纪,西方文明领先于中华文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依靠网络技术的领先优势成为“信息强国”,向其他国家发动文化攻势,实施文化输出和文化覆盖,借此在全球思想领域内巩固其领先地位。因此,在激烈的网络信息竞争中,作为“信息弱国”的中国始终被西方国家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所包围,而中华文化的传播与突围却障碍多多,文化输出的单向性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国人多喜欢过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由西方传入的节日,而中国传统的“七夕”、“寒食”等节日及其代表的意义却没有引起人们太多关注,这就是西方文化强势性的表现。
  (二)英语作为网络主流语言的冲击
  网络语言的应用是网络文化传播中不平等的突出特点。自互联网普及以来,英语就是网络传播的主流语言载体,英语在网络世界的运用占网络信息传播量的90%,而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中文只占网络信息传播量的1%。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网络信息语言使用上的巨大差距,表明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单向性,即英语国家与民族向非英语国家与民族传递的信息远远多于非英语国家与民族传递的信息。因此,文化输出和文化影响就成为西方国家的特权。
  由于当前英语在网络世界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非英语国家和民族使用自己语言的权利就间接被剥夺,而不用本民族的语言实施文化传播,就不能形神兼备地去传播民族传统文化。显而易见,在网络传播中,非英语国家和民族的先天弱势地位,必然导致其文化传播与影响的有限性。
  (三)西方国家通过网络传播进行信息渗透
  美国当代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和金钱控制的时代,未来世界控制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世界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控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3]3。
  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西方国家在推行与传播他们所奉行的意识形态方面得到了极大的便捷性。相比其他媒介而言,网络媒介更具有公共性和可参与性,迎合了受众向往自由的价值观。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任何媒体传递的信息都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不存在纯客观的信息传递。凡媒介都具有主观倾向性,一切国家主导的信息传播反映的都是统治阶层的思想与意识形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始终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信息传播技术的优势来发挥其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力,这必然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受到其挑战和冲击。
  (四)网络传播缺乏规制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传播的优势在于它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导致了网络信息的传播缺少了“把关人”的把关,信息不再经过专业编辑的审阅和修改就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传播,因此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大量的虚假信息在网络流传,甚至有些信息造成了现实的困惑以及社会的不安定。
  网络内容的“海纳百川”式存量为我们查资料提供了便利,但也使我们日渐过于依赖网络。当我们在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畅享网络寻找资料与文献的便利性的同时,由于大量资料来源的民间性和非权威性,这使得我们对大量资料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尤其是一些学术资料,有时还必须回到书本中去寻找真实可靠的出处和依据。
  互联网由于准入门槛低,缺乏监管,以致充斥着大量低俗的网站。大量弹出的广告和各种暴力、色情、邪教宣传的网页,对于那些沉迷网络而又缺乏自制力、判断力的青少年而言,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
  (一)利用网络技术整合两岸三地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五大文明策源地中唯一没有文明断层的文明古国,也是唯一完整保存文字发展历程的民族。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貌和道德特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有着西方文明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处于数字化传播背景之下的中华文化却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大陆、台湾、港澳的文化传播各有自身不同的特点,这既有历史形成的政治背景不同的原因,也有地域限制下的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差异。而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众逐渐成为网络传播的主体,不同地域及文化背景的传播群体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大规模的汉语信息交流,而侧重点各有不同的大陆及港澳台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希望通过互联网进行整合。在中国招生考试网络用户数量最为巨大的群体之一,中文也将成为互联网上最为普及的语言之一,这将会扩大中文和中华传统文明在国际网络传播中的影响。
  (二)注重“西学东渐”
  民族的即是世界的,文化发展历来都不是单一的态势,而是海纳百川、包容万象、互相吸取的,网络文化发展也不例外。在数字时代,各民族文化都呈现多样性、开放性,但西方文化在此过程中始终占据引领时代潮流的地位。西方国家在近代的航海业、工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生产力及经济的发展对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形成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巴洛克、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等重要的和突出的文化特色,尤其是在哲学、美学、音乐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地方。反观中华文明,随着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闭关锁国、重农抑商等国策的加强,其渐渐失去了世界民族之林的领跑者地位,进而被西方国家远远落下。
  进入中国招生考试网络时代,我们要充分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网络新闻制作、传播等先进手段,多用中文建立相应规模的网站传播中华文明,以审慎的态度汲取西方文明之精华,力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紧密结合。   (三)利用网络媒体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树立国家良好形象
  进入新世纪,中国政府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希望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的飞跃。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以及一系列的申奥、申博宣传片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发展中的开放的中国,也向全球人民展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2010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制作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活动,其核心思想就是以“中国人”的概念来打造中国形象。该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30秒长度的人物篇,另一部分是长达15分钟的纪录片,于2011年1月17日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引起西方国家的巨大反响。
  国际交流和传播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国家主动展示自己的文化与发展是其中一个过程,而中国在展示自己、认识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进一步了解中国。自2008年北京奥运以来,我国逐渐放宽了外国记者在国内采访的限制,更多的新闻机构开始参与到国际信息交流与制作之中,中国到了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来宣传和树立国家形象的时代了。
  与传统的四大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开放性和实时性,它使全球成为了一个共存的超越国界的有机整体,网络传播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因此,它的受众的广泛性和影响性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必须要抓住互联网普及和技术提升的契机,制作更多的宣传与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网站,以其新颖活泼的方式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这其中的重点应放在开发和建设一个可以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之精华的全球性网络文化的基地,创建独特的中文信息资源库,让世界每个角落的网民都可以通过简易的方式了解中华文明,从而形成文化向世界各国辐射和覆盖的能力。
  (四)各级政府应对网络文化传播进行引导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加强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对全民道德标准的提高上。其关键在于,如何在网络文化传播中将这一点体现出来。各级政府部分应充分重视和利用网络宣传向上的思想观念,制作优秀的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构建有特色的中国文化体系。但由于网络平台的易入性和普及性,网络传播又具有良莠不齐的特性。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对网络文化进行引导和干预,使其在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上正常发展。
  网络文化传播的突出特点是自由性,这是对现实社会权威与规范的挑战,自由性直接导致了平等性,在网络中,没有绝对的权威,也不用遵循现实的纪律,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某一话题的发起者,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可以去影响别人。这就使网络易成为道德的真空,自律与他律在这里失效。网络最早产生于美国,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上也是美国最为领先。因此,美国在网络文化的传播中占有绝对优势。网络文化的信息传播的范围、内容远远超过政府对其他媒体的掌控范围,因此这也使得互联网成为西方进行文化及意识形态倾销的重要场所。
  总之,各级政府应制订、完善与网络文化传播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专业技术机构对网络舆论进行适时的调控和管理,消除网络传播中因言论过度自由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网络在规范、有序的轨道上发展运行。
  四、结 语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度的、触及灵魂的影响。新的时代赋予了中华文明的复兴以新的契机,在这个充满变革与机遇的时代,文化复兴绝不是单纯的复古,更重要的是创新。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时代机遇,以敏锐的领悟力去解读和把握数字化时代的传播特征,通过融合世界各民族先进科技和文化成就,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便利性与影响力大力传播中华文化,早日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荣 格.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M].刘国彬,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五)
试析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摘 要] 吉祥图案为广大人们所喜闻乐见,不仅反应了民众的观念,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中国吉祥图案源远流长,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吉祥图案之一的牡丹自古就是富贵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独特的审美心理和淳厚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 吉祥图案;文化意蕴;牡丹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4-127-2
  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来源于人类祖先重复了无数次的同一类型的经验,它们本身不过是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类心理结构的产物。” 原型意象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人们赋予特定的含义,成为表达某种文化心理的一种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内化为一种民族自强不息,沉稳坚韧的精神,从而激发民族的活力与凝聚力。
  图像作为一种特定的共同语言的交流传递,展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意象情感,审美惯例和文化智慧。传统吉祥图案尤是如此。
  “吉瑞效应”,是吉祥意象诞生的文化根基,吉瑞意象即祥瑞征兆。而“隐喻象征”,是吉祥意象建立的深层逻辑。对吉祥意象而言,“尽管是以文化符码的形式存在,文化符码形式本身仍然携带着原始自然基因的意义内容,这种‘自然基因内容'正是民间艺术图案形象所隐喻的最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并且构成了各种民间文化意义系统最基本的内核”。 荣格指出:“所谓象征,是指术语、名称、甚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象。但是,除了传统的明显的意义之处,象征还有特殊的内涵。它意味着某种对我们来说是模糊未知和遮蔽的东西”,因此,“象征有着广泛的‘潜意识'方面,并且从没有被准确地加以规定或充分的解释过。”
  吉祥图案是巧妙的运用含有吉利祥瑞喻意的人物、鸟兽、植物、器物、文字等,常常附会以神话传说、民俗谚语,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的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民众生活理想的图像展演。
  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吉祥图案为人们喜闻乐见,不仅反应了民众的观念,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与追求。中国吉祥图案源远流长,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产生于民间,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使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愈加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吉祥图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观念艺术,它所表现的观念意识在中华民族中具有普遍意义。它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社会心态,民众心理和审美情趣,已远远超出了图案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人们从中所感悟到的是那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对幸福的渴求和对生命的礼赞。
  吉祥图案的产生与人们对自然崇拜的原始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吉祥图案是以象征和寓意来实现其价值的,正如索绪尔所说,符号本身没有内涵意义,而是来自约定俗成的社会系统所赋予的。社会在变化,吉祥图案是经过一代代传承和创新的产物,它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与人民大众的普遍情感紧密相联,作为传统心理的载体,表现了民族心态,体现了时代特色。通过对传统图案的研究可以窥探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洞悉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
  牡丹是我国的国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国色天香,是中华民族富贵繁荣,美好幸福的象征。牡丹图案在秦汉多有使用,在唐代达到高峰,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形成盛行的缠枝图案,这些图案以叶茂花繁、生机盎然的写实性为特征,衬托我们喜闻乐见的装饰形式即弯曲绵长、花枝繁茂的意象,也表现出一种自由、丰满、肥壮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牡丹意象多以吉祥内容为主,主要与祥禽瑞兽、花卉果木、人物故事、文字符号、古器物图案等组合成各种组图。牡丹瑞丽妩媚,花团锦簇,人们把它作为富丽、繁华的象征,寓意富贵吉祥,它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具有与人们审美意识相吻合的美感基础,成为中国人审美心理积淀的构成之一。
  作为自然物态祝福祈求祥和的牡丹代表着吉祥和富贵,拥有美好的符号内涵。牡丹图案是特定的文化符号,蕴涵着美的象征和吉祥祝福,表现了人民美好的追求,承载着人们的民俗寄托,体现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秀美和雅致。牡丹图案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情趣息息相关,是劳动生活中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语言的体现,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厚乐观的情感色彩,它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对自然模拟或抽象概括,通过模仿、转换、联想、组合、类比等手段表现出来,并赋予其特定的民间民俗意义。它以一种无声的语言将中国传统文化传递并深深的扎根于人们的思想之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历史文化底蕴。
  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一直影响着图案的发展,牡丹图案代表了民间对于子孙繁衍、家族兴旺的寄托以及对生命的充实、强盛、无限和永存的追求。例如,在儿童肚兜儿上常有幼女手持牡丹的图案,即表示希望女子面如牡丹,富贵吉祥,充满人们对繁衍和兴盛的渴望;牡丹又是财富之意,蕴含着长辈对孩子成才的期望。
  牡丹也表现人民对幸福和爱情的美好憧憬。蝶恋花便是种常用图案,它取材于《梁祝》,其题材有牡丹、连理枝、梅等,暗喻了爱情和欢乐。
  牡丹图案通常还表现纳福招财的思想观念,在百姓看来,牡丹常与铜钱、福、禄、寿三星聚在一起的纹样是幸福生活的保证和追求的目标,表达人们对功名利禄和健康长寿的渴望与期盼。
  吉祥图像是特定文化观念与特定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构筑在中华文化基础上的吉祥观念带有浓厚的族群色彩及对生命的独特感悟。牡丹吉祥图案有着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特征,它是在我国特有的生态文化环境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独具东方神韵的真正的象征型艺术。
  吉祥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共同的心理需求上逐渐形成的。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将某些自然事物和人为事物视作吉祥的观念信仰,只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和象征体系的不同表现出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点。吉祥一词自春秋战国时起,便已被广泛使用。在中国古代,“吉”表示善和利,“祥”原本指吉或凶的征兆,发展到后来则专指吉兆。“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即是这个意思。吉祥观念更多的借助于民间的各种吉祥物和作为装饰纹样的吉祥图案而体现出来。吉祥图案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同人民长期形成的观念意识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又同人们的生活风俗密切相关,因此,它具有广泛的思想基础和深厚的生活土壤。
  吉祥观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精神体现,也是历史留给人们的丰厚遗产。这种观念在传承过程中深深根植于每个民众的心理,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继续应用吉祥图案时,其蕴含的积极意义必将随着人们新的认识和理解而得到升华。也许这些艺术形式最初多是依赖于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习俗,然而到今天,吉祥观念不但未有丝毫懈怠,反而依旧在不停地寻找着新的载体与生存空间,这必然会带来吉祥图案向越来越多的层面渗透。
  注释:
  (瑞)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1页。
  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3页。
  (瑞)卡荣格著,张举文、荣文库译:《人类及其象征》,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参考文献:
  [1]孙健吾.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陈勤建.文艺民俗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3](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上海:三联书店,1988.
  作者简介:杨锐(1989-),女,汉族,甘肃庆阳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间文学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66210/

推荐访问:中国数字的文化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