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唇鱼养殖品种

来源:专题 时间:2016-09-01 09:42:5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专题】

光唇鱼养殖品种(一)
光唇鱼的综述

题目: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文献综述 (2015届本科) 光唇鱼的研究进展综述 水产与生命学院 水族科学与技术 11级水族1班 1118119 王乐乐 孙大川

二O一五年五月

光唇鱼的研究进展综述

1.前言 光唇鱼,俗称“石斑鱼”,是山区重要的野生渔业资源,光唇鱼喜栖息于石砾底质、水清流急之河溪中,常以下颌发达之角质层铲食石块上的苔藓及藻类。每年6-8月在浅水急流中产卵。主要分布于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等地的溪流中。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大众喜爱。近年来, 由于环境变化、人为滥捕等因素的影响,其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对保持自然水域生物资源多样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为实现光唇鱼的人工保护与开发,各地纷纷开展人工繁养殖技术研究和人工增殖放流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调查杭州地区光唇鱼种群分布、自然生长特性、资源现状等条件的基础上,开展了亲鱼培育、流水诱导自然产卵、人工催产授精、人工孵化、苗种培育和池塘流水式养殖等技术研究,经多年实践努力,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杭州山区溪涧开展光唇鱼人工繁养殖技术,制定了杭州市地方标准《光唇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光唇鱼作为山区渔业的优质品种,人工养殖效益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修复与维护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促进本地区光唇鱼的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打造生态渔业起到积极作用。

光唇鱼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养殖品种,即适合在库叉、溪流或河道放养,也适于在山塘及养鳗场等人工养殖,也可作为游钓、观赏鱼开发,是一种非常有开发前景的经济鱼类。据相关资料阁报道,目前光唇鱼属已知种和亚种共有21个。在系统分类方面,吴秀鸿等于1981年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境内鉴定出光唇鱼的新种;赵俊等嘲通过形态学特征、解剖学及同工酶表型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厚唇光唇鱼A.1abiatus和侧条光唇鱼A.p0rallens的差别,发现地理隔离是这两种光唇鱼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后赵俊等于1997年在湖南吉首采集得到鲤科鱼类1新种,并将其命名为吉首光唇鱼 .ishouensis sp.nOV王莉等同利用线粒体ND4基因序列研究了光唇鱼的系统发育特征。唐安华等对云南光唇鱼的胚胎及胚后发育做了细致的研究。此外,张玉明等 对光唇鱼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迄今为止,对光唇鱼详细的药物耐受性致死实验药物指标的实验鲜有报道。 [2][1]

2.光唇鱼的品种及介绍

3.致死剂量

【光唇鱼养殖品种】

药物的不同用量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所谓用量就是“剂量”,即用药的份量。剂量太小,达不到体内的有效浓度,起不到治疗作用,这种小剂量就称为“无效量”。当剂量增加到出现最佳作用时,这个剂量就叫做治疗量,即“常用量”,也就是提出治病时所需要的份量。在常用量的基础上再增加剂量,直加至即将出现中毒反应为止,这个量就称为“最大治疗量”,也就是“极量”。用药超过极量时,就会引起中毒,这就是“中毒量”。这中毒量的基础上再加大极量,就会引起死亡,此剂量即称为“致死量”。

3.1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较为简单的定义是指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精确的定义指统计学上获得的,预计引起动物半数死亡的单一剂量。LD50的单位为mg/kg体重,LD50的数值越小,表示毒物的毒性越强;反之,LD50数值越大,毒物的毒性越低。与LD50概念相同的剂量单位还有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半数抑制浓度或半数失能浓度(IC50)。LC50 是指能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浓度。IC50是指一种毒物能将某种酶活力抑制50%所需的浓度。毒理学最早用于评价急性毒性的指标就是死亡,因为死亡是各种化学物共同的、最严重的效应,它易于观察,不需特殊的检测设备。长期以来,急性致死毒性是比较、衡量毒性大小的公认方法。在毒理学试验中,所需的实验动物数量是根据LD50不同的测定方法决定的。因为LD50并不是实验测得的某一剂量,而是根据不同剂量组而求得的数据。【光唇鱼养殖品种】

LD50在毒理中是最常用于表示化学物毒性分级的指标。因为剂量—反应关系的“S”型曲线在中段趋于直线,直线中点为50%,故LD50值最具有代表性。LD50值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动物种属和品系、性别、接触途径等,因此,表示LD50时,应注明动物种系和接[6][5]

【光唇鱼养殖品种】

触途径。雌雄动物应分别计算,并应有95%可信限。如受试物在液体中时,以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表示,单位为mg/L。LC50也用于表示空气中化学物的浓度,以mg/m3为表示单位。

3.2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LD100):指某实验总体中引起一组受试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实验总体中一组受试动物的数量视不同实验设计而定,少则10个,多则50~100个以上。

3.3最小致死剂量(minimal lethal dose,MLD或MLC或LD01):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动物死亡。

3.4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MTD或LD0或LC0):指某实验总体的一组受试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光唇鱼养殖品种】

4.半数致死浓度

半数致死浓度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用 LC50表示。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剂量,则称为半数致死量,用LD50表示。 [6]

4.1计算方法及公式

4.1.1计算方法【光唇鱼养殖品种】

计算毒物对水生动物的 LC50常用直线内插法,即根据不同暴露时间,以及在等对数间距的各个试验浓度下测试动物的死亡率,求出不同暴露时间的LC50值。计算时必须有使受试动物存活半数以上和半数以下的各种试验浓度。根据毒物或废水试验浓度和受试动物的死亡率用半对数纸作图,在死亡率50%处划一垂线至浓度坐标,即可求出不同暴露时间内的LC50。增加试验次数和适当缩小试验浓度间距,可提高LC50值的精确度。运用图解法(Litchfield and Wilcoxon法),可计算出LC50值的可信限,从而估算出与受试动物同类的动物死亡50%的毒物浓度范围。

计算毒物对哺乳动物的 LD50和LC50,较为简便、精确的方法是图解法。由于染毒方式不同,动物的中毒反应往往有很大差异。为便于对吸入染毒和其他方式染毒引起的动物急性中毒进行比较,可按一定的换算公式将染毒浓度换算成吸入的毒物剂量。

【光唇鱼养殖品种】

4.1.2计算公式

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用LC50表示。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剂量,称为半数致死量,用LD50表示。是衡量存在于水中的毒物对水生动物和存在于空气中的毒物对哺乳动物乃至人类的毒性大小的重要参数。在比较各种污染物的毒性、不同种或不同发育阶段的动物对污染物的敏感性以及环境因素对毒性影响方面的研究中,都以LC50为依据。

以浓度的常用对数为横坐标,死亡率的概率单位为纵坐标,通过回归方程,将24h、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95%的置信限采用寇氏法(Karber 氏法)求得:

lg LC50=XK- C∑[Pi + P(i+1)] [8][7]

光唇鱼养殖品种(二)
网箱养殖光唇鱼试验研究

网箱养殖光唇鱼试验研究

摘要进行网箱单养光唇鱼试验,结果表明:在30 m2的网箱中,单养光唇鱼以200~220尾/m2的放养密度比较合适,平均产量和平均利润分别为319.7~322.8 kg、13 913.4~1 384.7元。

关键词光唇鱼;网箱养殖;试验研究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Stindachner)],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产地俗称石斑鱼、罗丝鱼[1]。光唇鱼喜栖息于石砾底质、水清流急的山溪流域中,常以下颌发达之角质层铲食石块上的苔藓及藻类,是一种杂食性的小型溪流性经济鱼类[2],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的溪流中分布广泛,因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产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全国性的土著鱼类开发热潮的兴起,光唇鱼在江南各大市场上成了抢手货,自然资源已经难以承受巨大的市场需求压力[3-4]。为了推动光唇鱼人工养殖业的发展,笔者于2008—2009年进行了光唇鱼水库网箱养殖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苗种来源及暂养

光唇鱼苗种来源于安徽省宁国市山区小溪流的自然繁殖苗种,2008年3—4月,捕取全长3 cm左右的苗种后,先行在池塘中进行集中暂养培育,到5月,全长达4~5 cm时,进行网箱放养。

1.2养殖基地的选择

网箱养殖基地位于宁国市青龙湾水库。该水库是以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正常水位时拥有水面面积3 430 hm2,水质良好(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公路直通库湾码头,是发展网箱养殖的较理想水域。

1.3网箱与饲料的选择

试验用网箱为聚乙烯网布加工而成的方形开口网箱,规格为6 m×5 m×3 m,网目为0.8 cm。试验网箱共8只,总面积240 m2,分4组,每2只网箱为1组,放养同等密度,网箱间隔为5 m,网箱框架由镀锌钢管、扣件、浮桶组成,可自由拆卸,网箱排列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光唇鱼的养殖饲料均选用“通威”牌鲫鱼配合颗粒饲料,前期饲料的蛋白含量为35%,后期饲料的蛋白含量为28%~30%。

1.4试验方案

光唇鱼养殖品种(三)
光唇鱼成鱼流水养殖技术

  [摘 要] 光唇鱼是一种小型溪源性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味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供不应求。开展光唇鱼成鱼流水养殖,一方面保护了光唇鱼的野生资源,丰富了市场优质鱼产品供应,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也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效益。笔者经过几年养殖实践,总结养殖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 光唇鱼 流水 人工养殖
  [中图分类号] S9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287-01
  光唇鱼(本地土名叫石斑鱼),是一种小型溪源性经济鱼类,喜生活在山区溪流中,主要分布在浙、�}两省。光唇鱼体呈纺锺形,较低矮,吻突出,唇发达、肥厚,体色深青黑,腹部较淡,体形有6条横带,雄鱼不明显。光唇鱼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括食附着在溪石上的植物和小型昆虫,人工饲养条件下,喜吃人工配合饲料、漂莎、细渌萍等。光唇鱼,因肉质细嫩味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价格一路看好。笔者2010年开始,利用当地光唇鱼野生资源,开展成鱼流水养殖,取得成功,当年苗种,经11个月养殖,就达商品规格,上市销售,本文主要介绍光唇鱼成鱼流水养殖技术。
  1 光唇鱼养殖环境条件与设施
  1.1 水质和水量:养殖光唇鱼的水质最重要的是有清澈、充足、稳定、水温适宜、无污染的山涧流水。养殖场地周边环境要清静,交通便利,易于管理,水源地无污染,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养殖池中水的流速一般在2-3m/分钟,水流量1L/S左右。
  1.2 饲养池:饲养池以不渗漏,水流畅通为前提,水泥池、土池、池塘都可以养殖光唇鱼。苗种培育以水泥池为好,方便管理;成鱼养殖以池塘为好,面积大点饵料丰富,鱼长得快。养殖池最好选建在有自然落差,又可引用水库水或山泉溪水旁边。每口水泥池面积在50-70m2,水深:50-80cm,池底应向出水口倾斜,池底坡降为3-5%,以利污物的排出和清刷等。池底要放入部份鹅卵石,搭建一些自然的石洞、石缝供鱼栖息,这一点很重要,光唇鱼最喜欢啦。另外在池上方要搭棚,夏天气温高时要盖遮阴网降温,平时要盖网片防止翠鸟、白鹭等野鸟偷鱼吃。在池浅水一角放一层细沙,种上水菖蒲,池型以园形为好,采用并列池,每池有单独的进排水系统,排水采用底部排水为好,以利污物排出,要注意根据鱼个体大小,用适合的网片栏好出水口。
  2 光唇鱼的苗种放养和管理
  2.1 放养鱼种的基本要求:同一池中饲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活动敏捷,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一般光唇鱼在7-8月产卵孵化,9月中旬可到溪里铺夏花苗到水泥池陪育,到第二年3月份转到大池或池塘养殖成鱼。最好放养人工繁殖培育的苗种,规格整齐,体质好,成活率高。2013年我县光唇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有力推动了光唇鱼产业的发展。
  2.2 放养密度:根据池里水流交换量和你的管理水平,灵活掌握,一般水泥池每平方米放养“夏花”鱼苗30-40尾左右,冬片鱼种10-15尾左右。池塘亩放“夏花”鱼苗10000尾左右,冬片鱼种3000尾左右.
  2.3 饲料投喂:光唇鱼在水泥池流水养殖条件下,营养来源主要依赖于人工投喂的饲料,主要有: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营养成份为:粗蛋白35%,粗脂肪13%,粗纤维6%,粗灰粉14%,水份13%,氨基酸2.0%,总磷0.9%,钙1.2-3.0%,食盐0.3-2.1%。饲料以小颗粒为好,饲料投喂时间,每天早晨和傍晚各喂1次,投喂量视天气,水温,鱼种大小,灵活掌握。一般占鱼体重的1.5%左右。平时池里要投喂植物性饲料如漂莎、细绿萍等让鱼自由采食以辅助鱼的生长。漂沙、细绿萍要用毛竹隔开,占整个池子三分之二左右,不能整个池发满,以防鱼缺氧闷死。
  2.4 日常管理:经常巡塘,特别是清晨要注意鱼缺氧情况,平时要注意池里的流水量,水质情况,不要让混水流入池里,做好日常记录(包括水温、天气、投饲量、用药情况、死鱼情况、销售情况等)。每月清洗池子一次,保持池水清洁,每月打样预测鱼的总量和抽样检查鱼的生长情况,为确定下一阶段投喂量提供科学依据。
  3 光唇鱼疾病预防和治疗
  光唇鱼抗病能力较强,只要保持养殖池水质清爽,管理得当,就很少发病,笔者在养殖过程中,2号池2011年8月13号发生几尾鱼死亡,经检查病鱼鳃部显著浮肿,鳃丝暗灰色,皮肤上可见一层灰白色的黏液,失去光泽,病鱼极度不安,将病鱼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器皿中,对光仔细观察体表,可看到很小的灰白色虫子在蠕动,动作似蚂蟥。该鱼是寄生虫烂鳃病(指环虫、三代虫并发症),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1克/m3),全池泼洒,治愈。山区山涧溪流水水质优良、清洁、溶氧丰富,病�较少,一般情况下鱼少发病,但平时也要做好预防工作,雨天时,注意混水不放入池里,每月用三氯异氰脲酸粉(用量:0.09-0.135g/m3)或者用溴氯海因粉(用量:0.03-0.04g/ m3)泼洒一次防病,鱼就能健康生长。另外养殖户也要注意,小水泥池养殖光唇鱼易得小瓜虫病,一旦发病很难治愈,死亡率80%以上,靠平时预防为主。池塘养殖就不会得小瓜虫病,可能塘底是泥沙质的,有生态调节作用,克制了小瓜虫病的发生。总之光唇鱼的养殖要适当稀养,清水常流,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就能养出好鱼,养出效益。

光唇鱼养殖品种(四)
鲈鲤胚胎发育研究

  摘要 利用养殖条件下的鲈鲤亲鱼通过干法授精获得鲈鲤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的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结果显示,鲈鲤成熟鱼卵平均卵径为1.8 mm,吸水膨胀后为2.5 mm,沉性卵、弱黏性。在水温(19±1)℃的条件下,受精后1 h 25 min胚盘形成;2 h 45 min进入卵裂期;16 h 33 min进入囊胚期;28 h进入原肠期;33 h 50 min进入原肠中期,此时统计受精率高达99.38%;受精后40 h 34 min进入神经胚期;67 h 10 min肌肉开始收缩;85 h 15 min进入心动期;101 h 40 min开始出膜。该过程所需积温为1 901.0 ℃。讨论了鲈鲤胚胎6阶段32时期的分化特点,旨在为该鱼的规模化人工繁殖奠定基础。

  关键词 鲈鲤;受精卵;胚胎发育
  中图分类号 S96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72-02
  Study on Embryonic Development Stages of Percocypris pingi pingi(Tchang)
  ZUO Peng-xiang 1 LI Guang-hua 1 LENG Yun 1 * ZHANG Jian-bin 1 MIAO Xiang-jun 1 WANG Zhi-fei 1 CUI Li-li 1
  LIANG Xiang 1 ZHONG Wen-wu 1 WU Jun-jie 2 LI Yong 2 YIN Xiang 3 HU Si-bo 3
  (1 Yunnan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Kunming Yunan 650111; 2 Longkaikou Branch,Yunnan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Ltd.;
  3 Longkaikou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Authority,Huaneng Hydropower Co.,Ltd.)
  Abstract The whole process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Percocypris pingi pingi(Tchang) was observed by using fertilized eggs obtained from carp raised in pond through dry method of artificial fertiliz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verage size of zygote was 1.8 mm in diameter and would be 2.5 mm after absorbing water. They were demersal eggs and had low viscosity. Blastoderm period appeared at 1 h 25 min after fertilization under the room temperature of(19±1)℃. Cleavage period,blastocyst period,gastrulation period and mid gastrula period arrived at 2 h 45 min,16 h 33 min,28 h and 33 h 50 min after fertilization respectively,and fertilization rate could reach 99.38%.Neurula period occured at 40 h 34 min and muscles were observed to shrink at 67 h 10 min after fertilization. Then cardiac period and hatching arised severally at 85 h 15 min and 101 h 40 min after fertilization.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could be up to 1 901.0 ℃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7 periods and 31 stages in Percocypris pingi pingi(Tchang) were described here,and it would provide essential reference for industrial breeding of Percocypris pingi pingi(Tchang).
  Key words Percocypris pingi pingi(Tchang);zygote;embryonic development
  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Tchang)]属鲤形目鲤科鲈鲤属,俗称花鱼、大花鱼、黄鱼、花鲈鲤、金沙鲈鲤。《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为易危物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鱼类。主要分布于黔、川、滇长江上游及其支流,以及广西右江、珠江水系上游,属于产区内的重要经济鱼类[1-3],是四川省、重庆市的重点保护鱼类之一。鲈鲤是金沙江龙开口水电站要求增殖放流鱼类之一。据刘必生等[4]报道,鲈鲤肉质鲜美、低胆固醇、低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其肉也可药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且随着西南高原水利、电站库区建设,其增殖放流、长远规模化发展前景良好[5]。但近10年来,因各种原因致使鲈鲤野生资源急剧下降[6],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出发,其又具有相当大的生态价值。现对鲈鲤人工繁殖试验研究中观察到的胚胎发育特征进行总结,以丰富鲈鲤胚胎发育的生物学资料,并为其人工繁殖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鱼来源及催产
  2013年5月19日,于云南省鹤庆县龙开口鱼类增殖站捕捞经驯化养殖的鲈鲤亲本,并挑选成熟程度较好、体质健壮、体表无伤的亲本,通过鱼用高效催产合剂进行人工催产。然后,放入直径为3 m的圆形池内,水深1.2 m,并用流水刺激亲鱼,待达到效应时间后,每间隔1 h检查1次是否有产卵迹象。♀∶♂=1∶2,雌鱼均重1 350 g,雄鱼均重1 056 g。
  1.2 人工受精及孵化
  2013年5月21日,17:20发现有产卵迹象,17:30进行干法人工授精,获卵3 400粒。用清水脱粘后放入尤先科孵化器中进行孵化。孵化过程为全流水恒温(19±1) ℃孵化。
  1.3 胚胎发育观察
  受精卵发育48 h内,每1 h取样1次,以后每2 h取样1次。每次观察不少于30粒胚胎正常发育的受精卵,以60%以上达到某个时期记为该时期的起始时间,从前一阶段发育到下一阶段的起始时间为时间间隔,期间进行重复观察验证。用Nikon双目体视解剖镜观察鱼卵胚胎发育情况,用NIS-Elements软件测定数据,用尼康DS-Fil高分辨率摄像头将图像放大10倍反应到电脑屏幕,通过比例尺(20∶1)用直尺测量(精确到0.1 mm)。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卵的特性
  发育成熟的卵呈卵圆形,为金黄色,沉性,卵黄均匀分布,卵径为1.8 mm。
  2.2 胚胎发育阶段
  孵化水温为(19±1)℃的条件下,鲈鲤受精卵经101 h 40 min孵化出膜,积温为1 901.0 ℃。参考国内学者的研究[7],将鲈鲤的胚胎发育分为受精卵、胚盘、卵裂、囊胚、原肠胚、器官形成6个阶段32个时期,各期发育时期、发育时间、水温和积温见表1,各发育时期所对应胚胎见图1。
  2.2.1 受精卵阶段。鲈鲤受精卵表面富有光泽,受精后开始发粘,此时用清水轻轻冲洗,用鸡毛轻轻搅动,可脱去黏性,卵粒逐渐吸水膨胀,卵周隙扩大,颜色变淡,卵膜呈透明状,卵径达到2.5 mm(图1-1)。
  2.2.2 胚盘阶段。受精后1 h 25 min,原生质不断向动物极集中,逐渐隆起形成类似盘状结构,此时即为胚盘期(图1-2)。胚盘的形成为后续的卵裂奠定了基础。
  2.2.3 卵裂阶段。受精卵卵裂方式为盘状卵裂,随着胚盘逐渐增大,胚盘表面出现分裂沟,将胚盘分为左右对称的2个部分,经过1 h 20 min,胚盘分裂为2个大小相等的分裂球,为2细胞期(图1-3)。分裂球再次经裂,分裂沟与第1次垂直,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分裂球(图1-4)。此后,分裂球呈几何级数增加,分别继续发育至8细胞、16细胞、32细胞、64细胞等(图1-5、1-6、1-7、1-8)。受精后13 h 15 min,分裂球越来越小,形成多细胞胚体,桑椹状,此期为桑椹胚期(图1-9)。
  2.2.4 囊胚阶段。受精后17 h 30 min,细胞团隆起明显,细胞间的间隙已经变得十分模糊,形成的囊胚层高举在卵黄上,此时为囊胚早期(图1-10)。受精后21 h 10min,囊胚层的高度降低,此时已不能分清细胞间隙,细胞层向下扩散,进入到囊胚中期(图1-11)。受精后24 h 30 min,囊胚细胞向边缘扩散,紧紧贴着卵黄,并渐渐向卵黄部分下包约1/3,此时进入囊胚晚期(图1-12)。
  2.2.5 原肠胚阶段。受精后28 h,胚盘向植物极下包,约占整个胚胎的1/2,胚环出现,此期为原肠早期(图1-13)。受精后33 h 50 min,胚层继续下包至2/3处,并且伴随着胚盾的出现,此时进入原肠中期(图1-14),统计其受精率高达99.38%。受精后38 h,胚层下包至3/4处,进入原肠晚期(图1-15)。
  2.2.6 神经胚阶段。受精后40 h 34 min,胚层下包至4/5处,露出卵黄栓,胚体多为侧卧状态(图1-16),此期为神经胚期。受精后43 h,胚孔关闭,胚体延长脊索初显呈柱状,胚体的雏形形成(图1-17),此为胚孔封闭期。
  2.2.7 器官形成阶段。受精后45 h,胚体中部出现1~3对肌节,脑区略微隆起,胚孔仍可见,即为肌节出现期(图1-18)。受精后47 h,肌节增至4~6对,眼基出现,呈长扁圆形,下缘隐约可见,且不很平整,胚体包围卵黄约4/5,此为眼基出现期(图1-19)。受精后49 h,肌节增至7~8对,围抱卵黄的胚体约5/6,眼基稍微扩大呈椭圆形,为眼囊期(图1-20)。受精后53 h 30 min,眼囊前方隐约可见嗅板,肌节为14对,脊索清晰,为嗅板期(图1-21)。受精后58 h 10 min,尾端略突出,脑区微微隆起,肌节增至16~18对,为尾芽期(图1-22)。受精后62 h 50 min,听囊明显(图1-23)。受精后65 h 10 min,尾部出现尾泡,此时进入尾泡期(图1-24)。受精后67 h 10 min,肌节19~23对卵黄囊的自由边缘内凹,胚体进一步拉长,肌肉收缩微弱无节奏,作缓慢的颤动式收缩状,为肌肉效应期(图1-25),此时尾泡已经消失。受精后68 h 50 min,体节为25~26对,胚体尾芽进一步伸长,包绕着整个卵黄的3/4,眼囊内出现圆形晶体,此时进入眼晶体形成期(图1-26)。受精后76 h 10 min,肌节33~35对,胚体和卵黄拉得更长,胚体可摆动,头部与卵黄连接处出现心脏原基(图1-27)。受精后77 h 30 min,肌节36~37对在眼囊后方的听囊中出现一对透光性较差的黑点,此时进入耳石期(图1-28)。受精后85 h 15 min,卵黄囊前上方,头腹部,管状心脏出现,开始微弱的心跳,此时进入心动期(图1-29)。受精后89 h 40 min,胚体包绕着整个卵黄的5/6,色素开始在视网膜形成,致使视杯清晰可见,此为色素出现期(图1-30)。受精后94 h 6 min,围心腔增大,心脏跳动加剧,胚体可以包绕整个卵黄囊1周,且摆动较快,卵膜明显变得更薄、更透明,已经为出膜做好了准备(图1-31)。受精后101 h 40 min,胚体尾部不断地拍击卵膜,将卵膜击破,尾部随即伸出卵膜外,伴随着尾部的不停摆动,鱼苗由尾至头逐渐脱离卵膜,鱼苗孵出(图1-32)。   初孵仔鱼全身透明、淡黄色;卵黄囊较大,未见血管分布;前端呈卵圆形,后端呈棒状,整个仔鱼卧在卵黄囊上;围心腔位于卵黄囊的前端,心跳明显;眼睛后侧左右耳囊内一对耳石清晰可见;胸鳍、鳃均未出现。初孵仔鱼侧卧于水底,尚无平游能力。
  3 结论与讨论
  3.1 鲈鲤受精卵的特点
  鲈鲤成熟卵为金黄色,与同亚科的中华倒刺�[8]相同,与两者的地理分布相似有关。卵色与受精卵所吸附的水底卵石、泥沙的颜色相似,是自然进化中的一种保护性适应[9]。
  淡水鱼沉性卵卵径大多为1.0~1.5 mm[10],鲈鲤成熟卵卵径为1.8 mm,而宽口光唇鱼[11]、半刺厚唇鱼[12]卵径分别为:1.50~2.10、1.74~1.97 mm,鲈鲤与之相似。但比光倒刺�卵径[13](2.2~2.4 mm)要小,这与鱼类胚胎发育具有种的特异性、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关[10]。
  鲈鲤卵为弱黏性,其黏性不可自行消失,需人为脱黏。这与异齿裂腹鱼[14]、中华倒刺�[8]等�亚科其他鱼类的黏性自行消失不同。这跟其孵化期较长且需要牢固地粘附在水底卵石及泥沙上面有关。
  3.2 鲈鲤胚胎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水温(19±1)℃,其胚胎发育时间为101 h 43 min,而一般鲤科鱼类的胚胎发育要快的多,如草鱼在水温为24~26 ℃下,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为25 h 30 min[15],即使同亚科的中华倒刺�,在水温为19~22 ℃的条件下,胚胎发育的时间为43 h 40 min[11]。这是因为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受精卵的发育速率与水温成正相关[10]。据报道[16],鱼类的胚胎发育快慢除与水温高低关系密切外,一般卵径大的胚胎发育较慢,鲈鲤的卵径为1.8 mm,在鲤科鱼类中属于较大的一种,鲈鲤胚胎发育较慢,可能与此有关。低温使得鲈鲤仔鱼延缓孵出,外加其卵径较大,这也有助于幼鱼的成活率提高。
  此外,鲈鲤的孵化水温也适于水霉菌的生长,水霉菌容易滋生,破坏胚体发育,导致孵化率降低[17]。鲈鲤受精卵在原肠期是一个转折点,未受精的卵子经过原肠期后停止发育,胚体死亡,在卵黄囊上形成一个白点,此时需要人工剔除死卵,以免滋生水霉,影响正常受精卵发育,这也是此次统计的得到较高受精率的重要原因。
  4 参考文献
  [1] 伍献文.中国鱼类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47-51.
  [2] 丁瑞华,邓其祥,叶妙荣,等.四川鱼类志[M].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1994:319-321.
  [3] 郑慈英.珠江鱼类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75-176.
  [4] 刘必生,李建光,李正友,等.鲈鲤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测定与品质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1):166-170.
  [5] 刘必生,李正友,李建光,等.鲈鲤驯化养殖技术初探[J].水产养殖,2013:5-7.
  [6] 马秀慧,任爽,王志坚.鲈鲤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3):172-175.
  [7] 吴青,王强.松潘裸鲤的胚胎发育和胚后仔鱼发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3):276-279.
  [8] 黄洪贵.中华倒刺�胚胎与仔鱼发育的观察[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6):1087-1092.
  [9] 谢恩义,阳清发,何学福.瓣结鱼的胚胎及幼鱼发育[J].水产学报,2002,26(2):115-121.
  [10] 殷名称.鱼类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33.
  [11] 严太明,何学福,贺吉胜.宽口光唇鱼胚胎发育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99,23(6):636-640.
  [12] 陈熙春.半刺厚唇鱼胚胎与胚后发育观察[J].福建水产,2013,35(3):181-186.
  [13] 钟良明.光倒刺�胚胎发育的研究[J].水产科技,2005(2):16-17.
  [14] 张良松.异齿裂腹鱼胚胎发育与仔鱼早期发育的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1,26(3):238-243.
  [15] 刘筠.中国养殖鱼类繁殖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56-101.
  [16] 姜宏波,刑跃楠.鲤鱼卵感染水霉病菌的防治[J].科学养鱼,2010(7):49.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375212/

推荐访问:光唇鱼养殖技术 光唇鱼石斑鱼养殖技术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