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来源:百科 时间:2017-05-03 11:55:3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百科】

【篇一】: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总结-小学

教育学及其功能

选择填空 教育的基本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早出自《论语》。 乐正克的《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写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英国洛克的《教育漫画》、法国卢梭的《爱弥儿》、法国爱尔维修的《论人及其智力和教育》,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国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学论》、美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学校与社会》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他的《普通教育学》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视为教育派的代表,是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教育理论专著。 杜威主张以“儿童中心”,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诞生。 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 教育实验基本特征:有理论假说、有控制、有变革、有重复操作

名词解释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教育原理:教育原理是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中渐次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以教育中最一般性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研究教育中最一般性问题的科学。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观察法: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和其他技术等手段去感知和研究对象的方法。

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按照预先预定的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是研究者为深入了解教育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存在的问题或原因,探索教育规律而采取的系统研究步骤和方法。

解答论述

学习教育原理的实践意义

1. 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2. 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4. 教育原理可以为教学原理、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学等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具有深化和奠基的作用 学习和研究教育原理的方法论

1.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教育研究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选择填空

教育起源论: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学校的产生,一般地说,是在奴隶社会。 现代教育的实质是以适应社会生产需要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教育体制。它的基础是现代科学技术。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德国。 英国于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

班级授课制首先于16世纪的欧洲,由夸美纽斯提出。中国最早于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使用。

邓小平于1983年向全国发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

解答论述

现代教育的一般特征

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 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长。

3、 教育形式多样化。

4、 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

5、 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观念、教育素质的现代化。

6、 现代教育追求通才教育、全面教育,反映在培养目标上则是人才的通才性和全面性。

资本主义教育的特点。

1、 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教育的等级制,扩大和普及了学校教育。

2、 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

3、 创设了新的教育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4、 教学内容日益丰富

5、 教学设备和手段不断更新和发展

6、 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

7、 广泛的宗教教育在学校中还占有一定的地位。

8、 民族和种族歧视在移民人口较多的国家里变成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三、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五、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六、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七、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教育的本质

选择填空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教学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共同的客体。

名词解释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的特征,认识教育的特征是把握教育本质的一个基础。把握了教育的特点,也就把握了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解答论述

教育的质的特征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1、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2、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 师

选择填空 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由其社会作用所决定。 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教师职业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其工作性质、任务及过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 我国唐代思想家、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中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八项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表现在:对事业,无私奉献;对学生,真诚热爱;对同志,团结协作;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古代教育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仿也。” 身心健康是现代教师必备的重要条件。 教师的进修提高即教师的继续教育。 根据教师进修提高的主要层次与要求,可区分为教师职务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提高学历层次培训等。 在职教师的进修提高要以业余为主,自学为主,短期培训为主。

名词解释

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

解答论述

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与地位

(一) 教师是人类科学文化的传播者

(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三) 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发掘者

简述班主任的任务。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一) 必须搞好教学工作

(二)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

(三) 要关心学生健康

论述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

(一) 教师享有的权利

1、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

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6、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 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1、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思想、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体现在哪里?

(一) 传道者的角色

(二) 开发者的角色

(三) 管理者的角色

(四) 榜样角色

(五) 父母或监护人角色

(六) 朋友的角色

(七) 研究者的角色

教师的劳动特点有哪些?

(一) 复杂性

(二) 创造性

(三) 示范性

(四) 长期性

论述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思想政治素质、

二、职业道德素质

三、科学文化素质

(一) 要扎实地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

(二) 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三) 教师要有文化科学发展史知识,并对文化科学的新发展、新成果有所了解

四、教育理论素质

五、教育能力素质

(一) 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二) 语言表达能力

(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四) 组织管理能力

(五) 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六、身体心理素质

简述教师进修的内容。

(一) 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

(二) 文化科学知识的充实与更新

(三) 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武装

【篇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讲义定稿)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马顺林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

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四个标志性事件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四个学制

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①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

②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

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

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

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 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

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

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

(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

(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补充: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过程。

(2)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

(4)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

(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补充: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补充: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二)小学教师的特点

1、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复杂性

创造性: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三个方面。

示范性:

杨雄《法言•学行》中言:“师者,人之模范。”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

系统性

2、小学教师的素质

(1)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

(2)教师的知识修养

(3)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

(4)教师的心理素养

四、我国现行的小学学制

六三制和五四制并存,其中六三制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学制和发展方向。

第二节 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一、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2、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

二、学校的运行机制

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规章制度,其中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是学校内部机制的核心和灵魂。

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

三、学校组织机构主要职能部门的功能

职能部门:

1、校办

2、教务处

3、政教处

4、总务处

基层教学实践机构

5、教研室

6、年级组

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重点)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具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1)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2)侠义:以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要素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性质(重点)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b、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的作用。

(四)教育的功能

1、根据教育功能的作用: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重点)

(一)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2、生物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无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教育内容以生活经验为主,内容贫乏;

教育手段主要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等;

教育权力平等,男女教育有别的根源在于分工;

教育水平低,没有专门的人员、机构场所以及组织形式;

教育与原始宗教仪式有着紧密联系。

2、古代社会的教育

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

(1)奴隶社会教育

中国,专门的施教机构产生,如我国夏、商、西周“庠”“序”“校”

西方:古希腊:雅典(显著特点: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和斯巴达(显著特点:军事教育) 古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所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宗教教育盛行 古埃及:设置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2)封建社会的教育

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发展,百家争鸣,其中儒墨为显学

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隋唐:科举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

象征性: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篇三】:2016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答案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遗传

B.环境

C.个体差异

D.个人努力

【答案解析】:B

【答案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故选B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2.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

B.夸美纽斯和杜威

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

D.赫尔巴特和杜威

【答案解析】:D

【答案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

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着头回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这说明小林最缺乏( )

A.道德认识教育

B.道德情感教育

C.道德意志教育

D.道德行为教育

【答案解析】:C

【答案解析】:小林知道自己不应该拿别人的苹果,但忍不住去拿,说明他有基本的道德认知,但是意志品质比较薄弱,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应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故选C。

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1、幼儿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成人教育 5、高等教育

A.1、2、3、4

B.1、2、3、5

C.1、2、4、5

D.2、3、5、4

【答案解析】:B

【答案解析】: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体制的基本内容。故选B。

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A.生活性

B.计划性

C.组织性

D.系统性

【答案解析】:A

【答案解析】:BCD是学校教育的特点,而生活化针对的是家庭教育。

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

A.历史法

B.问卷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C.观察法

D.文献法

【答案解析】:C

【答案解析】:题干中的对事物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说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进行的研究,说的是观察法。

7.儿童发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主要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答案解析】:A

【答案解析】:夜盲症主要缺乏维生素A,补充维生素A营养素或胡萝卜素提取物,鱼类富有丰富的维生素A,最宜夜盲症患食用,可以预防干眼病、夜盲和各种角膜炎。

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的前方,一会儿又觉得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方。这种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

A.注重分数 B.注重起伏

C.注重分配 D.注重转移

【答案解析】:B

【答案解析】: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的现象是注意的起伏,或者注意的动摇。

9.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说明思维具有(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答案解析】:A

【答案解析】:思维的间接性说的是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本质,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研究推理。题干本身便是此意。故选A。

10.不顾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

A.独立型

B.依存性

C.整体型

D.系列型

【答案解析】:A

【答案解析】:场独立的人具有独立性,有主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故选A。

11.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 )

A.罗杰斯

B.斯纳金

C.班杜拉

D.桑代克

【答案解析】:C

【答案解析】: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中,班杜拉提到动机过程的时候,提到了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概念。

12.小英到医院打完针后,在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shenghuo702568/

推荐访问: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