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对比差异PPT

来源:推荐阅读 时间:2016-08-13 09:11:3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推荐阅读】

中英文化对比差异PPT(一)
浅谈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

浅谈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

中国与英语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体现在地域文化的差异,习俗文化的差异,姓名与称呼用语的差异,交际用语的差异,数字内涵,委婉语和对应词及其内涵方面。我从中选取几个方面来,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讨论来探讨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性。

首先要讨论两国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就应该了解什么叫文化,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所谓文化就是一个群体的人们在其发展过程中引导其生活、保障其生存的全部内容的总和。我们每一个人,无论生长何地,都是各自特定文化与表达文化的语言的产物。鲁斯 ·本尼迪克特在《文化类型》中说道:“一个人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周围的环境与风俗习惯就影响着他的经历和行为。等到他咿呀学语的时候,他已成为此文化熏陶的一个小生灵了。待到他长大成人,能够参与社会活动时,这一特定的文化习惯便成了他的习惯,其特有的观念也变成了他的观念,其禁忌也就变成了他的禁忌。”这高度概括了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同时,语言与文化相依为命,不可能脱离另一方面而独立存在,语言反映文化特征并预示文化发展的方向,两者的关系可简单地比作内容与形式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主要指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方面的文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为美,而在另一种语言中为丑;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内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毫无意义。地域文化上的差异又体现在:

1.中英文动物词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龙被视为神物,集力量、智慧、运气、喜庆、威严、威武、权力于一身。封建时代的皇帝常把自己比做“龙”,中华民族也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而在英语中,dragon被看作“邪恶”、“恐怖”,甚至“战争”的代名词。《圣经》里多次提到的魔鬼撒旦就是一个与上帝作对的诱惑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它被称作the old Dragon。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也以“Dragon”这个词来描述斯巴塞太太:……镇上的人们走来走去看见她坐在那儿,却把她看作这个银行的“毒龙”(Bank dragon)。

2.中英文植物词文化的差异

竹子这种植物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历代文人墨客赏竹、画竹、咏竹。郑板桥的竹画享誉世界,邵谒的名句“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深入人心,竹子逐渐成了中国人坚强不屈、高风亮节的性格的象征。但bamboo一词在英语里只不过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没有任何外延意义。

二. 习俗文化的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和风俗。如果仔细对比一下中西两种文化中有关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例子,我们就不难看出它们的差别。

1. 姓名的差异

英国国家是基督教国家,人们的姓名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姓名的结构一般是教名+自取名+姓氏,与我国姓氏在前,名在后相反。在很多场合中,中间名一般略去不写,按照英语民族的习俗,一般婴儿在受洗礼时,由牧师或者父母为其命名,称为教名。以后本人取第二个名字,排在教名之后。

2.称呼用语的差异

在英语国家,不认识的人之间通常用“Sir”和“Madam”关系不太密切或表示尊重时。使用Mr.,Mrs.,Miss或Ms.加姓氏,如:Mr.Black,Mrs.White,Ms.Jones,但是这些称呼只与姓氏一起使用,不与教名或自取名一起使用.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不熟悉的人在称呼时,彼此都成为“同志”。之后,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称呼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现在,不论男女,通常大多都成为“师傅”。该词原本是与徒弟想对应的,用于称呼陌生人,不免会使英语国家的人们感觉诧异。在汉英翻译时,将改词视男女译为Sir或Madam更符合其意。

在我国,熟人之间通常在姓氏前加“老”或“小”来称呼对方,以表示亲切,如:老赵,小李等。在英语国家,万万不可以在姓名前

加old或 young,因为人们普遍恐惧年老, old age被看作是无能力和不愉快生活的时期,而年轻则含有无经验、 不成熟之意。在汉语 里,我们可以用厂长,经理,局长,书记,老师等额词在其前加姓氏作为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可以。我们不可以说Director Wang,Techer Li,而应当用Mr.,Mrs.,Madam等与姓氏连用。

3.对与个人隐私注重程度的差异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自来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状况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是因为中国人千百年来居住集中,接触频繁,个人生活或私生活很容易被人知道或干预。加上中国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个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体的事,所以他们很愿意了解别人的欢乐与痛苦,别人也愿意说出自己的喜悦与不快。而对英美人来说,如果有陌生人询问他们的薪水、年龄、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问题,他们可能会感到尴尬或不快,甚至抱怨:真是闲得无聊,你有窥探他人隐私之癖啊!

4. 对颜色内涵理解的差异

红色在中国人的眼里象征热烈,欢庆,喜庆,所以中国人的婚礼一定要穿大红,而丧礼则是从头到脚的白,大喜与大悲洋溢其间。热闹与悲伤的气氛充斥在婚礼的锣鼓与丧礼的唢呐声中。但是在西方人眼中,白色是纯洁的象征,所以他们的婚礼穿白色婚纱,以示纯洁高贵。丧礼一定要穿黑色体现庄严肃穆。安静是两者都不可或缺的。

四.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与思维上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两个民族在观察与思维上是存在着差异的: 面对同一物体,用以概括的概念也有出入,因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如对颜色的观察和使用,就有不同的概念 。

英语:“black tea”在汉语中不叫“黑茶”,而叫“红茶”:“brownbread”是“黑面包”,而不是“棕色面包”。汉语的“红眼病”,英语为“green - eyed”。汉语的“青衣”,“青天”同是一个“青”字, 翻译成英文就只能分别译作“black dress”和“blue sky”。汉语“黑眼睛”,英语为“drakeyes”;英语的“black eyes”,汉语为“挨打后出现的黑眼圈”;此外,英汉两个民族在逻辑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 英文句子You cannotbe too careful in the exam. 若直译为“考试时你不要太细心”。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从句法上看,它是一个双重否定结构, 从思维方式上看,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其正确译文是: 考试时你要特别细心。因此,对于这一类因思维差异而引起的表达不同的概念,译者同样要越过表达形式的局限进行意义上的对等翻译。

二、时间观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英汉文化 “the latest news”译成中文就不能译为“最后消息”而只宜译为“最新消息”。类似的例子如the latest discovery of sth(最新发现)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sth(最新发展) 等。再看下面的例句“可是我们已说到故事的后面

中英文化对比差异PPT(二)
中英文化中词语颜色的差异

中英文化中词语颜色的差异

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主要障碍,所以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者而言十分重要。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表现

·历史传统的差异

在英国人心目中,白色是上帝、天使、幸福、纯洁的象征。“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这源自于英国国家的宗教故事,magi和draids在基督复活时穿着白色的衣服。因此,白色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地用在婚礼上。而白色在中国则是丧色。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

红色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是一种喜庆色,象征着吉祥、如意,使人联想到幸福与健康。过新年时贴上红对联,举行婚礼时新娘都要穿上红色喜服,墙上、门上、窗上都贴上红喜字,客人送的礼金或长辈给的红包,都要用红纸包着,结婚后生了孩子,有些地方还要向亲朋好友送红鸡蛋,以示喜庆。但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民族中,红色则意味着流血、恐怖和危险,甚至会使人联想到淫荡、低级趣味。如:现代西方城市有很多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英语中的scarlet有“鲜红的、淫荡的、罪名昭彰”之意。

由此可见,因历史传统的不同,英汉两民族对待颜色的态度也大相径庭,中国文化尚红轻白,而英美文化则重白轻红。

·民族心理的差异

中英文化对比差异PPT(三)
中英人名的文化内涵与差异

中英人名的文化内涵与差异 人名是用来区别一个人与其他人 往往是从接触、了解这一社会的成员开始的。姓名不仅仅是人们相互区别的语言标志而且 隐含着不同民族的历史、语言、心理、宗教、习俗、道德、伦理等等方面的信息。因此人名的研究领域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已远远超出了人名本身。著名学者楼光庆早在1985年就对人名的历史渊源、种类及文化含义作了系统的介绍之后又有一些学者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众所周知人名首先传递着明确的男女性别之分这一信息英汉男子名和女子名往往是分开的尽管有“男人女名女人男名”的现象但二者相同毕竟不多。本文旨在分析英汉语男女人名在结构、

命名的方式及特征和各自的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

进中英文化的交流。

一、英汉语人名在结构方面的差异

英汉人名拥有两民族的共同特征即有名有姓。但其结构有别。英语国家人的姓名由两部分或三部分组成名+姓或名+中名+姓。其排列次序恰好与中国人的姓+名相反比如Linda Jones, Kerome J.Kerome,有的人只有一个名字比如-Christina,Lorenzo。也有人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名字比如Anna Nicole Smith。当然取三个以上名字的人是少数。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只用一个名字即首first name [又称与名given name或教名Christian name,或洗礼名baptismal name,总之与姓氏相对的名]。只有在办理公务或签署文件时才使用中middle name或第三个名字。平时可省略或以首字母代替在书写时按教名+中名+姓的次序排列比如Linda Jane Smith(林达.简.史密斯) 或L. J. Smith (L.J.史密斯)。汉语人名系统中没有中名中名是英语人名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名往往采用母姓也有借用其他亲属或所仰慕的名人的姓或名为自己的中名。例如John Fitzgerald Kennedy的中名就是他母亲的姓;英国文艺批评家Frank Raymon Leavis的中名Raymon取自他的老师的姓。【中英文化对比差异PPT】

英汉姓名完全相反的排列是英汉姓名最明显的差异是不同文化在人名上的体现中国人 的姓代表宗族、血缘关系 体这种观念反映再姓名上是名在前姓在后。

二、英汉语人名在读音上的差异

在对男女人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英语人名中从发音上看有两 个突出的方面 如典型的男子名John, Jim ,Fred ,BobJack等象 Nicholas, Christopher 是不大常用的。有代 表性的女子名Victoria, Katherine, Elizabeth, Andrina 等叫起来声调就自然柔和一些。Jack是 男子名但 Jackie 可兼用做女子名和男子名如Bill/Billie, Bob/Bobie 等人名的属性。第二是重音的位置从最近英国剑桥对一本英语人名词典的一项研究表明 重音落在第一个音节上的人名中男子名占95%女子名第一音节重读的占75%。近一个世 纪以来流行的英国男子名都是第一个音节重读女子名重读音节大都使用[i]如 Tina, Kitty, Lisa, Lily 等。男子名中有[i]的很少如Steve, Peter, 等。女子名读音大多适宜元音结尾要么 最后一个音多为鼻音例如Jane, Kathleen, Sabrina, Marilyn, Emma等这些女子名念起来有 温柔之美感。

三、英汉语人名文化内涵的差异

英美人的名字与姓氏相比要简单得多了。据说英美现在使用的姓有35000个而供人选择的名字却有限只有1000多个。人们平常用的女性名大约有500个男性名大约有800个。英美人在给孩子取名时在名字的含义上比较讲究他们和中国人一

样 敢、聪慧、吉祥、优雅等含义的名字。 6 人们以花、鸟、弱小动物作女子名而很少用作男子名为以弱小动物作男 子名有损男子气概Daisy雏菊、Flora花朵、Lilian 百合花、Laura月桂、Rosebel小玫 瑰、Avis鸟、Stella星星、Deborah 蜂王、Jemimi 鸽子、Hyacinth风信子等。

7

人们心目中的上帝是强壮的男子汉

子名占少数。如John上帝是仁慈的、Saul向上帝求来得、Jeremiah上帝的选民、 Eliot上帝的礼物、Daniel上帝必为我做主、Abran圣祖、Godfrey天赐的平安、Michael似上帝、 Dean古代宗教、军事封号、Theodore上帝的礼物等Angela天使、Dorothy上 帝的礼物、Elizabeth奉献给上帝的祭品等也属于此类。

8 人们还习惯于将搏斗、武器或与此有关的词作为男子名。如Oscar天赐的矛、Gerald

矛之王、Edgar华美的矛、Barry矛、Randal盾狼、Alger高尚的矛等。

9 人们一般还习惯于将表示勇敢、学识、权威、名声的词汇用作男子名。据资料统计此类词用作男子名大约是用作女子名的三倍。如Boris勇士、Alexander圣祖、万民之父、 Arthur雄熊 、Edmund富有的保护神、Harold统帅、Henry家庭统治者、Elmer 高尚的著名、Victor政府者、Muhammad受赞美的、Neil斗士、Owen年轻的勇士、Walter 统帅等Hilda战争女神、Mildred有节制得力量、 Sibyl女先知、 Edith战争幸运儿、Gloria光荣、Judith赞扬的、Victoria胜利、Honora荣誉、Bertha光明 的、著名的、Sarah公主等。 尽管英汉男女人名有一些不同

们选用的男孩、女孩的名字反映了父母对男孩、

女孩的不同期望

自的社会的观念。女性的名字应表现女性的美丽、温柔与“贤妻良母”

的气质

身于社会事务

男子的名字。比如19世纪英国有一些女作家为了从以男性为中心的维多利亚旧传统观念中挣脱出来Mary Ann Evans就采用了男性笔名George Eliot此英国文学史上便留下来一个有着男性笔名的女性作家。女作勃朗特姐妹

采用了英国习用的男性名字为笔名 勒·贝尔 丽沙白·欣顿 用词首缩写 不少读者还误认为S.E.Hintor是位男作家。以上例子说明名字往往和人们对男女两性的不同 期待紧密相连

四、英汉男女人名的联想意义

英汉语中不少的人名

带有明显的褒贬标记。【中英文化对比差异PPT】

比如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嫦娥

悲欢离合

非常愿意用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貂禅、西施、王昭君、杨玉环的名字中的字

楼梦》

【中英文化对比差异PPT】

中的林黛玉虽美

名作女

【中英文化对比差异PPT】

英语人名同样赋予人们许多的联想。比如Methuselah,969Alexander, 356-323B.C马其

Judas ,出卖耶稣的犹大、Adolf

Mussolini

Helen,Helena Angela 使人想到美【中英文化对比差异PPT】

Padora,希腊神话里貌美性诈、给人

Methuda

们则是绝对不愿意用的。

侧面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语言、心理、宗教、习俗等信息的一个窗口。本文对英汉语人名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玉华、李慎廉等[Z]

[2] 楼光庆

[C] 学与研究 出版社 ,1997. [3] 顾曰国

[M]

社 ,1997.

[4] 谢金良、卢关泉[Z]

[5] 牛道生[J]

[6] 潘红[J]福州大学学报12.3,1998.

[7] 黎昌抱、邵伟国[J]四川外语学报 67,1998.

[8] Hymes, Dell(ed.), 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Row.1964 Nilsen,AlleenPace, Changing words in a Changing World ,Washington,D.C:U.S.Educatio

中英文化对比差异PPT(四)
中英语言的文化差异

  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英汉文化背景的人常常会因为文化差异问题而在礼貌用语方面产生误解。英汉语言历史文化的差异、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中西方风俗习惯的不同导致了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本文从这三方面对英汉礼貌用语进行了跨文化比较。最后,阐述了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对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进行跨文化比较分析,目的在于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和文化冲突。

  关键词:文化差异;礼貌用语;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17-03
  语言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社会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社会特征。有些科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化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①除了通晓这中英两种语言文字外,深厚的民族文化功底在中英文语言交际中也占着重要的地位。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属的民族不同,二者不同的地理文化、历史风俗、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及美学观点,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必然会分别反映在两种语言交际活动中,如听、说、读、写和译等。此外,中英两国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习俗经济,政治生活,宗教信仰等,两种语言在理解其语言含义以及对部分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存在。例如,在禁忌语上的不同的表达等。正确认识和理解中英语言间的差异,在跨国语言学习和交际活动的运用中是十分必要的。再次,语言与文化是相互紧密联系,彼此交融的关系,其文化及观念的差异性导致中英文化产生鲜明的“特异性”或个性。文化体现在具体的言语行为中,因此不同文化中鲜明的“特异性”和“个性”,导致呈现出文化形态上的差异,具体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为语言差异。本文将从英汉语言文字本身以及精神物质文化等多层面分析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
  一、中英语言文化差异分析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既是传递人类文明的重要手段,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②异域民族因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识反映,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因此中英两国人在对同一事物的思维方法和理解方式上不尽相同。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中英语言交际活动在受不同的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影响下所导致的在语言使用和理解方面上的差异。
  (一)历史文化差异
  由于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其各自人文及社会发展进程上的差异,积累形成的历史文化也大不相同。在跨国语言交际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因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交际难题。例如,由于中英生活习惯的不同,英国人有喝下午茶(afternoon tea)的传统习惯,而中国有吃/夜宵(night snack)和广东的“饮早茶”(yum cha)的风俗习惯。再次,如中国的十二生肖,当用英语谈及人出生的属相时,英文表达为“What animal sign were you born under? (你属什么?) Iwa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Rat. / Mine is the Rat.(我属鼠)。”如果不了解这个历史文化背景而望文生义则会产生误解,就可能会把回答误解“我是老鼠”而不是“我属鼠”。又如中国人的/扫墓/风水/算命/拍马屁/吃醋等;英国人get on the high horse/ lead a cat and dog life/ It rains cats and dogs.等,这些都基于英汉语言文化中独特的文化背景。再次,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恰当分析和理解异国的历史典故,也是正确进行跨国语言交际活动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很多英语成语典故都出自于希腊古罗马神话或者《圣经》,例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出自希腊古罗马神话,在英语里解释为没有预期到的灾难或祸害的源头。又如中国的“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如果外国人不知道“诸葛亮”为何人,其成语相关的典故是什么,他们也就很难理解这句成语的深层内涵。由此可见,如果缺乏对一民族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单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很容易会产生歧义或者误解,从而影响跨国语言交际活动的进行。
  (二)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各民族由于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或者现象各自采用的不同的语言表达方法。③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以黄土文明为主的东方大国,而英国则是个以海洋文明为主岛国。在英语中有许多与海洋和渔业有关的词汇,例如:mi-ss the boat(误船,现这一成语理解为“失去机会”),all at sea(船在海上失去控制,随风漂流,其实际含义为“茫然不知所措”)、get into deep water(陷入深水里,现解释为“陷入困境”)、hook one’s fish(其含义是如愿以偿)、spend money like water(理解为“挥金如土”)等,而中国,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因为常与土地接触、用牛耕作,汉语里有许多与土和牛相关的成语词汇,比如:土生土长、土里土气、卷土重来、吹牛、牛气冲天、牛脾气等。
  此外,由于受历史、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习俗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各自不同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其中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东西方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因此所产生的成语词汇的意思也大不相同。受历史印象的影响,狗在汉语言文化中里代表着一种贬义的形象。因此,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和词汇大部分都带有贬意,如“狗嘴吐不出象牙”’、“猪狗不如”、“狗腿子”等。而在西方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的好朋友。英语的成语和词汇有关狗大部分都是没有贬义的并且常用狗来比喻人的行为。例如as a god with two tails (非常开心),he is a lucky dog(他是一个幸运儿),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同室不操戈)等。   (三)风俗文化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④不同的民族在称谓、打招呼、告别、称赞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习俗。
  1.英汉称呼语的差异
  英汉在称呼语上有着极大的差异。即便对同一个概念所指的和使用范围也不尽相同。在英语里分别用sister和brother来统称姐妹,兄弟;而在汉语,辈分大小都分得很清楚,例如姐姐/妹妹,哥哥/弟弟。汉语文化里表示堂表亲属关系的用语,既要区分性别,又分长幼次序,如“表兄”、“表弟”、“表姐”、“表妹”,或者“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而英语里却一律模糊地统称称为cousin。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西方人对称谓语的使用比较随便。Uncle,aunt等常常会被省略掉来表示亲切,甚至可以对父母长辈直呼其名。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这些事不被允许及赞同的。
  再次,社交场合中中英称呼语也大有差异。在汉语文化中,无论是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都习惯把对方的官职加在姓之前来表示尊敬,例如“王院长”,“周主任”等。而在西方国家,Mr、Mrs、Miss这种尊称可以代替对方的官职并用于几乎任何场合,甚至可以直呼对方姓名以示亲切。
  2.英汉问候语的差异
  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也体现在问候语方面。英国人常用How are you doing? / He-y! / How’s everything going? / Nice to m-eet you!等为开始攀谈的话题;或天气也常被用做开始攀谈的话题,如:What a lov-ely weather! / A fine today, isn’t it? /Toda-y’s weather is nice, isn’t it?而在中国,人们常说:你吃了吗?/你上哪去?/结婚了没?/孩子多大了?等。婚姻、年龄、家庭、收入等相关方面也是中国人谈话的主要话题。而在西方国家,这些话题是要尽量回避的。英国人会认为这些中国式的谈话内容是在干涉其私生活,是一种十分不礼貌的行为。另外,西方人告别时常说Good bye / See you later/ See you等;而中国人则常说:慢走/走好等。因此,问候语的使用也是中英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体现。
  3.英汉称赞语的差异
  英汉中的称赞话语行为有相似之处,称赞语可用于打招呼、表感谢、提建/请求等。在英语和汉语中,称赞语在语言表达方面都有明显的相同的特征,如英语中常用“good”,“beautiful”,“wonderful”, “well done”等;同样地;汉语中常用“好”、“漂亮”等词。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称赞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也表现出各自的差异特征。如中国人在打招呼会说:“你好,你气色很好,圆润了不少,很有福气!”其中“你看上去很好”。(You look nice.)与“圆润了不少,很有福气!”(You look fat,lucky you)。这两句对中国人来说实为礼貌用语;在西方文化中,第一句是招呼语,而后句则不是。中国人有时说“你胖了”,实在称赞对方生活宽裕,或有福气。但对英美文化里尤其是对于评论女性的身材,说她长胖了,便是十分无礼,是忌讳语。
  虽然称赞语都是褒扬被称赞者,但汉语和英语中具体话题大有不同。如对方的年龄、工资、婚姻、家庭等等常在汉语文化中被用做称赞话题。反之,如果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each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是侵犯了别人隐私,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权利和私有财产是隐私,不容侵犯的。
  (四)精神物质文化差异
  中英文化在精神方面上的差异主要是指民族思想、文学艺术、哲学、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⑤中国受儒释道和佛教思想影响较深刻,而西方现代的观念则源自于古希腊文化。不同民族存在思维形式的差异,不同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语言的理解与表达必然会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从吴森教授论及中西文化基本差异中可以总结出:中西文化最显著的差异――中国文化是艺术的,西方文化是科学的。⑥如,西方国家的语言表达方式注重强调个人奋斗和竞争意识。西方人认为对语言表达应以事实为依据出发讲话,敢于直接承认事实,是礼貌的表现。而由于中国千百年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人的价值取向特点是以“礼”为核心,“和”为贵。这种根深蒂固的礼教文化已成为了中华名族的潜意识。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交际场合,人们自觉地遵守着谦让的礼节,通常采取贬己尊人的表达方式来体现个人修养及礼貌。然而,在英美文化中这个观点并不被认同。例如,当受到赞扬时,西方人会欣然接受,并回答“Thank you. / Thanks.”而中国的回答则是采取“礼貌准则”。通常会用否认或推让的方式来表示自谦。如有人夸你的项链,你会说“一般而已”。而英语国家的人则会回答“Thanks, I like it too!(谢谢,我自己也很喜欢。)”;又如以下的对话“Your English pronunciati-on is excellent.”西方人会回答“Thank yo-u / Thanks”,来表示对自己英语发音水平的承认并感谢对方;而中国人则会以“过奖了”、“还不行”之类语言作为一种自谦的体现。用“You are over praising me”(过奖)的回答方式,往往会让西方的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在英美文化中没有自谦的习惯,许多中国人到外企去面试时,常常会以自谦的方式去回答问题,结果往往错失良机。
  另外,东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也大有不同。由于受《圣经》文化的影响,13在西方文化中被视为为不祥的数字。“A bak-er’s dozen”常常会被用来代替13。由于受佛教思想的影响,1、3、6、9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数字。又因8的谐音为“发”而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五)语言要素的差异
  语言和符号是人类交往和文化传播的必要媒介,知识的承递也只能通过语言和符号来实现。在中文里第二人称的用词有“你”和“您”,而英文只有“you”来表达“你”或“您”。在不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下,许多中国人不好意思用“you”来称呼年长尊贵的外国客人,但事实上,在英美文化中“you”已经涵括了中文“您”这个尊称。
  词汇的文化内涵与其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英汉词汇里,有部分词的指代意义和其对应的文化内涵是相同或对应的。如英语的“fox”与汉语的“狐狸”有着对应的文化内涵,都有“狡猾”之意。相反,有些指示意义相同的词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dragon”,汉语的意义是“龙”,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认定为吉祥之物代表至高的权力。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凶恶之物。例如汉语成语的望子成龙,用英文直译为“to hope one's son becomes a dragon”如果不清楚英汉文化对龙的象征意义上的不同,则会把它理解为相反的意思“望子成凶”。又如,“茶”与“tea”,在英汉文化里对茶的概念完全不同,英国人会把茶与舒适、放松联系起来,如”afternoon-tea”;而中国人会把茶和比较正式的风俗、礼仪联系起来,如“茶话会“、“座谈会”等。另外,有些词的指代意义在英汉文化内涵中只有部分相同。如“family”在汉语中理解为“家人”,是一个家族的概念,其包括上一代甚至上下几代人。但在英语中,“famil-y”专指夫妻及子女的一代人。
  因此,我们要善于从文化背景的层面上对英汉词汇及文学典故进行对比、分析和学习,从中寻求并学习两者间的异同,从而促进更好的英汉文化交际活动。
  二、结论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英汉语言的交际活动起着显著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用于记录文化,表现文化和反映文化。语言文化是反映和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特征的窗口。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往往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要正确使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活动,除了学习两国的语言文字和正确看待这些差异外,还必须要通过阅读英文原著书籍、了解英语人文背景、风俗习俗等方面去建立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注 释:
  ①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89.
  ②陈珍.东西方异域文化及语言表现[J].青海西宁: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7.
  ③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④王春晖.英语课堂教学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
  ⑤黄昕.浅谈中英语言的文化差异.中华论文网,2009.
  ⑥范金玲,余洪源,莫竹竹,邹蕾,罗涵.重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
  参考文献:
  〔1〕刘翔.汉英礼貌用语的比较[J].东北财经大学商务外语学院,2005.
  〔2〕韩琴.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
  〔3〕刘晓英.英汉礼貌用语之跨文化比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
  〔4〕王秉钦.论东西方思维方法差异及其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tuijian324411/

推荐访问:中英饮食文化差异ppt 中英文化差异ppt英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