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虚词辨析

来源:推荐阅读 时间:2016-08-18 09:09:52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推荐阅读】

古汉语虚词辨析(一)
古汉语虚词的分析方法

古汉语虚词的分析方法

一、古汉语虚词的范围

按照汉语语法学的分类标准,能够作句子成分的词是实词,不能作句子成分的词是虚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状态词、数词、量词是实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是虚词。副词是虚词,代词也是虚词(语法词)。因为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所以虚词成为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虚词的语法意义比较抽象,而且个性很强。

二、研究虚词语法意义的两“不要”

2.1 不要将虚词所在的语境的意义归到虚词身上

语言中的语法意义是多层面的,陆俭明(1994)曾经提到:语言中的语法意义有词类所赋予的语法意义、虚词所赋予的语法意义、某种句式所赋予的语法意义、某种语法位置所赋予的语法意义、某种句法结构关系所赋予的语法意义(至少是五个层面)。这些语法意义交织在一起,容易混淆,加上虚词的语法意义本来就很抽象,人们分析虚词的用法时,很容易就把语境、句式、句类的意义归到虚词身上。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不及皇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认为表祈使)[比较:齐、卫先君,刑马压羊,盟曰:“齐、卫后世,无相攻伐,有相攻伐者,令其命如此。”(战国策:齐策三)]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左传:成公九年)(认为表疑问语气)[比较:上曰:“若所追者谁何?”(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两句的“也”仍然表断定,所谓祈使、疑问是由句子的语调、疑问词“何”表达的,因为这两个句子如果不加“也”,还是会表祈使、疑问。

学界对于“矣”的分析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以往分析语气词,经常是根据句类对号入座,比如杨树达《词诠》给“矣”列了六种用法。

1. 表疑问:女何梦矣?(礼记:文王世子)

2. 表感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3. 陈述、表已然之事实:晋侯在外,十九年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4. 陈述、表已然之境: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史记:刘敬列传)

5. 表事理的必然:今智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战国策:赵策)

6. 表语意之坚确: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首先看表疑问,句1的疑问信息是“何”传达的;句2的感叹信息是因为这是一个倒装句,而且“甚”的词义是厉害、严重;句3的分析是对的,“矣”大体可以说成表已然;例4的已然之境先放一放,例5的事理必然,其实表必然的是复句的逻辑关系(假设复句);例6的肯定有两个因素,主语是第一人称,句子的语气肯定,句中有“必”。

其实我们可以把3-4-5合并为一个,“矣”的作用是报道某情况的出现,但是因为参照时间不同,对“矣”的解释就有细微差别。例4是说在武王孟津之会的当时,诸侯说“纣可伐”这个事实出现了。例5的对话时间是僖公28年,但晋侯在外19年回国的事情是4年以前,参照时间在过去,所以有“已然”义。例5“赵将亡”这件事存在于未来,存在于说话者假想的世界

里,所以被认为是必然,其实,例2感叹句中的“矣”也是报道新情况。所以剥离了这些干扰因素后,“矣”的基本功能可以认定为报道新情况、新变化。

2.2 不要随文释义

这一条与上一条有相似之处,但有所不同。“随文释义”是古代训诂学家、经学家在解释古书中的字词章句时采用的方法。根据上下文来对字词进行串讲式解释。这些解释相当于一种翻译。“随文释义”是以通、易懂为目的,它不是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古汉语研究不能用翻译代替理解。

有一个案例值得我们以此为戒:

坎坎乏檀兮,寘之河之干兮。(诗经:伐檀)(王引之《经传释词》“之,犹诸也。”吴昌莹《经词衍释》“之,犹于也。”)

秦穆公迎而拜之上卿。(韩非子:十过)(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之,犹为也。”) 死马且买之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吴昌莹《经词衍释》“之,犹以也。”)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吴昌莹《经词衍释》:“之,犹有也”) 以上例句的“之”都是代词作宾语,但是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了4-5种理解。产生理解分歧的原因在于句式、相关词语、词序等原因的影响。例(1)是一个双宾句,但是这个双宾句不是“王予之爵”那样典型的双宾句,而是有一个处所宾语,所以容易把“之”错解成“于”或是“之于”,认为是省略了介词,其实“杀而埋之马矢之中”这类说法还有不少。

例(2)“拜之上卿”也是一个双宾句,这和“封他长沙王”“评他先进生产者”是一样的,李密《陈情表》:“诏书特下,拜臣郎中。”“之”换成“臣”就不会误解了。

例(3)还是一个双宾结构,“百金”在意义上是“买”的工具成分,这种结构在现代已经没有了,所以“之”被当作“以”来理解。例(4)一般不会理解错,“莫”是否定代词,否定句“之”前置是通则,古人未必懂这个道理。

再如《孟子:滕文公下》:“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说“以,可也。”这也是随文释义,“以”是一个介词,引入表凭借的成分,省略了宾语“之”。

三、考察虚词用法的角度

虚词的意义抽象而且隐性,概括虚词意义的难度很大,但我们可以通过考察虚词的用法来概括其意义,虚词的用法容易考察,因为用法是外显的。一般地,考察虚词用法的角度有:

1.句类。所谓句类就是疑问、祈使、感叹、陈述,比如有两个虚词,“或者”“还是”,都表示选择关系,但“或者”只用于陈述句,“还是”只用于疑问句。这是现代汉语的例子,古代汉语的还没想好。

2.词类。以连词为例,“与”“且”都是并列连词,但“及”一般只连接名词性成分,而“且”一般只连接谓词性成分。例如:

食羊与麦。(吕氏春秋:孟春)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论语:泰伯)

再如程度副词“甚”和“孔”,一般认为他们是同义词,但“孔”一般只修饰形容词,“甚”修饰形容词、心理动词甚至行为动词都可以。例如:【古汉语虚词辨析】

3.肯定与否定。“其”“姑”被认为是在祈使句里表达委婉语气的句子,但“其”可以用于肯定句,也可以涌与否定句,“姑”只用于肯定句。例如:

4.位置。位置包括某词在句中的位置,是位于句子开头,还是位于句子末尾或中间。或是相对于某个句子成分的位置,比如有些副词只出现在主语前,有些副词只出现在主谓之间。再如,代词“爰”和“焉”都是处所指示代词“在那儿”,一个只出现在动词前,一个只出现在动词后。例如:爰有寒泉,在浚之下。(诗经:凯风)

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论语:雍也)

8.和其他词语的搭配。搭配的情况一言难尽,例如我们说到连词,连词经常参与构成一些关联格式,“与其„„,宁/不如„„”。还有一种搭配是同句内词语的同现,例如疑问词“何”单独出现在一句中,如果句末非要有个语气词,一定是“也”(何也),如果表拟测的“得无”“无乃”出现,句末一定有疑问语气词“乎/邪”等。

堂下得无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内储说下)

以上说是从词性、词类、词的形式角度谈词语的同现。其实我们说到搭配,往往还有意义的选择。例如,谦敬副词“辱”一旦出现,句子的主语都是表示尊称的,这是意义的特点,例如: 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左传:隐公十一年)(君、子、吾子)

一般来说,我们考察副词、语气词这样的虚词,如果要涉及与主语的搭配,一般要看看主语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二、三人称,如果要考虑谓语的特点,就要看看谓语是表示正面积极的,还是负面消极的,谓语是表示动作,还是描述状态或是一种属性。例如:

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左传·隐公六年》)

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尚书·牧誓》)

搭配关系有很多细节问题,我们不能讲得很全面。如果想总结某词在搭配上的特点,一定要看大量的例子,靠经验才能总结出来。(伴生矿/蛇毒解药)

四、比较是把握虚词意义的最重要的方法

古代训诂学家解释古书的时候,对虚词不重视,碰见虚词,笼统地解释成“辞也”(这个词是虚词)。例如:

邈希世而特出,羌瓌谲而鸿纷。(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文选六臣注:羌,辞也)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蘇子卿詩四首)(文选六臣注:其,辞也)

一个是句子开头的副词,一个是句末语气词,性质完全不同,却都说是“辞也”。太笼统了。王引之〈经传释词〉是汉语言学史上一部很重要的虚词著作,他对虚词的研究比前人更进一步,他能够直接指出某些虚词的语法作用,例如他说“其心休休焉”的“焉”是“状事之词”(状态词后缀),把意义相近、语法性质差不多的虚词拿来互相训释,例如“其,将也。”(〈汤誓〉:予其大赉汝),“其”和“将”都是副词,表示将来。

但是,这种解释模式仍然笼统,例如〈诗经:东山〉“我來自東,零雨其濛。”中“其”也被看作状事之词。“其”和“焉”有何区分?没交待。 再如“将”和“其”虽然在某些语境中用法相同,但肯定不是完全相同,怎么区分?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这要通过虚词比较来揭示。

案例分析:比较“一”和“乃”

作为副词的“一”和“乃”

(1)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曰:“吾不能亏主

储说左下》)

(2)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

乎?”(《庄子·天地》)

(3

葬走狗晏子谏》)

(4

长者!”(《韩非子·外储说下》)

(5

【古汉语虚词辨析】

(6

(7

(《管子·轻重甲》)

(8

匡》)

(9

)外使诸侯,内耗其国,伺其危嶮之陂以恐其主曰:“交非我不亲,怨非我不解”,度》)

(10)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11)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晏子春秋·晏子之御感妻言而自抑损晏子荐以为大夫》)

(12【古汉语虚词辨析】

)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王,楚秋•首时》)

(13)简子投桴而叹曰:“呜呼!士之速弊一若此乎?”(《吕氏春秋·贵直》)

(14)一何不率由旧章之大甚也!(《春秋繁露·郊语》)

(15)美壹至于此之大耶?(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

(16)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吕氏春秋·知士》)

(17)(宁越)对曰:“有。穷者达之,亡者存之,废者起之,四方之士则四面而至矣。穷者不达,亡者不存,废者不起,四方之士则四面而畔矣。夫城固不能自守,兵力不能自保,得士而失之,必有其间。夫士存则君尊,士亡则君卑。”周威公曰:“士一至如此乎!”(《说苑·尊贤》)

(17)齐王桉戈而却,曰:“此一何庆吊相随之速也!”(《战国策·燕策一》)

留一个作业,在汉籍电子文献中检索“得無”(得毋、得微)、“无乃”(毋乃)的所有句子,比较一下两个虚词的用法差别。东汉学者高诱认为这两个词意义相同。

古汉语虚词辨析(二)
古代汉语虚词副词

古代汉语虚词副

汝州市一高 孙

银昌

定义、特点、分类、功能、使用

定义:修饰说明动词、形容词的虚词。

特点:

1、置于动词形容

词之前,不需要与别的词语组合,作状语。渔人甚异之。少益嗜食。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置于动词形容词之后,不需要与别的词语组合,作状语或补语。王之好乐甚。

3、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或代词。

辨析:

虽然有一定的词汇意义,但不能表示具体事物、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而只能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时间、程度、范围、肯定否定或情态、证据。它一般是修饰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性

【古汉语虚词辨析】

词语。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秋水)句中否定副词“非”可以修饰其后的名词。【古汉语虚词辨析】

分类:

根据语法作用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频度副词、语气副词、表敬副

词、指代副词。七种。

一、 程度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所达到的不同程度。

A、表示最高程度的主要有“最、极、甚、殊、良、绝、太(大)、至、颇、尤、孔”等,

古汉语虚词辨析(三)
文言虚词“而”表承接和表修饰辨析

文言虚词“而”表承接和表修饰辨析

南溪一中 王 伟

文言虚词在古汉语中究竟是表承接还是表修饰,一直是学术界搅混不清的一个问题,也是学校教学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各种参考书、各类教学资料说法各不相同,让老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包括一些学术著作、大学教材,对此也是众说纷纭。有关这个问题的论文也很多,但相互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文章也比比皆是。通过对大量例句的仔细分析,我认为,这个问题并非不能解决。

我们先排除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畴,也不是大家争论的焦点所在。

1、“而”字前面出现的是非动作性的词语或短语,而是形容词或表时间、方位、方向、方式等的词语或短语,这种情况下,“而”表修饰,“而”前的词语作“而”后的动词的状语。

【古汉语虚词辨析】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分析:“盛气”译为“气冲冲地”)

例2:面山而居。(分析:“面山”译为“面对着山”,介宾短语作状语。)

例3:顺流而东行。(分析:“顺流”译为“顺着河流”)

其余如“徐而察之”“子路率尔而对”“吾徇徇而起”“吾尝终日而思矣”等,“而”字都表示修饰关系。

2、“而”字前后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但“而”并非表示承接或修饰,关系十分明确。 例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分析:“而”表转折)

例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分析:“而”表并列)

例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分析:“而”表递进)

例4:锲而舍之、死而有知。(分析:“而”表假设)

例5: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分析:“而”表因果)

例6: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分析:“而”表目的)

问题的焦点出在什么地方呢?出在“而”字连接的是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而前后关系又非前面所说的几种。有的辨析资料干脆认为,只要“而”前后都是动词,就一定不是修饰关系,其实并非如此,前面是动词,“而”依然可能表示修饰关系。

不少资料都是从前后两个动词的关系的角度来辨析,认为前后两个动词只要表示动作先后关系的就是承接关系,只要前后是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状态的,就是修饰关系。这种辨析法科学倒是科学,但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很难分辨。表修饰关系的两个动词往往都有先后关系,而表承接关系的两个动词,认真起来,也能够分析出方式、手段、状态的关系。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个问题较好地向学生讲清楚呢?

通过对大量的这类“而”字关系的考察,我发现,如果前后是表承接关系的,那么,前一个动作往往在结束以后,才发生后一个动作;相反,表修饰关系的,前面那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往往会伴随后面那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不会结束以后再发生后一个动作。下面分条给予说明。

一、表承接:前后两个动作依次发生,且前一个动作结束后才发生后一个动作。

例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坐。(分析:“度其足”这个动作完以后才会发生“置之坐”这个动作,而不可能让“度其足”这个动作伴随“置之坐”直到结束,前后是承接关系。)

例2: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分析:“受”完了以后才“藏”,前后是承接关系。)

例3: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分析:“扣”和“聆”不可能同时存在,必须“扣”了以后才可能“聆”,前后是承接关系。)

例4:入而徐趋,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tuijian337684/

推荐访问:实词虚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