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参加各种比赛有意义吗

来源:推荐阅读 时间:2016-09-01 09:09:4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推荐阅读】

大学参加各种比赛有意义吗(一)
大学里面可参加的比赛汇总

大学期间可参与的各类比赛信息汇总

2012年3月

【大学参加各种比赛有意义吗】

学科竞赛项目简介(数学类)【大学参加各种比赛有意义吗】

【大学参加各种比赛有意义吗】

学科竞赛项目简介(语言类)

大学参加各种比赛有意义吗(二)
大学期间可参与的各类比赛信息汇总

大学期间可参与的各类比赛信息汇总

2012年3月 理论研究部、学习部、科技创新部共同整理

一、国家级学术竞赛 (一)语言类【大学参加各种比赛有意义吗】

【大学参加各种比赛有意义吗】

大学参加各种比赛有意义吗(三)
大学期间可参与的各类比赛信息汇总

大学期间可参与的各类比赛信息汇总

学科竞赛项目简介(数学类)【大学参加各种比赛有意义吗】

学科竞赛项目简介(语言类)

大学参加各种比赛有意义吗(四)
民办高职院校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思考

  【摘 要】对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主要应用及重要作用进行概述,分析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因素,提出民办高职院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民办高职 大学生 数学建模比赛 培训指导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29-02
  近年来,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已经在我国大部分的本科院校中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然而,在大部分的民办高职院校中,数学建模才刚刚有所起步,并且还存在一些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参赛的因素。民办高职院校数学建模竞赛的开展,不仅能够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整体发展都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试基于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主要应用及重要作用,分析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因素,提出民办高职院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方法指导。
  一、数学建模的基本概述
  (一)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
  数学建模通常是指运用数学语言来对实际现象进行抽象的描述,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思考方法,也是一种能够有效利用数学语言与数学计算,对具体的失误进行抽象化处理的数学手段。数学模型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模拟,其主要通过运用数学因式以及数学符号和图形程序等,来对实际课题的本质属性进行更加简洁而又抽象的刻画,其既能够有效地对某些客观现象进行充分的解释,也能对书屋的未来发展规律进行有效的预测,并进一步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生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与策略。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并不只是对现实的问题进行直接翻版,而是需要人们对其进行深入的观察与了解,充分掌握事物的细节发展,并进一步灵活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将实际的课题内容抽象提炼出相应的数学模型,该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具体过程。
  (二)数学建模的主要应用
  数学是一种用于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的数量关系科学,数学的发展往往和各种应用问题紧密相关。数学不仅具有明显的抽象性特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逻辑严密性、体系完整性和结论明确性,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事物的精确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数学建模活动广泛地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数学方法的不断扩充,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意识已经成为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数学建模的重要作用
  通常情况下,数学建模指的就是将实际的事物进行数字简化,它既是一种数学思考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数学语言的运用方法。数学建模能够有效地将实际现象通过数学语言来进行充分合理的描述,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是促使数学能够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的重要媒介。数学建模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其能够有效地将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抽象,从而促使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并及时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使其有效地建立起反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进一步促使人们充分利用数学理论来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面对的困难与问题,进而有效地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因素
  (一)院系领导重视不够
  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来说,院系领导的重视是实现建模竞赛的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通过院系主任的支持与鼓励,以及辅导员和教师在班级里的进一步宣传,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在进行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培训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准备充分的参赛用品,只有提高院系领导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为数学建模竞赛提供相应的保障。然而,在部分的民办高职院校中,学校领导对建模比赛的重视度不够,往往使得建模比赛不能得到有效开展。
  (二)学生学习基础差
  在进行数学建模竞赛时,不仅需要运用到大量的数学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理论,同时还会跟化学、生物和物理等各个学科领域相联系,知识面要求十分广泛。这就要求参赛者在掌握大量综合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转换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难题。但是在一般的民办高职院校中,因为其高考的录取分数线较低,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基础差的问题,且文科学生的比例比较大,造成整体的数学水平比较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等现象,影响到民办高职中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有效开展实施。
  (三)教师教育水平低
  在进行民办高职院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教师的引导对建模比赛的成效起着关键作用。要想更好地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就需要教师认真组织与开展教学培训工作,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能够对建模竞赛的有效开展产生不小的影响。然而,目前我国各大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师资力量匮乏,许多教师都是刚刚毕业就登上了讲台,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不丰富、不成熟,学生教育管理力度也不够,这就进一步影响到民办高职院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活动的开展。
  三、民办高职院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方法指导
  (一)提高对数学建模比赛的宣传力度
  要想更好地开展数学建模比赛活动,为最终参赛选拔出更多优秀的参赛队员,就必须做好比赛的宣传工作,提高数学建模比赛的宣传力度,构建良好的竞赛氛围。通过挂横幅和张贴海报的方法,在教室、操场、宿舍、食堂等多个地方进行多角度的宣传工作,来为数学建模的比赛活动构建出一个更好的竞赛氛围,提高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同时,为了更好地进行建模比赛的宣传工作,必须加大教室的宣传力度,将数学建模思想有效地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课堂宣传工作,并有计划地将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加强对学生的赛前培训工作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民办高职大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相关工作,学校在加强参赛队员选拔工作的同时,应进一步提高对赛前培训的重视,使学生能够对建模比赛有一个更加充分的认知。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向学生讲述和强化数学基础知识,并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广泛性理解。而对深入理解则不做硬性要求,重点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知识并加以转换,从而实现对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即可。此外,学校还要提高学生对数学软件的熟悉程度,并通过赛前模拟训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竞赛的基本流程,提前发现问题,从而避免在比赛过程中发生类似的错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赛信心,提高其数学建模水平。
  (三)加强对参赛过程的引导
  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建模比赛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比赛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因为在比赛时学生通常需要连续作战72个小时,这对于学生来说将会是一个极大的心理上的挑战。良好的心理辅导能够激发学生的无限动力,使其顺利完成比赛活动。同时,对于初次参与比赛的学生,因其对比赛内容的了解不全面,赛前容易紧张,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对学生知识与技术的指导工作,使其能够对数学建模比赛有一个更加充分的掌握,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竞赛过程中。
  (四)提高对赛后总结工作的重视
  对于学校的竞赛组织者和学校的教师来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结束并不代表学校建模工作的结束,这就需要学校领导以及相关的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经验总结,并找出比赛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不足,对比赛内容与比赛过程进行不断的优化完善,从而为下一次的数学建模竞赛提供更多的借鉴经验。而对于残余竞赛活动中的学生而言,进行有效的赛后经验总结,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在比赛过程中的优缺点,在自我完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
  总之,民办高职院校应积极组织参与数学建模竞赛,以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继而推动学校教学水平提高与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太文,苏晨.数学建模竞赛与大学数学课程间的效用――以山东大学(威海)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为例[J].成功(教育版),2012(10)
  [2]刘秀梅.数学建模比赛的意义及我校参赛的情况[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4(12)
  [3]华颖.MATLAB软件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3(26)
  【作者简介】陈武鹏(1969- ),男,广西百色人,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数学教学。
  (责编 何田田)

大学参加各种比赛有意义吗(五)
关于大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面临的困惑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2-000-01

  摘 要 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全民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基础。在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大环境下,课外体育竞赛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也引起体育教育者的高度关注。对于大中学生来说,课外体育竞赛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校园活动,其不仅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更是贯彻体育教育精髓的有益途径。但当前大中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竞赛时总是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将对其进行简略分析并提出几点应对建议。
  关键词 阳光体育 课外体育竞赛 校园文化活动 制约因素 应对建议
  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正式出台,其中明确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深入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并将其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课外体育竞赛便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大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能够培养其形成良好的体育兴趣、健康的体育意识、积极的体育态度、全面的综合素质以及良好的体育习惯。同时,也能帮助其在公平竞争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大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的现实需求
  课余体育竞赛是正规的、简化的自定规则所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品质的相互比赛。[1]课余体育竞赛是体育课堂的延伸与补充,它有效地拓展了学校体育的功能,抓好课余体育竞赛不但可以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2]大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能够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类型,二者的互相结合,将会大力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迈向全面发展。而课外竞赛体育的有效开展,必须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才能实现这些积极意义。
  二、大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的制约因素
  高校课外体育竞赛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乐观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3]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种积极影响更加重要。
  (一)学校对课外体育竞赛缺乏重视
  我国大部分高校和中学本身对课外体育竞赛缺乏重视。首先,学校受到中考、高考和就业难等问题的制约,普遍将重心放在文化课上,很少在校内或者联合本区学校开展体育竞赛。其次,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管理层对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不够重视,虽然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实际上总是有意占用体育时间来弥补文化课学习。
  (二)课外体育竞赛比赛频率低,类型单一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一届,自1982年第一届召开后,至今已成功举办过九届。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全国普通大、中学校学生体育竞赛暂行规定》,要求各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全校性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一届。但这些规定的运动会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竞赛的需求,一来比赛频率低,竞技水平要求高,能参加的人寥寥无几;二来项目类型较单一,常常只有跑跳类和投掷类等常规项目。学生们喜爱的体育舞蹈、滑板、跆拳道等项目却很少组织比赛活动。
  (三)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的积极性不高
  许多学生在学习、考试、升学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下,主动放弃参加课外体育竞赛。这说明学生对参加体育竞赛活动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到位,所以无法激发兴趣。这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来改变现状。
  (四)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体育教师是组织与安排课外体育竞赛的主力军。但目前大学、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他们不仅要掌握充实的体育理论知识,还要具备高超的教学、管理和组织艺术,更需要持续学习以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提高个人综合品质。这样体育教师才能在体育教学和课外竞赛活动组织中更加得心应手。
  (五)体育硬件设施不到位,经费短缺
  据访问调查,大中学生普遍反映体育场地紧张、器材数量少等,硬件设施不到位导致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丧失兴趣。此外,学校在体育学科建设方面的经费非常紧张,所以很难再去投资课外体育竞赛,这也是其受到制约的重要因素。
  三、应对当前现状建议
  从上到下加强重视,培养学生树立参与意识,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完善设施建设。
  扩展课外体育竞赛活动项目类型,增加举办频次,为学生创造条件。
  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自己组织的课余体育竞赛。[4]
  转变学校运营理念,盘活经费来源,增加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资金投入。
  切实践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压力负担,将体育时间还给学生。
  四、结语
  实际上,大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竞赛面临的困惑远不止文中分析的那几点因素。但这是存在于当前大学和中学体育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单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是难以改变现状的。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转变思想,同时也需要社会对课外体育竞赛活动重视起来,配合学校为学生创造更多合适条件,一起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层次普及,并推动终身体育思想的传播与践履。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规划课题(编号:12YBB124)。
  参考文献:
  [1]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02.
  [2] 王正清.中学课余体育竞赛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意义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6):145.
  [3] 张庆春,倪春玲,朱铁峰.课外体育竞赛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1):100-102.
  [4] 赵波,王云松.对贵州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101-102.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tuijian374650/

推荐访问:大学参加社团有意义吗 各种花的意义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