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盐渍土地分布

来源:推荐阅读 时间:2016-09-05 10:46:4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推荐阅读】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要求及质量控制
全国盐渍土地分布(篇一)

浅谈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要求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盐渍土;路基;施工要求;质量控制

1 关于盐渍土

盐渍土是指不同程度盐碱化土的总称,在公路工程中,盐渍土是指地表下1.0m内易溶盐含量平均大于0.3%的土。盐渍土在我国分部较为广泛,并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的甘肃北部、新疆、青海、宁夏、西藏北部和内蒙古中西部,加之这些地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形封闭,所以盐渍化类型多种多样,盐渍化程度差异较大,所以是防治公路盐渍化危害的重点地区。

盐渍土按照含盐性质和离子含量比值的不同,分为:氯盐渍土、亚氯盐渍土、亚硫酸盐渍土、硫酸盐渍土和碳酸盐渍土五种;盐渍土按照盐渍化程度可分为:弱盐渍土、中盐渍土、强盐渍土、过盐渍土四类。

2 盐渍土对路基的危害

盐渍土对于公路路基的危害常见有以下四种:

2.1 盐胀

硫酸盐渍土的盐胀作用非常强烈,在冬季低温干燥气候条件下,盐胀可以使路面鼓包、开裂,这也是盐渍土地区高等级公路最突出的病害,路基边坡也会在昼夜温差作用下引起盐胀作用,变的疏松,多孔,易风蚀。

2.2 溶蚀

在路基受到雨水浸泡时,氯盐渍土、硫酸盐渍土中盐分分解,造

7.9盐渍土地区路基
全国盐渍土地分布(篇二)

7.9盐渍土地区路基

7.9.1 一般规定

1 盐渍土地区的公路,在选线和路基设计之前,应查明沿线不同类型盐渍土的分布范围、含盐特征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等情况,根据盐渍土类型及盐渍化过程,研究和分析可能产生的路基病害,如溶蚀、盐胀、冻胀、翻浆等,合理确定设计方案,满足路基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2 路基位置应选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排水条件好,土中含盐量低,地下水矿化度低,盐渍土分布范围小的地段,并应以填方路堤通过,其高度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水文地质、土质盐渍化程度、地下水毛细作用高度、盐胀深度、冻胀深度以及公路等级等因素综合确定。

3 改建工程中的路基设计,一般有三种情况:一、原有公路整体强度不足,路基偏低,盐胀、翻浆严重,必须进行路基处治设计;二、原有公路路基整体强度满足要求,但路面盐胀变形严重,必须对路基表层进行处理,强化路面设计;三、原有公路平、纵指标差,必须裁弯取顺,作线形优化设计。不论何种情况,在设计之前都必须做好调研工作,摸清道路病害根源,对症治理。

4 改建工程应以消除道路病害,提高道路服务水平为目的。改建方案应视公路等级、原路状况、占地、砍树、环保等,确定对原有公路的利用或舍弃;如果原路平、纵指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尽量利用,采取合理措施提高其强度,同时要做好加宽部分的衔接;除原有路面下硫酸盐积聚超过1.2%以上,或路基标高受限制地段外,一般不宜对原有路面采取挖除措施。 7.9.2 盐渍土分类

1 盐渍土按含盐性质、盐渍化程度进行分类。

2

盐渍土按含盐性质的不同,分为五类,见表7.9.2-1。

表7.9.2-1 盐渍土按含盐性质分类

注:离子含量以1Kg土中离子的毫摩尔数计(mmol/Kg)

3 盐渍土的盐渍化程度,按细粒土和粗粒土分别进行分类。细粒土见表7.9.2-2,粗粒土见表7.9.2-3。细粒土与粗粒土的定名和土的易溶盐测定均按《公路工程试验规程》(JTJ 051-93)有关规定和试验方法进行。

表7.9.2-2 细粒土按盐渍化程度分类

{全国盐渍土地分布}.

注:离子含量以100g干土内的含盐总量计

表7.9.2-3 粗粒土按盐渍化程度分类

7.9.3 填方路基

1 盐渍土地区路基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公路等级,拟定合适的路基高度和防治盐渍化病害的方案,提出路基填料和基底处理措施,通过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技术经济合理的路基设计方案。

2

盐渍土地区路基边缘,高出地面或地下水位或地表长期积水位的最小高度,应符

合表7.9.3-1的规定。

表7.9.3-1 盐渍土地区路基最小高度{全国盐渍土地分布}.

注:⑴ 二级公路用高限;三、四级公路可用低限;

⑵ 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应按高限的1.2~1.5倍计。

3 设隔断层的路堤或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大于3.0m的地带,路基最小高度可参照表7.9.3-1高出地面高度取值。

4 盐渍土填筑路堤的填料可用性,应视不同公路等级和路堤填筑部位以及当地气候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按表7.9.3-2确定。

2{全国盐渍土地分布}.

注: 部分可用 : 氯盐渍土及亚氯盐渍土可用;

部分可用 : 强烈干旱地区的氯盐渍土及亚氯盐渍土经过论证可用; 部分可用 : 粉土质(砂)、粘土质(砂)的不可用;{全国盐渍土地分布}.

部分可用 : 水文地质条件差时的硫酸盐渍土及亚硫酸盐渍土不可用。

43

5 设隔断层的路基,隔断层以上的路基填料应按表7.9.3-2层位0~0.80m的规定控制;隔断层以下至地表面的路基填料,可按表7.9.3-2层位1.50m以下的规定控制,三、四级公路可按0.80m以下的规定控制。

6 盐渍土地区路堤基底,应视地表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表层的植被、盐壳、腐殖质土必须严格清除后再压实;过湿地段应排除积水,挖除表层湿土后换填,换填厚度不应小于0.30m。在风积沙或河沙比较近便的路段,应尽量利用风积沙或河沙换填。软弱地基应视软土层厚度作特殊处理设计。

7 盐渍土地区路堤边坡坡度,应根据填筑材料的土质和盐渍化程度,按照表7.9.3-3的规定确定。

7.9.4防治措施

1 路基处理应针对土基含盐性质、盐渍化程度、当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和筑路材料等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提高路基、路基换填、设置隔断层、改善排水条件以及化学加固等有效措施,保证路床0~80cm处于干燥或中湿类型的稳定状态,不受盐分、水分的影响。

2 路基提高的高度,应与防治措施及排水设计综合考虑;排水不良的过湿地带,路基最小高度不应小于表7.9.3-1的规定;二级以上公路路基高出地面2m时,应加设宽1m~2m的护坡道,护坡道顶面应高出长期积水位0.5m以上。

3 路基换填材料,宜选用砾类土或风积沙、河沙。换填料要保证路床土质透水性良好,盐渍化程度应不超过表7.9.3-2的规定。换填厚度二、三级公路一般不小于0.80m,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般不小于1.0m,并宜结合隔断层措施综合治理。

4 隔断层设在路堤内一定深度,以隔断水分和盐分进入路基上层或路面基层。隔断层材料可选用土工布或塑料薄膜、风积沙或河沙、砾(碎)石、沥青砂等。土工布或塑料薄膜隔断层的位置宜设在路基边缘以下0.8~1.5m处,风积沙或河沙隔断层宜设在路面垫层下面,厚度不宜小于0.5m,砾(碎)石隔断层的位置宜设在路肩边缘以下不小于0.8m处,厚度0.1~0.15m。

5 用风积沙或河沙作为路基填料或隔断层时,应适当放缓边坡或用宽度不小于0.30m的砾(砂)类土包边,以防止边坡蚀坍。

6 盐渍土地区路基必须设置完善的纵、横向排水设施。应结合当地农田排、灌系统综合考虑,合理布设桥涵,做好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设计,使水流畅通,自成体系,不影响路基稳定。

7 地面排水困难、地下水位较高或公路旁有农田排、灌水渠的路段,应在路基一侧或两侧设排(截)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或截阻农田排灌跑水,排(截)水沟距路基坡脚应不小于2m,沟深应低于地表1.0m以下,沟底宽0.8m~1.0m。

8 在排水困难、占地容许的路段,可设计蒸发池排除地表流水。蒸发池边缘距路基坡脚不应小于10m,每个池的容量不宜超过300m,蓄水深度不应大于1.0m。

9 如果更换路基填料受到限制,可在原填料中掺入一定品种与数量的加固剂处理路基病害。硫酸盐渍土路段,为减轻盐胀,也可对路床盐渍土进行化学处理。加固剂或化学试剂的类型、成分和掺加的剂量可根据填料土质通过试验确定。 7.9.5干涸盐湖地段路基

1 干涸盐湖地段路基设计应查明岩盐的种类、工程性质、溶蚀情况及地下水位、含

3

盐特征情况。

2 干涸盐湖地段填筑路堤,可利用岩盐作为填料。

3 干涸盐湖地段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分期修建。其它等级公路,可采用低路堤的路基横断面形式,路堤高度不宜小于0.3m,路堤边坡坡度可采用1:1.5。

4 当盐湖地表下有饱和盐水时,宜采用设有排水沟及护坡道的路基横断面。护坡道宽度应大于2m。

5 当地表有溶蚀、溶沟、溶塘时,应用填料填补,并洒饱和盐水,分层夯实。

盐渍土地区道路病害及防治
全国盐渍土地分布(篇三)

盐渍土地区道路病害及防治

摘要:研究盐渍土地区的道路病害和防治措施,以新疆某公路为例,讲解了盐渍土地公路病害的主要形式,并对公路病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为其它盐渍地区的公路病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盐渍土地;道路病害;防止

盐渍土地区的公路路面病害主要有路面的纵向裂缝、波浪和路面网状裂纹等。盐渍土是一种特殊的土,有着和普通土质不同的含盐类型和地下水深和气候环境,盐渍土的盐胀、盐溶是盐渍土地区道路主要的工程特性,进行盐渍土地区的公路建设需要对盐渍土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经济的防治措施,对盐渍土地区的公路病害进行有效控制。

一、盐渍土地区公路病害主要形式

我国的盐渍土病害主要有盐胀、翻浆和腐蚀等。根据相关研究发现,高含盐量会导致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发生路面强度下降和对封层作用的削弱,容易造成公路路面破坏。

公路路面破坏主要类型:

不规则变形。{全国盐渍土地分布}.

沥青面起皮,脱落和网裂。

基层材料高盐量,面层盐胀破坏。

通常情况下因为盐量高造成的路面破坏在乡村公路中发生率较高。

1.盐胀。

土体内硫酸钠迁移集聚,气候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硫酸钠吸水结晶体积膨胀是盐胀的主要形成机理。在对新疆盐渍地区的公路进行调查之后发现盐渍土盐胀是这些地区公路的主要病害形式【1】。盐胀会导致路面的不均匀变形,影响公路的使用性能,同时在盐胀的反复作用下容易造成路基的结构性破坏,诱发不均匀沉降,这种因为盐胀导致的不均匀沉降在一些盐碱度较大的地区公路破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造成路面开裂之后进行行车碾压,进一步加速了公路的破坏,最终导致很严重的公路病害,甚至完全丧失交通功能。

2.翻浆。{全国盐渍土地分布}.

翻浆原指寒冷地区转暖时节路面下层冻土融化导致路基饱水软化,行车作用造成路面开裂,并且裂缝中冒出泥浆的现象,这是因为冻融造成的翻浆,非寒冷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
全国盐渍土地分布(篇四)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

摘 要 我省海西地区国道315线、国道215线、格茫公路、冷乌公路所经过路段存在盐渍土,本文针对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进行了全面的叙述,为今后设计、施工及设计变更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盐渍土 路基 施工

1.盐渍土的概念及分类

盐渍土是一中含盐量较高的盐碱土,当地表以下1m范围内含有容易溶解的盐类超过0.5%时即属盐渍土。盐渍土按含盐性质可分为:氯盐渍土、亚氯盐渍土、亚硫酸盐渍土、硫酸盐渍土、碳酸盐渍土;盐渍土按盐渍化程度可分为:弱盐渍土、中盐渍土、强盐渍土、过盐渍土;盐渍土按形成条件可分为:盐土、碱土、胶碱土(龟裂粘土)。

2.施工季节的选择及施工程序安排

2.1施工季节的选择 在盐渍土地区筑路,尽可能地考虑当地盐渍土的水盐状态特点,力求在土的含水量接近于最佳含水量的时期不发生冻结,也不在积水季节进行施工。根据这一原则,一般认为:当地下水位高,对粘性土的盐土地区,以夏季施工为宜;对砂性土的盐土地区,以春季和夏初施工为宜;强盐渍土地区,在表层含盐量降低的春季施工为宜;对于不冻结的土,可以考虑冬季施工。对于青海境内的盐渍土路基施工,受气候、工期的制约,施工期一般很难安排在理想的施工季节。

2.2路基施工程序的安排 盐渍土路基要分段一次做完。自基底清除过盐土开始,要连续施工,一次做到路堤的设计标高,不可间断。在设置隔断层的地段,至少也要一次做到隔离层的顶部,以避免路基的再盐渍化和形成新的盐壳。

3.基底处理

盐渍土路基基底的处理根据含盐量、含水量及地下水位而定。

3.1从含盐量方面看 由于一般盐渍土地区的含盐量往往表层最大,故当路堤底部表层盐渍土含有过量盐分(含盐量大于8%)或表土松软有盐壳时,在填筑前,将路堤基底与取土范围内的表层过盐渍土铲除,铲除深度根据土的试验资

料决定,一般为0.1~0.3m。如路堤高度小于1.0m时,除将基底含盐量较重的表土挖除外,应换填渗水性土,其厚度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1.0m,其他公路不小于0.8m。

3.2从含水量及地下水位方面看 当含水量超过液限的土层在1.0m以内时,必须全部换填渗水性土;如含水量界于液限和塑限之间时,在铺0.1~0.3m的渗水性土后,再填粘性土;如含水量在塑限以下时,可直接填筑粘性土。当清除软弱土体达到地下水位以下时,则先铺填渗水性土,高出地下水位0.3m以上,再填筑粘性土。在修建高等级路面或次高级路面的地段,除路床填料符合规定要求外,还应在路堤下部设置封闭性隔水层(材料如沥青砂、防渗薄膜、聚丙烯薄膜编织布等)以隔断地下水的上升。

3.3基底的换填作业的要求 清(铲)除表层后,地表做成由路基中心向两侧约2%的横坡,整平压实,沿横坡均匀铺平,以利排水;铲除的表层过盐渍土堆置在低处,以免水流浸渍后,又流回路基范围内。铲除后的回填应按规定采用可用的盐渍土。

4.填料要求

{全国盐渍土地分布}.

由于盐渍土含盐量决定了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所以含盐量成了填料选择的主要依据。用作路堤填料的盐渍土,其容许含盐量必须符合表1的要求。 盐渍土地区路基填料容许含盐量 表1

盐渍土地区选择路堤填料时,应注意如下几点:a.盐渍土的含盐程度在容许范围时可作路堤填料,但施工时必须注意含盐量的均匀性。b.在闭塞的积水洼或常年潮湿的盐渍土地段填筑路堤时,应外运渗水土填筑,并考虑路堤沉陷问题。c.内陆盆地干旱地区,如当地无其他适宜的填料,需用易溶盐含量特大的土、含盐砂砾、盐岩等作填料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水文地质情况,通过试验决定。d.用石膏土作填料时,石膏含量一般不予限制,应严格控制填筑密实度。路堤基底如为松散的石膏土时,应先予以夯实。

5.路基压实及含水量控制

5.1为了防止盐分的转移和保证路基的稳定,盐渍土路基的压实应尽可能地提高一些,要求达到重型击实标准。

5.2路基分层压实,每层填土厚度,对粘性土不得大于20cm,对砂性土不得大于30cm。

5.3碾压时应严格控制含水量,不应大于最佳含水量1个百分点。在干旱缺水地区,对路基填土采用加大压实功能的办法进行压实,并设法洒水,使路基表层20cm后的土层在碾压时为最佳含水量,至少应达到最佳含水量的70%以上。

5.4当填土含水量过大时,施工中除设计挖好该地区排水沟外,可在取土坑挖临时排水沟,以截断地表水和降低地下水位。此外也可延长施工段落,在取土坑内分层挖土,分段填土暴晒,分段夯压。

6.路基排水

盐渍土地区路基排水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如排水不畅,势必会因积水使土质发生不利的变化,造成路基病害。因此,在施工中应及时合理地布置好排水系统,防止路基及其附近积水。

当路基一侧或两侧有取土坑时,可利用取土坑进行横向与纵向排水。取土坑底离最高地下水位应小于0.15~0.20cm。底部应向路堤外有2%~3%的排水横坡和不小于0.2%的纵坡。在排水困难地段或取土坑有被水淹没可能时,应在路基一侧或两侧取土坑外设置高0.4~0.5m、顶宽1m的纵向护堤。

当路基两侧无取土坑时,应设置纵向排水沟,并根据当地的地形、地势设置必要的横向排水沟,且两排水沟的间距不宜大于300~500m,长度不超过2km。 当地下水位高时,除挡导表面水外,应加深两侧边沟或排水沟,以降低路基下的地下水位。

盐渍土地区的地下排水管与地面排水沟渠必须采取防渗措施。盐渍土地区一般不宜设置盲沟、渗沟排除地下水,因为盐分的沉淀易使盲沟失效。且地面排水系统不宜与地下排水系统合并设置,以免造成地下水位的升高,影响路基稳定。

7.路基毛细水隔断层的设置

路基修筑在强盐渍化细颗粒粘土(粘性土、粉性土)地区,路基边缘至地下水位高度又不可能达到设计规定,而才用提高路堤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又不经{全国盐渍土地分布}.

济或不可能时,在路基边缘以下0.4~0.6m处(或路基底部)的整个路基宽度上设置毛细隔断层。隔断层的材料可以用卵石、碎石或其他粒径约5~50cm的砂砾,厚度采用0.15~0.3m,并在上、下面各铺设一层5~10cm厚粗砂或石屑作为反滤层,以防止隔断层失效。隔断层使用的材料应因地制宜,不影响隔断层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8.路基高度

8.1路基边缘高出地面的最小高度

在过干旱与干旱、半干旱地区,排除地面水困难的情况下,强盐渍土与过盐渍土的路基边缘高出地面的最小高度可参考表2。

盐渍土路基边缘高出地面最小高度 表2

8.2路基边缘高出地下水位的最小高度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盐渍土路基高出地下水位的最小高度可参考表3。

盐渍土路基边缘高出地下水位的最小高度 表3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tuijian380617/

推荐访问:土地盐渍化 土地盐渍化的原因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