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武丽杰

来源:推荐阅读 时间:2016-09-27 10:53:1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推荐阅读】

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武丽杰(一)
儿童睡眠及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 儿童 【摘要】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不同年龄儿童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2年6月~2003年6月在乌鲁木齐市随机抽取2个行政区4000名2~12岁儿童,对其睡眠状况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1)我市各年龄儿童平均睡眠时间均低于国际标准,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儿童的年龄、睡眠比和入睡时间以及父母的年龄、文化程度。(2)我市儿童睡眠障碍的总发生率为39.70%,不同年龄儿童睡眠障碍的类型有所不同。影响儿童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父母一方或双方睡眠障碍的存在、孩子患扁桃体炎的次数、夜间喘息发作的次数和入睡时间。结论 乌鲁木齐市2~12岁儿童的睡眠时间普遍较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与孩子的年龄、睡眠习惯、健康状况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故应引起大家的共同关注,减少睡眠问题带来的健康隐患。

【关键词】 儿童;睡眠;睡眠障碍;影响因素 A survey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sleep characteristics and sleep disorders in children in Urumqi 【Abstract】 Objective

A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ondition of sleep time and sleep disturbances and to identify related factors in children age 2~12 years old in Urumqi.Methods From June 2002 to June 2003,4000 children age 2~12 years old were investigated with questionnaire in 2 districts.Results (1)The average time of every day sleep of each age group are all lower than intentional standard,the chief influent factors are age,the rate of the nighttime sleep and spend time before falling in sleep of child,age and culture degree of parents.(2)The prevalence of sleep disturbance is 39.70%.The chief influent factors are parents have sleep disturbance history,times of tonsillitis,times of wheeze attack at night and spend time before fall in sleep.Conclusion At present in Urumqi city,there are shorter sleep time than before and high prevalence of sleep disturbances in children 2~12 years old,which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by all of us,to reduce the risk of disease related to sleep problem. 【Key words】 children;sleep;sleep disturbances;influence factors 随着睡眠医学的兴起与不断发展,人类健康与睡眠相关疾病的研究日益深入。睡眠时间的长短及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身心健康的发展,尤其对于儿童,睡眠时间不足及严重的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还会引起各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生,故儿童的睡眠问题应得到儿科医生、家长及社会的共同关注。为了解乌鲁木齐市不同年龄儿童的睡眠状况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我院于2002年6月~2003年6月对我市2个区4000名2~12岁儿童的父母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empirenews.page--]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我市2个区,每个区再随机抽取2个保健科、2所幼儿园、2所小学,共4000名2~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回收合格问卷2727份,反应率为68.18%。 1.2 调查方法 采用全国8个城市2~12岁儿童睡眠状况流行病学调查的统一问卷(参考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悉尼儿童医院睡眠中心的临床问卷,结合我国国情后修订而成),内容包括儿童出生情况、喂养情况、每日睡眠状况、父母睡眠状况、母孕期情况、儿童所患呼吸道疾病及用药情况等。由受过培训的专人对参加调查的医务人员进行统一讲解,再由他们对家长进行具体解释和说明,以保证问卷的质量和可信度,所有调查结果汇总后,再由专人对其中的5%进行核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比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采用描述性分析;对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别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儿童睡眠时间及夜间睡眠比 见表1。表1 不同年龄儿童每天睡眠时间及夜间睡眠比(略) 2.2 影响儿童睡眠时间的因素 经过调查分析,有7个主要因素独立影响了儿童睡眠时间的长短,分别是小儿的入睡时间、夜间睡眠比、用药情况及双亲的年龄和学历(F=411.009,P<0.01),见表

2。表2 儿童睡眠时间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结果(略) 2.3 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 我市各年龄段儿童睡眠障碍的总发生率为39.7%,其中鼾症的发生率7.0%,喉头哽咽的发生率0.9%,呼吸暂停的发生率0.4%,睡眠不安的发生率8.8%,张口呼吸的发生率5.8%,夜惊多汗的发生率16.4%,肢体抽动的发生率3.4%,磨牙的发生率8.5%,梦呓的发生率5.2%,梦游的发生率0.4%,夜间尿床的发生率1.4%,不明原因觉醒的发生率0.9%,睡眠姿势异常的发生率8.2%,白天嗜睡的发生率1.8%。 2.4 影响儿童睡眠障碍的因素 经过调查,有30项因素与睡眠障碍间有统计学相关性。对上述单因素再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后发现有5个主要因素独立影响了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依次是父亲有睡眠障碍史、母亲有睡眠障碍史、孩子患扁桃体炎次数、夜间喘息发作次数及入睡时间(χ2=22.31,P<0.01)。见表3。表3 儿童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略) 3 讨论 3.1 儿童睡眠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充足的睡眠能促进孩子的健康的生长发育。年龄越小所需睡眠时间越长。据报道[1],小儿在2岁以前,每日睡眠时间>清醒时间,2~5岁每日睡眠时间与清醒时间基本相等,上学以后睡眠时间逐渐减少,但也不低于全天的40%。我市各年龄段儿童平均睡眠时间均低于上述标准,2~6岁小儿每日睡眠时间尚能保证在9.6h(占全天的40%)以上,而6岁以上儿童每日睡眠时间均<9.6h,考虑与6岁以后孩子就学、学习任务加重、课余时间安排增多等因素有关。影响儿童睡眠时间的独立因素包括:(1)孩子的入睡时间:当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睡眠习惯时,就会在上床后的较短时间内自己安静入睡,无需大人陪伴;而尚未形成正常睡眠规律的孩子则常会出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延长,整体睡眠时间缩短。(2)夜间睡眠比:儿童在1岁左右初步建立昼醒夜眠的睡眠周期后,夜间睡眠应占全天睡眠时间的90%以上。夜间睡眠时间短的孩子白天精神差,昏昏欲睡,且由于白天光线强、噪声大、干扰因素多,不能很好进入深度睡眠,故睡眠质量不高,造成实际睡眠时间缩短。(3)用药情况:用药情况反映孩子患病状况,需多次服药者,也会减少睡眠时间。(4)父母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父母年纪较轻,文化程度较高者,孩子的睡眠时间较长。考虑与年轻的父母掌握了一定的睡眠知识,能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关。综上所述,儿童睡眠时间的长短不仅受睡眠习惯及睡眠规律的影响,还受到家庭环境与氛围的影响,同时也与父母受教育程度、文化习俗及家庭经济情况相关。

[!--empirenews.page--] 3.2 儿童睡眠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睡眠障碍是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表现,它可由身体某系统生长发育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功能失调引起,也可由呼吸、神经等各系统的疾病引起,它的存在可直接影响儿童的睡眠结构、睡眠质量及睡眠后的复原程度。国外资料显示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20%~25%[2],我国8个城市30000名2~12岁儿童睡眠资料显示其发生率为27.11%[3],我市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1][2]下一页 为39.70%,明显高于上述水平,值得重视。本调查显示:不同年龄儿童睡眠障碍的类型有所不同:2~4岁小儿以睡眠不安、夜惊多汗和尿床为主,考虑与该年龄段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睡眠规律尚未形成有关;4~10岁儿童则以鼾症、张口呼吸、肢体抽动、夜间磨牙、梦呓、睡眠姿势异常等多见,考虑与该年龄段儿童咽部淋巴组织(腺样体、扁桃体等)处于生理性生长高峰期,致使呼吸道变窄、易发生感染有关,其次也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及恒牙萌出和乳牙脱落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鼾症在各年龄段的发病率均不低,2岁为4.6%,3岁为6.4%,4~10岁平均为7.8%。鼾症是儿童睡眠呼吸障碍中最常见和典型的症状,小儿夜间睡眠打鼾,尤其是重度打鼾,可造成呼吸不畅、睡眠反复中断、睡眠质量差、白天精神差、食欲下降,以致摄入食物和热量不足,久之,可导致生长发育落后,身高、体重低于同龄儿,故应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积极寻找原因,解决鼾症。其次,睡眠姿势的异常在各年龄段儿童中发病率也在5.0%~12.8%之间,主要表现为背弓颈部后仰,这一姿势不利于胸廓的舒展和呼吸道的通畅,且对有呼吸道疾病的小儿还易造成分泌物潴留和加重呼吸困难。影响儿童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

(1)父母有睡眠障碍史(如打鼾、梦呓、夜间磨牙)。据报道,父母有睡眠障碍的孩子患睡眠障碍的几率是父母无睡眠障碍的孩子患睡眠障碍几率的2.5倍。打鼾多与呼吸道解剖结构异常和某些疾病有关,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而梦呓和夜间磨牙的遗传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2)儿童患扁桃体炎的次数:小儿多次患扁桃体炎,会造成扁桃体的慢性增生和肥大,部分堵塞呼吸道,睡眠时口咽部肌肉松弛,又进一步加重了呼吸道阻塞,二者共同作用使呼吸时气流不畅。当软组织过分松弛导致完全堵塞时,还可出现呼吸暂停,长期夜间睡眠呼吸暂停可引起多系统疾病的发生。(3)夜间喘息发作的次数,小儿夜间多次喘息发作,常提示有喘息性疾病的存在,如哮喘或有哮喘倾向的喘息性疾病,该类患儿多存在呼吸道的慢性炎症和呼吸道高反应性,加之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易出现呼吸道痉挛,导致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及不明原因的觉醒、憋醒等睡眠障碍的发生。(4)入睡时间:大多数孩子在30~60min内入睡,>1h入睡的孩子存在着潜在的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担心害怕、需要家长陪睡或讲故事,这都属于不良的睡眠习惯,与平时家长的溺爱及教育方式不当有关。孩子在生后8~12周是睡眠发育的重要阶段,家长如能重视这一阶段对孩子正常睡眠周期的培养,则对孩子婴幼儿期乃至整个儿童期的睡眠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4]。[!--empirenews.page--] 综上所述,儿童睡眠时间的长短与睡眠障碍的发生受到一些独立因素的影响,其中很多因素是可以人为控制或减少的,只要家长掌握了睡眠与健康的相关知识,有意识地去避开这些危险因素,或是发现原因,及时就诊,解除影响因素,则可大大减少和避免孩子因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碍而产生的健康隐患。

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武丽杰(二)
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研究

【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武丽杰】

【摘 要】 在幼儿日常教学生活中,发现有些孩子没有良好的睡眠习惯,在幼儿园不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睡觉,在家中的作息更没有规律,跟随着家长的睡眠习惯,造成白天上学时无精打采,做任何事都一副懒洋洋的样子,无论出操、吃饭、上课、学习,还是游戏、运动,都慢吞吞的,天天漫不经心,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这无形中影响了学习、生活,这种现象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武丽杰】

【关键词】 幼儿睡眠 睡眠习惯 养成

【正 文】

不按作息时间睡眠现象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长期存在,这是一种病吗?要不要去医院治疗?平时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家长,看着纠心、气恼,却不知怎么办,如何改变,怎样训练,怎样改变这种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教师和家长思考的问题。

一、幼儿基本睡眠情况

《0~5岁儿童睡眠习惯及睡眠障碍的现状研究》的作者黄小娜进行了我国城市儿童睡眠习惯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现状的调查研究,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我国12个省市14883名0~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对受试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应用SA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如下结果:中国城市0~5岁儿童睡眠障碍总患病率为20.87%,其中入睡困难、磨牙、打鼾发生率较高。儿童睡眠习惯主要存在的问题有:62.48%的儿童与家人或保姆同床睡眠;59.79%睡前需要安慰物;33.08%睡前30分经常看电视;11.22%夜间习惯俯卧位睡姿。 睡眠障碍是当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较为突出的问题,许多障碍根源于儿童早期不良的睡眠习惯。因此,有必要及早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睡眠卫生指导,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预防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保证儿童良好的睡眠质量。

二、幼儿不良睡眠习惯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危害分析【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武丽杰】

一些幼儿睡前从小就养成亲人陪睡的坏习惯,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哄着睡就不能入眠,害怕一个人睡觉,有的孩子关了灯也不敢睡,【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武丽杰】

睡得不踏实,胆小害怕;有些幼儿睡觉睡姿不正确,后背朝上睡,出现心中异常烦躁,磨牙打鼾,撩衣蹬被,还会出现梦惊、梦魇、梦游、尿床等现象;某些孩子睡醒后大发脾气,哭闹不停,不肯穿衣服,不愿意盖被子,怎么哄都没有用。【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武丽杰】

出现以上种种现象的原因,可分成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来判断。从主观原因出发,估计是小孩白天受到过很大的刺激或惊吓,如:独自一个人长时间在房间里;独自一个人处于陌生的环境里;大人用大灰狼吓唬他;在黑暗中受到惊吓;听了可怕的鬼故事;生活中或电影电视里的车祸、杀人抢劫等流血事件;听说动物吃小孩子事件;看到本身就怕的动物如狗、蛇;孩子患病怕打针等一系列事情。

从客观原因上来看,可能由于睡姿不正确、睡前饮食、睡觉环境、疾病等造成的,如枕头过高、枕着手睡、被子蒙头、张口呼吸、对着风睡、坐着睡、睡前生气、睡前饱餐、剧烈运动、睡前饮茶、感冒、哮喘、饥饿、口渴、室温不适等。

这些不良睡眠障碍现象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各种代谢功能紊乱,降低和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生成黑眼圈眼袋水肿,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减,思维反应灵敏度降低,智商降低等危害。

三、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及探索

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求是孩子睡眠的基本保障,要求安静,整洁,温度光线适宜,有安全感;要注意卫生条件,房间要通风,被褥要适时令,被子干净整洁,避免睡时吮吸手指,不脱衣裤,穿衣太多睡等情况;要注重睡眠安全,不能睡软床,床顶不要挂相框,睡时要有枕

头,睡通铺的孩子头和头之间距离不要靠得太近,避免蒙头睡,张口睡,打鼾等现象,以下措施有利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

1. 制订规章

俗话曰:“无以规矩,不成方圆”,首先幼儿园必须要有固定的作息时间,保证幼儿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做规定的事情,特别是睡眠习惯,要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能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其次,所有人员均要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不能搞特殊化,监督落实好日常作息时间安排,认真做好值日记录,培养良好的睡眠规律,并安排好美妙动听的入睡铃声,起床铃声等。还有,做好第一次睡眠指导安抚也是非常重要的,将睡眠要求讲得详细透彻具体明白,重点处要反复强调,细节处要娓娓道来,树立榜样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2. 睡前准备 睡前如果准备得充分,会让孩子很快就进入梦乡,保证睡眠质量。睡前要求闲人不得入内打扰,孩子们要自己整理床铺,换好睡衣,不能说话,不得聊天,不要走动,如有走动,也要像小猫一样轻手轻脚,拈起脚尖,还要先上厕所,关上电视,关上灯,在睡觉之前的一小时可以做一些放松的运动,如听一个童话故事,播放一段轻音乐,适当活动一下,不仅让心情放松,同时也要让肌肉放松。合理安排睡前活动,创设轻松祥和的良好睡眠氛围,以便孩子很快进入梦乡。

3. 教师关注

孩子熟睡一般需要一至两个小时,然后再逐渐向睡醒的方面发

展,还有一种是开始睡不熟,到接近天亮时才能熟睡的类型。孩子

【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武丽杰】

睡眠的类型与父母有所不同,父母就误认为是孩子睡不熟、不眠等。睡眠不好的孩子,发现其中大多数都不是睡眠问题,而是比较好动,对任何事情都很感兴趣,好像发生的什么事情都跟他们有关,其实他们不仅比一般的孩子反应快,而且其感觉方法也是很锐敏的,父母不需要为此操心。

值日教师要认真巡视查房,细心观察幼儿举动,有没蒙头睡,俯睡,有无生病等,对不能入睡的要了解其原因及时处理。经常表扬睡眠好的孩子,启到榜样示范作用,对于辗转反侧多动假寐的孩子,可用温柔的眼神来鼓励孩子入睡。当孩子在白天充分地进行了运动以后,一到睡觉时间,即使他不爱睡觉也是会睡得很香甜的。积极地去锻炼身体,让孩子多到室外去自由自在地进行游戏,对孩子的睡眠是很有好处的。反之,孩子长时间进行紧张的学习和活动,或者看了可怕的东西之后,就容易影响睡眠。

4. 家园沟通

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要家园一致,给孩子明确的睡眠作息时间,培养其主动良好的入睡习惯。家长要多到幼儿园与教师联系,主动沟通,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如实地反映给老师,共同协调配合,针对孩子的睡眠情况,对症下药。在家长面前多表扬孩子,绝不能实事求是的说孩子的坏处,要学会替孩子着想,孩子的自尊心都是极强的,表扬的效果比批评要好得多,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可能会让孩子记住一辈子。

5. 经验借鉴

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武丽杰(三)
儿童及青少年多发性硬化患者治疗的研究进展

  【摘要】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约3-5%的MS患者在18岁前经历首次发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在临床特征、疾病进展及治疗预后等方面与成人患者仍有差别。此类患者多表现为复发缓解的病程,复发频率高于成人,发展到残疾的时间较成人晚,但易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目前国际上有越来越多相关的研究成果,基于伦理学等多方面原因,虽然目前没有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但是己有部分研究将成人MS患者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并评估了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MS;儿童;青少年;患者治疗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识到MS可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发病,占整个人群的约3-5%,最年幼的患者仅2岁。在儿童时期,患者发病的性别比例几乎相等,仅仅到青春期后,女性患者才明显增多。临床病程以复发缓解型MS(RRMS)居多,占80%以上,与成人相比较高。在一项37名患者参与的研究中,60%的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而在一项有63名患者和57名对照的研究中,约1/3的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在复杂注意力、命名、视觉记忆等方面,在2年的随访中,2/3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仍在进展。此类患者的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值一般较成人低EDSS达到4分的平均时间约20年,而成人该时间约为10年,但由于其发病时间早,仍可能在较为年轻时进展到无法独立行走的残疾程度。磁共振成像(MRI)在T2加权像上可见更多的病灶,提示炎症表现更明显,且脑脊液(CSF)白细胞计数在发病时也较高。
  一,急性期治疗
  类固醇激素治疗可促进急性症状的恢复,但对疾病远期进展的作用则不明确,主要的作用机制为抗炎与免疫抑制。急性发作时给予3-5天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一般作为首要的选择,针对该类患者可根据发作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使用,如体重小于30kg,需每天按3Omg/kg计算使用,如大于等于30kg,则可每天使用1g。而对于是否使用口服激素,没有适应此人群相关研究支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面部潮红、睡眠障碍、过敏、增加食欲等,尽管高血压和高血糖等副反应在儿童及青少年中不易出现,但大剂量使用时需注意监测血压、尿糖、血钾等指标,抑制生长也是儿童青少年使用类固醇激素需注意的问题。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在许多自身免疫疾病中使用,剂量为0.4g/kg连用5天。一项研究在成人患者使用类固醇激素的基础上使用IVIG治疗,与安慰剂对比二者没有明显差别,其并不改善MS的疾病进程,所以并不作为急性复发的推荐。在儿童青少年患者急性脱髓鞘发作,而使用类固醇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作为治疗的选择。血浆置换(PE)是治疗自身免疫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有利于清除炎症介质,如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细胞因子等。在一项双盲的成人临床实验中,急性发作者42%症状改善。在41名成人患者参与的研究中,多次复发的炎性脱髓鞘患者,39%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其应用于儿童及青少年MS患者的研究相对有限。
  二,疾病修饰治疗(DMT)
  DMT主要用于MS缓解期,目的在于减少疾病再发的频率,降低恶化的程度。一线治疗一般作为首要选择,多来自于在成人治疗的实践中,药物包括干扰素- (IFN- )和醋酸格拉默(GA),干扰素包括IFN- la及IFN- 1b,三者均为注射药物。在成人的MS治疗研究中,一线治疗可防止30-40%的新的复发,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远期残疾。约有一半的儿童青少年MS患者在使用一线治疗后转向使用二线治疗,其中有28%因为治疗失败,而19%因为对于治疗本身的耐受性差。近10年越来越多二线治疗在儿童青少年MS应用,特别是难治性。其中FDA仅批准部分药物作为成人MS的治疗用药。关于药物在儿童青少年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于一些观察性和回顾性分析。
  1,一线治疗
  IFN- 在成人MS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其治疗RRMS的机制在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诱导抗炎介质、减少淋巴细胞的迁移,减弱自身反应T细胞活性。在成人MS患者的研究中,使用IFN- 治疗2-3年中,与安慰剂的对比可减少30%的恶化率。一系列样本量较小的回顾性研究证明,在儿童及青少年人群中使用成人剂量的IFN- la及IFN- 1b,同样是可耐受的。通过模拟人类髓磷脂碱性蛋白,诱导活化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抗炎细胞因子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发次数在治疗成人RRMS的三期临床试验中,GA与安慰剂对比能减少29%的复。在一项使用GA治疗7名儿童患者的研究,在随访患者完全未复发,年的回顾性研究中3名患者EDSS保持稳定。在另一项包括24个月后,有2名14名儿童患者青少平均ARR由发病前的2.8降至0.25,结果与成人相似。主要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包括注射局部反应和胸痛。
  2,二线治疗
  NTZ是重组的人源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止血管内皮粘附分子与其相应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复发频率。在一项德国的研究中,对3名儿童患者对一线治疗反应差,其中最小的患者为12岁,的研究使用NTZ治疗中,在6个月的随访中均未见MRI新发病灶。因为可能与导致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相关,曾一度在美国撤市,现经过FDA批准在严密监控下仍可使用该药。PML是一种有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JC病毒感染相关,有研究表明JC病毒的抗体检测可将催患PML的风险分层。其中有一项病例报告提到使用NTZ治疗1名14岁女孩发生了PML,故如治疗过程中相关症状突然恶化,需警惕PML的可能。
  环磷酞胺作为化疗药物并未应用于MS的治疗中,目前在使用环磷酞胺脉冲疗法治疗成人MS的一期实验中,发现可减少疾病活跃程度,且年龄小于40岁者对药物的反应较好。在一项回顾性分析中,17名患者年龄跨度从9岁到18岁,分别使用脉冲或诱导疗法,在治疗1年后,复发频率和EDSS均有改善。而不良反应包括呕吐、脱发、骨质疏松、闭经,其中1例患者发现膀肌肿瘤。在环磷酞胺在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己经有一定的经验,但用于MS患者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结语
  儿童及青少年MS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的研究表明此类患者较成人患者有更高的疾病负担。成人MS的治疗方法包括急性期治疗和缓解期的治疗,如一线治疗的IFN- 和GA,二线治疗中的NTZ、环磷酞胺、芬戈莫德等。基于一些小样本的回顾分析和病例报告,将这些治疗应用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中大部分是安全且有效的。但这些药物仍可能存在短时或者长期的健康风险,因此
  有必要针对此类人群进行设计严谨、多中心合作、长期随访的大型临床对照试验。对儿童及青少年MS的治疗提供进一步指导。
  【参考文献】
  [1]杨海琴,重庆市2008-2013年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

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武丽杰(四)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32例帕金森病患者,以及正常的32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存质量检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睡眠质量以及生存质量的评价,联合使用ESS问卷调查并进行SDS评估。结果:观察组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等方面明显不如对照组。观察组的睡眠障碍率接近70%,其中失眠占25%,白天嗜睡占29%,睡觉过程中呼吸暂停占14%。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比较普遍,与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抑郁状况以及每天服用的多巴胺剂量有关。

  【关键词】帕金森病(PD);睡眠障碍;临床特征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近年来比较让人熟知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肌强直、体位姿势有障碍、静止性震颤[1]等等。这类患者往往存在很差的睡眠质量,失眠情况困扰着患者。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32例帕金森病患者,以及正常的32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存质量检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睡眠质量以及生存质量的评价,联合使用ESS问卷调查并进行SDS评估。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32例帕金森病患者,以及正常的32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1人,女性患者11人,年龄在35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7岁,其中小于60岁的有13例,大于60岁的为19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在38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岁,其中小于60岁的15例,大于60岁的1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存质量检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睡眠质量以及生存质量的评价,联合使用ESS问卷调查并进行SDS评估[2]。患者填写问卷前,护士一一指导患者,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如果不会写字或识字障碍的,可委托家属根据患者口述填写。回收率100%。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软件,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观察组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等方面明显不如对照组。见表一。
  2.2两组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睡眠障碍率接近70%,其中失眠占34.5%(11例),白天嗜睡占25%(8例),睡觉过程中呼吸暂停占9.375%(3例),ESS评分为11±5,SDS的评分为41±9;对照组睡眠障碍率低于20%,3例失眠,4例白天嗜睡。
  3 讨论
  3.1 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 PD患者的睡眠障碍表现主要是失眠和白天嗜睡,这类患者普遍病情偏重,病程长。具体原因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发生变异紊乱了睡眠周期的正常调节,从而引起睡眠障碍;患者病程越长,病情越重,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就更少,引起运动障碍,表现为动作缓慢,肌强直、抽筋和翻身次数少等。PD患者夜间觉醒次数多,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等方面明显不如非PD患者。
  3.2 对睡眠的干预,降低睡眠障碍率 1、 要告诉患者哪些因素将会导致其睡眠质量的下降。对此,需要采取松弛治疗,睡眠限制治疗以及刺激控制治疗等干预疗法来改善患者的睡眠。2、创造舒适的睡眠条件和环境。3、保持病房的整洁,空气清新,适度开窗。4、患者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吃得过多。而且食物要以清淡,富含维生素为主。
  综上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比较普遍,与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抑郁状况以及每天服用的多巴胺剂量有关,治疗期间应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流清,赵忠新.帕金森病相关性睡眠障碍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
  [2] 期刊论文 安星凯.彭蓉.吴妍.An Xing-kai.Peng Rong.Wu Yan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评价及其治疗策略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tuijian429131/

推荐访问:儿童睡眠呼吸障碍 儿童睡眠障碍的症状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