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精神

来源:推荐阅读 时间:2016-09-27 11:24:1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推荐阅读】

公共精神(一)
公共精神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促成人的个性与人的社会本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也促使着以经济结构为先导的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特别是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渐次展开和丰富,生活的公共性质日趋增长,公共目标和公共价值的意义日益彰显,公共精神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并成为现代公民必须秉承和塑造的人性价值和精神品质。

独立人格的权利主体

公共精神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表现为权利诉求的过程。在公共生活中仅仅强调公民履行义务,还不能叫公共精神;只有具有权利意识,特别是对法律明文规定的权利的维护,才能被认为具有公共精神。如今人们以平等的主体资格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之中,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在涉及公共事务时表现出公共理性——当政府的公共行为损害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时,他们往往会利用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在这种理性而独立的公民组成的现代社会里,传统的公共治理模式已不能使人民感到满意,因此,转变治理范式就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 公共精神要求政府必须密切关注和认真回应公共利益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及要求。从理念上看,这要求各级政府和官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着眼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从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现代公共精神的彰显同时也呼唤平等。这种平等意识应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权利平等。政府在施政过程中平等地对待当事人,公民不能因为个人地位、性别、种族、收入等的差异而受到侵害。第二,身份平等。公共管理者不能把自己看做是可以任意主宰民众命运的“父母官”,而应视为人民的“公仆”,并与普通公民一样,在法律面前拥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服务行政要求政府和公民都遵守法律的约定。尽管在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中,政府处于某种优越的地位,但这种地位是法律赋予的,它是与特殊的义务和责任相联系的,并不意味着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存在不平等关系。

公共责任意识

弘扬公共精神,政府要以公共责任为依托,以公平正义为宗旨,在施政活动中必须具有强烈的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感。公共责任通常

被分为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两种形态。公共责任作为一种客观责任,首先是一种法定的责任,也就是遵从宪法、法律精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正义,为人们表达公平正义的渴望提供广阔的渠道,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公平正义而努力不懈。从主观责任的角度来看,公共责任是一种最高的善,来自于道德的净化,是一种自为行为。政府要弘扬公共精神,既要承担外在的客观责任,更要树立内在的主观责任感,用自己的良知担当起政府的公共责任。

从理想层面上讲,作为组成市民社会的公民既是社会治理的对象,又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其参与公共治理的过程表现为公共生活的参与。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城邦即“许多公民以其不同职能参加而合成的一个有机的独立体系”。但是,从现实层面来看,社会是在利益冲突中形成的,存在公意与众意的差别。“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唯有公意才能够按照国家创制的目的即公共幸福,来指导国家的各种力量。因为,如果说个别利益的对立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必要,那么正是这些个别利益的一致才使得社会的发展成为可能。因此,弘扬公共精神,作为权利主体的公民应表现出责任意识。具有公共责任意识的公民表现为对他人及他物的普遍尊重和关心;自觉关心公共生活秩序和维护公共空间的纯洁;对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表现出积极的认同和支持;对偏离和损害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抵制;关注公共生活的良善并使自己个人的福祉与公共福祉有机联系起来;等等。

公共参与精神

在公共生活领域,人与人的关系多数是陌生关系,角色认知程度低,匿名效应高。但不论是否与己有关,是否能够直接给自己带来益处,只要是有益于大众的就积极参与,这就体现了公共精神。公共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参与精神。社会公共性的澄明和维护有赖于每个成员对公共活动的参与和分担。公共参与行动首先不是强制的或被胁迫的,而是基于公民的自由意志和理性判断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就其根本而言,社会主义行政是以公民为中心的行政,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行政发展的显著特征。社会主义国家权力来源于公民,也必须为公民所占有,公共权力必须属于全体社会成员。因此,在行政过程中,必须强调公共精神,提倡公民参与,使公民对公共事务积极而深入地主动介入。这样的行动不仅是积极地维护公民自身的利益,更可以创造公共利益,落实民主行政,实现公民资格。

公民参与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不仅反映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也贯穿于政策执行的全过程。公民的广泛参与直接制约政府的行为取向,以保证政府行为以公共精神为依归。公民积极参与不仅可以维护公民的自身利益,而且可以维护公共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当政府公共精神淡漠,进而弱化满足公民需要、影响公共利益实现时,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可以发挥监督作用,从而纠正政府的错误行为。

公共精神要求政府在公共治理活动中必须切实扩大民主参与渠道,形成民主参与机制,在实质上和具体制度安排上做到扩大民主参与空间。民主参与是在公共生活领域表达公共精神的一个最基本方法,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下,民主参与是我们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手段。

【公共精神】

(作者:吴开松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精神(二)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公共精神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公共精神

问题的提出:2011年就你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新修订增加:培养学生公共精神和公共品质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核心价值体系

精炼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公共精神】

一、目前中学生中常见的公共精神失范

案例引入

因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共意识失范。比如: 公共卫生习惯差, 随地吐痰, 乱丢杂物, 在 课桌椅上乱涂和乱画现象比较严重; 违反学校规章 制度, 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 就餐时任意插队, 偷窃等现象时有发生; 学

习态度不端正,考试作弊屡禁不止;诚信意识淡薄, 助学贷款久拖不 还; 不能尊老爱幼, 尤其是男 女生谈恋爱时行为有失分寸; 集体主义观念不强, 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艰苦奋斗精神差, 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不讲节 俭, 互攀比, 时有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 不能 爱护公共财产, 图书失窃, 教室、实验室、宿舍等 公共场所财物损毁严重, 等等。上述行为虽然不是 大学生的主流, 但它产生的消极影响令人忧虑, 因为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学习, 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导致中学生公共精神、公共品质缺乏的主要原因

1.中学生自我意识膨胀,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利益,忽视社会、集体利益、公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社会责任感、公益心、集体观念淡薄,荣辱观淡漠,缺乏同情心,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在索取与奉献关系;缺乏是非观、不诚信的行为时有发生,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在个人文明举止方面,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

2.中学生辨别是非 能力不强, 自控能力差,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

3.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诚信缺失等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不良诱惑、网络不健康的思想,社会不良环境、不良行为腐蚀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4.学校缺乏对学生的公共精神的教育,学校重道德教育而轻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培养,学校缺乏创造学生参与公民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三、解决对策

提高学生的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尤为重要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和时代精神来教育学生, 以“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加强对学生的公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增强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2)加强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忍辱开展矮柜注意、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 如待人礼貌、宽厚、诚实、守信、 谦逊、恭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克己自制等优良传统。

(3)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社区服务性活动、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参与、奉献、人道、公益、责任、互助、公平正义、助人为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共品德和亲社会行为。

【公共精神】

培养大学生具有为人民服务和献身精神的重要环节, 也是最直观、最生动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科技咨询、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增强劳动观念, 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

(4)优化社会大环境, 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正气,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克己自制,感恩回报、奉献社会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风尚。

运用公民知识、培育公共精神。

(5)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 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亲社会意识,“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培养清社会行为习惯,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公共精神】

和奉献意识,积极投身于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去。

只有投身于公共生活实践中才能培育公共精神;公共生活是生成公共精神的土壤,而公共精神则是滋养公共生活的灵魂。正是在长期的公共生活的训练、实践和反复搏弈中,产生和升华了以自治、自律、人道、公益、责任、互助、个性自由为底蕴的公共精神,

学生必须要增强自身素质,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公共精神,加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已是迫在眉睫的新课题。为此,新课标增加一个新的条目(三1.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初中生是媒介信息最广泛的接受者,但因身心发展的不成熟,难以成为很好的分析者和批判者。作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分析媒介信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并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能够借助媒介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公共精神(三)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公共精神】

摘要:大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共精神和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培养社会公共精神和公德意识,努力做好社会公共意识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是每个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关键词:公共精神 大学生

年轻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希望,我们大学生更是如此,我们都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我们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的整体水平,将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水平,所以,我们如果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地位,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奋斗和努力,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一直延续下去,我们才能面对二十一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

大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共精神和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培养社会公共精神和公德意识,努力做好社会公共意识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是每个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社会公共生活孕育了公共精神 ,其开发性、互动性特点决定了公共精神的主要特征为 :一是公共性 ,指公共精神要行之有效需要建立在人们的共识基础之上 ,任何人都有义务去维护大家公认的道德原则 ,把道德关怀的目光投向社会公众 ,投向他人 ,真正做到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 ;二是最低限度性 ,这是指公共精神并不是对私人利益的排斥 ,也不是对个性自由的否定 ,而是一种最低限度的公共价值、标准和态度 ;三是辐射性 ,这是指公共精神不仅直接影响拥有它的人的行动 ,它还有辐射强化作用。

社会公共精神有如此大的作用,所以,社会对大学生公共意识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公共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公共生活质量,使人心情畅快;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使人安全舒适;更有助于大学生成才成人。大量事实反复说明:具有正确合理的的公共意识,更适应社会公共生活的人才更可能有“成就”,更容易“成功”。因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万不要成为游离社会的自由主义者,终生乐而无为,要善于在社会实践中体会什么是真正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行为,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共意识失范。比如: 公共卫生习惯差, 随地吐痰, 乱丢杂物, 在 课桌椅上乱涂和乱画现象比较严重; 违反学校规章 制度, 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 就餐时任意插队, 偷窃等现象时有发生; 学习态度不端正,考试作弊屡禁不止;诚信意识淡薄, 助学贷款久拖不 还; 不能尊老爱幼, 尤其是男 女生谈恋爱时行为有失分寸; 集体主义观念不强, 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艰苦奋斗精神差, 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不讲节 俭, 互攀比, 时有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 不能 爱护公共财产, 图书失窃, 教室、实验室、宿舍等 公

共场所财物损毁严重, 等等。上述行为虽然不是 大学生的主流, 但它产生的消极影响令人忧虑, 因为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学习, 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总结起来有这几个方面。【公共精神】

(1)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重实惠、求实用,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

(2)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于是向社会发出“请相信我们”的呼唤。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在个人文明举止方面,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

(3)抗压能力弱,易极端处事。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匮乏,甚至出现心灵无法存放、精神无所寄托、生命无处安顿的现象。高校自杀案件不绝于耳,目无法纪的故意伤害案件也屡有发生。

大学生公共精神,社会公德的丧失,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我总结了以下几种原因:

(1)学校教育的缺失。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好坏,并以此来评价学生素质的高低,从而造成了偏重识的传授忽略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问题。

(2) 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娇宠。让孩子产生一中“唯吾主义”。此外,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社会公德教育。

(3)网络文化对社会公德的冲击。“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等专属于社会公德的内容在网络文化的“熏陶”下,变得扭曲,公众的行为中就有大学生无视社会公德的现象。

(4)自身存在的思想行为弱点。大学生辨别是非 能力不强, 自控能力差,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公共意识显得极为重要而紧迫。那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呢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 1 ) 优化校园公德环境,切实强化对大学生的公德教育。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 用, 良好的公德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将起到积极的促 进作用。就学校公德环境的优化来说。首先, 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 素养, 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以自己的人 格魅力和作用来引导学生、带动学生。其次, 要加 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 园风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公德教育的积极 性,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实际行动动维护学生形象、维护自身形象, 提高公德修养。第三, 积极发挥舆论在学校公德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倡导公德意识, 推崇先进模范, 宣传优良的社会公德事迹, 谴责不讲公德的行为, 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人人讲公德、唾弃不文明行为的良 好公德环境。

( 2 ) 把社会公德教育纳入思想品德课程教学。高校要重视社会公德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 要 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纳入思 想品德课教

学计划。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 如待人礼貌、宽厚、诚实、守信、 谦逊、恭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克己自制等优良传统。同时要努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来教育学生, 以“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在教育方式上, 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避免硬性的说教。促使他们利用认识到的社会公德规范, 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 有意识地 不断实践, 使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受到抑制, 高尚的思想行为得到锻炼。

( 3 ) 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加强社会公德日常的行为训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联系实际、向人民群众学习, 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克服思想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培养大学生具有为人民服务和献身精神的重要环节, 也是最直观、最生动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学校可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科技咨询、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 可以深刻体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发现人民群众伟大, 增强劳动观念, 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进而增强他们的道德需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 4 )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 教育课,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活动情境中 去感知体验, 从而在其中解决心理问题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公德认知和行为问题, 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与公德行为习惯; 根据形势需要, 各高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 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为一些处于不良心态的特别不良道德心态的学生咨询, 帮其分析导致困境的原因, 使之摆脱矛盾和困扰, 正视自己的情况,找到如何解决不良心态的方法, 及时消除致使心理精神疾病的不良因素; 定期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 并通过开展学习、交往、情绪等方面的主体心理辅导, 让学生学会自我保健、自我调节, 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 5 ) 优化社会大环境, 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 都要受到环境氛围的各种影响。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是搞好社会公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 也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tuijian429585/

推荐访问:学生的公共精神 井冈山精神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