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室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3-11 10:16:2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伽蓝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伽蓝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伽蓝记》文言文阅读答案:为了方便同学们的学习,提高中考语文复习的效率,小编特整理了《伽蓝记》文言文阅读答案,供同学们参考,希望《伽蓝记》文言文阅读答案可以帮助同学们的复习。

后魏太傅李延实者,庄帝舅也。永安中,除青州刺史。将行奉辞,帝谓实曰:“怀砖之俗,世号难治。舅宜好用心,副朝廷所委。”实答曰:“臣年迫桑榆,气同朝露;人间稍远,日近松丘。臣已久乞闲退,陛下渭阳兴念,宠及老臣,使夜行非人,裁锦万里。谨奉明敕,不敢失堕。”时黄门侍郎杨宽在帝侧,不晓怀砖之义,私问舍人温子升,子升曰:“吾闻至尊兄彭城王作青州刺史,闻其宾客从至青州者云。齐土之民,风俗浅薄,虚论高谈,专在荣利。太守初欲入境,百姓皆怀砖叩头,以美其意。及其代下还家,以砖击之,言其向背速于反掌。是以京师谣语曰:狱中无系(”系“原作”击“,据明抄本改。)囚,舍内无青州。假令家道恶,肠中不怀愁。怀砖之义,起于此也。”

颍川苟济,风流名士,高鉴妙识,独出当世。清河崔淑仁称齐士大夫曰:“齐人者,外矫庶几,内怀鄙吝。轻同毛羽,利等锥刀。好驰虚誉,阿附成名。威势所在,促共归之。苟无所资,随即舍去。”言嚣薄之甚也。(出《伽蓝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除青州刺史(授予官职) B.副朝廷所委(丢下,舍弃)

C.百姓皆怀砖叩头(怀揣,怀藏) D.苟无所资(好处)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威势所在,促共归之 公将鼓之

B.苟无所资,随即舍去 苟富贵,勿相忘

C.怀砖之义,起于此也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是以京师谣语曰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臣年迫桑榆,气同朝露;人间稍远,日近松丘。

②及其代下还家,以砖击之,言其向背速于反掌。

22.庄帝与太傅李廷实谈起当世世风“怀砖之俗”,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社会风气?请你结合文意试作简要评析。(4分)(原创)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初雪赏梅

无名氏

方怅秋尽草木衰,圃菊憔翠霜色白。藏书室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孰料一夜朔风紧,漫天飞雪邀梅开。藏书室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1)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具体描述。(2分)

(2)三、四两句笔锋一转,意境顿出,试作具体赏析。(3分)

《伽蓝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19.B(3分)20.BD(4分,各2分)

21.①为臣的岁数已经迫近晚年,精力如同早晨的露水,离人间渐渐远了,一天天接近坟墓。②等到他被下任取代而回家的时候,百姓又用这些砖打他。这是说人心的向背比翻转手掌还快。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这是一种庸俗浅薄势利恶劣的社会风气。联系材料略。

(4分。评析2分,结合材料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藏书室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23.(1)深秋天气寒冷,草木枯落,一片肃杀,花圃中最能耐寒的菊花也经不住秋霜的摧折,显得憔悴不堪。描绘了一幅深秋萧索的画面。(2分。意思符合即可,没有描述酌扣)

(2)三、四两句笔锋一转,“孰料一夜朔风紧”,写出一夜北风带给人的惊喜之情,“邀”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漫天飞雪在空中尽情欢舞向腊梅发出热情邀请,梅花应邀而开的动人情景。表达作者对初雪降临,大地因此充满生机的喜悦之情。 (3分。情景、修辞、情感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第二篇:《参考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4.1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A 2. 选C得3分,选A得1分,其余不得分。 3. B 4.B 5.C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1分。

6. D 7.B 8.B 9.B

10.苏洵 苏轼 (每空1分,共2分)

11.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共5分,“/”处必断。每答对2处得1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12. (12分)

第一问:孔子认为不读书学习,即使有好的品德追求也会做错事,甚至做坏事。

或:不读书学习,就会不知古训(不明事理),不辨正误,就会出现问题。 (意思对即可,3分)

第二问:略。藏书室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结合生活实际,2分。认识与思考,4分;其中观点态度1分,分析阐释3分。语言3分。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3.

① B (3分)

② 答案要点:

既拥有报国立业的雄心壮志,又饱含忧国伤时之幽情的诗人形象。

或:既有情致又有胆识、刚柔相济的诗人形象。

诗人形象包含两方面特征。能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诗人形象特征分析,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 14.

①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②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③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④ 别时茫茫江浸月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⑤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共8分。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学生如多写,选前4道小题评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

15.C (3分)

16.本题选C得3分,选 B得2分。选A或D不得分,多选不得分。

17.参考答案:

①徐悲鸿等艺术家都具有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说明已充分体认了传统。

②他们在创作中融入多种技法,振兴了国画(使传统被激发活力后,留存了下来),说明原创性的作品能够重新塑造艺术传统的形态。

③这些艺术家独开新风,自成一家,说明他们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经过时间的检验,形成了新传统、新开端。(意思对即可。共6分,答对一点得2分)藏书室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

18.C D(4分)

19.答案要点:

第一问:

南朝:风流潇洒,疏放妍妙。北朝:纯厚朴质,厚重恢宏。(2分)

第二问:

南朝:山清水秀,富庶发达;南朝人多具有文人特质和情怀。北朝:战争频仍,赤地千里;北朝人更实在坚忍,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凿石刻像化为现实。(4分)

20.参考答案:

结尾反复强调“还是北朝”,在对比中突出了作者对北朝艺术由衷的赞美之情(2分);凸显了文章主旨——能体现生命本质的艺术最具有生命力(2分);同时照应题目,呼应开头,首尾圆融(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1.共10分。

[评分参考]

8—10分:观点明确;见解比较深刻或说理比较充分,语言通畅,不少于140字。 5—7分: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见解不够深刻或说理充分性不足;语言通顺,不少于140字。

5分以下:观点不够明确;说理不够清晰,语言欠通顺,不足140字。

22.

2藏书室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说明: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缺题目减2分。

附录1:【文言文参考译文】

藏书室记

苏辙

我自幼向先父学习,听从他言语(的教诲),观察他做事的方式。现在我年纪大了,还能记得其中的一些。父亲平素不经营产业,(幸而家中)有一些田地,没有衣食之忧;有几千卷书,亲手编辑校对整理,(把它)留给子孙。(他)说:“读这些书籍,对内修养身心,对外管理他人,足够了。这是孔子遗留下来的教化方法。”父亲留下来的教诲,现在还在耳边回响。他遗留下来的书籍(仍)在木柜中,(我)要把它们再留给子孙,(如果子孙中)有能接受这些书并且践行其中的内容,我们的后代就差不多(很好了)。

孔子教化人的方法,是从如何洒水扫地这样的家务劳动、如何待人处事开始的,等到他们把这些都做好了,再用礼乐来反复说明,用读书来丰富提高。(所以)说:“道就在其中。仁者见到它,就能从中体会仁;智者见到它,就能从中发现智。颜回、闵子骞从这里得到的是德行,宰予、端木赐从这里得到的是言谈技巧,冉求、子路从这里得到的是为政本领,子游、子夏从这里得到的是文采,都是凭借他们自身的才能而成就自己。就像农夫开垦田地,种植草木,草木大小长短、甘辛咸苦,都是它们的本性使然,农民没有增加或减损什么,滋养它们而不伤害本性罢了。”

孔子说:(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如“

我这么好学罢了。”像孔子这样的人尚且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自我提高完善,然后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古人知晓道理一定要通过学习,学习提高一定要通过读书。傅说告诫他的君主,也说:“向古训学习,才能有收获。”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子路在孔子看来,有过人的才能却不安于学习,曾经对孔子说:“只要直接去治理百姓管理祭祀就行了,不一定死读书才算是学习。”孔子批评他说:“你听说过‘六言六蔽’吗?喜好仁 3

德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喜好信实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拘于小信而贼害自己;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狂妄自大。”凡学习却不读书的人,都是子路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却不知道古人成败的情况以及所接触事物的正确与否,没有不出问题的。

虽然这样,(但是)孔子曾经对子贡说:“赐,你认为我是广泛学习而后能牢记不忘的人吗?”(赐)说:“是的。不是吗?”(孔子)说:“不是这样的。我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穿事情的始末。”是“一以贯之”,不是多学习就能够达到的,那么子路不读书,就可以不受到批评了吗? 说:我指的不是这个。老子说:“学习要日有增益,探求大道要日有减少(从而接近于道的本义)。”用日日增加的学问,探求日日减少的道,然后才能做到一以贯之啊。

4

第三篇:《《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念无与为乐者 (2)遂至承天寺 (3)相与步于庭中 ....

1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0.用原文填空。(4分)

(1)“欣然起行”的原因是:

(2)张怀民与作者具有同样的愁思表现在:

21. 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的一种怎样的情怀,联系我们学过的其他古文,说说你对古代文人这种情怀的认识。(4分)

答案: 18. (1)考虑、想到(2)于是、就(3)共同、一起19. (1)月光照进屋里,我高兴地起身走出户外。(2)只是缺少清闲的人如我们两个啊。20. (1)月色入户;(2)怀民亦未寝。21.提示:古代文人常常以物喜以己悲。联系略。

试题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 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 ..

③怀民亦未寝 ( ) ④水中藻荇交横 ( ) ...

2.从划波浪线的句子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②相与步于中庭

4.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

5.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3分)

能表现友情的句子:(1) (2)

理由:

答案: 1.①考虑 ②只是 ③睡觉 ④交错纵横 2.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 人物:我(苏轼)与张怀民 起因:我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经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结果:我与张怀民相与步天庭中 3.①哪里的夜没有月亮啊!哪儿没有竹子和松柏树啊 ②同张怀民一同走到院里 4.惋惜无人赏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禄,为俗务所累,无暇及此,表现作者和张怀民超凡脱俗,摒弃一切凡尘事物的拖累,淡泊宁静的情怀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⒈解释下面的加点词

⑴念无与为乐者( ) ⑵遂至承天寺( ) ..

⑶怀民亦未寝( ) ⑷相与步于中庭( ) ..

⒉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⒊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⒋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

1.⑴考虑,想到⑵于是,就⑶睡觉⑷共同,一起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 (即“庭下„„盖竹柏影也”)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 4.旷达、豁达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1.选文的作者 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 八大家”之列。(2分)

2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1分)

23.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1分)

盖 竹 柏 影 也

2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 .

②相与步于中庭 步: .

2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文: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26.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①作者描绘的世界:

②作者的心境:

21.苏轼 唐宋 2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23。盖 / 竹 柏 影 也24.(1)

考虑,想到 (2)散步(或漫步、走、行走)25 (1)(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

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26(1)空

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2)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依然旷达)

第四篇:《藏书室记 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答案,完成6---10题。

(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10分,共18分)

藏书室记

苏辙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曰:“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盛,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傅说①之诏其君,亦曰:“学()古训,()有获。”而况余人()?

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藏书室记 文言文阅读答案】藏书室记 文言文阅读答案。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

注释:①傅说:商朝政治家。②绞:言语伤人。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申之以弦歌申:陈述说明

B.其蔽也贼贼:偷窃

C.手缉而校之缉:收集整理

D.有兼人之才兼:超过

7.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傅说①之诏其君,亦曰:“学()古训,()有获。”而况余人()?

A.以乃乎B.于则欤

C.于以欤D.于乃乎

8.以下各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纲,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及学习方法的诸多见解。

B.苏氏父子都重视读书,作者提出了读书能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

C.作者以农夫种田依顺草木本性使其自由生长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育人之道。

D.孔子否定死读书而不思考的做法,他认为“一以贯之”是增长学问的力法。

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A.(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B.(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C.(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D.(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10.把《藏书室记》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予幼 本文来自文言文阅读答案】文章藏书室记 文言文阅读答案出自

第五篇:《苏辙《藏书室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苏辙《藏书室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本大题共7小题,共3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2题。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曰:“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成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盛,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博说之诏其君,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而况余人乎!”

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苏辙《藏书室记》阅读练习及答案】苏辙《藏书室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

(取材于苏辙《藏书室记》)

注释:

①傅说:商朝政治家。②绞:言语伤人。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手缉而校之 缉:收集整理

B.然后申之以弦歌 申:陈述说明

C.有兼人之才 兼:超过

D.其蔽也贼 贼:偷窃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吾世其庶矣乎 甘辛咸苦,皆其性也

B.广之以读书 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

C.傅说之诏其君 非此之谓也

D.而况余人乎 凡学而不读书者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

孔子教育人的方法,是从家务劳动、礼节、行为举止开始的

B.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

像孔子那样的人,尚且需要培养学习习惯,然后才能有所成就

#p##e#

C.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端是恣意妄为

D.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

那么子路不读书,就可以不受到责怪了吗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纲,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及学习方法的诸多见解。

B.苏氏父子都重视读书,作者提出了读书能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

C.作者以农夫种田依顺草木本性使其自由生长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育人之道。

D.孔子否定死读书而不思考的做法,他认为“一以贯之”是增长学问的力法。

10.本文作者与其父——、其兄 并居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2分)

11.用斜线(/)给上文中的划线处断句。(5分)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12.文中“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国家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管理百姓等方面的实践就是学习,为什么一定是读书才算学习呢?请概括孔子不同意子路这种说法的理由,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子路这一说法的认识。【苏辙《藏书室记》阅读练习及答案】文章苏辙《藏书室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出自

6. D 7.B 8.B 9.B

10.苏洵 苏轼 (每空1分,共2分)

11.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共5分,“/”处必断。每答对2处得1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12. (12分)

第一问:孔子认为不读书学习,即使有好的品德追求也会做错事,甚至做坏事。

或:不读书学习,就会不知古训(不明事理),不辨正误,就会出现问题。 (意思对即可,3分)

译文:

藏书室记

#p##e#

苏辙

我自幼向先父学习,听从他言语(的教诲),观察他做事的方式。现在我年纪大了,还能记得其中的一些。父亲平素不经营产业,(幸而家中)有一些田地,没有衣食之忧;有几千卷书,亲手编辑校对整理,(把它)留给子孙。(他)说:“读这些书籍,对内修养身心,对外管理他人,足够了。这是孔子遗留下来的教化方法。”父亲留下来的教诲,现在还在耳边回响。他遗留下来的书籍(仍)在木柜中,(我)要把它们再留给子孙,(如果子孙中)有能接受这些书并且践行其中的内容,我们的后代就差不多(很好了)。

孔子教化人的方法,是从如何洒水扫地这样的家务劳动、如何待人处事开始的,等到他们把这些都做好了,再用礼乐来反复说明,用读书来丰富提高。(所以)说:“道就在其中。仁者见到它,就能从中体会仁;智者见到它,就能从中发现智。颜回、闵子骞从这里得到的是德行,宰予、端木赐从这里得到的是言谈技巧,冉求、子路从这里得到的是为政本领,子游、子夏从这里得到的是文采,都是凭借他们自身的才能而成就自己。就像农夫开垦田地,种植草木,草木大小长短、甘辛咸苦,都是它们的本性使然,农民没有增加或减损什么,滋养它们而不伤害本性罢了。”

孔子说:“(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么好学罢了。”像孔子这样的人尚且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自我提高完善,然后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古人知晓道理一定要通过学习,学习提高一定要通过读书。傅说告诫他的君主,也说:“向古训学习,才能有收获。【苏辙《藏书室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默认分类

虽然这样,(但是)孔子曾经对子贡说:“赐,你认为我是广泛学习而后能牢记不忘的人吗?”(赐)说:“是的。不是吗?”(孔子)说:“不是这样的。我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穿事情的始末。”是“一以贯之”,不是多学习就能够达到的,那么子路不读书,就可以不受到批评了吗? 说:我指的不是这个。老子说:“学习要日有增益,探求大道要日有减少(从而接近于道的本义)。”用日日增加的学问,探求日日减少的道,然后才能做到一以贯之啊。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15513/

推荐访问:宜都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藏书室记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