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有感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6-06-03 12:44:23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读后感】

第一篇:《读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有感》

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有感

弥勒市西二中学 林建华

序言:永远的班主任

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

近期我反复研读了这部作品,从书中我看到了李老师26年来的诸多教育教学的事例。这些事例不仅仅折射他的为人,更折射了他独特执教的精神风格。

这正是我们弥勒教师需要的精神!弥勒人民所需要的一种风格!

一、做班主任,让我的生活更精彩。

1、你愿意做班主任吗?

我坦率地说:我愿意做班主任!虽然我现在已经55岁,但我仍然是一名勇挑重担的、务实求真的班主任。

文中谈到:李镇西工作了26年,做了26年的班主任工作。从一个年轻小伙子一直到走上校长的工作岗位。

这个期间,他换过6个工作单位,其中5个是学校。特别是到成都市教科所担任教育发展研究室任主任,作了一年的教科研工作后,又再次回到了盐道中学任副校长,兼班主任老师、任教语文学科。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不当班主任心里不踏实,不回到学校工作自己不舒服。

试问:在全国的校长当中,有那几位是做了行政工作后,还主动要求当班主任,而且还是两个班的班主任,我想恐怕只有他了吧!

2、你们是我永远青春的礼物。

当我刚接手165班的时,我毫无准备,无论是班主任工作,还是语文教学工作都不到位。但我却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教育,融入了学生,融入了学生的生活天地。

人生可是这么奇妙的。几百名学生在我执教的39年里,闯进了我的职业,我们之间便拥有了39年共同的生活,我的生命也和他们融为一体。无论今后岁月怎样流逝,无论和他们慢慢的变老,那39年的时光,将是我永远的青春记忆。

孩子们已经一批批地进入了高一级学校,甚至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但我与他们、他们的家长仍时时联系、沟通。【读《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有感】

3、甜蜜的“苦差事”。

当学生毕业前夕,在他们依依不舍的眼神里,我会发现学生最留恋的老师,依然是他们平时感到“恐惧”,甚至“怨恨”的班主任。

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就会比单纯的任课教师取得更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

二、寻找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

1、班主任会从哪里丧失幸福感。

客观地说,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也有许多缺点。在开学的那天,很多学生议论老师时,总会把“严肃”、“公正”、“无私”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教师则会把灿烂的微笑留给学生,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

谚语说:“谁也说不清哪块云彩会下雨。”而我却相信我的每块“云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有感】

彩”都会“下雨”。比如,张跃红同学是个讲文明、爱劳动的好学生。每次教室里的饮用水喝完,他就会主动地去水务室把水换回。其次,他懂礼貌,每次见了老师总笑嘻嘻地打招呼。他做了好事,我都会表扬与激励。有一次,我微笑着问他:“作业做好了吗?你可要抓紧点呀!”他便红着脸,搔着头说:“还有一小点。”我仍然笑着说:“等会儿我可要检查呀!”他从我的笑容里读到了鼓励。这就是39年来,在学生取得成功时,我总会用微笑送去欣赏;在学生感到失落时,我总会用微笑送去鼓励;在学生犯错时,我总会用微笑送去宽容。

39年来,我认为班主任的幸福感是多么的美好。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对自己的工作兴致勃勃,真有一番宏图大志,从中也品尝到了幸福感。但随时间的推移,随困难的增多,我的厌倦感逐渐替代了幸福感,最后越来越感受不到丝毫的幸福,只剩下一个字——烦!

虽说这句话有些武断,但也不乏有其深刻的道理。

2、班主任的幸福感源于何处。

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超越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

3、做一个胸襟开阔、心灵自由的班主任。

班主任在精神上要“自我解放”。首先,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

其次,对待同事的议论要宽容;再次,对待家长的批评要温和;最后,对待学生的意见要豁达。

想到本学期与165班家长沟通的时,曾发生的一个小插曲:有一位家长说:“林老师,本学期刚开始时,我怀疑你怎么当孩子的班主任,每周仅有六节课,加上学生中有好几人在小学就是调皮大王,他们又不听老师的话,我们真的很担心。但是,现在看来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你这么踏实敬业,这么关心学生,这么想学生之想,急学生之急。这是我们家长多么期盼的大好事啊!”

这就是我10年来担任班主任工作和看完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换来的感悟,也让我感悟到“心灵”的重要,明白了宽广的胸怀是作好班主任的关键之处。

第二篇:《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郝景城

本学期,我利用闲暇时间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有的故事感人至深,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实现不了的。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学生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自己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

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凌飞是一个从不太优秀走向在在非常优秀的典型。他一开始学习就不错,如果在普通班上,老师也许不会太多地给他约束和管教。可是李老师看到的却不只是成绩,而是他做人的心态和思想,对集体的感受和奉献。读过之后感慨良多:1、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做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2、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

不是学生中的圣人。3、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张超威的故事却让我久久忧虑不已,如果我碰到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我能有李老师那样的爱心耐心和智慧吗?说实话,我的爱心倒是有的,但是没有耐心,面对张超威这样的学生,发火不但没有用反而会把矛盾迅速升级。如果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怒气,也就不可能成功地做好后进生的工作。再有,我自认为教育智慧不够。方法只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经验来自实践,只要我做个有心人,总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应对各种情况的经验,而且还要多读书,从教育专家那里学习教育的智慧。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记写下来,传播出去。当初也不是想着要出书什么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现在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记录。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

受到书中的启发,我通过网络搜寻了一些有关李镇西其他书籍的资料,读了《做最好的老师》、《爱心与教育》,还浏览了李老师的博客《与青春同行》,下学期准备读一读他写的《心灵写诗》和《做最好的家长》等其他书籍。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们教的是小学,他的方法我们未必拿来就能用。所以,读他学他,用他的话说就是要评判与超越。对于我而言,我要学的他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说: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做有思想的教师。思想的原野既需要参天的大树,也需要无边的小草。思想家有思想的使命,普通人有思考的权利。马克思的女婿保尔拉法格曾这样回忆马克思:“他的头脑就像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我不是伟人,因而我的头脑不可能是“思想海洋”里的“军舰”;那么,就让我做一根芦苇吧,在心灵的湖畔迎风而立,呤唱着思想的歌谣„„

第三篇:《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读《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有感】

最近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这是一本让人意味深长的一本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此书中记录了李镇西老师几十年来做班主任的心路历程,一个个真实故事也透露出李老师的智慧与经验,不得不让人我们这些年轻的班主任佩服,让我不仅有感而发。

一、 最好的班主任是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

就如李老师所说的那样,“没有什么比老师把心和学生融在一起更幸福了。”我们作为班主任需要时常与学生沟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感受到爱,能去信任班主任。这样将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同的惊喜与成功。班上的每一个同学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教育资源,关键是你是否用心去发现。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跟学生打交道,不分优等生还是后进生,要公平对待,这是属于我们的幸福。

接手现在的班级已有1年半了,即使到现在也是经常与学生交流、谈话,而且让我感觉到每次的谈话都会有收获,你会在不同的时期发现到不同的心理变化,不仅仅是与学生的感情加深,其实就如李镇西老师书中写道的那样,我们也会从学生身上学到东西,同时去反思,所以教育反思也是我们作为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我觉得不一定处处都是班主任去找学生谈话,有时也可以是学生主动来找老师,这也充分地表现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我相信作为班主任也一定会非常地高兴聆听学生的心事,并帮助学生、开导学生。比如说前几天两名女学生分别来找我,向我倾诉她们的心事,并且说到伤心处,都泪流不止,当我得知她们的情况,便从她们的角度分析事情的原委,进行安慰、鼓励她们,最终一名女学生微笑地坦然面对,而另一名学生就直言:说出后心里很舒服。当看到她们的样子我也感到无比的幸福。

当然与学生沟通也是需要智慧的,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在我的教育中我始终坚持要学生保持他原有的本质(善良),不断地完善自我。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我的沟通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人们往往对学生经常会分为优等生和后进生,当然

很明显会对优等生有好感,而后进生则是被冠以品性差、学习差等不好的评价,这其实对一些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我认为作为班主任绝不能以此来划分,这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我们应对不同的学生予以关心,循循善诱地教导,用爱去感化他们,只要是真诚的,就一定会被接受。引用李老师说的一段话:如果我们在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伤害学生的自尊感,那么,这好比是我们一方面热心播撒师生感情的种子,一方面又在粗暴摧残师生感情的幼芽。正是对不止一次类似错误的反思,我越来越坚信:教师想尽量直接了当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把他的缺点公诸于众,以使其他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不犯类似的错误,这种方法是最不成功的,因为这无异于开“批判会”,把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自尊心、个人尊严、自豪感统统暴露于外,并使之受到伤害,这种教育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无法弥补的。

二、 对学生的爱是需要从生活中发掘出来的。

这也是在读完这本书后,深深地感受到的一点,李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也是从生活中抓起,关心、爱护他的学生,我想身为班主任来说,都应该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我记得在接我的班级的初期,班级有的学生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有一次一名学生住院,因家里离学校较远,家长不能马上赶到,于是作为班主任就要担负起照顾学生的重任,熬夜看守,同时也要安排好班级其他的学生,可谓是两边跑,经过医院的治疗,学生的情况也有了好转,当家长赶来时也表示了感谢,而我的学生则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而那时我却感到很踏实。另外,每当学生过生日的时候,我都会对他们说:生日快乐!。记得有一名女生,因家长长年在省外打工,一年也只能在春节的时候相聚,当她过生日的时候说她妈妈打电话给她了,并叮嘱她要吃2个鸡蛋,当我得知后,便给她煮好了鸡蛋,送给她,而她则腼腆地收下了,同时说了一句:老师,谢谢!学生的幸福就是班主任的幸福。 以上两主要是围绕着“爱”来阐述,其实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还要从很多方面着手,概括来说就是做人、做事,拓展的话就是从学习、纪律、卫生、参与活动等来激发学生。

引用李老师的一番话:作为班主任,我立志让我所带的班富有勃勃的生机和强烈

的凝聚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因为在我的班上而感到成长的快乐。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得把教师的意图变成学生的意图――当然不是把教育者的意图简单地强加给学生,而是在教育者的目的同孩子的愿望之间找一个自然和谐的结合点,应该让全班学生有一个统一的奋斗目标,因为只有目标才能产生动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集体主义教育的实践,首先在于激励学生自由地、自觉地实现集体的目标。”特别重要的是,这个目标不应该仅仅由教师一个人提出来,而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提出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班主任也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都说当班主任很累很累,在我看来,这个“累”的体现除了工作的繁忙外,更多的在于班主任心灵的沉重,而且“心累”胜于“身累”。比起一般的科任教师,班主任的心理负荷要大得多: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家长的批评以及学生的意见……往往都会成为班主任心灵的绳索。因此,正确对待周围的舆论并随时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是每一位班主任精神上“自我解放”的关键。只有当班主任得以解放,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充满阳光。

第四篇:《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读《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有感】【读《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有感】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寒假里,学校给每位教师布置了作业,不是学习笔记,不是专业论文,而是让大家品读《做最好的班主任》并且写读后感。这项特殊的作业让我颇感新鲜。第一次翻开它,是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但慢慢地阅读我发现自己走进了李镇西的世界,如同学生一般融进了李镇西的班级,一次次的被感动,被激励,被启发。

教师陪着“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一起成长,和生机勃勃的孩子们朝夕相处。因此,教育事业是永远年轻的事业,是幸福的。而培养青少年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长,教师的责任更为直接、更为集中地体现在班主任身上,这既是班主任的责任,更是班主任的幸福。

既然做班主任是幸福的,为什么老师们都不愿意做呢?李镇西这样说到,是因为丧失了幸福感,产生了厌倦感。厌倦感从何而生呢?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拒绝变化,指的是一切都喜欢按经验办事,总希望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总希望学生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学生,学生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愿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变化的老师,面对前所未有的教育难题,很容易束手无策。

李老师说的与我自己的感受,听到的老师们的说法非常契合。比如老师们常说“现在的学生不行了”。特别是常常感叹“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我也是这样想的。李老师说得对,其实是我们自己拒绝变化。这种拒绝是潜意识中的,如果没有深刻的反思自己甚至意识不到,更谈不上认识到这个问题了。“按经验办事”,是的,经验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经验有时恰恰是阻挡我们前进最大的障碍。我们的思想就限制于经验的圈子里,所以遇到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容易束手无策”。

真心要做一个好老师,就要以学生为中心,确实,学生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的变化,无论我们对这个变化持何种态度,我们都改变不了社会的什么,可是我们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学生。

那我们老师怎样才能做幸福的班主任呢?现在想想答案是多重的,而良好的心态则是第一位的。只有沉下心来读书,才能磨砺出良好的心态。于是,为了让自己也能成为幸福的班主任,我总在夜深人静时,独坐灯下,如饥如渴地研读教育书籍。当我捧读起《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与李镇西进行心灵的对话时,心灵有了一次从未有过的震撼:作者以他的关爱、民主和尊重,让他的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这正是从一个更高的层次诠释了“师爱”的含义。他那平凡而伟大的经历令人向往。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共鸣--“师爱”多么沉甸甸而富有诗意的字眼!

在书中,李镇西老师字里行间的言语,李镇西老师行为的点滴,李镇西老师的言传身教,李镇西老师的每一个感人故事都足以让我这位年轻的班主任教师感动和愧疚、自责,如同打翻的五味瓶,百感交集。

每次读书中的那黑黑的铅字,我的内心便会触动于他与他学生之间感人肺腑的故事。“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也许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班主任”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片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寻找班主任的幸福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他在给一个“后进生”写信的末尾写道:李老师今天很忙,本来想的是今天下午批改同学们的作文,但一听说你有进步我就高兴,就决定给你写信,及时鼓励你。虽然花了一个多小时,但如果你能够理解李老师,我就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字里行间,看到李老师的良苦用心,更清晰地看到,在他的努力下,学生真实地成长,慢慢地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长此以往,良性循环,教育效果也越来越好。

他经常说,写信或者找学生聊天,不能等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才进行。教育不能太功利,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是的,我们希望的是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而不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了文凭,失去固有的个性和应该有的良好品德。李老师用真情实感践行着爱与责任的教育。

其次,《做最好的班主任》告诉我:班主任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把对学生的

爱定位在合适的位置上。我们爱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爱的方式。我们不能以爱为理由,让学生背负沉重的负担;不能以爱为筹码,让学生感觉到天平的失衡;不能以爱为条件,让学生陷入功利的误区。正如李镇西所说:“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真正的爱是爱所有的学生,爱身边所有的人。”所以让我们真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我想:以后生活中的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取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读《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有感】

的确,李老师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就是现在,每次交流的时候,他们学校的老师也是无拘无束的。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因此,他向我们推荐了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的书,作为徒弟们的必读书目,每周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沙龙,这两个人的教育思想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础。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教师,应该不仅仅是一名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生命将更加精彩!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们教的是小学,他的方法我们未必直接拿来就能用。所以,读他学他,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做到评判与超越。对我而言,要向他学习的是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说:当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自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班主任”的称呼便丰富着我的教学生涯:一班之主,任重而道远。虽说风雨一肩挑,甘苦皆品尝,没有八小时以外,但我还是从辛苦中享受到了幸福,因为学生前行的路上有我。

最后,引用这本书序中的一段话——“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但教育更需要智慧”,我相信,我们每一个教师只要都能够自省自检,把准方向、恒心努力,必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充满阳光。

第五篇:《读《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读《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翻开《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时,我就对其爱不释手。这本书内容丰富,富有故事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魏老师在书中运用了许多感人得事例,对自己独具特色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班级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使我在拜读时犹如酷暑口渴难耐之中得遇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今日,我用自己粗浅的文笔谈谈在读了《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的感受。【读《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有感】

一、最好的班主任要有宽容博大的爱心。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所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一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

要做一名最好的班主任,首先要具有公平的爱,应让爱的阳光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爱学生并不难,难的是爱“笨学生”、“糟学生”、“坏学生”,而且是从心里去爱,真心诚意地去爱。现实告诉我们,教师的帮助和关爱有时甚至能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要防止教师对后进生的“成见”与对优等生的“偏爱”情感因素作崇,造成班级管理失衡、失准、失当、失败,要掌握分寸,合理公正,这样才能领导好一个班级,才能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其次,批评时要心存爱。最好的班主任不是一味地溺爱孩子,有时适当的批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批评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治病救人”,其出发点和终结点都应出于爱。当教师批评学生的时候,一

定切记要心存有爱。批评教育要以爱为中心,它不是讽刺、挖苦,让学生失去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它应犹如春风,催人奋进,以情动人;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无奈,老师也正为他着急,不安,难过。

最后,要善于找准时机,表达爱。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首先要做个有心人,要能观察到别人观察不到的问题、觉察到别人不能察觉到的细微末节,能透过学生的表面现象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要热情帮助学生,对待学生,找准时机,向学生表达爱。特别是在学生无助的时候多关心。应该利用一切时机,向学生表达爱,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而爱便是这根本任务中的根本,只有当班主任全身心地爱学生,时时刻刻想着学生,对学生爱的真、深、切,才能一言一行为了学生,才能唤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唤起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二、最好的班主任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我们知道真正有效地教育就是“养成教育”即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任何一种好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然而班主任工作的琐碎和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无常,经常会让班主任感到身心疲惫,如果没有恒心和毅力是很难做好的。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崇拜的教育家魏书生他就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他一直坚持“以法治班”全班学生根据本班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班规班法,然后在监督检查系统的保证下,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他不论春夏秋冬,年复一年地带领学生坚持长跑。正因为如此,他才会被称为神

奇的班主任。班主任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坚持日日如是,不放松任何一个时间,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持之以恒,就是顽石般的学生,也会终有感召转化的一天。

三、最好的班主任要善于提炼总结方法。

一个班主任要善于积累和总结,并且要坚持不懈地积累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名家”。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时不可能一撮而就,它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我们的管理和教育方法必须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改进。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能够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和总结,学习他人的方法和经验,总结自身工作中的成功和失败,然后进行反思,以求寻得更好的方法,进而变成自己的工作经验。魏书生常跟教师们讲:“咱们不要埋怨学生难教,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医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给治了,那他的医疗水平不会高。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后进生帮助了咱们,帮咱提高了教育水平。当然,咱们也帮助后进生提高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所以咱们这个组织叫互助组。”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总结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向“最好的老师”奋进。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192472/

推荐访问:读一本书有感 读王树增长征一书有感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