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6-06-03 12:45:04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读后感】

第一篇:《《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精品文档 本人觉得写得不错,所以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 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担任班主任以来,我感慨颇多,领导的信任和鼓励,家长的感谢和认可,学生的进步,让这份责任多了几分充实,我现在实践中学到了许多教育教学理念。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总感觉有些疲惫,总感觉有些彷徨。尤其是第一次当班主任,我接的初一、七班,让我一直穷于应付。本身就是新教师,学校的一切都是新的,都摸不着头绪,再加上班级的纪律,要我去维护;班级的卫生,要我去督促;学生的纠纷,要我去调解;成绩的不理想,又常常让我心急如焚......总之,我是事必躬亲,整日忙得不可开交。   为此,我常常想要学到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让我这个又苦又累的班主任工作,干得能更轻松些,干得能更快乐些,干得能更有成效些。我终于在万纬老师《班主任兵法》中就寻找到了答案。《班主任兵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吸引着我一口气把它读完,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能够把兵法运用于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这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同时《班主任兵法》给予了我许多情感上的共鸣,教会我运用不同的观察视角和独特的管理方法来看待和处理班级事物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例如,作者主张在面对我现在这样的班级,不少孩子的行为习惯不好,而且大多是顽固不化的,就要将"阵地战"、"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作者认为师生间不可避免的会形成一种"对峙"状态,而在这种"对峙"状态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每天都在进行着一些你来我往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对于班主任来说,看起来要守的阵地很多,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阵地都必须要守的。   作为班主任可以有选择的守护好自己认为最为重要的几个阵地。而面对我现在的班级,这些心底善良却不能很好自律的学生,我想我作为一个新班主任而言,维护好自己的尊严首先而且必须是我要守好的阵地之一。而班级纪律严明,班主任处事公正则是守护好自己尊严阵地的最有力的武器。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力争每一件事都做好表率作用,言出必行,从而逐渐确立在学生中的威信,为班级工作打好铺垫。   作者认为,在面对个别"桀骜不驯"的学生的挑衅时,就需要班主任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而"运动战"就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面对强大的学生群体时,班主任要想整体拿下,难度确实是有些大,但是在运动

中各个击破就会轻松得多,容易得多了。万纬老师认为,运动战的目的是不能让学生总藏在后面,要把学生调动起来,让他们走到前面来。班主任想要采取措施,但如果我们不知道对方在哪里,想干什么,就会无从下手。   这样就需要让他也运动起来,他一旦运动起来,免不了会有漏洞,就会露出破绽,我们也就有办法了。在运动战中,主动权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因为谁掌握了主动权,谁就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果班主任整天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总是等班级里出了事才被动应付,就注定是要吃败仗的。因此,我常常寻机而战。我在班级里寻找了一些具有正义感的同学,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从中了解班级中的最新情况,进而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并迅速采取有效的行动,将个别同学的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中。   "运动战"还要和"游击战"相结合。作者认为"游击战"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过渡方法,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方法。我们都知道,毛泽东同志游击战的方针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而在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敌进我退,是指当形势对学生有利,并且学生在向你进攻时,我们应该暂时采取撤退的战术。比如说学生情绪比较激烈甚至有失控可能时,学生有错误但是支持者甚众时,由于我们老师教师言语不当,已落下风时,班主任应当审时度势,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先撤为妙。   但是撤不是一走了之,也不是就此撒手不管,撤是为了避免更大的矛盾,为了将来更好的解决问题;敌驻我扰,就是说当你退却之后,学生也不再进攻了,过了一段之间之后,学生冷静下来了,或者是在平静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侵扰他一下;敌疲我打,就是说在教师的调动之下,学生已经很疲倦,已经从心理上已经认错的时候,教师要好好地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敌退我追,就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情况之下,不能放过,要一追到底。而在游击战中,班主任对形势的判断是很重要的,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扰,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该追,这个分寸要很好地把握。在《班主任兵法》中,类似于"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这样一些战略战术还很多很多,给予了我很多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读完此书,我已经深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确实是一门艺术、一种策略,要求我们必须用心去研究,用心有体会。像我这样年轻的班主任更应该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在实践与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 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

文库,与大家分享! 本人觉得写得不错,所以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 精品文档

第二篇:《《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对《班主任兵法》的一点思考 六安皋城中学 初一年级部 鲍 敏

我一直认为读书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经之路,也是学习他人经验很好的途径。从事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以来,虽然时间比较紧张,但是,从未放松对自己读书的要求。按照我们年级部的“四个一”要求,同时也是督促自己多读书。前段时间,我拜读了《班主任兵法》。读完之后顿觉收益匪浅。《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是一位智慧班主任的教育手记。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书中的一幕幕校园喜剧,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万玮老师的“斗智斗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结合我的工作实际,对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我也有了一些全新的思考:

第一、关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搞好班级管理的基础。

首先,要从思想上关心。一个学生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教师要想拨动这根心弦,触动学生的心灵,就必须在教育学生时,应努力寻找与学生的共同点,从而获得共同的语言。谁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这要求我们充分地尊重和相信学生,坚信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这需要教师具有转化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从而达到转化引导之目的。

其次是生活上的关心。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校时,还不免有头疼脑热,作为班主任,就要把关心学生的“小事”挂在心上,常跟他们谈谈心,那怕偶尔发现孩子走路的姿势不好,友好地提醒一下。特别是现在我们各个班中都有一些陪读或是信在全托的学生,他们更是需要老师的用心呵护,如果我们能及时帮他们一把,学生就会心存感激与幸福,主观上会更努力表现。有时候甚至只是教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的肯定,也能够激起学生强大的动力。而当学生对老师心存感激时,班级管理难道还会不成功吗?

第二、宽严相济,赏罚分明。

自古就有“严师出高徒”之说。我想,教师固然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同时更要体谅学生的难处,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犯了错,要尽量原谅他,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要有耐心,永远给学生机会,尤其是对于处于青春叛逆期和人生重大转折期初中生。但是,宽容并不等于放纵,该严厉时还是要严厉,绝对不能违反原则。要有适当的赏罚,特别是我班开辟了“优秀成果”和“自我反省”两个专栏后,每周我充分利用班会课或者活动课,把组长每天记载的卡片收集在一起进行总结、反思,做得好的适当地进行表扬和奖励,不好得进一步加强值日工作。只有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受到他人重视,自己的行为被认为有特殊的重大意义时,人的主观能动性便能够被充分激发,潜在的能量才能够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和运用。当然,赏罚只是外部的力量,更重要的则是学生的内在动机。

第三、做一位善于反思和交流的班主任。

美国的波斯纳提出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样一个公式。读过万老师的《班主任兵法》之后,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读着读着,经常感叹,

这个方法好,当时我怎么没想到,那个我也做过,我怎么不写下来呢?所以我在想:我们有很多老师无论在班主任工作中还是教学中,有很多好方法,何尝不能写下来,何尝不能相互学习呢?我们应该做一位善于反思和交流的班主任,对于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的每件事情都应该有所思考和总结,同时应该善于和同事之间交流管理经验,共同进步和发展。如果万玮老师不把他的经历经验反思成文的话,我们也不知道他的那么多好主意。所以,我感觉,做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成长起来。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第四、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

不得不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的,表现是普遍的。同时,个别差异的存在对教育工作有相当大的影响,它是伴随着人的存在而存在的,它作为受教育者整个生命体的一部分加入到教育活动中,必然会对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新课程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其为关注差异增添了新的内涵。我们应该以新的视野再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能够充分的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例如:在我的班级就有一位同学平时比较迷恋上网,家长和老师都很棘手,难以管理。但是,在我们华龙区尽享班班通工程后班里有了电脑设备,我就充分发挥这位同学的优势,把他设为班级设备委员。这样,既发挥了他的优势,同时他又感觉到自己能够受到重视,从此学习上更加努力,也改掉了上网玩游戏的坏习惯。

第五、改善师生关系,与学生交朋友。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我们所教的是初中的学生,同学都有一些青春的叛逆,甚至有些学生视老师为天敌。这就是因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我们应了解学生中的思想和流行动向,争取不让自己成为学生中的“奥特曼(out man)”。例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吸收一些当下比较流行的语言和词汇,这样不仅会使课堂更为生动,也有利于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分析学生的动机,分析学生所惧怕的,所不惧怕的,能够从一些表面现象挖掘出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学生思想的一些细微变化。如此,师生的距离和鸿沟自然就逐渐缩短和消失,沟通和交流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可能。师生关系也自然得以改观。从这个角度上加强对学生的转化和培养。

总之,《班主任兵法》这本书对于一个班主任管理班级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但是,我们更应该与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无论是什么书籍也都不能穷尽知识,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我想,这也正是我们班主任应该有的反思精神。学生的成长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常常有成功、有失败,有高潮、有低潮。在学生情绪变化最激烈的时候,教育的时机也就凸显得最明显。当时机出现时,平庸的教师可能会火冒三丈,或者牢骚满腹;而高明的教师则是高瞻远瞩,胸有成竹。正确把握教育的时机,是我们教师必须修炼的一项内功。

读完此书,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也是一种艺术,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必须用心去研究。像我们这样未来的老师更应该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在实践与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教育事业需要你我的奉献、更需要你我的真诚和挚爱,只有今天我们播撒爱,明天才会更加灿烂。

所以说我想用屈原的一名话结束我的汇报,也开始我的新征程,那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寒假,买了一本《班主任兵法》,置于案头,经常在深夜品读,不经意间,翻来看看。惭惭我竟被书中内容吸引,不得不为作者的观点折服。

本书作者万玮,网名平和,1973年生,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现为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初中部主任,数学教师。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出版有《班主任兵法》等。

本书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上、理论上都反映了作者自己独到的做法和思考。 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在班主任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时甚至是严格、严厉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掌握学生心理基础上擅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

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理论和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中,探究了兵法与教育(尤其是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关系,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如“攻心为上”、“克敌无形”、“上兵伐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等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运用上做出了独特的阐述。

班主任工作与读书一样,有一个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的过程。班主任工作最初看起来没什么事情,但是有人却深陷其中痛苦不堪,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处理不完的麻烦,等到参透其中真谛,又可以变得很轻松,班级治理得很好,班主任却显得游刃有余。据说特级教师魏书生常年在外讲学,而他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照样学习很好,班级活动也组织得很好,这便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事例。《班主任兵法》中有如下几个观点:

一、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教师和学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你不是学生,学生也不是你,师生永远不能融为一体。学生永远不能了解教师们的真实的生活,教师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我一直认为,教师眼中的学校生活和学生眼中的学校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师和学生因为角色的差异必然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 无数经验证明,与学生走得太近的老师,往往深受其害!与学生交往“掏心置腹”,和学生“打成一片”,时间一长,老师身上的神秘感消失怠尽,学生就会慢慢忘记老师的身份,把老师当作“朋友”。一旦平衡感建立起来,学生就会质疑你的任何管教行为,甚至因此反目成仇,反咬一口!当老师失去管理学生的权威和合理性基础,除了失败,还有什么可能的结局呢?许多老师遭遇学生冰雹之后,总是大骂学生忘恩负义。殊不知,究根溯源,都是老师自己酿的苦果。

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也包含作为班主任要在管理上体现出能力来。班主任管理学生的过程其实也是师生不断交锋、不断博奕的过程,几个回合下来,一旦学生发现你老师计止此尔,那老师就大大不妙了。因此,老师必须灵活的变换管理的策略,使学生面对你时无法准确预见可能的后果。而这,也有赖于适当的拉开与学生的距离这一条件。

因此,老师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这里的关键是就是要保持作为老师的权威。由于时代的原因,现在的学生早已忘了师道尊严,老师的社会地位也急剧下滑。学生普遍对老师尊重不起来。我认为,保持教师威严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必要的。我不能容忍学生在我面前表现的不尊敬,即使这个学生很有一些才能。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主要有赖于学院着力培养教师的权威。但老师自强自立,同样是重要的。

二、避免与学生谈话流于形式

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沟通是班主任最经常使用的教育方法。有时办公室一整天都是或和风细雨、或急风暴雨的场面。在近乎喧闹中我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才能使交流的效益最大化?要知道,交流是否有效,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效果和教师的水平。一次不成功的学生谈话不是零效果,而是负效果!我们一些老师钟情于使用这种方法的同时,常常忽略效果问题。经常不可避免的使谈话流于形式。

有一些老师心地很好,工作也有热情。学生无论犯错还是违纪,一律作为思想问题看待。在办公室里总要苦口婆心、长篇大论说个没完没了。内容重复颠倒,又都是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不要说学生,就是我在旁边听得常常都不耐烦。这些教师,动机无疑是好的,努力的精神也值得肯定。缺点就是没有认真分析我们的教育对象。要知道,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是与我们年龄相差不大的大专生,在为人处世的道理上可能比我们老师知道的都多,我们总以一种无知小学生的眼光看待他们,又怎么会不犯对象性错误?实际上,学生违纪多数不是认识问题,而是素质问题。懂道理而不去做,才是我们学生的真正问题所在。因此,教育的重点就不是教会学生认识问题,而是督促学生改正问题。而做到这一点,常常并不需要花费整节课的时间。【《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另一些老师,不及前面老师有耐心、脾气好。学生犯错一进办公室,不问缘由、不听辩解,总是劈头盖脸一顿狠批,情绪激动、语言尖刻。时间一长,学生都能准确把握老师这个规律。从人的本性来说,对于表扬的话语,不管是否符合实际,都是先接受了再说;对于批评的话语,也不管其正确与否,都会不自觉地会生出抗拒之心。可以说,批评越严厉,抗拒之心越强。实践过程中,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当时即引起学生强烈反弹。尤其是有的老师气急迁怒学生、抛开事争对个人、直斥学生的品德、甚至牵累学生的家教,都会伤了学生感情,【《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造成师生之间心里上产生鸿沟!结果是,事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师生关系却又搞僵,而且常常老师自己就生气的不得了!实践证明,老师任何情况下的情绪失控,除了降低自身威信之外,不会有任何积极作用。还有一些老师,面对学生的错误,一开始还是很严肃地批评教育,但很快,或者由于学生“健谈”,或者由于老师自己的意思,批评教育转为闲聊。刚刚还是界限分明的师生关系,转眼之间,变成了久别重逢的朋友。天南海北,大千世界,无所不谈,甚至一些不适合告诉学生的事情也都告诉了他们。这样常常一聊就是两节课!这样的老师,其实是自己就把自己的身份交出去了,把学生当朋友,在学生面前诉苦,其情景就象是要博得学生的同情一样。作为老师一旦使学生产生这种想法,那距离彻底失败也就不远了。我们强调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主要不是争对交流的时间和频率,而是交流的有效性。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把握好交流的目标,只有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三、一般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任何一种强加于学生身上的外在规范只有最后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习惯,才能持续有效。因此,强迫学生接受规范,就不如启发他们提高意识,加强修养,以利于其自觉接受外在规范。古人经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中心一环。我们传统文化有许多这方面的宝贵知识可供挖掘。我在带班期间,尽管每周有十几节课,我还是抽出不少时间在中队课上给全班同学讲授一些有益他们身心的知识。我发现,有不少同学都很认真的听了,并且作了令我满意的记录。尤其可喜的是,实践中有时还能看到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时候。

一般教育主要是通过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加强学生自身修养的方式引导学

生自觉接受班规校规。这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因为缺乏强制性,加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隔膜感,个别不自觉的学生可能完全不把这种教育放在心上。还有一些学生,他们虽然认识到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但由于一贯散漫,积习难改,仍然常常违规违纪。对于这样的学生,单纯说教是没有用处的,这时就需要加大外部强制。外部强制相比启发教育虽然不够温良恭俭让,但对某些缺乏自律精神的学生却是非常有效的。一旦外部强制经常化为一种习惯,学生也就自然而然接受了它。

在管理实践中,无论是一般教育还是个别教育都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当众表扬,私下批评。清朝名人曾国藩讲“缅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是就群体环境中批评容易伤害个别人的自尊心而言的。对于教师而言,还有另一层含义,即当众批评学生,有可能置自己于窘地。事实上,面对不自律的学生,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采用雷霆震怒的方法,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这种方法有时也非常危险,一旦被批评的学生恼羞成怒,与教师当面发生冲突,教师很可能骑虎难下,没有经验的教师如果应付不当,冲突便可能升级。

严格意义上讲,任何规范都含有强制性,面向全体的规范包含了对所有人的强制性。因此,单纯强调一般教育或者单纯强调个别教育都是片面的,一般教育和个别教育是管理的两面,缺一不可。只有围绕着使学生接受班级规范和学校规范这个中心,灵活运用一般教育和个别教育的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实现班级的良性运行。

四、坚持在原则问题上不动摇

兵法上讲“致人而不致于人”,强调的是人际博奕中始终居于主动性的问题。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特别是无原则(无视班规)

第四篇:《《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读书心得

梁宏光

读一本好书,犹如在干渴时找到一泓清泉,在黑暗中看到一盏灯火,在寂寞时邂逅一位故友,在迷茫处忽见路转峰回,这是我在阅读了万玮老师的著作《班主任兵法》后的最深感触。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分为实践篇和理论篇。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实践篇是精选的教育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富于智慧,读后令人回味,引发思索。理论篇是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对《孙子兵法》、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作者运用辩证法思想,对教育过程中的常见误区进行了剖析与纠正,书中指出:教育工作是复杂的,但我们常常一味地把问题简单化处理,要么对学生严加苛责,不留余地,要么过于民主宽容,给学生犯错误留下可乘之机,两者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使我们疲劳和困扰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对教育规律的忽视。

做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也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在不断努力摸索适合自己、适合班级的工作方式,不断积累带班经验的同时,我迫切渴望从他人的成功案例中汲取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认真阅读了这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后,我得到很多启示,现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本书教会我用不同的视角和独特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对后进生的教育要讲究策略,因人、因事、因时制宜。本书收录了许多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处处体现出作者的睿智,冷静,果断,幽默。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小故事里蕴藏着大智慧,给予我很大启发。

在《点石成金》一篇中,为了让被惩罚的学生放下包袱,以健康的心态过好学校生活的每一天,老师创造性的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使其看到新的希望,安抚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在《当头棒喝》一篇中,对待那位课堂上说脏话的男生,“变脸绝技”的使用,“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放你一马”的宽容,令学生心服口服,说脏话的现象至此杜绝,甚至让他们毕生难忘。【《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在《转怒为抚》一篇中,晚自习上一位女生班干部带头违反纪律大声喧哗,老师当即大怒,勒令其出去,先给她个下马威。考虑到这位女生叛逆的性格特点,老师又一言不发,带她巡视全校其他各班自习情况,令其很快羞愧悔恨,本来可能产生的敌对情绪自然瓦解,老师再顺势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在《激怒制怒》一篇中,那位容易情绪失控的学生,经历被责骂的反抗情绪,“受冷落”的委屈,冷静的反思,成为了一位用功读书的好学生。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实际上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更是非常大的难点,上述案例中提及的问题,也是我在班级管理中所经常遇到的,而对于个别学生身上所体现的极端叛逆、不思进取,甚至是冷漠自私,我常常采取单一的方式进行说教,往往收不到明显的效果,作者对待后进生的教育方法使我茅塞顿开,学到许多新颖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对待情况各异的孩子,我们只有多动脑,多用心,研究他们的性格,揣摩他们的心理,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才能使教育深入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发生彻底的转变,由内而外地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教育要善于创造时机,教师要善于使用捭阖之术。“捭阖的本义是开合。捭就是分开,【《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阖就是闭藏。”“当学生处于开启状态时,他的心扉是敞开的,对我们是信任的,是不加防备的。我们可以很准确地知道学生的真实情感、动机、意愿等,而一旦了解了真实情况,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而当学生处于闭藏状态时,他的心扉是紧锁的,对我们是不信任的,是加以防备的。我们无法了解引起学生行为和情绪变化的真正原因,只能靠猜测或主观臆断来作出分析,就如同蒙上眼睛打猎一样,难以集中目标,我们的工作不能触及到学生的问题根源,也就难以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症结。 因此,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使学生处于开启的状态。开启学生心扉的方法除了用激励、褒扬外还可以采用用言语去试探对方、故意保持缄默或故意忽视对方、寻找自己与学生的共同点等多种方式。”这一策略也使我受益匪浅。很多时候,由于气氛严肃紧张,学生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给沟通带来障碍,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先表扬他们,或先转移话题,谈论其他事情,使他们情绪上放松,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声,局面便会大有不同,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三、适当采取震撼教育。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和震撼式。我们的教育,总的来说,比较注重、倡导春风化雨、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感化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实践篇”部分的 《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这类的教育事例。这种教育方法,在形式上与“感化式”相对立,往往被视为教育的禁区。然而,震撼教育是否就不好,就不能采用呢?其实不然!很多的问题学生,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其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许多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收效甚微。这时,震撼式的教育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必须要适度,即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负面影响,不能违背“教育无痕”的原则。 除了许多方法上的指导之外,这本书还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对教育本身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级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其次: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而是个别的栽培。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区的玉米或水稻种植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获取丰收的喜悦。教育如同园艺,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孙子兵法、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和魅力。

再次: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真心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推动教育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本书所讲述的几十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甚至是交锋。读到《攻心为上》一篇时,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与其说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也是自身体验、自身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教师稍微用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驶向光明美好的未来。所以如果在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用心”治班、“攻心为上”,以此为准则,那我们的工作必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班主任兵法》这本教育著作,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学到了许多成功的教育经验,并且引导我加深了对教育事业、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增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读书是促进我们青年教师人生发展和工作成长的最好途径。只有不断汲取书籍的力量,才能具备合格教师所必须的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个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份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的人生信念。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让书香飘溢在我们美丽的校园。

第五篇:《《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做一名“有谋略、讲兵法”的班主任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 《班主任兵法》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每一个案例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一个个案例就像一篇篇章回“小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充满智慧,读了让人回味无穷,让人留下无尽的思索。我从《班主任兵法》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做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反思

美国的波斯纳提出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样一个公式。读过万老师的《班主任兵法》之后,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读着读着,经常感叹,这个方法好,当时我怎么没想到,那个我也做过,我怎么不写下来呢?所以我在想:我们有很多老师无论在班主任工作中还是教学中,有很多好方法,何尝不能写下来,何尝不能相互学习呢?如果万纬老师不把他的经历经验反思成文的话,我们也不知道他的那么多好主意。所以,我感觉,做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成长起来。

二、做为老师,我们要学会关心学生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班主任只要心里装着学生,时常牵挂着学生,通过关心能形成师生之间一种情感的良性互动。首先,要从思想上关心。思想上的关心是最

紧要的关心。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教师要想拨动这根心弦,就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外在表现探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育学生时,应努力寻找学生的共同点,从而获得共同的语言。“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这要求我们充分地尊重和相信学生,坚信学生是可以被教好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教。这需要教师具有转化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从而达到转化引导之目的。在平时,教师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方式有别,效果千差万别。其次是生活上的关心。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现在独生子女居多,挑食现象较普遍;在校时,还不免有头疼脑热,在常人看来的一些小事,却是他们的大事、难事。作为班主任,就要把关心学生的“饱暖小事”挂在心上,常跟他们谈谈心,听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争取让他们无学习的后顾之忧。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日子里都有快乐的时候,不快乐的时候,有顺心的日子,也有不顺心的日子,如果我们能及时帮助一把,学生就会心存感激与幸福,主观上会更努力表现。试想一下,当学生对老师心存爱戴时,你这个班主任难道还会不成功吗?三是学习上的关心。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学做真人”的同时,针对学生学习差异性的实际,进行细致耐心地引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很佩服作者万老师,我认为他是一个有心人。他有爱心,凭着对学生的爱,他最终由一位“门外汉”蜕变成一位把班主任工作做到游刃有余的“行家里手”。他有恒心,这期间的酸楚,我想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有信心,凭着一股锐气和冲力,成为一位教育专家。他有慧心,把古代的《孙子兵法》甚至现代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理论都恰到好处地运用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用兵法里的精髓来诠释教育现象,那么独到那么精辟,文笔幽默,风趣。他有灵性,在突发事件中,表现出了超强的教育智慧。

感谢万玮老师,感谢《班主任兵法》,以后我将努力把万老师的班主任兵法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希望自己能有一天能像万老师一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做好一个有谋略、讲兵法的班主任。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192480/

推荐访问:班主任兵法读后感5000 孙子兵法读后感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