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3-15 17:25:41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江苏省南通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南通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选择题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作答,非选择题在答题纸相应区域作答。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 ,画上者妙在 ,梦中者妙在 ,胸中者妙在 。

① 丘壑深邃 ②景象变幻 ③笔墨淋漓 ④位置自如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2.下列诗句与“山当日午回峰影”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腻山春节气柔

B.海浸城根老树秋

C.乌啄风筝碎珠玉

D.草带泥痕过鹿群

3.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3分)

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作为纪实文学之一种的传记文学, 。缺乏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而靠浮辞丽藻挥洒成篇,只能写出苍白无力的东西;缺乏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而仅罗列人物生平事迹,也不会葆有长久的感染力。

A.必须特别注意材料的真实性

B.也应注意文采,以求引人入胜

C.同样存在着一个“实”与“文”的结合与统一问题

D.也要考虑到“文”与“实”二者的有机联系

4.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地宫开启过程,不超过35个字。(6分)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孙权为将军,桓给事幕府,除余姚长。往遇疫疠,谷食荒贵,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飱粥相继,士民感戴之。迁荡寇校尉,授兵二千人,使部伍吴、会二郡,鸠合遗散,期年之间,得万余人。

后代周泰为濡须督。黄武元年,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仁欲以兵袭取州上,伪先扬.

声,欲东攻羡溪。桓分兵将赴羡溪,既发,卒得仁进军拒濡须七十里问。桓遣使追还羡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诸将业业,各有惧心,桓喻之曰:“凡两军交对,胜.

负在将,不在众寡。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孰与桓邪?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谓俱在平原,无.

城池之守,又谓士众勇怯齐等故耳。今人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桓与.

诸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劳,为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也。虽曹丕自,尚.

不足忧,况仁等邪!”桓因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督.

诸葛虔、王双等,乘油船别袭中洲。中洲者,部曲妻子所在也。仁自将万人留橐皋,复为泰等后拒。.

桓部兵将攻取油船,或别击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遂枭雕,生虏双,送武昌,临陈斩溺,死者千余。

桓性护前,耻为人下,每临敌交战,节度不得自由,辄嗔恚愤激。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部曲万口,妻子尽识之。爱养吏士,赡护六亲,俸禄产业,皆与共分。及桓疾困,举营忧戚。年六十二,赤乌元年卒。吏士男女,无不号慕。又家无余财,权赐盐五千斛以周.丧事。 (节选自《三国志》卷五十六)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兵未到而仁奄至 奄:讨伐 .

B.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 罢:疲劳 .

C.乘油船别袭中洲 别:另外 .

D.节度不得自由,辄嗔恚愤激 恚:发怒 .

6.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与“外示虚弱,以诱致仁”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仁欲以兵袭取州上 .

B.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 .

C.以逸待劳 .

D.权赐盐五千斛以周丧事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往遇疫疠,谷食荒贵,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4分)

(2)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4分)

8.面对曹仁大军犯,朱桓如何分析己方优势鼓励将士?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本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年),至德二载(757)李白因参与李璘军事行动系浔阳狱,次年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1)请分析首联在诗中的作用。(3分)

(2)古人评尾联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又有人说:“赠字说得精神,若用予字,则浅矣。”请作简析。(4分)

(3)“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为何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2) ,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3)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4)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苏轼《赤壁赋》)

(6) ,往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7)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8)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水波卖牛

朱 雪

(1)初秋,一大早,水波就把牛从家里赶走了。

(2)水波赶着牛路过里湾,路过石嘴。他望着苞谷地、望着稻田,望着路边的树……苞谷地一片浓浓的绿,稼秆上的苞谷穗,还是青壳子。田里的早稻已熟了,黄亮亮儿的一片。油桐树和橡树、柿树上都缀着果实。油桐叶就像人的手掌似的,伸了几个尖尖儿出。有的油桐叶是心形,托着又小又圆的青桐籽。橡子比桐籽还小,长圆形的,外壳扎乎乎的。最招人喜爱的是柿子。挂在树上红了,黄了的柿子,可以让人馋得流口水。

(3)水波走在石嘴上的柿树下,两只红柿落在他的脚跟前,一只立刻变成了柿泥,另一只蹦了几下,躺着了。水波把没有摔烂的那只红柿捡起。一看,柿子有虫不能吃,又猛地扔出去了。扔在了路下面的苞谷地。他拉了一下牛绳,看见牛也在看苞谷地。牛还回头朝池塘的方向看去。它像是在看它喝过水的池塘,又像是在看池塘边黄了的稻田。水波也跟着牛看去。他又用手拍了下牛背。牛抖了抖身,牛尾巴翘起,刷了下他拍过的地方。

(4)牛突然对着田,对着苞谷地,长哞了几声。样子似乎在跟它的朋友打招呼。它欢快地走了一会儿,又回头看着水波,好像不懂主人要把它朝哪里赶。因为平常它是在河滩上和山坡上吃草,那是它熟悉的,不从这条路经过。

(5)走完了村里的庄稼地,水波仍然牵着牛顺着大路走。牛站着不动了。它回头,像在问水波到底要去哪里。

(6)走!水波不看它,用棍子抽了一下牛。

(7)牛挣脱着绳子,步子跨向了路边,仰着头。水波拽着牛绳,又抽了它几棍子。牛一个转身,气汹汹地冲水波瞪眼。水波一愣,蹲下,把头埋下。有些懊恼。牛把脖子伸过了,用牛脸磨擦着他的胳膊,眼神温和。水波摸了摸牛脖子,站起,牵着它,继续朝前走。

(8)牛又是一声长哞。

(9)走出梅花塘。走过三道弯,再过三道梁。一路上,望见庄稼,望见绿水,望见行人。只有踢蹬踢蹬的脚步声。水波和牛都沉默着。

(10)快到秀水街时,水波让牛在路边吃了一会儿草,又找了个干净的水坑,让它喝饱,才朝街上牵去。

(11)街上很少有牵牛的。客车和小车子,半天才看得见一二辆。自行车、摩托车、货车要多一些。虽是水泥路面,扬起的灰尘,依然从车碾子中间扩散开。

(12)在大街道一侧的岔口深处,水波找到了一个小型屠宰市场。水波拉着牛,在屠宰场站了

一下,一个一脸黑肉的生意人朝他靠近了。水波捡了个干净的位臵站定,跟生意人谈价。在他的旁边,地面是红色的。血迹染红的,飘着腥味。是猪血、狗血、羊血,还是牛血,很难分得清楚。粪便,却是一目了然的。牛把头扎在地上,嗅着血,又对着不远处一泡同类的粪便,一声长哞。那叫声很悲凉。

(13)谈定了,一千二百块。够水波的学费了。

(14)牛大滴的眼泪掉落着,眼巴巴地看着主人。水波不看它。

(15)在生意人要牵牛绳时,水波紧握着牛绳不放。牛卖了,家里的地用什么耕种!它是家里的一个好帮手啊!没它不行啊!水波犹豫起。生意人抱怨水波不该做事婆婆妈妈的,说再给他加一百块。水波想卖。他蒙着头,想了半个小时,拍拍牛头,说,回家啦。

(16)回的时候,牛很高兴,就连叫声也是快活的。走在街上,它挣开绳子,仰起脖子叫了一声,叫声引了他人的目光。路上过了一辆车。它停下看车。车驶过去了,它嗅着扬起的灰尘。水波追上了,它撒着欢子。

(17)水波唤着:牛娃儿,妈儿呀,妈儿——呀!

(18)牛站着等水波。

(19)水波重新把牛绳攥在了手里。出了秀水街,牛又撒欢跑着,水波紧紧地跟着它。跑一阵,歇一阵。太阳洒在水波的背上,也洒向牛;秋风抚着水波赤着的胳膊,也抚摸着牛的身子。快晌午了,水波赶牛又经过石嘴大柿树的时候,他把牛绳解了。野鸡翅、茅草芽子、小檀树叶、狗尾草、枸杞叶。牛在树下跑跑去,寻着可吃的草。

(20)水波站在树下。如果真的不可以再去上学,他打算出去打工。

(节选自长篇小说《梅花塘》)

11.第(6)段与第(14)段两次写到“水波不看它”,分别表现了水波的什么心理?(4分)

12.第(7)段描写牛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4分)

13.小说中的水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6分)

14.“牛绳”在水波手中由“牵”而“解”,请探究这一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主题的作用。(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文章达意

徐建融

作文无定法,“辞达而已矣”。“辞达”,也就是作者必须把自己所要讲的意思表达清楚,让人看

第二篇:《【解析】江苏省南通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选择题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作答,非选择题在答题纸相应区域作答。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

【试卷综析】

一、总体评价

这份高三语文试卷,分为两部分,必考部分160分,附加题40分。试题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灵活,侧重基础。阅读部分现代文,古代诗歌及文言文部分,和高考试卷相同。

本次试卷侧重考查了高中课内背诵部分。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如解释文言实词,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分析,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压缩语段,这些试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具体情况分析

1.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无论是词义辨析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文翻译题都贴近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

2.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歌,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诗意浅显。赏析起来难度不是很大。

3.默写:名篇名句默写所考的句子大部分选自课本,难度不大。

4.现代文阅读:题型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

5.语言知识运用:重点考查学生成语、病句与衔接、压缩语段的能力。

7.作文:本次作文是材料作文,一则寓言故事,给学生很大的自由表达和发挥的空间。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题文】D01.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 ,画上者妙在 ,梦中者妙在 ,胸中者妙在 。

① 丘壑深邃 ②景象变幻 ③笔墨淋漓 ④位置自如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找出和上文对应的词语:“丘壑”对应“地 上”,“笔墨”对应“画上”,“变幻”对应“梦 中”,“位置”对应“胸中”。

【思路点拨】成语辨析题的解题技巧①搞清成语含义,切莫“望文生义”。有的成语仅从字面上看与整个句子意思相一致,但仔细一分析却与全句意思风马牛不相及。②看感情色彩是否恰当,有些成语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界限分明。若辨别不清,很容易用错。③看词义轻重是否得当。④看成语的形容

对象是否正确合理。某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其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错误。⑤看语体色彩是否合乎语境。⑥看成语与其它成分搭配是否恰当。成语在语言运用之中,相当于一个词,因而就有一个和其他词浯的搭配问题,不能互相矛盾,也不能重复。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

【题文】H02.下列诗句与“山当日午回峰影”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腻山春节气柔 B.海浸城根老树秋 C.乌啄风筝碎珠玉 D.草带泥痕过鹿群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山”与“草”相对,“当”与“带”相对,“日午”与“泥痕”相对,“回”与“过”相对,“峰影”与“鹿群”相对。

【思路点拨】运用对仗需要注意: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题文】I03.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3分)

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作为纪实文学之一种的传记文学, 。缺乏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而靠浮辞丽藻挥洒成篇,只能写出苍白无力的东西;缺乏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而仅罗列人物生平事迹,也不会葆有长久的感染力。

A.必须特别注意材料的真实性

B.也应注意文采,以求引人入胜

C.同样存在着一个“实”与“文”的结合与统一问题

D.也要考虑到“文”与“实”二者的有机联系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是这个句群的中心句,由此派生出“高度统一”和“先纪实性,后文学性”这两个控制点,ab两项一个只讲纪实性,一个只讲文学性,都忽视了二者“高度统一”, d项先讲文学性,后讲纪实性,顺序颠倒了,所以答案只能是c。

【思路点拨】解答这道题,要做到:1.要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 。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是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句子或句群、只有做到陈述对象一致,才能保证语意贯通。2.要做到前后照应。一个句子,要做到连贯,就要注意前面意义与后面意义保持一致性,要注意内容的衔接和呼应。3.要注意特定的情景氛围。一般说来,说话或行文总有特定的语境,而特定语境中往往含有特定的氛围。它们或繁盛或凄凉,或热烈或肃杀。这些特定的氛围常常是连接和组合语句的重要因素。4.要注意结构相同的句式连贯题有时还涉及到词语或句子的结构问题,应引起注意。5.要注意事情的先后次序 。叙述一件事,总有一定的次序,哪些该先说,哪些应后说,是不能乱套的。如果乱了套,就破坏了分句间的逻辑联系,造成结构混乱,并

影响句意的连贯。

【题文】F24.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地宫开启过程,不超过35个字。(6分)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要点一),(然后)清理盖板(要点二)并绘图 (要点三),(最后)撬开盖板打开地宫(要点四)。(6分)(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顺序正确1分,语言通顺1分)

解析:解题时,首先找出有关开启过程的内容,然后对这些内容按题目要求进一步分析处理,最后组织答案。对于“开启过程”而言,主要有四个要点:①移开巨石,露出盖板;②清理盖板;③绘图;④撬开盖板,打开地宫。答案中这四个要点是不能少的,当然它们的顺序也不能变更。综合思考后答案便为: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或: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然后清理盖板并绘图,最后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思路点拨】压缩语段的基本步骤:①审好题。弄清题目要求,看它要求我们怎样压缩,有哪些具体要求。②读好原材料。认真阅读原材料,把握原材料的中心。③分析好原材料。分析原材料的内容要点,看它说了哪些内容。④处理好信息。根据原材料的中心,分析原材料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应该保留的,哪些是次要的可以舍去的,哪些是应该合并或替换的。⑤组织好答案。根据题目的要求,对综合思考后的结果进行文字上的加工,使其语言规范,文气贯通。⑥誊抄好答案。将深思熟虑后的成熟的答案认真、规范地写在试卷上。

【题文】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题文】J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孙权为将军,桓给事幕府,除余姚长。往遇疫疠,谷食荒贵,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飱粥相继,士民感戴之。迁荡寇校尉,授兵二千人,使部伍吴、会二郡,鸠合遗散,期年之间,得万余人。

后代周泰为濡须督。黄武元年,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仁欲以兵袭取州上,伪先扬声,欲东攻羡溪。桓分兵将赴羡溪,既发,卒得仁进军拒濡须七十里问。桓遣使追还羡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诸将业业,各有惧心,桓喻之曰:“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孰与桓邪?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谓俱在平原,无城池之守,又谓士众勇怯齐

等故耳。今人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桓与诸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劳,为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也。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邪!”桓因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督诸葛虔、王双等,乘油船别袭中洲。中洲者,部曲妻子所在也。仁自将万人留橐皋,复为泰等后拒。桓部兵将攻取油船,或别击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遂枭雕,生虏双,送武昌,临陈斩溺,死者千余。

桓性护前,耻为人下,每临敌交战,节度不得自由,辄嗔恚愤激。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部曲万口,妻子尽识之。爱养吏士,赡护六亲,俸禄产业,皆与共分。及桓疾困,举营忧戚。年六十二,赤乌元年卒。吏士男女,无不号慕。又家无余财,权赐盐五千斛以周丧事。 (节选自《三国志》卷五十六)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兵未到而仁奄至 奄:讨伐

B.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 罢:疲劳

C.乘油船别袭中洲 别:另外

D.节度不得自由,辄嗔恚愤激 恚:发怒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奄:突然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

【思路点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形训推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

2.声训推断法:(通假推断法)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3.词性推断法: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4.语法结构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由结构推断词性,进而推断词义。5.联想推断法:通过课文中有关语句中的用法,互相比照,确定其实词的含义。6.句式推断法:借助对仗句和互文修辞推断词义。7.语境推断法:(“因文定义”法)语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语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可借助这些语境来推断。8.代入推断法:仅适用于选择题。把词义代入原文中去理解,通过比较考查,推断出词义的正确判断。

6.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与“外示虚弱,以诱致仁”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仁欲以兵袭取州上

B.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

C.以逸待劳

D.权赐盐五千斛以周丧事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A,用;B“所以”固定结构,„„的原因;C,用。

【思路点拨】推断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考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应试能力。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2.代入检验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3.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4.结构推断法。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5.成语联想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往遇疫疠,谷食荒贵,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4分)

(2)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到任遇到疫病流行,粮食歉收而昂贵,朱桓分派属下好的官吏,用医药抚恤安慰。(4分)

(2)但是(朱桓)轻视财物看重德义,加上记忆力很强,和人见一面,数十年不忘。(4分)

解析:(1)关键词:“往”到任,“谷食”泛指粮食;“荒”歉收;1字1分;大意通顺1分。

(2)关键词:“轻”轻视,“贵”看重;“兼”一并;1字1分;大意通顺1分。

【思路点拨】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8.面对曹仁大军来犯,朱桓如何分析己方优势鼓励将士?请简要概括。(4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级(表达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将帅智勇;士卒以逸待劳;占据城池地形之利。(每点1分,答三点得4分)

第三篇:《江苏省南通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选择题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作答,非选择题在答题纸相应区域作答。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 ,画上者妙在 ,梦中者妙在 ,胸中者妙在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

① 丘壑深邃 ②景象变幻 ③笔墨淋漓 ④位置自如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2.下列诗句与“山当日午回峰影”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腻山春节气柔

B.海浸城根老树秋

C.乌啄风筝碎珠玉

D.草带泥痕过鹿群

3.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3分)

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作为纪实文学之一种的传记文学, 。缺乏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而靠浮辞丽藻挥洒成篇,只能写出苍白无力的东西;缺乏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而仅罗列人物生平事迹,也不会葆有长久的感染力。

A.必须特别注意材料的真实性

B.也应注意文采,以求引人入胜

C.同样存在着一个“实”与“文”的结合与统一问题

D.也要考虑到“文”与“实”二者的有机联系

4.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地宫开启过程,不超过35个字。(6分)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孙权为将军,桓给事幕府,除余姚长。往遇疫疠,谷食荒贵,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飱粥相继,士民感戴之。迁荡寇校尉,授兵二千人,使部伍吴、会二郡,鸠合遗散,期年之间,得万余人。

后代周泰为濡须督。黄武元年,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仁欲以兵袭取州上,.

伪先扬声,欲东攻羡溪。桓分兵将赴羡溪,既发,卒得仁进军拒濡须七十里问。桓遣使追还羡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诸将业业,各有惧心,桓喻之.

曰:“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孰与桓邪?兵法所以称客倍.

而主人半者,谓俱在平原,无城池之守,又谓士众勇怯齐等故耳。今人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桓与诸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劳,为..

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也。虽曹丕自,尚不足忧,况仁等邪!”桓因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督诸葛虔、王双等,乘油船别袭中洲。中洲.

者,部曲妻子所在也。仁自将万人留橐皋,复为泰等后拒。桓部兵将攻取油船,或别击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遂枭雕,生虏双,送武昌,临陈斩溺,死者千余。

桓性护前,耻为人下,每临敌交战,节度不得自由,辄嗔恚愤激。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部曲万口,妻子尽识之。爱养吏士,赡护六亲,俸禄产业,皆与共分。及桓疾困,举营忧戚。年六十二,赤乌元年卒。吏士男女,无不号慕。又家无余财,权赐盐五千斛以周丧事。 (节选自《三国志》卷五十六) .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兵未到而仁奄至 奄:讨伐 .

B.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 罢:疲劳 .

C.乘油船别袭中洲 别:另外 .

D.节度不得自由,辄嗔恚愤激 恚:发怒 .

6.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与“外示虚弱,以诱致仁”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仁欲以兵袭取州上 .

B.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 .

C.以逸待劳 .

D.权赐盐五千斛以周丧事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

(1)往遇疫疠,谷食荒贵,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4分)

(2)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4分)

8.面对曹仁大军犯,朱桓如何分析己方优势鼓励将士?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本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年),至德二载(757)李白因参与李璘军事行动系浔阳狱,次年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1)请分析首联在诗中的作用。(3分)

(2)古人评尾联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又有人说:“赠字说得精神,若用予字,则浅矣。”请作简析。(4分)

(3)“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为何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2) ,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3)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4)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苏轼《赤壁赋》)

(6) ,往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7)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8)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水波卖牛

朱 雪

(1)初秋,一大早,水波就把牛从家里赶走了。

(2)水波赶着牛路过里湾,路过石嘴。他望着苞谷地、望着稻田,望着路边的树……苞谷地一片浓浓的绿,稼秆上的苞谷穗,还是青壳子。田里的早稻已熟了,黄亮亮儿的一片。油桐树和橡树、柿树上都缀着果实。油桐叶就像人的手掌似的,伸了几个尖尖儿出。有的油桐叶是心形,托着又小又圆的青桐籽。橡子比桐籽还小,长圆形的,外壳扎乎乎的。最招人

喜爱的是柿子。挂在树上红了,黄了的柿子,可以让人馋得流口水。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

(3)水波走在石嘴上的柿树下,两只红柿落在他的脚跟前,一只立刻变成了柿泥,另一只蹦了几下,躺着了。水波把没有摔烂的那只红柿捡起。一看,柿子有虫不能吃,又猛地扔出去了。扔在了路下面的苞谷地。他拉了一下牛绳,看见牛也在看苞谷地。牛还回头朝池塘的方向看去。它像是在看它喝过水的池塘,又像是在看池塘边黄了的稻田。水波也跟着牛看去。他又用手拍了下牛背。牛抖了抖身,牛尾巴翘起,刷了下他拍过的地方。

(4)牛突然对着田,对着苞谷地,长哞了几声。样子似乎在跟它的朋友打招呼。它欢快地走了一会儿,又回头看着水波,好像不懂主人要把它朝哪里赶。因为平常它是在河滩上和山坡上吃草,那是它熟悉的,不从这条路经过。

(5)走完了村里的庄稼地,水波仍然牵着牛顺着大路走。牛站着不动了。它回头,像在问水波到底要去哪里。

(6)走!水波不看它,用棍子抽了一下牛。

(7)牛挣脱着绳子,步子跨向了路边,仰着头。水波拽着牛绳,又抽了它几棍子。牛一个转身,气汹汹地冲水波瞪眼。水波一愣,蹲下,把头埋下。有些懊恼。牛把脖子伸过了,用牛脸磨擦着他的胳膊,眼神温和。水波摸了摸牛脖子,站起,牵着它,继续朝前走。

(8)牛又是一声长哞。

(9)走出梅花塘。走过三道弯,再过三道梁。一路上,望见庄稼,望见绿水,望见行人。只有踢蹬踢蹬的脚步声。水波和牛都沉默着。

(10)快到秀水街时,水波让牛在路边吃了一会儿草,又找了个干净的水坑,让它喝饱,才朝街上牵去。

(11)街上很少有牵牛的。客车和小车子,半天才看得见一二辆。自行车、摩托车、货车要多一些。虽是水泥路面,扬起的灰尘,依然从车碾子中间扩散开。

(12)在大街道一侧的岔口深处,水波找到了一个小型屠宰市场。水波拉着牛,在屠宰场站了一下,一个一脸黑肉的生意人朝他靠近了。水波捡了个干净的位臵站定,跟生意人谈价。在他的旁边,地面是红色的。血迹染红的,飘着腥味。是猪血、狗血、羊血,还是牛血,很难分得清楚。粪便,却是一目了然的。牛把头扎在地上,嗅着血,又对着不远处一泡同类的粪便,一声长哞。那叫声很悲凉。

(13)谈定了,一千二百块。够水波的学费了。

(14)牛大滴的眼泪掉落着,眼巴巴地看着主人。水波不看它。

(15)在生意人要牵牛绳时,水波紧握着牛绳不放。牛卖了,家里的地用什么耕种!它是家里的一个好帮手啊!没它不行啊!水波犹豫起。生意人抱怨水波不该做事婆婆妈妈的,

说再给他加一百块。水波想卖。他蒙着头,想了半个小时,拍拍牛头,说,回家啦。

(16)回的时候,牛很高兴,就连叫声也是快活的。走在街上,它挣开绳子,仰起脖子叫了一声,叫声引了他人的目光。路上过了一辆车。它停下看车。车驶过去了,它嗅着扬起的灰尘。水波追上了,它撒着欢子。

(17)水波唤着:牛娃儿,妈儿呀,妈儿——呀!

(18)牛站着等水波。

(19)水波重新把牛绳攥在了手里。出了秀水街,牛又撒欢跑着,水波紧紧地跟着它。跑一阵,歇一阵。太阳洒在水波的背上,也洒向牛;秋风抚着水波赤着的胳膊,也抚摸着牛的身子。快晌午了,水波赶牛又经过石嘴大柿树的时候,他把牛绳解了。野鸡翅、茅草芽子、小檀树叶、狗尾草、枸杞叶。牛在树下跑跑去,寻着可吃的草。

(20)水波站在树下。如果真的不可以再去上学,他打算出去打工。

(节选自长篇小说《梅花塘》)

11.第(6)段与第(14)段两次写到“水波不看它”,分别表现了水波的什么心理?(4分)

12.第(7)段描写牛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4分)

13.小说中的水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6分)

14.“牛绳”在水波手中由“牵”而“解”,请探究这一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主题的作用。(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文章达意

徐建融

作文无定法,“辞达而已矣”。“辞达”,也就是作者必须把自己所要讲的意思表达清楚,让人看了能够明白。但欧阳修说:“得者各以其意,披图所赏未必是秉笔之意也。昔梅圣俞作诗,独以吾为知音,吾亦自谓举世之人知梅诗者莫吾若也。吾尝问渠最得意处,渠诵数句,皆非吾赏者。以此知披图所赏,未必得秉笔人之本意也。”梅尧臣的诗,应该说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了吧?但知音若欧阳修,居然未能明白他的“最得意处”。这就是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并不是因为梅诗或莎翁的表述未能达意。一千个读者面对同一部《王子复仇记》,尽管有“一千个”,但只要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有人读出了“李尔王”,有人读出了“奥赛罗”,那么,这部《王子复仇记》也还是达意的。

每有美术家请评论家为自己的作品写评论,美术家往往不满:“评论家根本不懂画,他写的根本就不是我的意思!”这就是“披图所赏未必是秉笔之意也”。其实,就是美术家本人的创作,又何尝不是“各以其意”,对景写生未必是物象之意呢?即使撇开时空立场的不同,面

第四篇:《“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孙权为将军,桓给事幕府,除余姚长。往遇疫疠,谷食荒贵,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飱粥相继,士民感戴之。迁荡寇校尉,授兵二千人,使部伍吴、会二郡,鸠合遗散,期年之间,得万余人。

后代周泰为濡须督。黄武元年,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仁欲以兵袭取州上,伪先扬声,欲东攻羡溪。桓分兵将赴羡溪,既发,卒得仁进军拒濡须七十里问。桓遣使追还羡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诸将业业,各有惧心,桓喻之曰:“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孰与桓邪?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谓俱在平原,无城池之守,又谓士众勇怯齐等故耳。今人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桓与诸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劳,为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也。虽曹丕自,尚不足忧,况仁等邪!”桓因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督诸葛虔、王双等,乘油船别袭中洲。中洲者,部曲妻子所在也。【“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仁自将万人留橐皋,复为泰等后拒。桓部兵将攻取油船,或别击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遂枭雕,生虏双,送武昌,临陈斩溺,死者千余。

桓性护前,耻为人下,每临敌交战,节度不得自由,辄嗔恚愤激。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部曲万口,妻子尽识之。爱养吏士,赡护六亲,俸禄产业,皆与共分。及桓疾困,举营忧戚。年六十二,赤乌元年卒。吏士男女,无不号慕。又家无余财,权赐盐五千斛以周丧事。           

                                                     (节选自《三国志》卷五十六)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兵未到而仁奄至                  奄:讨伐

B.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            罢:疲劳

C.乘油船别袭中洲                  别:另外

D.节度不得自由,辄嗔恚愤激        恚:发怒

6.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与“外示虚弱,以诱致仁”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仁欲以兵袭取州上

B.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

C.以逸待劳

D.权赐盐五千斛以周丧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往遇疫疠,谷食荒贵,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4分)

(2)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4分)

8.面对曹仁大军犯,朱桓如何分析己方优势鼓励将士?请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5.A(3分)   

6.D(3分)

7.(1)到任遇到疫病流行,粮食歉收而昂贵,朱桓分派属下好的官吏,用医药抚恤安慰。(4分)

(2)但是(朱桓)轻视财物看重德义,加上记忆力很强,和人见一面,数十年不忘。【“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

"

第五篇:《“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父宝,习《欧阳尚书》。哀、平之世,隐居教授。居摄二年,与两龚、蒋诩俱征,遂遁逃,不知所处。光武高其节。建武中,公车特征,老病不到,卒于家。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迁太常。【“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由是震益见怨。

论曰:孔子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诚以负荷之寄,不可以虚冒,崇高之位,忧重责深也。延、光之间,震为上相,抗直方以临权枉,先公道而后身名,可谓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体矣。

(选自《后汉书》卷五十四,有删节)

[鳣] (zhān):俗称小黄鱼。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光武高其节         高:高贵

B.不亦厚乎           厚:丰厚

C.诸儒称之           称:称赞

D.诚以负荷之寄       诚:确实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何谓无知          徐公何能及君也

B.暮夜无知者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C.代刘恺为太尉      窃为大王不取也

D.则将焉用彼相矣    割鸡焉用牛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震出身于名门,其八世祖被封为“赤泉侯”,父亲杨宝在哀、平二帝时,隐居民间,教书为业。

B.杨震赴郡途中路过昌邑,举荐故人荆州秀才王密任昌邑令,王密暮夜投金以谢,但却被扬震拒绝,

C.杨震任职太常寺之前,太常博士选拔举荐人才大多不根据实际才能,而杨震到任举荐了一批名士。

D.杨震拒绝任用李常侍之兄及皇后兄所荐亲信,但此二人随即被司空刘授征召,很快又被破格提拔。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建武中,公车特征,老病不就,卒于家。(4分)

(2)宝乃自往候震日:“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6分)

参考答案:

4.A

【命题意图】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答案解析】高:形容词,意动,认为……高尚。

5.C

【命题意图】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答案解析】为,动词,担任/动词,认为;A项,何,副词,怎么;B项,者,助词,……的人;D项,焉,表疑问,哪里、怎么。【“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出自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22736/

推荐访问: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