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初,毗随兄评从袁绍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6-29 09:19:27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2013盐城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盐城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3.05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答案】B(A项“妇孺”,C项“论资排辈”,D项“平心而论”)

2.

【答案】A(B滥用介词,缺少主语;C成分残缺,“坚持”的宾语中心词应是“的原则”(或“立场”);D缺宾语“的生活方式”前后粘连,在“有利于”前另加主语。)

3.

【答案】让人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人学会”1分:“提出问题”1分;“思考问题” 1分,“解决问题”1分)

4.

【答案】阅读张爱玲的书籍,好像是在繁华尘世中随意聆听才女细数琐碎的忧伤;

阅读沈从文的小说,好像是在湘西大地上自由欣赏文人描绘淳朴的民俗; 阅读林清玄的散文,好像是在禅院静室中虚席倾听智者侃谈生活的智慧。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初,毗随兄评从袁绍。太祖为司空,辟之,毗难贰其主,不应命。绍薨而辅其长子谭。及绍二子尚攻兄谭,谭使毗诣太祖求和。时太祖将征荆州,谓毗曰:“谭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明公无问信与诈也,直当论其势耳。今河北岁凶,而袁氏兄弟龃龉..,有违天道,此乃天亡尚之时也。明公前伐尚,谭踵.其后。克尚必矣。他年或登,尚改修其德,失所以用兵之要矣。”太祖称善。”乃许谭,克尚于黎阳。及谭败亡,归顺太祖,表毗为议郎。

文帝践阼,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之河南。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决。众皆莫敢言,独毗切谏。帝曰:“吾不与卿共议也。”毗曰:“陛下侧臣以谋议之官,安得不与臣议邪!”帝不答,起入内宫,毗随其入,帝无奈,遂止之。

黄初五年,文帝欲大兴军征吴,毗谏曰:“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今陛下祚有中国,道隆而四海自服,夫不宾.者,其能久乎?今天下新定,宜息民力,修范蠡之养民,法管仲之宽政。”帝曰:“如卿意,更当以虏遗子孙邪?”帝竟伐吴,至江而还。

明帝即位,时中书监刘放、孙资见信于主,大臣莫不与之交,而毗不与往来。毗子敞谏曰:“今刘、孙用事,众皆影附,大人盖少降意?不者必速谤言。”毗正色曰:“吾之立身,自有本未。焉有大丈夫欲为公卿而毁节邪?”

帝方修殿舍,毗上疏曰:“窃闻诸葛讲武治兵,而孙权巿马辽东,量其意指不在小,唯陛下备豫不虞,为社稷计。”帝怫然,乃止。后帝欲夷北芒山,令作观.宇其上,则见孟津。贾诩谏曰:“损费人功,民不堪役。且若九河盈溢,洪水为害,而丘陵皆夷,将何以御之?”帝不快,会毗亦在,附议诩,乃止之。

青龙元年,毗薨。先是,与子敞言:“死生,与尔契阔..

耳。”谥曰肃侯。子敞嗣,咸熙中为河

内太守。

(选自《三国志•辛毗传》,有删节)

5.

【答案】D(观:高大华丽的楼台)

6.

【答案】C(②体现其爱惜民力;④体现其对朋友的忠诚;⑥不是辛毗说的。) 7.。

【答案】A(辛毗不愿背弃的是袁绍,不是袁谭。根据上下文,“毗难贰其主”中的“主”是袁绍。) 8.

(1)来年如果收成好了,袁尚修改他的德行,你就会失去自己用兵攻打他的关键时机。(得分点:登:丰收。所以:用来干……的方式。要:关键时机。)

(2)现在天下刚刚平定,应该让百姓休息,效法范蠡和管仲的宽松养民的政策。(得分点:新: 刚刚。息:使动。修、法:效法。)

(3)现在孙、刘两人掌权,大家都像影子一样依附在他们周围,父亲大人为什么不稍微降低一下自己的心意?不这样一定会招致世人的诽谤。(得分点:用事:掌权。影:名词作状语。盖:同“盍”,意为“何不”。速:招致。) 【参考译文】

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当初他随兄长辛评跟从袁绍。太祖做司空,征召他,辛毗难以背叛旧主,没有答应。袁绍死后他辅佐袁绍的长子袁谭。后来袁绍的二儿子袁尚攻打兄长袁谭,袁谭派辛毗向太祖求救。当时太祖将要讨伐荆州,对辛毗说:“袁谭可以相信吗?袁尚一定可以击败吗?”辛毗说:“明公不要问真假,只应当看到他们的形势。现在河北年成不好,袁氏兄弟又相互争斗,有违天道,这是老天灭亡袁尚的时候。如果明公在前面讨伐袁尚,袁谭紧跟在他后面(夹击),一定能击败袁尚。来年如果收成好了,袁尚又知道自己行将灭亡图谋存活,就会修改他的德行,你就会失去自己用兵攻打他的关键时机。”太祖认为很好,就答应了袁谭。在黎阳击败袁尚。后来袁谭败亡,归顺了太祖,太祖上表封他为议郎。

文帝即位,想把冀州的百姓十万户迁徙到河南。各位大臣都认为不可以,但文帝心意已决。众大臣都不敢再说,只有辛毗极力劝说。文帝说:“我不和你们一起商议了。”辛毗说:“陛下把臣放在近旁当作谋划商议的官员,哪里应该不和大臣商量呢?”文帝不回答,起身进入内宫,辛毗也跟入内宫,文帝无奈,就停止了这个做法。

黄初五年,文帝想要发动大军征讨东吴,辛毗劝谏说:“先帝屡次发动精锐部队(讨伐东吴),但到长江边就回头了。现在陛下已经拥有中原,道德高尚四海自然臣服,那些不顺服的,难道还能长久吗?现在天下刚刚平定,应该让百姓休息,效法范蠡和管仲的宽松养民的政策。”文帝说:“按照你的意思,还应该把敌人留给子孙吗?”文帝最终还是讨伐东吴,打到长江边就回来了。

明帝即位,当时中书监刘放、孙资被皇帝宠信,大臣没有不与他们交往的,只有辛毗不与他们交往。辛毗的儿子辛敞建议说:“现在孙、刘两人掌权,大家都像影子一样依附在他们周围,

父亲大人为什么不稍微降低一下自己的心意,与世人随意应付?不然一定会招致世人的诽谤。”辛毗正色说:“我立身行事,自有追求,哪里有大丈夫欲为公卿而毁了自己的名节?”

青龙元年,辛毗死了。在死之前,他对儿子辛敞说:“死和生,只是与你分别或者相逢罢了。”死后被追赠称肃侯。儿子辛敞继承了他的位置,咸熙年间做河内太守。

明帝正要修建宫殿,辛毗上疏说:“我私下里听说诸葛亮讲求武力整顿兵马,孙权从辽东买马,估计他们的意图不在小的地方,希望陛下为无法预料的将来准备,替社稷打算。”明帝不高兴,但还是停止修建宫殿。后来明帝想要夷平北芒山,在原址建造楼宇,就可以看到孟津。辛毗进谏说:“此事损耗人力,百姓不能承受。况且如果九河暴涨,洪水泛滥,高山又被夷平,拿什么来抵御洪水?”明帝不开心,但又停止修建。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杨山人归嵩山

李白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①

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注解:①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呈紫色。

(1)诗的首联整体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嵩山玉女峰以远离世俗的神秘色彩。 (2)从行文看,全诗分几个层次?请加以概括。(4分)

答案:分三个层次:前四句写嵩山的瑰奇景色;五六句想象杨山人归山后采摘仙草的活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要和他一起过求仙访道、啸傲山林的生活的美好愿望。

(3)明人胡应麟评价李白的这首诗“虽言送别,然不露愁情,一以贯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阐释。(4分)

答案:同意。前半部分写景的部分清幽高远,并以“我有”开头,仿佛友人去的就是自己的家,毫无远离的愁情;而杨山人归山后的生活也显得恬淡安逸;结尾骑龙相访的神奇画面,又显得豪放飘逸。虽然传达送别之意、惜别之情,但始终没有流露愁情悲意。 【鉴赏】

这首诗写作于天宝初年。杨山人大约是李白早年“访道”嵩山时结识的朋友。两人志同情合,交谊颇深,后杨山人要离去,诗人赋此诗以抒怀。

全诗分三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嵩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嵩山,以及对昔日隐迹山林、寻仙访道生活的眷恋之情。

首联起句豪迈,“万古宅”似指嵩阳县境内的玉女峰。这里选用“玉女”的峰名,是为了与上句的“万古宅”相对应。“玉女”为天上的仙女,“万古宅”就暗含仙人居所的意思,使神异的气氛更加浓厚,也愈发令人向往。

三、四句描绘的境界更加瑰丽神奇。月不可留,而要“长留”,并且使它处在最恰当、最美

好的位臵上。一轮皓月悬挂在苍翠挺拔的松树之上,下面是长流不断的溪水。它不只生动地描绘了嵩山秀丽的景色,而且寄托着隐居者高洁的情怀。【阅读答案__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初,毗随兄评从袁绍】

五、六句为第二层,写杨山人归山后的活动。诗人想象杨山人归去后将采摘仙草,而嵩山玉女峰一带就生长着开满紫花的菖蒲。这种菖蒲“一寸九节,服之长生”(《神仙传》),正可满足他求仙的欲望。这联上句写人,下句写山。“尔”字又和前面的“我”字呼应,渲染出浓郁的别离气氛。

末二句为第三层,诗人向好友表示“岁晚或相访”,要和他一起去过求仙访道、啸傲山林的生活。结句把这种思想情绪化为具体的形象:在湛蓝的天空中,一条白龙蜿蜒游动,龙身上骑坐着风度潇洒的诗人,他那仙风道骨与“青天”、“白龙”相表里,构成了幻美和谐的意境。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从头至尾不写离愁别恨。写景的部分清幽高远,写杨山人归山后的生活,恬淡安逸。结尾骑龙相访的神奇画面,又显得豪放飘逸。通篇紧扣诗题,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传达送别之意、惜别之情。用景语代替情语。它所写的“景”,既是外在的景物,也为内在的感情,是“情与景偕,思与境共”的统一体。惜别而不感伤,一往情深,而又表现得超奇旷达。它构思新奇,亦真亦幻,不受通常的时空观念的束缚,更不因袭模仿,表现了诗人惊人的创造力。

李白写诗还常常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使描绘的对象理想化、神奇化,以引起读者想象与思慕的情趣。

例如,“宅”为常见事物,并无新奇之处,可见在前面加上“万古”二字,就变得神奇而空灵。又如一轮明月挂在溪边的松树上,景物固然迷人,诗人别出心裁,在前面冠以“长留”二字,突出意志的力量,这样人和物都发生了“超凡入圣”的变化,涂上一层神奇瑰丽的色彩。唐人张碧曾用“天与俱高,青且无际”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答案:一尊还酹江月 君子不齿 夙兴夜寐 重岩叠嶂 箫鼓追随春社近 薄暮冥冥 挫万物于笔端 不汲汲于富贵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手心朝下

周海亮

这个老女人很怪。

她穿了红色的旧款毛衣,她把毛衣当成外套来穿。她伸手拦住我,轻声说:“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找出十块钱给她,她却不接。她袖起手,为难地说:“我只要一块钱。”我告诉她,身上没带一块零钱。她马上提醒我说:“你可以买包烟。”

她接钱的样子很怪异。一只手本来向上摊着,可是在接钱的瞬间突然翻转,手心朝下,两指如钳。来不及多想,我等候的厂车已经驶过来。

几天后在街上再一次遇见她。那时已是初夏,花草葳蕤,天气闷热,可是她仍然穿着厚厚的红色毛衣,见了我,凑上前来,试探着说:“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

原来她是一个骗子。这毫无疑问。她看我的目光是陌生和拘谨的,她已经不认识我了。那

天我没有理她,可是她还是从旁边一位姑娘那里要到一块钱。她惶然地笑着,手心向下,拇指和十指飞快地捏走那枚硬币。她没有说谢谢,可是腰弯得很低,嘴巴几乎吻中膝盖。

一个月以后,在街心花园,我又一次见到她。她凑上来,盯着我的脚,说:“给我一块钱……” “您是要坐车去看女儿吧?”我的话中带着讥诮。 她讷讷地笑着,说:“给我一块钱……”

“那么,您女儿在哪里,我送你去。”我向她发起挑衅。 “不用,不用麻烦。”她紧张起来,“她在白石岭,很远呢……”

的确很远。从这里去白石岭,需要大半天时间和十二块钱。我厌恶地转过头去,不理她。她在我面前站了很久,终于极不情愿地离开。她转身的动作很慢,先是脚,再是腿,再是腰,再是肩膀,再是脖子,再是头,最后才是目光。她让我心生怜悯。尽管她是骗子,可她毕竟是一位老人。

她在很远的地方讨得一块钱。她在接钱的时候,永远手心朝下,永远伸出两根手指去捏。怯生生的,却迅速,目标直接。

与朋友谈起此事,朋友大声说:“她啊!” “你知道她?”我好奇地问。

“只要在小城住一段时间,不想知道她都不行。” “她只是说,给我一块钱,她要去看……” “你不用怀疑,她的确是去看她的女儿。” “可是这里离白石岭很远,一块钱远远不够。”

“所以当她想去看女儿的时候,就会在大街上呆很长时间,直到要够往返路费。” “可是她女儿……”

“她女儿以前和她一样,靠乞讨。不过她女儿会唱歌,一副好嗓子,唱一曲后,再收钱。她有个习惯,一个曲子每人只要一块钱,多了不要。她还告诉她妈,接钱时,一定要手心朝下……可是那女人哪里记得住?这么多年的沿习,不好改的……后来她女儿长大了些,终于有了份工作,是在白石岭的采石场上班。砸乱石,也放炮。本以为上了班,母女俩再也不用沿街乞讨了……” “她女儿,还在那里工作吗?” “她死了。”朋友说。 “死了?”我震惊。

“死了。上班没几天就死了。”朋友慢慢喝着水,“也活该她倒霉,那天刚好一个哑炮,隔一个晚上没响。早晨她去看,竟轰一声,地动山摇,后来就葬在后山。剩下她一个人了,她能干什么呢?想女儿想得受不了,就去白石岭。每隔几天,上街跟路人要钱。她只要一块钱,她脑子里只装着一块钱……可是很奇怪,她竟记住了女儿的话,手心永远朝下……她以为这样自己就不是乞丐啦?可是,她仍然在乞讨……”

朋友谈性正浓,我却不再听下去了,脑子里只有老女人那永远朝下的手心。

她仍然在乞讨。永远只要一块钱,然后去看她永远沉默的女儿。 只希望她在接钱的时候,那手心,永远朝下……

11.研读小说2—5段,说说小说中的老女人有哪些“怪”处?请分点回答。(4分) 【解题思路】考生首先要充分吃透“怪”在小说中的意思,就是不合常理之处。然后在内容中

筛选这些地方,包括情节、动作、语言等细节都是重点所在。

【答案示例】常年把内穿的旧红毛衣外穿;只向行人讨要一块钱,多了不要;拿钱的动作总是手心朝下,迅速而明确。

12.请结合小说内容理解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特色。(4分)

【解题思路】本题是从理解句子含义的角度来分析人物性格,考生首先要认真把握这两句话中体现人物性格的细节,然后还要结合上下文,尤其是下文老女人的悲惨遭遇来回顾前文的细节,人物性格就很明确了。【阅读答案__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初,毗随兄评从袁绍】

【答案示例】1、前面的“向上摊着“这一细节体现她常年乞讨的习惯,后面”突然翻转,手心朝下“是受到女儿的影响,”两指如钳“表明其内心的尊严感和对女儿深厚的感情;2、通过夸张式的描写生动细致地表现了转身之慢,表达了她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的失望和悲伤。 13.小说中的“我”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6分)

【解题思路】考生首先要熟悉“我”是小说中常见的对象,其作用主要有:一是情感线索,二是小说中主人公的对比点或参照物,三是增强文章的真实性,便于突出小说的主旨。本题考生应该针对第一点要求作答。

【答案示例】是小说的视角和情感线索,通过“我”的眼光,体现了人们对老女人先是好奇,然后对她反复使用同一个乞讨的借口的厌倦,再下面是拒绝她而产生的自然而然的怜悯,最后是对她的尊敬;是小说主人公的对比点,通过我和她的对比,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第一人称的加入可以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感人至深。

14.通过小说,你认为作者从哪些角度向读者传递了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作者在小说中的观点态度的探究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首要是从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出发,然后从中找出一些描写和细节或者作者直接的评价来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案示例】从“我”对老女人的态度的变化:呼吁人们要关心弱势群体,不要抛弃他们;从老女人记住女儿的嘱咐:体现了人在苦难中也要保持做人的尊严;从朋友对我讲述老女人的口气:呼吁人们对他人的不幸应该抱有更多的同情与尊重。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吃的风度【阅读答案__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初,毗随兄评从袁绍】

施亮

①先父有一友人系世家子弟,他在我家时并不拘谨,谈笑自若,风度翩翩,可一上饭桌,只捡眼前的那一盘菜吃,从不伸筷子夹到旁边一盘。亏得我家有一张可旋转的红木圆桌,父母就经常转动一下桌面,也使他能够多吃几样菜。母亲遂对我们说,看到没有?这是吃的风度呀,以前大家庭吃饭就是这样的。

②我且将这种风度称为“中国式”吃的风度。一位外交官就对我说,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参加那些外交宴会,你吃的时候既要注意举止谈吐,头脑还要高度清醒灵敏,惟恐说出什么不妥帖的话以至授人以柄。此时哪里顾得上品尝美味佳肴?一顿饭拉长至三四个小时,更容易让人疲惫不堪。它并不是享受。那些繁文缛节的饮食礼仪,限制了人的自由天性,自然也不能给食客带来快乐。

③我读赵珩先生的《说恶吃》,对吃的风度又从另一方面极尽描述。作者认为,“恶吃”可分三种,一是不应入馔的环保动物;二是胡吃海塞,奢靡无度;三是饮食环境的恶俗。我很赞成他的观点。吃是一种文化,而真正体现其文化底蕴的,应该在于其具备毫不藻饰的怡悦心境。这些年来,经济发展了,人们开始注重精致的饮食,然而追求极致的山珍海味,未必尽得雅趣,反倒有附庸风雅之嫌。主人以鼓动闹酒为乐,客人也豪饮纵酒,一醉方休。殊不知吃的文化还有一要著,就是吃得适度和文明。可惜这种“恶吃”“恶喝”,竟成为吃喝场上的风气,更是可悲可叹。

④其实,“吃的风度”未必就是斯斯文文;也不见得是非要吃上珍馐佳肴,更重要的是有一份追求通脱潇洒的情趣。民国时期,文人间“吃小馆”蔚然成风,大都是邀集三五好友,在有特色的小饭馆里品尝一些较精致的佳肴,互相畅聊一番,更追求随意的氛围与兴味。我看到一文回忆鲁迅,写鲁迅与一位学生同路回家,遇一饭摊,便一块儿吃那饭摊制作的荞麦条子。鲁迅幽默地说,就是皇帝老人未必能享受到如此美味。这亦是另一种优雅。谁能说这位文豪因在饭摊上大嚼平民粗食,便失却了他的风度呢?我亦见何志云君回忆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一桩趣事,说是一群作家去西双版纳采风,到傣族的露天排档去吃夜宵。汪曾祺老人喝着啤酒,就着烤小鸡,笑得跟孩子一样,还模仿着杭州话,跷一跷大拇指说:“崭!真崭!”汪曾祺先生的童趣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风雅,既不靠循规蹈矩来维持,也不依恃财富权力而显摆,这是一种毫不藻饰的性情,也是一种内在的人格修养。

⑤当前的中国人在吃上还存在相当的放不开,有人不懂得吃的本职底线是要填饱肚子,再升级便是满足舌头的舔舐和牙齿的咀嚼产生的快感,他完全没有回归本真的状态的底气,于是需要外在的形式去矫饰。而这样的矫饰达到极致会格外令人吃惊。美女吃羊肉总不喜欢鼓起腮帮,讲求丝帕遮面,啖不露齿;可哪有江洋大盗那样敞开七拱八翘的牙口狂嚼疯咽来得畅快?

(选自《文汇报》2013年3月1日,有删改)

15.结合全文,请概括作者认为“吃”中包括哪些风度?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概括整合文章重点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概括要点要注意作者行文的思路,并从中找出几个角度,以免丢弃得分点,如文章作者从吃的形式、内容和内涵三方面讲述吃的风度,这样就不会遗漏。另外尽量用文章中出现的概括性词句,如“通脱放任的情趣”、“胡吃海塞”等。

【答案】吃的形式:不被繁文缛节重重拘束,追求通脱潇洒的情趣;吃的内容:不胡吃海塞,奢靡无度;吃的内涵:注重内在修养,保持率真,不摆阔,不藻饰。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语段结构层次的梳理能力。

【解题思路】考生首先要明确作为论述文,无论是全文还是某个段落,其典型层次结构都比较固定,如总—分—总、层层深入、正反对比等,考生只需要根据具体文本进行选择和内容的补充。文章第三段就是先反面举例,然后正面讲风度的内涵,最后联系自身实际,表明态度。 【答案】首先通过赵珩先生的《说恶吃》从反面表述了恶吃的种类;然后从正面肯定了吃的风度中蕴含的文化即毫不藻饰的怡悦心境;最后联系现实驳斥了极尽豪奢、附庸风雅、讲排场、无情趣的吃喝风。

17.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划线语句的含义以及作用。(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及作者态度主旨的能力。

【解题思路】理解语句首先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生动形象的表述要明确其直接意思是什么,如美女“鼓起腮帮,讲求丝帕遮面,啖不露齿”是说吃的姿态故作优雅;反问的句式表明了作者对其否定的立场;“来得畅快”表明吃的实际效果。

【答案】享受吃的过程比故作吃的优雅姿态更为重要;表明了作者对故作优雅的吃相予以否定;从反面得出了吃的风度应该更讲究实效自然的观点;使文章风格更加幽默风趣。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话剧院为《圣诞之夜》剧组招演员演一只叫威廉的狗。很多人都不愿意演,只有一位临时演员愿意。他没有台词,仅有几个动作表情,他反复揣摩表演了上百次。演出中,他饰演的狗风头居然盖过了男女主角。这场话剧并不成功,但在那次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都注意到那只狗的存在。演出结束后,当记者采访导演时,他说,他很有演狗的天赋。而其他演员认为他抢了自己的戏。该演员却说,就是演一条狗我也要演世上最出色的狗,让观众都知道我,这难道错了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二模语文附加题试卷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O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平公射鴳,不死,使竖①

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

“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②

,以 为 大 甲 以 封 于 晋 今 君 嗣 吾 先 君 唐 叔 射鴳 不 死 搏 之 不 得 是 扬 吾 君 之 耻 者 也 君 其 必 速 杀 之 勿 令 远 闻。”君忸怩,乃趣舎之。

(选自《国语》)

【注】①竖:内竖,宫内小臣。②殪:射杀、杀死。 20.《国语》属于何种体例的史书?请写出与《国语》编写体例相同的另一部史书的名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通过本文讽刺了哪一类人?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 20.国别体 《战国策》

21.本文通过晋平公射鴳的故事讽刺了自己没有把事情做好,不找主观原因,却一味责怪别人的人。 参考译文:

平公射小鸟,没有射死,叫身边的小臣襄去抓,没抓到。平公大怒,把襄关押起来将要杀掉他。叔向听说了这件事,傍晚朝见平公,平公告诉他射鴳的事情。叔向说:“您一定要杀掉他。从前,我们的先君唐叔在徒林射猎犀牛,射死了它,用它的皮做成大铠甲。因为他的才能被封在晋国。如今您继承了我们的祖先唐叔的君位,射小鸟没有射死,抓它又没抓到,这是宣扬国君您的耻辱啊。您一定要赶快杀掉他,不要让这件事传扬开。”平公很不好意思,于是赶紧赦免了襄。

二、名著阅读题 (15分)

22. 答案:C、E

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老人与海》中用的是写实手法。 23.简答题 (10分)

答:夷陵之战。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开战之初,蜀军步步进逼,吴军节节败退。后来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战事。陆逊胸有成竹,先是坚守关隘,后及时抓住战机,采用火攻,蜀军的40多座军营,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全线崩溃。这次大战以蜀军彻底大败而告终。

⑵请列举《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淡漠金钱的三个事例。(6分)

答:①她将自己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了堂弟;②她将母亲的遗产全部给了父亲;③她忍受着常人难以容忍的痛苦,拿出一百五十万巨款,偿清了叔父的债务,成全也保全了查理;④她铸了一个黄金的圣体匣,献给本市的教堂。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寂 寞 龙应台

①曾经三十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碰触的点的移动。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乱惊慌地寻找出路。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这朵云,从山峰那边漫漫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 ②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③有一年的12月31日晚上,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饮酒谈天,11时半,大伙纷纷起立,要赶下山,因为,新年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必须和家里那个人相守。朋友们离去前还体贴地将酒杯碗盘洗净,然后是一阵车马启动、深巷寒犬的声音。5分钟后,一个诗人从半路上来电,电话上欲言又止,意思是说,大伙午夜前刻一哄而散,把我一个人留在山上,好像„„他说不下去。

④我感念他的友情温柔,也记得自己的答复:“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

(选自《目送》,有删节)

24.第二节用“沉静”、“深沉”形容老鹰,说说你对这一形象的理解。(4分)

24.老鹰的形象已经作者人格化了,它“沉静”、“深沉”,像一个自然界的智者,作者在关注老鹰的过程中,把自己所推崇的独立、冷静的人生态度也附着在老鹰身上了。(答出“人格化”,或老鹰具有象征意义,都可以得2分;写出对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态度的阐释再给2分)

25.请列举作者在蛰居生活中关注自然的举动,并思考她所追求的生活境界是什么。(5分) 25. 记录落日的时间和状态;留心迷航的鸟;守着远处山头的云;仰视夏日夜空的金星;注视立于树梢的老鹰。(3分,写出3个即可)。作者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追求一种释放心灵、物我相融的生活境界。(2分)

26.文章三、四两段写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这与文章的题目“寂寞”有何关系?说说你的理解。(6分)

26.这段文字写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后,无一例外地回到现实生活中,这与我选择留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分)而作者又特别提到一个诗人对我的问候,这种问候自然友善温柔,但更能看出他们对我内心选择的不理解,而这种心灵的隔阂其实正是我寂寞的根源。(3分)

第二篇:《2014高考(江苏专版)二轮复习题点训练:专题2 文言文阅读 4文言文内容辨析题强化训练》

题点训练四 文言文内容辨析题强化训练

[目标解说]

内容辨析题在考点地位上仅次于翻译题,直接关系着考生对文言文本是否读懂进而影响其得分问题。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题也是考生错得最多的一题。文言文二轮复习中必须强化对该类题的训练。做该类题,考生一方面要调整心态,一定要静心、细心;另一方面要强化比对训练:将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从中分析出它与原文不一致的地方,进而识破命题者的干扰设置。

【真题回做】

(2013·新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从颠倒事实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D项表述不当。原文中是大盗“至”钧州,因马文升的家在钧州,就离开了。并不是“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参考译文】

马文升,字负图,相貌奇异,很有力气。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御史。先后巡按山西、湖广,依法裁处奸邪,名声很大。成化初年,被征召升任南京大理寺卿。满四作乱时,马文升凭借所记功劳提拔为左副都御史。赈济巩昌、临洮的灾民,抚慰安顿流亡百姓,成绩显著。当时,在黑水口打败袭扰之敌,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后返回。提升为右都御史,总管督率漕运事宜。淮安、徐州、和州三地发生饥荒,他从江南调拨十万石粮食、五万两盐价银赈济灾民。孝宗即位,被征召拜官为左都御史。弘治元年马文升上书条陈十五件事,经过讨论后全部付诸实行。孝宗效仿古天子亲自耕种藉田,教坊就向孝宗进献杂戏。文升严肃地说:“天子刚刚登基应当让他懂得农事的艰难,你们演戏是什么意思?”立即呵斥他们离去。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依旧督率团营。天下太平的时间已经很久,使得军政荒废松弛,西北少数民族不时到边塞附近窥伺。文升严格考核各个将校,罢免了三十多个贪婪懦弱的将校。奸人对他十分怨恨,夜间拿着弓箭守候在他的门口,有的写了诽谤信射到东长安门内。马文升治理兵部十三年,尽心于军务,在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方面,多次上书陈述有利国家、合乎时宜的事。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即使不在职责范围内,马文升也会言无不尽。他曾经认为太子年龄到了四岁,应当尽早晓谕教诲,请求选择敦厚谨慎、老成持重、精通典籍的人,由他们教育扶持太子,所有的言谈举止都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山东大旱,浙江及南京闹水灾,文升奏请皇帝命令有关部门赈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都被皇帝采纳。(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地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代替屠滽,倪岳死后,用文升代替他。南京、凤阳刮大风、下大雨,屋子被毁坏,大树被拔起,文升请求皇上减少宴饮,撤去歌舞,修养德行,反省过失,开御前讲席,杜绝宴会游乐;停下不亟待解决的事务,停止额外的织造;赈济饥民,搜捕盗贼。后来,文升又上书谏论吏部掌管的十件事。皇帝都加以赞扬并采纳。正德年间,朝政被宦官把持,文升年迈,接连上疏要求回乡,皇上答应了他。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正德五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马文升文武兼备,擅长应付事变,朝中的大事常常等待他来决定。镇守边关有功,外国都听说他的名声。特别重视气节,磨砺自己端正不苟的品性,一生走正直之道。死后一年多,盗匪到了钧州,因为文升的家在钧州,就离开了。

【错题回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沈炼,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溧阳知县。用伉倨,忤御史,调茌平。父忧去,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

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然颇疏狂。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炳与严嵩父子交至深,以故炼亦数从世蕃饮。世蕃以酒虐客,炼心不平,辄为反之,世蕃惮不敢较。

会俺答犯京师,致书乞贡,多嫚语。下廷臣博议,司业赵贞吉请勿许。廷臣无敢是贞吉者,独炼是之。吏部尚书夏邦谟曰:“若何官?”炼曰:“锦衣卫经历沈炼也。大臣不言,故小吏言之。”遂罢议。炼愤国无人,致寇猖狂,疏请以万骑护陵寝,万骑护通州军储,而合勤王师十余万人,击其惰归,可大得志。帝弗省。

嵩贵幸用事,边臣争致贿遗。及失事惧罪,贿日以重。炼时时搤腕。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言:“今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当主忧臣辱之时,不闻延访贤豪,咨询方略,惟与子世蕃规图自便。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曲意引之。要贿鬻官,沽恩结客。”帝大怒,搒之数十,谪佃保安。

既至,未有馆舍。贾人某询知其得罪故,徙家舍之。里长老亦日致薪米,遣子弟就学。炼语以忠义大

节,皆大喜。塞外人素戆直,又谂知嵩恶,急詈嵩以快炼。炼亦大喜,日相与詈嵩父子为常。且缚草为人,象李林甫、秦桧及嵩,醉则聚子弟攒射之。或踔骑居庸关口,南向戟手詈嵩,复痛哭乃归。语稍稍闻京师,嵩大恨,思有以报炼。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期满后被补到清丰做了锦衣卫经历。

B.沈炼行为刚直,嫉恶如仇,但行为很是狂放不羁;沈炼愤恨国中无人,导致俺答猖獗,于是上疏请求在敌军疲倦地回军时发动进攻。

C.沈炼因为上疏揭露严嵩父子的种种倒行逆施而激怒了嘉靖帝,被贬至保安为民,到了后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才得到处所。

D.沈炼到了保安后,深得当地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让他们的子弟来跟着他学习;于是他在那里经常把忠义大节讲给孩子们听。

答案 A

解析 守孝期满后被补到清丰任知县,后来入朝做了锦衣卫经历。

【参考译文】

沈炼,字纯甫,浙江会稽人。嘉靖十七年中进士。被授予溧阳知县的职务。因为行为亢直倨傲,触犯了御史,被调往茌平。因父亲去世离职,守孝期满后被补到清丰任知县,后来入朝做了锦衣卫经历。

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但行为很是疏纵狂放。每次饮酒他总是叉开两腿在座上大笑,旁若无人。锦衣卫帅陆炳对他很好。陆炳与严嵩父子的交情最深,因此沈炼也经常陪同严世蕃一起饮酒。严世蕃经常用酒虐待在座客人,沈炼心里感到不平,所以总是跟严世蕃对着干,严世蕃对他也有所忌惮,并不跟他计较。

这时恰逢赶上俺答侵犯京师,致书明朝廷,让朝廷给它进贡,书信中有许多辱谩朝廷的话。于是让廷臣讨论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司业赵贞吉请求朝廷不要应允俺答的无理要求。廷臣里没有一个敢赞同赵贞吉的,唯独沈炼赞同他。吏部尚书夏邦谟问沈炼道:“你做什么官?”沈炼回答说:“我是锦衣卫经历沈炼。大臣不敢说话,所以小吏我就说了。”于是结束了这次廷议。沈炼愤恨国中无人,导致俺答猖獗,于是上疏请求朝廷用一万骑兵护卫先祖陵墓,用一万骑兵护卫通州的军事储备,而集中勤王的军队十多万人,在俺答军队疲倦地回军时发动进攻,一定可以取得大的胜利。可是嘉靖帝并不省悟。

严嵩受到嘉靖帝的宠爱,执掌大权,边疆大臣都争着给他行贿。等到他们失误了战事,害怕被治罪,给严嵩行贿就更加厉害。沈炼为此时时扼腕叹息。一天,沈炼陪同尚宝丞张逊业饮酒,饮酒过程中言及严嵩,情绪激昂地咒骂他,哭得眼泪淌满了自己的脸。于是上疏说:“现在大学士严嵩,其贪婪之性已经是病入膏肓,愚蠢卑鄙之心比铁石还硬。当这种因外寇入侵导致陛下忧虑从而臣子感到耻辱的非常时期,没听说他严嵩延请、拜访贤能之人,向他们咨询有关方略,只听说他与儿子严世蕃为自己图谋利益。对于忠义之人的好的计谋,他总是千方百计地阻挠实行;对于阿谀奉承的人他总是想办法引荐上去。他收取贿赂,卖官鬻爵,市恩结客。”嘉靖帝览疏后大怒,打了他几十大板,把他贬到保安为民。

到达保安后,却没有房子住。有一个商人打听到他得罪的原因后,把他请到自己家里住下了。里中长老也每天给他送来柴米,让他们的子弟来跟着他学习。沈炼把忠义大节讲给他们听,他们都非常高兴。塞外的人向来比较正直淳朴,又都熟知严嵩的恶迹,都争着咒骂严嵩来让沈炼高兴。沈炼大喜,每天跟他们一起咒骂严嵩,竟习以为常了。并且他还扎缚了几个草人,做成李林甫、秦桧及严嵩的样子,喝醉了就聚 ( ) A.沈炼担任溧阳知县期间,由于行为亢直倨傲,触犯御史,被调往茌平。后又因为父亲去世离职,守孝

集子弟们用箭攒射这些奸臣模样的草人。有时还骑马到居庸关口,面向南方,用手指着大骂严嵩,并且痛哭一场后,才回去。咒骂严嵩的这些话渐渐地传到了京师,严嵩非常恼怒,于是寻思报复沈炼的办法。

【核心知识回放】

内容辨析题中的四个选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进行的翻译、转述或分析。为了增加试题选项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命题者往往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和分析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两处不符合文意的地方。考生作答时,稍不注意,就会与正确选项失之交臂。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把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俗称“比对法”),从中分析出它与原文不一致的地方,进而识破命题者的干扰设置。

命题者的干扰设置方式主要有:张冠李戴、时地颠倒、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曲解文意

等。

定向训练一 比对人物,看是否张冠李戴

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看选项中有无“张冠李戴”的问题。

(1)(原文)[刘韐(ɡé)]知越州,鉴湖为民侵耕,官因收其租,岁二万斛。政和间,涸以为田,衍至六倍,租太重而督索严,多逃去。前勒邻伍取偿,民告病,韐请而蠲之。

(选自《宋史》卷446)

注 ①邻伍:邻居。②蠲(juān):免除。

(选项)刘韐在越州做知州的时候,看到鉴湖这个地方赋税沉重,就请求朝廷体恤老百姓的困苦,最终朝廷免除了这里百姓们的赋税。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称代词“之”理解有误。“蠲之”指免除了邻居为逃跑的人补偿租税的不合理 规定。

(2)(原文)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初,毗随兄评从袁绍。太祖为司空,辟之,毗难贰其主,不应命。绍薨而辅其长子谭。 (《三国志·辛毗传》)

(选项)辛毗跟随哥哥投奔袁绍,袁绍死后辅佐其长子袁谭,虽然觉得袁氏兄弟不和睦,有违天道,但不愿背弃故主,所以没有接受太祖征召。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张冠李戴。辛毗不愿背弃的是袁绍,而不是袁谭。根据上下文,“毗难贰其主”中的“主”是袁绍。

高考文言文所选的材料大都是记叙性的,除了全文记叙的中心人物,还会写到另

一些人物。命题者往往将“彼”强接在“此”上,张冠李戴。考生辨析时,应抓

①②住“谁”,即选项中的人物,与原文中的主语或宾语,比对是否一致。比对时, 尤其注意原句中的人称代词“之”“其”等,还要注意看原句省略的主语是谁。

(3)(原文)(陈性之)墓上之铭,宜颐之有请也。颐

十有二月七日也。得年凡七十岁。

注 颐:陈性之的儿子。

(选项)郡里把陈性之的名字上报到礼部,但就在这时他却死了;性之的儿子与作者熟识,请作者为性之 [注]尝从予游,郡以其名上礼部,而性之死矣,盖癸卯 (陈亮《陈性之》)

写墓志铭。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张冠李戴。郡里上报礼部的是陈颐,而不是陈性之。

(4)(原文)泾卒之乱,公(指柳公)以变起卒遽,尽室奔匿于终南山。贼徒访公所在,追以相印。既及公而问焉,公变名氏以绐之,捐家属以委之。贼遂执公爱子,榜棰讯问,折其右肱,而公不之顾。 (柳宗元《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

(选项)泾州士卒发生叛乱,柳公带着全家藏匿进终南山,贼徒用相印来引诱他,他不为所动,受到严刑拷打,也不屈服。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受到严刑拷打的不是柳公,而是其爱子。

定向训练二 比对时地,看有无时序颠倒、地点暗换

比对下面的原文和选项,看看选项中有无时序颠倒、地点暗换的问题。

(1)(原文)先君讳镇,字某。居德清君(指柳镇之父)之丧,哀有过而礼不逾,为士者咸服。服既除,吏部命为太常博士。 (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选项)柳镇为父亲德清君守丧期间,悲哀得非常厉害却行为不失礼数,有见识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吏部还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时间有误。吏命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是在其守丧期满以后,而不是“期间”。

(2)(原文)(孙长卿)通判河南府。秋,大雨,军营坏,或言某众将叛,洛中哗然。长卿驰谕之曰:“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推首恶一人诛之,留宿其所,众遂定。诏汰三陵奉先卒,汰者群噪府下,长卿矫制使还,而具言不可汰之故,朝廷为止。知和州,民诉人杀弟,长卿察所言无理,问其资,曰:“上等也。”“家几人?”曰:“惟此弟尔。”曰:“然则汝杀弟也。”鞫之,服,郡人神明之。

长卿传》)

(选项)孙长卿临危不乱,又善于断案。任河南府通判期间,孙长卿果断勇敢地制止了一场兵变,并审理了一桩命案,最终将黑心哥哥捉拿归案,他因此而名响一方。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地点有误。审理案件是在担任和州知州时,非任“河南府通判时”。

时间的颠倒、错乱,地点的暗中改换是叙述或分析错误的主要方面。考生作答辨析

(3)(原文)公姓晁氏,其先家济州之钜野,今为开封祥符人。历监单州应天府酒税,知苏州之常熟、婺州之兰溪县事,通判安州、杭州事,知通州、虔州,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公事,又知信州、泉州。享年六十有三,熙宁二年月某甲子卒于官,四年某月某甲子,与其夫人某县君闾丘氏合葬于扬州江都县之广陵乡。 (曾巩《光禄少卿晁公墓志铭》) 时,要了解以时间、地点叙写的文言文材料的顺序特点,要善于抓住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注意敏感的时间顺序、理清错位的时空或杂糅的事件。 (《宋史·孙

第三篇:《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大二轮总复习题点训练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题点训练四文言文内容辨析题强化训练》

题点训练四 文言文内容辨析题强化训练

[目标解说]

内容辨析题在考点地位上仅次于翻译题,直接关系着考生对文言文本是否读懂进而影响其得分问题。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题也是考生错得最多的一题。文言文二轮复习中必须强化对该类题的训练。做该类题,考生一方面要调整心态,一定要静心、细心;另一方面要强化比对训练:将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从中分析出它与原文不一致的地方,进而识破命题者的干扰设置。

【真题回做】

(2013·新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从颠倒事实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D项表述不当。原文中是大盗“至”钧州,因马文升的家在钧州,就离开了。并不是“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参考译文】

马文升,字负图,相貌奇异,很有力气。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御史。先后巡按山西、湖广,依法裁处奸邪,名声很大。成化初年,被征召升任南京大理寺卿。满四作乱时,马文升凭借所记功劳提拔为左副都御史。赈济巩昌、临洮的灾民,抚慰安顿流亡百姓,成绩显著。当时,在黑水口打败袭扰之敌,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后返回。提升为右都御史,总管督率漕运事宜。淮安、徐州、和州三地发生饥荒,他从江南调拨十万石粮食、五万两盐价银赈济灾民。孝宗即位,被征召拜官为左都御史。弘治元年马文升上书条陈十五件事,经过讨论后全部付诸实行。孝宗效仿古天子亲自耕种藉田,教坊就向孝宗进献杂戏。文升严肃地说:“天子刚刚登基应当让他懂得农事的艰难,你们演戏是什么意思?”立即呵斥他们离去。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依旧督率团营。天下太平的时间已经很久,使得军政荒废松弛,西北少数民族不时到边塞附近窥伺。文升严格考核各个将校,罢免了三十多个贪婪懦弱的将校。奸人对他十分怨恨,夜间拿着弓箭守候在他的门口,有的写了诽谤信射到东长安门内。马文升治理兵部十三年,尽心于军务,在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方面,多次上书陈述有利国家、合乎时宜的事。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即使不在职责范围内,马文升也会言无不尽。他曾经认为太子年龄到了四岁,应当尽早晓谕教诲,请求选择敦厚谨慎、老成持重、精通典籍的人,由他们教育扶持太子,所有的言谈举止都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山东大旱,浙江及南京闹水灾,文升奏请皇帝命令有关部门赈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都被皇帝采纳。(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地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代替屠滽,倪岳死后,用文升代替他。南京、凤阳刮大风、下大雨,屋子被毁坏,大树被拔起,文升请求皇上减少宴饮,撤去歌舞,修养德行,反省过失,开御前讲席,杜绝宴会游乐;停下不亟待解决的事务,停止额外的织造;赈济饥民,搜捕盗贼。后来,文升又上书谏论吏部掌管的十件事。皇帝都加以赞扬并采纳。正德年间,朝政被宦官把持,文升年迈,接连上疏要求回乡,皇上答应了他。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正德五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马文升文武兼备,擅长应付事变,朝中的大事常常等待他来决定。镇守边关有功,外国都听说他的名声。特别重视气节,磨砺自己端正不苟的品性,一生走正直之道。死后一年多,盗匪到了钧州,因为文升的家在钧州,就离开了。

【错题回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沈炼,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溧阳知县。用伉倨,忤御史,调茌平。父忧去,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

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然颇疏狂。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

炳与严嵩父子交至深,以故炼亦数从世蕃饮。世蕃以酒虐客,炼心不平,辄为反之,世蕃惮不敢较。

会俺答犯京师,致书乞贡,多嫚语。下廷臣博议,司业赵贞吉请勿许。廷臣无敢是贞吉者,独炼是之。吏部尚书夏邦谟曰:“若何官?”炼曰:“锦衣卫经历沈炼也。大臣不言,故小吏言之。”遂罢议。炼愤国无人,致寇猖狂,疏请以万骑护陵寝,万骑护通州军储,而合勤王师十余万人,击其惰归,可大得志。帝弗省。

嵩贵幸用事,边臣争致贿遗。及失事惧罪,贿日以重。炼时时搤腕。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言:“今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当主忧臣辱之时,不闻延访贤豪,咨询方略,惟与子世蕃规图自便。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曲意引之。要贿鬻官,沽恩结客。”帝大怒,搒之数十,谪佃保安。 既至,未有馆舍。贾人某询知其得罪故,徙家舍之。里长老亦日致薪米,遣子弟就学。炼语以忠义大节,皆大喜。塞外人素戆直,又谂知嵩恶,急詈嵩以快炼。炼亦大喜,日相与詈嵩父子为常。且缚草为人,象李林甫、秦桧及嵩,醉则聚子弟攒射之。或踔骑居庸关口,南向戟手詈嵩,复痛哭乃归。语稍稍闻京师,嵩大恨,思有以报炼。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世离职,守孝期满后被补到清丰做了锦衣卫经历。

B.沈炼行为刚直,嫉恶如仇,但行为很是狂放不羁;沈炼愤恨国中无人,导致俺答猖獗,于是上疏请求在敌军疲倦地回军时发动进攻。

C.沈炼因为上疏揭露严嵩父子的种种倒行逆施而激怒了嘉靖帝,被贬至保安为民,到了后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才得到处所。

D.沈炼到了保安后,深得当地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让他们的子弟来跟着他学习;于是他在那里经常把忠义大节讲给孩子们听。

答案 A

解析 守孝期满后被补到清丰任知县,后来入朝做了锦衣卫经历。

【参考译文】

沈炼,字纯甫,浙江会稽人。嘉靖十七年中进士。被授予溧阳知县的职务。因为行为亢直倨傲,触犯了御史,被调往茌平。因父亲去世离职,守孝期满后被补到清丰任知县,后来入朝做了锦衣卫经历。【阅读答案__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初,毗随兄评从袁绍】

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但行为很是疏纵狂放。每次饮酒他总是叉开两腿在座上大笑,旁若无人。锦衣卫帅陆炳对他很好。陆炳与严嵩父子的交情最深,因此沈炼也经常陪同严世蕃一起饮酒。严世蕃经常用酒虐待在座客人,沈炼心里感到不平,所以总是跟严世蕃对着干,严世蕃对他也有所忌惮,并不跟他计较。

这时恰逢赶上俺答侵犯京师,致书明朝廷,让朝廷给它进贡,书信中有许多辱谩朝廷的话。于是让廷臣讨论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司业赵贞吉请求朝廷不要应允俺答的无理要求。廷臣里没有一个敢赞同赵贞吉的,唯独沈炼赞同他。吏部尚书夏邦谟问沈炼道:“你做什么官?”沈炼回答说:“我是锦衣卫经历沈炼。大臣不敢说话,所以小吏我就说了。”于是结束了这次廷议。沈炼愤恨国中无人,导致俺答猖獗,于是上疏请求朝廷用一万骑兵护卫先祖 ( ) A.沈炼担任溧阳知县期间,由于行为亢直倨傲,触犯御史,被调往茌平。后又因为父亲去

陵墓,用一万骑兵护卫通州的军事储备,而集中勤王的军队十多万人,在俺答军队疲倦地回军时发动进攻,一定可以取得大的胜利。可是嘉靖帝并不省悟。

严嵩受到嘉靖帝的宠爱,执掌大权,边疆大臣都争着给他行贿。等到他们失误了战事,害怕被治罪,给严嵩行贿就更加厉害。沈炼为此时时扼腕叹息。一天,沈炼陪同尚宝丞张逊业饮酒,饮酒过程中言及严嵩,情绪激昂地咒骂他,哭得眼泪淌满了自己的脸。于是上疏说:“现在大学士严嵩,其贪婪之性已经是病入膏肓,愚蠢卑鄙之心比铁石还硬。当这种因外寇入侵导致陛下忧虑从而臣子感到耻辱的非常时期,没听说他严嵩延请、拜访贤能之人,向他们咨询有关方略,只听说他与儿子严世蕃为自己图谋利益。对于忠义之人的好的计谋,他总是千方百计地阻挠实行;对于阿谀奉承的人他总是想办法引荐上去。他收取贿赂,卖官鬻爵,市恩结客。”嘉靖帝览疏后大怒,打了他几十大板,把他贬到保安为民。

到达保安后,却没有房子住。有一个商人打听到他得罪的原因后,把他请到自己家里住下了。里中长老也每天给他送来柴米,让他们的子弟来跟着他学习。沈炼把忠义大节讲给他们听,他们都非常高兴。塞外的人向来比较正直淳朴,又都熟知严嵩的恶迹,都争着咒骂严嵩来让沈炼高兴。沈炼大喜,每天跟他们一起咒骂严嵩,竟习以为常了。并且他还扎缚了几个草人,做成李林甫、秦桧及严嵩的样子,喝醉了就聚集子弟们用箭攒射这些奸臣模样的草人。有时还骑马到居庸关口,面向南方,用手指着大骂严嵩,并且痛哭一场后,才回去。咒骂严嵩的这些话渐渐地传到了京师,严嵩非常恼怒,于是寻思报复沈炼的办法。

【核心知识回放】

内容辨析题中的四个选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进行的翻译、转述或分析。为了增加试题选项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命题者往往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和分析中,有意识地设臵一两处不符合文意的地方。考生作答时,稍不注意,就会与正确选项失之交臂。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把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俗称“比对法”),从中分析出它与原文不一致的地方,进而识破命题者的干扰设臵。

命题者的干扰设臵方式主要有:张冠李戴、时地颠倒、强加因果、无中生有、

曲解文意等。

定向训练一 比对人物,看是否张冠李戴

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看选项中有无“张冠李戴”的问题。

(1)(原文)[刘韐(ɡé)]知越州,鉴湖为民侵耕,官因收其租,岁二万斛。政和间,涸以为田,衍至六倍,租太重而督索严,多逃去。前勒邻伍取偿,民告病,韐请而蠲之。

(选自《宋史》卷446)

注 ①邻伍:邻居。②蠲(juān):免除。

(选项)刘韐在越州做知州的时候,看到鉴湖这个地方赋税沉重,就请求朝廷体恤老百姓的困苦,最终朝廷免除了这里百姓们的赋税。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称代词“之”理解有误。“蠲之”指免除了邻居为逃跑的人补偿租税的不合理 规定。

(2)(原文)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初,毗随兄评从袁绍。太祖为司空,辟之,毗难贰①②【阅读答案__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初,毗随兄评从袁绍】

其主,不应命。绍薨而辅其长子谭。 (《三国志·辛毗传》)

(选项)辛毗跟随哥哥投奔袁绍,袁绍死后辅佐其长子袁谭,虽然觉得袁氏兄弟不和睦,有违天道,但不愿背弃故主,所以没有接受太祖征召。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张冠李戴。辛毗不愿背弃的是袁绍,而不是袁谭。根据上下文,“毗难贰其主”中的“主”是袁绍。

高考文言文所选的材料大都是记叙性的,除了全文记叙的中心人物,还会写到另

一些人物。命题者往往将“彼”强接在“此”上,张冠李戴。考生辨析时,应抓

(3)(原文)(陈性之)墓上之铭,宜颐之有请也。颐[]尝从予游,郡以其名上礼部,而性之死注住“谁”,即选项中的人物,与原文中的主语或宾语,比对是否一致。比对时,尤其注意原句中的人称代词“之”“其”等,还要注意看原句省略的主语是谁。

矣,盖癸卯十有二月七日也。得年凡七十岁。

注 颐:陈性之的儿子。 (陈亮《陈性之》)

(选项)郡里把陈性之的名字上报到礼部,但就在这时他却死了;性之的儿子与作者熟识,请作者为性之写墓志铭。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张冠李戴。郡里上报礼部的是陈颐,而不是陈性之。

(4)(原文)泾卒之乱,公(指柳公)以变起卒遽,尽室奔匿于终南山。贼徒访公所在,追以相印。既及公而问焉,公变名氏以绐之,捐家属以委之。贼遂执公爱子,榜棰讯问,折其右肱,而公不之顾。 (柳宗元《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

(选项)泾州士卒发生叛乱,柳公带着全家藏匿进终南山,贼徒用相印来引诱他,他不为所动,受到严刑拷打,也不屈服。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受到严刑拷打的不是柳公,而是其爱子。

定向训练二 比对时地,看有无时序颠倒、地点暗换

比对下面的原文和选项,看看选项中有无时序颠倒、地点暗换的问题。

(1)(原文)先君讳镇,字某。居德清君(指柳镇之父)之丧,哀有过而礼不逾,为士者咸服。服既除,吏部命为太常博士。 (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选项)柳镇为父亲德清君守丧期间,悲哀得非常厉害却行为不失礼数,有见识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吏部还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时间有误。吏命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是在其守丧期满以后,而不是“期间”。

(2)(原文)(孙长卿)通判河南府。秋,大雨,军营坏,或言某众将叛,洛中哗然。长卿驰谕之曰:“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推首恶一人诛之,留宿其所,众遂定。诏汰三陵奉先卒,汰者群噪府下,长卿矫制使还,而具言不可

第四篇:《2015届高考语文信息筛选题和内容辨析题题组训练》

信息筛选题和内容辨析题题组训练

一、基础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仕鲁,字宗孔,濮人。少颖敏笃学,足不窥户外者三年。闻鄱阳朱公迁得宋朱熹之传,往从之游,尽受其学。太祖故知仕鲁名,洪武中,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入见,太祖喜曰:“吾求子久。何相见晚也?”除黄州同知,曰:“朕姑以民事试子,行召子矣。”期年,治行闻。十四年,命为大理寺卿。帝自践阼后,颇好释氏教,诏征东南戒德僧,数建法会于蒋山,应对称旨者辄赐金襕袈裟衣,召入禁中,赐坐与讲论。吴印、华克勤之属,皆拔擢至大官,时时寄以耳目,由是其徒横甚,谗毁大臣。举朝莫敢言,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汶辉疏言:“古帝王以来,未闻缙绅缁流,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而缁流憸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彦,则太平可立致矣。”帝不听。诸僧怙宠者,遂请为释氏创立职官。于是以先所置善世院为僧录司,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皆高其品秩。道教亦然。度僧尼道士至逾数万。仕鲁疏言:“陛下方创业,凡意指所向,即示子孙万世法程,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章数十上,亦不听。仕鲁性刚介,由儒术起,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见用,遽请于帝前,曰:“陛下深溺其教,无或乎臣言之不入也!还陛下笏,乞赐骸骨归田里。”遂置笏于地。帝大怒,命武士捽搏之,立死阶下。 (节选自《明史·李仕鲁传》,略有改动)

( ) 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仕鲁“刚介”的一组是

①足不窥户外者三年 ②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 ③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彦 ④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 ⑤章数十上,亦不听 ⑥遂置笏于地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阅读答案__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初,毗随兄评从袁绍】

答案 B

解析 第①句是说李仕鲁三年不出家门,潜心读书。第③句与李仕鲁无关,是说陈汶辉上奏疏力求皇帝选用道德、行为、文章、才德杰出的人。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仕鲁少年时聪明好学,潜心研究学问,又得到了鄱阳朱公迁的教导,终于成为明初著名儒士,参加科举考试顺利进入朝廷为官。

B.明太祖很赏识李仕鲁,见到李仕鲁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先任命他为黄州同知,后来因政绩卓著又让他担任大理寺卿。

C.明太祖登基之后,崇尚佛教,重用僧人,委以高官,把他们当作亲信,以至于那些僧人为非作歹,进谗言诋毁大臣。

D.对于佛道二教的盛行,李仕鲁深感忧虑,他竭力上疏劝谏皇帝,但是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李仕鲁坚决辞官。

答案 A

解析 A项错在“参加科举考试顺利进入朝廷为官”。文中说“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可见李仕鲁是在官吏举荐下入朝做官的。 参考译文

李仕鲁,字宗孔,濮地人。年少时聪颖灵敏,专心好学,三年不出大门一步。听说鄱阳朱公迁得到宋代朱熹的真传,前往跟随他学习,全部学到了他的学问。太祖知道仕鲁的声名,洪武年间,皇帝下诏寻求通晓朱氏学说的人,有司推荐仕鲁。仕鲁入朝受到皇帝的接见,太祖高兴地说:“我寻找你很长时间了。为何到现在才能见到你?”任命他为黄州同知,说:“我暂时拿民事来考考你,等你展现才能后再召见你。”一年后,治理的政绩显著。十四年,任命他为大理寺卿。皇帝自登基后,对佛教很爱好,下诏征寻东南戒德僧,多次在蒋山建法会,对应答皇帝当庭提出的问题符合皇帝心意的人就赐给他金襕袈裟衣,招入宫中,赐坐和他谈论佛教之事。吴印、华克勤这些人,都被提拔为大官,他们经常被皇帝当作耳目监听时事,因此这批人十分蛮横,用谗言诋毁大臣。满朝官员无人敢说,只有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为此事和皇帝争辩。汶辉上疏说:“自古有帝王以来,没有听说官员和僧人共同任官成为同事,可以相互帮助的。现在劳苦功高的故旧老臣都考虑辞去俸禄和爵位,而僧人和一些耳目竟更加用谗言诬陷。如刘基、徐达被猜疑,李善长、周德兴被诽谤,和萧何、韩信相比,其危害疑忌相去能有多远呢?真心希望陛下任用辅佐帝王的亲信,全部选取德才兼备的俊才,那么国家太平很快就可以实现了。”皇帝不听从。那些依仗受到宠幸的僧人,就请求为佛门创立专职官员。于是把原先所设臵的善世院改为僧录司,设臵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职,都提高他们原先品级俸禄。对道教也是这样。估计僧尼道士超过几万人。仕鲁上疏说:“陛下正在创建千秋功业,凡是意图所指的方向,就应是指示给子孙万世的法规章程,为什么舍弃儒家圣人之学而崇尚异端呢?”奏章上了数十次,均不被皇帝采纳。仕鲁性格刚直耿介,是从学习儒术起家的,正要推崇发扬朱氏之学,把排除佛学作为自己的职责。等到上疏的建议不被采纳,就向皇帝请求说:“陛下深深沉溺于佛教,怪不得我的话听不进去!归还陛下的笏板,请求允许我告老还乡,回归故里。”于是把笏板放在地上。皇帝大怒,命令武士击打他,当时就死在大殿上。

二、核心题组

定向训练一 比对人物,看是否张冠李戴

3.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看选项中有无“张冠李戴”的问题。

(1)(原文)[刘韐(ɡé)]知越州,鉴湖为民侵耕,官因收其租,岁二万斛。政和间,涸以为田,衍至六倍,租太重而督索严,多逃去。前勒邻伍取偿,民告病,韐请而蠲之。

(选自《宋史》卷446) ①②

注 ①邻伍:邻居。②蠲(juān):免除。

(选项)刘韐在越州做知州的时候,看到鉴湖这个地方赋税沉重,就请求朝廷体恤老百姓的困苦,最终朝廷免除了这里百姓们的赋税。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称代词“之”理解有误。“蠲之”指免除了邻居为逃跑的人补偿租税的不合理规定。

(2)(原文)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初,毗随兄评从袁绍。太祖为司空,辟之,毗难贰其主,不应命。绍薨而辅其长子谭。(《三国志·辛毗传》)

(选项)辛毗跟随哥哥投奔袁绍,袁绍死后辅佐其长子袁谭,虽然觉得袁氏兄弟不和睦,有违天道,但不愿背弃故主,所以没有接受太祖征召。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张冠李戴。辛毗不愿背弃的是袁绍,而不是袁谭。根据上下文,“毗难贰其主”中的“主”是袁绍。

定向训练二 比对时地,看有无时序颠倒、地点暗换

4.比对下面的原文和选项,看看选项中有无时序颠倒、地点暗换的问题。

(1)(原文)先君讳镇,字某。居德清君(指柳镇之父)之丧,哀有过而礼不逾,为士者咸服。服既除,吏部命为太常博士。 (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选项)柳镇为父亲德清君守丧期间,悲哀得非常厉害却行为不失礼数,有见识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吏部还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时间有误。吏部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是在其守丧期满以后,而不是“期间”。

(2)(原文)(孙长卿)通判河南府。秋,大雨,军营坏,或言某众将叛,洛中哗然。长卿驰谕之曰:“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推首恶一人诛之,留宿其所,众遂定。诏汰三陵奉先卒,汰者群噪府下,长卿矫制使还,而具言不可汰之故,朝廷为止。知和州,民诉人杀弟,长卿察所言无理,问其资,曰:“上等也。”“家几人?”曰:“惟此弟尔。”曰:“然则汝杀弟也。”鞫之,服,郡人神明之。

(《宋史·孙长卿传》)

(选项)孙长卿临危不乱,又善于断案。任河南府通判期间,孙长卿果断勇敢地制止了一场兵变,并审理了一桩命案,最终将黑心哥哥捉拿归案,他因此而名响一方。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地点有误。审理案件是在担任和州知州时,非任“河南府通判”时。

定向训练三 比对因果,看是否因果不当或强加因果

5.比对下面的原文和选项,看看选项中有无因果不当或强加因果的问题。

(1)(原文)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镛请豫选妃嫔备六宫。迁(指传主谢迁)上言:“山陵(指皇帝

陵墓)未毕,礼当有待。祥禫(xiánɡ dàn,丧祭名)之期,岁亦不远。陛之富于春秋,请俟谅阴(指服丧)既终,徐议未晚。”尚书周洪谟等如迁议,从之。(《明史·列传七十二》) (选项)谢迁做官后曾以皇帝过于年轻为由,建议皇帝居丧期满后再商议选妃嫔充实六宫的事。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果不当。“以皇帝过于年轻为由”不对,应该是以“礼”为主因。

(2)(原文)渭(指徐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指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藉宗宪势,颇横。及宗宪下狱,渭惧祸,遂发狂。 (《明史精华·文苑》) (选项)胡宗宪采纳徐渭的计谋,擒获徐海,诱捕王直。徐渭凭借胡宗宪的权势,态度很蛮横,导致胡宗宪被关进监狱。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强加因果。胡宗宪下狱与徐渭“横”无必然联系。

定向训练四 比对添加内容,看是否无中生有

6.比对下面的原文和选项,看看选项中有无“于文无据”(无中生有)的问题。

(1)(原文)马光祖为制臵使,辟(王登)充参谋官,迁军器少监、京西提点刑狱。登威声日振。有余思忠及徐制几谗于光祖曰:“京湖知有王景宋(王登,字景宋),不知有马制臵,非久易位矣。”光祖疑焉,出登屯郢州,后以干办钟蜚英调护,情好如初。(《宋史·王登传》) (选项)马光祖为制置使时,随着王登威名扩大,余思忠和徐制几进谗言挑拨,结果王登被贬出京城屯郢州,后经人调解,他们才情好如初。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贬出京城”于文无据。

(2)(原文)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知,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然三子者,每不为夫子之所悦。颜渊默然不见其所能,若无以异于众人者,而夫子亟称之。

(苏轼《荀卿论》)

(选项)子路、子贡、冉有都是天下人认为难得的人才,但这三人却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相反,寡言的颜渊却深受孔子喜爱。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被孔子喜欢”于文无据。

定向训练五 比对表范围或程度的词语,看是否以偏概全或缩小范围

7.比对下面的原文和选项,看看选项中有无以偏概全或缩小范围的问题。

(1)(原文)当明末造知天下将乱,公(指传主姚珠树)留意当时事,与老弁(旧时称低级武职)知兵者游讲,求防御贼寇之策。火器火药,皆与邑令谋而预备之。崇祯甲戌,流寇攻桐城,以有备而获免。乙亥,贼张献忠聚数万众,围桐者三次,蕞尔孤城与贼相拒数旬,卒以无恙,则公与守同心守御之有道也。 (清·张英《姚珠树公传》)

(选项)明朝末年姚珠树积极谋划御敌之策,并且精心准备,在他的率领下当地百姓战胜了强敌,保全了桐城邑。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偏概全。“在他的率领下”夸大了姚珠树的作用,抹杀了守令的功劳。

(2)(原文)(2013·山东)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弈、可挈尊罍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 (宋濂《看松庵记》) 第12题选项B:章三益在匡山上盖了草舍后,又根据草舍周围环境的特点建造了三个亭子,在亭中弹琴、下棋、喝酒。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偏概全。“在亭中弹琴、下棋、喝酒”只在环中亭,而非在所有三个亭子。 定向训练六 比对细节,看有无曲解之处

8.比对下面的原文和选项,看看选项中的细节有无曲解之处。

(1)(原文)论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 (选项)左宗棠清廉勤政,爱护百姓。每攻克一座城池,都要将俘虏放回家去。评论说左宗棠有霸才,治理百姓以仁义安抚的方法实行。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细节有误。原文“众至如归”意为人归附他,就如同回到自己的家。

(2)(原文)嘉熙元年,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指传主董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

(选项)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带着几个人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

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确。原文中的“骑从数人”中的“从”,为使动用法,使人跟随。

第五篇:《2015届高考语文【配套课件】:古代诗文第一章信息筛选题》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227676/

推荐访问:晁错颍川人也阅读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