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阅读答案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3-16 11:02:1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1(详细解答)》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于是避舍使人迎孙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此之谓也。

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己同处。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节选自《列女传·楚庄樊姬》)

1.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 擅:独占 B.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 求:寻找 C.丘子避席,不知所对 对:正确 D.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伯:称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王之所谓贤者何也 是寡人之过也 B.今贤于妾者二人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姬之所笑何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焉用亡郑以陪邻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樊姬“善于劝谏”的一组是(3分)

①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

②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

③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

④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

⑤(虞丘子)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

⑥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庄王得到贤妻良臣的辅助,又善于吸纳批评意见,知错就改,是春秋时代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君王。

B.楚庄王的夫人樊姬毫无嫉妒之心,胸怀豁达,知人善任,举荐贤臣,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很高。

C.虞丘子听了楚庄王转告樊姬对他的评价,马上以实际行动“进贤退不肖”,改正了任人唯亲的错误。

D.孙叔敖由樊姬推荐担任了楚国令尹,充分发挥了治国的才能,所以说樊姬对楚国的强大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 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3分)

翻译:

(2) 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3分)

翻译:

(3) 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4分)

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程琳字天球,永宁郡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命琳发遣三司使。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岁且饥,琳尽发以贷民,凡六十万斛,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琳察其色辞异,令有司验得捶死状。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太后谓琳曰:“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尝捶之。”琳曰:“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己犯同。”太后默然,遂论如法。 .

改三司使,出纳尤谨,禁中有所取,辄奏罢之。内侍言琳专,琳曰:“三司财赋,皆朝廷有也。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帝然之。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琳曰:“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再迁吏部侍郎,.

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琳日:“遣使,常事也,.

杀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议者惜其失几。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琳曰:“彼若贪此,可缓庆州之难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果喜,即日迎册使,庆阳之围亦解。

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植杂木数万,曰:“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人爱之,为立生祠。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上书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未报,得疾卒。赠中书令,谥文简。 .

6.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后默然,遂论如法 论:判罪 B.是重困民,无已时也 已:停止 .

C.众请按诛之 按:抓捕 D.未报,得疾卒 报:答复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程琳为官机智的一组是(3分)( )

①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②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③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⑤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⑥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程琳执法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王蒙正虽然与章献太后家联姻,但他的儿子王齐雄杀人,程琳同样对他依法严惩。

B.程琳善于处理政事,元昊造反仍派使朝见,程琳力排众议,主张不杀;元昊死,幼子立,程琳主张不应趁人之丧,而应采取怀柔政策。

C.程琳能从危机中捕捉时机,他受命赴庆阳册封,偏偏遇到夏人包围庆阳,他便把册封用的礼品财物转赐给夏人,从而解除了庆阳之围。

D.程琳非常体恤民生疾苦,他不但从不扰民,还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百姓对他十分敬爱,为健在的他建立了祠庙。

9.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5分)

(2)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①”,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②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注]①重瞳子:传说舜的双眼各有二个瞳子。②背关:指项羽背弃关中有利地形。

10.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兴之暴也! 暴:暴虐

B、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购:悬赏

C、然羽非有尺寸 尺寸:一点点凭借或资本

D、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引:援引,说。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B、①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C、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D、①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②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12.对文章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认为项羽的功业表现在“非有尺寸,乘势起垄亩之中”,“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他的过失表现在他“怨王侯叛己”,“自矜功伐”,“不师古”。叙事简要,极富概括性。

B、司马迁认为项羽的主要过错是“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行文中含有责备与痛惜之情,使文章文情并茂。

C、这段文字对项羽一生作了总的评价,既赞扬了项羽的灭秦之功,又指出他“自矜功伐”等方面的过错,显示了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地公正态度。

D、这段文章对项羽一生的功过褒贬适当,褒多于贬,反映了司马迁对这位失败的英雄的偏爱和敬重。

13.文言文句子翻译 (10分)

(1)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3分) 。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分)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4.下列括号内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晚有儿【息】:子 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 未曾【废】离:停止

C、【寻】蒙国恩:寻找 【除】 臣洗马:授与官职

D、刘病日【笃】:病重 不【衿】名节:自夸

15.下列括号内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急【于】星火:像 B、臣【之】进退:取独

C、【无以】至今日:没有用来„„的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此

16.下列括号内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

A、至于【成立】 B、则【告诉】不许 C、臣之【辛苦】 D、举臣【秀才】 E、实为【狼狈】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4分,共12分)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19分,选择9分翻译10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8.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夜缒而出 zhuì B共其乏困 gòng C秦伯说 yuâ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páng

19.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D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20.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B是寡人之过也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何陋之有

21.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醉书斋记

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笔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

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加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

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挟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

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务,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②,只赚余酒脯,补.

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惝然久之,因思余于书,洵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科头:不戴帽子。②刘伶新饮:刘伶或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

第二篇:《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9》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9

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

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耶?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曰:“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臣光曰:高祖起丰、沛以来,网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及即帝位,而丁公独以不忠受戮,何哉?夫进取之与守成,其势不同。当群雄角逐之际,民无定主,来者受之,固其宜也。及贵为天子,四海之内,无不为臣;苟不明礼义以示之,使为臣者,人怀贰心以徼大利,则国家其能久安乎!是故断以大义,使天下晓然皆知为臣不忠者无所自容;而怀私结恩者,虽至于活己,犹以义不与也。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其虑事岂不深且远哉!子孙享有天禄四百馀年,宜矣! (选自《资治通鉴第十一卷·汉纪三·太祖高皇帝中》)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求布千金 购:重金收买 B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军中 徇:杀 D季布能摧刚为柔 多:赞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力不及此。 B不忠受戮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C能久安乎!

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D臣不忠者无所自容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供职如郡县。 3.下列句子中,分别表明高祖“倡导礼仪”、“鄙弃二心”的一项是 ( )

A.敢有舍匿,罪及三族

民无定主,来者受之,固其宜也

B.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C.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

人怀贰心以徼大利,则国家其能久安乎!

D.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其虑事岂不深且远哉!

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祖之所以要缉拿季布,是因为在项氏手下为将时,屡次使高祖身陷绝境。

B.朱家不仅冒险收留了季布,而且为他奔走,辨说道理,当季布最终被赦免后,朱家也名闻天下。

C.丁公当年遇到身处危难之中的高祖,被高祖的好话所打动,不仅没有将高祖杀掉,还主动撤回了军队。

D.当年的仇敌季布最后被封官,有救命之恩的丁公却被找了个借口处死,高祖这样做,是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的角度考虑的。

5.下列对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司马光不仅认为高祖处置季布和丁公是必要的和恰当的,而且对处置的深远意义评价很高。

B.司马光认为高祖之所以这样做不是恩将仇报,而是由于“进取”与“守成”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C.司马光认为,高祖将丁公处死的目的是要让天下千千万万人明白礼仪并引以为戒。

D.司马光写这段话的目的是赞扬高祖富有远见、与时俱进的政治才能。

6.将下列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断以大义,使天下晓然皆知为臣不忠者无所自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

【答案】

1.C

2.C

3.B

4.D

5.D

6.

用治理国家的大义而杀丁公,使天下人都清楚地知道做臣子不忠于国家是不能活下来的; ②知道这件事的太子和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给他送别

【解析】

1.徇:示众

2.A“之”,的,助词;B“以”:因为,介词;C“其”,上句的意思是“怎么;语气副词”。下句的意思是“他”代词,指荆轲。D“为”:意思是“作为”动词

3.A上句是写高祖起初对季布的态度,下句是司马光对“来者”的看法;C上句写高祖临危求丁公,下句写司马光对“贰心”人的看法;D上句言司马光对高祖对杀丁公的评价,下句写高祖“鄙弃贰心”的话语,非“表明”

4.并非“找借口”,而是根据丁公当初的表现和自己统治的需要处死的

5.目的是启发君王吸取高祖的治国经验

【小题1】①“断以大义”状语后置准确译出给1分,“无所自容”准确译出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②“知其事”是定语后置;准确译出给1分“白衣冠”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白衣、戴白帽准确译出给2分,语句通顺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于是避舍使人迎孙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此之谓也。

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己同处。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节选自《列女传·楚庄樊姬》)

7.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 擅:独占 B.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 求:寻找 C.丘子避席,不知所对 对:正确 D.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伯:称霸 8.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王之所谓贤者何也 是寡人之过也 B.今贤于妾者二人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姬之所笑何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焉用亡郑以陪邻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樊姬“善于劝谏”的一组是(3分)

①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

②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

③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

④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

⑤(虞丘子)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

⑥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庄王得到贤妻良臣的辅助,又善于吸纳批评意见,知错就改,是春秋时代一个比较有

作为的君王。

B.楚庄王的夫人樊姬毫无嫉妒之心,胸怀豁达,知人善任,举荐贤臣,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很高。

C.虞丘子听了楚庄王转告樊姬对他的评价,马上以实际行动“进贤退不肖”,改正了任人唯亲的错误。

D.孙叔敖由樊姬推荐担任了楚国令尹,充分发挥了治国的才能,所以说樊姬对楚国的强大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 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3分)

翻译:

(2) 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3分)

翻译:

(3) 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4分)

翻译:

【答案】

7.C

8.C

9.C

10.A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阅读答案

11.

(1) 为什么散朝这么晚?恐怕您饥饿疲倦了吧?

(2) 楚庄王让孙叔敖担任令尹,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

(3) 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余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他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样做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

【解析】

7.对:对答

8. A.也:疑问语气词/判断句的标志B.于:介词,比/对 C.都是取独D.焉:句末语气词/怎么

9.②④写樊姬对王的逢迎,⑥写对庄王之霸的鼎力相助。

10. B.文中并没有写樊姬“举荐贤臣”,只有推荐美人。C.文中只写虞丘子“进贤”有写他“退不肖”。D.孙叔敖是虞丘于推荐给楚庄王,由楚庄王决定他担任令尹的。

11.①“晏”“ 得无……乎”句意通顺各1分②“以为”“ 治”“ 以”③“ 相”“ 所荐”“ 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阅读答案

程琳字天球,永宁郡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命琳发遣三司使。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岁且饥,琳尽发以贷民,凡六十万斛,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琳察其色辞异,令有司验得捶死状。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太后谓琳曰:“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尝捶之。”琳曰:“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己犯同。”太后默然,遂论如法。 .

改三司使,出纳尤谨,禁中有所取,辄奏罢之。内侍言琳专,琳曰:“三司财赋,皆朝廷有也。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帝然之。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琳曰:“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再迁吏部侍郎,.

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琳日:“遣使,常事也,.

杀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议者惜其失几。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琳曰:“彼若贪此,可缓庆州之难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果喜,即日迎册使,庆阳之围亦解。

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植杂木数万,曰:“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人爱之,为立生祠。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上书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未报,得疾卒。赠中书令,谥文简。 .

1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后默然,遂论如法 论:判罪 B.是重困民,无已时也 已:停止 .

C.众请按诛之 按:抓捕 D.未报,得疾卒 报:答复

1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程琳为官机智的一组是(3分)( )

①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②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③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⑤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⑥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程琳执法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王蒙正虽然与章献太后家联姻,但他的儿子王齐雄杀人,程琳同样对他依法严惩。

B.程琳善于处理政事,元昊造反仍派使朝见,程琳力排众议,主张不杀;元昊死,幼子立,程琳主张不应趁人之丧,而应采取怀柔政策。

C.程琳能从危机中捕捉时机,他受命赴庆阳册封,偏偏遇到夏人包围庆阳,他便把册封用的礼品财物转赐给夏人,从而解除了庆阳之围。

D.程琳非常体恤民生疾苦,他不但从不扰民,还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百姓对他十分敬爱,为健在的他建立了祠庙。

1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5分)

(2)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5分)

【答案】

12.C

13.A

14.D

15.

(1)使他们各有自己的部署,来削弱他的势力,可以不作战而使他屈服

趁人丧事之机,不是用来安抚远方的人的办法,不如趁机来安抚他们

【解析】

12.:按:依照;按照。

13.:②⑥表现程琳的忠心③表现程琳的依法行事。

14.事件杂糅。百姓为健在的他立祠庙是因为他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管大名府,守魏十年,从不扰民;而“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则是他任三司使时所为。

15.①“部分”“弱”“屈”各一分,大意2分②“所以”“柔”“因”各一分,大意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第三篇:《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9)》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9

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

二、文言文阅读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

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耶?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曰:“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臣光曰:高祖起丰、沛以来,网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及即帝位,而丁公独以不忠受戮,何哉?夫进取之与守成,其势不同。当群雄角逐之际,民无定主,来者受之,固其宜也。及贵为天子,四海之内,无不为臣;苟不明礼义以示之,使为臣者,人怀贰心以徼大利,则国家其能久安乎!是故断以大义,使天下晓然皆知为臣不忠者无所自容;而怀私结恩者,虽至于活己,犹以义不与也。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其虑事岂不深且远哉!子孙享有天禄四百馀年,宜矣! (选自《资治通鉴第十一卷·汉纪三·太祖高皇帝中》)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求布千金 购:重金收买 B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军中 徇:杀 D季布能摧刚为柔 多:赞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 力不及此。 B不忠受戮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C能久安乎!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阅读答案

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D臣不忠者无所自容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供职如郡县。 3.下列句子中,分别表明高祖“倡导礼仪”、“鄙弃二心”的一项是 ( )

A.敢有舍匿,罪及三族

民无定主,来者受之,固其宜也

B.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C.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

人怀贰心以徼大利,则国家其能久安乎!

D.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其虑事岂不深且远哉!

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祖之所以要缉拿季布,是因为在项氏手下为将时,屡次使高祖身陷绝境。

B.朱家不仅冒险收留了季布,而且为他奔走,辨说道理,当季布最终被赦免后,朱家也名闻天下。

C.丁公当年遇到身处危难之中的高祖,被高祖的好话所打动,不仅没有将高祖杀掉,还主动撤回了军队。

D.当年的仇敌季布最后被封官,有救命之恩的丁公却被找了个借口处死,高祖这样做,是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的角度考虑的。

5.下列对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司马光不仅认为高祖处置季布和丁公是必要的和恰当的,而且对处置的深远意义评价很高。

B.司马光认为高祖之所以这样做不是恩将仇报,而是由于“进取”与“守成”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C.司马光认为,高祖将丁公处死的目的是要让天下千千万万人明白礼仪并引以为戒。

D.司马光写这段话的目的是赞扬高祖富有远见、与时俱进的政治才能。

6.将下列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断以大义,使天下晓然皆知为臣不忠者无所自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阅读答案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C

3.B

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阅读答案

4.D

5.D

6.

用治理国家的大义而杀丁公,使天下人都清楚地知道做臣子不忠于国家是不能活下来的; ②知道这件事的太子和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给他送别

【解析】

1.徇:示众

分)

2.A“之”,的,助词;B“以”:因为,介词;C“其”,上句的意思是“怎么;语气副词”。下句的意思是“他”代词,指荆轲。D“为”:意思是“作为”动词

3.A上句是写高祖起初对季布的态度,下句是司马光对“来者”的看法;C上句写高祖临危求丁公,下句写司马光对“贰心”人的看法;D上句言司马光对高祖对杀丁公的评价,下句写高祖“鄙弃贰心”的话语,非“表明”

4.并非“找借口”,而是根据丁公当初的表现和自己统治的需要处死的

5.目的是启发君王吸取高祖的治国经验

【小题1】①“断以大义”状语后置准确译出给1分,“无所自容”准确译出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②“知其事”是定语后置;准确译出给1分“白衣冠”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白衣、戴白帽准确译出给2分,语句通顺1分;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于是避舍使人迎孙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此之谓也。

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己同处。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节选自《列女传·楚庄樊姬》)

7.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 擅:独占 B.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 求:寻找 C.丘子避席,不知所对 对:正确 D.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伯:称霸 8.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王之所谓贤者何也 是寡人之过也B.今贤于妾者二人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姬之所笑何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焉用亡郑以陪邻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樊姬“善于劝谏”的一组是(3分)

①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

②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

③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

④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

⑤(虞丘子)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

⑥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庄王得到贤妻良臣的辅助,又善于吸纳批评意见,知错就改,是春秋时代一个比较有

作为的君王。

B.楚庄王的夫人樊姬毫无嫉妒之心,胸怀豁达,知人善任,举荐贤臣,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很高。

C.虞丘子听了楚庄王转告樊姬对他的评价,马上以实际行动“进贤退不肖”,改正了任人唯亲的错误。

D.孙叔敖由樊姬推荐担任了楚国令尹,充分发挥了治国的才能,所以说樊姬对楚国的强大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 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3分)

翻译:

(2) 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3分)

翻译:

(3) 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4分)

翻译:

【答案】

7.C

8.C

9.C

10.A

11.

(1) 为什么散朝这么晚?恐怕您饥饿疲倦了吧?

(2) 楚庄王让孙叔敖担任令尹,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

(3) 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余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他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样做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

【解析】

7.对:对答

8. A.也:疑问语气词/判断句的标志B.于:介词,比/对 C.都是取独D.焉:句末语气词/怎么

9.②④写樊姬对王的逢迎,⑥写对庄王之霸的鼎力相助。

10. B.文中并没有写樊姬“举荐贤臣”,只有推荐美人。C.文中只写虞丘子“进贤”有写他“退不肖”。D.孙叔敖是虞丘于推荐给楚庄王,由楚庄王决定他担任令尹的。

11.①“晏”“ 得无……乎”句意通顺各1分②“以为”“ 治”“ 以”③“ 相”“ 所荐”“ 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程琳字天球,永宁郡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命琳发遣三司使。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岁且饥,琳尽发以贷民,凡六十万斛,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琳察其色辞异,令有司验得捶死状。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太后谓琳曰:“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尝捶之。”琳曰:“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己犯同。”太后默然,遂论如法。 .

改三司使,出纳尤谨,禁中有所取,辄奏罢之。内侍言琳专,琳曰:“三司财赋,皆朝廷有也。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帝然之。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琳曰:“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再迁吏部侍郎,.

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琳日:“遣使,常事也,.

杀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议者惜其失几。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琳曰:“彼若贪此,可缓庆州之难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果喜,即日迎册使,庆阳之围亦解。

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植杂木数万,曰:“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人爱之,为立生祠。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上书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未报,得疾卒。赠中书令,谥文简。 .

1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后默然,遂论如法 论:判罪 B.是重困民,无已时也 已:停止 .

C.众请按诛之 按:抓捕 D.未报,得疾卒 报:答复

1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程琳为官机智的一组是(3分)( )

①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②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③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⑤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⑥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程琳执法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王蒙正虽然与章献太后家联姻,但他的儿子王齐雄杀人,程琳同样对他依法严惩。

B.程琳善于处理政事,元昊造反仍派使朝见,程琳力排众议,主张不杀;元昊死,幼子立,程琳主张不应趁人之丧,而应采取怀柔政策。

C.程琳能从危机中捕捉时机,他受命赴庆阳册封,偏偏遇到夏人包围庆阳,他便把册封用的礼品财物转赐给夏人,从而解除了庆阳之围。

D.程琳非常体恤民生疾苦,他不但从不扰民,还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百姓对他十分敬爱,为健在的他建立了祠庙。

1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5分)

(2)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5分)

【答案】

12.C

13.A

14.D

15.

(1)使他们各有自己的部署,来削弱他的势力,可以不作战而使他屈服

趁人丧事之机,不是用来安抚远方的人的办法,不如趁机来安抚他们

【解析】

12.:按:依照;按照。

13.:②⑥表现程琳的忠心③表现程琳的依法行事。

14.事件杂糅。百姓为健在的他立祠庙是因为他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管大名府,守魏十年,从不扰民;而“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则是他任三司使时所为。

15.①“部分”“弱”“屈”各一分,大意2分②“所以”“柔”“因”各一分,大意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第四篇:《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 阅读答案》

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于是避舍。使人迎孙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诗》曰:“大夫退,无使君劳。”又曰:“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此之谓也。

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 阅读答案】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 阅读答案。荐进美人,与己同处。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汉·刘向《列女传·楚庄樊姬》)

10.(原创)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妾岂不欲王之爱宠乎         擅:擅长

B.丘子避席,不知所           对:对答

C.大夫退,无使君劳           夙:早

D.刺虞丘,蔽贤之路           非:非议

11.(原创)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樊姬“善于劝谏”的一组是

①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                   ② 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

③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         ④使人迎孙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 

⑤(虞丘子)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   ⑥樊姬谦让,靡有嫉妒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原创)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庄王喜欢打猎,夫人樊姬不断劝谏,不吃禽兽肉,终于使庄王有了改变,勤理政事。

B.庄王曾经上朝,散朝时很晚。樊姬迎接他,问他为什么回来这么晚,难道不感到饥饿疲倦吗,庄王说是跟贤者在一起就不觉得饥饿疲倦了。

C.虞丘子听了楚庄王转告樊姬对他的评价,马上以实际行动推荐孙叔敖,辞退了不贤能的官员,改正了任人唯亲的错误。

D.楚庄王的夫人樊姬毫无嫉妒之心,胸怀豁达,知人善任,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很高。

答案

10A  解析擅:独占

11.C  解析①是写樊姬对王的迎接  ④是虞丘子的行为  ⑥是樊姬的谦让个性

12C  解析:“进贤退不肖”有错,只有进贤,没有退不肖。

《列女传·楚庄樊姬》译文

樊姬,是楚庄王的夫人。庄王登上皇位之后,喜欢打猎,樊姬不断规劝他,于是樊姬不吃禽兽的肉。楚庄王改正了过错,努力治理政事。庄王曾经上朝,散朝时很晚。樊姬迎接他,问:“为什么回来这么晚?难道不感到饥饿疲倦吗?”庄王说:“跟贤人在一起,就不知道饥饿疲倦了。”樊姬问:“王所说的贤人是谁啊?”庄王说:“是虞丘子。”樊姬听了,掩着嘴笑起来。庄王问:“你笑什么呢?”樊姬说:“虞丘子算是贤了,不能说是忠。”庄王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樊姬说:“我伺候大王十一年了,派人到郑国、卫国寻求贤女献给大王,现在比我贤的有两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我难道不想独占大王的爱宠吗?我听说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来观察她们的才能,我不能因为私情蒙蔽国事,想要大王多见到一些人,了解别人的才能。我听说虞丘子任楚国丞相十余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 阅读答案】文章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 阅读答案出自http://

第五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阅读答案 》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

(1)翻译:博我以文,约我以礼。(2分)

                                                                                   

(2)一二则材料中,孔子希望学生具备什么道德品质?第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方法有什么特点和效果?(3分)

                                                                                   

                                                                                   

                                                                                

答案

(1)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阅读答案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阅读答案 。(2分)

(2)孔子希望学生具备①不迁怒,内自讼,即不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提倡自我反省;(1分)②不贰过,吸取上次犯错的经验教训,改正错误,不再重蹈覆辙。(1分)

特点和效果:循循善诱,让学生爱上学习,欲罢不能。(1分)

"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25710/

推荐访问:楚庄王阅读答案 楚庄王绝缨阅读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