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3,1培养模式

来源:作文 时间:2016-08-18 11:04:58 阅读:

【www.zhuodaoren.com--作文】

什么是3,1培养模式(一)
软件工程专业的“3+1”培养模式

龙源期刊网 .cn

软件工程专业的“3+1”培养模式

作者:耿红琴 张得生

来源:《计算机教育》2013年第21期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21-0005-04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以黄淮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探讨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软件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指出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地方高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关键词:软件工程;“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 背景

黄淮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是驻马店市举全市之力创办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受原有专业师资、办学基本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要实现向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方向转型,困难很大。学校及时整合办学资源,调整院系设置,优化专业结构,规范教学管理。坚持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条主线”;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两大突破”;完成从专科向本科办学、从以师范教育为主向以应用技术教育为主、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三个转型”;实现办学基本条件、内涵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四个提升”。

升本以来的9年间,正值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背景下,开始进入强调内涵建设、提高质量的发展新时期。对于基础差、矛盾多、困难大的黄淮学院,同时面临着“外延式积累”和“内涵式建设”的双重任务,为此,学校围绕发展定位和目标,本着坚持“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提出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类、建筑工程类、文化艺术类、管理经营类4大专业集群,瞄准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应用型专业为主体的学科专业体系。【什么是3,1培养模式】

作为黄淮学院的第一个河南省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软件工程专业,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紧扣产业办专业,牵手企业促学业,强化职业促就业,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在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中不断提升自身价值。

2 “3+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什么是3,1培养模式(二)
软件工程专业的“3+1”培养模式

【什么是3,1培养模式】

软件工程专业的“3+1”培养模式

以黄淮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探讨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软件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指出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地方高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什么是3,1培养模式】

关键词:软件工程;“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什么是3,1培养模式】

1 背景

黄淮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是驻马店市举全市之力创办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受原有专业师资、办学基本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要实现向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方向转型,困难很大。学校及时整合办学资源,调整院系设置,优化专业结构,规范教学管理。坚持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条主线”;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两大突破”;完成从专科向本科办学、从以师范教育为主向以应用技术教育为主、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三个转型”;实现办学基本条件、内涵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四个提升”。

升本以来的9年间,正值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背景下,开始进入强调内涵建设、提高质量的发展新时期。对于基础差、矛盾多、困难大的黄淮学院,同时面临着“外延式积累”和“内涵式建设”的双重任务,为此,学校围绕发展定位和目标,本着坚持“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提出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类、建筑工程类、文化艺术类、管理经营类4大专业集群,瞄准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应用型专业为主体的学科专业体系。

作为黄淮学院的第一个河南省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软件工程专业,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紧扣产业办专业,牵手企业促学业,强化职业促就业,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在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中不断提升自身价值。

2 “3+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人才培养是学校办学的核心任务,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凝练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抓手。多年来,软件工程专业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出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2.1 “3+1”培养模式的提出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行业的需求迫使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数目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软件类本科毕业生到各类IT企业就业,而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错位,主要表现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结构、

什么是3,1培养模式(三)
“3+1”人才培养模式

“3+1”人才培养模式。

科创学院在全国率先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3”是指思想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考核合格后学院颁发相应证书;“1”指在合格毕业条件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接受拓展技能培训教育,再打造、再提升,成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什么是3,1培养模式(四)
浅谈“3+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条件和风险防范

  摘要:在立足黑龙江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放眼国内发展状况,全面深入地总结出“3+1”人才培养模式七个方面的优势,从企业、学校两个方面提出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具备的条件,指出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3+1”人才培养模式;优势;条件;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9-0012-03
  近年来,教育部多次下发的文件中,都强调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一般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相比,培养模式的改革属于“纲”上的改革,而前面的那些改革都属于“目”上的改革。所谓纲举目张,纲目相比,纲的改革是带有全局性的顶层设计改革,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更重要的意义。“3+1”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3+1”模式)是目前在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比较通行的模式,和拔尖人才培养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两者有很多重要的相同点,“3+1”模式可以看作是“卓越工程师”模式在我国的普通版。
  “3+1”模式的基本做法是实施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在四年制本科教学中,前三年在学校内以学校教师为主,主要是讲授理论课和基础的实践课,第四年集中在企业,主要是利用企业的工作岗位、技术人员、设备工具等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职业顶岗工作,完成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从2007年开始,我校试行了“3+1”模式改革,目前已有5个专业完成了该模式试点的4年完整循环。实践证明,该模式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教学多项改革中,表现有很多优势。推行此模式改革,要努力克服困难,从主客观上创造条件。还要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一、“3+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一是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能保证做到由校企合作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方面,更能符合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虽然学校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时,主要是依据教育部制订的《专业目录》,但目录中规定的具体内容也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时给予调整。这种同步的适应性变化,在常规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表现不敏感,主要原因是校企信息沟通不畅。实施“3+1”模式,首先就要求校企双方在一起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方案制订促使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企业的实际要求真正对接在一起,否则会直接影响学生在企业一年的顶岗工作,对于订单式培养和对学生有留用要求的企业,更是认真对待培养方案的制订。在我校各试点专业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在面向专业的同时,都突出了职业要求的特点。根据市场的要求,有的专业还衍生出新的专业培养方向,如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衍生出Java和嵌入式两个软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衍生出数控技术专业方向。[1]
  二是提升了毕业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做到了人才供需双方的无缝接轨。[2]我校“3+1”方案是将常规的高校毕业生在企业经过一年见习期的实践阶段,纳入学校第四学年的教学安排中。这里关键的是学生在第四学年一年的顶岗工作内容,就是常规学生在企业里做见习技术员的工作内容,如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在大庆达内公司做软件设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在北京中关村文思公司做软件开发,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在上海、北京等地规划设计院做城市规划设计,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在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参与数控编程和操作,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内蒙古泉芙蓉酒业公司做营销策划工作。他们的顶岗工作,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肯定,这也就表现出学生能提前一年基本胜任在企业担任见习技术员的工作。也正因为如此,各试点专业都提出构建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我校留厂直接就业的学生,平均高达70%以上。
  三是带动了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教学层次的深入改革。校企合作,可以打破理论脱离实际的瓶颈,推动学校各项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1)“3+1”模式要求构建核心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核心专业能力教学体系。“双核”教学体系的建立,都涉及到教学内容的取舍,这对学校教师来讲都是难题,如果有需方企业人员参加,就容易解决。如我校软件工程(Java方向)专业,和需方企业一起走出了议而不决的处境,最后确定了密切结合生产实际的双核教学体系,即以掌握Java程序设计语言为主线,结合从单一到综合的工程实际项目,构建了完成一、二、三级实践项目的核心专业能力(设计、开发、检验、维修)的教学体系,精选了包括Java高级网站应用课及开发应用课在内,含五门专业必修课的核心专业理论课教学体系。
  (2)为了保证学生顶岗工作的需要,各试点专业都在学校的三年内设置了和顶岗职业接轨的课程,如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要在校内数控加工中心进行3个月的数控加工编程和操作实训,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在校企合作实验培训中心,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完成了270学时7门岗前培训课,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在校内完成了含建筑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城市总体与专项规划设计等系列设计实训,软件工程专业增加了5周专业实训课,营销专业要求学生要拿到岗位资格证。
  (3)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生产实际所需的信息和案例。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具有现实性和应用性,对教学方法提倡用实际的工程项目引领教学,如流行的CDIO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而学校教师在改进教学的工作中,缺少对企业生产实际信息的了解,也苦于找不到真实的教学案例。实行“3+1”模式,校企合作,学生下厂顶岗工作,双方指导人员互动,教师就不难了解企业和社会对培养人才的需求,也不难找到符合教学需要的实际工程案例,如信管专业从合作企业里了解到软件开发的设计方法在现场已改用先进的BML方法,据此更改了教学内容。而各试点专业都普遍结合合作企业的生产实际项目,来引领教学。   (4)学校在过去认为很难组织实施的现场教学法,变得很容易。在讲解高大精尖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技术等教学内容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借用企业独有的教学资源去现场讲课,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没有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组织学生去现场讲课谈何容易。在“3+1”模式大背景下,组织学生在企业听现场人员讲课就变得很容易,如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就是在哈飞集团利用顶岗实践时间,在那里听企业工程师讲解多种进口的大型高新数控机床。
  四是“3+1”模式,收效最明显的莫过于极大地提高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3+1”模式集中一年的时间,完成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其中可贵之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年的实干机会,而常规的这一年实践教学是看的多、干的少,纸上谈兵多,解决实际问题少。如信管专业学生在北京中关村文思公司顶岗工作,公司把学生看作是他们未来的职工,能为学生大力提供企业的教育资源,大力培养学生快速提升职业能力,包括免费出师资、出教材,讲解带“专利”性质的职业接轨课程,学生进企业工作,给工作岗位,给实际工作任务,向学生开放企业内部掌握的先进技术、设备、工具、资料,学生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企业派有专人指导,所有这些条件对学生常规进厂实习是争取不到的。在那里顶岗工作的学生,在企业教师的帮助下,都能找到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题目,多数是企业在做的实际工程项目,如学生完成的有北京市银行数据库元数据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文思公司文档管理系统、会议管理系统软件开发等。
  五是贯彻“学以致用”原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3+1”模式的学生,首先是增加了学好职业接轨课的关口,职业接轨课成绩不好,企业不给学生正式的顶岗工作岗位,这样就促使学生要带着硬性任务来学习。二是学生在企业也经常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带着问题来学习。如有学生讲“在公司先接受工作任务,不懂的地方逼着你去查文件、找资料,学习速度就快些”。还有的学生讲“在学校英语也学了不少时间,效果不明显,来到文思,很多文档都是英文,看不懂,总去问别人不好意思,下决心,每周二和英国外教学英语,现在也敢用英语和外教对话了”。
  六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3]应用型本科学生根植社会,为区域地方经济服务,所以社会性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特别重视的价值取向。社会能力主要有语言表达力、自我表现力、承担责任的自觉性、团队精神、协调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宽容性和考虑问题的周密性等,显然这些能力的取得,只靠学生在学校里,在课堂的小环境中只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是远远不够的。“3+1”模式,学生进入社会,开阔视野,接触企业的大环境,和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完成企业交给的生产任务,显然学生参加了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无疑会提高他们诸多的社会能力。
  七是有利于培养“双师型”(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职业能力)教师队伍。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早就对教师提出了“双师型”的要求,但过去不是按“3+1”模式,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不高,由此对教师具备工程师能力也没有形成硬性要求,加上教师去现场实际锻炼的机会也不多。所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收效缓慢。实施“3+1”模式,首先给学校教师带来大的压力,不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掌握一些企业的实际生产技术知识,在教学中,包括指导毕业设计,将会遇到困难。另外,“3+1”模式增加了校企双方教师的互动,增加了学校教师去企业的机会,这些给“双师型”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去哈飞制造厂指导在那里顶岗工作的学生,自己也参加数控编程等技术工作,增加了不少生产实际知识。
  二、实施“3+1”培养模式应具备的条件
  1.企业希望向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并能够安排学生在企业顶岗工作
  (1)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经营的目标是盈利,和计划经济时期不同,政府不能向企业下达接受学生实习的指令,所以校企合作只能贯彻共赢的原则,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要给企业带来好处,做法一是学生顶岗工作,能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参与完成规划设计院实际的规划工作。二是满足企业有留用顶岗学生的愿望。三是和企业换工,如我校给合作企业培训安检人员。
  (2)企业最担心的是学生的人身安全。我校一直在呼吁,政府能出台解决安全保险的政策。
  (3)有些专业(如工商管理专业)寻找合作企业不难,人身安全也不容易出现问题,但其职业岗位,如经营主管和业务员之间专业性差别较大,学生在那里当营业员满足不了教学要求。
  (4)专业招生规模不宜过大,否则造成寻求合作企业的困难。
  2.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应尽到发挥主导作用的责任
  (1)学校的领导和广大教师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3+1”模式的优势要有足够的认识。要勇于克服困难,寻找合作企业。消除在教学中因改革要打破常规而带来的怕“麻烦”的思想。
  (2)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中,要特别重视和企业一起确定在学校设立的顶岗接轨课程,包括要建立职业培训内容的专业实践基地。
  (3)制订学生在校外顶岗工作过程中的教学质量指导和监控办法。
  (4)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多去现场指导学生实践,如提高指导校外实习的教学工作量,提高住勤、旅差费标准等。
  (5)对“3+1”模式的试点,应增加财务预算,要保证支付企业的培训费,不能只靠人情关系办事。
  三、“3+1”模式的风险与对策
  主要风险是由于学生在校外可能因为指导和监控不到位,出现学生被放任自流的风险。我校的对策如下:
  1.学生在校外实践过程中,保证教学质量
  学生在企业顶岗工作,做的是生产工作,实际是完成教学任务。组织参加顶岗工作、运作的主体是企业,但保证教学质量的责任主体仍然是学校。学生到校外实践,学校的责任不是变小,而是变大。   2.制订并严格实施分散实习和校外做毕业设计的管理办法。[4]
  学生在校外参加一年的顶岗工作,学校仍按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阶段进行管理。学生在企业要完成企业交给的顶岗工作任务,同时要满足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要求。学校要做的主要工作有:
  (1)制订既满足专业需要,又具有职业培训特点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教学大纲、计划和指导书。在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应明确具体,如试点的城市规划专业编制的生产实习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设计单位规划师指导下,独立参加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或详细规划全过程,并有相应的设计说明书,完成总图量不少于8张1号图纸。在企业配合下,制订有一个学期20周的周历进度表,规定有每周的生产和教学内容。实习指导书介绍了企业使用的技术规范和设计手册等。
  (2)严格审查学生选择的顶岗企业条件。考核的要点有,提供的工作岗位是否符合专业培养方向、工作量是否饱满、企业经营状况不给学生在专业思想上带来负面影响,还有企业能否配备指导教师等。
  (3)学生在校外强调行为自律,要求和学校签订行为自律协议,并监督履行。协议书内容强调遵纪守法,注意人身安全,对学校诚实守信,不编造假信息。
  (4)加强在顶岗工作过程中的指导与监控。顶岗工作学生除企业配备指导教师外,学校也配备指导教师,尽管是异地指导,但学校对校内指导教师都有明确的职责要求,指导教师都有详细的指导工作记录,学校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质量都进行认真的考核。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监控方法,主要采用电子邮件、汇报信件、学生每周提供实习记录(带实习照片)等。企业指导教师也向学校提供学生薪酬证明,还有工作评价鉴定等。
  (5)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的监控仍坚持前期开题,中期检查进度,后期验收答辩的三阶段质量监控制度,对“3+1”模式下的毕业设计质量,一是强调真题真做,二是有毕业设计的真实作品,如供现场使用规划设计图纸、开发计算机管理软件等。
  (6)加强对学生校外顶岗工作的检查,我校规定对在校外顶岗工作的学生,二级学院必须组织去现场抽查、指导。在本地顶岗工作的学生,学校指导教师每周去一次现场,了解和指导学生的顶岗工作。
  3.严格成绩考核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
  (1)制订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和实施方法。成绩评定充分采纳企业指导教师的意见,校内指导教师要认真批改生产实习日记和报告。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不仅看图纸和说明书,更要看毕业设计制作出实物样品。毕业设计有企业方参加,不合格,坚持补做。
  (2)学校重视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成绩评定的评分质量。每年学校都组织重量级的关于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的检查,其中对教师评定成绩的质量,都列为重要的评价项目。
  参考文献:
  [1]李洪涛,刘元林.数控“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2):91-92.
  [2]张林娜,周琦,臧树俊.“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0,(6):199.
  [3]姜群华.工科类应用型人才“3+1”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与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44-45.
  [4]王本永,齐伟军,赵艳秋.试论高校分散实习的教学质量指导与监控[J].中国电力教育,2013,(5):156-157.
  (责任编辑:刘翠枝)

什么是3,1培养模式(五)
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当前,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解决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不够协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已进入转型期,而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必定会让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一定的改变。怎样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主要阐述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必要性,为今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3+1”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231-01
  1 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提到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转型,应用技能型人才逐渐成为了我国应用型高等院校普遍的培养目标。应用技能型人才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的人才。
  其次,现阶段教育存在两个本质的问题:一个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另一个就是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我国的教育学专家将模式的概念逐渐的引入到教育的领域当中,逐渐的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模式来说,模式是可以被建立和检验的。模式与理论是有关系的,可以在理论中派生出来,但是如果单从概念上来说的话,模式又和理论有所不同。现阶段模式已经逐渐被引入到了教育领域当中,像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办学模式等概念也相继出现,从模式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来看,模式是具有稳定性、探索性等特点的,因为模式是源于实践的,因此也要运用与实践,模式需要在真正的实践当中逐渐地得到完善和发展。
  2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大学是培养各类人才的摇篮,教育工作者们始终在寻找一种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连接的桥梁。“3+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实现了教育学者们的梦想,同时“3+1”人才培养模式也为学校带来了新的思维,更为以后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改革。
  在“3+1”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学生在大四年级到企业去接受培训和学习,学习与三年理论学习阶段相关的实践技能。在这之前的三年时间当中,学生已经受到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教育,此时的大学生已经逐步实现了对知识的掌握,在大四的时候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一些调整就可以了。高等院校与相合作的企业会制定出详细的大学生实训计划,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反映出现阶段企业的管理、生产等的发展状况,而且还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相应需求,能够及时地提醒院校调整传统的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社会环境。
  “3+1”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出现使教学与企业的生产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使得人才教育培养更加的有针对性,能够更贴近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生产,是一种将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转向服务社会的教育模式。
  3 “3+1”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3.1 理论效果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学生,因此学生就成为了这一模式下最大的受益者。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后只能依靠自己来完成适应社会的过程,而在“3+1”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最后的一年学习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企业或者是实习的工作单位度过的,在企业和其他工作单位的不断磨练下,使得学生逐渐了解了社会的生存法则,进而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实践的机会。最后,当学生在毕业之后再进入社会的时候,学生的心里就已经有了底,知道该怎样去适应社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要比在虚拟的课堂中得到的东西更多。
  3.2 实际效果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模块化课程体系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创新的内容是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配套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探索通过引进先进课程体系,实施一定的课程置换,通过委托企业指导专业实训等途径进一步突出对学生的项目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训练,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岗位任职能力为目标设计课程教学模块,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利用专门学期(学年)进行企业实习,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为高校在人才培养制度的探索上积累一定的经验。
  实行校企合作制度,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按照“3+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第四学年进入应用能力综合实训(实习、实训)阶段,并且在此期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是学生在校期间集中接受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训练或顶岗培训,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学生可以直接到合作企业完成综合实训,并且由合作企业推荐到就业企业实习。这些都为学生提升职业岗位技术能力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获益的不仅仅是学生,对于学校、企业和社会来说也能够满足各自的需求。
  4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发展
  “3+1”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利用的是学校的知识理论平台以及企业具体的生产实际需要,结合学校中教师的经验和企业中技师的实践技能,为学生带来一个全新的思维,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3+1”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的教学质量不降低,还要求该模式下的教学成果更高一些,这一情况就要求学校和企业一定要进行充分沟通,要从理念、组织以及具体的教学方式上来完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先进的培养教育理念转变成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与企业建立一个长期的信任关系,人才培养其实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培养工程,要做到对学生负责,为社会服务,所以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而这个组织就是学校和企业共同构建的组织,只有这样,“3+1”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真正地成为一个成功的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也能为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春景,袁俐萍.“3+1”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4(19):103-104.
  [2] 龚放.试论大学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7(11):15-21.
  [3] 燕国才.论适应力[J].上海教育科研,2006(1):46―48.
  [4] 张兰华,冯敏,郑鹏,等.基于就业导向的“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J].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2013,3(3):122-128.

什么是3,1培养模式(六)
“2―3―1型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水平的最重要标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就是为了找到适合本校教育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该文以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建设为例,通过与合作企业共同实施“2-3-1型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组织形式、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2-3-1型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23.07;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328-02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迅速,规模和层次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得到各高职院校广泛地关注[1]。人才培养是一个从培养理念到培养目标,通过一定的培养模式,投入各种有形无形资源要素,最后形成培养结果的系统性过程。人才培养特色是办学特色的基本体现,办学特色生成与特色发展,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不懈探求,而人才培养模式承载着不同高校的特色性“质量标准”,体现出特色性“核心技术”。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争创特色是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理性路径[2]。
  目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在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背景下,按照教育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思路,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进行了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有效探索,通过与合作企业共同实施“2-3-1型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组织形式、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在专业建设中与同类院校进行交流,使本专业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
  1 “2-3-1型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是高校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整合学校各类资源,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过程的总和,具体包括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和教学环境等内容[3]。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生产育人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观、爱岗敬业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为出发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更好地服务临沧茶业经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和强化服务技能,充分利用茶产业链岗位需求的导向作用,结合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实践订单培养。目前,已与云南滇红集团、正大集团(云南区)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实施“2-3-1型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构建的内涵,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以“生产技术”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课程计划随着季节走,根据生产季节及学校和企业2个不同育人环境,将学生3年(6学期)学习过程,划分为3个时段:第1个阶段(即第1、2学期),主要在校内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第2个阶段(即第3、4、5学期),其中第3、4学期在学校、企业进行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经济管理服务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培训,并将部分课程的学习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挂钩,第5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第3个阶段(即第6学期),主要在学校完成,包括撰写毕业论文和补充选修一些课程(如果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协议者,可以继续留在企业实习,在企业完成相关论文撰写工作,毕业时回来答辩)。
  在订单培养过程中,建立了一支稳定的由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同时也为我们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为校企双方营造了专业设置共议、课程体系共订、培养过程共管、师资队伍共派、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的良好氛围。
  2 “2-3-1型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其形成和诉诸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仅体现为一种具体的教育预期和标准,而且也逐渐演变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成为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南,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性质、形式、内容和方向。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并具备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专业基础理论较扎实,具有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具备茶树育种、栽培及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及品质检验、茶事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茶叶生产、加工、检验、经营管理及茶事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2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职业学校要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进行课程设置。本专业培养的学生除了需要掌握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外,还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及各种能力(包括通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等),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解决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依据茶叶产业链中各就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符合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始终能够接受到适应个体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特别是茶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和本专业培养目标,将课程设置为基本素质课、专业基本能力课、专业核心能力课、实践课、专业选修课、素质选修课、职业能力提升课7个类型,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突出素质教育,注重理论的应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强调实践性、技能性。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执行过程中,始终将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2.3 课程体系构建
  2.3.1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也是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所在,本专业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了“以课程实验、实训为基础,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为综合,职业资格认证为促进”的相对独立又与理论教学相互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4]。   2.3.2 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基础理论教学体现以应用为主旨,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保证完成国家课程体系规范的前提下,根据茶叶生产加工领域及其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和广泛的社会调研,从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入手,依据茶叶生产、加工产业链中各岗位所要求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参照茶叶生产、加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茶叶生产加工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构建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2.3.3 职业教育的嵌入。本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引入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积极推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教师资格证书并行的“三证书”教育。
  2.4 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一个应用性、技能性强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本专业通过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培养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使“双师”素质教师数量不断加大,逐渐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2.4.1 专任教师队伍建设。①“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通过生产实践锻炼、职业技能操作培训、校企合作、科技服务及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目前,本专业专任教师的总人数达到12人,“双师”素质教师人数达到11人,约占专任教师人数的90%。②骨干教师培养。选拔2名“双师”素质教师,于2012年5月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参加“茶叶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2013年1月到福建省漳州科技学院参加企业顶岗培训,同时采取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及参与技术研究等形式,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教学能力。③专业带头人培养。在现有教师中选拔了1名“双师”素质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到设备先进、管理完善的茶叶企业进行一定期限的培训,到相关科研院所及国内外研修等措施,使之更新专业建设理念,提高专业技能、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成为云南省茶叶行业有一定影响的专家。
  2.4.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本专业积极聘请云南滇红集团等企事业单位的行业专家、技术骨干作为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目前,本专业现有兼职教师7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
  2.5 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要求,本着“校企合作,互利互惠”[4]的原则,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常重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建设,先后建有茶叶加工实训室、茶叶审评实训室、茶叶生理生化实训室、茶叶深加工实训室和茶艺茶道实训室共5间,校内实训基地2处。
  新时期校企合作是深化高职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了以企业为中心的合作理念,拉近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5]。目前,本专业与美国峪岭一古茶树有限公司、云南省滇红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澜沧江集团有限公司、临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15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成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校师生提供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机会,并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使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教师的技能提升、技术转化、生产技术研发落到实处,使学生的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能够得到落实。
  3 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好的培养模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进入良性发展轨道[6]。目前,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虽然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该校是地处集边远、贫困、民族众多为一体的山区学校,由于该专业办学时间较短,既没有经济基础,又缺乏办学经验,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上采用“2-3-1型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摸索、试验阶段。现总结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以促进茶叶专业发展。
  4 参考文献
  [1] 陶言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展望[J].职教论坛,2013(23):65-67.
  [2] 黄彬,陈想平.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理性路径――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3(3):1-5.
  [3] 康敏,陈丽.以办学定位为基点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职业教育,2013(2):14-16.
  [4] 何秀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与长效机制[J].广西轻工业,2011(11):187-188.
  [5] 胡野,邵建东,张雁平.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新范式:平台、机制和模式[J].职教通讯,2012(20):14-17.
  [6] 邵文红.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3):69-72.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339742/

推荐访问:1+3 北京1+3培养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