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让语文阅读教学更丰满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8-30 10:57:46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网络,让语文阅读教学更丰满(一)
网络,让语文阅读教学更丰满

龙源期刊网 .cn

网络,让语文阅读教学更丰满

作者:郭剑波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2013年第04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64亿。网络正在改变21世纪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尤其是学习方式。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学作了这样的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网络时代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地迎接这一挑战,将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等资源有效地融入阅读教学环境之中,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人际互动能力,形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笔者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尝试出四种网络资源运用到课堂上,使课堂更充实、更丰满。

一、 设计学习网页,提升独立阅读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简称《课标》)把“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作为十大“总体目标与内容”之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应成为语文阅读的首要目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钻研文本往往需要大量的信息作支撑,而网络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内容新、解决问题的方式多,教师可借鉴网络优势,将资料设计组合成以课题命名的学习网页(网页也可由学生互动共建),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知识量、文本的需要自主选择阅读链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把握文本,理清作者的思路、观念和情感,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提升自身的独立阅读能力。罗杰斯说过:“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学生在主题性网页上自由“冲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将知识转化为行为能力。

如《梦圆飞天》(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叙述了“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由于时空跨度、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原因,仅凭文字,学生难以感受发射场面的精彩,更难以体验成功背后航天人的喜悦与艰辛。如何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搭建一个桥梁,使抽象的文字变得具体可感,让航天精神触动孩子的心灵呢?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专题网页,分“千年一梦”“追梦之旅”“追梦背后”“梦无止境”“互动空间”等板块,每个板块下预设丰富的资源,如“追梦之旅”下有课文片段、送行视频、发射视频、筑梦天梯视频、课文朗读视频、杨利伟自传等资料,“追梦背后”有中国航天人、航天历程、航天文学等资料,“梦无止境”下有神6、神7、神8、神9以及中外航天方面的资料。心理学研究及实践表明,人在接受信息时仅使用视觉能够记忆25%,而同时兼用听觉和视觉感受器官能够记忆65%以上。学生借助专题学习网页,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辅助下,充分感知“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情感,入情入境地领略了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

二、 运用聊天工具,提供互动对话平台

网络,让语文阅读教学更丰满(二)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语文阅读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当今社会,语文阅读的网络化趋势日益明显,网络环境

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

的契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网络这一优势,让网络为

阅读教学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激发动力,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阅

读的兴趣,充分体现主体作用,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

力。

关键词:网络;创设情境;朗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

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网络教学显示出强大的生

命力,它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平面型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多媒体形式

和立体型的新型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激发了教与学的兴趣,

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能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

好的环境,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的坚实可靠的平台。网络

走进语文课堂,犹如教海中引进了一股活水,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

了新的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网络技

术和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具体运用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让网络为阅读教学创设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

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这方面,信息技术有其得天独厚

网络,让语文阅读教学更丰满(三)
小学语文网络阅读教学例谈

小学语文网络阅读教学例谈

【网络,让语文阅读教学更丰满】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影响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认为信息技术仅仅是教学辅助手段的观念已成明日黄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相得益彰,是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领域、进行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视点。本文就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作一探索。

【关键词】 网络资源 阅读教学

【正 文】

跨进新世纪的门槛,就如同驶入一个巨大的入海口。在我的眼前,突然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汹涌澎湃、海浪激荡的宏大洋面,这个大洋就是省农远工程。近年来,农远工程掀起的网络信息化教育在我国方兴未艾,尤其是在小学,它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支援。所谓网络教学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信息化教育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学习内容扩展学习资料,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农远工程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对我们实施教育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让语文阅读教学更丰满】

在网络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让语文阅读教学更丰满】

那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呢?

一、善用网络平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新课程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信息化教育环境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可以让学生进入跨越时空的网络,根据学习需要提取个别化的学习资源,丰富形象感知,激发求知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的感悟和体验。

【案例1】《鲸》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我们感觉到鲸确实很大,你们看见到过鲸吗?(同学们摇头)好,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鲸的录像片,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鲸——这“海中之王”的雄姿吧!(学生兴致勃勃地观赏鲸在大海里遨游的录像片)看完录像,谁能说说自己的感受?【网络,让语文阅读教学更丰满】

(学生纷纷议论:鲸真是太大了!)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鲸到底有多大?我们一起上网搜集资料。

(学生汇报搜集的图片和音像资料: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的重量做比较、用一个人站在鲸的嘴里、四个人在鲸的嘴里围着桌子看书做比较,结合课文提供的一些数据,说明了鲸到底有多大。)

案例1中,教学伊始导入新课,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需要出发,以简短而饱含激情的导语询问学生:同学们,初读课文,使我们感觉到鲸确实很大,你们看见到过鲸吗?学生纷纷摇头,产生了求知的兴趣。接着,教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鲸的录像片,让学生领略一下鲸——这被誉为“海中之王”的动物的雄姿。一时间,学生兴致勃勃地观赏鲸在大海里遨游的录像,从感官上认识了鲸,感叹鲸的巨大。接下去,教师又提出了一个学生颇感兴趣的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鲸到底有多大?然后和学生一起上网搜集资料。

[ 评:丰富的网络资源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将学生带入自主学习的情境中。学生从个别化学习搜集的生动、形象的音像和文字资料中,体会了鲸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缩短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情感饱满,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二、善用网络平台,认知导航,授之以渔

阅读教学是十分强调品味的,古人称之为"涵咏"。一个"僧推月下门"让文人们推敲了千百年,又一个"春风又绿江南岸"让学诗作文者感叹了千百年。炼字、品词、析句,这些涵咏品味的功夫,是阅读的传统,也是文本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目标。而孩子们的语言也就在这样的雕琢的过程中精细起来,精美起来,中华文化也在这样的浸润的过程中,滋长起来,丰满起来。

信息化教育环境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是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在师生、文本、媒体对话中,为学生的学习认知导航,授之以渔,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拓宽学习时空,挖掘学习内容的价值取向。

【案例2】 《秦兵马俑》教学片断:

学习《秦兵马俑》一课。引导学生感悟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时。 师:看过秦兵马俑的人,没有一个人不为之震撼,没有一个人不深深陶醉。课文作了生动的描述,请大家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或几种兵马俑,认真读读课文,并结合图片想一想,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同学们,你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体会秦兵马俑的磅礴气势。

(学生有的在网上查找资料,有的观看秦兵马俑纪录影片,有的在书上圈点注释,有的全神贯注地朗读。)【网络,让语文阅读教学更丰满】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

生:我是用搜集资料的方法理解课文的。我从网上搜集了秦兵马俑的图片资料,(出示有关图片)从这些图片音像资料中,我体会到了秦兵马俑磅礴气势。

生:我是用抓住重点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的。最喜欢将军佣。他身材魁梧,头戴金冠,一身铠甲,手握宝剑,威风凛凛。他站在队伍前列,指挥着千军万马,不愧为久经沙场的将军。

生:我是用朗读的方法理解课文的。我从播放的秦兵马俑录像中看到秦兵马俑最壮观的景象,

【网络,让语文阅读教学更丰满】

(接着,学生借助媒体指导和教师范读,一起练习朗读课文。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对秦兵马俑发自内心的赞叹。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真正理解、感受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案例2中,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绝大多数学生没有亲眼见过“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壮观景象,很难想像秦兵马俑军阵的磅礴气势。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秦兵马俑军阵的磅礴气势。学生从网络找出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开始进入自主学习。当教师请同学们汇报学习收获时,学生更是欢呼雀跃。有的是用搜集资料的方法理解课文,从网上搜集了秦兵马俑军阵的图片资料;有的是用抓住重点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的,从网上查到了这些词语的解释,还找到了相对应的图片;有的是用朗读的方法理解课文的。

[ 评: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展现出无可替代的魅力,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秦兵马俑》一文的学习中。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在跨越时空的网络上,学习方法是自己决定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资料是自己查找的,学习体会是自己总结的,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善用网络平台,合作交流,整合信息

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强调语言的积累,这是符合人类的语言发展规律的。孩子的语言是在良好的语言环境的熏陶中习得的,这一语言习得的过程实质上是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积累的过程。因此,加强语言的积累,在孩子的头脑中储备丰富的语言信息,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语感,促进其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还强调知识的积累、认识的积累、情感的积累,在积累中获得发展。因此,有人认为:阅读重在积累。

网络阅读更强调阅读的交往功能。古人曾把“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视为一种理想的境界,而在互联网时代,这已经不是少数人才能

达到的境界了。近年来,许多“网上生存”实验的成功,已经证明个人与社会的交往形式可以不以物理空间的转换为必要条件。这为实现网络阅读的交往功能提供客观条件。同时,在网上,每一个电脑终端都是一个交往主体,电脑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为消除了任何心理障碍,没有了任何直接的利益关系,心灵之间的交流反而变得纯洁而透明起来。这为实现网络阅读的交往功能提供了主观上的条件。

【案例3】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你们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一下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

生:课文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我从网上查到了有关图片资料,再现了圆明园当年“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喧嚣的买卖街、宁静悠闲的山村乡野”,(出示风光图片)我还查到了平湖秋月、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西洋楼等景点的图片,(出示景点图片)那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使我们流连忘返,使人感觉真是“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这样的美景被侵略者摧毁,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生:在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圆明园的收藏时,我知道了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从网上搜集到圆明园珍贵的收藏品图片: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尤其是从香港竞拍归国的三樽铜首更使我叹为观止。(出示珍宝图片)文中所介绍的稀世珍宝在侵略者的疯狂掠夺下,或者化为灰烬、或者遭受破坏、或者流失异国他乡,这些文物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所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请同学们再来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断。(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断。英法联军凶狠无耻的抢掠、肆无忌惮的毁坏、灭绝人性的焚烧,无一不表现出

网络,让语文阅读教学更丰满(四)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阅读的教学探究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阅读教学成了高中语文改革的重点,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对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及新模式、阅读教学的基本元素的认识和把握不够得当,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要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要的是把握几个基本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阅读;课堂提问要有效,应多一些启发式提问、开放式提问和创造性提问;语文知识不能被弱化、淡化;应注意研究教与学的规律,引导学生高度重视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学习,重视调动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8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社会各界不断地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着反思和总结。最后,几乎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弱点。出现这样的现象,关键在于教师忽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阅读探究。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压制了他们的创造,最终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的有效性也渐渐得到提高。然而,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几个问题:
  一是教学目标偏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容易忽视、轻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二是教学过程简化。也就是说教师通常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传统的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个体化的认知过程,使学生的思维难以发散;
  三是教学方法单一。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文、局限于课堂、偏重于考试,不重视对学生的训练,未能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总的来说,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失误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与削弱,这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是相背离的,这不仅影响语文教育的效果,而且会扼杀学生对语文原有的兴趣。
  二、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努力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和效益,掌握教学策略并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有效知识量高,教学生态和谐平衡这样一种教学状态。有效教学要求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确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行为老套的问题,正需要用理性和怀疑精神,通过反思质疑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一堂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什么为标准?史绍典先生提出:一堂“充实”、“丰满”、“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过程”、“有积累”、“能增值”。即很好地把握“三个维度”,处理好阅读教学的基本元素与相互的作用关系,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通过自身的体验,学生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 抓住规律,悉心引导
  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教学的规律、学生认识心理的规律,既要引导学生高度重视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学习,又要重视调动其非智力因素,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非智力因素其实也是阅读的动力因素,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阅读首先要调动阅读主体的心理动力,把被动的阅读转化为主动的阅读动机……阅读中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动机、一种求知若渴的阅读期待。”教师如果能把学科知识加以“心理学化”,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而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研究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的心理结构和规律;研究学生是怎样获得语文知识,如何形成语文能力,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得到个性的全面发展。”根据阅读的特点,“品――评――悟――化”的教学策略,比较教学策略等都是行之有效的。
  2. 发挥教材优势,培养阅读兴趣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补充。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以课堂阅读来带动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教师可以再介绍海明威的其他一些作品,甚至还可以介绍美国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以此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阅读面。
  3. 巧设问题,激发探究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主动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积极去学习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问题从何而来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原有的知识经验来激活问题。在阅读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原有的生活体验来质疑课文,会促使学生更进一步地进行更丰富的思考。如在阅读《雨霖铃》时,我们可以回想过去读过的一些送别诗句,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同是送别诗,这些诗各描写的景物是什么?各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胸襟?各体现出怎样的一种风格?……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同样的表达又可以有不同的含义,阅读文章,要善于用学生头脑中积存的知识经验激活问题,于无疑处生疑:为什么《鸿门宴》中项羽不追问项伯为何要替刘邦说情?《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那么美丽能干,为什么焦母不喜欢呢?刘兰芝“左手持刀尺,右手持绫罗”,她是“左撇子”吗?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吸引他们为问题找答案。
  其实,阅读中提问的方法还有很多:从文章的主旨中提问,从重点词句、语段的隐含义中提问;从课文题目提问;从课后思考题提问;从结果追问原因;从原因问结果;从课文的表达技巧方面“提问题”:从标点符号处质疑;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处质疑;从人物、景物描写处质疑;从文章的过渡质疑,从文章思路质疑等等。
  4. 五步引领,有效阅读
  有效阅读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步骤:(1)初读,了解相关资料,包括作者、背景、注释、文体等。(2)通读,梳理文章思路,包括人物主次及关系、 事件、对象的性格或品质、主旨。(3)解读,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或作用。能分析词语或句子对文章主旨、对象、特征、结构、表达效果等的作用。(4)赏读,鉴赏评价文章的内容与艺术手法。即识记常见写作手法的定义及其作用,能判断文章内容的积极或消极意义,能指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效果。(5)悟读,由文章生发见解和感想。包括感受、见解、模仿与创造。
  五步阅读法,清晰地呈现了阅读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流程,阅读任务的指向性明确具体,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有效的阅读教学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训练答题能力的机械操作过程,而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整合过程,是“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表现出的是对人的关注,塑造出真正的人。所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县第一中学 536100)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370481/

推荐访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