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之“道”的本义是“安”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3-24 10:37:3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 考题及答案 100分》

学习课程: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 100分

单选题

正确

1.中国人最重视

1. A 真 2. B 善 3. C 美

4. D 伪

正确

2.企业管理的真正秘诀是

1. A 顾客最后,让顾客满意 2. B 顾客第一,让顾客不满意 3. C 顾客第二,让顾客满意

4. D 顾客第一,让顾客满意

正确

3.中国式管理的重点是在

1. A 无层 2. B 高层 3. C 中层

4. D 基层

1

正确

4.对员工的培训有不同的方法,其中采取什么方法效果非常明显

1. A 阅读图书

2. B 参加公开课

3. C 学习课程包

4. D 以老促新 正确

5.谁的态度决定企业的生死

1. A 员工

2. B 股东

3. C 社会

4. D 客户 正确

6.安人之道的第一要项是

1. A 建立共识

2. B 探究不安

3. C 消除化解

4. D 讲究方法 正确

7.安人之道首先要安

2

1. A 社会 2. B 顾客 3. C 股东 4. D 员工 正确

8.伦理首重

1. A 良心品德

2. B 良知道德

3. C 爱心道德

4. D 良心道德 正确

9.管理的真谛就是阅读答案__道家之“道”的本义是“安”

1. A 弄虚作假

2. B 修人安己

3. C 修己安人

4. D 以人为本 正确

10.伦理的本质是

1. A 一种合理公平的状态

2. B 一种不合理公平的状态

3

3. C 一种不合理不公平的状态 4. D 一种合理不公平的状态 正确

11.企业生存的保障是

1. A 顾客

2. B 员工

3. C 技术

4. D 资金 正确

12.企业主要依靠什么人来生存和发展

1. A 老顾客

2. B 小顾客

3. C 散客

4. D 供应商 正确

13.美国式管理的重点是在

1. A 中层

2. B 基层

3. C 高层

阅读答案__道家之“道”的本义是“安”

4. D 无层

4

正确

14.有效的安人之道是

1. A 互动的阅读答案__道家之“道”的本义是“安”

2. B 不动的

3. C 变动的

4. D 颤动的 正确

15.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1. A 国有企业应该只追求经济效益

2. B 国有企业只要尽到社会责任就可以了

3. C 国有企业只要创造利润就可以了

4. D 国有企业不仅要创造利润,还要尽到社会责任

5

第二篇:《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及本人答案》

第一讲 管理和伦理合一(上)

管理不可偏离伦理

伦理首重良心道德

伦理是合理不公平

亲疏有别长幼有序

安不可能没有区隔

依层次按顺序求安

安人之道以安顾客、安员工、安股东、安社会为主要策略,这四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不可偏废。阅读答案__道家之“道”的本义是“安”

首先,安人之道要安顾客。顾客不安,做什么都没有用。顾客像云一样,是最不忠诚的,说翻脸就翻脸,长期的顾客可能突然就变心。顾客安了,才能证明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态度、销售管道都不错。

第二,安人之道要安员工。员工会流动,有的是正常流动,有的是被别的企业挖走。对前者谁都不会有异议,而后者的问题就大了。只要公司做得好,就会有人想要挖走公司的干部和员工,只要干部和员工不安,就有可能被别人挖走。被挖走的人会带走企业的机密,特别是有的核心人员走后,会克隆企业所有的东西,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第三,安人之道要安股东。股东是投资的人,他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增值,如果他感到将钱放在企业不放心,就会把钱抽走,企业形象和根基就会受到影响。

第四,安人之道要安社会。企业要用良好的形象获取公众的信任,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董事会经常改组,社会就会怀疑企业存在问题,会对企业产品不信任。

管理不可偏离伦理阅读答案__道家之“道”的本义是“安”

伦理思想为我国所固有,儒、道、墨、名、法诸家,都以伦理学说为主。一般人常以“良心”、“道德”来代表伦理。伦理和法律不同,伦理可以补法律的不足。中国人常讲:“凭他那德性也想管我!”这种说法就是把管理和德性结合在一起。中国人要求,一个人如果要管别人,先要把自己管好,否则就不能管好别人,被管的人也不服气。外国人则不同,他们把管理与德性两者分开来看,认为私人生活是个人生活,品德修养是个人品德修养,跟管理一点关系都没有。员工不能因为上司的德性不好就不服从管理,企业也不能因为某人的德性不好就不与之合作。

1.管理和伦理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企业伦理就是企业良心,也就是凭良心来经营管理。管理是外在的伦理,由内在的良心道德演绎发展为合乎伦理的管理。伦理是内在的管理,管理者的良心道德,足以左右管理的安或不安。如果把内在的伦理变成外在的虚伪的表面的礼貌,这非常糟糕;但如果把内在的伦理化为外在的管理,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案例】

对于伦理和管理关系的看法,人们的意见并不一致。有人认为把自己管好就叫伦理,把别人管好,就叫管理,两者是不一样的。也有人认为管理就是管自己,理别人,对别人要理不能管,对自己要管不能理。管就是给人压力,约束他、要求他,凡是对别人用管的态度都没有好的效果,管,只能管自己。对别人要理,要看得起他,如果看不起对方,什么管理办法都没有用。

2.中国人的感觉

中国人不大相信别人的话,而是相信自己的感觉,只要感觉到某人很可靠,就会相信他,把他当朋友,可以为他做任何事情,为朋友两肋插刀是中国人最好的写照。但如果一个人再三保证自己很可靠,他往往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因为人们觉得强调自己很可靠的人恰恰最不可靠。所以口才好的中国人,人际关系并不好,人们并不信任他。

3.心的玄妙

中华民族是重视心的民族,一切都跟心产生密切的关系。外国人最关心下属能干不能干,有没有能力,有没有责任感,能不能把事情做好。中国人则对下属的其他方面都不太计较,

觉得只要下属的心里有我,就可以为我做任何事情;如果心中无我,下属越是彬彬有礼,上司越是害怕,担心下属动机不纯,有什么坏心眼。这是西方人怎么也不可能理解的事情。西方人的宣誓、保证对中国人没有用,因为中国人这一套不可能说出来,也无法用文字表达。

伦理首重良心道德(上)

1.中国人的良心观

伦理是中华民族的特色,对中国人来说,伦理是家常便饭。诸子百家都以伦理学术为主,没有例外。普通人不使用伦理这个词,而是用良心道德来代替伦理。“良心”一词,几乎是到处可闻的口头禅。良心是先天的,道德可以经由后天的学习而获得。

良心就是要讲道理,讲良心就是按道理去做事,如果别人认为企业做事不讲良心,就不会与企业真诚合作。西方人觉得良心看不见摸不着,并不可靠,但是中国人知道什么叫良心。良心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中国人特有的感觉,这种感觉外国人没有,也体会不出来。良心不断地告诉人们要怎么做事,怎么说话,不断修正人们的行为。

【案例】

如果一个中国人跟别人讲:“良心在哪里?良心值多少钱?”就等于告诉别人自己没良心,大家就会对他避而远之,这是非常危险的。

2.法律与伦理在中国社会中互补

伦理与法律在中国社会中互相补充。法律对西方人非常管用,人们会自觉执行。但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却很模糊,中国是礼仪之邦,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只有刑法是法,法是惩罚坏人的,好人不需要守法。如果一个中国人的行为底线只是合法,那么这个人一定没有良心。他会钻法律的空子,干不道德的事情。法律不是严密的铁桶,不可能将整个社会罩起来,它只是一张有漏洞的网。网上的漏洞就需要用伦理来弥补,用良心道德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法律的局限性

法律是严格的和硬性的规定不能经常改,朝令夕改会使社会陷入混乱。任何事情都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大家不能完全依赖制度,相信合同。

【案例】

某企业在与一个经销商订立合同时,由于双方长期合作,有互信的基础,合同只是个形式,订得就比较粗糙,免得大家面子上不好看。过了一段时间,企业发生了人事变更,新的负责人与经销商毫无接触,因此觉得合同漏洞百出。

文字的陷阱

有经验的人知道,文字非常不可靠,想用文字来绑住中国人是一种幻想—同一个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文字对西方人的约束力很强,因为西方人对文字的理解很少发生分歧。所以中国人执行合同归根结底要靠伦理约束,那才是最有效的。

第二讲 管理和伦理合一(下)

伦理首重良心道德(下)

3.企业伦理就是企业良心

中国现在讲的企业文化其实讲的是西方文化,并不符合中国的特点,这就是企业文化在中国不成功的原因。中国文化最大的特色是伦理,撇开伦理去讲企业文化就不是中国企业文化。凭良心经营、凭良心管理,是中国式管理的最大特色。凭良心管理,可以兼顾管理和伦理,做到二者合一。

厚德载物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凡是富起来,并能长富、久富的就是因为祖上有德,这样的企业家都能长久不衰;祖上无德的闹一阵子后很快就不见了,他们起来得快垮得也快。如果祖上无德,企业家就要从自己开始积德,为自己子孙的大发展创造条件。易经说“厚德载物”,只有一代一代积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企业家。

【案例】

鞭炮不爆就永远是鞭炮,不会碎。鞭炮爆炸后虽然很好看,但自己就没了。祖上无德的企业家就像鞭炮一样,他们虽然轰轰烈烈,但很快就粉身碎骨,烟消云散了。

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中国人不求胜利只求不败,因为求胜就会分出输赢,而一旦有输赢就会不择手段,争个你死我活,造成商场如战场的火爆局面。西方人有公平的竞赛规则,按规则做事大家公平竞争。而中国没有公平的竞赛规则,所以一旦要分出输赢,就会尔虞我诈,不择手段。凭良心做事是双向的,如果企业不凭良心做事别人也会用同样的办法对待你,只有凭良心做事才会得到别人的良心,企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凭良心不是说把心掏给对方看,而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中西方对待“真善美”的差异

如何看待真善美,中国人与西方人有很大的不同。真、善、美之中,西方人最重视“真”,一切以真实为主。中国人最重视“善”,认为“善”可以涵盖“真”和“美”。中国人不讲实话并不等于是骗人,因为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善就是真,有时候说真话不一定是善话,说善话比说真话的境界更高一筹。中国人的最高境界是模糊,有时把话讲清楚了反而不好。

【案例】

在西方,如果病人得了癌症,医生可以直接告诉他;中国人则注重说话的后果,中国医生考虑到病人的病情,会将实际情况告诉病人家属,而会用善意的话安慰病人。

西方人做生意很坦白,如果进货成本是10元,打算卖给对方12元,就会明确告诉对方赚2元,双方觉得合理就成交。中国人这么干就不行了,如果摆明要赚钱,那么不但生意做不成,多半连朋友都做不成了。但如果说买价12元,照本钱卖给你,这种说法生意多半能成。其实大家心照不宣,这个价格根本不是成本价。

管理的真谛就是修己安人

伦理指人群的道德,道德则主要表现在个人的良心,所以伦理首重良心道德,管理就是修己安人。修己就是要有良心,讲良心,自己的行为要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约束好自己。安人就是不让别人吃亏。每个人把自己管好,然后让周围的人安定,这非常重要。安就是不吃亏,吃亏就不安了。一个人让别人吃亏上当,最后倒霉的就是自己,必定会遭到报复,也不能获得人们的信任。当周围的人都不安时,管理者最不安。修己安人是耕耘,良心道德才是收获,搞事业、有成就,都不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一个人凭良心,心安理得才是人生最高的目标,这就叫安足。富强不一定安足,安足是内心的享受,随遇而安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一个人成功大部分靠机会,得不到机会,有天大的本领也没有用;赶上好时机,闭着眼睛也能成功。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良心是先天的,但是道德可以后天学习培养。养成好的习惯,良心就出现了。道德的培养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如做事首先考虑别人的立场,讲话先考虑别人的感受等。

伦理是合理不公平

中国人的伦理并不追求公平,因为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它追求的是有序的社会秩序,合理的、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不公平。

1.伦理的本质

伦理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合理不公平的状态,也就是说伦理首先是不公平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利益上;其次伦理又是合理的,因为这种不公平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伦理的伦字,含有参差不齐的意思,伦的左边是人,表示它是人所独有的,动物没有伦理;它的右边是一个房子,房子的屋顶下有很多格子,就是指人各有不同的位置,每个人都应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伦理表示人间各式各样的关系,本来就是有亲有疏,参差不齐的。

2.合理不公平的原因

人与人之间,理想的情况是一律平等,大家都公平。实际上却是人格平等,而机会、薪酬、成就都不公平。因为资源有限,机会不够。

【案例】

一个企业的老板只有一个,老板就是有限的资源,不可能每个人都做老板。如果要追求绝对平等,每个人都是老板,谁也不能指挥谁,企业肯定一团糟。如果企业老板只有一个儿子,他就可以资源独享,把企业传给他不会有争议;但如果有两个儿子,资源有限,事情就麻烦了。

伦理社会所追求的是合理的不公平,而不是不合理的公平,因为绝对的公平是做不到的。试验证明,在对合理的不公平和不合理的公平两个命题进行选择时,没有人选择不合理的公平,这证明合理的不公平这个观念人们普遍认同。绝对公平是一种无法达到的理想,而合理的不公平则是可以实现的实际。面对机会很有限、资源不充足的情况,管理只能公正,却实在很难绝对公平。公正而不一定公平,即是合理的不公平。

亲疏有别长幼有序

伦理最具体的体现就是亲疏有别、长幼有序,而不是一视同仁。西方人主张一视同仁,其实这是根本做不到的,美国总统与美国老百姓在待遇上就差别巨大。中国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没大没小,长上就是长上,身为部属、子女、学生,对上司、父母、老师,当然要礼让三分,不可能平起平坐,不分上下。

面对机会有限、资源不充足的情况,管理者只能够由亲而疏,推己及人,这也是合理的不公平。管理必须兼顾伦理,所以有亲有疏,只要出于公正,参差不齐是应该的。伦理的精神,立足于中国特有的交互性。彼此彼此,将心比心,并非出于片面的要求。亲疏、长幼之间,双方都要将心比心,各凭良心。

一般来讲,懂得越多的人越不敢用肯定的话,懂得越少的人,越武断。两个人争论,往往没道理的人声音特别大,有道理的人反而不好意思高声争论。如果企业里的人没大没小,有智慧的人就不敢表现自己的能力,会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企业很快就垮了。

安不可能没有区隔

理想的情况,当然是一下子全都获得大安、久安、众安与实安。但实际情形则是逐渐由小安而大安,由暂安而久安,由寡安而众安,也可能由虚安而实安。这种逐次演变的过程,如果秉公处理,出现若干区隔,应该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有时会给周围的人造成不公平的印象,对“安”了别人而没有“安”自己愤愤不平。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可能所有的人同时安。先安少数人的做法虽不公平,但却合理,只有先安少数人,才有办法安多数人。小平讲的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思想阐明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接受这个区隔,结果是谁也安不了。安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而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达到的境界。有先有后,有轻有重,有缓有急,于是亲疏有别,长幼有序,就成为一种合理的次序。安不可能没有区隔,但是不可出于私心或成见,必须秉持公道。亲疏有别有公私之分,公的亲疏有别就叫合理的不公平,私的亲疏有别则是人为的不公平。社会本来已经不公平了,再加上人为的不公平,公司肯定会出问题。所以好的领导要有公心,要公正。

三泰电子客服部

内部培训资料

【案例】

某专家在不同的场合问过许多人,是喜欢一视同仁,还是喜欢亲疏有别,没有一个人喜欢领导一视同仁,可见人们脑海里都是亲疏有别的。老总只能“亲”少数人,让这些少数人去“亲”更多的人,管理就是一层一层去“亲”,而不是一个老总去“亲”所有的人。

依层次按顺序求安

图1-1 企业层级的形成

待人要先从“一视同仁”做起,然后视实际工作表现,慢慢发现员工的配合度,走向“亲疏有别”。

1.寻找配合度

配合度不是指员工听不听话,听话的员工有的是真听话,把分配的工作做好;有的是假听话,随声附和领导,但不认真做事,或者明知道领导错了也不提醒,甚至有意识地放大错误,故意让领导难堪。配合度好的人则是心里有领导,领导吩咐的事都会先试着做,有问题会讲,有困难会提,千方百计做好工作。

2.根据配合度分出亲疏

分亲疏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公的分法,另一种是私的分法。公的亲疏有别,是合理的不公平;私的亲疏有别,便是人为的不公平。公的亲疏依据是工作的配合度,将配合度高的人拉入核心圈,形成第二权;然后再将第二权中配合度高的人拉进来,形成第三权;依次类推可以得到第四权、第五权。这样,亲疏就分出了层级和顺序,所有的层级就构成了企业管理体系。

在分亲疏时,企业管理者一定要站在公的立场,从员工的工作表现及所做出的贡献来分亲疏,而不是从私人的亲戚、朋友关系来分亲疏。工作场所不讲求私人关系,只依据职场所需要的上司部属、工作表现、所做贡献而互动。私的分法会使企业更加不安。

疑人不用,用人一定要经过考验。要全面考查干部的忠诚度,确定对他的信任程度,否则容易上当。对配合默契、忠诚度高的人,要慢慢拉到自己身边,从小的信任到大的信任,拉到完全相信他为止。如果不经考核就使用干部,在重大利益面前,可能经不住考验,出卖企业。出现这种情况是管理者的过错,这是由管理者用人不当造成的。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 试题答案》

单选题

1.安人之道最后要安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股东 顾客 员工 社会

2.伦理思想为我国所固有,儒、道、墨、名、法诸家,都以什么学说为主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佛教学说 道教学说 伦理学说 易经学说

3.中国文化最大的特色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物理 常理 伦理 道理

4.道德主要表现在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企业的良心 个人的良知 个人的良心 企业的良知

5.伦理最具体的体现就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亲疏有别、长幼无序 亲疏无别、长幼有序 亲疏有别、长幼有序

4. D 亲疏无别、长幼无序

6.企业管理的真正秘诀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顾客最后,让顾客满意 顾客第一,让顾客不满意 顾客第二,让顾客满意 顾客第一,让顾客满意

7.企业与顾客交朋友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最大的财富 最大的资本 最小的财富 最小的资本

8.安人之道的第一要项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建立共识 探究不安 消除化解 讲究方法

9.企业伦理就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员工良心 企业良心 企业爱心 员工爱心

10.伦理首重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良心品德 良知道德 爱心道德

4. D 良心道德

11.中国式管理的最大特色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凭爱心经营、凭良心管理 凭良心经营、凭良知管理 凭良心经营、凭爱心管理 凭良心经营、凭良心管理

12.管理的真谛就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弄虚作假 修人安己 修己安人 以人为本

13.伦理的本质是 回答:正确

1. A阅读答案__道家之“道”的本义是“安”

2. B

3. C

4. D 一种合理公平的状态 一种不合理公平的状态 一种不合理不公平的状态 一种合理不公平的状态

14.企业生存的保障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顾客 员工 技术 资金

15.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国有企业应该只追求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只要尽到社会责任就可以了 国有企业只要创造利润就可以了

4. D 国有企业不仅要创造利润,还要尽到社会责任

第四篇:《时代光华 学习课程: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 测试题答案》

学习课程: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 单选题

1.中国文化最大的特色是 回答:错误 正确C

1. A

2. B

3. C阅读答案__道家之“道”的本义是“安”

4. D 物理 常理 伦理 道理

2.西方人最重视“真”,一切以什么为主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真实 虚伪 欺骗 真理

3.中国式管理的重点是在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无层 高层 中层 基层

4.对员工的培训有不同的方法,其中采取什么方法效果非常明显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阅读图书 参加公开课 学习课程包 以老促新

5.管理的最高成就是 回答:错误 正确:B

1. A

2. B 把家人都化成外人 把外人都化成家人

3. C 4. D 把对手都化成朋友 把朋友都化成对手

6.谁的态度决定企业的生死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员工 股东 社会 客户

7.安人之道的第一要项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建立共识 探究不安 消除化解 讲究方法

8.良心就是要讲 回答:错误

1. A

2. B

3. C

4. D 常理 道理 道德 物理

9.中国式管理的最大特色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凭爱心经营、凭良心管理 凭良心经营、凭良知管理 凭良心经营、凭爱心管理 凭良心经营、凭良心管理

10.伦理的本质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一种合理公平的状态 一种不合理公平的状态

3. C 4. D 一种不合理不公平的状态 一种合理不公平的状态

11.企业主要依靠什么人来生存和发展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老顾客 小顾客 散客 供应商

12.企业根本的待客之道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心存侥幸,侮辱顾客 心存侥幸,尊重顾客 心存感谢,侮辱顾客 心存感谢,尊重顾客

13.美国式管理的重点是在 回答:错误 正确:高层

1. A

2. B

3. C

4. D 中层 基层 高层 无层

14.有效的安人之道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互动的 不动的 变动的 颤动的

15.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国有企业应该只追求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只要尽到社会责任就可以了

3. C 4. D 国有企业只要创造利润就可以了 国有企业不仅要创造利润,还要尽到社会责任

第五篇:《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7) - 副本》

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7)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平安:道家文化的核心精神

“道家”向来被当作支撑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文化支柱之一,它与儒家一起成为中华文化的两大主干。道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道家指的是以黄帝、老子为代表的先秦古典道家,广义的道家则包括了汉代形成的制度道教,本文所谓“道家”是从广义上说的。

为什么说道家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平安”呢?因为道家理论基石——“道”的深层意蕴是“安”,以“道”为本根而建立起来的道家文化体系可以说处处寄托着“平安”的旨趣。 众所周知,就直观层面讲,“道”所表述的当然是人行走的“路”。然而,如果从文字构型角度予以追溯,就会发现“道”字乃别有一番意义。在上古金文里,“道”之字形的外围是一个“行”字,表征十字路口,中间是“首”字,这个“首”就是脑袋,即先民说的“首级”。原来古人打仗,战败方的领袖“首级”就被埋在十字路口。此举有“镇慑为安”的功用。先民以为,路上存在邪灵等不平安因素,为了化解不平安因素,古人要举行“修祓”宗教仪式,其具体做法就是将异族人的领袖首级埋于道路交界处,念动咒语,从而产生镇慑保安效果。日本学者白川静在《汉字》一书中指出,“道”字的特殊构型所反映的就是这种“修祓”于路的情况。它的内在“平安”意蕴是非常古老的。

春秋时期,老子著《道德经》,对“道”的平安意蕴予以哲理解释。该书第三十五章谓:“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老子所谓“大象”即“道”,而“执大象”就是信仰大道、奉行大道、固守大道。“天下往”是说圣人奉行大道,天下万物都归向大道。按照《道德经》的说法,天下万物归向大道,生灵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道是“安平泰”的。“安”当然是安全,而“平”就是太平,安全与太平合起来就是平安,可见老子讲“道”的要义就是平安。为什么平安呢?因为作为大象的“道”是“泰”,老子讲的“泰”乃出于《易经》之泰卦。该卦之象,下为乾,三阳上升,上为坤,三阴下降;阴阳二气,流通交感而成和,故谓之“泰”。既然阴阳交合,当然也就平安吉祥。

道家看重“平安”的理念可以上溯于远古时期先民的求安意识。这一点从盘古神话里可

以找到关联的线索。“盘古”之“盘”,繁体字写作“盤”。有学者指出,这个字就是“般”,即“搬”的本字,表示用盘子装载物品进行搬运,这虽然有一定道理,但问题在于“盘子”的“盘”,其上部是“舟”,因此笔者以为,最初用于搬运的工具是“舟”,即用小船搬运货物;而“舟”旁的“殳”,甲骨文的字形像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系古老的武器。远古先民于狩猎和战争前,要手持“殳”器,翩翩起舞,作为祭神礼仪。后来的“庆典操舞”即设置“殳仗队”,并且有专门负责“殳仗队”工作的官员,其后代遂有以“殳”为姓者。为什么要持“殳”起舞祭神呢?一方面是为了鼓舞士气,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祈求平安。“殳”与“舟”结合,应该也有两种功能,一是把“殳”作为划船工具、控制平衡,另一则是保护行舟安全。这样看来,“盤”的上部应当蕴藏着先民渴求“平安”的意愿。至于“盘古”之“古”,正如上文已经指出的,本有在祭祀时陈列武器以示威武的意义,之所以陈列武器,无非是为了镇安。由此可见,“盘古”这个神话名称在深层次里蕴含着“平安”理趣,这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

再从情节内容上来看,盘古神话更是寄托着先民追求平安的意愿。徐整的《三五历纪》这样叙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髙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髙,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事开端所呈现给人的空间是狭小的,整个天地就像个鸡蛋,盘古就在这个小鸡蛋里,多么压抑啊!难怪盘古要改变环境。根据汉文翁“高朕石室壁画”等文物考古资料,可知盘古是通过特殊器具来改变环境的。他左手握石斧,右手握木把,作顶天立地状,背后是开阔的天空。盘古手中的石斧既是拓展生存空间的工具,也是自我护卫的武器。无论是拓展空间还是自我护卫,都是为了平安生存。因此,盘古神话可视为上古先民渴求平安愿望的一种文化演绎、一种符号象征,盘古即是远古先民心目中的平安大神。

1.下列对“平安”概念的理解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平安”是道家文化的核心精神,“道”的意蕴是“安”,以“道”为本根而建立起来的道家

文化体系可以说处处寄托着“平安”的旨趣。

B.道家看重“平安”的理念可以上溯于远古时期先民的求安意识。这一点从盘古神话里可以找

到关联的线索。

C.“盘古”之“盘”,繁体字写作“盤”,“殳”与“舟”结合,表示它的功能是保护行舟安全,

盤”的上部应当蕴藏着先民渴求“平安”的意愿。

D.因为老子讲“道”的要义就是平安,所以说“安”当然是安全,而“平”就是太平,安全与

太平合起来就是平安。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道”所表述的是人行走的“路”,只有从文字构型角度予以追溯,才会发现“道”字乃别 有一番意义,即有“镇慑为安”的功用。

B.“道”之字形的外围是一个“行”字,表征十字路口,中间是“首”字,这个“首”就是脑

袋,即先民说的“首级”。

C.老子认为,作为大象的“道”是“泰”,泰”乃出于《易经》之泰卦。该卦之象,下为乾, 上为坤,阴阳二气,流通交感而成“泰”。既然阴阳交合,当然也就平安吉祥。

D.盘古左手握石斧,右手握木把,开天辟地。盘古神话可视为上古先民渴求平安愿望的一种文

化演绎、一种符号象征,盘古即是百姓心目中的平安大神。

阅读答案__道家之“道”的本义是“安”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本学者白川静指出,“道”字的特殊构型所反映的就是”修祓”于路的情况,他以为,路

上存在邪灵等不平安因素,为了化解不平安因素,古人要举行“修祓”宗教仪式,从而产 生震慑保安效果。

B. 中华文化的两大主干是儒家和道家。后者向来被当作支撑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文化支柱之 一,其有广义与侠义之分,狭义的道家指的是以黄帝、老子为代表的先秦古典道家,广义 的道家则包括了汉代形成的制度道教。

C.文章先讲述了道家之“道”的本义是“安” ,接着分析了道家“平安” 理念的文化根基,

最后指出唯有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本始状态,才能把握平安大道规律。

D.远古先民于狩猎和战争前,要手持“殳”器,翩翩起舞,作为祭神礼仪。其原因一方面是为

了鼓舞士气,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祈求平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相州昼锦①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 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 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

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②不足为公荣; 桓圭衮冕③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 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①昼锦:据《汉书》载,项羽曾经说过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后以衣锦还乡为荣耀的事情。韩琦以武康军节度使身份兼相州知州,因相州是他的故乡,所以取项羽的话改“夜”为“昼”命名厅堂,以示荣耀。②大纛: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③桓圭:古代公爵所执的礼器,用于朝聘、祭祀、丧葬等场合。衮裳:古代皇帝和三公所穿的礼服。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相与骈肩累迹 累:重叠

B.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 铭:铭记

C.以遗相人 遗:留给

D.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令:美好的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州昼锦堂记”的"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B.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江西人,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

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

宋散文八大家”。

C.“卿” 古代既可指高级官名,如三公九卿;又可作为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还可作为古代夫

妻互称。

D.《汉书》和《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其中只有《史记》是纪传体,分为“本纪”

“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借魏国公韩琦回家乡相州为官时兴建“昼锦堂”一事,旌扬韩琦有高风亮节。

B、文章开头写季子和朱买臣,是为了拿他们的骄矜自夸反衬韩琦的谦逊和不事张扬。

C、作者虽未登“昼锦堂”,却为能诵读魏国公之诗而高兴,因钦佩其为人而写此文。

D、本文主要叙述韩琦年轻时即高中科举,当时很有声望,虽身居高位却不以此自我夸耀。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 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5分)

(2)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11分)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 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8.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生活情景?有着怎样的特点?(5分)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46987/

推荐访问:岁暮道家阅读答案 道家之道的本意是安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