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棻:有斜阳处有春愁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3-30 10:10:5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河北省邢台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对20世纪诗词的关注,先是源于上世纪80年代对郁达夫诗词的喜爱,而后则是因为对大学里的老师许桂良、顾之京夫妇的父亲顾随先生的敬重。上世纪80年代初,徐敬亚先生在论文《崛起的诗群》中有这样一段话:“诗坛上升起了新的美。于是,通向美的道路,便又一次次出现了无数种可能性。无数!而不是唯一。”他提到的这无数种可能性中,并不意味着伴随着新诗的崛起,古典诗歌的艺术营养和艺术形式也就都应该一股脑儿扔掉了。艾青、田间、胡风他们是一种道路,而鲁迅、郁达夫、聂绀弩这些人,其实也是一种道路。旧体诗特有的声、韵、调组成的韵律之美,是令人迷恋的。这致使它不仅至今仍顽强地活着,而且还呈现出朝气蓬勃、生意盎然的和谐艺术生态。当然新旧诗词各具特色,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和在田野里漫无目的地乱闯相比,速度和效率毕竟是不一样的。

“五四”以来,新诗虽然在主流文学界有了重要的地位,但其自身的某些缺陷所招致的争议也是一路相伴而来。鲁迅在1934年致窦隐夫的信中就曾说过:“没有节调,没有韵,它唱不来;唱不来,就记不住;记不住,就不能在人们的脑子里将旧诗挤出,占了它的地位。”此后至今已经整整80年了,尽管旧诗仍然没有从人们的脑子里被“挤出”,但旧诗被主流文学界所忽视甚至说歧视,也仍然是客观的文学现实——除了引起广泛聚焦的少数领袖和社会名人的作品之外,很少有研究者关注20世纪旧体诗词的整体创作成绩。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也是和20世纪旧体诗词的创作水平和美学影响不相称的。

诗歌与时代有着天然的联系,从20世纪诗词中我们能够真切地接收到时代前进的跫音。请来看袁克文的“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这两句表面是写游颐和园的感受,抒发了淡泊功名、不贪恋权势的明智的人生态度,实则曲折表达了对父亲袁世凯窃国称帝的劝谏和讽喻。再请看张恨水写南京大屠杀的这两句:“城里遗民三十万,可能一哭似予无?”其笔调沉郁苍凉,凄清苦涩,读来如在昨天。还请看张大千写乡愁的这两句:“半世江南图画里,而今能画不能归!”作者漂泊海外,画梅杏而思江南,感叹只能画却归不得。词调明丽,而心境悲凉。再看沈祖棻笔下的春愁:“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这句“有斜阳处有春愁”使他赢得“沈斜阳”的别号。这首词写于1932年,表现的踏

青引发的春愁,实际还隐含了“九一八”事变后国人对山河破碎的家国之忧,已经远甚于一己幽怨了。

到了21世纪,旧体诗词逐渐从复苏走向复兴,从复兴走向振兴,掀起一阵阵令人欣喜的文学新潮。它的的重现或回归,并不是对既往新诗写作的简单否定,而是有益的调节和科学的补充。旧体诗词新潮,早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体回归话题,而更具有了一种别具风姿的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

(摘编自高昌《人是诗之本 诗是人之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徐敬亚提到的无数种可能性中,可能意味着伴随着新诗的崛起,古典诗歌的艺术营养和艺术形式

也就都应该一股脑儿扔掉了。

B. 除了少数领袖和社会名人的作品引起广泛聚焦之外,旧诗词被主流文学界所忽视甚至歧视,仍然

是20世纪客观的文学现实。

C. 从袁克文、张恨水、张大千、沈祖棻等人的旧诗词作品看,诗歌与时代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从

中能真切地接收到时代前进的跫音。

D. 旧诗词写作的重现或者回归,并不是对既往新诗写作的简单否定,而是有益的调节和科学补充。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旧体诗词之所以至今不仅仍顽强地活着且还呈现出朝气蓬勃的和谐艺术生态,是因为旧体诗特有

的声、韵、调组成的韵律之美令人留恋。

B. 在鲁迅看来,旧诗没有从人们的脑子里被“挤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诗没有节调、没有韵律,

导致人们唱不来;而唱不来就导致记不住。

C. 作者认为,研究者关注20世纪旧体诗词的整体创作成绩的现象是不正常的,也是和20世纪旧体

诗词的创作水平和美学影响不相称的。

D. 本世纪以来,我国文坛已经出现了旧体诗词逐渐从复苏走向复兴,从复兴走向振兴的新气象,并

且掀起了一阵阵令人欣喜的文学新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世纪80年代对郁达夫诗词的喜爱和对大学老师徐桂良、顾之京夫妇的父亲顾随先生的敬重,引

起作者对20世纪诗词的关注。

B. 文中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和在田间里漫无目的地乱闯时的速度和效率各不相同的比喻来说明

新诗和旧体诗词之间的明显差异。

C.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新诗在我国主流文学界有了重要的地位,但其自身缺少韵律与节奏等

所招致的争议也一路相伴而来。

D. 目前文坛出现的旧体诗词新潮,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体回归话题,而更具有一种别具风姿的传统

文化的象征意义,诗词复兴指日可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傅,字严卿,唐初功臣公瑾之裔。祖播,为亳州团练副使,子孙因为谯人。傅进士及第,稍迁秘书..

省著作佐朗、知奉符县。时方修会真宫、天书观及增治岳祠,以办事称,赐钱二十万。宰相向敏中册东岳...帝号还,荐之,知楚州。会岁饥,贻书发运使求贷粮,不报。因叹曰:“民转死沟壑矣,报可待邪?”乃..发上供仓粟赈贷,所活以万计,因拜章待罪,诏奖之。

提点江西刑狱,徙江东,就除转运使,入权三司盐铁判官。会河决济北,民多被害,命安抚京东。累迁工部郎中,出为两浙转运使,改荆湖北路,复为盐铁判官,再迁兵部,为陕西转运使,徙江、淮发运使,..

未至,召还。属西京奏兵食乏,因言冯翊、华阴积粟多,可运二十万石,繇三门下济之。遂留为侍御史知杂事,判吏部流内铨,进三司度支副使。以疾请外迁太常少卿知应天府逾月为右谏议大夫徙青州迁给事中复知应天府遂以工部侍郎致仕卒 傅强力治事,七为监司,所至审核簿书,勾擿奸隐,州县惮之。傅曰:“奚为我惮哉。吾所以事事致察者,正所以爱州县也。吏不敢慢,则州县不复犯法矣。”人亦以为然。天禧中,有术士自言数百岁,少时尝游秦悼王家,历见唐肃宗、代宗朝,由是出入禁中,见尊重,人无敢诘其伪。傅见之,讯以唐事,术士语屈。阅读答案__沈祖棻:有斜阳处有春愁

(选自《宋史〃张傅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疾请外迁/太常少卿知/应天府逾月/为右谏议/大夫徙青州/迁给事/中复知/应天府/遂以工部侍

郎致/仕卒 /

B. 以疾/请外/迁太常少卿/知应天府/逾月/为右谏议大夫/徙青州/迁给事中/复知应天府/遂以工部侍

郎致仕卒 /

C. 以疾请外/迁太常/少卿知应天/府逾月/为右谏议/大夫徙青州/迁给事中/复知应天府/遂以工部侍

郎致仕/卒 /

D. 以疾请外/迁太常少卿/知应天府/逾月/为右谏议大夫/徙青州/迁给事中/复知应天府/遂以工部侍

郎致仕/卒 /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

B.“兵部”掌管全国文武百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册东岳帝号”就是册封东岳泰山的封号。据载,从秦始皇起就有此风俗。

D.“致仕”又称致事等,指古代官吏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傅祖上战功显赫,曾是唐朝的功臣;因为它的祖父曾担任亳州团练副使,于是他们就成了亳州樵县人。

B.张傅考中进士,后担任秘书省著作佐郎以及奉符县知县,后又因为宰相向敏中的推荐,担任了楚州知府。

C.张傅深受朝廷重用,不断被提拔,当他任三司盐铁判官时,正遇上长江决堤,皇上就让他安抚受灾百姓。

D.天禧年间,一个自称活了几百岁的术士,受人尊重,出入宫中,没人敢查问他的真假,结果被张傅问得哑口无言。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岁饥,贻书发运使求贷粮,不报。(5分)

(2)傅强力治事,七为监司,所至审核簿书,勾擿奸隐,州县惮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8〜9题。

鹧鸪天·桃花菊阅读答案__沈祖棻:有斜阳处有春愁

张孝祥

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能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

凝薄雾,傲繁霜,东篱恰似武陵乡。有时醉眼偷相顾,错认陶潜作阮郎。

8.请简要分析本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5分)

9.词中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诗经·氓》中写女子朝思暮想,看见复关,就像见到所恋之人,不禁眉开眼笑的两句是“ ▲ , ▲ ”。

(3)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 , ▲ 。(屈原《离骚》)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再见座山雕

刘泷

老头儿其实不愿意来山里,架不住老婆儿絮叨,就闹着情绪来了。

山里是条沟,叫北窑,是铜台沟村最北边的一条沟。北窑是满目的林子。黄太平,123,黄金梨,紫海棠,还有落叶松,杨树,柳树,榆树。灌木,乔木,果树,杂木。葳蕤,绚烂,葱翠,风光。

林子是一家企业在铜台沟买下的。秋冬时节,企业的人下山回城,每月给老两口五百元,要他们在这里巡山、守护。五百元当然不扎手。但老头儿当初死活不肯来。他怕蛇。山里蛇多。他私下跟老婆儿说,如果当年小日本把我抓去,甭灌辣椒水,甭使美人计,一条蛇放出来,我就吓死了。

老婆儿奚落他,看你那点儿出息!

孩子在外地打工,尽管怕蛇,老头儿还是让五百元动摇了意志。

既来之,则安之。老头儿让老婆儿守院子,自己天天去山上林下巡视。北窑为葫芦形状,山高,肚子大,林子好似绣花针精致的绣品,缀在山坡和河道边,熙熙攘攘的,有些世外桃源的况味。大自然就是一剂良药,让他忘记了恐惧。

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像上足了发条的时钟,每天都要把北窑走个遍。

那天日落时分。太阳在西山上。余晖泼洒在东山巅,嫣然的色泽表达留恋的情思。他觉得山上的阳光干净,没有杂质,比村庄和城市的阳光好上不知多少倍。在回头张望的时候,他发现一只大鸟颓唐地倒卧在阳光的边缘,瑟瑟抖动。是什么呢?天鹅?比天鹅大。鸵鸟?难道山那边植物园的鸵鸟跑了出来?那大鸟的一边翅膀耷拉着倾斜扫地,与簸箕相似。喙如钩,如刀。奄奄一息,但目光如炬。他战栗。但见大鸟的眸子濡湿,有无奈和无助在里面,就走上前去。

大鸟兀立着,凝固一般。

他知道它病了,病得不轻,抱起它就跑。

大鸟很重,有六七十斤。他忘了它的重量。

老头儿把大鸟抱回院子,太阳快落山了。

老婆儿问,这是什么,山鸥吼吗?

金雕吧?我也不知道。他话音未落,匆匆跑了。

铜台沟人把山头上蹲伏的大鸟一概称山鸥吼。老婆儿见这鸟儿长得奇怪,头顶是秃的,几根绒毛掩盖着老年斑样的皮肤,脖子基部长一圈褐蓝色长长的羽毛,很像人吃饭围的餐巾。它有气无力,但羽毛鲜亮、华丽。到底是个什么鸟儿呢?老人在纳闷,老头儿领着乡里兽医走了进来。为救大鸟,老头儿下了血本儿,花50元从村里打车去乡里接的兽医。

兽医不说话。扒开大鸟嘴巴和眼睛,看。又检查其被长羽覆盖的肛门。就一挥手,说,食物中毒。不定哪个丧良心的人干的呢!兽医边说边给大鸟输液,边吆喝老两口帮忙给大鸟洗胃。此时,兽医指挥若定,

第二篇:《2015-2016邢台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

2015-2016学年(上)邢台市高一期末联考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对20世纪诗词的关注,先是源于上世纪80年代对郁达夫诗词的喜爱,而后则是因为对大学里的老师许桂良、顾之京夫妇的父亲顾随先生的敬重。上世纪80年代初,徐敬亚先生在论文《崛起的诗群》中有这样一段话:“诗坛上升起了新的美。于是,通向美的道路,便又一次次出现了无数种可能性。无数!而不是唯一。”他提到的这无数种可能性中,并不意味着伴随着新诗的崛起,古典诗歌的艺术营养和艺术形式也就都应该一股脑儿扔掉了。艾青、田间、胡风他们是一种道路,而鲁迅、郁达夫、聂绀弩这些人,其实也是一种道路。旧体诗特有的声、韵、调组成的韵律之美,是令人迷恋的。这致使它不仅至今仍顽强地活着,而且还呈现出朝气蓬勃、生意盎然的和谐艺术生态。当然新旧诗词各具特色,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和在田野里漫无目的地乱闯相比,速度和效率毕竟是不一样的。

“五四”以来,新诗虽然在主流文学界有了重要的地位,但其自身的某些缺陷所招致的争议也是一路相伴而来。鲁迅在1934年致窦隐夫的信中就曾说过:“没有节调,没有韵,它唱不来;唱不来,就记不住;记不住,就不能在人们的脑子里将旧诗挤出,占了它的地位。”此后至今已经整整80年了,尽管旧诗仍然没有从人们的脑子里被“挤出”,但旧诗被主流文学界所忽视甚至说歧视,也仍然是客观的文学现实——除了引起广泛聚焦的少数领袖和社会名人的作品之外,很少有研究者关注20世纪旧体诗词的整体创作成绩。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也是和20世纪旧体诗词的创作水平和美学影响不相称的。

诗歌与时代有着天然的联系,从20世纪诗词中我们能够真切地接收到时代前进的跫音。请来看袁克文的“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这两句表面是写游颐和园的感受,抒发了淡泊功名、不贪恋权势的明智的人生态度,实则曲折表达了对父亲袁世凯窃国称帝的劝谏和讽喻。再请看张恨水写南京大屠杀的这两句:“城里遗民三十万,可能一哭似予无?”其笔调沉郁苍凉,凄清苦涩,读来如在昨天。还请看张大千写乡愁的这两句:“半世江南图画里,而今能画不能归!”作者漂泊海外,画梅杏而思江南,感叹只能画却归不得。词调明丽,而心境悲凉。再看沈祖棻笔下的春愁:“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这句“有斜阳处有春愁”使他赢得“沈斜阳”的别号。这首词写于1932年,表现的踏青引发的春愁,实际还隐含了“九一八”事变后国人对山河破碎的家国之忧,已经远甚于一己幽怨了。

到了21世纪,旧体诗词逐渐从复苏走向复兴,从复兴走向振兴,掀起一阵阵令人欣喜的文学新潮。它的的重现或回归,并不是对既往新诗写作的简单否定,而是有益的调节和科学的补充。旧体诗词新潮,早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体回归话题,而更具有了一种别具风姿的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

(摘编自高昌《人是诗之本 诗是人之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徐敬亚提到的无数种可能性中,可能意味着伴随着新诗的崛起,古典诗歌的艺术营养和艺

术形式也就都应该一股脑儿扔掉了。

B. 除了少数领袖和社会名人的作品引起广泛聚焦之外,旧诗词被主流文学界所忽视甚至歧视,

仍然是20世纪客观的文学现实。

C. 从袁克文、张恨水、张大千、沈祖棻等人的旧诗词作品看,诗歌与时代有着天然的联系,

我们从中能真切地接收到时代前进的跫音。

D. 旧诗词写作的重现或者回归,并不是对既往新诗写作的简单否定,而是有益的调节和科学

补充。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旧体诗词之所以至今不仅仍顽强地活着且还呈现出朝气蓬勃的和谐艺术生态,是因为旧体

诗特有的声、韵、调组成的韵律之美令人留恋。

B. 在鲁迅看来,旧诗没有从人们的脑子里被“挤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诗没有节调、没有

韵律,导致人们唱不来;而唱不来就导致记不住。

C. 作者认为,研究者关注20世纪旧体诗词的整体创作成绩的现象是不正常的,也是和20世

纪旧体诗词的创作水平和美学影响不相称的。

D. 本世纪以来,我国文坛已经出现了旧体诗词逐渐从复苏走向复兴,从复兴走向振兴的新气

象,并且掀起了一阵阵令人欣喜的文学新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世纪80年代对郁达夫诗词的喜爱和对大学老师徐桂良、顾之京夫妇的父亲顾随先生的敬

重,引起作者对20世纪诗词的关注。

B. 文中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和在田间里漫无目的地乱闯时的速度和效率各不相同的比喻

来说明新诗和旧体诗词之间的明显差异。

C.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新诗在我国主流文学界有了重要的地位,但其自身缺少韵律与

节奏等所招致的争议也一路相伴而来。

D. 目前文坛出现的旧体诗词新潮,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体回归话题,而更具有一种别具风姿

的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诗词复兴指日可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傅,字严卿,唐初功臣公瑾之裔。祖播,为亳州团练副使,子孙因为谯人。傅进士及第,稍..

迁秘书省著作佐朗、知奉符县。时方修会真宫、天书观及增治岳祠,以办事称,赐钱二十万。宰相向敏中册东岳帝号还,荐之,知楚州。会岁饥,贻书发运使求贷粮,不报。因叹曰:“民转死沟壑矣,.....

报可待邪?”乃发上供仓粟赈贷,所活以万计,因拜章待罪,诏奖之。

提点江西刑狱,徙江东,就除转运使,入权三司盐铁判官。会河决济北,民多被害,命安抚京东。累迁工部郎中,出为两浙转运使,改荆湖北路,复为盐铁判官,再迁兵部,为陕西转运使,徙..

江、淮发运使,未至,召还。属西京奏兵食乏,因言冯翊、华阴积粟多,可运二十万石,繇三门下济之。遂留为侍御史知杂事,判吏部流内铨,进三司度支副使。以疾请外迁太常少卿知应天府逾月傅强力治事,七为监司,所至审核簿书,勾擿奸隐,州县惮之。傅曰:“奚为我惮哉。吾所以事事致察者,正所以爱州县也。吏不敢慢,则州县不复犯法矣。”人亦以为然。天禧中,有术士自言数百岁,少时尝游秦悼王家,历见唐肃宗、代宗朝,由是出入禁中,见尊重,人无敢诘其伪。傅见之,讯以唐事,术士语屈。

(选自《宋史〃张傅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疾请外迁/太常少卿知/应天府逾月/为右谏议/大夫徙青州/迁给事/中复知/应天府/遂以

工部侍郎致/仕卒 /

B. 以疾/请外/迁太常少卿/知应天府/逾月/为右谏议大夫/徙青州/迁给事中/复知应天府/遂以

工部侍郎致仕卒 /

C. 以疾请外/迁太常/少卿知应天/府逾月/为右谏议/大夫徙青州/迁给事中/复知应天府/遂以

工部侍郎致仕/卒 /

D. 以疾请外/迁太常少卿/知应天府/逾月/为右谏议大夫/徙青州/迁给事中/复知应天府/遂以

工部侍郎致仕/卒 /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

B.“兵部”掌管全国文武百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册东岳帝号”就是册封东岳泰山的封号。据载,从秦始皇起就有此风俗。阅读答案__沈祖棻:有斜阳处有春愁

D.“致仕”又称致事等,指古代官吏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傅祖上战功显赫,曾是唐朝的功臣;因为它的祖父曾担任亳州团练副使,于是他们就成了亳州樵县人。

B.张傅考中进士,后担任秘书省著作佐郎以及奉符县知县,后又因为宰相向敏中的推荐,担任了楚州知府。

C.张傅深受朝廷重用,不断被提拔,当他任三司盐铁判官时,正遇上长江决堤,皇上就让他安抚受灾百姓。

D.天禧年间,一个自称活了几百岁的术士,受人尊重,出入宫中,没人敢查问他的真假,结果被张傅问得哑口无言。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岁饥,贻书发运使求贷粮,不报。(5分)

(2)傅强力治事,七为监司,所至审核簿书,勾擿奸隐,州县惮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8〜9题。

鹧鸪天·桃花菊

张孝祥

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能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

凝薄雾,傲繁霜,东篱恰似武陵乡。有时醉眼偷相顾,错认陶潜作阮郎。

8.请简要分析本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5分)

9.词中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诗经·氓》中写女子朝思暮想,看见复关,就像见到所恋之人,不禁眉开眼笑的两句是“ ▲ , ▲ ”。

(3)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 , ▲ 。(屈原《离骚》)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再见座山雕

刘泷

老头儿其实不愿意来山里,架不住老婆儿絮叨,就闹着情绪来了。

山里是条沟,叫北窑,是铜台沟村最北边的一条沟。北窑是满目的林子。黄太平,123,黄金梨,紫海棠,还有落叶松,杨树,柳树,榆树。灌木,乔木,果树,杂木。葳蕤,绚烂,葱翠,风光。

林子是一家企业在铜台沟买下的。秋冬时节,企业的人下山回城,每月给老两口五百元,要他们在这里巡山、守护。五百元当然不扎手。但老头儿当初死活不肯来。他怕蛇。山里蛇多。他私下跟老婆儿说,如果当年小日本把我抓去,甭灌辣椒水,甭使美人计,一条蛇放出来,我就吓死了。

老婆儿奚落他,看你那点儿出息!

孩子在外地打工,尽管怕蛇,老头儿还是让五百元动摇了意志。

既来之,则安之。老头儿让老婆儿守院子,自己天天去山上林下巡视。北窑为葫芦形状,山高,肚子大,林子好似绣花针精致的绣品,缀在山坡和河道边,熙熙攘攘的,有些世外桃源的况味。大自然就是一剂良药,让他忘记了恐惧。

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像上足了发条的时钟,每天都要把北窑走个遍。

那天日落时分。太阳在西山上。余晖泼洒在东山巅,嫣然的色泽表达留恋的情思。他觉得山上的阳光干净,没有杂质,比村庄和城市的阳光好上不知多少倍。在回头张望的时候,他发现一只大鸟颓唐地倒卧在阳光的边缘,瑟瑟抖动。是什么呢?天鹅?比天鹅大。鸵鸟?难道山那边植物园的鸵鸟跑了出来?那大鸟的一边翅膀耷拉着倾斜扫地,与簸箕相似。喙如钩,如刀。奄奄一息,但目光如炬。他战栗。但见大鸟的眸子濡湿,有无奈和无助在里面,就走上前去。

大鸟兀立着,凝固一般。

他知道它病了,病得不轻,抱起它就跑。

大鸟很重,有六七十斤。他忘了它的重量。

老头儿把大鸟抱回院子,太阳快落山了。

老婆儿问,这是什么,山鸥吼吗?

金雕吧?我也不知道。他话音未落,匆匆跑了。

铜台沟人把山头上蹲伏的大鸟一概称山鸥吼。老婆儿见这鸟儿长得奇怪,头顶是秃的,几根绒毛掩盖着老年斑样的皮肤,脖子基部长一圈褐蓝色长长的羽毛,很像人吃饭围的餐巾。它有气无力,但羽毛鲜亮、华丽。到底是个什么鸟儿呢?老人在纳闷,老头儿领着乡里兽医走了进来。为救大鸟,老头儿下了血本儿,花50元从村里打车去乡里接的兽医。

兽医不说话。扒开大鸟嘴巴和眼睛,看。又检查其被长羽覆盖的肛门。就一挥手,说,食物中毒。不定哪个丧良心的人干的呢!兽医边说边给大鸟输液,边吆喝老两口帮忙给大鸟洗胃。此时,兽医指挥若定,俨然将军。

终于,大鸟长叹一口气,咕噜叫了几声。

兽医也长叹一口气,说,活过来了。

兽医说,这是秃鹫,也叫狗头鹫,就是传说中的座山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得了呢! 老头儿挺逗,像相声的捧哏,说,座山雕呀,威虎山上下来的呀!

此座山雕非彼座山雕。它知道感恩,痊愈后,依恋着老两口住的院子,依恋着老头儿。老头儿叫它起就起,叫它落就落。即使在奋翮翱翔的高空,老头儿两声口哨,也会箭一样扎下来。而且,在暗中护佑着老头儿。

深秋,老头儿去山里捡山梨,猫下腰没等伸手呢,傻了:一条胳膊粗细的草蛇正在前面不远处的草丛里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他!他紧紧闭上了眼睛,有些短路的感觉。是座山雕,斜刺里飞过来,一叼,又飞过去,吧唧,把蛇扔在了山下的河床。

夜晚,老头儿听山林有动静,蹑手蹑脚走去,见有个黑影盗伐杨树,就拎把镰刀喊叫着奔向黑影。那黑影居然贼胆包天,抡着砍刀径直奔他而来。蓦地,座山雕穿空而至,伸展开一米多长的翅

膀,一扇,那黑影扑腾就趴那了。黑影站起身,还在四处找刀,老头儿喊,还不快跑,要不,座山雕叨死你!

那人一怔,座山雕的尖喙已啄进了他的手腕。那人妈呀一声,撒腿跑了。

一时,座山雕成了铜台沟的传奇。

正月,山外有个老客找到了老头儿,说要买座山雕做标本。

做标本?老头儿惊诧。

就是把这鸟儿的心肝五脏掏出来,打进药水,再用东西撑起来。

不卖!这不是糟践人嘛!

给你一千!

不卖!

两千!

不卖!

三千!

不卖!

五千!

啊——

不久,老头儿在城里一个商店,发现了座山雕。座山雕盘踞在橱窗中,直勾勾地望着他。老头儿不禁打个口哨,可那老鸟依然死死地望着他。

老头儿扭头走去,眼泪,潸潸流出。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大鸟颓唐地倒卧在阳光的边缘,瑟瑟抖动,奄奄一息;但目光如炬,眸子濡湿,特别是眸子里流露出无奈和无助,让“老头儿”动了恻隐之心。

B.“老婆儿”觉得大鸟奇怪,一是因为它脖子基部的羽毛奇特;二是因为它虽有气无力,但羽毛鲜亮、华丽,这就为下文救活它埋下了伏笔。

C.小说注重细节描写,通过“扒开”“看”“检查”“输液”“洗胃”等动词将兽医为大鸟看病过程写得一气呵成,突出兽医手法娴熟、医术高超。

D.小说以“老头儿”在城里商店第二次见到座山雕“不禁打了个口哨”“扭头走了”并潸然泪下结束,与他第一次见到座山雕的行为遥相呼应。

E.小说叙述的“老头儿”与大鸟之间的故事令人深思,其中明显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社会中谋财害命现象的忧虑,揭示小说的主题。

(2)小说第二段有关山里自然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老头儿”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以“再见座山雕”为题,有什么意图?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朱今明:拍好电影 搞真艺术

肖宛非

1934年,赵丹介绍朱今明进明星电影公司学习拍摄,正是这个机会,朱今明熟悉了电影制作的全过程。

学习之余,朱今明兼做舞台美术。1934年春,他在赵丹主演的奥尼尔名剧《天边外》中负责舞台装臵和照明。当时的舞台布景贯以布幔辅助道具造成一种意向氛围,戏称为“万能布条”,“象征派”布景。

朱今明总想突破原有格局,搞出一台立体庭院来。演出前一天,他在搭景时突然发现,舞台顶棚悬着的银幕一头因被梯子挡住而形成弧形,灯光的投影使之好似黄昏晚霞景色,这一发现让他激

第三篇:《诗歌鉴赏的四个关键词》

诗歌鉴赏复习的四个关键词

教学目标:

1、 会做十校联考中的两道鉴赏题,以至于同类题。 2、 了解相应方法,能答题读懂一首诗或词。

3、 明白“明”“积”“读”“联”的内涵,形成完整的复习应考策略。 教学重点:1、2 教学难点:3 教学过程: 一、

帮我练一练

1、 展示题目,见课件,请学生介绍孟郊(可结合“郊寒岛瘦”) 2、 集体朗读诗歌,粗粗疏通文字

注意:塞——充满;景——阳光;中——正;即——到。 《黄花岗烈士事略》:碧血横飞,浩气四塞 《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后汉书杨震传》:不奢不约,以合礼中。 可望而不可即。 3、 解答21题

古典诗词抒发思想感情的常见方式有哪些?

参考: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典抒情,借修辞抒情,借对比(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衬托(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技巧抒情。 通过刚才的阅读我发现,第三和第五句是直抒胸臆(所感)的,其余句子是描写终南山山中所见所闻的。 一二四句分别写什么呢?我概括了一下分别写山高、景奇、境清,面对这样的终南山,你觉得诗人应该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喜爱之情。

第三句讲的是环境影响人,终南山能让人的心平静下来。第五句讲的是山外的生活总是热衷于浮名。两个不同世界的生活、心境形成了一种对比,作为在山外世界不得意的孟郊要抒发何种情感呢?

我不由得联想到了同属于一个韩孟诗派的贾岛的一首诗,也许大家都熟悉,那就是《题李凝幽居》——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而终南山在唐诗里面往往是隐士隐居之所,唐朝很多人包括李白,隐居终南山,然后出了名,然后走向仕途,这种做法,被称为“终南捷径”。 终上所述,有对终南山的喜爱之情,隐居终南山的向往之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 4、 解答22题

“横空盘硬语”出自韩愈向两次担任宰相的郑余庆推荐孟郊时的那首诗《荐士》,后一句是“妥帖力排奡”,这里的硬语什么意思呢?是生硬?是刚劲有力? 清朝人沈德潜说孟郊的诗歌“盘空出险语”,“险”就是突兀生硬的意思。 我知道“郊寒岛瘦”,后人说他们“好作苦语,清峭瘦硬”,通俗的说来就是,表现人生贫苦,竭尽雕琢,突兀生硬,刚劲有力。

终上所述,我以为“硬语”是有生硬和刚劲的意味的。因此,“塞”“生”“驱”“拂”用得硬。 5、 分析《秋怀其二》的“硬语”在何处?

秋月颜色冰(明亮,让人心中伤感),老客志气单(孤单寂寞之感),冷露滴(房子破,可见穷)梦破,...峭风梳(更有力度,更令人寒)骨寒。 .二、

请你忆一忆

老师在解答这两道题目的过程中,有什么值得你借鉴的地方?讨论,然后回答。 1、 对诗歌内容的解读

充分运用文言知识、诗歌形式特点、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分析意象意境特点(臧克家《老牛》)、分析

典故内涵(《永遇乐》)、分析表现手法(刘禹锡《竹枝词》清江一曲柳千条)。 2、 诗歌鉴赏知识的积累

积累知识点,并成网;积累典型的例子。积累的重要性:林黛玉教香菱。 关于风格:高考新大纲180首必背作品诗人风格简介

语言 形象 思想情感 表达技巧

关键词句 意境 传达途径 表现手法

根据情感 根据辞藻 不同流派、名家 直抒胸臆 借物 借典 借表达技巧

3、 善于展开联想

善于利用类似的材料,类似的题型,善于利用分数,答题空间 三、 你我评一评

你觉得诗歌鉴赏这两道题目命得好不好?

参考依据:了解历年试题特点;重积累重运用有梯度性,题目指向性明确。 参阅《浙江省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梳理》

考察范围集中在语言、思想情感、表达技巧、形象四方面。 四、 大家理一理 我们应该怎么备考呢?

在考前应该解决的有哪些?

明:明了考点、明了题型。

积:根据考点,积累知识,由点成网;积累典型例子深化记忆。 在考试时应该注意的有哪些?

读:读懂诗句,读不通的跳过,细读题目,理解题意,看清要求。 联:充分联想到类似题目、类似素材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

浣溪沙 沈祖棻

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

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

注:此词系1932年沈祖棻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时完成的系主任布置的作业。

(1)试分析“鼓鼙声里思悠悠”这句在情感表达和结构上的作用。(2分) (2)因为最后一句极具艺术感染力,所以人称沈祖棻为“沈斜阳”,请你说说最后一句的艺术效果?(4分)

选做题:

阅读贾岛的《病蝉》,出两道简答题,并提供参考答案。

病蝉 贾岛阅读答案__沈祖棻:有斜阳处有春愁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七、板书设计:

诗歌鉴赏的四个关键词:明——积——读——联

一、浙江省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梳理阅读答案__沈祖棻:有斜阳处有春愁

二、诗歌鉴赏知识网

诗歌鉴赏

语言 形象 思想情感 表达技巧

关键词句 意境 传达途径 表现手法

根据情感 根据辞藻 不同流派、名家 直抒胸臆 借物 借典 借表达技巧

三、作业布置:

必做题:

浣溪沙 沈祖棻

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

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

注:此词系1932年沈祖棻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时完成的系主任布置的作业。 (1)试分析“鼓鼙声里思悠悠”这句在情感表达和结构上的作用。(2分)

(2)因为最后一句极具艺术感染力,所以人称沈祖棻为“沈斜阳”,请你说说最后一句的艺术效果?(4分)

选做题:

阅读贾岛的《病蝉》,出两道简答题,并提供参考答案。阅读答案__沈祖棻:有斜阳处有春愁

病蝉 贾岛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1)

(2)

第四篇:《《有斜阳处有春愁——才女的诗心与宿命》》

第五篇:《诗歌推荐——沈祖棻《别》》

沈紫曼

我是轻轻悄悄地到来,

象水面飘过一叶浮萍;

我又轻轻悄悄地离开,

象林中吹过一阵清风。

你爱想起我就想起我,

象想起一颗夏夜的星;

你爱忘了我就忘了我,

象忘了一个春天的梦。

赏析:这首诗形式和内容都是那么完美。从形式上看,虽是新诗,却得旧体格律诗的精髓,同时又有创新,全诗八句,按abac ,dbdc交错押韵,音律和谐,错落有致,可谓新格律诗中难得的佳作。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描写的意境很美,婉约而不见消沉,缠绵又不失豁达。浓浓的情意,寓于洒脱的胸怀,恰似疏梅淡竹,在月白风清的夜晚,轻轻摇曳,那种依依的摇曳,是与朋友作别?还是与恋人分手?这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摇,摇出了一种婀娜的景致,又摇出了一种刚劲的骨力,在不经意间打开人的心扉,让人经久难忘。

浅读沈紫曼的《别》一詩。

《别》这首詩是詩人写给其友人的一首赠别詩。

(一)全詩共分两节,每节四行,每行九字。

第一节第一行:“我是轻轻悄悄地到来,”由四个音步组成:“我是——轻轻——悄悄——到来”;

第一节第二行:“象水面——漂过——一叶——浮萍,”。

开篇两句采用了一致的音步,读来顺畅,让你有了轻快的乐感。作者用浮萍寓比作她自己......静中生动......一种无声的贴近你的离别的情感在漫延。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詩文中又以无声的浮萍静与动的寓意,很好的抒发了作者对其朋友的离别之情。

(二)整首詩的用韵讲究:

第一节用句末的“来”和“开”押韵,第二节用句末“我”和“我”押韵,之后作者在其詩的两节之间的每节第二句也押了韵:

第一节第二句的“萍”与第二节的第二句的“星”相押。第一节的第四句

“风”又与第二节的第四句“梦”相押。

(三)这首詩的格律也十分严谨和讲究。读来让人产生很强的乐感。可让

你轻松读出詩的韵味。

(四)这首詩也体现了作者极高的艺术构思。詩中所使用的一个个比喻:

“浮萍”“清风”“夏夜的星”“春天的梦”都用得十分别致。

人物介绍:沈紫曼(1909-1977),原名沈祖棻,字子蕊,笔名绛燕,海盐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教授。所著书有微波辞、涉江词稿、涉江诗稿、宋词赏析、唐人七绝诗浅释、古诗今选六种。短篇小说、新诗、散文、杂著之散见报刊未及收拾者,百数十篇。格律体新诗先驱诗人之一,以其一首《别》享誉大江南北。被文坛誉为江南才女。其在古典文学研究和旧体诗词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对于中国格律新诗的创建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

她的词作:写个人,更写民族危难

1932年,沈祖棻以一首《浣溪纱》成名。

《浣溪纱》

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

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

当时她在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就读二年级。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汪东在批改作业时看到这首《浣溪纱》时,大为惊叹。二十出头的少女沈祖棻,就此因一句“有斜阳处有春愁”,赢得了“沈斜阳”的美名。这首六句四十二字的小令,层次分明,章法严密,表达了对民族危难的深愁。“鼓鼙声”明指前一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和当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

受知汪东先生后,她专力填词,佳作不断。自1932年到1949年,前后共创作了500多首词,其中400多首创作于抗战期间。这些词便是1949年春她手定而成的传世之作《涉江词》。

《涉江词》结集出版后,好评如潮。汪东评价:“诸词皆风格高华,声韵沉咽,韦冯遗响,如在人间。一千年无此作矣。”黄裳则评:“高出于三百年来的女词人。”

晚年她写出了著名的长篇诗作《早早诗》,被称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空前未有的佳作”,“用童心的灯火照亮了苦难和屈辱的灵魂的暗隅”。

此诗震动诗坛,朱光潜题诗赞道:

易安而后见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

身经离乱多忧患,古今一例以诗鸣。

独爱长篇题早早,深衷浅语见童心。

谁说旧瓶忌新酒,此论未公吾不凭。

沈先生被称为当代李清照,两个人确有诸多相似,颠沛流离、程沈关系

(指他们相恋)、生逢战火的动乱„„但就词论词,沈先生词的内容、艺术成就我个人认为大大超过李清照。李清照词大多数关注个人遭遇,但沈先生的词不同,她关注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的遭遇写得很少。

沈祖棻上世纪50年代的学生、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吴志达说起沈祖棻,既饱含深情又客观思辨。他师从沈祖棻21年,从她1956年调入武汉大学,直到1977不幸车祸去世。

沈先生第一年给我们上课,讲宋词赏析。现在大家都很喜欢的《宋词赏析》就是根据当时的讲稿整理的。她把精力都放在教学上,她的宋词讲得很好,很特别。大家都很喜欢她的这门课。

她用词写史,从抗战到解放后,主要时代的脉络都写在她的作品中。她怨

而敢怒,不仅敢写,而且还敢于保存下来,既有苦难经历又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1944年8月的衡阳之战,守城战士壮怀激烈,与日寇殊死拼搏,喊出了“来生见”的誓言。沈祖棻闻后涕泪交加,她挥笔写下《一萼红》,被词坛称为“千古一叹”:

乱笳鸣。叹衡阳去雁,惊认晚烽明。伊洛愁新,潇洒泪满,孤戍还失严城。忍凝想,残旗折戟,践巷陌,胡陭自纵横。浴血雄心,断肠芳字,相见来生……

在连天烽火中,她的词作广为流传,给人很大的鼓舞和力量。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59656/

推荐访问:虞美人春愁阅读答案 芳草斜阳阅读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