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信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4-19 09:52:4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2010年各地高考文言文阅读详解及参考译文》

2010年各地高考文言文阅读详解及参考译文

一、2010年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 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8、答案:B 解析:宠:以„„为宠,把„„作为宠信。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答案:B 解析:②是一个比喻;④是编修《元史》,文采好;⑤劝说梁王归顺的话。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答案D 解析:他先是晓谕梁王,迅速归顺,不然朝廷的征讨很快到来,又对梁王说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1、答案 (1)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

(2)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

解析(1)注意“会”“遗”“必”“胁王以危言(状语后置)”的翻译。(2)注意“既”“讫”“实”“馀烬”“敢与日月争明”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找准得分点: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偏义复词;保持译句流畅通顺让,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

考点定位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王祎,字子充,浙江义乌人。幼时机敏聪慧,成年后身材高大伟岸。后来拜柳罐、黄缙为师学习文章,于是当时以文章著称于世。在目睹了元王朝国政衰颓凋敝后,写了七八千字的言上给当时的宰相。危素、张起岩一起推荐了他,但是没有被接受。于是在青岩山隐居著书,名气越来越大。太祖攻取婺州后,召见他,拜他为中书省掾史。太祖征江西,祎写文章赞颂并献给太祖。太祖很高兴,说:“江南又二位大儒,就是你和宋濂,要论学问谁更渊博,你不如宋濂。但是要论才思的雄辩,宋濂不如你。”太祖创立了礼贤馆,李文忠推荐了王祎

及许元、

王天锡,于是被召置礼贤馆。不久又被授为江南儒学提举司校理,累次迁升到侍礼郎,掌管太祖的起居注。又任南康府同知,出了很多惠民政绩,太祖赐给金带以示宠爱。太祖即将称帝即位前,将他召回,商议即位礼仪。由于不合上意而获罪,出为漳州府通判。

洪武元年八月,上奏言,“祈求天命永远所在,在于忠厚存心,宽大为政,效法天道,顺应人心。雷霆霜雪,只是暂时的不是永远的。既然浙西已经被平定了,应该减免赋税。”太祖表扬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没有都听从。第二年修《元史》,任命祎与濂为总裁。祎擅长史事,裁汰剔除烦秽,大力修改。修完《元史》后,提拔为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奉召到大本堂教皇子读书,王祎经明理达,善于开导。皇上召他到殿廷,每次都给他赐坐,从容应答。不久,奉命出使吐蕃,还没到,就被召回。

洪武五年正月商议诏谕云南,任命王祎奉召前往。到云南后诏谕梁王,尽快奉上户籍册和地图给朝廷方面掌管,不然天子很快就将讨伐过来。梁王不听从,并把他安置在偏室内居住。几天后,又诏谕说:“朝廷考虑到云南百万生灵,不忍荼毒于锋刃。如果你凭借艰险路远,抵抗大明皇帝的命令,天朝骁勇的将领率领装备精良的士兵,和你在昆明会战,到时你后悔都来不及。”梁王被吓服了,随即将他改为正馆居住。时逢元朝派遣脱脱征军饷。脱脱说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梁王逼不得已交出来了王祎,脱脱想让王祎屈服于他,王祎怒叱道:“上天要完结你元朝的命,我朝是来取代你元朝。你小小的火把余烬,竟敢和日月证争明!何况你我都是使臣,我岂能屈服于你!”有人劝脱脱说:“王先生久负盛名,不能杀。”脱脱手一摆说道:“今天就是孔圣人,也没有情面可讲。”王祎回头说道:“你杀了我,朝廷大军就将到来,你的祸患不久就要接踵到来。”于是就这样被杀害了,遇害那天是十二月二十四日。梁王派人去祭奠,收集他所有的衣物入殓。建文年间,王祎的儿子王绅颂扬他父亲,朝廷追赠王祎诏赠翰林学士,谥文节。正统年间又改谥忠文,成化年间,下令建立祠堂祭祀他。

二、2010年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

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

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D.援不至,遂没焉 遂:于是。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11.把(选择题)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8、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及”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等到”,故选A。

9、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①说康保裔筛选精兵出征,②说身边人劝康保裔逃跑,⑥是说张凝、李重贵作战的情形。故选D。

10、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在康保裔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率领军队策应他,没有与他共同抗敌。故选D。

11、(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故译为: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2)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故译为: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参考译文】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爷爷叫康志忠,后唐长兴年间,在攻打汴梁时挂了。父亲叫康再遇,是龙捷指挥使,当年跟太祖打李筠,也挂了。康保裔在周朝屡立战功,官至东班押班,他爹挂了之后,就顶了他爹的职,跟石守信一起攻下了泽州。第二年,又去打广阳,俘敌千余。开宝年间,又和一些将领在石岭关打败了契丹人,就升官做了日骑都虞候,后来又转做龙卫指挥使、登州刺史。端拱初年,官拜淄州团练使,把定州、天雄的军队都调遣使用。再后来又在代州、深州都干过,还做过高阳关的副都部署、马军都虞候、凉州观察使。后来真宗即位,把康保裔诏回朝内,并赐上等俸禄奉养老母。

不久后官至彰国军节度使,官拜并代都部署,后来要调往天雄,并代州官上书请求康保裔留任,皇帝很欣慰,嘉奖了康保裔,又让他去做了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举入侵,诸将与契丹人在河间开战,康保裔亲选精锐之师参与战斗,当晚会师,约契丹人第二天早晨打一仗。但第二天一早,契丹人就把他们重重包围,手下劝康保裔换身衣服跑了算了,康保裔说:“大难当且,我不会临阵脱逃的。”于是就开战。打了两天,干掉不少契丹人,地下尘土都踩了二尺深,但最后弹尽粮绝,援兵却迟迟不来,所以康保裔像他爷爷、老爸一样,也挂了。

当时皇帝大臣们都在大名,一听到康保裔战死了,所有人震惊难过,皇帝两天不上朝,追赠康保裔为侍中。封康保裔的儿子康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康继彬为洛苑使,康继明为内园副使,幼子康继宗为西头供奉官,孙子康惟一作监主簿。康继英等奉旨谢恩说:“父亲没有打胜仗就死了,陛下你不降罪,还封赏我们,我们真是谢谢您啊!”说完就眼泪鼻涕一大把哭得爬不起来了。皇帝很可怜他:“你爹是因我而死的,封赏,当然要厚重。”然后皇帝对左右的大臣说:“康保裔他爹、他爷爷,全部战死沙场,现在他也挂了,他们祖辈都有忠心,绝对值得褒奖。”康保裔的母亲八十四岁了,皇帝专门派遣使者前去慰劳,赏了白金

第二篇:《10年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详解与译文汇编(免费下载)》

文 言 文 阅 读

(10年全国卷Ⅰ)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 .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 .【石守信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 .

D.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 .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 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B(宠:以„„为宠,把„„作为宠信)

9、B(②是一个比喻;④是编修《元史》,文采好;⑤劝说梁王归顺的话)

10、D(他先是晓谕梁王,迅速归顺,不然朝廷的征讨很快到来,又对梁王说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11、(1)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

(2)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

参考译文:

王祎,字子充,浙江义乌人。幼时机敏聪慧,成年后身材高大伟岸。后来拜柳罐、黄缙为师学习文章,于是当时以文章著称于世。在目睹了元王朝国政衰颓凋敝后,写了七八千字的言上给当时的宰相。危素、张起岩一起推荐了他,但是没有被接受。于是在青岩山隐居著书,名气越来越大。太祖攻取婺州后,召见他,拜他为中书省掾史。太祖征江西,祎写文章赞颂并献给太祖。太祖很高兴,说:“江南又二位大儒,就是你和宋濂,要论学问谁更渊博,你不如宋濂。但是要论才思的雄辩,宋濂不如你。”太祖创立了礼贤馆,李文忠推荐了王祎及许元、王天锡,于是被召置礼贤馆。不久又被授为江南儒学提举司校理,累次迁升到侍礼郎,掌管太祖的起居注。又任南康府同知,出了很多惠民政绩,太祖赐给金带以示宠爱。太祖即将称帝即位前,将他召回,商议即位礼仪。由于不合上意而获罪,出为漳州府通判。 洪武元年八月,上奏言,“祈求天命永远所在,在于忠厚存心,宽大为政,效法天道,顺应人心。雷霆霜雪,只是暂时的不是永远的。既然浙西已经被平定了,应该减免赋税。”太祖表扬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没有都听从。第二年修《元史》,任命祎与濂为总裁。祎擅长史事,裁汰剔除烦秽,大力修改。修完《元史》后,提拔为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奉召到大本堂教皇子读书,王祎经明理达,善于开导。皇上召他到殿廷,每次都给他赐坐,从容应答。不久,奉命出使吐蕃,还没到,就被召回。 洪武五年正月商议诏谕云南,任命王祎奉召前往。到云南后诏谕梁王,尽快奉上户籍册和地图给朝廷方面掌管,不然天子很快就将讨伐过来。梁王不听从,并把他安置在偏室内居住。几天后,又诏谕说:“朝廷考虑到云南百万生灵,不忍荼毒于锋刃。如果你凭借艰险路远,抵抗大明皇帝的命令,天朝骁勇的将领率领装备精良的士兵,和你在昆明会战,到时你后悔都来不及。”梁王被吓服了,随即将他改为正馆居住。时逢元朝派遣脱脱征军饷。脱脱说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梁王逼不得已交出来了王祎,脱脱想让王祎屈服于他,王祎怒叱道:“上天要完结你元朝的命,我朝是来取代你元朝。你小小的火把余烬,竟敢和日月证争明!何况你我都是使臣,我岂能屈服于你!”有人劝脱脱说:“王先生久负盛名,不能杀。”脱脱手一摆说道:“今天就是孔圣人,也没有情面可讲。”王祎回头说道:“你杀了我,朝廷大军就将到来,你的祸患不久就要接踵到来。”于是就这样被杀害了。 (10年全国卷Ⅱ)

三、(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

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 .

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

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

D.援不至,遂没焉 遂:于是。 .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11.把(选择题)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答案:

8、A(“及”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等到”)

9、D(①说康保裔筛选精兵出征,②说身边人劝康保裔逃跑,⑥是说张凝、李重贵作战的情形。故选D。)

10、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在康保裔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率领军队策应他,没有与他共同抗敌。故选D。)

11、(1)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2)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说:“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

有什么脸面呢!”

【解析】第一题几个重点词语: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第二题几个重点词语: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

【参考译文】

康保裔,是河南洛阳人。祖父叫康志忠,在攻打汴梁时战死了。父亲叫康再遇,跟太祖打李筠,友死在战场上。康保裔在周朝屡立战功,等到康再遇战死之后,皇帝下诏书让康保裔代替了父亲的职位,跟石守信一起攻下了泽州。又和一些将领在石岭关打败了契丹人,做了登州刺史。不久又作代州,又做深州刺史,还做过凉州观察使。后来真宗即位,把康保裔诏回朝内,因为母亲年老需要勤加奉养,哪上等的尊酒茶米赐给他。皇帝下诏书嘉奖了康保裔,又让他去做了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举入侵,诸将与契丹人在河间开战,康保裔亲选精锐的士兵参与战斗,恰逢傍晚,同契丹人约定第二天早晨打一仗。但第二天一早,契丹人就把他们重重包围,手下劝康保裔换掉盔甲骑马突围逃跑,康保裔说:“面临大难不能苟且偷生。”于是就决战。打了两天,杀死了不少契丹人,地下尘土都踩了二尺深,但最后弹尽粮绝,援兵却迟迟不来,所以战死了。当时皇帝驻扎在大名,一听到康保裔战死了震惊难过,皇帝两天不上朝,追赠康保裔为侍中。封康保裔的儿子康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康继彬为洛苑使。康继英等奉旨谢恩说:“父亲没有打胜仗就死了,陛下你不降罪给我们,我们就感到侥幸了,我们蒙受了超出一般的恩惠啊!”说完就流泪哭得爬不起来了。皇帝悲伤地说:“你爹是为国家而死的,封赏,当然要厚重。”然后皇帝对左右的大臣说:“康保裔的父亲、祖父,全部战死沙场,现在他也战死了,他们祖辈都有忠心,绝对值得褒奖。”康保裔为人恭谨仁厚知礼节,好结交宾朋,擅长骑马射箭,箭无虚发,射飞鸟走兽没有不射中的。曾经手握三十支箭,拉满弓射出去,筈镝一个个被射了下来,人人都佩服他的射术之妙。康保裔大战无数,身上有七十处战伤。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皇帝知道后,就重重赏赐他。

当康保裔与契丹人血战的时候,援兵却迟迟不至,只有张凝、李重贵分别领兵策应,遇到契丹兵交战,康保裔被敌人包围,李重贵与张凝去救援,却腹背受敌,从申时到寅时全力作战,才把敌人击退。当时各个将领都损失大半了,只有李重贵与张凝回到军屯,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皇帝听说了这事,就嘉奖了李重贵与张凝。

(10年北京卷)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①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②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

③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

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 .

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

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

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取材于柳宗元《宋清传》

注:①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②雠:这里指售出、成交 ③直:价值,价钱

6.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善药 居:聚积,搜集 .

B.积券如山 券:借据,欠条 .

C.未尝诣取直 诣:前往 .

D.终不复言 复:回答 .【石守信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清优主之市人以其异,皆笑之A. B.  清其有道者欤求者益广不害清之富也清不以怠遇其人C.  D.  执其道不废益厚报清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那些等待宋清馈赠的人在门前排成了队

B.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

他们的求利不也太短浅了吗

C.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

现在的交往中有能像宋清那样从长远考虑回报的人吗

D.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

天下那些穷困潦倒而还可以活下去的人就会躲起来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生意场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斤斤计较的,宋清就是一个例证。

B.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

C.计较蝇头小利不仅是一般商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

D.宋清与人交往不仅异于普通商人,也高于某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

10.文言文《宋清传》中说“清之取利远,远故大”。意思是“宋清谋取利益放眼于长远,因为考虑长远所以获得的利益较大”这概括了宋清经商的特点,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概括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取材于苏轼《仁说》)

6、D (“复”的含义应为“再”)

7、D (A①代词,他们;②取独;B①因为;②用。C①难道;②他的 D、意思均为“更加”)

8、A 应理解为“那些等待回馈宋清的人在(宋清家)门前排成了队 ”

9、B

10、(10分)略

11、(5分)

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也/幸也。

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第三篇:《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专题解析(含全部文言文选段译文)》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专题解析

湖南省汝城县一中 袁利盛

一、(全国Ⅰ卷)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臵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

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

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臸,同知臸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 .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 .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 .

D.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 .

【答案】B

【解析】“宠”为“宠爱”“奖赏”之意。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 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②句是用比喻说理,不触及利害关系;④是说他史事擅长,有文采。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答案】C

【解析】“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中“擢”和“知”理解错误,“擢”是提拔,“知”掌管。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译文: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译文:

【答案】

(1)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用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

(2)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日月争辉吗?

【解析】(1)注意“会”“遗”“必”“胁王以危言(状语后置)”的翻译。(2)注意“既”“讫”“实”“馀烬”“敢与日月争明”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找准得分点: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偏义复词;保持译句流畅通顺让,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

【参考译文】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年时反应灵敏,很聪慧,等到成年后,身材高大,气度非凡。他目睹元朝政治衰败,就写了七八千字的文章呈送当时的宰相。危素、张起岩一同推荐了他,没有得到答复。后来他隐居在青岩山,著书立说,名气一天天大了起来。明太祖征讨江西的时候,王祎献上了颂词。太祖高兴的说:‚江南有两位大儒,是您和宋濂。学问渊博,您不如宋濂。才思雄健,宋濂不如您。‛太祖创设了礼贤馆,把王祎召入,安臵在馆中。又多次提拔,升到侍礼郎的职位,负责记录皇上的日常起居情况。任南康的同知府事,有很多好的政绩,太祖赐给他黄金带,非常宠爱他。太祖即将登位,召王祎来到身边,与他一起商议登基大礼的仪式。洪武元年八月,王祎上奏:‚祈祷上天赐予长寿的要诀,在于存有忠厚之心,为政宽大,效法自然规律,应顺百姓之心。严厉的政治,只能施行一时,不能作为长久的政策。浙西已经平定了,全国征收的赋税应当减少。‛太祖接受了王祎的建议,夸奖了他,然而没有完全听从他的建议。第二年修《元史》,任命王祎和宋濂为修史的主管官员。王祎对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很熟悉,编撰时,删除烦琐杂乱的内容,在著述上花了很大的力气。《元史》编撰完成后,王祎被提拔为翰林待臸、同知臸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皇上的命令参与大本堂的教学,他对儒家经典和阐述的道理了解非常透彻,善于引导学生。皇上在朝廷上召见他问话,必定赐他坐下应答,他不慌不忙地与皇上闲聊。洪武五年正月,朝廷商议招降云南,派王祎带着诏书前往。王祎到了云南就吿谕梁王,应该赶快把版图归还给朝廷兵部职方司,否则天朝讨伐的兵马早晚会到来。梁王不听,没有把王祎安排在招待使者的馆舍住下。过些天,王祎又吿谕梁王:‚朝廷因为云南百万生灵,不想用军队来歼灭你。如果你倚仗云南路途险远,抗拒朝廷明明白白的命令,后悔就来不及了。‛梁王害怕,屈服了,当即让王祎改住招待使者的馆舍。正逢元的残余势力派脱脱到云南征收粮饷,他用恐吓的语言威胁梁王,一定要梁王杀了王祎。梁王不得已让王祎出来见脱脱,脱脱想要王祎降服,王祎斥责他说:‚天朝已经终结了你元朝的命运,我

朝实实在在已经取代了元朝。你元朝一点点没有烧完的余火,还敢与日月争光明吗?况且我与你都是使者,我怎么会被你降服!‛有人劝说脱脱:‚王公向来享有很高的名望,不可加害于他。‛脱脱捋起衣袖说:‚今天即便他是孔圣人,从道义来说,我也不能让他活着。‛王祎看着梁王说:‚你杀了我,天朝大兵紧跟着就会到来,你转身之间就要大祸临头了。‛王祎就这样遇害了。

二、(全国Ⅱ卷)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

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

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

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

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场,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 .

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

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

D.援不至,遂没焉 遂:于是 .

【答案】A

【解析】“及”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等到”。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答案】D

【解析】①说康保裔选精兵出征,②说身边人劝康保裔逃跑,⑥是说张凝、李重贵作战的情形。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

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答案】D

【解析】在康保裔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率领军队策应他,没有与他共同抗敌。

11.把第Ⅰ卷(选择题)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译文:

【答案】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解析】几个重点词语: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译文:

【答案】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解析】几个重点词语: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

【参考译文】

康保裔,是河南洛阳人。祖父叫康志忠,在攻打汴梁时战死了。父亲叫康再遇,跟太祖打李筠,友死在战场上。康保裔在周朝屡立战功,等到康再遇战死之后,皇帝下诏书让康保裔代替了父亲的职位,跟石守信一起攻下了泽州。又和一些将领在石岭关打败了契丹人,做了登州刺史。不久又作代州,又做深州刺史,还做过凉州观察使。后来真宗即位,把康保裔诏回朝内,因为母亲年老需要勤加奉养,哪上等的尊酒茶米赐给他。皇帝下诏书嘉奖了康保裔,又让他去做了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举入侵,诸将与契丹人在河间开战,康保裔亲选精锐的士兵参与战斗,恰逢傍晚,同契丹人约定第二天早晨打一仗。但第二天一早,契丹人就把他们重重包围,手下劝康保裔换掉盔甲骑马突围逃跑,康保裔说:‚面临大难不能苟且偷生。‛于是就决战。打了两天,杀死了不少契丹人,地下尘土都踩了二尺深,但最后弹尽粮绝,援兵却迟迟不来,所以战死了。当时皇帝驻扎在大名,一听到康保裔战死了震惊难过,皇帝两天不上朝,追赠康保裔为侍中。封康保裔的儿子康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康继彬为洛苑使。康继英等奉旨谢恩说:‚父亲没有打胜仗就死了,陛下你不降罪给我们,我们就感到侥幸了,我们蒙受了超出一般的恩惠啊!‛说完就流泪哭得爬不起来了。皇帝悲伤地说:‚你爹是为国家而死的,封赏,当然要厚重。‛然后皇帝对左右的大臣说:‚康保裔的父亲、祖父,全部战死沙场,现在他也战死了,他们祖辈都有忠心,绝对值得褒奖。‛康保裔为人恭谨仁厚知礼节,好结交宾朋,擅长骑马射箭,箭无虚发,射飞鸟走兽没有不射中的。曾经手握三十支箭,拉满弓射出去,筈镝一个个被射了下来,人人都佩服他的射术之妙。康保裔大战无数,身上有七十处战伤。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皇帝知道后,就重重赏赐他。当康保裔与契丹人血战的时候,援兵却迟迟不至,只有张凝、李重贵分别领兵策应,遇到契丹兵交战,康保裔被敌人包围,李重贵与张凝去救援,却腹背受敌,从申时到寅时全力作战,才把敌人击退。当时各个将领都损失大半了,只有李重贵与张凝回到军屯,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皇帝听说了这事,就嘉奖了李重贵与张凝。

三、(课标全国卷)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

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

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

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

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臵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 .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 .

C.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 .

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 .

【答案】D

【解析】趣:通“促”,副词,马上、迅速。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

①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②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④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 ⑥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①②③⑤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④是指花云被缚后的表现,⑥是表现花云被捕后的凛然正气。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B.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

第四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全篇)》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班别 姓名 得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何实

何实,字诚卿,其先北京人。曾祖抟霄雄于赀,好施与,乡里以善人称。实少孤,依叔父居。及长,通诸国译语,骁勇善骑射,倜傥不羁。远近之民,慕其雄略,咸归心焉。

岁乙亥,中原盗起。锦州张鲸自立为临海郡王,遣使纳款于太祖。寻以叛伏诛。鲸弟致初以叛谋于实,实厉声叱曰:“天之历数在朔方,汝等恣为不轨,徒自毙耳!”乃籍户口一万,募兵三千,丙子春,归。

①大将木华黎与论兵事,奇变百出。拊髀欣跃,大加称赏,遂引见太祖,献军民之数。帝大悦,赐鞘剑一,

命从木华黎选充前锋。时张致复据锦州,实与贼遇于神水县,挺身陷阵,殊死战,杀三百余人,获战马兵械甚众。木华黎奏赐鞍马弓矢以励之。以功为帐前军马都弹压。

癸未,木华黎卒,子孛鲁嗣。武仙叛,据邢。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

②四十里大破之。是夜,仙党遁去。实下令,敢有擅剽掠者斩,军中肃然,士民按堵。孛鲁命戍于邢,多

著善政,邢民敬之如神明。

丁酉,太宗数召入见,实贡金币纹绮三篚。次陵州,遇寇,实与左右射之,毙二十余人,生获十余人。朝于幄殿,帝欢甚,问遇盗之故,命所获寇勿杀,仍以赐实。

是日,赐坐,与论军中故事,良久,曰:“思卿效力有年,朕欲授以征行元帅,后当重任。”实叩头谢曰:“小臣从事锋镝二十余年,身被十余枪,右臂不能举,已为废人矣。愿辞监军之职,幸得元佩金符,督治工匠,岁献织币,优游以终其身,于臣足矣。”帝默然不悦,令射以观其强弱,实不能射。命入宿卫,密

③使人觇之,实臂果不能举。固辞十余,始可其奏。遂锡宴,取金符亲赐之,授以汉字宣命,充御用局人

④匠达鲁花赤,子孙世其爵。

丁巳,卒于博。

(《元史·列传第三十七》,有删节)

【注释】①拊髀:拍打着大腿。②按堵:安居,安定。③宣命:皇帝的诏命。④达鲁花赤:蒙元时期具有.蒙古民族特点和设置最为普遍的官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初以叛谋于实 谋 :商量 .

B.乃籍户口一万 籍:登记 .

C.次陵州,遇寇 次:前往 .

D.子孙世其爵 世:世袭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其先北京人 远近之民,慕其雄略 ..

B.遣使纳款于太祖 于臣足矣 ..

C.实与左右射之 赐坐,与论军中故事 ..

D.以功为帐前军马都弹压 朕欲授以征行元帅 ..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

B.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

C.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

D.实帅师五千围之/立云梯/先士卒登堞/横槊突之/城破/武仙走/逐北四十里/大破之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实少小时成为孤儿,依靠叔父长大成人,通晓多国语言,又英勇善战,周围的人都很仰慕他的才略。

B. 大将军木华黎和何实讨论军事,得知何实的用兵方法奇特多变。木华黎对何实十分欣赏,把他引见给

了太祖。

C.何实跟随木华黎在神水县、邢地均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何实每次都亲临战场,表现非常英勇。

D.何实以身体为由婉拒太宗的重用,太宗于是派人秘密观察,确认何实身体真的不佳,何实又坚决地拒绝

了十几次后,才同意了何实的奏请。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帝大悦,赐鞘剑一,命从木华黎选充前锋。(3分)

②孛鲁命戍于邢,多著善政,邢民敬之如神明。(4分)

(2)从文中找出直接体现何实军事才能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殁。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

及再遇阵殁,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

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勤养母老,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

①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

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

至,遂殁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

②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

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

殁,世有忠节,深可嘉也。”

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殁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之,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

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殁,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注] ①诘朝,即诘旦;平明,清晨。 ②拏,通“孥”,儿子。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再遇阵殁 及:趁着 .

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

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

D.屡经点阵,身被七十创 被:遭受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以其勤养母老 ②赐以上尊酒茶米

B.①为高阳关都部署 ②保裔为敌所覆

C.①契丹围之数重 ②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之

D.①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②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

其妙。

B.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

其妙。

C.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

其妙。

D.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

其妙。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沙场;他代

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

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

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康保裔并肩抗敌,直到敌军退去。各位将领多半丢

失了自己的部队,只有李重贵与张凝保全部队回到驻地。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殁后,亲吏鬻器玩以偿。(4分)

②大将陷殁,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3分)

(2)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两个细节。(可以自己概括,也可以引用原文)(3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10小题。 (共22分)

刘殷,字长盛,新兴人也。高祖陵,汉光禄大夫。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服丧三年,未曾见齿。时人嘉其至性,竞以谷帛遗之。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

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俭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

①颓然而不可侵也。乡党亲族莫不称之。郡命主簿,州辟从事,皆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司空、齐王攸

辟为掾,征南将军羊祜召参军事,皆以疾辞。同郡张宣子,识达之士也,劝殷就征。殷曰:“当今二公,

②有晋之栋楹也。吾方希达如榱椽耳,不凭之,岂能立乎!吾今王母在堂,既应他命,无容不竭尽臣礼,

使不得就养。”宣子曰:“如子所言,岂庸人所识哉!而今而后,吾子当为吾师矣。”遂以女妻之。宣子者,并州豪族也,家富于财,其妻怒曰:“我女年始十四。姿识如此,何虑不得为公侯妃,而遽以妻刘殷乎!”宣子曰:“非尔所及也。”诫其女曰:“刘殷至孝,兼才识超世,此人终当远达,为世名公,汝其谨事之。”张氏性亦婉顺事王母以孝闻奉殷如君父焉及王氏卒殷夫妇毁瘠几至灭性。【石守信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

太傅杨骏辅政,备礼聘殷,殷以母老固辞。骏于是表之,优诏遂其高志,听终养,敕所在供其衣食,

蠲其徭赋,赐帛二百匹,谷五百斛。赵王伦纂位,孙秀重殷名,以散骑常侍征之,殷逃奔雁门。及齐王冏

辅政,辟为大司马军谘祭酒。既至,谓殷曰:“先王虚心召君,君不至。今孤辟君,君何能屈也?”殷曰:“今殿下以神武睿姿,除残反政,故不敢不至也。”冏奇之,转拜新兴太守,明刑旌善,甚有政能。

属永嘉之乱,没于刘聪。聪奇其才而擢任之,累至侍中、太保、录尚书事。竟以寿终。

《晋书·列传第五十八》【石守信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

【注】 ①颓然:恭顺的样子。②王母:曾祖母王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竞以谷帛遗之 遗:赠送。

B.骏于是表之 表:表彰。

C.优诏遂其高志 遂:成全

D.冏奇之 奇:认为奇异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①时人嘉其至性 ②汝其谨事之

B.①清而不介 ②聪奇其才而擢任之

C.①皆以供养无主 ②殷以母老固辞

D.①司空、齐王攸辟为掾 ②吾子当为吾师矣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张氏性亦婉 / 顺事王母以孝 / 闻奉殷如君父焉 / 及王氏卒殷 / 夫妇毁瘠 / 几至灭性。

B.张氏性亦婉顺 / 事王母以孝闻 / 奉殷如君父焉 / 及王氏卒 / 殷夫妇毁瘠 / 几至灭性。

C.张氏性亦婉 / 顺事王母以孝闻 / 奉殷如君父焉 / 及王氏卒 / 殷夫妇毁瘠几 / 至灭性。

D.张氏性亦婉顺 / 事王母以孝/闻奉殷如君父焉 / 及王氏卒殷 / 夫妇毁瘠 / 几至灭性。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刘殷七岁丧父,居丧期间悲哀超于常人,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从不露齿而笑。为奉养曾祖母王氏,

放弃了多次做官的机会,他的孝顺也为张宣子所赞赏。

B.刘殷刚成年,就广泛地学习。阅读文章诗赋,精通经史;他性情洒脱。有济世的志向,节俭而不

鄙陋,看上去恭顺而不可侵犯。

C.征南将军羊祜征召刘殷任参军事,他称病推辞。同郡张宣子不赞同他的做法,认为刘殷是庸人的

见识,但竟佩服刘殷的孝心和才华,把女儿嫁给了他。

D.适逢乱世,刘殷多次放弃为官,但齐王司马冏辅政时,征入刘殷任大司马军谘祭酒,刘殷应召到

任,后又调任新兴太守,政绩突出。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姿识如此,何虑不得为公侯妃,而遽以妻刘殷乎。(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找出两个能直接表现“刘殷至孝”的事例,可以引用文中的原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答:

(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韩棱字伯师,颍川舞阳人,弓高侯穨当之后也。世为乡里著姓。父寻,建武中为陇西太守。

棱四岁而孤,养母弟以孝友称。及壮,推先父余财数百万与从昆弟,乡里益高之。初为郡功曹太守葛

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

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显宗知其忠,后诏特原之。由是征辟,五迁为尚书令,与仆射郅寿、尚书陈宠,同时俱以才能称。肃宗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宝剑,自手署其名曰:“韩棱楚龙渊,郅寿蜀汉文,陈宠济南椎成。”时论者为之说:以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渊;寿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宠敦朴,善不见外,故得椎成。

和帝即位,侍中窦宪使人刺杀齐殇王子都乡侯畅于上东门,有司畏宪,咸委疑于畅兄弟。诏遣侍御史之齐案其事。棱上疏以为贼在京师,不宜舍近问远,恐为奸臣所笑。窦太后怒,以切责棱,棱固执其议。及事发,果如所言。宪惶恐,白太后求出击北匈奴以赎罪。棱复上疏谏,太后不从。及宪有功,还为大将军,威震天下,复出屯武威。会帝西祠园陵,诏宪与车驾会长安。及宪至,尚书以下议欲拜之,伏称万岁。棱正色曰:“夫上交不诌,下交不黩,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议者皆惭而止。尚书左丞王龙私奏记上牛酒于宪,棱举奏龙,论为城旦②。棱在朝数荐举良吏应顺、吕章、周行等,皆有名当时。及窦氏败,棱典案其事,深竟党与,数月不休沐③。帝以为忧国忘家,赐布三百匹。

迁南阳太守,特听棱得过家上冢,乡里认为荣。棱发擿奸盗,郡中震慄,政号严平,数岁,征入为太仆。九年冬,代张奋为司空。明年薨。(选自《后汉书·韩棱传》)

【注】①教:文告。②城旦:一种筑城四年的劳役。③休沐:休息洗沐,即休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棱四岁而孤 失去父亲 B.棱阴代兴视事 处理政事 ...

C.及窦氏败,棱典案其事 案件 D.因令怨者章之 上奏章告发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后诏特原之 乡里益高之 ..

B. 自手署其名曰 显宗知其忠 ..

C.时论者为之说 世为乡里著姓 ..

D.白太后求出击北匈奴以赎罪 以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渊 ..

7、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B、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C、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D、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第五篇:《初中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 .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 .【石守信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 .

D.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 .

【石守信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 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石守信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 .

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

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

D.援不至,遂没焉 遂:于是。 .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译文: 。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译文: 。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

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②,咸誉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③。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

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 .

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

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

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取材于柳宗元《宋清传》

注:①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 ②雠:这里指售出、成交 ③直:价值,价钱

9.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善药 居:聚积,搜集 .

B.积券如山 券:借据,欠条 .

C.未尝诣取直 诣:前往 .

D.终不复言 复:回答 .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那些等待宋清馈赠的人在门前排成了队

B.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

他们的求利不也太短浅了吗

C.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

现在的交往中有能像宋清那样从长远考虑回报的人吗

D.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

天下那些穷困潦倒而还可以活下去的人就会躲起来

1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生意场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斤斤计较的,宋清就是一个例证。

B.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

C.计较蝇头小利不仅是一般商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

D.宋清与人交往不仅异于普通商人,也高于某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①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身窥,据此可无北顾之忧。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千户吴玉守之。

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 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

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将士闻之,或信或否。 ..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

“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

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厕,搜获之,并.

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咸顿首称善。

(选自明 谢黄《后登陆》卷下,有删改)

【注】①上:皇上指朱棣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语诸侯曰„ 谈论 .

B.委尸填满沟壑 放置 .

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 标志 .

D.噫!我固无姜 祸患 .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今俞瑱得之 乃令吴玉守之 ..

B.利为彼有 宜为报仇 ..

C.降家皆为上所杀 儿为所误 ..

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 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

15.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 ( )

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值襟喉 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 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

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

A.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

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

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

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

申甫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尝系鼠媐1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

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授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

车站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已而瘗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

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逐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桂败殁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卢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 ① 媐(xī):嬉戏。 ② 瘗(yì):埋葬 ③ 窭(jǜ):贫穷。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人濒行 濒:临近 .

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 .

C.遽薄京师 薄:逼近 .

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步兵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童子亦欲学之乎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

第六篇:《宗泽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宗泽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母刘,梦天大雷电,光烛其身,翌日而泽生。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

朝廷遣使由登州结女真,盟海上,谋夹攻契丹,泽语所亲曰:“天下自是多事矣。”退居东阳,结庐山谷间。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假宗正少卿,充和议使。泽曰:“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曰:“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宗泽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宗泽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知磁州。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磁经敌骑蹂躏之余,人民逃徙,帑廪枵然。泽至,缮城壁,浚湟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言:“邢、洺、磁、赵、相五州各蓄精兵二万人,敌攻一郡则四郡皆应,是一郡之兵常有十万人。”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庆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泽兵蹑其后,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泽擐甲登城,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开门纵击,斩首数百级。【宗泽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文章宗泽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出自

泽质直好义,亲故贫者多依以为活,而自奉甚薄。常曰:“君父侧身尝胆,臣子乃安居美食邪!”始,泽诏集群盗,聚兵储粮,结诸路义兵,连燕、赵豪杰,自谓渡河克复可指日冀。有志弗就,识者恨之。

――《宋史》

18、写出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命知磁州(2)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3)恐泽兵蹑其后(4)识者恨之

1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泽语所亲曰;/若属皆且为所虏

B、或问之,泽曰;/或三行五行

C、忧愤成疾,疽发于背;/多于南亩之农夫

D、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无他,但手熟尔

2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光烛其身,翌日而泽生

参考答案:

18、做…….知州(州的长官);都;悄悄追随;以……为遗憾、为……而遗憾(4分)

19、D

20、(1)雷电的闪光照亮他母亲的身体,第二天,宗泽出生了(3分)

(2)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又怎么能够在金人面前丧失气节而有辱皇上的使命呢?(3分)

21、杜甫(1分);克敌复国壮志难酬的忧愤 本文来自

22、文中所选取的宗泽生平事迹都和宋金战争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如其退居东阳、知守磁州、忧国病亡等重大人生事件都直接与结盟女真而谋攻契丹、靖康受耻而北庭和议、河北战乱而偏安南京等历史事件相关联,借宗泽的生平书写了时代风云、国家命运。(4分)

参考译文: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鸟人,宗泽从小就豪爽有大志,无佑六年考中进士,在朝廷应对时极力指陈时弊,考官讨厌他的耿直,把他放在第三甲采取.

宗泽调任大名府馆陶县尉.吕惠卿统管鄜延,下公文要宗泽与县令巡视黄河堤防.公文到达时,正碰上宗泽长子丧亡,但宗泽还是拿上公文立即动身.吕惠卿得知此事,说:“他可说是个为国而忘家的人.”不久,朝廷正在大规模疏浚御河,当时正是隆冬时节,不少服役的人冻僵了倒在路旁,可宫廷派出的使者仍然紧急催督.宋泽认为疏浚御河是个小事,于是向上级统帅呈递文书说:“现时正值严寒,这样做只会让百姓受苦却不容易见到功效,还是稍微等待一段时间,到了开春,就可以不受严寒干扰而继续施工了,”上级统帅把他的意见禀奏皇上,最终被采纳.吕惠卿征召他为属官,他推辞了。

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联名举荐,担任和议使,宗泽说:“这次出行不能活着回来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金人能悔过撤军当然好,不然的话,我怎么能够在敌营屈节而有辱君命呢!”参与商议的大臣们认为宗泽刚正不屈,担心会妨害和议之事,因此皇上没有派他出使.而任命他为磁州知州。

当时太原失守,在两河地区任职的官员全都借故推委不肯前往.宗泽说:“食国家俸禄却躲避困难,这不行啊.”当天就独自骑马赴任,只带了十多个瘦弱的士兵.到达选后,修缮城墙.疏浚城河,整治兵城,招募义勇,开始作固守不动的打算.皇上嘉奖他,任命他为河北义兵都总管.金兵攻破真定,率军南取庆源,从李固渡渡黄河,由于担心宗泽带兵从后面追踪,就调遣几千骑兵直奔磁州城,索泽披甲登上城楼,命令将士用神臂弓射箭,使金兵逃跑,又打开城门:追击敌军,杀敌数百人.所缴获的羊马金帛,全部犒赏士兵.

靖康二年正月,索泽到达开德.他准备凭借孤军进兵救援京城,都统陈淬说敌军气势正盛,不可轻举妄动.宗泽大怒,准备杀了他,诸将请求宽恕陈淬,让他能在阵前以死效命.索泽命令陈淬进军,遇到金兵,陈淬战胜了敌人.

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将孤兵寡,不深入敌营不能成功.先头部队回报说前面有敌人军营,宗泽就率军向前直奔敌营,与敌战斗,打败了敌人.宗泽领兵转战东进.可是敌人增援的生力军到了,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盘,索泽下令说:“今天进与退同样都是死,我们不能不从死中求生.”士兵知道总是一死,无不以一当百,杀敌几千人.金兵大败,溃退几十里.宗泽考虑到敌军十多倍于已,现在这一战出其不意,敌军势必再来,假使他们出动全部骑兵在夜闻偷袭我军,就危险了,于是就连夜转移了自己的军队.金兵当晚到达,只得到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宗泽出其不意,又派兵过黄河袭击敌军,打败了他们.

第七篇:《李廌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宋史·李廌传》》

李廌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宋史·李廌传》

李廌,字方叔,其先自郓徙华。廌六岁而孤,能自奋立,少长,以学问称乡里。

谒苏轼于黄州,贽文求知。轼谓其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拊其背曰:“子之才,万人敌也,抗之以高节,莫之能御矣。”廌再拜受教。而家素贫,三世未葬,一夕,抚枕流涕曰:“吾学忠孝焉,而亲未葬,何以学为!”旦而别轼,将客游四方,以蒇其事。轼解衣为助,又作诗以劝风义者。于是不数年,尽致累世之丧三十余柩,归窆华山下,范镇为表墓以美之。

益闭门读书,又数年,再见轼,轼阅其所著,叹曰:“张耒、秦观之流也。”乡举试礼部,轼典贡举,遗之,赋诗以自责。吕大防叹曰:“有司试艺,乃失此奇才耶!”轼与范祖禹谋曰:“廌虽在山林,其文有锦衣玉食气,弃奇宝于路隅,昔人所叹,我曹得无意哉!”将同荐诸朝,未几,相继去国,不果。【李廌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宋史·李廌传》】李廌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宋史·李廌传》。轼亡,廌哭之恸,曰:“吾愧不能死知己,至于事师之勤,渠敢以生死为间!”且作文祭之曰:“皇天后土,鉴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词语奇壮,读者为悚。

廌喜论古今治乱,条畅曲折,辩而中理。当喧溷仓卒间,睥睨而起,落笔如飞驰。元祐求言,上《忠谏书》《忠厚论》,并献《兵鉴》二万言论西事。朝廷擒羌酋鬼章,将致法,廌深论利害,以为杀之无益,愿加宽大,上纳其言。

廌中年绝进取意,始定居长社,县令李佐及里人买宅处之。卒,年五十一。

(取材于《宋史·李廌传》,有删改)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家素贫,三世未葬 素:向来

B.将客游四方,以蒇其事 蒇:完成,解决

C.乡举试礼部,轼典贡举 典:主持,主管

D.词语奇壮,读者为悚 悚:恐惧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谒苏轼于黄州 多于南亩之农夫

B.子之才,万人敌也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C.吾学忠孝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D.廌虽在山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轼谓其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

苏轼说他的文笔如波涛翻腾,有飞沙走石的气势

B.将同荐诸朝,未几,相继去国,不果

至于勤勉侍奉老师,哪敢因生死相隔而间断

D.廌深论利害,以为杀之无益

李廌深刻论析利害关系,认为杀鬼章没有好处

1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李廌六岁丧父,但能奋发自立,勤奋好学,后来向苏轼赠送文章求教。

B.李廌在苏轼的帮助和勉 本文来自

C.贡举考试遗漏李廌,吕大防赋诗自责,并与范祖禹商量一起推荐李廌。【李廌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宋史·李廌传》】文章李廌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宋史·李廌传》出自

李廌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

8.D(悚:恭敬)

9.D(虽:虽然。A于:表动作行为方向/比;B也:表判断/语助词;C焉:兼词/代词,哪里)

10.B(“几人相继去世”有误,应为“几人相继离开京都”)

11.C(“吕大防赋诗自责”有误;与范祖禹商量推荐李廌的是苏轼)

李廌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

李廌,字方叔,他的祖先从郓迁居到华。李廌六岁便没了父亲,能够发奋自立,稍微长大点,凭借学问精通而在乡里被称颂。

他到黄州拜谒苏轼,赠送文章以求被知晓。苏轼说他的文笔如波涛翻腾,有飞沙走石的气势,拍着他的背说:“你的才华,是可以和万人匹敌的,如果再有高尚的节操促进,就没有人能比得上你了。”李廌拜了两拜接受了苏轼的教导。李廌家向来贫穷,接连三代都没有安葬,一天晚上,他摸着枕头流着眼泪说:“我在这里学习忠孝的道理,但父母没有安葬,还要学习干什么呢!”天亮就告别了苏轼,打算游历四方来完成这件事。苏轼热情给予他帮助,又作诗勉励有节操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几年,李廌便把累积几代的灵柩三十多副全部集中起来,归葬于华山之下,范镇立碑作表赞美了这件事。

李廌更加勤奋读书,又过了几年,再见到苏轼,苏轼看到他的著作,赞叹道:“这是和张耒、秦观同类的啊!”乡里举行礼部考试,苏轼主管贡举,遗漏了李廌,作诗自责。吕大防感叹说:“有司主试才艺,竟然遗失了这一奇才啊!”苏轼和范祖禹商量说:“李廌虽然身在山林,但他的文章有锦衣玉食的气质,把奇宝舍弃于路边,是古人所叹恨的,我们怎能没有这种遗憾呢!”然后打算一起推荐李廌给朝廷,没多久,几人相继离开京都,此事便没有结果了。苏轼去世,李廌恸哭,说:“我惭愧自己不能为知己而死,至于勤勉侍奉老师,哪敢因生死相隔而间断!”并且写文章祭奠苏轼道:“皇天后土,鉴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李廌传宋史阅读答案翻译《宋史·李廌传》】阅读答案

李廌中年无意进取,才定居在长社,县令李佐和邻里买了住宅让他住。李廌死的时候五十一岁。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86104/

推荐访问:宋史包拯传翻译 宋史文天祥传翻译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