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来源:阅读答案 时间:2016-04-20 11:07:29 阅读:

【www.zhuodaoren.com--阅读答案】

第一篇:《初中常见文言文虚词练习》

初中常见文言文虚词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及其含义:

1、忽啼求之( )

2、仲永之通悟( )

3、或以钱币乞之( )

4、学而时习之( )

5、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6、心之所向( )

7、卒之为众人( )

二、对下列句中加点“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昂首观之(代词,相当于“它们”) B、余闻之也久(代词,相当于“这件事”) C、项为之强(助词,相当于“的”)

D、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 其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及其含义: 1、蹲其身,使与台齐( ) 2、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

3、如此其贤也( )

4、不能名其一处也( )

二、对下面句中加点的“其”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代词,他)

B、其真无马耶。

(连词,表选择疑问,相当于“是----还是”) C、安陵君其许寡人。

(助词,用来加重语气,相当于“可要”亦可不译) D、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副词,表反问,难道) 以

一、在下面括号中写明“以”的用法及其含义: 1、徐喷以烟( ) 2、盖以诱敌( )

3、以虫草为林( ) 4、以观沧海( )

二、下列句中“以”的作用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或以钱币乞之 C、屠惧,投以骨 D、生以乡人子谒余 而

一、请指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在句中所表示的关系,并说出相当于现代汉语哪个词语。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并列关系,和。 1、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关系,________。 2、而疑邻人之父_____________关系,________。 3、妇拍而鸣之_______________关系,________。 4、挟天子而令诸侯_______________关系,________。

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_______________关系,________。

6、后狼止而前狼又至_______________关系,________。

一、指出下列“为”的用法、含义并注上其拼音: 1、并自为其名( ) 2、项为之强( )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4、知之为知之( ) 5、弃其杖,化为邓林( ) 6、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于”的用法及其含义: 1、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4、欲有求于我也( )【初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则

一、解释下列句中“则”的含义: 1、学而不思则罔( )

2、三不在高,有仙则名( )

3、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4、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者

一、指出下面句中“者”的含义或作用:

1、马之千里者( ) 2、二者不可得兼( ) 3、齐国之美丽者也( ) 4、择其善者而从之( )

5、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 拓展练习

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判断文中加点的“之”“以”“而”的用法和意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阅读《秋水》,完成8~11题。(10分)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初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河: (2)野语: (3)谓: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A. 宁厨下儿曾有过 过:过失 B. 宁许蒙不杀 许:答应 译: C .蒙母徒跣山谏蒙曰 谏:进谏 D.属汝以大事 属: 通“嘱”,嘱托 10.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4.请将“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A.秋水时至 四时之景不同 译文: B.吾非至于子之门 子又生孙 25.文中吕蒙形象鲜明,试概括这一人物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2分) C.闻道百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答: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以为莫己若

11.河伯虽然有骄傲自大的一面,但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可贵一面。你认为这一

是: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5分)

上①掌从容②与信③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者。”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注释]①上:即指汉高祖刘邦 ②信:指汉朝名将韩信 ③从容:随意 (1)翻译下列划线句子。(2分)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答: (2)刘邦和韩信谈话的话题是: (用原文回答)(2分)

(3)出自上文的一个成语是 (1分) 阅读(吕蒙的故事》一文,回答23--25题。(6分)

宁(即甘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礼(赠送礼物)礼蒙母,乃出厨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一会儿)还船,缚至桑树,自挽弓射杀之。毕,解衣卧船中。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宁闻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赤脚步行)出谏蒙曰:“至尊(指吴主孙权)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 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甘宁的字),老母待卿食,急(赶快)上!”宁涕泣嘘欷(哽咽,抽噎)曰:“负卿!”与蒙俱还见母,欢宴竟日。 2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第二篇:《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竞赛试题》

七年级文言文知识竞赛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世语新说》两则 共16分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1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 行: ..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 乃: ..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 去: ..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引: 顾: ..

E、寒雪日内集,俄而雪骤; 内集: 俄而: ....

F、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拟 ___ ___ 因 ..

2、按课文默写。4分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___ __。”兄女曰:“ 。”公大笑乐。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论语十二章》 共20分

1、积累成语 : 、 、 、 (至少写出四个)4分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每类2个)4分

学习态度: 。 。

学习方法:

3、理解背诵6分

①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②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勉励大家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③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4、解释加点词的含义。6分

① 不亦说乎? 吾日三省吾身: 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 殆: ③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 温故而知新 故: 三、《虽有佳肴》 共18分 (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9分

1、虽有佳肴( ) 2、不知其旨也( )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4、教然后知困( ) 5、然后能自反也 ( ) 6、虽有至道( ) 7、学学半( ) 8、教学相长也( ) (二)翻译下列句子。8分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故曰:教学相长也。【初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4、《兑命》曰:“学学半。”

(三)本文的中心句是 。2分

四、《河中石兽》 共16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 一寺临河干( ) ⑵ 山门圮于河( ) ⑶ 阅十余岁( ) ⑷ 但知其一( )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⑴ 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⑵ 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这个故事阐明了 的道理。(2分) 五、寓言二则 共16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

(1)人皆吊之: (2)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 .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4)其家甚智其子: ...

(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 亡: (6)马无故亡而入胡: ...【初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7)何遽: (8) 堕而折其髀 堕: 髀: ....

2、《智子疑邻》寓意是 。 出自《塞翁失马》的成语是 ,其寓意是: 6分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4分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解释带点的词:6分

舍人相谓曰:(商量 ) 我能为之足:( ) 遂饮其酒:( ) .蛇固无足:( ) 子安能为之足:( ) 终亡其酒:( ) 2、一词多义:4分

足:数人饮之不足 ( ) 之:一人饮之有余( ) ..

我能为之足 ( ) 我能为之足 ( ) ..

3、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该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不顾客观实际, 的人。4分

第三篇:《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初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于

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 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

迹。(《墨池记》)

(十一)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初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啊)(《岳阳楼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曹刿论战》)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4)表感叹,可译为“啊”。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十五)所

1. 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

2. “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例: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可译为“被……吞掉”) (《童趣》)

4. 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初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 指示代词,译为“那”。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2. fú,句首发语词。例: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丈夫。例:夫齁声起。(《口技》)

4. 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例: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 副词,可译为“就”、“于是”。例:遂逐其师。(《曹刿论战》)

2.副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例:恐遂汩没。(《上枢密韩太尉书》)

(十九)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初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

第四篇:《初中文言文虚词大全》

第五篇:《初中文言文虚词专题训练》

状元堂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第六篇:《初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于

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

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初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初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论语》十则)

3.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十一)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初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文章初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出自http://

第七篇:《初中文言文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解释加粗的字词(11分)

会天大雨(

度已失期(

等死(

)比至陈(

以大易小(

)岂直五百里(

寡人谕矣(

谓先主曰(

作奸犯科(

)以彰其咎(

此殆天所以(

二、找出下列通假字(9分)

適戍渔阳:

为天下唱:

固以怪之矣:

被坚执锐:

故不错意也:

轻寡人与:

仓鹰击于殿上:

欲信大义于天下:

自董卓已来:

三、古今异义词(10分)

楚人怜之

古:

今:

卒中往往语

古:

今:

以头抢地

古:

今:

休降于天

古:

今:

长跪而谢之

古:

今:

利尽南海:古:

今:

开张圣听:古:

今:

叹息痛恨:古:

今:

遂用猖獗:古:

今: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

今:

四、词类活用(10分)

法皆斩(

此教我先威众耳(

陈胜王(

皆刑其长吏(

天下缟素(

置人所罾鱼腹中(

箪食壶浆(

亲贤臣(

此皆良实(

被坚执锐(

五、翻译句子:(20分)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安陵以五十里之地而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7、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8、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9、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六、阅读下面三篇课外文言文(共40分)

(一)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初中文言文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初中文言文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1、

解释加点的词:(4分)

既通,前坐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人以其语语之

韪大踧踖

2、

句子翻译:(4分)

(1)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吏校尉。

(2)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3、

写出出自此文的成语并解释:(3分)

4、孔融说的“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话中之意是什么?这表现了少年孔融的品质。(3分)

(二)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而不悛。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耶?”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

一日,雪作,孙抟雪而嬉,艾子见之,褫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初中文言文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文章初中文言文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出自http://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89561/

推荐访问: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虚词练习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