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来源:读后感 时间:2018-10-20 18: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读后感】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共10篇)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一)

写一篇家乡的名人作文 我贵阳的

王阳明(1427-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生于浙江,成道于贵州.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兵部主事王守仁因开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并发落到龙场,一住便是三个年头.
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成为他学术思想的新开端.在龙冈,他写成了《五经臆说》,以其极富反叛精神的“异端曲说”向程朱理学发起猛烈轰击.谪居龙场三年,使他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朴质无华的“夷民”,他们与王无亲无故,却能拔刀相助,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度过了难关.这与京城中“各抢地势,勾心斗角”的情况相比,有如天渊之别.他体味到人间“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
王阳明一生中办过三个书院,最早的便是龙冈书院,在这里传习了第一批王学弟子,在他的《镇远旅邸书扎》中提到陈宗鲁、汤伯元等16人.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在龙冈形成,开山之作就是《龙场生问答》与《教条示龙场诸生》.王阳明思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书院,贵州的龙冈书院、江西的濂溪书院和浙江的稽山书院,构成了王学传播的主要路线.
王阳明一生中写过许多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贵州所作.一篇是千古不磨的《瘗旅文》,激情所致,一气呵成,哀吏目客死他乡的悲凉,叹自己落魄龙场之不幸,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读后莫不黯然垂泪.另一篇是《象祠记》,这是受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贵荣之托而写的,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
王阳明在贵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贵州人对他的感情却十分深厚.在修文阳明洞,有彝族土司安国亨的题字,大书“阳明先生遗爱处”.这“遗爱”,是无限的爱,是永恒的爱,永远存活在人们心中.《与安亘慰》的两封书信表达了他与少数民族之间情真意深,永志难忘.他所写的《居夷诗》百余首,还有《玩易窝记》、《何陋轩记》、《君子亭记》、《宾阳堂记》,记述了他在贵州期间的心迹,是王阳明思想转变的历史见证.他开启了贵州自由讲学之风,以后的文明书院、正学书院、阳明书院、南阜书院、学古书院都继承了这一传统,对贵州的教育与思想有着深远影响.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巨人,在修文阳明洞,在贵阳扶风山,都建起了王文成公祠,如今还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阳明园.
王阳明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文化名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绝顶”,此即所谓“真三不朽”、“兼三不朽”.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二)

王守仁有这么牛吗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军事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日本名将东乡平八郎曾说:“一生俯首拜阳明.”)
文学
《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守仁的名篇《瘗旅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王守仁早年作诗刻意求工整,晚年融会哲理.”
书法
王守仁在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王守仁将心学融入书法,丰富了中国的书法理论.
阳明学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
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三)

志不立,天下几无可成立事.出处 、 翻译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如果不能确立自己的志向,天下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成的.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四)

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最终悟到了什么?王阳明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他开始走与宋元理学不同的道路.
理学讲存天理灭人欲,而他说心即理也.其实人欲也是天理.
同时他提出知行合一,摆脱程朱理学空谈道理不重实际的现象.
他的门人把心学发扬光大,著名的李卓吾黄宗羲都是继承这一学派.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五)

讲述中华美德的书有哪些?
体现中华美德的书

中华美德书 目录
第一目 孝顺父母
  舜孝感天动地
  乌鸦反哺 羔羊跪乳
  黄泉相见
  亲尝汤药
  缇萦救父
  芦衣顺母
  温席扇枕 恣蚊饱血
  沉香救母
  木兰从军
  孝文帝登基泣父
  吉*千里申冤
不合理的法律
  望云思亲
  东海孝妇 六月飞雪
  王世同堂,家和万事兴
 千古文章
  孝经
  唐诗宋词五首
  纸船——寄母亲
第二目 勤劳节俭
  晏子拒奢
  驴入牛群
  “小气”的陶侃
  身无长物 不失其本
  门外韩擒虎 楼头张丽华
  隋文帝与隋炀帝
  千金当厨
  “豪华的大屋”
  范家门风
  破袍介俭
  一代廉吏于成龙
  林则徐的“五不准”
 千古文章
  代檀
  悯农
  训俭示康
  朱子治家格言
  人生,以俭为宝
  惜福·习劳
第三目 好学惜时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庖丁解牛
  纪昌学射
  悬梁刺股
  半途而废
  “三余”与“三上”
  士别三日 刮目相看
  凿壁偷光
  枕戈待旦 闻鸡起舞
  负薪挂角
  囊萤映雪
  墨池笔冢
  江郎才尽
  欧阳询读碑
  划粥苦读
  司马光的“警枕”
  抄书成才
  为读书“生”为读书“死”
 千古文章
  论语 
  劝学
  诫子书
  教条示龙场诸生
  匆匆
第四目 尊师重道 
第五目 求知求真
第六目 诚信负责
第七目 自尊自律
第八目 坚毅勇敢
第九目 谦恭守礼
第十目 友爱乐群
第十一目 爱国奉公
第十二目 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六)

寻春 王阳明 赏析

前六句给人的意象,是一种阴暗的畏途,思乡的情思、凄苦的前程都在笔下呈现,然而笔锋一转,凄苦之调遂化为“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之境界,显得格外坦荡.王守仁善写山川景色之秀丽、归隐林泉之悠思.《山中示诸生》系列,总能给人带来秀逸清丽之感.“桃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溪边坐流水,水流心共闲.不知山月上,松影落衣斑”,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多么静谧、悠闲的韵味.再看他的《寻春》诗:“十里湖光放小舟,漫寻春事及西畴.江鸥意到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白暮草香含雨气,九峰晴色散溪流.吾侪是处皆行乐,何必兰亭说旧游.”他的诗歌,全没有复古派模拟古人的色彩,而是用最简洁的文字,描摹最自在的意象.王守仁曾说过:“人之诗文,先取真意.这就好像童子垂髫肃揖,自有佳致.如果童子戴假面具和假胡须,低头弯腰,则令人生厌了.”这话其实很适合他自己的诗文,观其诗,想见其人,浪漫之气,溢于言表.
  王守仁的诗文,洋溢着他的生存体验和生命智慧,具有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气质.先有他以良知为前提的“真意”,才有后来李贽提倡的“童心”、袁宏道等人提出的“性灵”,从而在晚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革命运动.从这层意义上说,王阳明的体认良知,不仅对明代的思想界影响深远,而且推动着明代文学突破复古的樊篱,趋向个性解放.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七)

心学王学七派
王守仁创建的心学

  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倘若不经此“大彻大悟”,王学恐怕很难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长期以来,“龙场悟道”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恍然大悟,而忽略了以前的许多坎坷经历、哲学思考及其理论对辩.王阳明学说,并非产生于他那“水乡泽国”的故乡,而是产生在穷乡僻壤的龙场.这是必然中的偶然,它与王阳明当时的处境和寂然心态有极大关系,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迸发出来的思想之火.
  正德三年(1508年),兵部主事王守仁因开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并发配到龙场,一住便是三个年头.王阳明惨遭此祸,心境自是孤独、寂寞、苦闷、悲戚.他由繁华、恬静、文雅、舒适的万户京城,陡然漂落到偏僻、荒凉、寂廖、冷漠的龙场,举目无亲,衣食无着,不由得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跌入万丈深渊.他自知无处伸冤,万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却,于是对石墩自誓:“吾惟俟命而已!”他心乱如麻,恍恍忽忽,悲愤忧思无法排解,终夜不能入眠.起而仰天长啸,悲歌以抒情怀.诗不能解闷,复调越曲.曲不能解闷,乃杂以诙笑.
  在此绝望之中,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给予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一线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与命运抗争.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走上一条艰苦、独特的道路,从而成为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成为他学术思想的新开端.龙场在万山之中,“书卷不可捣”,于是默记《五经》要旨,但凭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忖度程朱理学.这一改变,使他摆脱了世间凡俗,跳出了“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窠臼,发挥了独立思考,探索到人生解脱之路.
  他在龙场附近的一个小山洞里“(把)玩(周)易”,在沉思中“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心境由烦躁转为安然,由悲哀转为喜悦,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绪油然而生.在龙冈,他写成了《五经臆说》,以其极富反叛精神的“异端曲说”向程朱理学发起猛烈轰击.谪居龙场三年,使他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朴质无华的“夷民”,他们与王无亲无故,却能拔刀相助,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度过了难关.这与京城中“各抢地势,勾心斗角”的情况相比,有如天渊之别.他体味到人间“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千古龙冈漫有名”,这是王阳明谪贬龙场期间所写的一个诗句,用以怀念和赞颂三国时的诸葛亮.如今,这一诗句却成了后人对他的赞誉与缅怀.这龙冈,因王阳明而名扬四海;这龙冈,被人们誉为“王学圣地”.天下的王学,无论是浙中、江右、泰州、南中、楚中、北方、粤闽诸学派,抑或是日本的阳明学、朝鲜的实学以及东南亚、欧美的王学,寻根溯源,都以贵州为渊薮,以龙冈为始发地.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八)

用于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名句格言?
当天晚上回答!

  图书馆名言(共42条):
  1.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梁实秋《时间即生命》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集外集·自嘲》
  3.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陆九渊《语录》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6.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额外资料】中文大学校训为「博文约礼」.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博文约礼」为孔子之主要教育规训,其言载于《论语》如上.文中宣称该校教育方针为德智并重,故采「博文约礼」为校训.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9.万物静观皆自得.程灏《秋日偶成》
  【额外资料】世上一切事物,只要透过冷静观察,都能有所得.下句为〝四时佳兴与人同〞一年四季的许多好兴致,我也是和别人一样的.跟朱熹:「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1.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徐干《中论》
  12.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1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4.人有知学则有力矣.王充《论衡·效力篇》
  15.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16.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议兵篇》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
  1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额外资料】对治学而言,博学与慎思,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治学光靠苦思冥想,往往会流于空疏.
  19.开卷有益.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20.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正世》
  21.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22.希望便是快乐,创造便是快乐.冰心《冰心选集》
  23.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韩非子《解老》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5.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额外资料】仁民就是爱百姓.爱物就是爱物资.要知这二件事,是军队的命脉,如果不能仁民爱物,就足以致我们军队的死命.以后你对于百姓,无论男女老幼,都要亲爱小心,不可稍有轻侮的举动.对于物资,无论一草一木,都要珍惜不可稍有暴弃的行为.
  2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企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庄子·劝学》
  27.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庄子·劝学》
  28.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
  29.物而不物,故能物物.《庄子·在宥》
  30.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庄子·秋水》
  31.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
  3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额外资料】三句(苟作诚字解),新就是除旧布新,如一个人能诚心去除旧染之恶,更要「日日新、又日新」,努力不懈的去自我反省、愓励自己,革其心除旧恶,作新民、养成新习惯、新生活、新思维、新道德振作兴起,日求进步.
  3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额外资料】「明德、亲民、至善」乃是大学之三大纲领,据朱明德就是人生来具有光明德之德性,这光明之德性,有时被欲念所蔽,便昏昧不明,如乌云掩日,「看似昏暗然其本体光明并未消失.若风吹云散,仍可恢复它原有之光明.所谓:在明明德,就是要人将欲念除去,净化其心.使本有之「明德」格外光明起来.「亲民」朱子将「亲」释为「新」字,他说「新民」论语云:孔子所说之「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孟子所说「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两者所言「日新」必经本身做起,而后再推已及人.尤其今日社会污浊「做一个现代新人类,定要以诚待人,以和为贵,一日三省,亲民、育民、才是我们应有之修养.「至善」就是最完美的意思.「止于至善」就是以「至善」为做人处事之最后目的,无论修已之「明明德」和化民的「亲民」都要达到「至善」.
  34.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墨子·亲士》
  35.其然也,有所以然也,其然也同,其所以然不必同.《墨子·小取》
  3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额外资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清华大学校训,这八个字来自《周易》中『干』『坤』两卦的卦辞.最早见于1914年梁启超题为《君子》的演讲,以《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学生.
  37.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38.学以明理,文以述志,思而通其学,气以达其文.苏轼《送大序》
  39.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刘禹锡《问大钧赋》
  4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41.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韩非子《大体》
  42.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孙子兵法《九变篇》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九)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一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於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十)

王阳明;寻春译文

王守仁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根本,而诗文就如同道德发出来的花木,“根本盛而枝叶茂”.文是道德的表现,道德是文的根本.王守仁的诗,一则善于说理,融理学情怀与诗人性灵为一体,二则善于表达一种入世精神与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罗旧驿》是王守仁在赴龙场驿的路途中所作之诗.全诗这样写道:
客行日日万峰头,山水南来亦胜游.
布谷鸟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蛮烟喜过青杨瘴,乡思愁经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前六句给人的意象,是一种阴暗的畏途,思乡的情思、凄苦的前程都在笔下呈现,然而笔锋一转,凄苦之调遂化为“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之境界,显得格外坦荡.王守仁善写山川景色之秀丽、归隐林泉之悠思.《山中示诸生》系列,总能给人带来秀逸清丽之感.“桃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溪边坐流水,水流心共闲.不知山月上,松影落衣斑”,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多么静谧、悠闲的韵味.再看他的《寻春》诗:“十里湖光放小舟,漫寻春事及西畴.江鸥意到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白暮草香含雨气,九峰晴色散溪流.吾侪是处皆行乐,何必兰亭说旧游.”他的诗歌,全没有复古派模拟古人的色彩,而是用最简洁的文字,描摹最自在的意象.王守仁曾说过:“人之诗文,先取真意.这就好像童子垂髫肃揖,自有佳致.如果童子戴假面具和假胡须,低头弯腰,则令人生厌了.”这话其实很适合他自己的诗文,观其诗,想见其人,浪漫之气,溢于言表.
王守仁的诗文,洋溢着他的生存体验和生命智慧,具有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气质.先有他以良知为前提的“真意”,才有后来李贽提倡的“童心”、袁宏道等人提出的“性灵”,从而在晚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革命运动.从这层意义上说,王阳明的体认良知,不仅对明代的思想界影响深远,而且推动着明代文学突破复古的樊篱,趋向个性解放.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yuwen927262/

推荐访问: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 教条示龙场诸生心得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