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

来源:各类报告 时间:2016-02-29 09:45:1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各类报告】

第一篇:《关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调查报告1》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的参与者:村委会、养老院、沈鑫怡

实践的主题:关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调查

时间:2015年2月16日

地点:江苏省启东市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活动内容

(一)1.今天是2015年2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在此前向村委会的人员了解到,村委会会在今天向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品,今天一早就赶到了村委会。我们给老人们发放了红糖,水果以及营养品,看到老人脸上的笑容,这使得我们感到很欣慰。

2.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向我解释道,村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是从艰苦的时代走过来的,他们一生都很节俭,不舍得乱花钱,所以村里就购买一些年货给他们送过去。对于村委会的这个做法 我感到很欣慰,他们能如此的为这些老人着想。同时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正在实行交养老金的制度,每年子女都要交一定数额的费用,到年末60岁以上的父母就可以领取一定的补贴,这样是对他们晚年生活的保障。今年我的爷爷奶奶就领取到了两千多的补贴。我觉得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还是比较完善的,能够充分考虑老人的需求。

3.我们与老人们一起聊天,了解到老人们平时的生活比较乏味,所以我立即向村委会工作人员反映是,是否可以为老人建造一个小型的娱乐场所,可以供老人们消遣,工作人员说,这样的一个娱乐场所正在筹建中,将于今年中旬完工,这样一个场所中,有供老年人锻炼的健身器材,有供老年人喝茶聊天的休息室,还有供老人看电影的场所。明年的这个时候,老年人们就可以在里面休闲娱乐了。听到村委会能如此照顾老年人,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同时,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没有城市的那么好,所以许多人都会选择外出务工,所以很多老人都成了空巢老人,只有在节假日,老人们才能和家人团聚,所以老人们会感到很孤独,对此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说,他们会定期安排人员来与这些老人进行聊天,帮他们做一些家务,同时也会联系他们的子女,希望他们能经常回来看望他们的父母。我感觉村委会的做法很周到。

(二)下午我们前往养老院进行调查与慰问。刚进门,就看到有上面的领导在进行慰问。他们给老人们发了水果和牛奶,并帮老人们免费理发。向工作人员了解到,每到节假日,领导们就会来进行慰问,给老人们带来了许多福利。养老院里的老人大多是比较年长,没有自理能力儿女又疏于照顾的,他们住在这里,这里的工作人员能有效的照顾好他们,这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是一种幸运吧。我以及村委会的一些志愿者们和老人聊天,了解到一些关于他们家中的事情,其实有些老人在家中并没有得到过很好的照顾,养儿防老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求。

二、经验体会

通过此次的调查活动,让我了解到许多原先我不是很关注的东西,同时感受到村委会以及各级领导对老人的关注,但是一些老人在家中的待遇还是让我感到很担心。我希望如今的儿女还是能比较好的理解与继承养儿防老这句话的精髓,理解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意思。父母是给了我们生命并养育我们的人,我希望儿

女们能孝敬父母,不要感觉他们老了就是负担。在这次活动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对村委会工作人员提建议的部分,听到他们能妥善的照顾好村里的这些老人,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希望今后我还能参加类似的活动,深入群众中,了解他们的 情况,并为他们排忧解难,尽我的微薄之力,帮助到他们。

三、理性思考

在参加完这次调查活动之后,我也与我的家人进行了交流。我们都对政府实行补政策感到很欣慰,这使得老人在经济方面得到了保障。同时我也与他们交流了敬老院的事情,讲述了一些老人的遭遇。其实敬老院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凄凉,我觉得只有在家里不被重视的老人才会被送到哪里去。在我去过敬老院之后,有些方面还是让我感觉很欣慰的。其实老人的年纪大了,子女又要到外地去打工,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其实是对他们的照顾。在家里由于年龄的上升,他们的自理能力在不断的丧失,把他们送到敬老院,那里的护工能照顾他们,首先不说照顾的有多好,至少他们的一日三餐是没有问题的。同时敬老院里的老人比较多,他们呆在一起能有很多的话题,就不会像在家里一样孤独,同时在节假日,子女也能把老人接回去共享天伦之乐。

四、问题与建议

在此次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关于社区老人缺少业余时间的锻炼和消遣的问题时,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给出了使我满意的答复,他说,他们也同样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已经在建设给老人的活动区域,健身器材,并且给老人开设了聊天室,供老人们聊聊家常、喝喝茶。同时也开放了几个影音室可供老人们看看电视。我觉得敬老院的问题是最大的,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的老人得不到子女的照顾与关爱,这使得这些老人感到很难过。当初的养儿防老,辛苦养育,却换来了冷清与孤寂。社区工作者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十分重视,他们决定与老人们的子女进行交流,让他们常回家看看家乡年迈的父母,多陪伴老人,让他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同时也给晚辈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记住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请善待那些辛苦抚养我们长大的人。

学院:物联网学院

班级:自动化1406

姓名:沈鑫怡

第二篇:《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班级:11东旅游 姓名:刘君成

今年寒假我和村中的几个同龄人主要针对老年人的居条件及现状,健康状况,精神状况,医疗保障状况和文化体育等几个方面在九龙村展开了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

当前,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个巨大变化。这就是全世界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五岁以下婴幼儿。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这无疑将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超负荷的负担。然而,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到上个世纪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0%,而在老年人群中,农村老人约占80%。目前,我国农村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农村人口的7%以上。这些确凿的数据深刻地揭示了人口老龄化正日益逼近我们。如何解决好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的生活问题,尤其是农村养老的问题。是当代中国必须关注,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因为农村养老问题的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农村社会的和谐。

一.老年人生活来源问题

该村老年人生活费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他们的子女供养,大多数农村老年人都和自己的儿子、孙子生活在一起,并承担部分的家务劳动,如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小孩等等。二是少数体格交好具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自己还拥有土地,土地的收益基本归老年人自己支配。据调查该村正常家庭中基本不存在老年人生活困难的问题。另外该村有少数五保户,他们居住在大岗村的敬老院里。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由财政局、民政局提供生活费用。生活在家里的老年人每月可以领到100元左右的生活补贴。保障了他们最基本的生活。

二.老人的医疗问题

医疗问题在农村问题中应该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大多数村民的经济条件一般,只可以承担老年人非重大疾病的费用。我们去的时候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在该村实行,也能为该村老年人减轻了部分医疗负担。按规定,每人每年只需要10元,就可以根据不

同的数目医疗费用享受不同比例的报销数额。此项政策在该村得到了很好的推广,绝大多数人都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尽管有村民反映合作医疗存在报销手续繁琐,且必须在定点医院看病等各种不便,但合作医疗为大家带来了明显的补助,所以村民都对这项制度表示肯定,并希望未来能在此基础上改进,更进一步的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应当注意的是虽然合作医疗制度给村民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在现目前,医疗费用主要还是由老人所在的家庭承担,当老人出现重大疾病,无钱看病,因病致贫的情况仍然存在,当然这个问题也是社会普遍问题,在医疗保险还未能在农村实行推广之前,这基本难以彻底解决。不过值得欣喜的是在我们的调查中没有发现有现遗弃重病老人的现象,就算遇到了重大疾病,家庭还是会尽力为其医疗。

三.老年人的休闲活动

由于现在农村的大多青壮年子女都外出务工以赚取比留下做农活更多的酬劳,所以该村的老年人要承担一些日常的简单田间劳作和家务劳动,家里有小孩的还要照看小孩,因此老年人的空闲时间并不算太多。在我们随机抽查的老年人中,部分老人偶尔观看电视节目。原因有多个:一是为节约电费。二是给家里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三是现在的电视节目除新闻和极少的电视剧外,老人们都不喜欢。该村还没有设立图书角,原因是考虑到光顾的老年人不会太多。这与农村老人受教育的程度是有很大关联的,所以与城市的老人不同,这里的老人对国家大事也不太关心。对精神生活关注相对较少。农村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

四.老年人的精神状态

我们随机抽取了几十个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对生活感到满意的比例超过了80%。大多数老年人对目前的生活现状都表示满意对未来的预期都充满乐观,这里的老人更多的体现出了与世无争的清淡。由于该村老年的生活比较充实,生活中有琐碎的伙计,家里有孙辈的孩子,所以笼罩在城市老人中的孤独感和彷徨感在该村很少见。该村被调查的老年人绝大多数没有宗教信仰,他们并不迷信于鬼神。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老年人对目前生活感到满意,晚年生活幸福安康。老年人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率为 94.4%。调查中,有 63.3%的老年人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31.1%的老年人感到基本满意;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不太

满意的占 5.6%。调查中,有 96.6%的老人对子女给予自己的关心和照顾是满意的;感到非常满意的占 24%;感到比较满意的占 53.1%;感到基本满意的占 19.6%;感到不太满意的仅有 3.4%。

这一代的老年人都是经历了许许多多生活磨难的一代,特别是农村的老人,在过去经济困难、社会动乱的日子里受尽了各种痛苦,相对平静稳定的生活已经使他们感到非常的满足。这就是中国农民非常质朴可爱的一面。他们的儿女虽然大都在外打工,给以他们的关怀不够多,但他们都对此持理解态度,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老人们都支持子女出去闯自己的世界,而子女基本都能在物质上履行赡养的义务。而在精神上,老人们多依靠老年间交流活动排遣寂寞。人老了有好静的一面,但人老了最怕孤独。来自子女的精神慰藉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要求并不高,在能满足温饱的今天,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亲情,当然这也与经济发展之间有一定的矛盾,不过这些矛盾都是可以通过家庭内部的和谐温暖来解决的。

面对未雨绸缪的心态,有关专家已经建言,无论中国将来养老保险体系的结构如何,现在的当务之急都是恢复养老保险体系的信誉和资金的可行性。毕竟“一个运行良好的现代社会不可能放弃养老保障”,如果人们普遍对养老金能否维持一个体面的生活表示怀疑,那就说明这项改革还没到位。

儒家认为:“孝为百行之冠,众善之始,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文行也,德之本也。”可见,儒家思想以“孝”为先,“孝字上半部为老,下半部为子。有老人扶子之义。”因此,孝的道德伦理观最初是用于协调父与子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到了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思想占据了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并列为三纲五常之首,凡是以孝为先,封建统治者正是依据此统治来缚着劳苦大众的思想灵魂,进而进化上升到“效”、“忠”的意识形态高度,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维持。这个转变过程本质上包含着“政治”和“伦理”的双重含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中国统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使得华夏农耕民族“顺从、软弱”的农耕民族性格代代延续,成为农耕民族根深蒂固,顽固不化的传统思想观念。因而,在这种崇尚儒家封建文化的氛围中,农耕民族总是认认真真地尽孝道。于是孝顺父母这一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便逐渐成为农村家庭养老的核心因素。

中国有句俗话:人生七十古来稀,然而现在说“活到七十不稀奇”。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延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不断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将更多的需要日常护理,这必将加重家庭负担,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消极拒养老人情绪的增加。

总而言之,养老问题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问题,因为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目前,我市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建设,逐步构建了公办、民办、居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新模式。一是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服务。二是稳步发展民办养老服务。三是发展居家养老。面对社会老龄化,我市的农村养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只有正确解决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才能让大多数的人生活安康,才能全力助推“双提升”。

第三篇:《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的调查报告》

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题:关于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调查报告

学校: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系部:生态学系 专业:生态环境保护

班级:保护G111

小组成员:1姓名:王浩 学号:20110401104 2姓名:刘伊男 学号:20110402117农村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

3姓名:齐亮 学号:20110402112 4姓名:杜勃翰 学号:20110402110

5姓名:赵文飞 学号:20110402144 6姓名:黄丁浚 学号:20110402104

7姓名:谢旭刚 学号:20110402128 8姓名:潘诗远 学号:20110402139

时间:2013年6月1日

关于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的调查报告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的今天,养老问题成为我们日趋关注的问题之一,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使维权护老成为新世纪的一个社会性问题。而在老年人群中,农村老人约占80%,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农村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积极推动养老保险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对于改善中老年人生活水平及推动内需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当前推行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继农村低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的第三大农村社保制度,将使农民也能够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基本同等的社会保障权益。2009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试点工作已于2009年在省内全面的开展。此次调查,我们通过对农村相关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分析,展现了当前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实施成果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养老保险,参保情况,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调查背景

(一)社会背景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农村人口7.84亿,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比重达7.51%。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事关和谐社会构建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

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积极推动养老保险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对于改善中老年人生活水平及推动内需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当前推行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继农村低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的第三大农村社保制度,将使农民也能够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基本同等的社会保障权益。

(二)宏观政策背景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后逐步扩大试点,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以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从而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提出,到2009年已经在全国10%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再至2010年开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由试点开始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影响逐步扩大。 调查目的

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是我们新时代大学生面对社会应有的态度.而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也是党和社会对我们的必然要求.用我们所学的知识积极的回报社会,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师要求我们在这个暑假期间开展“关注民生,走进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对我们村子老年人的养老保险问题进行调查。探究现阶段试点的新型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农村老年人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使农村老年人在有保障、有尊严、

有安全的社会条件下生活,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调查对象

针对东北地区的农村(吉林省梅河口市杏岭乡帽山村)里的部分老年人进行寻访调查,了解他们对新型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认识以及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三、 调查内容

调查村民们对养老保险的认识和看法,村里养老保险金的发放问题,关于养老保险的政策法规问题。农村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

四、 调查方式

通过走访村里的老年人,访问村委会的相关负责人员,上网查询相关的政策法规,最后完成调查报告。

五、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概况

为了发展农村养老保险,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去年,我国政府出台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305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新农保较以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同:首先,筹资的结构不同。过去的老农保主要都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储蓄的方式。而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第二,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账户,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就是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有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我们认为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此外,不同于老农保主要建立农民个人账户的模式,新农保借鉴了目前城镇职工统账结合的模式。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这意味着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根据规划,将于2020年前全部实现所有农民都享有新农保。

1、基金筹集

目前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1)、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2)、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3)、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2、建立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3、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4、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二)、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的了解农村养老保险的相关基本情况,我们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与度,合理性,利益性,存在问题,发展前景以及人们的期望值进行了调查访问。在对调查数据及资料的汇总分析后得到如下的基本情况:

1.年龄段分布:据统计,此次调查对象中约有11%处于35-40年龄段,有66%处于40-50年龄段,有7.8%处于50-60年龄段,另有14.4%年龄在60岁以上。参与养老保险的人中以40-50年龄段最多。

2.调查发现有1\3的人对养老保险制度比较清楚,而2\3的人对其不太了解。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与度与普及度仍待提高。

3.据问卷及访问结果显示,目前不买养老保险的原因中,村民目前的经济能力无法负担这一项占了很大比例,达到了总人数的51.1%。而有30%的人是因为不太了解农保的政策和制度不敢贸然参与,有13.3%的人认为以后每月拿到的养老金过少,还有5.6%的人是由于其他种种原因。而已经买了养老保险的人中,有42.2%是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有35.6%是为了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有13.2%是为了其他原因,其中有77.8%的人认为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所要缴纳的保险金额比较合理。

4.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利益性,被调查人员中有55.6%认为政府实行的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一系列措施对于农民的切身利益比较有利,另有33.3%的人认为利益效果不明显。

5.虽然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着制度不完善、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等问题,但仍有41.1%的人认为养老保险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46.7%认为养老保险在农村还会有一定的发展。人们对于农村养老保险的预期值很高。 根据调查情况,我们绘制了目前参保曲线图,如图1

图1

目前参保的情况是:有31.8%的人已经买了养老保险,有些投保的是企业职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有40.9%的人有考虑买,而有15.9%的人目前还没有考虑清楚要不要买,还有一部分人表示不会买。

通过我走访的各个家庭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其中有位老爷爷在他提到养老保险金时,很高兴的对我说:“现在国家政策真是好呀,不仅免收了农业税,还给我们这些有年纪的老人发放养老金,以前都是没有的,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也可以用来补贴家用,看这箱牛奶就是养老金的钱买的呢„„”,他还为我讲了一些领取养老金的要求什么的,他说是很感谢政府的这项政策。另外一位40多岁的大姨提到现在结了婚后的年轻夫妻和60岁下的人就要向自己的村委交纳养老保险金,这笔钱就由自己的父母来领,还有等到自己60岁以后再领养老保险金,她也是很本分的交这笔钱,她说这笔钱该交。

(三)、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4个相关选项:缺乏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制度不稳定;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 覆盖面小。具体结果如下图1:

图2

第四篇:《农村老年群体生活状况及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

据“六普”资料显示,XX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10.4%,户籍人口中这一比例达到21.9%。根据国际标准, 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为此,XX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为全面反映我区老年群体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期望,以及目前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情况,更好的为青浦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统计服务,近期,国家统计局青浦调查队开展老年群体生活状况及社会养老服务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青浦农村老年群体对生活状况总体满意,但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养老观念倾向传统,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度高。社会养老服务内容多样,受益人群逐年扩大,但存在居家为老服务人员欠缺,补助对象范围偏小,养老机构经营压力大,政府投入不足,招工难等问题。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采用农村地区入户发放问卷,城镇地区召开社区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及部分公办、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座谈会的形式。调查问卷选取青浦青东、青中、青西5个乡镇、街道的10个村委会,100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针对老年人收入与支出、娱乐与社会参与、“银发产业”需求度、生活状态评价、养老情况、医疗卫生六个方面进行调查。座谈会选取全区3个居委会和3个养老机构作为调研对象。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提供服务的种类、内容、提供能力及其与需求间的差距情况,服务提供者的来源、技能与素质、收入等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不足、问题及成因。

从100位调查对象看,年龄在60-69岁的69人,70岁及以上的31人;男女性别比例各半;94%的农村老人居住私房;56%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为30-60平米;65%的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32%的老人为老俩口家庭;69%的老人每天与子女见面。从调研对象看,选取3个老年人占比较高的居委会参与调研,养老机构中2个为公办养老机构,1个为高端民办养老机构。

二、老年群体生活状况及社会养老服务情况

(一)农村老年群体调查问卷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经济来源主要依靠退休金,消费以食品为主。

农村老人主要经济来源中“退休金,养老金”排名首位,97位被调查老人选择此项,其次是“以往的积蓄”和“出租住房等投资收益”分别为50位和31位老人选择。说明农村老人经济收入主要自给自足,较少的依赖子女的赡养。在收入方面,46%被调查者人均月收入在1千至2千元之间,1千元以下的占24%,2千至3千元的占12%,3千至4千和4千元以上的均为9%。而支出主要集中在食品(98%)、医疗保健(74%)和衣着(52%)三方面,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偏低,仅为3%。

2、娱乐活动单一,社会参与度不高。

在调查问卷中,农村老人的娱乐活动(限选三项)主要为“看电视,听广播”和“与人聊天”,分别为95位老人和85位老人选择,其次为锻炼身体(31位)、棋牌类(27位)和阅读书报(22位),唱歌跳舞、逛公园等娱乐活动的选项仅为2位和1位老人。说明农村老人娱乐活动比较单调。73%的农村老人“很少或从不参加”社区或单位组织的活动,与社会交流的主要方式为“跟邻居交流”(66%)。农村老人的社交范围较为狭窄,社会参与度偏低。

3、农村老人消费意愿不强,需求尚待开发。

“银发产业”是指以老年人为目标客户的产业。本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老年食品、服饰、医疗保健产品、娱乐产品、学习、旅游、护理、理财产品、心理咨询等九方面内容。其中仅老年食品选择“很需要”的超过半数,其他产品需求度均不高,需求“一般”的占多数,尤其是“老年理财”、“老年学习”选项,选择“不需要”的比例为40%和30%。 加大“银发产业”的开发和投入固然重要,但如何引导老年群体增强消费意愿,开发更适合于老年群体的产品,更好的服务于老年群体,政府部门需要认真思考。

4、农村老人对目前生活状态较为满意,最担心健康状况。

问及目前生活状态(限选两项),57位农村老人选择“操持家务,为家庭操劳”,其次是28位老人选择“含饴弄孙,为子女分担家务”和26位老人选择“仍在岗位上工作,继续发挥专长、贡献社会”。【农村老年群体生活状况及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农村老年群体生活状况及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在“住房条件”、“生活安全”、“交通出行”、“晚辈陪伴”等方面感到“比较满意”的老人超过半数。最为担心的是“自己或老伴健康状况”,有87位老人选择,其次是“未来的养老保障”,有58位老人选择。

5、养老方式倾向传统,“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

有77%的农村老人倾向传统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倾向度仅为18%和5%。64%的老人目前生活状态为“老伴相互照顾”,由子女照顾的仅为8%。“养儿防老”观念有49%的老人表示赞同,51%的老人较赞同,无一人反对,但“以房养老”却有13%的老人不赞同,尤其是青西地区的老人居多,主要理由是“房屋由子女继承,应由子女养老”。

6、社区养老服务总体较为满意,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度高。

在社区养老服务中,37%的农村老人对老年活动室表示“非常满意”,61%的表示“比较满意”。60%的农村老人对健康保健服务表示“比较满意”。文体娱乐活动和精神关怀也有59%和65%的表示“比较满意”。在社区服务需求度选项中,“家庭病床、急诊联络、上门诊疗”服务需求度达79%,“体检、养生知识普及保健服务”的需求度达73%,“家庭医生”的需求度达55%。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度远高于“老年助餐”、“文体休闲活动”等为老服务项目。

7、就医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满意度较高。

据调查有77%的农村老人就医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频率51%集中在每月去1-2次,22%的老人每周都去。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选项合计超过50%的有“费用结算”(74%),“医院环境”(66%)有“医生水平”(63%)、“医疗设备”(55%),“药品供应”(53%)。农村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整体较为满意,但因为50%的调查对象身体状况“基本健康,行动自如”,42%的被调查老人“身体状况一般,虽有小毛小病,但生活基本自理”,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能满足其需求。如遇重、特大疾病而造成生活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就会改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必能满足这部分农村老人的需求。

(二)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1)财政投入为老助老设施建设,老年福利事业健康发展。

2015年XX区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机构7家,老年人助餐服务点9个。以村为重点新建13家市级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创建面积3712平方米,投入资金689万元,改建市级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5家,改建面积3484平方米,投入资金280万元。

(2)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多样,受益群体不断增加。

目前XX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工作机构逐步健全。服务内容从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拓展到“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急”、“助医”和心理疏导等项目化服务。助老服务员从2015年的120名发展到895名,被服务老人从360名扩大到3513名。与此同时,为老服务志愿者从439名发展到1178名,被服务的老年人从824人扩大到4400人。

(3)关注重点服务对象,广泛开展为老服务。

2015年为XX区250名困难低收入及大病困难老人每人发放800元的资金帮扶。为74名大病、重病老人发放每人500元的助医卡。全区20家浴室为9420人次的经济困难且家中不具备沐浴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冬季为老助浴”服务。开展XX区“老伙伴”公益项目,招募了546名低龄老年志愿者为全区2600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第五篇:《关于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应对已经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探索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路径,近期,市发改委组织专门力量,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旨在针对困扰养老事业发展的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适用对路的措施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一、我市老龄人口结构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一)我市老龄人口结构。我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城市化程度较高,早在1987年就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近年来,全市老年人口数量以年均3.9%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全国和全省的老年人口递增速度。截至2015年末,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76.8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8.15%;预计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101.4万,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至22.5%,也即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老年人口的增长是刚性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社会化养老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综合采取兴建养老机构、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搭建服务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我市社会化养老程度,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雏形显现。

一是大力兴建养老机构。2015年以来,市政府投入资金1.67亿元对全市108处敬老院进行集中改扩建,新增供养用房1200余间,总床位由改造前的3480张增至现在的6891张,有46处敬老院达到省一级敬老院标准。2015年,投资3.7亿多元建成1处市级和6处区县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其中,投资近亿元建成使用的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建设管理服务水平达到全省一流,并被民政部批准为全省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机构,截至2015年末,我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94家,床位2.23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9张,其中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111家,床位1.15万张,占现有养老床位的比重为52.6%。

二是积极发展居家养老。目前,我市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村居(社区)为依托、以各类服务机构为支撑,为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多种社会化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志愿者服务和有偿、低偿服务相结合的办法,主要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探视、卫生保洁、心理咨询、医疗服务等日间照料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有居家养老中心(站)400余处,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15处,其中有4处示范站面积在750平方米以上。

三是探索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2015年3月,我市积极借鉴民政部推广的河北农村建设“互助幸福院”解决“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工作经验,在XX县开展“幸福院”建设试点工作。采取“县财政适当补助、村集体提供闲置设施并承担水、电、暖等日常开支,子女承担衣、食和医疗等费用”的办法,按照申请入住的原则,将试点村年满60周岁、生活能够自理的独居老人集中安排在“幸福院”养老。这一模式既有效解决了独居老人无人照顾的难题,又符合传统的居家养老特点,深受老人和子女欢迎。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我市结合新农村建设,探索建设老年“宜居房”,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旧村改造规划,提出“三优先”的要求,即:优先规划、优先建设、优先安排老人入住,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

四是着手搭建助老服务网络平台。我市于2015年3月成立助老服务网络(老年事业服务中心),实现与110指挥中心、120急救中心和为老服务队24小时互联互通,主要面对中心城区老年人提供各项助老服务。几年来,通过网络平台送医送药上门600人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30余场次,听课人数达3万余人,惠及老年家庭800余户,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搭建了良好的服务平台。与此同时,全市各级日益重视老龄工作,成立市社区助老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爱心助老活动。近年来,每年都组织开展以关爱空巢老人、困难老人为重点的“温馨夕阳工程”、“爱心助老工程”和“惠老和谐工程”等志愿服务活动,今年又开展了以“敬老助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老人节”、“敬老月”等系列活动。目前,我市已建立社区助老服务队400余支,招募助老志愿者5万余人,志愿者与社区困难老人结成帮扶对子2.29万对,进一步在全社会强化了尊老敬老为老服务办实事和老年人权益保障优先的浓厚氛围。

二、有关社会养老扶持政策执行情况

近年来,国家、省、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的法规政策,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遵循和依据。仅2015年以来,国家级和省级养老规划、扶持政策及服务标准规范即达26个,其中,2015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鲁政发〔2015〕50号),在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给出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我市政策资金扶持情况如下:

(一)主要政策文件。我市有关养老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可以概括为“一个规划、一个条例、一个办法、四个意见”,即:《养老服务事业“十二五”规划》,《XX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XX市社会养老机构星级化管理办法》和《关于在全市开展敬老院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管理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对城区三无人员实行集中供养的意见》,这些政策文件初步构建起了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政策框架。今年还将出台《XX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我市对养老机构建设普遍实行“三优先一减免”的优惠政策,即:优先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优先安排资金预算、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以上政策措施的出台完善,为全市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营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

(二)扶持资金及各项补贴。

1、老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自2015年起,我市按照60岁以上老人每人10元的标准设立老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680万元,其中市级170万元;2015年共筹集资金700万元,其中市级175万元,主要用于城镇养老服务机构省级扶持资金配套、走访慰问老年人以及其他老龄事业。

2、各类社会养老财政补贴。一是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均为每人每年84元,自2015年以来,累计补助7968万元,年均补助1992万元。二是农村“五保”供养。先后3次提高“五保”供养标准,目前供养标准为年人均不低于2800元,分散供养年人均不低于1700元。全市现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6325人,集中供养率达85.9%,走在全省前列。三是城镇“三无”人员供养。自2015年底起,对全市699名城镇“三无”人员按城镇低保标准150%的比例,每人每月发放不低于540元的供养金。【关于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四是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自2015年始,按每人每月100元标准购买服务项目,委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全市近千名低保特困老人、困难优抚老人、空巢老人等无偿提供登门探视、家政服务、助餐助浴等服务项目,已累计拨付购买资金500余万元。

3、高龄补贴。目前,我市各区县均建立起了百岁老人长寿补贴制度,标准为320-470元/月,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省、市两级财政分别负担每人每月200元、120元,其余部分由区县财政负担;对90-99岁的老人,给予每人每月30-80元不等的长寿补贴。

4、养老机构建设运营补贴。市财政每年拿出180万元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实行星级化以奖代补和财政补助。

就以上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市发改委会同民政、老龄等部门单位,对部分区县养老机构进行调研走访。从调研情况看,市级各项养老扶持资金及补贴落实情况相对较好,市、区两级财政给予养老事业很大的财力支持,但上级出台的部分优惠政策及市级关于养老机构用地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堪忧。一是以鲁政发[2015]50号文件省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为代表的有关养老机构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不力。集中表现在对养老机构的建设补助、床位补贴和对居家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的奖补政策、税费减免政策没有落实。按照文件要求,省财政专项资金需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给予4500元/床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和每年360元/床的运营补助;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按照一、二、三类标准分别给予25万元、20万元和15万元的资助;对养老机构部分税费给予免征或减半收取的优惠政策。由于这些政策措施刚性不足,在许多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单位很难得到落实,没有发挥出优惠政策对养老服务行业的扶持和激励作用。据了解,目前我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建设和运营补助尚未得到落实,用水、用电价格虽已按规定实现与民用同价,但用暖价格须按建筑面积缴费,有线电视终端用户收视费没有享受到减半政策,且必须按规定1台电视配1个机顶盒,收视费按机顶盒的数量计算,给养老机构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同时,由于受地方财力所限,省政府关于“各级留成使用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比例不得低于50%”的规定也未得以完全落实。2015年市级福彩公益金留成约7600万元,应按比例用于养老的比例应在3000万以上,而实际则远远达不到50%的要求。二是以淄政办发〔2015〕36号文件关于对养老机构建设用地的优惠政策难落实。该文件规定,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将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优先纳入规划,落实建设用地或相应场所。实际情况是,各区县用地指标非常紧张,很难预留用地。新建居民小区,政府没有硬性规定留出养老服务用地或用房,导致开发商根本不预留养老服务区域;公办民营应采取无偿划拨方式,企业投资应采取招、拍、挂方式提供土地。实际操作中,企业拿地,根本无用地指标可以划拨,只能靠租赁现有房屋,或按商业拿地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导致土地成本居高不下。相关政策规定的概括、笼统以及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执行标准,导致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法律约束性不强,从而不能发挥其对养老服务行业的扶持和激励作用,社会对投资发展养老服务行业关注的多、投入参与的少,致使养老行业仅是“看上去很美”。

三、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我市在社会养老服务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有益经验,但目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社会养老需求不相适应的诸多难点和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养老体系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国家、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已分别于2015年12月16日和2015年6月20日正式发布施行,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任务作出了详细规划部署;我省还于2015年12月5日出台《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对体系建设给出了诸多优惠政策。目前我市的相关建设意见正在拟定中,拟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出台,但社会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尚未出台。基于目前我市机构养老一叶独大、居家社区养老相对薄弱的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现状,亟需出台相对具体的建设规划,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个有机部分的功能定位、建设标准和比例构成作出详细规划,以便于科学构建养老体系建设布局。同时,尽快将社会养老服务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和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体系,给予硬性要求和刚性推进。

——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从养老服务产品类型来看,养老方式呈现多元化的需求倾向,但养老服务产品供给相对单一。经民政部门对城乡社区部分老年人养老需求抽样调查显示,受访者中73%的老人选择家庭养老,10%的老人希望村(居)统一建设集中养老,8%的老人选择社区日间托老,6%的老人希望机构养老服务,3%的老人有承受能力选择中高档养老。因此,老年人在养老需求方式上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倾向,但目前我市的养老服务仍主要以机构养老为主,在养老服务产品供给多元化上存在明显欠缺。从养老服务产品供给数量来看,尽管我市目前已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9张的水平,但194家养老机构中有83家为公办社会福利院和敬老院,以收养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为主,扣除这部分床位,我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床位仅1.15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仅14.9张,距离“到2015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养老服务发展不均衡。一是服务结构不均衡。从我市情况看,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方式中,前两者明显滞后于后者。由于受场地狭窄或供暖条件所限,加之缺少专人管理,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主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二是服务内容单一。单从养老机构服务内容看,能同步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少之又少。据调查,我市目前仅有昌国医院养生院、十化建医院养老院和宝华医院养老院3家养老机构能提供医疗服务,另有5家养老院配有卫生门诊,其余90%以上的均为日常照料型养老机构,仅能为入住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护理服务。这其中,也有相当部分养老机构基于毗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有利条件,有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构想,但受医疗服务准入门槛限制及“医养结合”的体制机制因素制约,尚未实现实质性破题。三是公办民办不均衡。国办和集体办养老机构比例偏低(发达地区公办养老机构占比高达80%以上,我市仅为30%),目前投入服务的国办养老机构只有市老福中心一家,入住率刚过半,区县级福利中心4家(周村、淄川、博山、高新区)在建,2家(沂源、XX县)主体建成后,受内配资金不到位或单位编制、运行经费及服务人员不落实等因素影响至今未启动营业。四是区域公布不均衡。民办养老机构主要集中在区位、交通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区,据统计,中心城区仅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3720/

推荐访问:农村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养老调查报告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