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与邮政转型

来源:论文 时间:2016-11-27 09:55:40 阅读:

【www.zhuodaoren.com--论文】

五大发展理念与邮政转型(一)
中国邮政 五大发展答题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1.美丽中国的(实现途径)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2.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3.减小总环境影响的唯一出路是(提高生态效率)。

4.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是循环式流程。

5.绿色经济的内涵有(ABCD)

6.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突出抓好的重点工作包括(ABCD)

7.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正确)

8.绿色经济模式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所形成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正确)

9.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正确)

10.“美丽中国”这一思想是在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来的。(正确)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1.(精简放权)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当头炮”。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

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胡精神实质。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五大发展理念与邮政转型】

5.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实行(ACD),强化预防治本,改革安全评审制度。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ABCD)空间。

7.“十二五”期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正确)

8.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正确)

【五大发展理念与邮政转型】

9.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一般概括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率先发展。(正确)

1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正确)

深入实施十三五创新驱动战略

【五大发展理念与邮政转型】

1.本讲提到,各国实施了各自的创新战略,以下属于日本的创新的战略的是(科技创新综合战略)。

2.根据本讲,以下属于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的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3.根据本讲,由专利发展规律我们可以知道,新兴技术出现初期,产生的专利多为(技术)专利。

4.根据本讲,创新型国家建设模式中,以色列属于(需求导向型)模式。

5.根据本讲,以下关于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E)。

6.本讲提到,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包括(ABCDE)指标。

7.根据本讲,对于成果转化,特别是国家财政经费研发出来的成果,必须要强制性的进行转移、进行成果转化。(正确)

8.本讲提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错误)

9.资源配置“碎片化”是我国科技计划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正确)

10.根据本讲,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主要包括培育创新萌芽、驱动创新体系建设和取得创新成果三方面内容。(正确)

十三五时期经济转型升级

1.”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

2.根据本讲,“主要依靠二产尤其工作向一二三次产业推动转变,加快发展服务业“属于(产业结构调整)。

3.根据本讲,(产业结构调整)是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和重点。

4.根据本讲,我国应大力推进(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5.根据本讲,需求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与着力点是(ABD)。

6.根据本讲,我国城镇化的驱动路径包括(ABCDE)。

7.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正确)

8.当前我国消费率明显降低。(正确)

9.消费升级、扩大消费是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完成后扩大内需的关键举措。(正确)【五大发展理念与邮政转型】

10.在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方面,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正确)

五大发展理念与邮政转型(二)
“五大发展理念”学习心得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努力推进转型发展

——院党委中心组学习交流发言材料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首次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2016年2月23-25日,XXX局举办了全局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专题学习班,学习班结束时,局长做了重要讲话。通过对局长讲话的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对“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与大家交流一下学习心得。 “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做先导,才能破解发展难题、补上发展短板、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才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面胜利。而对地勘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创新发展是重要动力,协调发展是有效途径,绿色发展是重要保障,开放发展是必然要求,共享发展是终极目标。只有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才能努力推进XX转型发展,才能实现XX XX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我们每一个XX人的“我的梦”。

“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

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做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同时,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也是XX再一次走到发展的十字路口的时点。过去院里的三大支柱产业——XXX、XXX和XXX也面临供给侧改革、需求不足和前期快速勘查消化的问题,XX也面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机遇和产业调整转型的阵痛。当前,唯有创新发展才是止痛的良药和抢抓机遇的实招。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单位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要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XX的一切工作。

相对于其他XXXX单位,当前XX最大的优势就是有较为灵活的管理体制(市场活),如何应用好这一优势,就是要在体制上创新,作为一个市场主体,要充分发挥“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的灵活体制,只要是法律没有禁止的、XX能够承揽的、具有资源能够完成的项目都应该积极承担并完成。而XX单位作为政府组成部门,他们所能做的属于“法无授权即禁止”范围,不但要谨慎按照职能定位履行职责,还必须要尊重市场主体的每一份权利。

有了灵活的体制,就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激发职工积极性,为XX转型发展凝心聚力(分配活);通过制度创新,完【五大发展理念与邮政转型】

2

善能上能下通道,优化XX人才结构(用人活);通过制度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为XX确定的新的发展方向保驾护航;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和简化管理结构,不断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制度创新,全面监督监察,保障XX在发展过程中不逾规越矩。

无论是XX过去的三大主业,还是XX人员的结构组成,XX都是以劳务服务和技术服务为主业的。无论是灵活的体制,还是完善的制度都是为了更好的做好技术服务的主业。因此技术创新是XX创新发展的核心。要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在现有人才、资料、资质、设备等的基础上,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人有我特。技术创新的关键是技术人员的创新,XX的所有技术人员都应该具备“一专多能”的专业能力,要不断提升“专”的能力,在具体行业范围内成为行家里手;要不断努力拓展“多”的领域,能在更大更广的空间内发挥水平和能力。技术创新的核心是提高效率和质量,同样的工作,我们比别人速度快,我们比别人成本低,我们比别人质量高,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凸显我们的优势,让项目建设方第一时间选择我们。技术创新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技术方法的改进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通过标准化技术工作流程,优化技术工作手段,都能有效保障技术工作质量;通过对人员、设备的优化组合,可以有效提高技术工作效率。

企业文化是一个单位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是推动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在单位的长期运行与发展中自然形成,包括三个

3

层次:表面的物质文化,中间的制度文化和核心的精神文化。任何一个单位不论是否总结提炼企业文化,单位自建立起就会按照单位管理层的管理习惯和管理者的性格形成特有的文化,并伴随管理层的变化会发生改变。而企业文化的本质是通过单位制度的严格执行衍生而成,制度上的强制或激励最终促使群体产生某一种行为自觉,这种行为自觉便组成了企业文化。因此在新时期,XX在适应新常态下不断修订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的制度执行力,终将形成新的企业文化,并将影响和保证XX地勘事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当前面临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XX在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期最大的机遇,但“三期叠加”的阵痛是全部XX单位面临的阵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院党委的不懈努力下,继续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我们不仅会有一个美好的今天,通过企业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我们终将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实现我们每一个人的“我的梦”。

以上是我个人对五大发展理念和局长讲话的理解和认识,不当之处恳请各位同事批评指正。

4

五大发展理念与邮政转型(三)
浅谈五大发展理念

浅谈五大发展理念——大学生的绿色生活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关系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理念,也是关系当代大学生进步的指导思想。

习主席过去提出“绿色工程”和“生态工程”,说过“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一位对国家发展建设有远见的杰出领导人。习主席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对大学生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成为伟大祖国建设者的一个群体,应当提升个人的精神素养和思想境界,用先进的理念规范、充实自身,坚决执行五大发展理念义不容辞。

当前中国正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国家经济建设也处于重要的转型期,未来拥有无限可能。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就北京的情况来说,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以及两千万人日常生活的背景,一直被雾霾问题纠缠困扰,是最直观的环境问题。这次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

【五大发展理念与邮政转型】

它要求任何经济活动不仅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且要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另一方面,环保要经济。即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将维系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绿掘金”。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是未来国家发展建设重要的发展重要的保障。而大学生也应该以此规范自己,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时刻不忘绿色发展的理念。 绿色发展理念还包含绿色环境发展理念,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习主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不仅要久久为功,更需要每个人参与其中。大学生作为年力富强的群体,更应该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工作,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绿色政治生态理念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优良。习主席讲过:“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当前政府各个部门均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绿色政治生态能够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绿色政治生态的巨大效能,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统筹推进,踏石留印的去落实,最终定能实现党和人民所期待的效果。

绿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是绿色发展的灵魂。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绿色文化不是游离于其它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进一步弘扬绿色文化,让绿色价值观深入人心,对于我国顺利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要推动绿色文化繁荣发展,第一,要树立绿色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第二,要树立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用之无节,取之无时”将后患无穷;第三,要树立绿色GDP文化,不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第四,要树立绿色法律文化。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环境保护法治、努力破解环境污染难题、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有助于树立绿色法律文化,形成全面、完善、长效的环境治

理机制体系,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保驾护航。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到绿色文化的宣扬中,做到身体力行。

最后是绿色社会发展理念。绿色是大自然的特征颜色,是生机活力和生命健康的体现,是稳定安宁和平的心理象征,是社会文明的现代标志。绿色蕴涵着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寄予着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

绿色发展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创造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必要举措;是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应当做到端正自己的思想,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规范要求自己,积极参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建设工作中。

王煜翔 2013014006

曾宪章 2013014088

(文章部分内容参考网络)

五大发展理念与邮政转型(四)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实现人事管理模式转变

  摘要:本文针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阐述了五大发展理念对高校改革的重要意义,并结合人事部门具体工作,从重视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人力资源新活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实现人事管理模式的转变,并对人事部门人员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键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五大发展理念 人事管理模式 新常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党的发展理论的丰富和拓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五大发展理念对高校改革的意义
  高校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并用以指导和推动高校发展的各项工作。
  1.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
  要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蕴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自觉对照检验实际工作,更好地在解放思想中跟上时代变化,在转变观念中赢得新的发展先机;要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深入研究高等教育规律,在研究和把握规律中认识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要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注意抓薄弱环节,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实现学校各项事业新的发展;要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努力提升全体师生员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要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着辩证思维和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论,树立全面系统的思维,掌握科学统筹的方法,构建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
  2.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学校各项工作
  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更新发展理念,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社会服务形式和内容,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要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协调同步,在协调发展中全力补齐短板,坚持和突出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打造协调发展的学科群;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培养师生绿色观念,建设绿色文明校园,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统一;要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抢抓重要机遇,打造多层次、宽领域、全口径的对外开放态势,加强国内外教学、科研合作,坚持国际化视野,主动对社会开放,大力创新服务社会方式,不断提高服务的实际效果和社会效益;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统筹好教学、管理、服务三支队伍,加强和改进民生工作,高度重视师生的合理诉求,切实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
  二、人事工作管理模式转变
  人事处要牢固树立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适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常态,以人才突破、机构优化为重点,着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和配置,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考核体系,完善薪酬机制,大力提高人才效能,提升人事人才工作的效率和科学化水平。
  1.重视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更新人才工作理念,创新人才工作模式。以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为引领,统筹考虑现有人才状况和人才团队发展预期,继续加大杰出领军人才和团队引进力度,健全学校评议、年薪商定等“绿色通道”机制。改革完善有关政策规定,逐步提高对引进人选的综合条件要求,细化岗位目标、条件待遇、考核办法、违约责任,构建“高待遇、严要求、重实效”的人才聘期管理模式以及相应的评价、激励、退出机制。
  (2)实现人才引进工作的中心转移。聚焦学校重点发展、扶植学科,面向海内外招聘学术造诣高深、对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注重学术梯队建设的学科带头人。强调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团队的整体引进。
  (3)继续为校内现有人才进位提升给予有力支持。推进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建立以学科为基础的青年骨干教师遴选机制,完善青年教师访学进修的常态化机制,加强海外访学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国际化发展。关注青年教师成长,打破资历制约,不拘一格选拔青年才俊,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激发人力资源新活力
  (1)开展人才组织模式创新。按照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原则,围绕学科调整拓展,探索矩阵式、共享式、平台式等多元化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形式,建立适应高水平人才团队发展的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促进跨学科合作,强化高水平、高显示度科研成果产出,实现科研实力与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发展水平相互促进、同步提升。
  (2)完善二级管理体制,推动教学科研组织方式变革。进一步落实大学章程,健全学校宏观管理、院(系)自主运行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提升职能部门谋划运作、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及综合服务能力;加强院(系)自主办学能力建设,确保其拥有与事业发展相匹配的内部管理自主权和面向社会发展的政策空间,形成校院两级互动联动、协调统一、合力发展的运行机制,使学校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治理能力显著提高。
  (3)调整和理顺机构设置,明确职责清单。调整机构设置,逐步调整和规范校内二级单位设置,消除管理空白与职能重叠;引导教学科研平台职能回归,促进校内科研平台共享、开放功能充分发挥;理顺部门、院(系)职能,制定机构职责清单,理清职能部门下放权力清单,进一步明确简政放权事项。
  3.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1)加强岗位分级聘用工作。根据高校办学规模、学科建设规划和编制规划,完善岗位管理的制度设计,健全有利于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的长效机制;根据各级教学科研岗位的聘用条件、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实施岗位设置和分级聘用工作,签订岗位聘用合同,理顺岗位管理体系,促进人才队伍健康发展。
  (2)动态调节用人效益。实现人力资源的配置与事业发展、学科特点紧密挂钩,促使人事编制与院(系)事业发展规模全面匹配,提高人均教学科研绩效,积极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结构。按照“定编、定岗、定责”的原则,建立岗位配置与目标任务联动机制。
  (3)努力形成现代人事制度体系。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教师合理流动,控制管理人员,规范使用编外用工。积极构建“聘用-培养-使用-评价-晋升-退出”六位一体人事制度体系。
  4.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1)建立开放、系统、动态的人才发掘与跟踪服务系统。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人才发掘与遴选、对外宣传、专家咨询、国际交流等多方面的功能。探索建立外聘人员评价机制,建立起外聘人员的完整教学科研档案,对其工作效能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
  (2)完善分类分级考核指标体系。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后的评价与考核体系,提升人才资源使用效益,鼓励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切实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使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总之,人事部门人员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基层,强化服务。增强责任意识,把各项改革引向深入;提升适应新常态的能力素质,强化学习,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注重养成专业思维、素养、方法;建设严和实的工作作风,树立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各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服务水平,努力提高人事干部素质。

五大发展理念与邮政转型(五)
论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金融改革

  【摘要】“十三五”规划提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实体经济的需求即为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探究五大发展理念下金融改革的可为之处,有利于金融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新时期实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改革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创新发展理念下的金融改革
  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应改变之前重点服务大型企业的经营模式,将目标客户向中小型企业拓展,针对中小型企业的特点开发适合中小型企业的创新金融产品。特别是中小型商业银行,可以开展中小企业贷款改革试点,如在银行内部设立中小企业信贷审批部门,专门进行中小企业的信息搜集、贷款审批、贷后监管、风险控制等工作。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发展前景较好,可以在创立初期引进风投资本;对于有一定资产规模的中型企业,应该在政策上鼓励银行向该类型企业发放贷款,让资金真正流入有融资需求的实体经济中去;也可以引导民间资本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降低民间资本的金融准入门槛,鼓励民间借贷与中小型地方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合作,通过正规渠道将闲散的民间资本整合并流入实体经济,从而提高民间资本的利用效率并有效地控制风险;对于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型企业,可以鼓励和引导其在新三板、创业板上市,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
  创新激励性政策机制。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处于创立初期或生产结构转型期的企业。对特定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同时也为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资方向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成为政府专项基金支持对象的企业可在信用评级上有增进,这也为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提供了提高自身条件的渠道。当企业渡过创立初期,进入稳步成长期的时候,政府应逐渐撤出自己的财政资金,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进入。政府可在税收等相关制度上对支持这些企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实行优惠政策,提高银行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积极性。最后,当企业发展已进入稳定上升期时,还应制定有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作为补充,政府还可适时采用定向货币政策。该项政策可以让银行获得较低成本的货币来源,以此鼓励银行向特定的行业和地区贷款,如正在进行转型和升级的行业,金融资源相对稀缺的弱势地区等,可使金融资源真正流向经济社会有资金需求的领域。
  协调发展理念下的金融改革
  构建金融中心与消除行政体制障碍并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有条件的发达地区建立金融中心,形成经济金融集聚效应。金融中心的位置选择东中西部均有覆盖,且有所分散。过于集中的金融中心会造成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金融资源抢夺激烈。金融中心将会整合周边地区的金融资源,应进行合理布局规划,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聚集了周边金融资源,金融中心的辐射功能也将进一步加大。对周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能力也相应增强,必能整合多方资源促进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
  努力打破行政区域壁垒的束缚,形成开放式的金融市场。反对地方之间的恶性竞争,鼓励设计区域合作机制,实行区域间的有效联动。可设立合作贸易区,创造公共优惠政策环境。合作贸易区内要制定合理的区域规划,区域间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在上层管理方面,可成立金融联席委员会,专门负责区域间金融资源调配、金融合作项目洽谈等,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也可成立区域共同发展基金,专门用于区域间的联动发展,或者服务于区域参与的国家经济发展大战略。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城乡协调发展。建立由商业银行、国家政策银行、信用合作社、国家开发银行共同组成的金融机构融资体系。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应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在城镇化建设项目初期投入资金,不但可以支持项目起步,还可以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乃至社会资本的流入方向,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在项目正常运作之后,由银行或其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后续资金支持,农村信用合作社应该加大涉农贷款的比例,降低城镇化建设项目贷款的门槛。同时,也可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流入,特别是现代化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于经营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允许民间资本投入项目的建设和后期经营当中。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金融改革
  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大金融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新能源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人民银行应在其中起到“总领指导”的作用,自上而下进行金融资源的整体性配置优化,引导有限的金融资源流向更需要资金的新能源产业中去。政策性银行应充分利用其政策优势,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如国家开发银行应该利用其低息贷款、优先贷款的政策优势积极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应起到“配合补充”的作用。金融机构在对新能源产业融资时可以采取同业合作的形式,引入银团贷款、综合授信等业务模式,从而既能满足新能源企业的融资需求,又能避免仅由单一的金融机构融资而承担过大的行业风险。
  完善碳金融交易体系。完善碳金融交易体系最关键的是要建立一个机制合理的碳金融市场。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碳金融交易区域化分割明显,彼此间信息沟通不流畅,应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标准化交易平台。在该平台内实行会员制,采用与国际标准相统一的合约格式,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线上交易、公开信息披露,防止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政府应根据市场上的供求情况、资金需求等因素确立碳交易价格的上下限,当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时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进行价格调控。另外,还应该鼓励创新多种碳交易金融衍生产品,有利于价格发现机制的完善,并分散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开放发展理念下的金融改革
  对内推进金融市场自由化改革。首先,降低国外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比如,从“全面审批”过渡到“分项目、分行业审批”、对行情发展较好的行业简化审批流程等。其次,逐步实现利率、汇率自由化。政府应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由市场上的资金供求来决定定价,形成一个更合理、更透明的价格机制。最后,发展金融业务自由化。如商业银行逐步实行混业经营、开发创新金融产品等,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让外资在我国的金融市场运作中提高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率,从而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我国资本市场。   对外推进“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让其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者和先行者。在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中,国家开发银行和国家进出口银行应该成为两大主力。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致力于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一带一路”战略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为沿线国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而国家开发银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资本,因此以国家开发银行为核心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是明智之举。国家进出口银行主要致力于为对外贸易融资、跨境货币金融投资提供支持。国家进出口银行可以在现有的跨境合作基金基础上发展更多的跨境基金项目,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共享发展理念下的金融改革
  实现金融供求个体间的金融共享。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弊端。然而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我国目前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都有待完善和发展。第一,应提高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市场准入透明度,适当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建立规范统一的行业准则,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进行引导和规范,从而在市场上形成充分有序的竞争。第二,应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企业征信系统,通过搜集业务交易数据记录建立信用数据库,对信用记录优良的诚信企业实行优惠政策予以鼓励,对拥有不良记录的企业进行严格审查,有效防止金融犯罪活动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再度滋生。
  实现金融供求个体与金融机构间的金融共享。由于中小微企业、个人的资金量小等弊端,相当部分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个人不在金融机构服务的范围内。在共享理念下,金融改革应加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联系,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等社会征信系统,全面搜集数据库内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鼓励金融机构对信用记录良好的个体提供金融服务。同时,政府可聘用第三方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金融机构可以根据统一标准进行授信。
  实现金融机构间的金融共享。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复杂化、综合化,金融要素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金融机构的分业格局将会打破,因此金融机构间的功能共享是大势所趋。不同业务的金融机构之间可以共享客户资源,合作开发综合性较强的金融产品,最大程度上整合金融资源。其次,金融机构可以发展除了优化资源配置、咨询、理财等传统业务以外的第三方平台中介服务,在原有的大量客户信息中充分挖掘客户的潜在金融需求,并为其介绍匹配的金融服务。最后,金融机构还可以实行后台服务外包,将自身业务向“轻资产化”方向发展。
  (作者分别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经济带金融结构优化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5CJY078)
  责编 /张蕾

五大发展理念与邮政转型(六)
国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须精准发力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仅为中国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的指导思想,更为国企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必须精准发力。

  一、科学把握要义
  科学理性认知是其正确行为的先导。国企要践行好“五大发展理念”,核心问题是要对其重大意义进行科学性把握。
  首先是,先行思辨。“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我国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和国际社会风云变幻的关键时期诞生的。其意义非凡。作为国企领导干部特别是高层领导干部,要先学习一步,先思考一步,先研判一步,深刻把握其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取向、有利于更加注重公共利益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等重大意义,并科学地理解和吃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基本内涵。
  其次是,大力宣贯。在有些国企中,“五大发展理念”在一般员工中宣贯得乏力,甚至有的员工知之甚少,这极不利于有效践行。为此,要通过举办专题辅导班、召开理论宣讲会、学习交流会等形式的大力宣贯,以及企业对自办的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作用的充分发挥,使“五大发展理念”得到全面深入科学的宣传与灌输,让全体干部员工吃透其精髓、领会其实质,使全体员工更加自觉地、能动地将其落实在各自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之中。
  二、突出问题导向
  “五大发展理念”本身就是以问题为牵引,直指我国发展中的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国内国际联动、社会公平正义等重大问题。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强化问题导向,通过问题的切入和对问题的破解,来实现新发展。作为国企就要紧密结合自身存在的重大问题,突出贯彻落实的重点难点。就石油行业而言,在当前油价低位震荡、一些基层企业亏损严重、创新驱动力缺乏、效益下滑等困难情况下,着力在三方面出好招用好力使好劲。
  一则,着力科技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善于针对“创新孤岛”和动力不足等问题,加强创新的经费、人才、场地等有效供给与各链条的有效衔接,并大力实施创新者有显赫回报等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创新锐气,使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整合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都取得更加显著成效,以努力遏制油气单位产量生产成本涨幅、优化油气产销用过程中的安全环保系数、增加油气勘探开采储存等新技术的外向投入与转让等,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回报比率。
  二则,注重外向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国内石油行业管理、技术及科技等方面的蓬勃发展,石油行业走出国门,抢占国际市场,分得不少“洋蛋糕”,取得娇人业绩。为此,要坚持走出去发展战略,继续发挥石油行业的独特优势,抓住“一带一路”大好机遇,用好现行有利政策,并通过与国际知名油公司精诚合作等举措,努力在国际市场的更多方面站稳脚跟、铸就品牌、刷新纪录、多挣外汇。
  三则,强化绿色环保。石油石化行业是一个化工密集的高风险企业,稍有不慎,便会酝成重特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对此,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和在2016年两会青海讨论会上提出的不仅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等要求,还要通过绿色观念落地、加快技术更新、改造污染项目、组织管理跟进、领导带头做起等措施,持续地提高油气勘探安全环保工作水平。
  三、敢担当善作为
  践行好“五大发展理念”,从领导到员工特别是中高层领导必须勇于担当、热心担当、善于担当。否则,要破解当前发展难题将是空话。比如全球性的新能源革命,新动力撬动新经济,为老产业石油行业带来巨大挑战;“三去一降一补”的重大任务,历史地摆在面前;一些基层组织效能不佳,仍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不少施工单位效益大幅滑坡,成为难以掩饰的痛等等。为此要战胜上述难关,需把握三点。
  第一,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落实新理念、引领新常态、解决新矛盾,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通过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去推动科学有效发展。如果昂不起头、挺不起胸、迈不开步,不仅不能前进,反而可能后退。如果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遇事当“和事佬”、做“太平官”,对该抓紧的事迟迟不动手,对难解决的事常常甩手,对棘手的事便缩手,对需表态的事却摇手,都会碍事坏事败事。只有发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才能有所作为。
  第二,要敢于作为善于作为。在解决系列矛盾与问题中,最忌讳的是领导干部该忙的不忙,不该忙的瞎忙。比如有的热衷于 “盆景式”工程、“应付式”活动、“走马式”检查、“会议式”调研等形式主义、虚幻主义的东西,而于问题的根本性解决、发展的根本性推进,没多大实质意义。因此,领导干部既要敢于作为,更要善于作为,要把心思用在企业发展瓶颈的突破上、体制机制的优化上、科技创新的驱动上、员工激情的释放上等方面。这样方能使自己忙而有获、忙而有功、忙而有赞。
  第三,要为改革创新者撑腰。一些国企欲迈过险要的山、�过奔流的河,无疑要对企业的重大技术、组织架构、人员结构、资金投放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甚至是变革。这其中,就难免没有风险、没有错误、没有失败。对此,对创新者实干者要多理解,不苛刻;多信任,不怀疑;多支持,不掣肘。更要像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的那样,“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从而为担当者担当,为有为者给位。
  四、视员工为天地
  员工是天,员工是地。尊天敬地,便是国企战胜困难、推进发展的强大动力。无论是克服低油价给企业效益带来的致命伤,还是挑战市场的极度疲软带来工作量的锐减,或是解决当前一些企业在稳定和谐中出现的新苗头等等,都最终得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加以化解。为此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始终把员工当作发展主体。“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越是有难题、越是有矛盾、越是有坡坎,就越是要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协商,甚至走出机关,放下架子,躬身基层,深入群众,既身入更心入,以问需于员工、问计于员工、问策于员工等渠道和手段,把蕴藏在员工中的聪明才智汇聚起来,把其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出来,以形成攻坚克难、爬坡上坎的巨大能量。因为“商量出共识,商量出团结,商量出感情,商量出力量”。
  第二,不断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员工是依靠企业的回报来维系家庭生计,如果员工要依靠在岗之外收入改善家庭生活,虽是员工之幸事,但从另一角度看则是企业之悲哀。企业要尽最大努力将发展成果惠及员工。因“仁人无敌于天下”。这要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的要求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今年“两会”答记者问讲的“国企改革要特别保护员工利益”等要求,并注重解决好特困员工困难,让其感受到温暖。使员工能动地把心把力把智用到企业发展上。
  第三,持续优化员工综合素质。企业困难越多越大,越是考验员工素质。进行技术创新,需要员工有精湛的技术素质;进行组织管理创新,需要员工有独到的管理素质;企业要度过效益下滑“寒冬”,需要员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为此,应根据不同需求加强适应性业务培训,并加大培训考核与考试力度,避免搞形式走过场而徒劳无效。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544363/

推荐访问:五大发展理念绿色转型 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