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宪法,研讨发言

来源:心得体会 时间:2018-10-07 08:00:05 阅读:

【www.zhuodaoren.com--心得体会】

学习宪法,研讨发言(共10篇)

学习宪法,研讨发言(一):

学习宪法心得体会的作文800字

按人大党组通知的要求,我在会前认真的学习了刚刚颁布的宪法修正案和相关的宪法方面的知识,刚才又听了几位副主任作的专题发言,使我又得到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下面就我个人的体会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一、充分认识到了这次修改宪法的意义
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这份修正案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时代气息浓郁,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和保障作用.它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志,特别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之后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过程中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必须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治主张,通过修改宪法的程序,将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变成国家意志.现行宪法颁布以来进行的4次修改,都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在执政党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和制定了新的行动纲领的前提下,通过修宪,及时地反映执政党的最新执政理念.此次修宪是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执政治国理念的集中体现,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学习宪法,研讨发言(二):

宪法的地位对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直接关系貌似没有.
间接关系嘛,应该说青少年是祖国未来,也是国家将来社会主人翁,国家主人应当具备公民意识,良好的法律意识,因此从小就要对宪法有了解,认真学习本国宪法是任何国家公民培养必须的.
宪法的最高地位,需要得到公民信仰,法治社会也需要全体公民包括青少年在内认真学习宪法,这应该就是两者关系.

学习宪法,研讨发言(三):

小学语文五年级新型玻璃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教研组
五年级语文
研训
时间
9月9日
研训
地点
五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赵耐芳
研训
人数
4
研训
模式
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赵耐芳、张伟慧、符咏梅、顾巧英
联络员
赵耐芳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周三下午,我们五年级的语文教研组的老师聚在一起,开展了第一次教研活动.
首先教研组长向组内的老师传达了教研组长会议精神,明确了新学期的工作要求,对备课、批改、作业我们做了统一.我们五年级教研组的四位语文老师,除了赵耐芳老师没有接触过五年级的教材外,其余三位老师都有丰富的高年级语文教学经验.在教研组会议上,赵老师虚心向三位老师学习,了解五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五年级语文学习中的识字教学、预习工作以及课外阅读拓展的种种细节,三位老师耐心地介绍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小妙招,让赵老师受益匪浅.
根据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我们教研组在活动中,根据五年级的教材特点和孩子的认知水平,我们确定了本学期我们的“书香行动”:每日晨诵《古诗词70首》和《论语》,帮助孩子打下扎实的国学基础.同时根据教材的延伸,我们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森林报》等书籍,另外还有《特别女生撒哈拉》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我们教研组通过讨论,觉得要充分利用好《走进书里去》同步阅读,做好批注,扎扎实实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第一次的教研活动,虽没有中规中矩的形式,但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我们相互讨论、交流,一起为着本学期的教学出谋划策,让我们找准行走的方向.
备注
注:1、此表由负责研训的各教研组长记录;
2、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学习宪法,研讨发言(四):

我的老师研讨与练习课后答案

一 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所写的七件小事,然后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本题要求学生默读后,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概括七件小事,体现的是对学生默读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和概括能力的要求和训练.
第一件事
蔡老师假装发怒
第二件事
蔡老师教我们跳舞
第三件事
蔡老师让我们观察蜜蜂
第四件事
蔡老师教我们读诗
第五件事
“我们”喜欢、亲近蔡老师
第六件事
蔡老师排除“我”和伙伴之间的小纠纷
第七件事
“我”睡梦里寻蔡老师
二 记叙性文章常常有一条线索,写作思路就是围绕线索展开的.本文除叙事外,还有一条情感线索贯穿其中,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本题意在让学生注意叙事文章的线索,并更深地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文章以“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一句开头,引出对蔡老师的回忆.
接着,文章列举有关蔡老师的七件小事,不仅写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更表达了作者对蔡老师的深深依恋,“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最后,文章以“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等,直接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与开头相呼应.浓厚的感情贯穿全文,使文章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三 本文的感情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字里行间,像一股涓涓细流,绵长深远.结合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边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老师真的要打“我”吗?大家为什么都笑了?)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这里为什么用“狡猾”一词呢?)
3、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表现了“我们”怎样的感情?)
4、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称指代蔡老师,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揣摩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意蕴.
1.这句话中,“好像”和“轻轻”两个词语,把蔡老师假装发怒的情形形象地写出来,而“大伙笑了,她也笑了”的“处罚”结果更是把老师的慈爱、儿童的机灵、师生间的亲密友善充分表现出来.
2.“狡猾”本是贬义词,这里作者在它前面加了限制成分“儿童的”,这样它就具有了“调皮”“淘气”的意思.作者这样用词,形象地写出了“我”天真调皮的神态,反映了“我”与蔡老师非常亲近的心理状态.
3.学生对老师的爱首先体现在学习、模仿上.“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表现了学生对蔡老师的喜爱、依恋之情.
4.使用第二人称更便于直接抒情.行文至此,文章改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蔡老师,可见,记忆唤醒了“我”对蔡老师的强烈的思念,一个“你”字,把作者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
四 从你上学以来,哪位老师给你的印象最深刻?用一两个事例,写写这位老师.不少于200字.
此题意在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调动记忆中的素材,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学习宪法,研讨发言(五):

某课外学习小组再一次学习研讨中,解决了如下问题.
5+5²+5³+5的四次方+……+5的二十五次方的值.
分析:各加数的特点是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五倍,如果把各加数作为一列数,给这列数中的每一个数都乘5,就得到新的一列数,新得到的一列数与原来的一列数有许多相同的项.可利用这个特点相减后求和.
设S=5+5²+5³+5的四次方+……+5的二十五次方,则5S=5²+5³+5的四次方+……+5的二十五次方+5的二十六次方.
两式相减,得4S=5的二十六次方-5,所以S=5的二十六次方-5除以4
请参照上面的解题方法,球﹣6-6²-6³-……-6的一千次方的值.

设 - S=﹣6-6²-6³-……-6的一千次方的值,则s=+6+6²+6³ +…… + 6的一千次方,则6S=6²+6³6的一千次方的值.
两式相减,得5S=6的一千次方 - 6,所以S=6的一千次方 - 6除以5,所以 - S= 负的6的一千次方-6除以5

学习宪法,研讨发言(六):

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B.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
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D.民族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它才能健康发展

B




【学习宪法,研讨发言】

学习宪法,研讨发言(七):

初一上学期期中政治复习题【学习宪法,研讨发言】

初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
1.你认为以下列行为中哪些做法与“关爱生命”相违背
①周末到森林中打猎 ②到餐馆吃野生动物 ③放生从农民手中买来的蛇 ④保护珍稀动植物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2.同学们在讨论大学生马加爵的案例(他将同宿舍的四名同学杀害,自己也被处于死刑)时,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我们从小就应该进行生命教育 ②生命需要互相尊重,互相关爱
③他不懂得生命的可贵 ④每个人珍爱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世界是这样的美丽/让我们把生命珍惜/一天有一天/让晨光拉着我/让夜晚挽着你/只要我们拥有生命/就什么都可以争取/一年又一年/为了爱我们的人/也为了我们自己.”《让我们把生命珍惜》这首诗说明的道理是
①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无比可贵 ②生命是参加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③生命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基础 ④每个人的生命对国家.社会.他人都有价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
4.著名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句话启示我们,青春
A.是快乐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快乐 B.是美好的,我们要趁这个时光好好玩乐
C.是漫长的,我们要慢慢的渡过 D是短暂的,我们要学会珍惜,好好把握
5.李素丽的人生价值在工作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是
A.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B.做一个有地位的人
C.干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做起 D、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
“开学了,我是一名中学生了!”面对新学校、新班级、新同学和新生活,小刚兴奋雀跃.阅读以上材料,完成6-7题:
6.小刚可能遇到的情景有:①面对新生活,新环境,他感到兴奋和激动 ②学习科目多,难度大,感到有压力 ③老师鄙视他,同学排挤他 ④自己的自理能力差,感到对学习和生活有点不知所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这时小刚的正确做法是:①主动和老师沟通,寻求老师的指导和帮助;②与同学和睦相处,真诚地对待同学;③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融入到新的集体中;④自暴自弃,整日在烦恼中度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 “书山有路勤为径”,这句话强调学习要
A.注意转变学习方式 B.学习需要自己的勤奋努力
C.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D.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9.小文说:“早上别人早起30分钟用于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小刚说:“夜深人静时看书学习才是最好的.”小军说:“午饭后看书,温习上午课堂所学的知识才是最好的.”三位同学为哪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后进生小磊争得面红耳赤,你认为小磊应怎么做
A、听取学习成绩最好的小李的说法 B、听取学习委员小刚的说法
C、听取小军的说法 D、认真分析自己人的特点,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0.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①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②合理安排时间;③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④搞“题海战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11.上初中以前,王晓一直是班里的“明星”、老师的宠儿,进入初中后,成为一名普通的同学,王晓颇感失望,她常常想念小学的同学和老师.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王晓感情丰富,情绪多变 B.怀念过去,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C.王晓尚未适应新环境,应及时调整自己
D.新环境不利于王晓成长,她应转换环境,选择新生活
12.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启示我们
A.旁观者最了解自己 B.正确认识自己很重要
C.人无法认识自己,常常被事物所迷惑
D.要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就应多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13.“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告诉我们( )
①要以开放的心态与他人沟通和交往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③要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④应该慎交朋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14.“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原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立警为公、执政为民,用其年仅40岁的短暂一生验证了这句名言.对任长霞事迹认识不正确的是
A.活着就是为了争名夺利 B.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奉献
C.只有为社会做出贡献,他的生命价值得到延伸
D.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光彩
15.右边漫画启示我们( )
A.不要有虚荣心
B.当别人困难时,我们要多捐助些钱
C.朋友之间要彼此尊重
D.要克服闭锁心理,积极寻求朋友
16..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在学习中, 都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①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②合理安排时间 ③课后及时复习或归纳 ④课堂讨论是积极发言
A.①② B. 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汪永平,小学毕业后开始在家务农,后来便南下深圳打工,他做过商场领班,当过建筑工地机械操作员.在打工的过程中,他深感没有文化知识实在行不通,便萌发了重进学校的念头.如今,他回到曾经就读过的小学,成为五年级的一名“大学生”.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①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才干 ②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后,可以挣到更多的钱 ③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④这么大岁数还读小学,是件丢人的事情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雷锋的这句话说明
①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②良好的集体有利于发展每个人的才能 ③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④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的建设时,集体就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古人说:“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现代人更明确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基础”.这说明,从古至今人们都强调
A.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B.终身学习、勤学不辍的必要性
C.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D.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20.小丽聪明好学,但就是瞧不起比她学习差的同学.对此,她的好朋友小芳最好是
A.告诉老师,让老师狠狠的批评她 B.容忍小丽的缺点,装作不知道
C.诚恳得和小丽交谈,帮她改正错误 D.用尖刻的语言讽刺小丽,促其醒悟
二、简答题(共48分)
21. 2005年11月14日清晨五点四十分,山西沁源县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撞向正在公路上跑步的沁源县第二中学的学生和教师,事故造成20名学生和一名教师遇难.2005年11月17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学校优育活动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
请回答:⑴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4分)
⑵想一想,你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2分)
⑶面对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你认为青少年自己分别应采取哪些措施?(2分)
⑷请你设计两条安全警示语. (2分)
22.徐本禹是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毕业生,已考取硕士研究生的他,坚持到贵州贫困地区支教,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担当起了振兴当地教育的重任.他也因此入选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之一.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徐本禹事迹给你什么启示?(9分)
23.某地对七年级新生适应新环境的情况调查显示,有56.1%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过大,18.8%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的不适应,8.9%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明确,24%的学生心态不稳定.有的同学因不适应新环境而手足无措,有的同学因成绩不佳而丧失信心……
⑴该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分)
⑵升入初中后,你有哪些新的感受想法和不适应的地方,说出来和大脚交流一下.(4分)
⑶谈谈你打算怎样适应新的初中生活?(3分)
24.一对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智.
⑴请谈谈良好的班集体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3分)
⑵你打算怎样融入到班集体中?(3分)
25.李明同学因母亲不幸病逝,内心受到极大打击.她的性格变得孤僻,学习成绩下降.同伴的同学们知道后主动接近她,为她不可,帮她做家务照顾有病的父亲,在同学的热情帮助下,李明同学从悲伤消沉的阴影中一步步走出来,性格变得开朗,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使她最不能忘记的她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⑴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友情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作用?(4分)
⑵我们怎么样才能获得真挚的友情?(3分)
26.小炎是七年级学生,爸爸开餐馆缺人手,非让小炎辍学到餐馆帮忙不可,并对前来劝说的老师振振有词:“孩子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
⑴请对小炎爸爸的言行予以简要评析(4分)
⑵如果你是小炎的同学,你打算怎么办?(3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12分)
27.进入初中已经半学期时间了,小孟将这半学期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下面是他的日记中的几个小片段:
新鲜:我第一次跨进中学大门的时候,感到师那样的新奇,我终于是一名初中生了.
倒霉: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身边的人和事,不信任他们.我开始逃避现实,有什么话只写在日记里面.我天天把自己埋在书堆里.可学习成绩却直线下降,老师经常找我谈话,我害怕得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我上课开始走神,制定的学习计划也不能按时执行了
失落:无声的眼泪流了出来,一时间才发现自己是那样的渺小,什么都不如别人,恨不得死掉算了
寻找:
⑴分析小孟进入初中后都遇到了什么问题?(3分)
⑵如果小孟这样下去,会出现哪些后果,请为他设想一下.(3分)
⑶你认为小孟应该寻找什么?请帮助他完成日记中的“寻找”部分.(3分)
⑷请简要写出你进入初中后的真实感受,并写出下一步的打算.(3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2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D C C A B D A D D A A C D A D B C
二、简答题(共48分)
21.(共10分)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校园中度过,校园的安全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未成年人生活经验少,生命意识淡漠,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受到伤害.(4分)
⑵例如: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问题;家庭电路的安全问题;周围商店里的食品安全问题等等.(根据实际情况回答,2项以上即可)(2分)
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 或: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熟悉各种安全标志,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等. (本题不要求与答案完全一致,言之有理即可) (2分)
⑷例如:关爱生命,安全出行;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等等(2分)
22.(共9分)(只要从一下答案中答出三个方面即可得9分)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创造和奉献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一个真正懂得珍爱生命价值的人在享受现实生活的给予的同时,更会积极地为他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徐本禹在奉献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3分)
②创造和奉献不仅仅是一种付出,它也会充实人们的生活,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价值.(3分)
③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平凡工作的积累,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3分)
④我们青少年要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像徐本禹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完善自我,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以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3分)
23. (共9分)⑴反映了很多同学升入初中后,对新的学习生活不适应(2分)
⑵校园更美更大;认识许多新同学和新老师,盼望与老师和睦相处,与同学共同进步;学习方法和要求在改变,重在自主学习、探讨,形成习惯;课程科目增多,内容加深,难度增大.(围绕四点回答即可)(4分)
⑶首先调整心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调节,适应环境;确立新的追求目标;加强自我管理,克服依赖型.(答案符合题意即可)(3分)
24.(共6分)⑴良好的集体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3分)⑵建立纯朴、融洽的同学关系,创设和谐、愉快的班级氛围;自觉遵守并维护集体的纪律;树立主人翁意识,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为班集体增光添彩.(3分)
25.(共7分)⑴①友情能使我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相互激励,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更快的进步和发展.②友情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获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4分)
⑵平等待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是建立和发展友情的前提;朋友之间需要彼此尊重;朋友相交,贵在真诚;朋友之间要理解宽容;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帮助.(3分)
26.(共7分)⑴小炎爸爸的言行是错误的.(1分)①我国宪法规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②公民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享受现代文明.③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和国家的未来.(3分)
⑵小炎可以与她的爸爸协商解决;可以请老师、亲朋好友帮助做爸爸的工作;也可到教育行政部门反映情况;必要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3分)
三、材料分析题
27. (共12分)⑴小孟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下降;对新的环境不适应;出现闭锁心理;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学习方法不适当;缺乏自信,意志薄弱;等等.(3分)
⑵可以从人际交往上、心理上、学习上等方面设想,言之有理即可.(3分)
⑶可以从寻找新的目标、新的自我、新的学习方法、新的友情和自信,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等角度回答.(3分)
⑷打算只要合理并与感受相符即可.(3分)

学习宪法,研讨发言(八):

大国崛起的观后感怎么写

看过大国崛起之日本百年维新,感想颇深.知道原来自己是那么不了解日本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就在不远的一
百五年前日本还曾把中国奉为老师来学习效仿,然而到底是什么让日本在短短百年的历史舞台上就发生了如此的巨变呢
?正如片子里所讲今天我们应该去了解分析的是到底是什么在主宰这个国家的激荡如海潮的命运呢?到底是什么让日本
民族由原来的被侵略统治转而经历了自主,扩张战争再到因战败而生灵涂炭进而再度崛起?
在1853年,美国为了打开东方市场派出舰队去侵略日本,而当时的日本正在经历着200多年以来的闭关锁国,当他
们看到了一直奉为老师的中国也一样被西方列强所打败,他们就认识到了对手的强大从而以不加任何干预的欢迎态度让
美国打开了自己的国门.此后西方的先进技术给日本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他们意识了到自己国家的发展跟国际
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差距.15年以后,日本内部发生变革,实权落到天皇手中,开始了明治维新的时代,是日本实行
现代化的一个起点,新政府出台实行了了许多重大的财政政策.继而就在1871年,政府出资让几乎一半的政府高层人员
组成代表团出访欧美各国,此次出行的行为改变了整个日本的思想甚至是日本国的发展.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
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甚至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写下了长达百卷
的考察实录.此次出行的最高领导阶层甚至下决心要学习西方一系列的文物制度,要使日本跟西方一样.他们由此认识
到了商业对西方国家的重要性,并且下定决心要向德国学习他们的发展模式——由国家来主导工业发展.待到回国以后
日本最先开始官办缫丝场从国外进口了缫丝设备,还重金聘请了技师.并且想了办法让招来日本的工人来进厂工作并且
制成了日本第一件进入国际市场的商品.接着而来的是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
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工资均比政府官员高许多倍.当时明治政府财政支出的五分之一,都投入到了兴办企业当中.在
开办国营工厂的同时,政府还着力扶植民间企业,其中代表有很著名的三菱企业.
除此之外,日本不仅仅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也开始了模仿他们的生活方式 还在东京的银座建起了西化一条街,仿
照欧美街市.然而就在此时,如此简单而便捷迅速的拿来主义的改革也带来不公平的弊端,使本已存在的社会矛盾更加
激化.就在1889年02月11日伊藤博文起草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实施,一个宪法表面上的多党制,而实际上的天
皇制的宪法决定了日本在崛起初期将要对外扩张、对内宣扬的军国主义的走向.在当时这个宪法使得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极端西化的做法被慢慢遏制.
经过这一系列的思想冲击以及变革,日本开始普及教育,到1910年的时候日本95%以上的男子,90%以上的女子都接
受过教育.而在交通方面,日本和英国的铁路里程差距从明治维新初期的一千倍缩小为不到四倍.但是日本不仅仅是要
迅速的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成为经济崛起国之一,他们并且想要去用最快的速度去赶超目标成为世界强国.就在19世纪末
,日本著名的思想家提出了“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
明国家共进退.”日本加入了西方列强的无力掠夺的行列.整个的国家的强国战略就从维新变革而变成了对外的扩张,
从战争中获取利益促进自己国的发展.连年的对外武力侵占与掠夺,大量的资源和赔款流入日本国内.日本也正如此前
和此后所有迷信武力争霸的国家一样,在给别的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明治维新开始
近八十年来积累的物质成果,在战火中几乎化为灰烬.然而在看似毁灭的同时,没人会料到,日本竟会在短短的20多年
的时间里就实现了经济的再次崛起,连续20年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均9%以上.就其根本原因,战败后的日本虽然环境
恶劣,物质匮乏,但是经过了百年的维新变革,他们留下了许多的科学技术和大量的科技人才,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
日本在疯狂的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也给自己国家的软实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越是这样物质的匮乏就越是能够激发日
本人富强本国的意志与精神.
正是在明治维新一百周年之际,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今
天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可以称道的是正如片子中所讲:对内,不仅仅要给自己的人民带来幸福;对外,也要给世界带
去和平和安全的福祉.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日本人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经过百年的沉浮他们表现出了相当惊人的
坚韧,他们的不放弃,不甘落于人后的上进精神,以及永远相信自己的自信,还有他们民族所具有的出色的模仿能力和
精益求精的认真精神,是永远值得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我们值得肯定跟学习的.当我们感叹这个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
里的小岛国,当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以偏概全的只顾着批评日本的军国主义以及侵略扩展的罪行累累的时候,我们是不是
真正的去分析了使日本真正崛起的内在原因,同样在我们身上所缺少的是不是正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些品质呢.虽然
我们做不到某些日本人盲目的崇拜西方进步的精神,像他们那样甚至提议都去和西方人通婚,达到改变整个儿民族的人
种和基因,我们做不到极端到几乎摒弃本国传统文化的膜拜西方,因为我们有着我们自己国家的五千载历史,我们有着
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我们不会做出完全否定自己文化否定自己的方向甚至去否定历史过去的事情,但是他们取
长补短极力迅速发展自己完善自身的精神是绝对值得我们去肯定的,甚至在种程度上我们要以他们为老师去学习他们身
上的团结跟进取.
此外,我认为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比例就可以大致的看出一个国家的重视方向,日本为了普及本国的文化教育,付
出了很多成本,当然很大程度上我们也都看到了他们的成果.在大国之崛起中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
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很大部分都是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曾经日本的领导人在一次讲说中说道,日本国土小掌握的
资源少,所能开发跟利用的只有人脑,智慧是他们的无限财富.日本人自我要求非常高,做事情精益求精,他们认为只
要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他们可以更快的去做得和他们一样好,他们身上的那种上进的精神和永远的危机感是身为邻国的
我们需要自叹不如的.但是另外一方面,在肯定日本崛起的同时,我们也要分析其中的利弊以及看到发展前景.正如一
位研究日本文化的学家所说,看到日本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其实日本文化就是类似洋葱头的文化,当我们试图去发
现探索日本文化内核的时候,我们一层一层的去拨开他们表面上学习引进的外国文化,最终洋葱的每一层都不是他具有
本身特色的属于自己民族文化核心,最终剥掉洋葱头的外皮其实质什么都不剩下了.我们都知道日本人的模仿学习能力
无容置疑的出色,但是我认为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更加越加重视的是一种创新意识,只有创新才可以争取到更大
的利润,知识产权才是真正重要的无形资产,我们不去盲目的肯定日本国的崛起,我们不去提倡盲目学习模仿,我们不
去做许多没有经过自己分析创造的事情,因为单纯进口来的拿来主义,迟早会在附加到我们自己身上的时候显现出来水
土不服.
看大国的崛起,不仅仅是要知道了解到那段过去的历史,丰富我们的知识,更要从历史中学习到现实的意义,将知
识运用到实际.我们身为当代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主要的推动力量,我们不仅仅要常常鞭策自己督促自己完善自
己,更要适时的了解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变动格局,在世界变迁的浪潮中找到自身所处的位置,不断的开发自己,不断的
超越自己的目标,国家的兴盛落在我们每个人的肩头,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摒弃落后错误的思想,继承发扬本国优良传
统文化,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辨别能力,我们做好踏实稳定的准备,我们泱泱大国不会在一朝一夕之间变得不一样,所以
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并且这些我们可以做到的才是一个大国真正能够实现提高发展的基础根本.我们每个大学生都
不仅仅要为个人的理想人生而去努力,并且要为整儿民族的进步而去挖掘自身最大的潜能,而去勤勉奋斗!

学习宪法,研讨发言(九):

七年级上册新版语文书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第一题、第四题咋写
七年级上册新版语文书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和最后一题 (第四题)~亲亲亲亲亲~

四题、我感受最深的是“我日三省吾身”.这句话体现了君子严于律己的信条.君子每天都反思自己的言行,在反思中不断提搞自己的道德修养.现在的人恰恰是自我反思少了,自我批评也也不见了.这样,个人的私欲就逐渐的膨胀起来,道德水准也随之降低.我们应该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此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
一题: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学习态度:
1.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体会: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张.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反之一味的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终究会一无所得.

学习宪法,研讨发言(十):

从读后感说起

[从读后感说起]从读后感说起   ——浅谈审议发言稿的写作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何新国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国高考制度刚刚恢复的时候,有一年语文高考作文的题目是写读后感,从读后感说起.那时我小学快要毕业,从村里高中生那里听到这件事情,现在只记得那则材料是有关达·芬奇画蛋的内容,要求是根据材料写一篇几百字的议论文.但究竟是哪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全国高考作文题目还是哪个省高考作文题目,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后来若干年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都有如何写读后感的内容.在县一中读高中的时候,本县最著名的语文老师对我说,所谓读后感,就是读而后感,先写读、后写感,读是前提、感是重点.可惜这只是在食堂排队买饭时听到的片言只语,这位知名的语文老师关于读后感写作的完整的精辟的论述,我最终还是无缘听到,因为我不是他班上的学生.   时光荏苒,一转眼过去了三十多年,世事、人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经常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有关读后感的旧事.语文学习,其实就是要解决读和写的能力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学习,逐步具备读懂别人文章和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衡量对于别人文章的读懂程度,切身感受是一项重要指标;衡量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真情实感是一项重要指标;思想感受无论对于读还是对于写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可见三十多年前把写作读后感作为高考作文题目,旨在引导中学语文教学对于读、感、写的重视,这是非常正确的.在后来的学习工作中,让我想起读后感写作的共有三件事情.一是在大学中文系写作旧体诗词鉴赏文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古典文学掀起普及热潮,以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等著作为代表,旧体诗词鉴赏读物一时如雨后春笋.当时,我就想到鉴赏文章与读后感有很多相似之处.二是参加工作之后阅读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人民日报理论版即第九版每周都刊登理论文章,这些文章很多都是司局级甚至省部级领导同志学习中央领导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读后感.三是在省人大机关从事文字工作.每年要为浙江代表团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作准备,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起草各项报告的审议发言稿.在思考审议发言稿写作过程中,我通过联想借鉴读后感的写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现在回过头来看,不同种类文章的内在要求即基本功其实是融会贯通的,打好中学语文基础对于后来学习工作影响深远.由于现在主要从事人大机关文字工作,所以下面着重讲第三种情况,即从读后感看审议发言稿写作,简要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发言稿的写作方法.   每年一次的全国人大会议在日程安排上分阶段进行,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是会议第二阶段的重要内容.人大代表对于工作报告从听取、阅读,到思考、感受,再到审议发言,这是一个完整的读后感过程.人大代表审议发言的方法形式因人而异,有的打腹稿进行即席发言,有的事先精心准备发言稿,但这些发言如果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则都是关于工作报告的读后感.审议工作报告,首先要从听取报告说起,实际上相当于读后感中的读,接着要对工作报告进行简要评价.肯定工作报告写得好,无非是高屋建瓴、求真务实、客观全面、逻辑严谨等之类,遣词造句大同小异,这一段基本上讲不出什么新话,但要注意文字尽量简明扼要,意思表达点到为止即可.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一般包括过去一年工作回顾、今后一年工作展望两个部分.肯定工作报告写得好,是对工作报告的整体评价,属于文章总写部分.总写之后就是分写,在听取、阅读工作报告之后,要谈自己的具体感受,包括对过去一年工作回顾总结、今后一年工作安排部署等两个方面的感受,这就是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对于过去一年的人大工作,重点在于客观地进行肯定性的评价,主要有两种基本写法:一是引用法,即直接引用工作报告过去一年工作回顾部分的事实和数据,肯定过去一年的全国人大工作;二是综合法,即根据工作报告过去一年工作回顾部分的事实材料,从另外角度综合提炼概括出几个观点,从而肯定过去一年的全国人大工作.不言而喻,前者易而层次低,后者难要求高,读后感《从读后感说起》.为领导起草审议发言稿,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采取第二种方法为上策.对于今后一年人大工作的安排部署,重点在于肯定工作安排的可行性并就新一年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肯定过去工作成绩,说好话比较容易,就今后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则比较难,而这恰恰是人大代表履行法定职责的关键所在.通过吸收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可以使工作报告更加完善,从而有利于把人大工作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经过多年的写作实践与总结,我感到可以考虑从这么三个层面提出意见建议,一是把全国人大工作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宏观背景下面进行分析,把握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从更高的层面提出有关意见建议;二是从全国人大自身来看即从今后一年工作安排部署着手,通过深入分析,寻找需要改进、加强和完善的地方,从而提出意见建议;三是从下往上看即从地方人大工作看全国人大工作,也就是从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关系的角度,提出有关意见建议.我感到,如果能够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就可以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但是,现实当中也有人走捷径,直接从工作报告关于今后一年工作安排部署当中取材,也就是说所提出的建议在工作报告里面早已有之.这种方法可以称为还原法,对于机关文字工作者有害无益,既不足取,更不可效仿.   上文从读后感讲到审议发言稿,简要地分析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发言稿的基本写作方法.讲到这里,一般读者可能还会觉得比较抽象.为此,下面拟通过分析2006年这方面的一篇文稿,努力使审议发言稿写作的基本方法更加具体化.   在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的发言   (2006年3月)   委员长的报告,认真总结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的工作,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落实了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决议要求,贯彻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个求真务实的好报告.[按:以上第一段文字,主要是肯定工作报告是一个好报告.注意文字决不能拖泥带水,要非常简约,如长江大河奔流直下.]   从实践情况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的工作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政治方向坚定而明确.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各项工作推进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进程,党的观念不断增强,政治方向更加坚定.二是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9号文件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常委会的制度建设,并出台10个相关配套文件,推进常委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三是体现了开拓创新的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推进立法工作民主化、提高监督实效、开展议会外交等工作进行有益探索,首次举行立法听证会,全文公布物权法草案,对重点监督事项进行跟踪问效,建立和完善与外国议会的定期交流机制等,都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的工作精神.总的看,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是扎实的,富有成效的.[按:以上第二段文字,从三个方面肯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的工作,采取的是综合概括的方法.内容取材于工作报告但表达的角度完全不同,体现出审议发言人具有独立思考之精神.]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始之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非常重大.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十分繁重.我完全赞同委员长报告关于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安排.同时,从浙江看全国,从地方人大看全国人大,就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提几点建议:[按:以上第三段文字属于过渡段,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方面的立法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的战略决策,表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已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充分发挥人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履行立法职能,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尤其是社会方面的立法工作,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一步突出社会方面的立法,多安排一些社会类的立法项目,发挥立法在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按:这条建议是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提出来的,相当于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人大工作和职能作用.]   二是要综合运用法定的监督手段,正确处理监督力度与监督实效的关系.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加强对国家机关的监督,目的在于推进工作,关键是要取得实际成效.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既是监督,也是支持,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作.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化监督工作,加强跟踪督查,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要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题工作报告等法定的监督手段,在工作实践中切实把握好加大力度与提高实效、开展监督与支持工作的关系,充分调动监督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致力于促进工作,努力使每一项监督工作都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按:监督是各级人大工作的突出重点.努力提高人大监督工作力度和实效,一直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追求.这条建议就是从地方人大工作的角度提出来的,也是地方人大对于全国人大的热切期望.]   三是要深入研究代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发挥代表的重要作用.去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中央9号文件精神,代表工作得到加强和改进,代表依法履职能力明显提高.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代表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是代表结构不尽合理,代表的素质有待提高,代表活动的组织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代表到会率和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需要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地方各级人大将陆续进行换届选举.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认真研究代表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换届选举进一步优化代表结构,提高代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奠定基础.[按: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面临地方各级人大换届的新情况,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发[2005]9号文件精神,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这条建议综合考虑了各个方面的情况和要求.]   四是要密切与地方人大的联系,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地方国家机关之间虽然没有领导关系,但可以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联系地方的工作实际,建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是要积极关注地方工作的新进展.今年,浙江省委将就建设“法治浙江”作出决策部署,省人大常委会将作出建设“法治浙江”的决议,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希望全国人大常委会给予关注和指导,使我们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二是要认真总结推广地方人大工作的新鲜经验,支持地方人大依法进行的有益探索,帮助地方人大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切实推进人大工作和建设.三是要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中的支持和配合作用.全国人大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执法检查等工作安排都需要地方人大配合进行,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尽早确定工作方案,便于地方及时做好有关服务准备工作.[按:这条建议立足于地方人大与全国人大之间的关系,同时紧密联系浙江人大工作实际,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操作性.]   我的发言就这些,谢谢大家.   〔从读后感说起〕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本文来源:http://www.zhuodaoren.com/fanwen911341/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阅读文章